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教学目的: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定义。确定词的本义的方法。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和规律。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辨析词义引申的方式和规律。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是造词时所赋予给它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词义。
解:ji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分割动物的肢体;(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溶化;(4)和解,调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解,懂得;(8)懈怠,松懈。(xiè)
《说文解字》:“解,判也。从刀判牛角。” “分割动物的肢体”是本义。
鄙:bǐ
(1)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zuǎn),五酇为鄙。(2)采邑,小邑;《周礼。天官。大宰》注:都之所居曰鄙。
(3)边邑;《尚贤》:四鄙之萌人。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4)质朴;厚道;《老子。胠箧》:焚符破玺,而民朴鄙。(5)庸俗,浅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贪婪,吝啬;《韩非子。五蠹》: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7)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鄙—从 阝得形; 阝——邑;凡从“邑”之字,皆与城邑、地名有关。“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是本义。
2、引申义——引申义也叫变义,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朝”“息”
《说文解字》:“引,开弓也。从弓丨(g ǔn)——拉长——伸展。
引申义分:直接引申义与间接引申义
(1)直接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2)从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间接引申义。
二、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分析字形,以形索义,文献考核。”
A.通过字形分析可以推求字之本义,其理论依据是汉字是表意文字。
B.所据字形不能是简化字,也不能是繁体字,而应该是古文字。
C.本义必须有文献语言的证明。
D.利用《说文》,要注意不要拘囿于《说文》。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A.延展引申——是为了表达新事物、新观念,从原词义与之相关的某一特征,加以突出或延展,赋予它新的特点,从而派生出新义。
缘: 衣服边沿的花饰——沿着,顺着 衣服边沿的花饰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攀缘(缘木而求鱼)
举例:《礼记》:“缁布衣,锦缘。”《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B.条件引申——由原词义引申出新义,要借助一定的条件,以自然或社会的某种条件为媒介,从而引申出新义。C.比喻引申——是以原词义所概括的事物为喻体的一种引申方式。
斗:本指带柄的舀酒器——北斗
《鸿门宴》:“玉斗一双,欲献亚父。”
注意:比喻引申不同于修辞格中的比喻,一个是语义范畴,一个是修辞范畴。比喻引申必须产生新义,新义产生后不会转瞬即逝,有稳定性。
比喻——《战国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身于赵。”“天崩地坼(彻),天子下席。” 崩:山陵崩塌——《左传》:“梁山崩。”
天子死——《战国策》:“周烈王死。”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 D.关联引申——也称邻近引申,是原词义所代表的事物余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相邻近、相关联,二者关系密切,人们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引申出新义。兵: 兵器——士兵 兵器——战争
《左传》:“缮甲兵,具卒乘。”
《战国策》:“若使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礼记·礼运》:“而兵由此起。”
五、词义引申的规律 规律1:从个别到一般
裁:裁衣----裁剪、删减别的事物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孔雀东南飞:十四学裁衣。-----文心雕龙:剪截浮词谓之裁。治:治水----治理国家、百姓
孟子:举舜而敷治焉。----孟子:治人者食于人。规律2.从具体到抽象 道:道路----道理、公理
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荀子:天有常道。际:两墙相合处。----边际。
说文:壁,会也。----李白:唯见长江天际流。间:门的缝隙。----中间、时间。说文:隙也。----孟子:七八月之间旱。规律3.从部分到整体
市:物品交易的场所。----城市、都市。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宇:屋檐----住处、房屋
诗经:八月在宇。----史记:各安其宇。规律4.从整体到部分 子:婴儿、孩子----儿子
劝学:干越夷貉之子,----三国志·吴主传:立子亮为太子。生而同声,长
而异俗。金:金属----黄金
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墨子:请献十金。规律5.由实词到虚词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
二、探求词本义和引申义有何意义
1、可以对文献中的词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左传》:“楚虽大,非吾族也,岂肯字我乎?”——爱护。字:本义是生孩子。引申而表示抚养、爱护。
生子——《说文》:“字,乳也。从子在下,子亦声。”《论衡》:“妇人数乳者子死,疏字者子活。”用本义。抚养——《左传》:“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2、可以执简驭繁地把握词义系统习:学习、练习、习惯、熟习
3、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辨析同义词的异同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
第二篇:俄语中Чуть,чуть не,чуть ли не词义辨析
这三组词意思不同,但往往被用错、用混。
Чуть(稍微,稍稍地)表示行为已发生,但程度很轻微。在口语中常用чуть-чуть, чуточку.如:
Узнав об этом, он чуть(чуточку)смутился.(知道此事之后,他有些难为情起来。)
За последнее время он чуть пополнел.(近来,他稍微胖了一些。)
Огонь в печке чуть-чуть горит.(炉火着的不旺。)
Чуть(было)не(几乎要,差不多就)表示行为差一点就发生了,实际上并未发生。如:
Я земной шар чуть не весь обошёл(Маяковский).(我几乎走遍了整个地球。)
Он чуть(было)не разбил чашку.(他差点把碗打了。)试比较:
Услышав эти слова, она чуть поплакала.(听了这些话,她哭了一会儿。)
Услышав эти слова, она чуть не заплакала.(听见这些话,她几乎哭了起来。)
Чуть ли не(大概,可能,差不多)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出的事实没有十分的把握。如:
Постой-ка, это чуть ли не в прошлом году происходило?(等一下,这大概是去年发生的事吧?)
Чуть ли не вы сами об этом мне рассказывали.(可能就是您跟我谈过此事。)
На этот раз он написал сочинение чуть ли не лучше всех.(这一次他的作文差不多比谁写得都好。)
第三篇:词类活用的概念及与词义引申的区别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与词义引申的区别
一、词类活用的概念
汉语的词有一定的分类和一定的职能,也就是说,某一个词归属哪一类,具有什么功能是比较固定的,它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都有一定的分工。这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共有的现象。但是,古代汉语的实词有它特殊的语法,那就是: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可以临时地改变原来的基本功能、基本词性而灵活运用。这一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与词义引申的区别 词类活用不同于一般的词义引申。一般的词义引申,意义是固定不变的;词类活用则是临时取得某一意义,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该意义便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几种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有三种:名词用于(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于(一般)动词
名词用于(一般)动词是指在特定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用来表示与人或事物本身密切相关的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
①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合乎法度)②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用眼色暗示)③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鞍之战》)(用肘撞、推)④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称王)⑤秦师遂东。(《左传•僖公十三年》)(向东进发)⑥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为鲁仲连寿。(《战国策•赵策》)(走上前来)
⑦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用手拿)⑧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刀杀)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第一,就语法功能而言,它们可以直接充当叙述局的谓语。第二,就词汇意义而言,它们在保留了名词的词汇意义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关的动词意义。第三,就语法形态而言,他们在句中跟其他词语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在特定的语法结构中取得了动词的语法地位、语法特点,具有了相关的动词意义。
判断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为动词的方法: 其一,两名词连用,如果它们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我们就可以考虑它们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这样,两个名词中就有一个活用为动词了。如: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称王)②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走上前来)③“许子冠乎?”,曰:“冠。”(《孟子•滕文公上》)(戴帽子)④方今唯秦雄天下。(《战国策•赵策三》)(称雄)⑤高皇帝烧栈道,水章邯。(《汉书•邹阳传》)(用水灌)⑥面山而居。(《列子•汤问》(面向)
其二,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如:
①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感恩)②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给我穿鞋,属于名词的为动用法)③公子怒,欲鞭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用鞭抽打)④见白书,乃钻火烛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照明)
其三,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做补语,而又别无动词者,该名词就是活用为动词。
①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吹风)②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有志于)
其四,如果名词放在了副词、能愿动词和介词结构后面,就取得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活用为动词。如:
①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行君道,象个君主)②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游水,游泳)
③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凭借亲戚关系和喜欢而封为王),诸侯不平。(《史记•淮阴侯列传》)
其五,名词用连词“而、以、则”连接时,就取得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活用为动词。如:
①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穿好衣戴好帽,穿戴整齐)
②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以衣,衣不可穷也。(范缜《神灭论》)(养蚕)③风则袭衣,雨则御盖。(苏轼《教战守策》)(刮风,下雨)
其六,助词“所”后、“者”前的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 ①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割 草砍柴,狩猎野鸡野兔)
②且失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七患》)(珍视,看重)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具有某种性质状态。使动用法可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古代汉语中具有使动用法的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数词偶尔也有这种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具有这种用法的名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①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使我成为吴王)②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盐铁论•非鞅》)(使白骨长肉)③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祸,名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使人们遭受祸害。”)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表示当时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某种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古代汉语里用作意动用法的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指当事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①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把众人的议论当作一剂良药)
②友风而子雨。(《荀子•赋》)(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弟子)③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把万民当作子女)
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有此用法。 如:草菅人命、党豺为虐、幕天席地
问:“草菅人命”“党豺为虐”应怎样解 释?
答:把人命看作野草;把豺狼看作同党去作残暴之事。 区别名词的使动和意动,主要应从语义上分析,使动是客观变化,使宾语怎么样;意动是主观看法,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当作)什么。名词的意动有的地方称之为“处动用法”,含有处置义。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动词的为动用法等。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动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产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
①求也退,故进之(使之进,鼓励他前进);由也兼人,故退之(使之退,打击他的积极性)。(《论语•先进》)
②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姜氏受惊)③贾有汤镬之最,请自屏于胡貊之地,唯君生死之。(《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使我生、使我死)
④伯宗曰:“吾饮诸大夫酒,而与之语,尔试听之。”(《国语•晋语》)(使诸位大夫喝酒,招待诸位大夫喝酒)
⑤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使士卒吃饭)
⑥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使郑国灭亡)⑦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使鼓鸣叫,击鼓)
由于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的动宾结构在形式上一致,如不留意,就会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对文意思加以认真考察。如:
①(李)成至凌稽山,与虏战,多斩首,建至天山,虏行去,因降车师(使车师投降,降伏了车师),皆引兵还。广利败,降匈奴(投降了匈奴)。
②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武丁使诸侯朝拜他)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朝拜君王)③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左传•宣公二年》)(前:不吃饭,一般动词。后:使动词,使吃饭)
现代汉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成语有“惊天动地”、“惊世骇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
(二)动词的为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指主语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为”可以语译为“给、替、因、对”等,如: ①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左传•鞍之战》)(给齐侯驾车)
②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动陵之上。(《庄子•骈拇》)(为名声而死)
③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给他准备车马)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包括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一)形容词用为动词
形容词用为动词,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容词取得了动词的某些语法特点,由表示性质或状态转而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事态的发展。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的坏话)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尊敬、爱护)
③夷吾善鲍叔牙。(《吕氏春秋•贵公》)(与鲍叔牙友好)
(二)形容词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形容词在意义上由表示性质或状态转而表示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的人或事物,在语法上由原来充当谓语、定语转而充当主语、宾语。①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鞍之战》)(地势不平坦之处)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肥美香甜的食物,轻柔暖和的衣服)
③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大国,小国)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带上宾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夜泊瓜洲》)(使江南岸绿起来)
②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左传•子产坏晋馆垣》)(使宾馆完好,使閈闳高大,使墙垣厚实)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使愚昧)
(四)形容词的意东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带上宾语,表示当事人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
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认为食物甘甜,认为衣服美丽,认为居处安适,认为民俗满意)
②以贤勇知。(《礼记•礼运》)(认为具有勇敢和智慧的人为贤才)③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④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现代汉语俗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急人所难,不远千里,均此类用法。
形容词可以用作一般动词、使动词和意动词,如何加以区别呢?请看以下例 子:
①匈奴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汉书•张骞传》(远远地避开他,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②曲其突,远其积薪。(《说苑•权谋》)(使堆积的柴草远离锅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③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认为千里遥远,形容词意动用法)
四、数词的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数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活用作动词,其活用条件与名词用作动词大致相同。如:
①“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统一)②夫金鼓旗旌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统一指挥)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檀弓》)(一百遍地去做,一千遍地去做)
④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发未怒,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燕策》)(成为四个)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词类活用的条件)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一)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则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
(二)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
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
以下是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动词。连用的名词有联合(并列)、偏正、同位三种关系,如果不是这三种关系,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特指代词所、者的前后,名词用如动词。
所、者作为特指代词常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合用,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者”前出现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名词在能愿动词后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乎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名词不受副词修饰,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前面的副词为其状语。
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西门豹治邺》)
但副词“非”后面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非”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的前面(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饰)。
“之”、“我”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
是欲臣妾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另如:驴不胜怒,蹄之;
从左右,皆肘之;
孟尝君客我。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而名词又不是主语和宾语,名词用如动词 介 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
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吕氏春秋·上农》)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宫之奇谏假道》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7、名词用“而”连接
连词“而”经常用来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但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所以用“而”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盐铁论·相刺》)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山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作业:说出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
①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贾谊《论积贮疏》)②南与楚境,西与韩境。(《战国策•魏策》 ③象入舜宫,舜在床琴。(《孟子•万章上》)④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墨子•贵议》)⑤请再囊之。(马中锡《中山狼传》)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⑦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⑧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⑨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⑩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11、将尉醉,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12、夫人将启之。(《左传郑克段于鄢》)(为开启城门,动词的为动用法)
1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聊斋志异•促织》)
14、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之母。(刘恒《赐南粤王赵佗书》)
15、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16、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晁错《论贵粟疏》)
17、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18、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有改变、反复之意。)
第四篇: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
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人称代词
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予:我。
4、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汝:你。
6、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若:你的9、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二三子:你们。
10、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
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
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
姓受封的通称列侯。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
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
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儿子。臣:臣子。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百姓的称谓:常
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
节。
5、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贾人:商人。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前马其身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7、、左右太后明谓左右(《触龙说赵太后》)左右:身边的侍臣,以位置代人。
8、征夫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征夫:行人。
9、灵修怨灵修之浩荡兮(《离骚》)灵修:神圣,指君王。
三、表恭敬的称谓
1、公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表敬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公:您。
2、子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子:古代对人的敬称。相
当于现在的“您”。
3、君子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君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君:您、丈夫,这里是妻子对邹
忌的尊称。
5、媪老臣窃以为媪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6、卿卿但暂还家(《孔雀东南飞》)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四、表谦虚的称谓
1、寡人、孤、不谷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烛之武退秦师》)寡人: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意思是少德的人。另外,帝王还有自称孤,意思是小国之君;自称不谷,意思是不善,不好。
2、贱息老臣儿子贱息舒祺(《触龙说赵太后》)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贱,谦词。息,子女,这里指儿子。)
3、自称名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丘:孔子,名丘,按古礼,自称名,是谦称。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籍:项羽的名。
4、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臣:我,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5、妾妾不堪驱使(《孔雀东南飞》)妾:封建社会里妇女谦卑的自称。
五、表年龄的称谓
1、颁白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颁白”通“斑白”,鬓发花白,喻指老人。
2、妪家有老妪(妪:年老的女人 《项脊轩志》)
3、总角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卫风·氓》
4、结发结发同枕席(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孔雀东南飞》
5、黄发、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六、其它特殊称谓
1、元首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谏太宗十思疏》)元首:指帝王。
2、昆弟、国子姓凡我父老昆弟及国子姓 《勾践灭吴》 昆弟:兄弟。国子姓:国君的同姓。
3、丈夫丈夫二十不取,(《勾践灭吴》)丈夫,青年男子,名词。生丈夫,二壶酒(《勾践灭吴》)丈夫:男婴,名词
4、嫡子、支子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勾践灭吴》)当室者: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叫“嫡长子”;嫡长子及继承祖先的人称为宗子,其余的称为支子。自周代起,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5、婚姻约为婚姻《鸿门宴》(婚姻:亲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6、僮仆、稚子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归去来兮辞》僮仆:未成年的仆人;稚子:幼儿。
7、亲戚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亲戚:亲,指族内的;戚,指族外的。亲戚,指所有的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这里指家中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8、祖父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祖辈和父辈。
9、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 妻子和儿子。
10、先妣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先妣:去世的母亲,用“先”称已去世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死的帝王为先帝,称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已死去的父亲为先考、先父,称已死去的老师为先师。
11、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卫风·氓》)氓:民,古代称百姓,特指从外地迁来的人。)
12、士无与士耽(《卫风·氓》)士:成年男子的通称。
13、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第五篇:古汉语中表示走路的词语
汉语中表示“走路”的词语
行:行走;在堂上小步走。唐 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 步:在堂下举足慢慢走;徒步,行走。《史记 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垓下之围)
趋:跑,快走。明 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奔向,趋向。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在门外快步走。(《尔雅 释宫》)
走:跑,逃跑。唐 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奔向,趋向。唐 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在中厅疾行。(《尔雅 释宫》)踱:漫步行走。《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奔:急走,跑。《聊斋志异
狼三则》:“屠乃奔倚其下。” 在大路上疾行。(《尔雅 释宫》)跋:翻山越岭,在草丛山林中走。《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涉:徒步渡水,在水中走。《吕氏春秋
察今》:“循表而夜涉。”;渡深过膝的水。(《尔雅 释水》)厉:渡深过腰的水。《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揭:提起衣服渡过潜水(不脱衣服涉水)。《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跄:有节奏的走动。《诗经 齐风 猗嗟》:“巧趋跄兮。” 跕:托着鞋走路。《史记 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履游媚富贵。” 跑:急走,奔逃。唐 马戴《边将》:“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蹽(liao):迅速地走;偷偷地走开。过:走过,经过。《孟子 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齐桓晋文之事》)迈:行,前进。《诗经
王风
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后引申为跨步或大踏步走。)徙:步行。《易经
贲》:“舍车而徙。”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晃的样子。唐
皮日休《上贞观》:“天禄(兽名)行蹒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汉书 外戚传》:“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徙涉:光着脚涉水过河。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大军徙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邋遢:行走的样子。元 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一折:“眼见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行走。宋 曾巩《墨池记》:“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乎此邪?”;宋
苏轼《武昌九曲亭记》:“相携徜徉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