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

第一篇: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两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学生能折断)干木棍(每人一根)。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料(现象、对比照片)、课件资料(地震成因、前兆、保护、实验要求)

二、教与学的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2、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3、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播放地震现象视频)

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课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学生交流感受。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3.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②研究地震成因 学生猜测。

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出示实验要求:(课件展示)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课件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三)科学与生活

1、地震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汇报。

2、地震有什么好处吗?

(1)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2)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3)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3、预防地震与正确避震 ①地震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1)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课件展示)(2)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②正确避震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四)拓展活动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板书设计:

地震

形成 预测

自救

《地震》说课及教学反思

军王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能够模拟地震的形成。

2、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地震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地震”的现场图片。

2、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二)探究新知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2)小组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3)全班交流、小结

(4)出示课件:做实验,用筷子模拟构造地震。(5)总结地震形成的原因

李月娥

2、当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前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3、讨论:如果遇到地震时,你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讲述: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是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在房子里出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子、床的下面——躲藏等等。

4、讨论:我们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讲述:当地震发生时,有十几秒的可以逃生的机会,如果你处在低楼层,确保自已能在 这十几秒的时间里跑到空旷地,那么你就赶快跑吧,如果楼层太高,就可以躲在床下、桌子下等。一定不要慌,也不要放弃,耐心的等待营救人员的救助。

五、拓展活动 了解地震后形成的景观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手抄报 五年级下册《地震》 教学流程 素材说明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

2、浅谈对地震的了解 出示地震后的图片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搜集到的地震的资料

2、设计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

3、小组实验,合作完成

4、归纳总结地震的成因 课件出示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地震的成因

三、科学与生活

1、地震的前兆

2、避震常识

3、地震后如何自救 课件出示地震的前兆 课件出示避震常识 课件出示地震后如何自救

四、拓展活动

了解地震后形成的景观 课件出示地震后形成的景观

五、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手抄报

《地震》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查找资料的能力,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他们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以往在教这课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地震知识,然后看看图象资料,再将重点的地震成因讲解一下,教师包办的较多,部分学生学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孩子则兴趣不大,没有充分投入。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片资料,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将课上看到的和自己带来的资料进行信息重组,最后表达出来。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各有侧重点,下面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事,而是一个有趣的、可以有自己创意的、自主的过程。这就是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和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教师从包办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说课稿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金属热胀冷缩吗》说课稿

朱王堡明德小学:冯德威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金属热胀冷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更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金属热胀冷缩。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金属也像液体和气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主要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金属热胀冷缩特征。

4.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金属热胀冷缩特征及其过程和方向。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简单的结论。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知道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地演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探讨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并通过实验观察法,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科学结论。本课的内容较前面的内容比较难理解,故应该通过演示让学生慢慢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的内容讲起来比较费劲,故主要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并出示图片和有关的资料来说明金属是会热胀冷缩的,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2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生活现象,谈话导入。

(二)新课。

演示导学,形成概念。观察现象,联想生活。生活体验,培养兴趣。

(三)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那么究竟固体(尤其是金属)也会不会有如此的性质,故事介绍引起学生思考,交流,小组讨论。引入新课。

2.学习新课:

活动一:模拟实验,初步感知金属热胀冷缩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出示教具。⑴、学生观察现象。⑵、大家交流并猜测:金属热胀冷缩吗

探讨实验、验证假设⑴、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便于学生能正确演示实验,提高动手做实验的水平。明确问题:酒精灯加热金属物体。

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如何做 交流与小结 汇报实验结论

以学生的实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总结本课

六、说板书设计

5. 金属热胀冷缩吗

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少数物体是热缩冷胀,识记锑和铋。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地 震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

能边演示边说明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受到伤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在演习时,哪些行为需要改进。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3、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概念。能说出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对了解世界上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的事情感兴趣。愿意了解科学家预防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准备:

录像、课件分组实验材料:一块书本大小的硬纸板,托盘积木、饮料盒或罐等。课前准备的有关避震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云海、日出、花开、降雪等。有的美不胜收,让人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PPT出示相关图片)有的却让人无法抗拒,甚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风、云、雨、雪、雷电和地震。(PPT出示相关图片)其中地震就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有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美的同时感受到地震的恐怖,了解到地震来临时强大破坏力,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1.模拟体验一: 用硬纸板或薄木片做体验地震发生时引起的地面的断裂。方法:双手分别握住纸板的两边,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觉。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模拟体验二:用托盘和书本做的模拟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方法:A:将托盘放在两摞书上(用书代表地壳的板块),在托盘中用积木、饮料盒或罐等材料精心搭建校园或住宅(包括楼房、池塘、电线杆)模型

B:快速移动托盘下的两摞书,观察模型的变化。

4.怎样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地震的危害?说说自己做模拟实验的感受。【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我设计了在观看录像后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了两个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一,让学生在实验中,静静体味薄木片断裂时两只手阵痛的感觉和断裂瞬间的响声,把它想象成地城发生时剧烈的振响。通过模拟实验二,让学生观察模型瞬间倒塌的现象,使学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拾建的模型在瞬间倒塌,学生必然会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地震灾害发生时,人类的生活设施在地震中破坏的情况,人们的恐惧与无奈心情,感受地震灾害的无情,及时启发学生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

5.观看08 年四川5.12 大地震后灾区的情况和世界发生的几次有影响的大地震录像。(出示相关图片、视频)要求看完后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和地震的危害写下来。观看大地震录像。完成课本第72 页的表格,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地震的危害。我最深的感受是: 地震的危害有: 1.2.3.师: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地震?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地震危害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地震的纪录片,再次直观感受地震的情景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认识。】

(三)了解候风地动仪

1.学生独自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贡献。

2.交流课前收集有关地震的谚语。【设计意图]:通过独自阅读科学在线,让学生了解到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预报地震方面的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预报地震的仪器。激发学生对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通过收集地震有关谚语,让学生知道地震来临时的一些地震前兆,能够及时提高警惕。】

(四)避震演习

1、积极预防,学会保护采取措施

(1)遇到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样自救?(2)小组结合课前准备的有关避震的资料进行讨论。

(3)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老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当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做到。①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②在楼房,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勿使用电梯等。③在街上。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高压线。④在郊外,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⑤驾车行驶时,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拔空旷处停车。⑥震后不急于回屋,以防余震。(4)

2、情景再现,模拟避震演习。(提醒学生演习时要注意安全)把参加演习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避震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进行避震演习,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地震发生时要做到从容不迫,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保护自己的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案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和汶川发生的地震。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案

教学设计2

3.地震

知识目标:1.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难点:地震成因

重点: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主要内容:《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

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国在近几年发生过的灾难性最大的一次地震吧?你们还记得当时电视画面上地震发生时那悲壮的场景吗?(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当时地震时所留下来的画面,了解一下地震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好吗?。

(为了加强导入的渲染效果,在PPT中,我又加入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图片然后再放视频。这样更震撼)

让学生讨论交流观看地震短片后,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学生交流地震资料。

二、研究地震成因

1.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地震成因。

2.根据学生猜测做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出示实验要求:(课件展示)

3.演示实验:毛巾褶皱,竹片折断; 4.总结。

模拟实验:

1、把毛巾折叠铺在桌面上。(毛巾代表岩层)

2、在毛巾上放置几件物品。(如橡皮、纸杯代表现实中的建筑物和人)

3、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并向中间挤压。(挤压时动作要慢,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现象。)

请每位同学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认真体会木棍断裂时手的感觉。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形成的原因。课件资料补充:PPT(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师小结:大家想,一个筷子在断裂的瞬间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那么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会引起的怎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呀?

一、拓展活动: 1.地震的危害。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2.预防地震

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

让学生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难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二、科学应用,防震避险,避震自救

当观看完当地震发生时,学生交流防震知识,交流讲解防震要领,演练防震要领如何逃生的短片后,让学生模拟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去做?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六、谈收获。

下载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

    五年级地震安全教案

    地震中的逃生及自救 教学目标: 1.认识地震及其危害。 2.当发生地震时,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求救。 教学重点:地震灾害,预防和求救。 教学难点:地震灾害,预防和求救。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第19课《地震》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地震》是冀教版小学科学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是“地表剧烈变化”。地震属于地表剧烈变化的一种,是......

    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震 1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 19. 地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

    五年级科学《摆的研究》说课稿(共五篇)

    五年级科学《摆的研究》说课稿 五年级科学《摆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旬阳县城关小学科学教师-----李洁。今天我带来的这节研讨课是......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懂得避震的一些应急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 (2)(播放地震现象视频) 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

    科学《吹泡泡》说课稿教案

    2015-2016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小班科学《吹泡泡》说课稿 小二班 陈玉花一、说教材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选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