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面对地震

时间:2019-05-13 10:5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面对地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面对地震》。

第一篇:科学面对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特大地震造成的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党政军民迅速应对,炎黄子孙众志成城。一场全民族的抗震救灾斗争在中华大地上悲壮地展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即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了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连夜奔赴灾区。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1级处置应急响应。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现场工作队214人,其中包括地震专家、现场应急队员44人,医护人员22人,救援人员148人,救援队12条搜救犬和地震救援车2台、应急指挥车1台,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东经103.4°。震中区最大烈度XI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云南等省地震局,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市地震局等相继派出了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和震害评估工作。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使我们认识到,要在灾难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就必须不断强化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无疑是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协调一致的防震减灾努力的首要前提。编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广大社会读者能够初步掌握地震知识,了解我国地震预报现状,理解我国地震预测的水平,同时,能够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

? 地震的原因是板块运动?

因地球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地壳中的岩石不能承受长期积累的力的作用,而突然发生破裂时产生的地面震动就是地震。

地球上到处都会发生地震,但不是到处都会发生大地震;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但不是每天都有大地震。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每年发生18 次,8级以上大约发生l~2次。较强的地震,特别是破坏性强震,在地理上常呈带状分布,称为地震带。全球主要有3条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欧亚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贯欧亚的地震带,全球约15%的地震发生在这一地震带内)和海岭地震带(是全球最长的一条地震带。在这条地震带上,地震一般不超过7级。全球约5%的地震发生在这里)。全球地震的这种成带分布可以用板块构造来解释。地球外层由地壳和地幔上部构成的岩石圈有很多裂缝,形成岩石圈板块,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发生破裂,引起断裂震动,这就是构造地震的基本成因。全球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的边缘地区,像日本、台湾等地的密集地震就是“板缘地震”;但仍有15%的地震没有规律,分布在这些地震带之外,远离板块边界的地方,就是“板内地震”或叫“板间地震”。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更复杂,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

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频繁。发生的地震多属“板内地震”。这次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就与该地区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汶川处于我国一个地震密集带——南北地震带上,同时,又处在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一地区的地层结构中,有非常多的岩石断裂层,且这些断裂层比较深。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在这次地震震中200千米范围内,历史上就曾发生过8次7级以上的地震,最大的是1933年四川茂汶北迭溪7.5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X度。

浅源地震的破坏力最大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称震源区。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是一个点,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震源深度。地震的破坏性和震源的深浅有密切关系。按照震源的不同深度,地震学家通常把地震分成三类:即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一一震源深度在70~300千米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上下的范围内,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全球90%的地震震源深度都小于100千米,仅有3%的地震是深源地震。我国地壳都在一个板块内,90%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即离地表深度不超过70千米。由于浅源地震能够产生更大的地球表面的震动,因此,浅源地震的破坏力最大,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汶川大地震震源33千米,属于构造地震。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向东挤压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处于我国六大构造块体边界断裂带上,其上的汶川又是地震活跃地区,地下聚集的巨大能量突然释放,并沿块体裂缝传递,由于四川地块相对坚硬,这样的地质条件使得地震波传播的能力非常强,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波及,普遍有感。地震的强度越大,所携带的能量也越大,波及的范围也越广。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概念

震源释放出的能量与震级有关。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个量度,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即里氏震级。地震越大,表示震级的数字也越大。不同震级地震的能量差别是很大的。地震震级每大1.0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就大101.5(约31.6倍),每大2.0级,能量约大l000倍。也就是说,发生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发生了30多个7级地震,约1000个6级地震。所以,尽管小地震实际发生的数目比大地震多得多,但总能量中的大部分仍是由大地震释放的。

震级的划分如下:微震≥1级,<3级;有感地震≥3级,<4.5级;中强地震≥4.5级,<6级;强地震≥6级,<7级;大地震≥7级;巨大地震8级以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级为8.9级。在报道地震信息时,常用的一个词叫烈度。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同一次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烈度就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每次地震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不同的。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全国地震分布图烈度为Ⅺ度;受其影响,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北京市多数地区地震

烈度为Ⅵ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地震烈度就只有Ⅳ~v度了。

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 灾强烈的社会需求。通过地震预报及在预报基础上的震害防御和灾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但是,要准确地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目前还是无法实现的。

地震的难以预测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决定,第一是地球的不可人性。上天容易入地难,由于探测手段的限制,人类对地下发生的变化,目前还只能靠地表的观测进行推测,地震发生在几十千米的地下,但我们对地球的深部探测也不过是十几千米。第二是地震规律的复杂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地震专家们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相当复杂,不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各不相同的规律。第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地球每年都有比较大的地震发生,但是就一个地区而言,地震发生的重复时间相对较长,属于突发事件,会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就无法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最 基本的统计数据。虽然有一些前兆也表明了地震来临的异常,但我们至今还没有掌握带有必然性、规律性的前兆,换句话说,我们还不清楚前兆和地震的关系。因此,预测地震仍然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别说预测地震,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地震确认都需要一定过程。汶川地震后的震级,就是先速报出第一时间的信息,再根据收集到的不同数据不断分析修订出来的。

? 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邢台地震后,中国建设了第一个遥测台网,建立了中国地震局,建立了地震会商制度,开始了地震预报的实践。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发生在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的7.3级强烈地震,作出了准确的预报,震区军民及时采取了预防措施,使这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减少了近10万人的伤亡,财产损失减轻到了最低限度。这是历史上迄今最准确的一次强震临震预报,也是唯一记入史册的一次成功预报。但是作为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的预报,“海城的预测成功尚不足以成为构建完整预测理论体系的充分依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专家露西尔.琼斯语)。

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计划的逐步实施,我国在地震监测方面同全国其他经济建设一样,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的地震工作还是以防震监测为主,主要依据各类地震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科学分析,统计地震情况样本,把异常的现象与地震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期望能对地震的成因、发生的前兆作出更好的解释。在加强台网建设,完善监测手段等方面,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的实施,推进了我国大震速报的工作。大地震速报是地震应急响应的基础,是救灾的开始,速报越快,就意味着可以越快抢救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速报就是生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填补了我国一些省份内没有遥测地震台网的空白,全国31个省均建立了数字化大动态的现代化测震台网,l000多个地震台实时的地震信号通过信息网络汇集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的台网3分钟就将地震的位置上到地震局内部的EQIM地震速报网上,青海等一批四川周边的地震台网也在数分钟之后将地震参数上网。由于有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的建设基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4分钟就测定出了这次地震的初步参数,11分钟就确定了速报参数,上报了国务院,为救援争取了时间。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的短临预报,但是以科学的发展,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对地震作出长期趋势性预测还是可以实现的。这种长期趋势性预测主要预报一个地区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最大震级。其主要作用是指导该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假如预测未来50年内,某一地区可能会发生一次8级大地震,那么,这个地区的建筑物就要按照这一抗震标准来建造。

面对地震我们做了什么

作为人类面临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突发性及破坏力。地震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场灾难。没有其他自然现象会像地震那样大面积、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例如,今天,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除了埃及的金字塔还残存外,其余六大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阿波罗青铜巨像、土耳其卡里亚王陵、希腊月亮女神庙、宙斯雕像和埃及亚历山大灯塔都已被地震彻底摧毁。

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造成的震灾严重。1900年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新中国成立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造成27万余人丧生(汶川地震数据未计入),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地震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

根据国际地震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对1964—1998年间中国大陆、日本、伊朗、土耳其、新西兰、中国台湾、希腊等国家和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668次)、美国(426次)和日本(245次),中国大陆排第5(182次),即使包括台湾地区在内,中国的地震活动在全球也不是最多的。

但是,中国虽然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60万,而中国约60万。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有4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全球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海洋,对人类造成灾害的主要是发生在大陆的那些地震,全球有1/3~1/4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目前科学家对大陆地震的认识远远比不上对海洋地震的了解;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条件所限,建筑物抗震能力总体不高;三是在中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公众的灾害意识差,依赖思想强。前一个是自然方面的原因,后两个是人类自身的原因,应对地震,我们完全能够以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首先,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是根本性措施。尽管目前短临地震预报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地震学家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探索。地震时人员伤亡主要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高质量的建筑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要对各地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程度进行估计,并根据这种地震危险性区划,确定建筑物的设防标准,是减轻地震灾害根本性的工程性措施。2001年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l一2001)的重要思想,就是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例如,根据地震危险区划,北京未来50年受到烈度Ⅷ度以上地震破坏的概率是10%,那么,在北京修建的建筑物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建筑规范凝聚了现代建筑科技的最新成果,是保证房屋等建筑安全的重要保证。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针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情况,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大型水电站、核电站、通信、交通及供水供电等国家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设施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甚至会造成城市功能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有着更高的抗震设防标准。

其次,减轻震害的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是预防为主。

1998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震减灾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减轻地震灾害的法律,全面阐述了预防为主的减灾方针、减灾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内容,规定了各级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和全体公民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任务、责任和义务。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既然地震是躲不了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l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人在《地震记》中总结了躲避地震的经验:“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就是说,当地震来临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避,最好就近找个安全角落,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和脊柱,等待地震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简单一句话,就是“伏而待定”。古代这种冷静应对地震的经验,从今天的角度看来,也还是有参考意义的。缺乏地震知识,在紧要关头就会连常识都忘掉,相反,掌握了地震知识,就能够积极应对。例如,地震通常会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得快,会最先到达我们的脚下,引起地表上下运动;横波跑的慢,在地表出现水平方向运动,感觉是前后摇晃。这两次波动之间有一个到达的时间差,反映了感觉者和震源的距离。这次汶川地震,全国大部分省市有感。尤其是大城市高层建筑的人群,感觉强烈,仿佛地震就发生在自己脚下。其实,地震时,我们甚至都没有觉察出纵波的上下运动,只感觉到横波的前后摇晃,说明地震离我们非常远。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学习,就会对地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地震常识,当感到脚下晃动的时候,就不会做出一些手足无措的举动。

地震像其他自然灾害一样,随地球消长,伴我们共生。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应对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利用我们掌握的抗震知识,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争取把地震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例如,辨别出很远的地震,就没有必要到处躲,就不会相信谣言,泰然处之;对发生在身边的地震,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心境亦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会有不同的效果。但有共同的一点是,保持冷静头脑、稳定心态,从容地保护好自己,自己保住了,才有去救助别人的能力。作为整个社会,提高灾害意识,发展灾害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而作为个人,积极掌握地震知识,保持稳定心态也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与其他自然灾害不一样,巨大的地壳震动,瞬间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永久性的。这就决定了抗震救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这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2008年5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中国地震局主持召开了总指挥部会议。要求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把握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人员伤亡。要求结合灾区实际,做好地震灾害评估工作,为人员搜救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总指挥部成立“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由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开展地震的科学调查、总结和专题研究,为抗震救灾和地震预报提供科学支持。继续发挥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在抢救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脆弱的,但是,在科学面前,灾害终将会被战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救援中,我们一定能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技战胜地震灾害,用行动办好北京奥运会。这其中,有我们每个人的一份智慧,一份力量和一份责任。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地 震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

能边演示边说明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受到伤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在演习时,哪些行为需要改进。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3、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概念。能说出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对了解世界上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的事情感兴趣。愿意了解科学家预防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准备:

录像、课件分组实验材料:一块书本大小的硬纸板,托盘积木、饮料盒或罐等。课前准备的有关避震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云海、日出、花开、降雪等。有的美不胜收,让人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PPT出示相关图片)有的却让人无法抗拒,甚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风、云、雨、雪、雷电和地震。(PPT出示相关图片)其中地震就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有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美的同时感受到地震的恐怖,了解到地震来临时强大破坏力,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1.模拟体验一: 用硬纸板或薄木片做体验地震发生时引起的地面的断裂。方法:双手分别握住纸板的两边,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觉。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模拟体验二:用托盘和书本做的模拟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方法:A:将托盘放在两摞书上(用书代表地壳的板块),在托盘中用积木、饮料盒或罐等材料精心搭建校园或住宅(包括楼房、池塘、电线杆)模型

B:快速移动托盘下的两摞书,观察模型的变化。

4.怎样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地震的危害?说说自己做模拟实验的感受。【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我设计了在观看录像后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了两个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一,让学生在实验中,静静体味薄木片断裂时两只手阵痛的感觉和断裂瞬间的响声,把它想象成地城发生时剧烈的振响。通过模拟实验二,让学生观察模型瞬间倒塌的现象,使学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拾建的模型在瞬间倒塌,学生必然会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地震灾害发生时,人类的生活设施在地震中破坏的情况,人们的恐惧与无奈心情,感受地震灾害的无情,及时启发学生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

5.观看08 年四川5.12 大地震后灾区的情况和世界发生的几次有影响的大地震录像。(出示相关图片、视频)要求看完后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和地震的危害写下来。观看大地震录像。完成课本第72 页的表格,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地震的危害。我最深的感受是: 地震的危害有: 1.2.3.师: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地震?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地震危害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地震的纪录片,再次直观感受地震的情景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认识。】

(三)了解候风地动仪

1.学生独自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贡献。

2.交流课前收集有关地震的谚语。【设计意图]:通过独自阅读科学在线,让学生了解到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预报地震方面的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预报地震的仪器。激发学生对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通过收集地震有关谚语,让学生知道地震来临时的一些地震前兆,能够及时提高警惕。】

(四)避震演习

1、积极预防,学会保护采取措施

(1)遇到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样自救?(2)小组结合课前准备的有关避震的资料进行讨论。

(3)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老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当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做到。①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②在楼房,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勿使用电梯等。③在街上。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高压线。④在郊外,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⑤驾车行驶时,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拔空旷处停车。⑥震后不急于回屋,以防余震。(4)

2、情景再现,模拟避震演习。(提醒学生演习时要注意安全)把参加演习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避震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进行避震演习,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地震发生时要做到从容不迫,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保护自己的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第三篇:地震袭来,我们共同面对-抗震救灾讲话稿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举世震惊。

震后怎么办?

然而想要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最终战胜灾害,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成熟的应对智慧和能力。此次大地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是一次重大考验。

其一,考验我们应对的理念和决心。

地震刚刚发生,胡锦涛总书记迅速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这可以看作是中央向全国发出的紧急“动员令”,彰显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施政理念,彰显的是应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态度,彰显的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其二,考验我们应急的机制与措施。

地震刚刚发生,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都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反应,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应急措施稳步实施。中央迅即成立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设立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从国家地震局到国家减灾委,从民政部到卫生部,从解放军总参谋部到成都军区,从四川省委省政府到各受灾地区的政府部门,没有停顿,没有迟滞,都在紧急驰援,紧急抗震救灾。而从启动的各种应急预案,到各种专业的应急举措,都直指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方面面。

其三,考验我们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谣言与恐慌止于信息公开与透明。此次地震,从发生消息到震情概况,从伤亡人数到各地动态,都在各类媒体上滚动播出,同步更新。从中央到地方,从灾区到其它地区,从境内到境外,信息全面通畅,各方受众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消息。有关地震的全面彻底的信息公开与透明,使谣言没有机会产生和传播,使各方民众心态平和镇定自若。这种公开与透明,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保障,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检验,更将是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实现即时传播的发端。

〖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其四,考验我们民族的精神与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一场灾害面前,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灾区,都把感同身受的心情传递给灾区人民。人们密切关注灾区最新讯息,希望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广大网友发表海量跟帖留言,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为灾区人民打气鼓劲祈福平安。许多民间慈善机构发出捐款捐物倡议,各种赈灾行动迅速推开。这些都充分表明,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群众到部队官兵,以至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了最沉雄磅礴的力量,和灾区人民一道,共同面对地震灾害,共同战胜地震灾害。灾难面前,我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凝聚、更加从容、更加自信,这种精神与力量,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宝贵财富。

地震袭来,我们共同面对。多难兴邦,历经各种重大自然灾害考验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重大地震灾害,续写抗震救灾史上的壮歌。

第四篇:面对重压,我们众志成城-四川汶川地震演讲稿

正值生机勃发的时节

灾难竟猝不及防轰然而至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

交通中断通讯瘫痪

7.8级,一个听来恐怖的术语

曾是我们铭刻于心的记忆

汶川,一个并不乍眼的名字

瞬间牵动了炎黄子孙的心

旋即,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迅疾启动

“三通一供”的抗震救灾指令从中南海发出

“早进灾区1秒就可能救活1人”的信念从心底升腾

救救救

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向灾区集结

援援援

各种物资从天南海北向灾区急运

阻阻阻

道道艰难横亘成危峰险壑

闯闯闯

重重职责垒积为登天云梯

蜀道就是那战天斗地的疆场

能前进一尺决不只向前一寸

有一线希望就决不轻言放弃

哭声泪水

那是亲情在倾诉

搀扶抬抱

那是人性在闪光

赈灾自救

那是血脉在交融

问候祈福

那是真情在燃烧

危难正在洗礼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挑战正在考验着我们的英雄本色

面对风雨,我们相信阳光

面对挫折,我们勇于担当

面对重压,我们众志成城

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第19课《地震》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地震》是冀教版小学科学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是“地表剧烈变化”。地震属于地表剧烈变化的一种,是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产生断裂、错位,一时间出现的地动山摇现象。本课引导学生关心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这种自然灾害,自主合作探究地震的成因,了解地震的危害,掌握避震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了解地震给。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

(三)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搜集和交流信息,激发学生。

设计意图:三个教学目标旨在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达到此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地震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难点:

地震的危害及避震。

设计意图: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学习。

五、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

设计意图: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你想了解些什么? 明确:学生交流感受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感受地震是最为严重的的自然灾害之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探究新知

1、实验名称:树枝折断的实验 实验准备:自备树枝

(1)说一说树枝为什么折断?

明确:树枝承受不住压力就会断裂。(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断裂 震动 响声)

(2)思考: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明确:地震承受不住压力就会释放能量;岩层发生断裂;板块之间不断的碰撞、挤压,就会发生断裂。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抽象的科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学生便于理解,加深了印象。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2、实验名称:模拟房屋倒塌实验

实验材料:书本、文具盒、字典、瓶子等。(就地取材)

(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明确: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地震的危害)(2)说一说地震有哪些危害?

明确: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人员伤亡,大量社会物质损失,山体崩塌,泥石流,水灾,瘟疫。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对地震危害有了一定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地震的危害的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教学重点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知识的提问

1、大家知道地震前有什么现象吗?

明确: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学生总结,教师适时点拨。)

2、世界上最早预报地震的仪器是什么呢? 明确:张衡候风地动仪。(图片展示)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避震演习

1、说一说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是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在房子里出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子、床的下面——躲藏等等。

2、做个避震演习

想像一下,假如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 明确:学生做。(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两个提问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遇到地震时的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沉着冷静的应对。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体会、想法? 明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复习、得到巩固,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八、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增加学生预防地震的知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九、板书设计:

19、地震

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危害

如何避震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直观明了,便于理解。

2016年12月1日

下载科学面对地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面对地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省)客观面对 科学施策 标本兼治

    客观面对 科学施策 标本兼治 ——对我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我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懂得避震的一些应急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

    科学小论文徐州地震知识小研究

    第二部分科学小论文写作《徐州地震知识调查》调查时间:2013年6月 调查地点:徐州地质所 调查人员:铜山区汉王镇虎腰小学地理兴趣小组 韩婷黄子涵蒋欧阳仲思宁胡一茗调查地点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震》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 (2)(播放地震现象视频) 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

    科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4 火山和地震》

    4 火山和地震 赫章县白果镇中心小学 陈招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说课稿(共5篇)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两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学生能折断)干木棍(每人一根)。 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地震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我们的工作 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案[★]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