第一篇:散文有效教学中需遵循的拓展原则
散文有效教学中需遵循的拓展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老师们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中积极运用“拓展”的教学策略,努力拓宽拓深课程资源——利用前人的思想结晶、他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为我用。
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体系,彼此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过程中未免出现种种不当。如《前方》的教学快接近尾声时(离下课还有9分钟),上课老师忽在多媒体上打出“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在理论上稍作阐述之后,马上拓展出两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月夜》,要求齐读了的学生说说哪些句子采用了此手法。学生瞬间沉默!其实,教师在这堂课中的教学目标落在“人生为什么是一场苦旅”上,本来很圆满的教学,却在临近高潮时突然急刹车并转向,令听者和学生摸不着头脑。没必要的拓展,既导致学生的莫名,败坏了他们的兴致,又煞了顺畅的教学结构之风景。这不纯粹浪费时间吗?
当教师们一门心思搞开拓发展时,往往会忽略“拓展”必须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胡乱运用,易造成“过犹不及”、盲目适用的后果,费时费力费精神而并无实效。因此散文教学的拓展,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首先是需要。最大的需要是学生。阅读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凭他们的知识水平、阅历层次、学习期待,以及他们对这篇课文的了解情况,需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据文加以拓展?如果需要,拓展什么内容?拓展到哪种地步?其次是教师的需要。教师认为某篇文章的教学,只有拓展一下,才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材料、基础性知识,学生才能以这些陈述性知识为前提,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的精神状态。某老师在上《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时,第一步提问学生:“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自然引出对作者帕斯卡尔的介绍,并引入他人评价以突出作者在学者及后人心中的地位。这样的拓展才是师生双方都必需的。
其次要即时。所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设法及时地将社会生活(包括历史事件)引入课堂。有老师上《记念刘和珍君》,就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三.一八”事件引入教学,打通历史和语文的关节,并且播放刘和珍死时的惨状照片、引入梁实秋等人的评论,藉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观照比较,得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论。“汶川大地震”后,许多老师自己制作专题幻灯片,让学生看图片、听声音、作讨论、写作文。结果,所有学生的作文,感情真挚朴素、语言流畅自然、见解深刻到位,体现出了90后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证明出“生活就是语文”的真理性——学生不会写作文,实在是他们没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呵。
即时的第二个内涵,针对教师——课堂总是千变万化、不断处于动态之中的,教师要能根据这一学情,及时穿插进课本以外的内容。孔子“仁”的内涵丰富异常,如何根据课文《克己复礼》向学生有序解释?从“仁”的造字法开讲无疑是最佳角度,“仁者,亲也,从人二”(《说文人部》)理解了“仁”的最初意义,再向学生理论灌输知识,诸如“儒家讲善,强调‘诚意、正心’。儒家讲究‘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人们去除不当之物欲,抑制对不当的名利的贪欲,并且‘吾日三省吾身’,起心动念才会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基础有前奏方便多了。
其三要适度适当。在听各级各类公开课时,几乎可以发现,拓展,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滥觞:在某些老师心里,拓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旦失去它,似乎课堂将不再成为完整的整体,于是,不分地域、不辨文本、不顾学生、不管内容到处随时使用。
失度不适度:《宝玉挨打》请来家长共同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斑羚飞渡》讨论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内容失当;《沙之书》找出许多关于博尔赫斯的评论资料,《为政以德》从各个角度搜出孔子及其对他的评论、对其作品的解读,企图从外围让学生明白他的创作风格,这是数量失控;《拿来主义》让学生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①],这是内容乏精;初中课文《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均要重复有关苏轼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难易失度。过多的视觉冲击盛宴,挤占了学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想象、思索与领悟,且对拓展内容印象不深。
适当是指拓展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文暗示的信息需要,又要切合课堂教学需要,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说话能力。同样是《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位老师就提出了如下问题: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②]这个拓展重在运用,重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学生的态度倾向又明显示出个人喜好,自由度大开放性强,个性体现突出。
第二篇:散文有效教学需要遵循的拓展原则
散文有效教学中需遵循的拓展原则
——续赵谦翔老师的话题
312000浙江绍兴鲁迅中学城南校区陈爱娟
[说明:本文是因最近重读赵老师的《课外拓展 成败攸关》(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P10),有感于而发。]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老师们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中积极运用“拓展”的教学策略,努力拓宽拓深课程资源——利用前人的思想结晶、他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为我用。
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体系,彼此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过程中未免出现种种不当。如《前方》的教学快接近尾声时(离下课还有9分钟),上课老师忽在多媒体上打出“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在理论上稍作阐述之后,马上拓展出两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月夜》,要求齐读了的学生说说哪些句子采用了此手法。学生瞬间沉默!其实,教师在这堂课中的教学目标落在“人生为什么是一场苦旅”上,本来很圆满的教学,却在临近高潮时突然急刹车并转向,令听者和学生摸不着头脑。没必要的拓展,既导致学生的莫名,败坏了他们的兴致,又煞了顺畅的教学结构之风景。这不纯粹浪费时间吗? 当教师们一门心思搞开拓发展时,往往会忽略“拓展”必须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胡乱运用,易造成“过犹不及”、盲目适用的后果,费时费力费精神而并无实效。因此散文教学的拓展,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首先是需要。最大的需要是学生。阅读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凭他们的知识水平、阅历层次、学习期待,以及他们对这篇课文的了解情况,需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据文加以拓展?如果需要,拓展什么内容?拓展到哪种地步?其次是教师的需要。教师认为某篇文章的教学,只有拓展一下,才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材料、基础性知识,学生才能以这些陈述性知识为前提,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的精神状态。某老师在上《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时,第一步提问学生:“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自然引出对作者帕斯卡尔的介绍,并引入他人评价以突出作者在学者及后人心中的地位。这样的拓展才是师生双方都必需的。
其次要即时。所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设法及时地将社会生活(包括历史事件)引入课堂。有老师上《记念刘和珍君》,就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三.一八”事件引入教学,打通历史和语文的关节,并且播放刘和珍死时的惨状照片、引入梁实秋等人的评论,藉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观照比较,得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论。“汶川大地震”后,许多老师自己制作专题幻灯片,让学生看图片、听声音、作讨论、写作文。结果,所有学生的作文,感情真挚朴素、语言流畅自然、见解深刻到位,体现出了90后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证明出“生活就是语文”的真理性——学生不会写作文,实在是他们没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呵。
即时的第二个内涵,针对教师——课堂总是千变万化、不断处于动态之中的,教师要能 1
根据这一学情,及时穿插进课本以外的内容。孔子“仁”的内涵丰富异常,如何根据课文《克己复礼》向学生有序解释?从“仁”的造字法开讲无疑是最佳角度,“仁者,亲也,从人二”(《说文 人部》)理解了“仁”的最初意义,再向学生理论灌输知识,诸如“儒家讲善,强调‘诚意、正心’。儒家讲究‘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人们去除不当之物欲,抑制对不当的名利的贪欲,并且‘吾日三省吾身’,起心动念才会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基础有前奏方便多了。
其三要适度适当。在听各级各类公开课时,几乎可以发现,拓展,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滥觞:在某些老师心里,拓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旦失去它,似乎课堂将不再成为完整的整体,于是,不分地域、不辨文本、不顾学生、不管内容到处随时使用。
失度不适度:《宝玉挨打》请来家长共同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斑羚飞渡》讨论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内容失当;《沙之书》找出许多关于博尔赫斯的评论资料,《为政以德》从各个角度搜出孔子及其对他的评论、对其作品的解读,企图从外围让学生明白他的创作风格,这是数量失控;《拿来主义》让学生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①,这是内容乏精;初中课文《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均要重复有关苏轼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难易失度。过多的视觉冲击盛宴,挤占了学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想象、思索与领悟,且对拓展内容印象不深。
适当是指拓展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文暗示的信息需要,又要切合课堂教学需要,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说话能力。同样是《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位老师就提出了如下问题: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②这个拓展重在运用,重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学生的态度倾向又明显示出个人喜好,自由度大开放性强,个性体现突出。
其四要求实效。实效意味着要明确目的、讲究方法、注重形式——
明确三个目的了解常识。除作者、背景、体裁外,老师还须因文制宜,让学生了解些古代文化常识及文章涉及的历史知识等,特别是历史知识,一直被人所淡化,诚如赵志伟教授解析目前的语文教学所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不重视‘史’的概念,文言文讲究字词落实,现代文则‘咬文嚼字’,见小不见大,主观上怕‘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客观上考试及评价也不需要‘史’的知识,结果读了文章,不知道作者究竟是哪个朝代之人,也不了解文章的用意何在。脱离了‘史’的概念,文言文会变成一堆毫无生命力的语言材料。”③印证观点。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为“以彼证此”,即用他人的观点或素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有老师为引导学生品析《秋夜》开头两句话的作用,出示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关于这句描写的独到分析,以供学生参考,如果不是有大家的评论在前,仅凭学生,有谁会想得如此细致周到?有谁能想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居然可以这样赏析?通过对语言作细致入微的体悟,准确而深层次地体验先生当时孤独寂寞的心情,从而为理解和领会文旨打下厚实基础。比较出新。主要表现为不同创作风格、写作方法的作品比较。如表明惜时的文章,将李大钊的《今》和朱自清的《匆匆》并列阅读。
讲究三种方法合纵法。从先贤留下的历史资料(非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或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都现成存在,老师只要会搜寻,善于发现,即
可用于课堂。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迁移手法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文体、创作风格等知识,确实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上苏轼的词或文,介绍下苏轼的名、字、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贬的经历,学生便于知人论世,学习时确实能够紧扣文本,而不会脱离文本自成一套。这类介绍,多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当然,介绍方法可不拘一格,李镇西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就是打破常规出牌:从作者的某篇作品谈起,再否定作者自己的说法,吊学生胃口;得名由来更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谁不想知道点别人“隐私”呀?老师对作者的动情解说,自然就将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引入佩服之中,把2000年的报纸新闻直接与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地位相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对他的仰慕!介绍作者一波三折,旁逸斜出,引人入胜,非大家,实难做到。也有教师将他人对作者的不同评价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作者。
连横法。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写——仿写、改写或扩写;评——点评(眉批、旁批、夹注、总评)、自读随笔;议——当堂讨论等。如写一般要根据课文内容,虽然自由发挥,但脱不了课文既定的思路,学生务必遵循作者原来的意图进行:对文本空白处的扩写,只有顺着作者意思进行的,才能与原文有机融合;仿写则多停留在句式的相似上,对意脉的连贯则不很作要求;改写的发挥空间相对较大,但也不能“面目全非”,基本底子还是要保留的。一位女教师教学《听听那冷雨》,先自己下水示范,把“回忆江南的雨„„”部分改写成诗歌,在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比较两者各自的特色后,问学生在文中,是采用诗还是采用文比较适宜?然后让学生当堂练笔:从另外三段文字中任选一段改写成诗歌,交流评价。学生也做得兴味盎然,尤其是一些喜欢诗歌、颇具才情的学生,写得富有真正的诗意。
纵横连结法。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东西,教师往往要介绍得详细些。例如教学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因为学生对余华一点不熟悉,因此,在让学生谈初读感受后,老师立即引入莫言对这篇小说的评价、余华的自我评价,再向对余华“陌生”的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学生已经阅读过作品、对作者又有了一定了解,让他们深入文本去发现主题就变得理所当然。在些期间,教师不断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川端康成的文学观、1943年IBM董事长托马斯的预言,借以充实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运用三种形式“历史”重回课堂。较常用的是文体、背景介绍时的拓展,尤其是古代散文的教学中,老师向学生介绍一种陌生的文体,往往要引用以前学过的文章、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相关评论。背景介绍则几乎清一色是将过去的历史、与作者相关的事实择要依次罗列给学生看。每每介绍苏轼的被贬,“乌台诗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生活介入语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遵循这一规则,许多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着这条规则。现成引用生活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妙用广告语、评议网络语言、讨论热门时事(政治上有陈水扁入狱**,社会中有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事件;天灾中汶川地震余波未消,人祸中三鹿奶粉后果深远),收集的材料,只要有专题,有针对性,可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不是只会死啃书本;而且可有机将阅读教学变为写作训练,读写只要在教学中能引入生活之源的,无不孜孜以求、刻意为之。上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老师亲切地引导学生:“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这样荒唐的经历吗?”把一直过着三点式生活的学生问了个茫然式的沉默。设想走进现实。针对文中的空白处、可发挥学生想象处,要求学生填
写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设想主人公的结局、想象他们的对话过程等。具体表现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你觉得我们对此应该怎么做?”“请你根据上下文想象XX当时的心理活动。”„„
2011年4月25日早晨初稿
2011年6月月17日再修改
作者联系:手机***邮箱:qjzxcaj@163.com
①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 2008,3P56
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 2008,3P57
③ 赵志伟著《高中语文课程新探》 P118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3月
第三篇:如何将素质拓展有效融入教学中
如何将素质拓展有效融入教学中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强化,并且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小?W生对上体育课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依照体育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将素质拓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将素质拓展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这一课题展开讨论,希望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根据学生的特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
素质拓展这种兴起于西方的体育训练模式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度有限,从而无法深入地了解素质拓展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将素质拓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各项特征。例如,生理与心理的发育情况、身体素质、体能耐力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他们的身体。所以,教师应当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实际特征,符合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训练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圆满地完成素质拓展训练的任务。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有待完善,体育教师如果对小学生制定过高的训练目标,会使小学生的筋骨肌肉在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损伤,这与体育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但是如果训练目标制定得太简单的话,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对素质 拓展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对素质拓展目标的难易程度具有充分把握,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素质拓展的教学作用,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提升安全教育,确保拓展训练具备安全性
由于素质拓展过程中的训练强度非常高,因此,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性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素质拓展的过程中融入安全意识,不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科学、合理,并且应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使用安全设施,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安全隐患。只有如此,才能降低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时出现受伤情况的概率,避免学生出现损伤。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学生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应当运用轻松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并且可以通过抢答赛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应对各种安全事故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具备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投掷类的素质拓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运用材质绵软、重量不大的小球先进行预演,使学生能够提前预知这些训练器材所具备的危险性,这样他们在真正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防范。
三、教学理念的创新,使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想要将素质拓展更好地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应当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素质拓展的教学宗旨进行深入分析;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素质拓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相关技巧与应用方面的探索。小学中的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师综合素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应当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为教师创造一个不断进步的教学平台。其一,学校可以为教师订阅与新型体育教学相关的杂志期刊,使教师能够及时地接收到新的教学理念;其二,应当充分地了解教师的各项特征,为教师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使教师的职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其三,应当聘请相关专家来校开展素质拓展相关教学知识的讲座;其四,应当制定健全的素质拓展教学考核机制,提升教师开展素质拓展教学的积极性。
四、正确定位学生,对素质拓展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各项特征,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定位;并且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为主要目标开展素质拓展教学,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开展素质拓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这种新型的训练方式产生一种陌生感,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训练的规则与目标。所以,教师不仅要正确定位学生,还应当合理地设置素质拓展的课程。在制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应当包含素质拓展的起源、特征以及训练方法,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设定的课程体系之中还应当包含素质拓展的主要内容,并且对这些训练内容的开展顺序进行有效搭配,使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素质拓展的要领。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来进行,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认知的规律。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江苏】
第四篇: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第五篇: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本学期我和刘春艳老师共同研究了“如何进行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这样的小课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我认为,课堂教学拓展是教师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打破教材、课堂的束缚,积极引进更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文本(教材)教学服务。我们研究达到的目标就是,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虽然暂时还达不到山东课改中韩兴娥提出的“海量阅读”,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路上。接下来谈一下我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一、课前拓展性阅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毛泽东。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认识了毛泽东。也了解长征途中的一些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还有很多写景、纪实类的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补充阅读,例如《圆明园的毁灭》、《长城》等课文。如果仅仅是课堂中干巴巴的读,是很难把历史的厚重和景色的美丽及毁灭的惨景都让学生体会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体会那份历史的沉重和责任,才会激起民族的复兴感勿忘国耻。
二、课中拓展性阅读。
1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如学习《泊船瓜洲》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怀,我设计了补充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又适时给学生加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地震中的撑起》的阅读。这样的补充不仅不会拖慢教学进度,反而会调动学生的情绪,对课文的阅读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三、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比如说在教学第一单元“我爱阅读”的主题时,课后我安排了一个关于读书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者是故事,也可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了解图书的种类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汇报。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结果令我很是欣慰,有诗歌朗诵的、有谈读书感受、读后感的、有表演课本剧的也有讲名人读书故事的。形式多样,出乎我的意料。
当我们遇到了应用文,说明文时不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课后的拓展延伸也要稳步进行吗?
五年级上册第三组《鲸》《松鼠》等这类的说明性文章,在课堂上的学习多少有些不够尽兴,所以应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路途继续下去,去寻找科学的路径。适时推介课外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布封的《自然史》。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四、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小木偶在赋予了人世间所有的表情后又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
五、方式多元的拓展延伸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和《最后一分钟》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1949年的阅兵仪式及1997年的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同时,拓展阅读一定要注意要适度,要适合文本,适合学生,适合的时机,适当的数量,合适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纷繁复杂的语文的学科资料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
以上是我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