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中5-6岁幼儿歌唱教学技能及歌唱方法探讨(定稿)
分类号: 学校代码:11460 学号:140180631
南京晓庄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中5-6岁幼儿歌唱教学技能 及歌唱方法探讨
5-6 years old children singing teaching skill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singing method
所在系(院):学前教育
学
生:汪梦婉
指 导 老 师:
研究起止日期:二0一五年八月至二0一六年一月
学前教育中5-6岁幼儿歌唱教学技能及歌唱方法探讨
汪梦婉
(南京晓庄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14级)
导师:王作亮
【摘 要】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幼儿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乐、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可见,唱歌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唱歌应该成为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带来的欢欣和愉悦。本文旨在尝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探索幼儿园科学的唱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如何在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唱歌的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关键词】歌唱;方法;训练; 基本技能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幼儿可以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心情。可见,唱歌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纲要(试行)》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要求的教育目的。而歌唱教学的任务则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表现歌曲的能力,必须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必须对学生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发生方法、吐字咬字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让他们用自己美妙的童声来表达欢乐、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通过幼儿的集体歌唱,可以将全班孩子的心和老师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带来极大的快乐;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社交技巧;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学会很多的有用知识;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可见,歌唱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歌唱应该成为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带来的欢欣和愉悦。
一、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现状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以及歌唱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歌唱活动的开展注入了许多新的血液。在当前,大部分幼儿都比较喜欢唱歌,但很多幼儿不会唱歌,唱出来的歌不好听。还有的幼儿根本就不喜欢唱歌,不愿意参加班上的唱歌活动,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原因在于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1.教师过分追求歌唱艺术“成品”的灌输,关注歌唱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致使幼儿学习兴趣降低。2.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歌唱方法和技能引导缺乏,致使幼儿歌唱技能薄弱,有大声喊叫,歌唱走音现象。使幼儿觉得嗓子不舒服不愿意唱3.教师为幼儿选择的歌曲作品平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以上种种致使歌唱教育的本质流失,幼儿对歌唱活动缺乏兴趣,久而久之,这种教育的结果使许多幼儿磨光兴趣逃离了音乐。
纵观幼儿歌唱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歌唱教学活动,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幼儿记住歌词,教师教幼儿一句一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连贯、完整的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省事甚至放歌碟让孩子跟着录音学唱歌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没有及时做到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技能技巧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针对这些现状,我对歌唱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对我所教学过的学前班5-6年龄段幼儿歌唱能力发展作了简要分析,从而依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准确的把握歌唱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儿童歌唱的接受能力,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5-6岁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1.歌词方面
这一年龄阶段(5-6)的儿童在歌唱的技能和水平上有了较显著的提高。首先表现在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们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歌词,对词意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在歌词的发音、咬字吐字方面表现得更趋完善。
2.音域方面
5-6岁儿童歌唱的音域基本上可以达到c1-c2(即c调的1-i),个别儿童甚至更宽。
3.旋律方面
随着儿童歌唱经验的不断积累,5-6岁儿童的旋律感发展、特别是音准方面的进步更为明显。他们不仅能容易地掌握小三度,大三度,纯四、五度音程,比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进行,而且对级进、小跳、大跳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这时,儿童已经初步建立了调式感。
4.节奏方面
5-6岁儿童不但能准确地表现2/4和4/4的歌曲节奏,同时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歌曲的演唱。
5.呼吸方面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气息保持的时间较以前延长了,能够按乐曲的情绪要求较自然的换气,同时歌唱的音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
6.歌曲创编
5-6岁儿童歌唱的表现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表现在歌唱的声音表现更趋丰富,能够表现出同一首歌曲中的强弱快慢,能较好地唱出顿音、跳音、保持音及连音,并且能尽力把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通过音色、节奏、速度、力度上的对比变化生动细致地表达出来;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歌唱表现意识,他们不仅能积极参与创造性的歌唱表现活动,而且会努力地使自己的表现与众不同,所以对于一些结构简单、工整,歌词内容富有动作性的歌曲,可以引导儿童展开一定的想象,为歌曲编出生动形象而有趣的表演性动作。
学前儿童的歌词创编基本上是一种替换词的形式。歌曲多为简单而多重复的歌曲,歌词一般为儿童所熟悉和理解,且较易记忆和替换。但是,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歌词创编活动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为小班儿童所选的歌曲应富有较强的形象性,每段歌词中往往只含一种形象,而且词句中有较多有规律的重复,较便于儿童记忆。创编时,只要求儿童改变个别歌词,用新词替换原歌曲中的相应歌词。如歌曲《小鸡在哪里》: 小鸡在哪里 1=c 2/4 1 1| 3 3︱2 2 |1—︱3 3 |5 5︱4 4 |3—︱
小 鸡 小 鸡 在 哪 里? 叽 叽 叽 叽 在 这 里。6 6 |5 3︱4 5 |3—︱6 6 |5 3︱2 2 |1—‖
小 鸡 小 鸡 在 哪 里? 叽 叽 叽 叽 在 这 里。
在为中、大班儿童选择歌词创编的歌曲时,可以适当增加歌曲中需要替换和改变的成分,同时歌词的表现可以由具体的形象向较抽象的情感性表现过渡。例如歌曲《雪花和雨滴》,可以从启发儿童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情感入手,在丰富儿童相应的生活经验、语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活动。所以,从歌唱教学出发,针对幼儿的各自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引导儿童歌唱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活动和机会,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在儿童自发性的歌唱活动中,我们有时会发现:儿童常常喜欢重复地演唱某些歌曲中他们认为特别有趣的部分,或某些滑稽而新奇有趣的词填到歌曲中取代原有的歌词。其实,这正是儿童创编歌词活动的来源。在这种自发性的“创造”活动中,儿童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创作”,长久地沉浸在“自我创作”的歌曲中,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由此,在学前儿童的歌唱活动中,利用“创编歌词”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活动形式。在歌词的创编活动中,儿童歌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能充分地体验和享受到自我表达的乐趣;同时,它对儿童音乐认识能力以及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三、5-6岁幼儿歌唱教学演唱技能和训练方法的培养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歌唱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过程中,他们对歌唱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初步的兴趣爱好也会逐渐得到巩固,歌唱的技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对歌曲结构的感受也日趋合理、完善,但幼儿如果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往往高兴时用力喊,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教给他们一些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即让幼儿掌握了一些初步的表现手法,使他们学会了有感情地唱歌,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欲速则不达。
幼儿正确歌唱方法具体如下:
(一)歌唱的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歌唱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就像战士射击、运动员赛跑一样,都需要正确的姿势,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歌唱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要结合歌唱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或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正值、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根据正确的咬字及发音的需要适当的张开嘴,应避免嘴角向两边延伸成扁圆形。
(二)歌唱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最初接触唱歌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把声音全部挤压在喉咙里,胸腹式联合呼吸更体会不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并尽量在呼吸时一次吸入足够的气息并保持住,然后在演唱时根据乐句和表情的需要慢慢地、有节制的运气。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运用闻花香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外松开,这样的吸气既顺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唱歌,气息通畅,声音圆润。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歌唱时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的感觉。在呼吸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不抬头,不耸肩,不发出很大的吸气声,也不能在乐句的中间随便换气,而要按照一定的乐句规律来换气。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适当的进行训练,不能按成人或专业训练的要求进行训练。
(三)歌唱的发声方法
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运用一定的发声技巧。首先要求儿童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胆小、自卑的孩子往往在歌唱时非常拘谨、紧张,而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喊叫着唱歌,这都是要加以纠正的。
(四)歌唱咬字吐字的方法
歌唱和说话一样,需要咬字吐字清楚,才能表情达意。但是,由于受到歌曲旋律和节奏的影响,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歌唱时的咬字吐字要比说话和念儿歌困难。要教给儿童正确的吐字咬字方法。这可以从培养吐字器官唇、齿、舌、喉的互相配合协同动作开始。此外,汉语有声母和韵母之分,咬字就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吐字就是找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小声”的口形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一般来说,歌声的延长主要依靠韵母,韵母能使歌声具有流畅的歌唱性并富有色彩变化。例如中班幼儿在学习《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歌曲中“有这么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这个歌曲的特点就是“快”,如何唱的既能跟上节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声韵母的咬字方法,注意字尾的归韵、收声,唇、齿、舌、牙、喉、腭的配合动作都要非常轻巧、灵活、敏捷,需要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因此,唱好韵母对咬字吐字准确有重要的作用。
(五)歌唱的音准
音准是歌唱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准确的唱出歌曲中每一个音的高低是比较困难的。掌握音准是幼儿园歌唱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造成儿童唱歌音不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儿童的听觉分化能力比较差,还难以分辨歌曲中音的高低;另一方面,儿童发音器官的协调、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再者,学龄前儿童歌唱时的呼吸支持能力、歌唱的注意力以及过分紧张的情绪都可能造成儿童音准困难。因此,要培养和训练儿童的音准,首先必须让儿童获得音调准确的音乐印象,而教师的演唱和琴声正是儿童获得听觉印象的主要来源。此外,还要注意发展儿童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从听和唱两方面的互相配合中来加强其音准感的培养。
(六)保护嗓音
我们听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讲话的声音很大,有的甚至大声喊叫或哭闹,歌唱时教师总要求大声唱,有的声音“大”得连孩子都听不清自己的声音,也就不可能协调自己声音的音色、音准,这对保护嗓音及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应该从小培养幼儿用轻声、自然声和讲话,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班级氛围,培养幼儿倾听别人唱歌或讲话的好习惯,这样的环境对幼儿轻松、愉快、自然的唱歌是十分有利的,需要我们教师去培养幼儿的这种意识。同时,保护好幼儿的嗓音应当培养孩子从小锻炼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在歌唱活动中,所选歌曲注意定调合理、适合本班幼儿实际,歌唱活动的时间适中等,这些都是保护幼儿嗓音的必要措施,教师不仅学会在一日活动中保护幼儿嗓音,更主要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嗓音的意识和习惯。
四、结论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他把节奏、旋律、和声、音调等音乐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于声音的表达中,就能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在培养人的问题上,音乐即是手段,也是目的。[8]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不仅陶冶了性情,发展了个性,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童年的歌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己的歌是令人陶醉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放声歌唱,唱自己,唱未来,唱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最纯真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 李优娜.幼儿园音乐教育新探。2009 【2】佚名.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王霞.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拓展.2012 【6】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Abstract】 sing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human musical activity, and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natural means of human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The children through their sweet and crisp childish to express their joy, joy and all kinds of feelings.It can be seen that singing can bring endless joy to the children's lif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lives.Therefore, singing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hildren's music, and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music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Every child can enjoy the joy and joy of singing.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according to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combined with the music education in the kindergarten activity and exploration of kindergarten science singing teaching way and method, exploring how to in singing activities to develop children's interest, singing the basic skill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quality.【Key words】 singing;method;training;basic skill
第二篇:谈幼儿歌唱教学手段
浅谈幼儿歌唱教学手段
刘 妙
摘 要: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理解和喜爱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是幼儿表达内在情感的好工具。在唱歌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激活幼儿的情感,那么幼儿就会很快地投入到音乐中,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感受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歌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也会展现的淋漓尽致。关键词:幼儿
歌唱
教学
手法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每到歌唱活动时,有的孩子会手舞足蹈边唱边舞,而有的幼儿孩子表现就有些被动,这就要需要我们老师来加以引导。在以往的歌唱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幼儿是“演员们”的身上,于是造成了恶性循环,后果可想而知。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歌唱教学要面向全体,并引导孩子们能用心、用情,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而然就会唱出动听的歌声,也给每个孩子带来欢乐和愉快。那么在现代教育气息的引导下怎么使幼儿的歌唱水平有所提高呢?因此本人通过对幼儿歌唱教育的学习和幼儿园实习所积累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教学手段:
一、歌曲内容的选择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运用最多的一种音乐形式 ,也是最具有教育意义 ,能够进入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能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因此 ,选好歌曲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歌曲的选择坚持思想性与审美性统一的原则。音乐教学是以音乐为依托的教学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音乐内容的选择。其教育作用一旦发生效应 ,便具有根深蒂固的功效。要使学生从小就在心灵萌发美好的种子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小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选好歌曲很重要兴趣也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
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举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歌唱,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优美的......其实,还有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儿歌唱,让幼儿唱,为什么不行?如果一棍子把这些歌曲打死,不是可惜?现在的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那些歌曲的一出现,他们往往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音的跨度以及歌唱时的感情,在此时便宜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二、教学氛围的创设
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充分利用教具、音响等辅助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教材的内容、情感。
例如小班欣赏《小人书不要哭》时,我事先自制了一本破小人书,封面上有一张会变的脸,当它被撕破时是哭的样子,当它被粘补好后就变成了开心的笑脸。在欣赏中,我先让幼儿倾听哭的录音,并用神秘的语气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哭呢?”再出示哭的小人书,“哦,原来是小人书在哭。”幼儿的注意力立刻就集中到小人书上来。接着再提问:“小人书为什么那么伤心呢?”让幼儿带着问题来欣赏歌曲,逐步把情感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当听到小人书笑时,将教具小人书变成笑脸。幼儿面对这样一本会哭会笑的小人书来欣赏歌曲,能更生动、具体地体验小人书的情绪,更好地领悟教材的教育意义。
在使用教具过程中,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大班幼儿不同于小班幼儿,对直观教具不一定感兴趣,我就利用录音带创设与教材相关的音响效果。如中班学习歌曲《火车开了》,就让幼儿听火车鸣笛和开动起来的声音,唤起幼儿对火车的丰富想象;大班幼儿学习舞蹈《过新年》时,就让幼儿听到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录音,引导幼儿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使幼儿在聆听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幼儿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歌曲的感情和意境是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的,恰当地根据歌曲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可以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可以让幼儿的思维与形象得到统一,并从中感悟体验到歌词的真谛;同时这种和谐的情景氛围还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景中感知,景中生情。在活动中,老师应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自同地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整个歌唱活动,让孩子轻松地学会歌唱。例歌曲《熊与石头人》,这是一首游戏情节性很高的歌曲。歌曲中声音的突然变换,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听到大熊走来的音乐就会很夸张地做起了大熊笨重的动作。对孩子们的这种发自内心的本能肢体评议加以赞赏与鼓励,在老师的夸奖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时不太善于表现自我的孩子也专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唱到比较难掌握的地方,我加上语言节拍唱,如:的节奏形式就可以加以游戏化,用今天星期一的评议节拍形式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在说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这种节奏。在进行歌唱教学活动时,我们还尝试着不用钢琴、录音等来伴奏,因为用了钢琴等伴奏,有时孩子会觉得拘束,气氛沉闷,而让孩子自己找一样自己喜欢的物品,边唱边敲,甚至可以有节奏地敲打桌椅、地面,以尽情表达感情,结果是孩子们兴趣浓厚,真正体验到歌唱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态度、眼神、动作、语调等也是营造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老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感染力,建立轻松、相对的教学氛围,以及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产生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
三、导入的聆听诱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任务的完成都必须有赖于儿童敏锐的听觉能力,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于是,我将幼儿导入音乐之中,采用了聆听的方法。小班孩子们刚进园时,我经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幼儿的情绪。如:当幼儿听到欢快、跳跃的歌曲“郊游”,“办家家”情绪表现得非常热烈,有的幼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在听到比较低沉,缓慢的音乐后会想到狮子、老虎等凶恶的动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熟悉了环境,认识了同伴,喜欢上了老师。
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我便教幼儿学唱歌,歌曲中有歌
词更能帮助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国旗红红的哩”、“在农场里”这两首歌曲,对幼儿来说虽然用点熟悉,但是唱起来却跑调,我在唱出了歌曲的生动、形象的同时,也使幼儿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并不指出他们的跑调,这些都为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形象的语言诱导
说话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必然被孩子所接受。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每句话、每个情节、每个表情都化为一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画面,将歌曲的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进入了语言所描绘的情景中。在激发幼儿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入幼儿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教师可以用一幅画、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作为引线,将幼儿引入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中。例如:教幼儿唱歌时,首先教会他们正确地唱歌姿势:身体坐自然,眼睛平视,两手下垂,放在腿上。刚入园的孩子没有持久性,时间坐久了说会摇头、搁腿、随便乱动。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那么这些毛病就会慢慢形成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就通过评议来引导幼儿。如:“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了,谁坐得正,背后说会有一只他喜欢的小动物;有个叫小明的小朋友脸上笑嘻嘻地,比小花还美丽;培培小朋友背后一只大白鹅,因为他坐的很直....?我话还没说完,孩子们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充满情趣的设问、拟人化的方法都可以激起幼儿的童趣。
五、自然声音的诱导
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唱歌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幼儿的活动来看,只有真正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感知活动客体,才能发挥教育客体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教育活动是以音乐符号操作系统为主的活动,也是多种符号系统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幼儿唱歌活动中,除了音乐及唱歌的经验以外,还可以利用其它各种活动领域的经验。例如,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画面、动作、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理解歌曲的情感、感受音乐的节奏等等,突出活动的重点,解决活动的难点,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因此教会幼儿用轻声唱法,不大声喊叫是十分重要的。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著作中强调:“一
般儿童在他们末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然而孩子们尚小,光靠讲解听不懂,我就自己示范唱,一遍一遍清唱,唱得嗓子也沙哑了。每节音乐课的我都会以游戏的形式练声“小鸡怎样叫”?叽叽,小狗怎样叫?汪汪.....第一教时我弹琴,第二教时等孩子们学会了用嘴呼吸才要求他们跟琴声唱。还在唱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不要大声唱,边听小朋友声音是否跟自己一样,边唱边听声音。这样,幼儿的歌声说会清晰、自然。如:歌曲“表情歌”,幼儿唱时,运用了我教育方法,通过自然的声音流露出他们平时各种情绪时的神态及心情。有的歌曲是抒情的,要求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而有的歌曲是活泼的,唱时往往强调欢快、跳跃。即使在一首歌中,也可能同时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性质要求。
六、结语
在改革幼儿园唱歌教学中,我始终从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它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总之,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幼儿时期是音乐成才的关键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不失时机的、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通过在唱歌中让幼儿玩歌词、玩旋律、玩节奏的方式,孩子们会唱歌了,爱唱歌了,创造力也同步发展了,他们正创造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奇迹!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教育文献[M].陈鹤琴 [2]艺术教育学[M].魏传义 [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M].斯宾塞
[4]声乐艺术心理学[M].邹长海,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5]声乐演唱与教学[M].徐小懿,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6]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7]沈湘著,李晋伟.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王懿颖,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第三篇:幼儿歌唱教学的研究
《幼儿歌唱教学的研究》
课题简介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很多幼儿不会唱歌,唱出来的歌不好听。还有的幼儿根本就不喜欢唱歌,不愿意参加班上的唱歌活动,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同时,幼儿园的唱歌教学内容平淡,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培养幼儿唱歌的基本技能,也不能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本研究旨在尝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探索幼儿园科学的唱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如何在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唱歌的兴趣、唱歌的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1、探索幼儿园开展唱歌教育的途径,总结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丰富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内容。
2、为幼儿掌握基本的唱歌技能、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奠定基础,培养幼儿音乐创新能力。
3、提高教师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2、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初步的演唱技能和方法。
3、研究如何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状况下的教育行动研究法,辅之以专题调查、观察、个案追踪研究等方法。
成果鉴定
南京市教科所鉴定意见:
梅山冶金公司第二幼儿园承担了南京市教育科研“九五”规划课题《幼儿歌唱教学的研究》。根据课题组申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会同雨花区教科室,于2001年6月19号组织对该课题进行了会议鉴定。鉴定组按照课题鉴定的基本程序,认真考察了研究的全过程,形成了以下鉴定意见:
课题研究坚持了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选择《幼儿歌唱教学的研究》开展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对于探索幼儿园歌唱教学的途径、方法,形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色,构建园本课程,为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基础,均具有积极的作用。课程研究体现了针对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导向性较强。
课题组对于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及方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概括出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基本教育原则,研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水平,理论与实践依据都是充分的。
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及内容着重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
研究报告
梅山二幼课题组 居安萍(执笔)蓝文英 王均凤 何永敏 吕俊
一、问题的提出: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唱歌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方式,也是人的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样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通过幼儿的集体歌唱,可以将全班孩子的心和老师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带来极大的快乐;
2、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社交技巧;
3、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学会很多有用的知识;
4、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可见,唱歌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唱歌应该成为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带来的欢欣和愉悦。当前,我园幼儿大部分幼儿比较喜欢唱歌,但很多幼儿不会唱歌,唱出来的歌不好听。还有的幼儿根本就不喜欢唱歌,不愿意参加班上的唱歌活动,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而我园的唱歌教学内容平淡,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不能培养幼儿唱歌的基本技能,也不能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本课题研究旨在尝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探索幼儿园科学的唱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如何在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唱歌的兴趣、唱歌的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二、研究目的:
1、探索幼儿园开展唱歌教育的途径,总结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丰富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内容。
2、幼儿掌握基本的唱歌技能、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奠定基础,培养幼儿音乐创新能力。
3、教师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2、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初步的演唱技能和方法。
3、研究如何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状况下的教育行动研究法,辅之以专题调查、观察、个案追踪研究等方法。
四、研究步骤
本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1998、2--1998、6)主要工作:
1、分析本园幼儿发展现状及师资力量,制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组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确定实验班。
2、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幼儿音乐能力发展及幼儿歌唱教学的理论,借鉴有关实践经验。
3、制定研究课题总目标及幼儿歌唱阶段发展目标。
(二)、第二阶段:实施计划阶段(1998、7--2000、6)主要工作:
1、根据小、中、大班的歌唱发展目标,选择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实验班付诸实施。
2、根据实施情况,修改活动目标及活动方案。
3、选择个案,进行个案追踪研究。
(三)、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0、7--2000、12)主要工作: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经验总结。
2、在小、中、大班分别设置歌唱教学研究的课程,检验、推广研究成果。
3、邀请有关专家鉴定研究成果,课题结题。
五、研究过程及研究内容:
(一)、学习有关理论,根据我园幼儿唱歌能力的发展现状,形成目标体系。
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幼儿教育应为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打基础、作准备。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曾经说过,你的喉咙有一样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乐音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都美。唱歌是儿童进入音乐天地的最自然的途径。
歌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它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活跃思想、完善品格、锻炼身心,如学前儿童在歌唱时能受到内容美和曲调美的感染和熏陶,呼吸器官和发音器官能得到活动和锻炼心理活动过程能处于良好的开放调节状态等等;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多种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在歌唱中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歌唱时培养学前儿童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学前儿童歌唱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歌曲(含节奏朗诵);歌唱的表演形式;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的简单知识、技能;保护嗓子的知识等。富裕感染力的歌曲可以从感情熏陶入手,激发学前儿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启发他们重新思考和体验已经熟悉的事物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如友爱、分享和宽容;勇敢、勤劳和公正等。多种多样的歌曲可让学前儿童有机会接触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大他们的文化眼界。同时,真正优秀的歌曲还可以诱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联想,培养他们幻想的积极性和能力。
歌唱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伴随的表演方式等的总和。在学前阶段,儿童可以掌握的歌唱形式(包括节奏朗诵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和歌表演。结合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这些歌唱形式的实际含义可表述为:
1、独唱:一个人独立地歌唱或独自歌唱。
2、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人一起整齐地唱同一首歌曲。
3、齐唱领唱:一个人或几个人唱歌曲中比较主要地部分,集体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
4、合唱:包括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声部用同一旋律唱衬词;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节奏朗诵歌词;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固定音型或延长音等。
4、歌表演: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表演。
本研究旨在通过音乐活动中的一系列唱歌活动,培养幼儿唱歌的兴趣、唱歌的基本技能及音乐创新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研究目标具体定位在培养幼儿的歌唱兴趣、歌唱的基本技能及歌唱活动中的创造性等几个方面,并根据这一定位制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见附一和附二)
(二)、根据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实验班付诸实施。
根据研究总目标、阶段目标及实验班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子课题:(活动设计方案见附三)
通过这样一些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我们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生动形象的歌唱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课题组老师还对实验班幼儿个体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实况记录幼儿的唱歌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并与幼儿家庭取得联系,找出幼儿行为发生的根源,讨论教育措施并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三)、撰写研究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并在全园范围内加以检验、推广。
在进行课题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思考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就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基本技能及创新能力的途径、内容、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日常教育活动等不同的方面就优化幼儿园歌唱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形成系列活动方案,撰写经验总结、研究论文14篇,并初步形成了我园幼儿唱歌教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途径和方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园把课题研究的对象从两个实验班扩大到全园范围,在全园的各个年龄班实施课题研究计划,验证研究结果。重点突破活动设计的重、难点,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修改活动目标,在全园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幼儿园歌唱教学研究的目标体系和活动系列。
五、研究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园课题组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总结概括出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教育原则:
1、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在设计唱歌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注意准确地把握幼儿原有唱歌的兴趣的水平,即“原有基础”。“原有基础”在此是指儿童需在新的学习情境运用和发展的已经获得的经验,不仅包括唱歌的经验和其它音乐活动的经验,也包括非音乐的经验。
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设计唱歌活动时,应将唱歌活动的内容、方式与儿童发展的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除了必须要学习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外,儿童还应通过新的活动,在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方面获得那些有益的经验。二是在设计唱歌活动时,应将儿童原有基础与新活动提出的发展目标来年系起来考虑。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经过努力是否能够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儿童在努力的过程中,能否获得发展目标所期望其获得的各种有益的经验。例如,在设计给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创编歌词的活动时,教师首先考虑到幼儿已经会唱这首歌,能够理解歌词和歌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本身的内涵,强化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二教时,即创编歌词的活动,给幼儿充分的空间,不仅仅是学会唱这首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唱歌活动发展幼儿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能力、对歌曲的理解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对幼儿的情感、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从儿童这一方面来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发展是儿童主动与活动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教师这一方面来讲,他们是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结果。因而,在幼儿唱歌活动中,教师在设计与组织活动时应该精心设计幼儿的参与和操作,考虑幼儿主动活动和教师参与、指导活动的比例关系,强调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达到发展目标,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
例如,在设计新授歌曲《柳树姑娘》活动时,首先,为了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教师把这次活动安排在柳树发芽变绿的春季;其次,考虑到有的幼儿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柳树,因此,在新授歌曲《柳树姑娘》前,教师带领幼儿去河边观察柳树的形态,讨论看到柳树的心情,给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有关柳树的经验,为幼儿理解歌曲奠定了基础,避免了在幼儿没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教师的主观灌输,也为幼儿的主动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准备。这样,幼儿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很快地学会了歌曲,理解了歌曲本身的情感、情境。
3、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唱歌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幼儿的活动来看,只有真正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感知活动客体,才能发挥教育客体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教育活动是以音乐符号操作系统为主的活动,也是多种符号系统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幼儿唱歌活动中,除了音乐及唱歌的经验以外,还可以利用其它各种活动领域的经验。例如,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画面、动作、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理解歌曲的情感、感受音乐的节奏等等,突出活动的重点,解决活动的难点,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面向全体幼儿,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对象既是具有一般共性的幼儿群体,又是各具特性的儿童的个体,因此,在设计幼儿唱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坚持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使所设计的活动既能满足全体幼儿的一般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个别幼儿特殊发展需要。
面向全体幼儿,意味着教师要从参加活动的全体幼儿的角度出发,考察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现有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握活动设计。
重视个别差异,意味着教师还要从参加活动的每个幼儿的个别特点出发,对那些有可能超出一般活动要求的幼儿,以及那些对一般活动感到困难的幼儿,都应给予特殊的活动设计。换言之,就是要为有余力的幼儿提供发挥余力的机会,也要为力所不能及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活动中针对不同幼儿表现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指导。如让过于自信的幼儿看到新的努力方向,;让过于缺乏自信心的的幼儿看到自己的成功;让总是喜欢争强好胜的幼儿学会谦让、等待,理解公平的原则;让过于软弱、总是退缩的幼儿把握和争取机会等。
除以上各项原则以外,为了使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注意向幼儿提供直接获得感性经验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倾听获得听觉经验的机会。因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活动目的主要是从音乐的艺术形象中直接获取审美快感,而且,对于以行动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学前儿童来说,概念和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离不开感性经验积累。
第二,教师应该注意向幼儿提供运用多种感知通道的机会,除了听觉以外,身体的大肌肉动作是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重要媒介。其它通道的运用,也往往可以向幼儿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方式。因为,幼儿在感知音乐时,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对音乐活动的干支就越精明,理解就越深刻,记忆也越牢固。而且,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方式越丰富,所获得的审美快感也就越多。
第三,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机会。因为,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失去情感也就失去其最重要的价值。而幼儿作为最容易受到情绪感染的个体,也更需要从亲身的情绪体验和表达中去认识音乐的价值所在。
第四,教师应注意向幼儿提供具有完整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教师在向幼儿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艺术质量。内容粗糙、格调低下、音响嘈杂浑浊的某些流行音乐磁带的音乐,或者教师没有认真准备的随意的示范表演等,都不宜向幼儿提供。教师在向幼儿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完整艺术含义,即使是需要分解或分析音乐作品,也应以不失其艺术表现意义为前提,切忌将支离破碎的音响或毫无艺术表现意义的孤立符号提供给幼儿。
(二)、探索出幼儿园唱歌教学的几种活动模式:
模式一:示范 模仿 练习的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教唱短小简单新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教师用幼儿容易感知的方法反复范唱新歌。
3、教师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教师可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熟练和完美地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熟悉后加工的模式
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让幼儿有机会反复听到新歌的演唱。可以播放录音,也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幼儿演唱。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对新歌产生初步的印象。
2、采用类似模式一的方教幼儿学唱,重点在帮助幼儿整理和加工已有的经验。
模式三: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是幼儿初步掌握。
2、采用类似模式一的方法教幼儿学唱;或者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模式四:边创作边熟悉的模式
1、用模式一的方法让幼儿学唱一段歌词。
2、让幼儿用不短填唱自己创编的新歌词的方法反复熟悉歌曲的曲调;或者根据新歌词的内容形象地要求或其它教育目标,让幼儿将歌词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以及演唱音色、演唱形式等,创造性地加以变化。
模式五:在游戏中逐步熟悉的模式
1、在特别设计的游戏情境中,教师用自己歌声指挥和配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要求或鼓励幼儿参加演唱歌曲中的个别词句。
2、停止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用跟唱法 进一步随教师学唱。
3、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重复以上的程序,使幼儿对新歌的掌握逐步达到熟练和完善。
(三)、为培养幼儿歌唱的兴趣、歌唱的基本技能及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实验班90%以上的孩子喜欢唱歌、愿意独立唱歌;能够体验与努力追求参与各种唱歌活动的快乐;能够不怕困难,较刻苦地学习音乐技能,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在集体唱歌活动中,不仅能与他人声音和谐,还能达到情感默契。
2、实验班90%以上的孩子能够正确再现歌曲的歌词与曲调;知道要保护嗓子及用自然音唱歌;能区分不同性质的歌;掌握了初步的演唱技能。
3、唱歌活动中,幼儿会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歌;能正确地运用声音表情、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或部分动作;能够大方地在同伴、老师、家长面前歌唱及舞蹈。
(四)、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研究论文多次获奖,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园课题组的老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幼儿唱歌教学的经验,提高了教科研的能力。我园教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寻找科学的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论文,带动了全园的教科研发展,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三年来,我园教师共设计活动方案20个,撰写音乐理教育论文15篇。其中,1篇论文获全国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三等奖,8篇论文获全国幼儿音乐教育论文鼓励奖。部分论文在南京市及雨花区获奖,并收入2000年《雨花教科研--梅山二幼专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南京市教科所、雨花台区教科室对我园音乐课题研究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的直接指导和帮助,我们将继续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参考书目:
1、《学前儿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艺术》 许卓娅 孔起英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王懿颖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幼儿歌唱音乐教学经验介绍
幼儿歌唱音乐教学经验介绍
宁武县机关幼儿园
刘彩霞
说到歌唱教学,也许我们的脑海中会有这样是思考:“要让幼儿会唱这首歌曲”,所以我们较多地把眼光停留在记歌词、学唱歌,当孩子们能跟着琴声唱出这首歌曲时,教师变觉得感觉良好,有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今天这首歌就是教不好,孩子们没有兴趣,那么,我们怎么李杰幼儿的歌唱教学,上一次朱老师也给我们下发了一份调查问卷,我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感觉大多数老师会回答得很详细,歌唱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让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旋律,理解歌词含义,体验歌曲的情感,同时更应该让幼儿通过歌唱活动,培养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产生快乐的情绪,我就围绕歌唱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来讲一讲。
一、练声环节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摒弃传统的歌唱教学方法,传统的幼儿歌唱教学活动,首先让幼儿听歌曲——围绕歌词提问——学唱(一句一句跟唱),这种以教师的“教唱”和幼儿单纯的“学唱”为主的方法,它注重的是让幼儿学会教材的内容,满足于幼儿会唱几首歌,教学方法单一反思这样的活动过程,孩子确实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时间、空间可以 1 自由地表达或创造,但是我认为传统的一些音乐教学的方法也不能全盘丢弃,比如,现在的歌唱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比较直接地进入歌唱环节,而将练声这一环节省略,其实我觉得练声这一环节在歌唱教学中很重要,通过调查表我发现我和我们许多老师的观点都一致。
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唱歌时,颈部青筋突起,面部涨红,特别是在他们情绪高涨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喉部紧张、用力,时间久了,就会损伤幼儿的嗓音,歌唱教学我们要求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如让孩子用说话的力气来唱歌;让孩子用好听的声音让大家能听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要从小班就开始培养,因为小班的歌曲接近于口语。例: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上幼儿园,“5.3”用的特别多,这两个音基本接近口语,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加上我们运用轻声学唱法,孩子会形成用自然声音演唱的习惯,如出现高声喊叫式演唱时,让孩子对比着听,让他们通过模范而学习,日常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发声练习作为重要环节,运用各种简短的模式进行发声练习。
1、小动物的声音:《我爱我的小动物118》《小动物唱歌120》(音色)《在农场119》(节奏)小猪睡觉打呼噜(呼噜噜噜噜)小青蛙呱呱呱,小鸭嘎嘎嘎……
《大猫小猫94》(音量)在练声时,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音乐素养的训练,如(音色)(音量)(节奏)
2、自然界的声音下雨声(呼啦啦啦)刮风(呜呜呜呜呜),树叶声如《下雨了》《太阳出来了》
3、哼唱练习:恩、昂翁《咿呀咿呀吆》275《摇啊摇20》《我的小宝宝20》
练声时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发现,并学会用听觉去判别歌唱音质的优劣,提高歌唱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懂得爱护自己的嗓音。
二、难点前置(感受旋律、节奏)
一般学唱得歌曲的节奏复杂,课前可以适当根据这首歌曲加入一下节奏训练,旋律较复杂的,课前可以适当根据这首歌曲加入旋律感受训练等,一般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环节或演唱一两首音域较窄的有趣小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开始新歌曲的学习,而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上的前后变化,因此,开始时自然进入比较好,不能太花哨,否则影响幼儿的注意力,那么练声环节怎样开始可以让幼儿在自由、自然的情况下,发出比较自然、舒适、美好的声音呢?我觉得要根据新授歌曲的实际内容而定,像大班歌唱《孤独的牧羊人》我就采用了“回音游戏”,将歌曲中的较难的旋律用哼唱的形式提出来让幼儿在回音游戏中感受。
有时候可以将歌曲中的一些幼儿不太容易掌握的乐句,抽出来用哼唱的方法进行嗓子的“热身运动”,如把某一部分的歌词去掉,填上有趣的相声词,让幼儿玩唱,用一些无意义 音节或象声词,如:嘟(du),答(da),啦(la),还有很多如:di、yi、ya……只要幼儿感兴趣,可以让幼儿一直玩下去,运用无意义音节玩唱开始歌唱活动(在新授歌曲中选取一个难点乐句的旋律,填上有趣的相声词作为练声曲)的教学组织方法,既激发了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这些“奇奇怪怪”的声音,起到增加情趣,降低困难的效果,同时,我发现运用无意义音节玩唱歌唱活动的教学组织时,既可以由教师向幼儿提出建议,又可以由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创造。例如:小月亮,基本流程:
练声环节自然引出:自编“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宝贝开始睡觉,恩恩恩……”,1、游戏导入重点前置(掌握 X XXX 节奏)— —:
2、可用前半段音乐:月亮姑娘和小朋友玩饶痒痒游戏,听到感受切分音做含羞动作;可用后半段音乐玩游戏:月亮回头游戏。
3、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内容(感受旋律,体验与铜板合作表演的乐趣)。
4、表演歌曲(抒发情感)
5、创编歌曲。
三、歌唱环节
1、不可缺少的范唱
一般我们在让幼儿初步感受时,比较贯用的是弹唱和音 乐磁带,让幼儿从这些范唱中感受歌曲,但是我觉得在幼儿园的音乐歌唱活动中,不管是哪个年龄的歌唱教学,第一遍比较提倡教师清唱,因为音乐活动首先是传递情感的活动,歌唱教学能“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而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教师就要有用自身的歌声、表情、适当的体态语,给孩子一个整体的,美的全方位的感知,因此教师的范唱在歌唱教学中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通过范唱把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消除幼儿对歌唱高不可攀的恐惧心理,在范唱中,教师富于有感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动作,眼神及清晰的发音吐字等,都能感染激发幼儿,给幼儿听过学习的“样板”,让幼儿从中得到启发,借鉴,但是清唱对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教材的熟练程度要高,歌唱的情感要丰富,歌唱时做到尽量不走调。
2、范唱要渐渐隐退:孩子的学唱过程中,教师要从台前到台后,慢慢退出,开始时,整首歌曲要用较响的声音与幼儿共同来演唱,然后从带动的角度慢退到帮助的角度,最后退出。
3、伴奏的问题
学唱过程中总会有教师伴奏环节,伴奏是一种与歌唱合作的艺术,歌唱活动中的伴奏应于歌唱活动本身融为一体,因此,教师课前要充分的弹唱练习(即便是我们熟悉的歌曲 课前也要弹唱几遍,才能保证在上课时的熟练程度),我们不提倡自我陶醉,脱离歌唱活动的“高技术伴奏”,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伴奏在歌唱活动中的位置即伴奏是伴随着歌唱的演奏,因而总体上要服从歌唱的需要,但是伴奏也不总处于伴随地位,特别是歌唱的前奏、间奏、尾奏中,由于没有歌唱者的限制,这是,伴奏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充分表现,以起到对歌曲的引领、烘托、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前奏,前奏又称引子,是歌曲开始前的一般钢琴演奏,它预示歌曲的主题内容、音乐形象和风格特征,为歌唱者提示情绪、高音、速度、调式、节拍等,歌曲前奏响,就是要重重地唱,前奏轻,暗示着轻轻唱,前奏慢,则要求慢慢唱,前奏快,就是说要快快唱。
弹琴时还需要注意: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学弹琴时还需要注意: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学唱新歌时,需要借助教师的体态、动作神态表情、口型变化以及教具的演示来李杰,学习和记忆歌词。
4、可采用的教学手段
歌唱教学,教师面琴而坐,边弹边唱,如果知识让幼儿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模唱,可导致幼儿由于学习内容困难过大,又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或机械发音等不良结果,感受旋律,理解歌词是歌唱教学中的两大难点,我们常常会用表演、律动、节奏、练习、游戏等方法让 幼儿在轻松氛围中感受,不管在歌唱教学中我们采用哪种歌唱教学花叟端,都不能缺少以下两点:
①感受旋律,理解歌词:为了有效地降低幼儿学习难度,消除学习障碍,只有在充分感受与理解歌词、旋律的基础上跟唱歌曲,幼儿在学唱时会产生似曾相识的心理体验,才会轻松的学习。
②演唱歌曲:这是孩子用声音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以在歌唱活动中,演唱歌曲要占一定的比例,连唱时可安排5遍左右的练习。
四、复习环节——歌唱与游戏的结合
我们的歌唱教学,可采用多形式的连唱,如齐唱、独唱、对唱、领唱,还可采用多形式的练习:改变歌曲快慢,轻重来演唱等等,当幼儿学会了歌唱,我们在复习巩固歌曲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改变方法,融入游戏化的内容,从对音乐材料的处理上着手,将音乐中的一些重要元素,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乐意接受的形式来做为一种复习手段,使歌唱活动更具活力,那就是创新游戏。
1)根据歌曲情节创编游戏:《小老鼠上台灯》《小青蛙》变歌曲为音乐游戏,变换游戏的形式激起幼儿音乐游戏的兴趣。
2)变换合作方式进行游戏:《蚕豆花》《炒豆豆》《两只 小鸟》。
3)创编:仿编歌词——替换一个词的,要尊重孩子,例:小小蛋儿把门开,你们知道谁也会生蛋?你们会把刚才说的动物唱进歌曲里去吗?师幼儿共同唱歌,唱到替换处,听一下:开出一只“XX”。(这时教师可以手指图片,或指变出替换词的幼儿,或做动作)让幼儿共同把歌词替换上,也就是说“把空间留给幼儿”。
替换一句的,例:“山谷回音真好听”,把这一句提出来,编一编,唱一唱,“咚咚咚”仿编时,可以问:还想给谁捶捶背?幼儿说“爸爸”“爸爸做什么事呢?”仿佛难度大一点的可以替换一句,仿编难度小一点的可以是替换几个字,这时,老师就把这一句提出来,让幼儿说或唱,教师归纳后再让大家一起唱一唱,最后可以用累加的方法把孩子创编的内容唱出来。
结束语:寓歌唱教学于游戏之中,幼儿乐学不疲,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游戏,创造的机会,当然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幼儿产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获得快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学习、探究,我今天就讲这些,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谢谢大家共勉!
第五篇:幼儿歌唱活动中的发声问题
幼儿歌唱活动中的发声问题
在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喊唱”。这种非自然的唱法不但谈不上美妙、动听,若长此以往,造成的直接恶果就是“声带损坏”。人们都说,世界上最名贵的乐器莫过于人的“声带”,乐器再贵一旦损坏了可以购买,而“声带”一旦受损,则永远不能“更换”,它的名贵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幼儿尚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声带无比地娇嫩,做为一线的幼儿教师,保护幼儿的嗓音责无旁贷,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保护嗓音的最佳途径,也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本人根据多年的一些教学实践进行浅析:
原因
一、滥用歌曲。
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在发育成长中,他们的声带短小,口腔内上腭,硬腭浅窄,喉肌调节声带活动的能力较差,音域相对较窄,而且不同年龄的幼儿音域宽窄也不同,但是有些教师在为幼儿选歌时忽略了这一点,滥用歌曲,造成许多幼儿在唱高音时,唱不上去就大声喊叫。
解决策略:
根据幼儿的发音器官特点,选择合适的歌唱教材。
幼儿歌曲的旋律一般是简单、明快的,节奏太快太慢的歌曲都不适合。有些老师让孩子演唱一些不适合幼儿的成人歌曲,对幼儿的嗓音发展十分不利。我们选歌的曲调要音域合适、旋律平稳,节奏简单,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如:小班的孩子,所选歌曲的音域,一般应在六度以内;中、大班幼儿的歌曲音域可以稍宽一些:一般约在七到八度之间。如果偏低的音经常成群地出现,可以相应提高调音水平,如中班歌曲《蝴蝶花》中,最低的音是小字组的sol,最高音是小字一组的la,我们可以把原调C大调改成D大调,幼儿唱的声音就不会压的太后;如果偏高的音出现平凡,且时常在强音上延长,则可相应降低调高水平,以使大部分的音高出在C调的中音do到高音do之间,如中班歌曲《青蛙站在小池边》,后面有一长串的“啊咕”都是出现在小字二组的rei上,整首歌一直处于高音频,幼儿唱不上去都是用“喊”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原调G调改成F大调。
原因
二、教师的教学偏失。
幼儿调节声带活动能力差,因此在歌唱中时常出现跑掉、唱不准音,不会科学发声等现象,但是许多一线教师面对这种问题很少去主动纠正,引导幼儿自然发音,听辩音准,久而久之,孩子就缺少音高的概念,大喊大叫,稚嫩的嗓子开始沙哑。
许多教师在教唱歌曲时,过于依赖“录音机”,经常让孩子跟着机子唱,录音带的定调并不是适应所有孩子的,所以可能会出现调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必然出现“喊唱”。
在歌唱活动中,许多教师忽视“练声”环节,要么直接省略,要么随便来两句无关紧要的歌曲敷衍了事,没有前面的准备活动,幼儿在歌唱开嗓是,声带就容易疲劳、沙哑。
解决策略:
培养科学的发声,提高幼儿歌唱的艺术水平。
1、“耳语”发声 经过前辈们的实践研究证明:在非压抑的情况下,尤其在自由、自然地进行歌唱的情况下,幼儿说发出的声音总是比较自然、松弛和美好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走音”的问题也大大缓解。所以,轻声、用“耳语”的感觉开始歌唱,已经成为一种幼儿歌唱的“入门要诀”。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会发现:一要求幼儿轻声,幼儿就会“没声”,即便“有声”,音色也总是不够清澈明亮,那是因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还没完全达到协调,歌唱时心理还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自然发不出美好的声音。
那么,如何在歌唱中引导幼儿“耳语”发声呢?许卓娅教授在《歌唱活动》一书中提到:在指导幼儿进行“轻声入手”的歌唱练习时,教师绝不应该用直接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也不应该要幼儿“大声唱”,这样的直接指令会让他们感到紧张。真正的好办法是:教师用富于情感、口面腔共鸣向前发音的、耳语般轻柔的声音来对幼儿讲解要求,发出邀请和歌唱示范,提供的琴声伴奏和伴奏的感觉也是一样的标准,即使是一首进行曲,也都并非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演唱,争取做到“声音不大气势大”。这样幼儿学会了柔声、轻声歌唱,对他们的耳朵听辩力也是一种保护,是幼儿体验音乐美的奠基石。
2、重视歌唱活动的练声环节
我们知道幼儿天生音质尖,亮、清脆,婴儿更是如此,在幼儿的歌唱活动中如不注意加上共鸣练习,会比成人跟容易喊坏声带。因此,在歌曲教唱前,我们可先带领幼儿学“猫”叫,如miao miao;学牛叫m-mo,m-mo;学羊叫me,me,me;学打鼓声dong,dong,dong;学鸟叫gugu,gugu,gugu。这些带鼻音腔音的辅音或较能让声音集中的元音,恰好是歌唱中所需的鼻腔音,我们可以把一些带鼻腔音的歌曲进行提炼,或自行编配旋律提取个别句子,为幼儿提供科学而有趣的嗓音游戏,如《我爱我的小动物》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miao miao miao miaomiao miao miao miao miao miao miao。《在农场》中“猪儿在农场lu lu,猪儿在农场lu lu,猪儿在农场lu lu lu,猪儿lu lu lu。这样,这些名词采用带鼻腔共鸣的m、n等辅音,能在孩子们“原始”的“白声”中,加上一圈美丽的共鸣“光环”,使童声跟柔润、更明亮,更有助于孩子稚嫩声带的健康发展。
同时,幼儿的共鸣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下降,专家指出:在对3岁幼儿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从“重新唤醒他们婴儿期的高位置发音感觉开始”。如:我们在歌曲《风来了》中,可以模仿刮风,自然引导幼儿发出从高处滑向低处的声音;在《小星星》中,可以模仿流星从天上滑下来;《问好歌》中,可从较高的调开始向下移调;还有大家很熟的《小老鼠上灯台》,最后一句“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将音调由最高降为最低,这样的练习能拓宽幼儿的音调。
学过声乐的老师都知道,“U”的音易找到头声歌唱的感觉,那么《买布打醋》这首绕口令,它的句尾“顾”、“醋”、“兔”、“布”,尾音都是“U”,我们引导幼儿找到发音时音高要从上往下急速呼出的感觉;又如《风来了》中的“呼呼——,呼呼——”,也可以训练这种头声歌唱的感觉。
3、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发声处理
幼儿的歌曲充满了情境、趣味性,我们可以对歌曲的故事情节进行设计,引导幼儿练唱,如《青蛙站在小池边》,我们可以通过小青蛙发现虫子、怕惊动虫子、吃到虫子、吃饱了、累了要回家睡觉等情节,引导幼儿分别用高兴、小声、大声、轻柔、慢速等声音来表现歌曲,愉快地发声,这样就避免了用同种声调的枯燥和同种声调的喊唱。类似这样的处理方式还有《大猫小猫》、《大雨小雨》、《小青蛙回家》等。
原因三:教师的音乐技能弱化。
许多幼儿园教师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较少练琴,因此原有的伴奏水平退化,教幼儿歌唱时,几乎不用乐器伴奏,常采用清唱,每次定调都不一致;有些老师甚至因为原调的曲子不好弹,全部改成C大调,忽略了歌曲本身的科学性;而也有一些老师弹奏技巧较高,在编配歌曲的伴奏时,常常不管歌曲的性质与节奏,喜欢在琴上砸起大和弦,或者是琶音满琴飞,以为这样是表现歌曲、表现自己弹奏水平的最好手段,而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伴奏,让幼儿茫茫然不知如何开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这样教师既没有良好的清唱示范,也没有良好的伴奏辅助,孩子经常出现不良音准得不到及时纠正,在歌唱活动中说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没能得到很好的重视,久而久之,幼儿的耳朵对音的高低及音乐也就不会做出反映,只能一个劲儿地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随意喊唱。
解决策略:
从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着手,改善幼儿发声问题。
教师要发挥自己本身的长处,为幼儿提供标准的范畴,少依赖录音机,但是要避免无旋律感的清唱或是每次的范唱定调都不一致,但有时候弹唱不容易关注到太多的孩子,易产生距离感,或是有时候只想让幼儿听清歌词,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乐器存录前奏或旋律的办法来范唱。
而在弹唱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歌曲的伴奏形式。“伴奏”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歌唱教学中的感情伴奏应与歌词活动本身溶为一体,应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编配伴奏,做到正确、规范、和谐,我们并不提倡教师自我陶醉、脱离歌唱教学的“高技术”的伴奏配置。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期,由于他们的嗓音发育尚未开始,并且对歌词的音准控制能力也不稳定,因此我们在为歌唱活动配置伴奏时,应力求简练,突出主旋律。这样,便于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较快地把握歌曲旋律、音准和节拍,便以调整自己的发音,唱出动听的歌曲。同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伴奏音量,如集体唱时,幼儿人多,发出的声音较大、洪亮,伴奏相对大一点,分组唱时,声音较小,伴奏也应该调小。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嗓子属于幼儿,单靠我们老师的提醒保护只是不够的,幼儿的年龄小,我们更要做的是培养幼儿从小保护嗓音的意识。我们的孩子总是喜欢大声说话,兴奋或生气时经常大喊大叫,而在歌唱活动中,老师也习惯要求大声唱,声音“大”得连孩子都听不清自己的声音,这对嗓子的危害是极大的。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班上老师的音量大,那么这个班孩子的音量相对就大,反之则小。因此保护幼儿嗓音,教师首先要提供良好的榜样,从自己做起,引导幼儿自然轻声说话,创设一个安静的班级氛围,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和歌唱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幼儿平常多喝开水,天天锻炼身体,预防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在保护幼儿嗓音的同时引导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