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蜘蛛织网1教案沪教版(范文)
蜘蛛织网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0个。描摹和临写3个左右结构的字“把”、“抽”、“散”;1个上下结构的字“岩”。认识部首反文旁(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中,能积累词语6个。能分角色演一演课文的内容,可以展开想像补充和扩展课文内容。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8个。认识部首反文旁(文)。2.能分角色演一演课文的内容,可以展开想像补充和扩展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蜘蛛图:这是一种昆虫,它是——蜘蛛(学生字:蜘蛛)说说带有虫字旁的字。
2.问:蜘蛛在于什么?(生齐答)织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
1.出示:(),蜘蛛在()织网,它()。——什么时候,蜘蛛在什么地方织网,它怎么样?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学生交流(清晨,蜘蛛在农庄的篱笆上织网,它很专心、认真„„)3.再听课文,听清蜘蛛在结网时,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交流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学习生字:“鹰”
三、读读演演,理解课文
1.蜘蛛在结网时,遇到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对蜘蛛说了什么呢?请同学读课文,读准音,记住字形。2.交流反馈。
(1)教学“散”,认识“攵”
(2)交流“滚”“逮”的记字方法。(3)做动作记“抽”“岩”。
3.出示课文中动物的图片,听一听它们的叫声,这些动物是怎样叫的?再读课文想一想。(1)游戏:配音游戏,学生将表示动物叫声文字放到动物图片下,为这个动物配音。(2)这些动物都对蜘蛛说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师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哞哞。到湖边散散步吧!”“咩咩。到岩石上跳跳吧!” “汪汪。到草地上打个滚吧!”“嘎嘎。去游泳吧!”“喔喔。逮住那只害人的苍蝇吧!”“咕咕。谁织了这么一张漂亮的网啊!”
1(3)生自读出示的句子,要求读通句子,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指名读句,教师引读。(5)配上动作演一演? 4.面对这些小动物,蜘蛛是怎样做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句子:蜘蛛都没回答,还是忙着织它的网。蜘蛛用它的网,把苍蝇逮住了。
蜘蛛没回答,它睡着了。
5.蜘蛛织网时一心一意,顾不上和小动物玩耍,你们看又有小动物来找它了。(1)(多媒体出示小鸡、小青蛙)它们会怎么说?蜘蛛会怎么做?学生交流
(2)想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找蜘蛛玩,请同学们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看看哪一组演得最好。
6.课文的最后,蜘蛛没回答猫头鹰的话,它睡着了,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蜘蛛没回答,它睡着了,因为()请同学们也做回小作家,为这个有趣的童话再加个结尾。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把、抽、岩、散”
第二篇: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4、注意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蜘蛛织成大网的艰难历程。
2、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并将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因为从现象抽象出本质是一次飞跃,从思想转化为自觉行为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更高层次的飞跃。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此飞跃的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第1段,学会“蜘、蛛、织、阵、丝、断”6个生字,理解“蜘蛛”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蜘蛛织网的情况。
2、收集有关蜘蛛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课前观察过蜘蛛的同学有哪些?你能说说蜘蛛结网的情况吗?(2)你还收集了有关蜘蛛的什么信息?能与大家共享吗?(3)出示课题。正音:蜘蛛(zhīzhǖ)、织(zhī)。这三个字可以怎么记?——教师补充有关蜘蛛的知识。
2、听录音朗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听后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
4、学习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用数字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2)齐读第1句,想想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示范读第2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读会更好?(4)学生仿读,在仿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学着说一句“把”字句。(7)欣赏课文第一段录音示范读。听后仿读。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看卡片抽读生字、新词。(2)口头扩词比赛:
织——织网、织布、织衣…… 丝——丝线、吐丝、丝绸…… 断——刮断、打断、折断……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4)说说今天学的生字怎么写才能写好?
2、课后作业。
(1)6个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写两遍。(2)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重、破、冰、终于、实”。理解“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合”等词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3、学习课文第2、3、4段,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各种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尽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说说蜘蛛在织网时碰到了什么困难?
2、听第2—4段录音朗读,思考:蜘蛛织网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圈出有关词语。
3、学习第2段。
(1)抽读课文第2段。
(2)请学生想想:蜘蛛在困难面前会是怎么样?(3)面对困难,蜘蛛又是怎样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读课文,想想:蜘蛛重新织起网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学习“打破”。(5)“……把网打破了”与第1段的“……把丝刮破了”进行比较,了解“把字句”的特点。(6)在再次遇到困难时,你如果是蜘蛛会怎样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4、学习第3段。
(1)学生运用第2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协作学习第3段。(2)学生汇报协作学习成果。
(3)听录音朗读第1—3段。比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能调换吗?
5、学习第4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段。注意与前几段课文比较。(2)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将课文中描写蜘蛛在碰到困难时的态度的词语划出来进行比较,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4)再读课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为什么能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织,结果怎样?“终于”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语说说?
6、仿读录音朗读第1—4段。(1)听——仿读。
(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7个生字、6个词语,看一遍、想一遍,抄写两遍。(2)课堂作业本第92页第2、3、4题。
2、课后作业。
(1)用上“终于”,写一句话。(2)说说下面词语的搭配:()()
一阵()一张()()()
第三篇: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3.主动积累“一只蜘蛛”、“一阵大风”等“词语,会用“把”、“终于”、“高兴”说话。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关动物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请认真听:小姑娘,日夜忙,会抽丝,会织网,织出网来不捉鱼,捉些小虫当口粮。这个小动物是谁呢?(蜘蛛)3.师:对,是蜘蛛。(出示蜘蛛图片,并贴在黑板上)(板书:蜘蛛)
4.师:你们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吗? 生自由说。(板书:织网)生齐读课题。
5.师:我们已经学习这一课的生字,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能),那咱们就来做个开火车的游戏,小火车开起
来。
6.师:小火车开得真好,没有停一下,看来同学们已经把生字记牢了,那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蜘蛛织网》。再齐读一遍课题。7.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8.生提问,师归纳板书:
织网干什么? 遇到哪些困难? 面对困难,蜘蛛怎么做? 结果怎么样?
9.师: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就是咱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3.主动积累“一只蜘蛛”、“一阵大风”等“词语,会用“把”、“终于”、“高兴”说话。
二、探究新知。
1.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11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不认识的汉字,你会怎么办?好,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2.指明说课文共几段?
3.谁愿意用最好听的声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认真听)
4.你读的可真好听,掌声鼓励!谁还愿意把自己的读书声展示给大家?哟,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了,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爱读书,那我就找五位同学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5.你们把字音读的那么准,把句子读得那么通顺,看来同学们刚才都用功去读书了,那现在我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能)
⑴蜘蛛织网干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读给大家听好吗?
(2)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在文中找一找,用——画出来。看谁读的最用心,画的最准确。
谁完成任务了,勇敢的举起小手让老师看一看。指明读。生: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 吹来,把丝刮断了。
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由的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谁愿意读第一句?
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大风)谁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是什么样的大风把网刮断了?请你读,哟,还真是一场大风,你把“一阵大风”读的重了一些,是吗?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句。
蜘蛛刚织了几下,大风就把网刮断了,现在蜘蛛又遇到困难了,谁来读第二句?
蜘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板书:雨点)
是啊,雨点把网打破了,是一场什么样雨呢?(大雨)谁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雨点的无情? 雨点有点大了,谁能让雨点下得再大些?
我感觉到了,这些雨点可真大啊!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看来蜘蛛遇到的困难可真不少,它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一起读第三句。
这次蜘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板书:冰雹)
谁知道冰雹是什么样子的?从天上下来的冰块,大小不一样,有的像绿豆,有的像黄豆,还有的像鸡蛋那么大。
这次出现的困难更怎么了?(更大)是啊,蜘蛛遇到的困难一次比一次打大,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大。让我们一起把这三句话读一读,体会蜘蛛织网的不容易吧!
同学们,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都有一个“把”)你们能仿照着例子也来说一句话吗?
(3)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小蜘蛛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边找便用 画出来。
谁完成任务了,勇敢的举起小手让老师看一看。指明读。
当大风把网刮断后,蜘蛛是怎么做的?你来读。生:蜘蛛重新织起来
当一阵雨点把网打破后,蜘蛛又是怎么做的?你来读。生:蜘蛛不泄气,又从头织。
当一阵冰雹把网砸破后,蜘蛛又会怎么做?你来读。
生:蜘蛛不灰心,再重新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蜘蛛不怕困难、蜘蛛面对困难不灰心、不泄气。(板书:不灰心、不泄气)
面对这样一只不怕困难的小蜘蛛,我们要不要夸一夸他? 生:蜘蛛,-----------------大家想一想,这么一只不灰心、不泄气的蜘蛛,他织网会成功吗?(会)
是的,只要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泄气,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成成功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板书 :画图)
蜘蛛的这张又大又结实的网来的容易吗?(不容易)是啊,它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终于成功了。谁能用“终于”说一句话?
你们说,蜘蛛这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快乐、自豪)
是啊,我们都会为蜘蛛的成功高兴的,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
谁能用“高兴”说一句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蜘蛛吗?(喜欢),用我喜欢蜘蛛,因为-----------------。
让我们带着对蜘蛛的喜欢,再来读一读课文吧。从蜘蛛织网中,你会想到些什么?或者说你明白了什么?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
教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蜘蛛、抽、散、鹰;认识反文旁,回忆三个带有反文旁的字。掌握抽的笔顺。识记抽、散、岩、滚、逮;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蜘、蛛、鹰。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散步、逮住的意思。
3、正确书写把、岩、抽、散4个字。
4、分角色读一读小牛、小羊、小狗、小鸭和小猫的说话段落,做到正确、通顺。
5、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教学准备:媒体动物头饰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蜘蛛
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
2、出示课题。
3、学习生字:蜘蛛
4、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小小的蜘蛛,看看它是如何织网的?
5、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师:那大家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这只会织网的小蜘蛛呢?那好,让我们一起去找他吧!那它在哪里呢?请大家打开书本找一找。
2、学生交流。
3、出示第一小节。
4、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5、学习生字:抽(至于蜘蛛是从哪里把丝抽出来的呢,我们一会儿再交流)
6、指导书写:抽把
7、指导朗读。
8、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蜘蛛?(勤劳:一清早)
三、学习第27小节。
1、师:天终于亮了,小动物们都纷纷出来了,读读他们的叫声,猜猜它们是谁?
出示词语卡片:哞哞咩咩汪汪喵喵嘎嘎
(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
2、学生一一对应。
3、师:它们看见小蜘蛛在织网后,都对小蜘蛛说了些什么?用划出,并学学其中的生字。
4、反馈交流。
出示:哞,哞。小牛对它说,到湖边散散步吧!
咩,咩。小羊对它说:到岩石上跳跳吧!
小狗对它说:汪,汪。到草地上打个滚吧!
小猫对它说:喵,喵。去睡一会儿吧!
小鸭对它说:嘎,嘎。去游泳吧!
5、学生字。
要点指导:【生字:散认识反文旁书空描一个指导读:散散步轻声】
【生字:岩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指导书写,描一个。】
【生字:滚找找好朋友,尝试写写笔顺】
6、师:小动物们招呼小蜘蛛去玩耍,去休息,那小蜘蛛是如何回答他们的呢?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7、分角色把第27小节演一演。(结合课后【说】)
四、学习第8、9小节。
1、师:小蜘蛛这么认真地织它的网,那么那张网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学习第8小节。
1)、个别读一读。
2)、学生字:逮写写笔顺,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和它相近?(捉、抓)
3)、指导朗读。
3、师:原来小蜘蛛一心一意织的网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怪不得猫头鹰也不住地夸奖这张网。
1)、指名个别读第9小节。
2)学习:鹰找找它的部首在哪里?数数笔画,考考第几笔是哪一笔?
五、全文感知。
1、师:我忽然发现我们的小蜘蛛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请小朋友们再读读全文,想想它为什么不说话呢?(因为它要一心一意的织网,然后去捕捉害虫)
2、师:你要向小蜘蛛学习什么呢?
六、指导写字。
七、总结。
1、师:上了这节课,你学到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结束语。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责任1教案沪教版
责任
学习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一个小男孩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的后懂得了什么叫责任。3. 用音序查字法查出“必”“忆”“碎”“任”在字典中的页码。4. 说说自己如果不小心打碎了教室里的花盆,会怎么做。重点和难点: 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理解:“承担过失”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他回忆往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2. 指名读这句话。
3.这句话中有三个字宝宝,谁能做小老师来教大家? 4.不同形式朗读句子。5.读了句子,有什么疑问吗?(“我”指的是谁?这个小男孩有什么过失?他怎样通过劳动来承担过失?)6.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52课:责任。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带着疑问,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交流:
(1)开火车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出示:破 碎 赔 偿 负 责 必须
(2)说记生字的好办法。字音:碎(平舌音)扩词、换部首法:赔 负 须、形声字:偿(3)掌握“必”的笔顺和“碎”的最后一笔的书写。
4.出示:必须、责任、回忆、任务、赔偿、偿还、任重道远、忆苦思甜、担负重任、粉身碎骨
三、再读课文,释疑、感悟、体会
1.分小节、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明白了什么或你能解决哪些疑问? 2.集体交流,释疑、感悟。
(1)小男孩有什么过失?(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个别读句子,小组读,全班读)(2)如果我们闯了这样的祸家长会怎么做?小男孩的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3)小男孩是怎样通过劳动承担过失的? 出示: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洗盘子挣钱。读句子,照样子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4)出示:当小男孩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讨论“出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因为他有责任心,敢于承担过失,所以会有出息的)齐读句子,注意适当的停 1 顿。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2.齐读文中父亲的话:愿我们记住这位父亲的话.将来做个有出皇的人。
五、练习: 1.连词成句:
(1)小男孩 承担 通过 过失 劳动 自己的(2)一边 看报纸 爸爸 一边 听音乐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紧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