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五年级上册国学讲义
五年级上册国学讲义
第一讲:《论语》——劝学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1
2、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快乐 尽心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曾子自省》P3
2、案例:某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对学生宣传学习的好处,说学习好了后能带来荣华富贵,金钱美女,诸如此类。后被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得知,对其进行了处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说这老师说的是事实,中国人的学习就是谋取功利,那老师只不过是说了真话而已;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价值引导不可取,这种浅近、功利的学习心态,只会损害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就此案例,您怎么看?
第二讲:《论语》——劝学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4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P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语句。
2、能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做一个好学、勤学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好学、勤学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孝顺 好学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小红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你看她在学校不仅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而且一有时间就帮助老师做事情。但是她回到家里就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从没有洗过一件衣服,自己的房间也从不收拾,每次做完作业或者看完课外书,总是随手乱放,不会自己摆放好,针对这样的情况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故事《千里拜师》P13
第三讲:《论语》——劝学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P25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3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经文
1、看一段情景,引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善于思考 择邻而居
【案例链接】:
1、故事《孟母择邻》P37
2、案例分析:我们班级有些同学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就不做了,空着就交上来,如果是你们组的同学,你将怎么做?
第四讲:《论语》——劝学篇(4)
【教学内容】:
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P42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P4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P42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2、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3、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快乐 尽心 孝顺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管宁割席》P42
2、案例:五(1)班有个学生他拿着不会的知识去问自己班的同学,同学们也不会,怎么办呢?他想,我学习要不耻下问,他就去问其他班级的同学,结果他学会了。你对这件事又怎样的看法?
第五讲:《论语》——劝学篇(5)
【教学内容】: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P57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5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好学、谦虚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好学、谦虚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废寝忘食 善于学习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铭铭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总是捧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就连妈妈让他吃饭,他也能视而无睹。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2、故事《孔子拜师》P58
第六讲:《论语》——劝学篇(6)
【教学内容】: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P63
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帮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6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仁德 爱国 好学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徐寿苦学》P64
2、案例分析:某重点小学二年级学生小许。父亲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好。每星期对孩子进行钢琴个别辅导3—4次.有时为了完成训练计划,孩子要弹琴弹到晚上11点钟,第二天早上照常上课。长此以往,孩子的专长培养见一些成效,基础课学习却受到很大影响。语文成绩平平,数学考试多次不及格。孩子上课时好发困,做作业时也常趴在桌上打盹儿,整天有气无力的样子。小许这样是好学的表现吗?请你谈谈你对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第七讲:《论语》——劝学篇(7)
【教学内容】: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P87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P9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怎么做呢?
2、收集名人关于学习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君悦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但他喜欢在同学中炫耀自己的才华,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别人争吵、斗气,凡事都要争个高低,不肯服输的样子。渐渐同学疏远了他,他很烦恼,你们帮他想想办法。
2、故事《原宪安贫》P95
第八讲:《论语》——智慧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5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P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不管是治国,还是学习都要讲诚信,以诚服人。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不管是治国,还是学习都要讲诚信,以诚服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2、收集名人关于学习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节约 诚信 庄重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负荆请罪》P9
2、案例分析:周六,小虎约了小金来家里一起做作业,但是爸爸在吃早餐时竟然说要去爷爷家玩,这时小虎该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意见。
第九讲:《论语》——智慧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P16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P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国人在治国中的道理,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国人在治国中的道理,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收集古代的历代皇帝的一些治国故事。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贞观之治》P17
2、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六种经典之一,称之为《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是周代贵族所作的乐章;颂分周、鲁、商三颂,是宗庙祭祀乐章。《诗经》反映了春秋中叶及其前五百年中国古代的风貌、政治生活、民间习俗、经济制度及生产情况等。其诗以四言为主,运用赋(直抒其情)、比(借物言志)、兴(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诗经》可称为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学源头。
第十讲:《论语》——智慧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26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P4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的聪明智慧,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古人的聪明智慧,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总结生活中的一些小道理,说说自己的运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实事求是》P26
2、案例分析:重庆市某中学初三(1),班上选班干部,在学生“民意”中有两个同学都有希望当选。一个因身材高大威猛颇有些“势力”,便私下给班上一些同学许诺,只要选他,有受欺侮的他可以负责“摆平”。另一个出招更绝,他暗中给一部分同学每人送了一包价值0.5元的方便面。当时学生的想法是反正又选不到自己,谁给出的条件优惠就选谁。选举结果揭晓后,送实物者当选,空口许诺者落选。你对这样的竞选有什么看法?
第十一讲:《论语》——理想篇(1)
【教学内容】: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P14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1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对做人、治国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古人对做人、治国的看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做人:贫穷而快乐
富贵而讲礼
治国:用道德教化来治理
用礼仪制度来约束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富而不骄》P14
2、分析:孔子提出了“德治和法治”两个治国之道,在当今社会适用吗?谈谈你的看法。
第十二讲:《论语》——理想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P36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寞也,义之与比。”P4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为人处事的高尚品格,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国古人为人处事的高尚品格,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寞也,义之与比。”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班超说“宽”》P36
2、案例分析: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十三讲:《论语》——理想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P53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P8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孔子对君子的品德要求,并对照自己的品行,做到德行一致。【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能很好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割发代罚》P83
2、案例分析: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而农人已去,便拾起锄头,围着一棵秧苗,费力地铲了起来。不一会儿,农人归来,一见大怒,愤愤地说:“你为什么铲我的秧苗?”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铲的明明是草啊。”没想到农人更加恼火地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孔子不禁目瞪口呆。谈谈你的体会。
第十四讲:《论语》——心态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15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P2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结合自己的优缺点,体会做人最重要是品行端正。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结合自己的优缺点,体会做人最重要是品行端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优缺点,说说你的体会。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心态篇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荀彧之死》P15
2、案例分析:小吴同学是某学校六(1)班的学生。她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非常拮据。父亲虽然每年在外努力地工作,但收入却很低,连吴爱业同学读书的书学费都成了问题。然而,吴爱业却是一位自强、自立心很强的同学。在学校里,她认真遵守学校的纪律,按时到校,从不缺课;在课堂上专心听课,学习成绩在班上非常优秀。回到家里,她自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学生,你能用学过的《论语》里的语句来称赞她吗?
第十五讲:《论语》——心态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P59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6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孔子对人生采取积极地态度。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孔子对人生采取积极地态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对孔子的人生态度做个小结。
2、展示收集到的其他名人有关人生态度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心态篇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襟怀坦荡》P59
2、案例分析:毛某是某校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第二篇:五年级国学论语教案
第11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0课,说说第10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故事导入第11课的学习:
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正是因为唐太宗以仁爱治国,示范官吏,所以深得民心,这无疑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又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提问,借机解释“仁”、“礼”、“乐”的意思(正字)。
“仁”是礼、乐的思想基础;没有仁心、仁德(真诚、敬意,道德自觉,等等),礼乐的作用就不能发挥。“而”,如果。“如„„何”,“对„„怎么办”。《说文》:“禮(礼),履也。”《说文》:“儀(仪),度也。”(用以实践的行为准则。)礼、仪原本都有“法度”、“准则”的含义,后来在运用中才逐渐偏重于形式。“仁”是礼、乐的思想基础;先要有仁德,才能推行礼、乐。
(板书:仁--礼---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看到第11页,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老师指导:
这一则论述了“仁”对待礼乐的。“仁”是礼乐的本质,只有仁者实行礼乐,才能赋予礼以仁的德性光辉,才能展现出礼乐文明的精神真谛;礼乐作为仁德的外在展现形态,礼乐的威仪秩序、制度文章都蕴含着“仁”的精神,它的礼节、礼器都有待于人赋予它活的、富有人性的仪式意义。若没有仁德的指引和规范,所谓的礼乐活动,也只是单纯的器物或动作而已,空有其表,不具备礼乐的精神实质。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1.自读故事《残暴的商纣王》,思考:
(1)商纣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仁义之君吗?(2)商纣王的残暴表现在哪里?
(3)昏庸残暴的统治最后是怎样的结果?
2.讨论:有人说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孔子认为,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了其“仁爱”的思想,在“亲亲”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爱物”思想。孟子认为人天性中都带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以仁爱要推己及人,即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古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百姓,亦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仁爱思想。比如以仁爱治理国家闻名的君王有汉代的文王、三国时的刘备、宋朝的太祖、清朝的康熙帝等。他们施行的仁爱不仅使自身赢得了百姓的敬重,而且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乐”起和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礼”起区别〔尊卑、贵贱〕的作用;和同使人互相亲近,区别使人互相敬重;“乐”强调得过分,会使人们过于随便而不懂敬重;“礼”强调得过分,就造成人与人分离疏远而不相亲近。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而仪表庄重,就是礼、乐的功用。用仁来爱护百姓,用义来端正百姓,民众就能治理好。
四、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3.对课文中关于“礼”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礼”的精神,树立忠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词,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对课文中关于“礼”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礼”的精神,树立忠诚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1课,说说第11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2课的学习:
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关爱。,老师教授我们文化和科学知识。但是终有一天,我们要走出家庭,来到社会,从事自己的工作。在封建君主制的社会,国家被视为君主的私产。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旧时候读书、习武的人,“精忠报国”为国家效力,实际上就是报效“皇帝一个人”。“君”就是“皇帝”,“臣”就是所有的国民。这就是所谓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王土之宾,莫非王臣。”在现在社会有“老板”和“员工”之分,这两者的人际关系,好像是“君臣”。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礼”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定公问①:“君使臣②,臣事君,如之何③?”孔子对曰④:“君使臣以礼⑤,臣事君以忠。”
【注释】①定公:鲁国的君主,姓姬,名宗,名宋?襄公之子,哀公之父。“定”是其谥号。②使:使用。③如之何:即“如何之”,该怎么办?④对曰:答 道。⑤以:介词,用,按照。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老师指导: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如何使用臣子,臣子如何为君主做事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耿耿地为君主做事。鲁定公治国时,朝政混乱,所以向孔子问政。孔子认为,作为君主,不怕下属不忠,怕的是自己不能礼贤下士,只要以礼相待,大多数人都能忠于职守。作为臣子,不怕君主无礼,怕的是没有足够的忠诚,只要能精忠报国,总有用武之地。孔子重视人和,也重视政和,共融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需要。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1.自读故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思考:(1)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样的人?(2)魏征给唐太宗怎样的建议?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只听自己说,只相信自己,就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是自负;只听别人说,就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所以要在听别人说与听自己说之间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也就是做到“兼听”,否则过犹不及。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在现代民主社会,君主制度已经终结,所谓君臣之分早已不存在,我们可以转化为国家与公民关系,或老板与雇员关系的思考。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护公民的权利,那么公民就没有义务效忠这个国家。我们效忠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价值认同,这就是最高层次的宪政爱国主义。而在老板雇员关系中,老板把雇员当个人来尊重,雇员则尽力做好老板的事情。在这里,义务关系都是相互的和有条件的,而不是单边的和无条件的。
四、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3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并背诵。对课文中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2课,说说第12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3课的学习:
先生说:“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钱穆《论语新解》。富兰克林云:“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狂者李敖云:“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令它自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课件出示学习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里:居住或相处的意思,作动词用。(2)处(chǔ):居住,停留。(3)焉:怎么,哪能。知:同“智”。
老师指导: “仁”有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一种德性之称,仁义礼智信并称是也;一是指人之为人的定义性概念,可以理解为德性之全称,这是孔子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和对于人的全新理解之所在;再就是对于人的德行评判,所谓仁者、贤者、圣者是也。
(三)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1.加深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看到第13页,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正义)。2.学生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老师指导:孔子说:居住的地方很有讲究,不能不选择一下。如果周围的邻居都有志于仁义,在家中则父子相亲,兄弟相爱,在邻里之间则相互关照,相互体谅,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没有残忍刻薄的人,这样的处所才是世间最美好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居住,不但见到周围的仁人就会心生喜悦,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德。也有利于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保证家庭的健康发展。凡是有见识的人,必然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如果不能选择这样的处所,就是不知到善恶美丑,不明是非黑白,其心一定是不明就里,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以此推广开,居所不择仁都不称为明智,何况内心还有不仁的念头,做事还有不仁的行为呢?这种危害就太大了,不只是不明智这么简单了。
南公说如果我们都去找仁者,而不去做仁者,那世界上还有多少仁者可以找到?那我们不是明智的人了。南公的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
其实这两种解释殊途同归,都归结到用心上。张公等讲择邻的例子,与孟母三迁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择邻进一步引申到修心,择邻尚且要求别人要仁,自己如何不先做到呢?南公直接将里仁解释到内心,一步到位,讲的还是修心。《论语》的这一篇讲的是仁,而仁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他的源头就是本性内心。
(四)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五)引经据典以史为鉴——看典故。
1.自读故事《千金买邻》,思考:为什么房东卖房子卖那么贵?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孔子的学说关于人有两大要点:一曰人之本性无大分别,二曰人之认知、智力水平则有别(所谓上智、下愚等之分别),进而导出孔子对于社会性生活当中的人的理解,社会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命定的必然而是自我型塑的过程。因此,孔子有一个基本预设:作为社会生活的人,道德伦理判断是基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生活的准则有着命圣人的“天”之背景(所谓惟圣人能作),但是规制、规范、法度不是前定的原则,所谓“非道弘人”,而是人类生活的成果即“人能弘道”,因此在现世的生活中,道德、价值判断本身就是自我首先要确定的基点,然后方有选择的标准、可能。
所谓“天命之谓性”者,即所谓人之性(生存本能),原无好坏、善恶之别,而本章孔子原意人性之具有可塑性,所谓熏染也。语云:“白沙在淤,与泥具黑。”可知夫子之知识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孟母三迁,千古美谈,其善择者欤!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三、学习小结。
所谓“仁”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已及人,然后才能正已化人。人活在世上,除了为自己想想外,还要考虑他人的感觉与利益。只顾自己,无意或者有意的伤害到他人,就不能算“仁”了。一个有仁德的人,他的一切思想、语言与行为,可以达成人已两利的双赢。
四、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4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道”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道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取之有道,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君子宁愿守贫,也是不会要的,不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换,都不会改变君子心中的美德。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3课,说说第13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4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老师指导:
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想要的,不凭借那些正确的事理得到它,君子不会置身于这样的富贵之中;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确的事理得到改变它的方法,君子不会离开贫贱的环境。君子离开仁德,怎么成全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时间内违背仁德,紧急慌忙的时候,自己的行为也一定在仁德规定的范围内,窘迫困顿时,自己的行为也一定在仁德规定的范围内。
孔子是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道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取之有道,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君子宁愿守贫,也是不会要的,不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换,都不会改变君子心中的美德。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悬鹅示众》,思考:周新为什么要叫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和故事的含义。
第15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道”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激励学生做一个乐观的人,明白学海无涯苦作舟,引导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4课关于“道”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4课。
2.导入关于本课“道”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3.学生齐读,正音。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狱中学习》,思考:黄霸为什么在狱中还要学习?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老师指导:
孔子说:学会了知识,就是死了也心情愉快。黄霸虽然被关进狱中,但是他仍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努力学习。今天的我们,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想要自己不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淘汰,就得学会终身学习,让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6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义”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明白仁义和宽恕之道。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5课,说说第15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6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义”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五莫也,义与之比。” 老师指导: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都只是按照义来办。这“义”是什么呢?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损人利己》,思考:为什么陆象先不用酷刑?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什么是真正的仁义和宽恕之道?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谈谈自己对仁义和宽恕的理解。
第17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遵守法令制度的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6课关于“义”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6课。
2.导入关于本课“君子”和“小人”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3.学生齐读,正音。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3.你从文中理解到“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差别?
4.讨论: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可算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赵奢说平原君》,思考:赵奢杀了九个人,为什么还被升官?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总结故事:
孔子说:君子是有道德的人,他们遵守法令制度,而小人却贪图私利。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道德、遵守法令制度的人,而不能损人利己、贪图私利。4.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第18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进一步了解孔子关于“道义”的思想,培养学生不贪图私利、懂得君子道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7课,说说第17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18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道义”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老师指导:
孔子说:小人只从自己私利的角度行事,结果招来很多怨恨,而君子懂得的是道义。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楚怀王贪利误国》,思考:为什么楚国发兵攻打秦国,最后却被打败了?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谈谈自己对道义的理解。
第19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注意“自省”的正确读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3.理解什么是“德贤”,鼓励学生做一个见贤思齐的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18课关于“道义”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8课。
2.导入关于本课“见贤思齐”的思想。
二、新课学习。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3.学生齐读,正音。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你从文中理解到什么样的人是“德贤”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见贤思齐”?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全班齐背诵。
(四)理解故事。
1.自读故事《见贤思齐》,思考:孙潜和孙放见贤思齐,他们是怎么做的?
2.讨论:你从这两兄弟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
3.总结故事:
孔子说:遇到德才兼备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向他们学习,靠近他们。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见贤思齐呢? 4.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2.写一篇日记,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见贤思齐。
第20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故事,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试着复述故事。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了解“孝道”思想,培养学生做一个懂得孝道、尊敬爱戴父母、长辈的人,在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少几分埋怨,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19课,说说第19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20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哪些关于“孝道”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老师指导:
孔子说:对待父母,哪怕是他们的过错,我们也应该委婉地劝告,即使意见簿被他们接受,我们也要孝敬父母,不冒犯他们,不埋怨他们。
(三)理解课文。
1.自读故事《蔡顺拾葚供母》,思考:哪些地方表现出蔡顺特别孝敬母亲?
2.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孝敬父母? 3.试着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2.写写你心中的孝道。
第三篇: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十则 ——文质彬彬,君子之道
广东肇庆中学
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 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 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恒心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我说:
做一个 的人!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论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了解,对君子也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希望这堂课是一个起点,是大家个人修身的起点,愿我们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成为君子努力;愿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美好,真正走向和谐,实现中国梦。
六、作业
在其他国学经典里,查阅至少五则关于“君子”话题的语句,摘抄并背诵!
附:
《论语》十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①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2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5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8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⑧
⑦
⑥⑤
④
③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释】
①有道: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②周: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以暂时共同利害相互勾结;③喻:明白,懂得;④戚戚:忧虑的样子;⑤思:所思虑的;⑥道者:所行的事;⑦举:提拔;后文的“废”有鄙弃的意思;⑧得:贪得;⑨俨然:庄严可畏。
⑨
第四篇:国学讲义(第一课)
国学第一课讲义
一、导语:
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有这样一幅非常醒目的巨大标语——“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是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中的一句话。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二、国学指南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注释:乐师掌管的是“国学”的工作,用以教贵族们的孩子学习舞蹈。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到了清末,国学成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校。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注释: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二)国学分类
《四库全书》分类法:经,史,子,集
经:指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等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及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
子: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集: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总集如《玉台新咏》。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 另外一种分法:按照内容分,哲学,史学,文学
(三)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1、“国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学”在古代是指教育机构,其教育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绵延生生,强盛壮大的思想根源和学术基础。自宋代以来,儒家经典就成为学校的教科书,甚至成为统治阶层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经典的作用分不开。在现代,“国学”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是对古代“国学”学术意蕴上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我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渊源,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
2、“国学”是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遗产”
历经数千年涤荡得以流传至今的“国学”包括着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有大量的当今道德建设的“元素”。例如《四书》、《五经》等经典里面蕴涵着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仁、义、礼、智、信”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儒家的“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及社会人伦价值系统正是国学精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心法更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国学”是我国全球化战略的特殊“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提高,国外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热”: ——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广。
——2005年1月,德国《商报》惊呼,世界各地有3000万大学生在苦学中文,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习的人已经超过1亿!
——2006年10月,苏州昆曲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洛杉矶等地演出,盛况空前,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无数外国朋友对我国传统文化无限沉醉和痴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国内或国外学习、研究中国各种传统经典文化和艺术,如戏剧、书法等。
-----2007年第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世纪》为题指出“美国在这个世纪的相对力量会走下坡,而中国的力量将上扬,这已既成事实。”
4、“国学”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源动力”
“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国学”中,“和”字最早见之于3600年前的金文,《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诸子百家对“和谐”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四)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1、传承美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例:读《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语句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2、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国学是中华民族生活环境的映照。有了民族的文化,我们才对祖国有认同感,文化给予人们民族感、历史感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真正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世界各各民族之中的地位。
3、提升德智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这些经典著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我们说国学的本质就是从中学到一些先贤理念,哲学思想。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达到培养自己德行的目的。
一个人的成长,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古人讲究德才兼备,而更重视的是德。为什么呢?只有一个有德的人,他的才能,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造福。换句话说,他的这个才,才是有用之才。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从大了说,是可以造福于天下。从小了说,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同时知道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都说人生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幸福来自什么?其根本,就来自于自我的德行,来自丰富的精神世界。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看这个颜回,每天吃点萝卜白菜,住的地方也破破烂烂。要换了别人早苦不堪言了,而颜回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那样快乐。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他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做学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乐”。大乐则国泰民安。小乐呢,我们说没事偷着乐。说知足常乐。如何才能知足,还是要靠个人的德行。与人相交,始于颜值,交于才干,终于品德。
(五)学习方法:
树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诵读(外感于形 内化于心 付诸于行)笃行(知行合一)
“笃行”语出《礼记》,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三、国学大师风采:
1、王国维 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代表作:《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观堂集林》等。名弟子:顾颉刚、梁启超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多收入《饮冰室全集》。名弟子:蔡锷,胡适,3、章太炎近现代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等。名弟子:马裕藻、黄侃,鲁迅
4、陈寅恪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所晓语言约有18种之多,堪为语言界奇迹,为世人叹服。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名弟子:蒋天枢,季羡林
四、结束语: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一代代国民从中获得自己民族意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当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告诫西方要到中国古代文明里去寻找摆脱现代化冲突与弊端的良方时,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在坚持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同时,理所应当的更应该复兴传统文化,挺直中华文化的脊梁。当代青年应该顺应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潮流,努力摆脱西化思想的禁锢,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上承担起历史责任。
振兴“国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摸索,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信,只要秉持正确的理念,投入积极的努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国学”一定会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方面焕发出新的活力,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朗朗,翰墨飘香;愿国学在龙中发扬光大,成为校园主流文化;愿同学们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知书达理,做谦谦君子。
第五篇:《论语·先进(节选)》讲义
《论语·先进(节选)》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先秦语录体散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 2.了解先秦儒家学派在人生理想方面的复杂倾向。
二、要点聚焦
1.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2.孔子人生感叹中所包含的复杂意味。
三、孔子生平
1、孔子的先祖为殷商王族,商亡以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数百年后,宋国内乱,微子后代的一支孔防叔为躲避迫害而逃奔鲁国,定居于鲁,其后代遂为鲁人,孔氏一脉亦由此而沉沦为士族。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为鲁国陬邑大夫,以勇武见称于当时。先娶于施氏,生九女,无子。其妾生一子,有足疾。遂娶颜氏之女,名征在,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时为鲁襄公二十一年(一说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孔子约3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鲁国是周公子伯禽封地,保存周代典章文物最为完备,故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士人也多以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谋生进身的手段。受此环境之熏陶,孔子从小就对礼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游戏时,常陈俎豆、设礼容。约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为了谋生,孔子曾任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的微职,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但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且“信而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举凡古代典籍,无不广搜深研,同时多闻阙疑、学思并举,故能卓然有所自立,年方30即以博学知礼而闻名于世。于是退出仕途,开始了授徒讲学的生涯。
鲁国自宣公以后,权力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操控。昭公初年,三家更瓜分了鲁国的军权。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孔子仰慕周代的礼乐文明,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论语·八佾》)等践踏周礼的举动,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君臣内讧,昭公兵败逃往齐国。后发生内乱,孔子去鲁至齐,受到齐景公的礼遇。景公咨以为政之道,孔子对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景公虽然赞赏他 1 的意见,但终不能加以任用。孔子遂返回鲁国,整理古籍并教授弟子,从学者更加众多,远道而来者遍及各国,其中以子路、曾晳、冉有、颜渊、公西华、仲弓、闵损、宰我等最为著名。如此度过了十三四年。《论语》“侍坐”章所记述的事,大约就发生在此期之末。其时鲁国的政权又落于季氏家臣阳货之手。阳货欲借重孔子的声望,遂邀他出仕,孔子虚与委蛇。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孟懿子(孟僖子之子,受父命师于孔子)逐走阳货,鲁国起用孔子,任为中都宰,一年之中再迁为司空、大司寇,孔子时年五十一岁。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君会于夹谷,孔子预为武备,据礼力争,挫败了齐人劫持鲁君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领土和尊严。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以“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的古制为据,提出“堕三都”的建议。因三都已成家臣反叛三桓的据点,该建议乃得以实施,毁掉了叔孙氏的郈邑和季氏的费邑,唯孟孙氏坚守成邑,围之而不能克,其事乃半途而废,孔子强公室、弱私门的计划也因此而遭到挫折。齐人闻孔子之举,深恐鲁强而不利于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氏,诱使其荒怠朝政,并激化三桓与孔子的矛盾。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朝,对孔子颇为无礼。孔子见志不能伸,便率十余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时值鲁定公十三年春,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一行先到了卫国,居十月而过匡过蒲,曾为匡人所囚。月余复返于卫,仕于卫灵公朝,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卫灵公问以军旅之事,孔子辞以不知,遭其冷遇,孔子遂离开卫国,经曹国前往宋国,途中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拔其树,欲杀孔子,孔子乃去宋至郑,曾与弟子失散,被郑人讥为丧家之犬。至陈,居三年,去而适楚,途中因绝粮而困于陈、蔡之间,几至饿毙。路遇楚国狂士接舆,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遭其讽劝讥嘲。至楚,见叶公诸梁,叶公问以政事。不久离楚返陈,复返于卫,受卫灵公之孙卫出公禄养。居数年,季康子使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离卫返鲁。时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至此,孔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为“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国政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晚年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 2 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之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四、文本详析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人生志向的一次谈话,文章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特点也很值得注意。
《论语》开创了先秦语录体说理文的先河。它以记录孔子的言语、孔子与弟子及时贤的问对为主,也附带记载了孔门著名弟子的一些言论。就文体的特点而言,它们大多篇幅简短,平朴自然,所记多为只言片语,极少神态、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由此来看,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语言,也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颇富文学色彩,全文像是一出不话剧:人物,背景(课间?)、事件。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更是十分的丰富。
文章第一句话,就交代了谈话的参与者(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及其具体情境(先生坐,弟子侍坐)。以孔门的尊师重礼和师弟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亲切的场合。所以,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无疑是为了打消弟子们因拘礼而不能尽言的顾虑,一个蔼然长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慈祥、平易近人。启发式教学。而“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提问,则揭开了文章的中心话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平民出身的人想有所作为,除了得到权贵的赏识和擢用之外是绝无可能的。这也反映出孔子一贯的思想,即求为世用,以行其天下归仁之道。
于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都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子路以勇武见称,性格梗直鲁莽(在教育方面,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常用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好勇过人。兼,倍也]人,故退之。‛),不假思索便抢先作答,以振兴受压迫的弱小国家自任,完全是一副当仁不让的神气。孔子“哂之”,既有善意的批评,也不无私心的赞赏,或不出所料之会心一 3 笑?(《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在孔子看来,子路果敢决断,治理政事毫无困难)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中等国家,如晋、楚,则为万乘之大国矣),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这一表示,自然发生了影响:冉有的回答,既申其襟抱(冉有长于理财,故以‚足民‛自任),又多了一分谦虚和谨慎(不说‚千乘之国‛,而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而公西华的回答,就更为谦逊(公西华善于治礼,礼尚卑让,故云‚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仅以‚小相‛自任)。由各人的口吻,当时的情态和说话者各自的性情宛然如在目前。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之内,而能见出如许微妙的变化,人物的语言又呈现出如此个性化的色彩,实难能可贵。
但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却在曾皙一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前三位弟子,都是仅记其言,并未作其他的描写。随着孔子“点(曾晳,字点),尔何如”的问话,读者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曾晳,读者的阅读惯性也期待着听到预想中的回答,但“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句由动作、声音所构成的场景延缓了叙述的节奏,预示着某种变化的发生(前文之谈话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果然,曾皙的回答完全溢出了“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限定,它与前三位弟子治军、治赋、治礼的入世理想皆全然无涉,也毫无概念性的陈述,而是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雨临风、一路酣歌的动人景象,其中流露着一种从容欣悦、无所牵碍的心境,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全文也在孔子“吾与点也”的感喟中达到了高峰。
最后,由于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回答未作明确的评论,所以曾晳留在后面,想知道孔子的看法,孔子逐一给予了解释。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深刻了解和充分的信任。至此,全篇意足神完,自然收束。
讨论问题:以孔子积极入世的一贯精神,何以会如此赞赏曾点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未曾解释,后人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孔子见天下无道、志不能伸而产生的出世之思,与其“道不行,承桴浮于海”(《公冶长》)和“欲居九夷”(《子罕》)之念属同一性质。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有感于天下无道而产生了隐逸之心?平静无为?有的则认为曾点所言,实为太平社会之缩影,孔子的感叹,乃是对此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感慨于大道废弃,深惜三子之一意进取,而或不遇见用之时,乃特赏于曾皙之从容自得于日常之间。孔子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可见其乐道之心,孔子一直强调“安贫乐道”:道在我,则无往而不乐。当时凡来求学于孔子之门者,皆有意于 4 用世,未必皆有志于行道。孔子之“与点”之叹,是为诸弟子之汲汲于有意用世而叹也。然而大道不行,常居亦需有“乐道”之心:道在我,乐无所不在。
这些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似不必拘泥于一端。对孔子而言,天下有道,人人无奔波之劳、冻馁之苦,而得以畅享人生,自然是最大的快乐;天下无道,壮志难酬,失望之余,乃交结于同道,寄情于山水,也是欲进不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提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儿时,现在有什么不同?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我们如何来安顿自己的人生?)
五、艺术特色
文章以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子路之急躁、直率、自负),简练而传神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几千年前孔门师弟问对切磋的动人情景,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它所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也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情境的永恒性,因此激起了后人无穷的共鸣与遐想。
六、思考题思路提示
1.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2.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 《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的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整齐,语言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
3.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又屡遭挫折,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七、附: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5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夫子哂之[4]。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四人皆孔子早年弟子。子路是字,姓仲名由,小孔子九岁,于孔门中年岁最长。曾皙,名点,曾子(曾参)的父亲,年岁次于子路。冉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岁。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四十二岁。
[2] “以吾”句: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点就感到拘谨。平时你们总说:“人们不了解我的才干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将怎样去做呢?一日,谦辞,意思是年纪大一点。居,平居,意为“平时”。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
[3]率尔:轻率的样子。摄:迫蹙,这里有“夹”的意思。方:指礼法。[4] 哂:笑。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难以开口。平时你们总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干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要任用你们,)你们将怎么去做呢?‛ 子路急忙答道:‚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困迫于大国之间,外有敌军侵犯,内有灾荒接踵而至。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使它的百姓具有勇敢的品质,而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5],如五六十[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7]。”
[5] 方:指国土的边长。[6] 如:或者。
[7] 如:至于。俟;等待。
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答道:‚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时间,可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制度,只有等贤明的君子来建设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8]。”
[8] “非曰”句:不是说我有能力,但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间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端,古代礼服之名。章甫,古代礼帽之名。相,读四声,义为赞礼的人。端:礼服;章甫:礼服的帽子。注意此处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现象。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不是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9]
子曰:“何伤[10]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1]。”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2]!”
[9] “鼓瑟”句:(曾点)弹瑟声音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身来,回答说:“(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撰,郑玄本作“僎”,读作“诠”。《广韵》:“诠,善言也。” [10] 伤:妨害。
[11] “莫春”句: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穿定了,我愿意和五六位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莫,同“暮”。成,定。冠者,成年男性,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长大成人。舞雩,指雩坛。《水经注》:“沂水北对稷门,一名高门,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即曾点所欲风处也。” 乎:介词。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沂(yi):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入海。风:风用作动词,吹风。舞雩:古时求雨的坛名。注意古代汉语中这种“介词+地点状语”后置的现象。[12] 与:赞同。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之声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答道:‚我没有他们三位说的那样好。‛
孔子说:‚那有何妨?也就是要说说各自的志向啊!‛
yúyí 7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慨然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道:‚先生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问道:‚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宗庙的祭祀与诸侯的盟会,不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作小相,谁又能作大相呢?‛
xī
八、补充:四弟子
1、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弟子。
子路在孔门弟子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 8 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
2、曾子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一生如其父不做官,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从其身上亦可见其父之处世原则。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3、公西赤(前509~?)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在孔子弟子中,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
4、冉有
师徒渊源:冉有,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但这是个十足的俗人和势利眼。冉有当季氏(鲁国执政)的家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有一次季氏要干不道的事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主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
儒家一开始就有俗不可耐的势力小人,跟孔子学了点文雅的东西掩盖自己,孔子称其实这种人是“小人儒”。以后这种“小人儒”是越来越多了。
九、孔子与“礼”
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即“礼”,其中包括礼节仪式、政治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等。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为完备和完善的。而到了春秋时代,西周的旧礼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新兴势力违礼抗礼,礼崩乐坏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试图在政治上用周礼,思想上用仁来消除当时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君臣内部的问题。所谓周礼,一般认为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仪礼》中所描述的琐碎的“礼仪”并非凭空捏造,毫无意义,它源于远古 9 氏族的原始礼仪活动,巫术礼仪。在原始的礼仪活动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细节也不能忽略,否则渎神,对神的不敬,如打猎,就会得不到猎物。它将其群体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对每个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相当于后世的法律。“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器皿中两串玉)若“豐”,推之而奉神之酒谓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王国维)礼是后来的字,金文中有用丰字的。
从商至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礼也从事神,到人事,即将原始礼仪加以改造、系统化,成为一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周公),包括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孔子一生的目的都在于恢复周礼,渴望用周礼重新构建一个有序的社会,用礼纠正已经发生改变的混乱的社会。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郁郁乎文(典章、制度)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复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礼是社会规范,而仁则是达到这个规范的道德。礼在外在的,仁是人的内在道德。
钱穆:“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主敬:《礼记》开篇第一句是“毋不敬”,郑玄注:“礼主于敬。” 孔颖达疏:“行五礼,皆须敬也。” 《孝经》:“礼者,敬而已矣。”
君子自谦而敬人:《礼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
十、对比阅读
●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
hé
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
子路曰:‚由愿奋长戟,荡三军,乳虎在后,仇敌在前,蠡跃蛟奋,进救两国之患。‛孔子曰:‚勇士哉!‛
子贡曰:‚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孔子曰:‚辩士哉!‛
颜回不愿。孔子曰:‚回何不愿?‛颜渊曰:‚二子已愿,故不敢愿。‛孔子曰:‚不同。意各有事焉。回其愿,丘将启汝。‛
颜渊曰:‚愿得小国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内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向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蛮。莫不释兵,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蝖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则由何进而救?赐何难之解?‛
孔子曰:‚圣士哉!大人出,小子匿,圣者起,贤者伏,回与执政,则由、赐焉施其能哉?诗曰:‘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xiàn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