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素养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悟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三、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这一理念是由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他认为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王崧舟老师这样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也有人认为“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什么是“语文味”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他们是那么丰富,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语言的丰富,语言的精湛,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要千品万赏。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句话,“语文味”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老师们不必争论它们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的课堂“语文味”更浓些。
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定位要准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所以,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化的教学。
2.思路要明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要防止陷入机械化、程式化的境地,必须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1)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分析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2)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由于主体(教师、学生)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3)要注意处理好过分地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地架空文本进行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趋向是基于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功能,有时甚至有把学生异化为训练的机器的倾向。
3.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语文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有丰厚的审美内涵,教师应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具体地说,首先,要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的环节,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把课堂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跳读品味精美语言,具体感悟生动情节,学习借鉴写作技法,挖掘体验生活哲理„„从而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同呼吸同律动„„一句话,不必每堂课都面面俱到,只求某个点挖深嚼透,真正让学生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能。
再次,要用好多媒体这柄语文教学的“双刃剑”。成功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整合后更多的应张扬学科的特性,而不是炫耀游离于学科知识之外的现代教育技术含量。尤其是像语文学科,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必须要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和想象,在对词语本身的咀嚼、品味中而不是简单地读图、听音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定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更何况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不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也能上出优质课。因为
4.教法要活
要善于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就现代文教学而言,教师示范讲解一篇,其它的篇目可以考虑由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和讨论,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就文言文教学而言,难度在字词句的理解,学习一篇课文,先分段分任务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讨论,接着由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将本段的内容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当面质疑,诠释不清楚的或错误的地方再由老师来补充更正;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先给学生的作文打分但不写评语,接着分组交叉阅读同学的作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打分的提示给每一篇作文写出评语,然后选出最好的作文在班上范读,再请其他的同学对他进行适当的再点评。
这样,以组为单位,开展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小说的形象、品味散文的意境、诵读优美的诗歌、演绎戏剧的场景等,就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能体会到紧张学习中收获的喜悦。
5.语感为先
千教万教,首先要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程度。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
所以,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
6.教师是本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语文味”可以是琅琅的书声,可以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可以是教师的真情投入,也可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蕴味要雅……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句话,作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共同解决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能适当借助多媒体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教学容量、激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并且整堂课能够至始至终把所有学生在这节课中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最后,套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作为今天讲课的结束语:
“有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精神荡然无存’;有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指责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我们当然可以折衷一些或者说‘圆滑’一些,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至少我不可能)每堂课都如此。”
“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恐怕不能只凭一堂课就作结论,否则所作的结论往往为盲人摸象般的自以为是(我有时正是这样的盲人)。如果所上的课刚好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愈合能力训练的,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文刚好是侧重于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启迪、感情的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三年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习惯、信念、价值观等等,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管他‘工具’不‘工具’,或者‘人文’不‘人文’”!
在课程改革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期,要想重返语文味浓厚的课堂,让我们重温朱作仁老先生倡导的“大三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小三实”(扎实,朴实,真实)吧,这也许能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心平气顺、腿脚站稳,让我们不再哗众取宠,从而回归本真的语文。
第二篇:把语文课上出活力
把语文课上出活力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目前,叶澜先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声音。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钟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一、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
课堂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学习,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温馨的课堂,只有在充满温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师生的情感才能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才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请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我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
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一片片白羽、斑斑血迹? 生:没有关系,为了大伙的生存,我愿意。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
生:不,我也知道疼痛和寒冷,但是为了我们的集体,我必须这么做!„„
师:请你们想着画面各自朗读。(生自读)
师:冰面没有破,怎么办?(一生读)
师:冰面还是没有破,再用力!(一生读)
师: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了,继续!(一生读)
师:一起来感受这动人的情景!(学生感情齐读,完毕,俄罗斯合唱歌曲《俄罗斯上空的天鹅》响起,全场肃然)
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我用我的热情洋溢,换来学生激情似火;我用我的眉开眼笑,换来学生的眉飞色舞;我用我的欢声笑语,换来学生的莺歌燕舞;我用我的柔情似水,换来学生的情深似海„„我乐意用我的情感去触摸学生的情感,用我的情感去领悟学生的情感,用我的情感去交融学生的情感,力求在语文课上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课上,那种心与心交流的情感撞击,带给我和学生同品共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带给我和学生一段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二、生命课堂是彰显和谐、倾注关爱的课堂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文本不断探究和感悟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对学习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需要师生间的信息交互和情感感染。当我们的教学氛围充满民主、充满和谐时,当师生间充满真诚的信赖和对话开始时,那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那种情绪的共鸣与激荡,就会使教学活动进入高潮迭起、妙趣横生的境界。当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能成为学生学习语文道路上的一个有力的依靠。
《爷爷的芦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一课的教学一个凸显的地方就是朗读教学的指导。朗读教学的指导在我心目中应是润物细无声,应是有层次的,应是具有感染力的„„所以,每次朗读教学的指导我总是有序地展开,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我所预设的“圈”。可是通过这一节公开课的教学,我才突然觉得,在课堂教学中,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耐心的、温情的、鼓励的等待更是一种璀璨夺目的美丽。
“爷爷!爷爷!可是没有任何回答。”这是强强独自一人呆在小屋经历暴风雨极度紧张害怕发出的呼喊,是强强在这特殊的夜晚所体验到的真实的感受。读好这句话,对于学生欣赏全文精彩的心理描写、感受语言魅力有很大作用。所以,课堂上我预设以此作为本课朗读的突破口,重点进行指导。
一生朗读。读得不够到位。
师指导:“老师听不到你在大声呼喊。”
生再读。
(声音响了,可是缺少自己的体会感受。而此时,我也有点灰心了,因为教学环节必须进行下去,而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表现不出预期的效果,那就代表了老师的失败。我有点焦急。)
师指导:你大声呼喊了,但我听不出你大声呼喊的背后所包含的情感。生更投入地读。
(有很大进步,但是还是缺少那淋漓尽致的感觉。而此时我突然发现这也许是她最好的表现,而我需要学生所表达的还远不止这点。我犹豫了,该让她坐下吗?望这这个孩子,突然碰到她急切、渴望的眼神:她需要这个机会!她一定行!)
师继续引导:“假如你真是强强,让你一个人在晚上呆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让你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独自一人呆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你又有什么感受?
假如让你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独自一人呆在一个似乎随时都会被大海吞没的危险的小屋里你又有什么感受?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入情地朗读。
师总结:是的,我听出来了,强强是那样的紧张,害怕,恐惧。同学们,只有体会着,我们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注重进行情感交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用我的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是被我关心着、注视着、爱护着。这样学生能把这种关爱化作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当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时,就会激荡起师生心中无限的温馨,从而为教学活动注入不竭的生机与动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三、生命课堂是珍视个性、充满童真的课堂
记得钱梦龙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是啊,当语文学习背负诸多人为的压力时,原本富有内涵的语文在功利教育、“听话”教育、“实用”教
育面前变得面目全非了。为了几分之争,逼迫着学生去做机械练习,是啊,在机械的操作中,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他们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全部灵性。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当我们沾沾自喜地陶醉在得到的冰山一角时,我们却在茫然无知中失去了冰山的根基。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是枯燥着语文枯燥,我们是痛苦着学生的痛苦,在那种程式化的解读中,学生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缺乏自由的精神空间。精神的本质是自由的,学生是精神生命旅程中自由的思想者,要真正地解放学生,就要给学生的思想松绑,让他们用自由的身姿舒展生命的惬意,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地拥有自我。
给思想松绑,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最能展现独特个性的课堂。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有意义。我们要帮助儿童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徜徉在语文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释放自己的本真,在自由的空间里,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记得有一次我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大家理解“孤帆”这个词时,大部分同学说是孤零零的一条船,而一位男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我从孤帆这个词儿体会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大家想想看,这时候的江面肯定会有很多船,可作者为什么说是孤帆呢?我认为当时作者的整颗心、满腔情都在好朋友孟浩然身上,即使其他的帆船进入他的视线,他也好象没看到一样,真可谓:千帆驶过皆不见,唯见浩然一扁舟啊!学生那精彩、充满个性的发言,令我也不禁为之喝彩!童言、童心、童趣回归了课堂,那种感觉真好!
给思想松绑,就是让学生带着机智去感悟文本,感悟生活。这种感悟不是靠老师提取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的。这种发现、创造谁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智慧去实现。只有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才能弥深。课堂上,我不断诱发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文本的境界,与文本畅谈,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背景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灵动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涵
咏、体验、诵读。记得教《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充分品文、想象、赏图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情真意切地读,多元感悟地读,融会贯通地读,个性飞扬地读,出神入化地读。有的学生说:“黄山奇松太神奇了,我都被它陶醉了,我要把我的这种感觉读出来。”有的学生说:“黄山奇松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杰作,我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奇松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要自豪地位大家读一读这黄山奇松!”有的学生说:“黄山奇松那顽强的生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禁不住要为它喝彩,我想邀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一起来喝彩„„”这时的学生,用自己充满智慧的感悟,读出自己的心境,物我两忘,与文本产生共鸣。到此时,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心到佛知,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我相信,这样充满智慧的感悟,一定能在学生精神生命的历程中开出净化心灵之花,结出陶冶情操之果。
四、生命课堂是放飞梦想,流淌诗意的课堂
童年是孩子们浪漫的季节,童年是孩子们诗意的年华,童年是孩子们多梦的时代。做梦的孩子会有许多奇思妙想,一旦我们用理性代替想象,用标准代替多元,那我们就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就会窒息语文课的灵动生机,就会禁锢语文课的醇浓韵致,就会扫荡语文课的绝美风景。孩子们也会失却应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剩下的是暮气沉沉、老气横秋。缺梦的学习是乏味的,缺诗的学习是单调的,所以,语文学习要放飞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携带诗意去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语文既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更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让他们在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中充满梦想,怀揣诗意„„
走进生活寻诗。绚丽多彩的生活是孩子们的诗意之源,我们应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捕捉语文学习资源。我们的语文生活中有鲜花绽放,有旭日东升,有鱼儿戏水,有蝶儿起舞,有黄莺欢唱,有绿柳飘逸„„有时间,我就会带学生一起到大自然里去感受四季的生命力,去感受粉红,去感受嫩绿,去感受湖蓝,去感受鹅黄„„春天来了,我就带着学生走进春天,去看看春天的景物,说说春天的成语,谈谈春天的心情,唱唱春天的歌儿,写写春天的小诗,带学生去感受一个有
色彩、有声音、有气息的春天„„于是,精彩的小诗雪片般的飞到了我的手中。“春天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点,桃花绽放,柳絮飞扬”;“春天是一位时装设计师,她为油菜戴上金花,她为蝴蝶梳妆打扮”;“春天是雷公公洪亮的嗓子,一高兴,就要露两嗓子唱唱京戏”;“春天是雨姑娘温柔的巧手,一不留神,就会织起天地间晶莹的珠帘”„„在这缤纷的世界里,学生给了我多少充满诗意的期待,给了我多少五彩斑斓的梦想哟„„
梦想阅读寻诗。梦想是诗意的感悟,梦想是文本阅读者智慧的展现。阅读要给学生留足梦想的空间,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善待“奇谈怪论“。学生的不同言行,我们切不可把他们当”异类“扼杀,当“害群之马”驱逐。“欲求千里马,需爱百里驹”,诗意的教学,要求我们放弃只有一种“常规”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更多地宽容那些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言行,因为,真正的诗意就孕育在其中。如果我们的课上能多点诗意的空间,多点梦想的期待。学生那与众不同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将被我们点燃,美丽而又富有诗意的想象的翅膀将被我们展开。我们听到的,不再是一个世界一种声音,而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相信,雪融化后变成水的标准答案,将会被美丽多元的答案所取代,随之出现的将会是充满诗意而灵动的语言:变成植物的小宝宝,变成嫩芽从土壤里钻出来,变成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变成小手召唤春天的到来„„
第三篇: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有感于特级教师姜茗芳执教《太阳》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叶建松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以前不少语文老师不太重视说明文教学,或认为说明文呆板、枯燥,或认为说明文通俗易懂,不值得花什么工夫去钻研,去讲解。也有个别老师把说明文教学上成了常识课,语文味尽失。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把说明文搬上公开课、展示课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在名家的课堂上去解开一个个心中的迷团。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江浙沪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其中特级教师姜铭芳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走进姜老师的课堂,细细地去品一品《太阳》里投射出的浓浓的语文味。
一、比较品评,感知文体特点
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姜老师在执教《太阳》一课所用得“比较法”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课始,姜老师就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后,让学生畅谈感受,学生有的说很美,有的说很生动。说完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他们一个个沉浸在文章优美的“画面”中。那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如此品味,实则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面镜子。接着,姜老师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太阳》,它的语言又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大家走进课文好好地念一念,感受一下。”学生兴致盎然地自由朗读了课文之后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感受:整篇文章感觉硬梆梆的,很单调。于是,姜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感知《海上日出》是篇写景散文,而《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姜老师开课即选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这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太阳》的一番比较,引领学生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太阳》的对象是自然界,而《海上日出》的对象是人化了的自然。《太阳》的注意力在太阳身上,而《海上日出》的目的则是最终转移人们的视线,对太阳的诗意描述中引领出一种属于人的“精神”。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就在姜老师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中,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什么叫科学家,什么叫文学家;什么是科学小品文,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
二、探究感悟,了解说明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因此,了解说明方法应是说明文教学的根本。《太阳》一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很多,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说得既通俗又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很容易,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则需要联系所说明的事物特征去感悟、品味。
课堂上,姜老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引领学生探究、感悟,从语言文字中捕捉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方法。在梳理课文内容之后,姜老师亲切地说道:“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就在那个地方打上一个五角星。”这些教学步骤与手段将枯燥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融化在语言文字中。学生迅速地捕捉到文字的脉搏,将文中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的句子找出来,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将说明方法提取出来,并由学生板书、小结。在此过程中,姜老师对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的点拨相当精彩,其中当学生说到“课文还形象地把太阳的温度写出来了,他说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度,让人一听就感到很热”时,姜老师顺水推舟:“你怎么会感到热?6000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夏天,30几度就很热了”;有的说:“钢铁碰到都会变成汽。”一个抽象的数字,通过意、象的转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它的表达作用。如此,姜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读、探究、感悟来体会作者使用说明方法的精妙之处和文字巨大的表现力,领悟语言准确、生动、简洁之美,可谓匠心独具。
三、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特质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担心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时间用来讲解课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对字词的敏感主要是读出来的,所以如果教师能通过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领悟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和科学性,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后,姜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从读中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布置朗读任务:把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由于之前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已触摸到文字的“温度”,自己的感情也自然流露在朗读中。在学生朗读时,姜老师又巧妙地对语言特点进行点拨。如当学生读到“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时,姜老师适时地点评:“你读的时 2 候什么感觉?(生:很热)是啊,读得我浑身都冒汗了,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这是朗读的艺术,很好。”当学生读到“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学生朗读时突出了数字)姜老师说:“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生:注意了太阳的大)所以我也听出了你注意了那些数字,通过读重音来强调,这也是一种朗读的技巧。”随后,姜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同桌互读、互评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质,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一个数字,一个举例,一个比方,都在学生在朗读中成为他们对文字宣泄的载体,再加上姜老师充满人文关怀和激情的点评,让说明文的语言在学生们的朗读中“燃烧”出了独有的表现力。如此,对说明文语言的品质,姜老师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分析、讲解上,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和朗读品味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既让学生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特质,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感。
四、迁移运用,活化语言内存
语言积累的充足性是对语言的数量而言的,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储备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运用时随意支取,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精练。说明文中同样有一些值得感悟、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将新的语言组块加以运用,变成自身的语言。另外,教师如果就内容讲内容,也就难免单调,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姜老师在带领学生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关系”一部分中,运用了一个补充说话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课文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后,姜老师及时地出示了:“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这个补充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在课文中感知到的信息,一下子就有了抒发的平台,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内容实现迁移,都自然地流露到自己的语言中。但这只是第一个层次,姜老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知识。学生的思路被充分的拓开,纷纷畅谈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此,姜老师以一个说话练习,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课文的语言已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课文的情感已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如此,将课文内容的迁移、情感的表达承载在语句运用中,落实在语言表达的积淀中,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篇:让科普小品上出“语文味”
让科普小品上出“语文味” 《绿色蝈蝈》教学案例与反思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尖岭初中
韦燕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踏进教室):同学们,现在给你们出两道谜语,看哪个同学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动物。
1.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张;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蜘蛛。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学生的回答更响亮了。)
【设置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嗯,看来这些小谜语难不倒我们同学,那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系,那就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绿色蝈蝈》。
(师板书标题《绿色蝈蝈》)
二、学生活动,感知内容
师:大家来读一下这个标题,弄清文章介绍的对象?(蝈蝈)
师:大家见过蝈蝈吗?(见过)
师:那我们方言叫做什么?同学们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
(学生有的以为是蝗虫、有的认为是蝗螂。有的说“绿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褐色”„„)
师:好,那大家一起来看这几幅彩色图,看看蝗虫、蝗螂和蝈蝈的区别。(师播放相关昆虫的幻灯片)
【通过对比,学生发觉蝈蝈和蝗虫、蝗螂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师:如果让你给同学们介绍蝈蝈,你会介绍什么内容?
生1:我会介绍颜色、介绍它住的地方。
生2:我会介绍它的形状、它的声音。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蝈蝈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全班鼓掌)
生3:我会介绍它喜欢吃的东西。
师:那你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生3:蝉,我在树下见过它吃蝉,也见过它吃青草。
师:哦,看来这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那哪个同学能用100字左右来介绍一下蝈蝈的习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生讨论、动笔)
学生代表发言:蝈蝈有黑蝈蝈、绿蝈蝈、褐色蝈蝈等等,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蝈蝈是庄稼地里的绿蝈蝈,它有一对眼,三对足和一对灵活的触角,一双黄色的翅膀,身穿绿衣衬衫,爱吃蝉肉,也吃点青草,叫声像蝉,但比蝉的悦耳动听。(学生鼓掌)
师:嗯,看来我们同学对蝈蝈并不陌生。说实在,老师觉得好惭愧,我没见过蝈蝈(其实见过),更不用说听到它的声音了,但见过蝗虫,刚开始我以为蝗虫就是蝈蝈呢,现在知道了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你们让我知道了蝈蝈的多种颜色、蝈蝈的声音、蝈蝈喜欢的东西,现在你们就是我的老师。(生开心地笑了)
【创设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这样的科普文章费劲了。创设情境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刚才关于蝈蝈的知识都是同学们讲的,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自己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在各文段里所出现的生字、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你认为重要或者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学生打开课本,开始带着问题默读)
【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书,还有同桌间的讨论,解决了生字、生词。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文中获取信息—文中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
生1: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介绍的内容和我们刚才讲的差不多一样,有叫声、有形状,也有它爱吃的东西—蝉肉。
生2:但是我觉得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蝈蝈还喜欢吃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他比我们知道的多。
生3:其实文中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叫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外形—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食性—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它们的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学生认识出发回到新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从文本中获取自己所想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科普类文章乏味和难以理解了。】
三、发现问题,探究缘由,学习作者的精神
师:刚才的发言中我注意到有个同学说作者比我们知道的多,那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大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进行分析吗?
生1: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思考总结的原因。如“绿色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无法讲话,作者喂蝈蝈很甜的水果,蝈蝈都很爱吃,而蝈蝈在吃蝉的时候,先吃肚子,那里堆积着糖浆甜汁的嗉囊。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思考总结的结果。
生2:那是因为他对科学负责、热爱和执著的态度。别人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作者却没忘记去观察昆虫,如“我独自一人„„”
师:同学们能把问题看得如此的透彻,我觉得你们也很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们真不简单。所以,只要我们也能做到对自己喜欢的昆虫善于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那么同学们也就成了“小法布尔”了。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以邻座的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最后每个组拿出一个句子或段落作代表性发言。
(学生研究讨论、派代表发言)
组1:我们喜欢这一句:“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生动形象,充满感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漂亮的蝈蝈。
组2:我们喜欢这一句:“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蝈蝈,把蝈蝈比成歌手,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组3:我们喜欢这一句:“蝈蝈是彼此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句话让我们感触很深,这些小小的昆虫都懂得和睦相处,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而我们有时还不如它们,不是吗?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点小事而打架;在家里,有些人为了点钱而六亲不认„„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师:同学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啊。是的,我们人类其实有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也应该向这小小的昆虫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友爱和睦的班集体环境。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其实,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还体现在作者对蝈蝈称呼的变换上,大家都可以从书中找出有关称呼变换的词语。(学生找)
众学生:狂热的狩猎者、艺术家、歌手、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科普小品中获得一种宝贵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法布尔老人对昆虫世界的深厚感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通过比较,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师:通过刚才对语言的学习,大家可以拿前面我们同学介绍蝈蝈的语言和本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本文语言较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生2:本文对蝈蝈声音的描摹上,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生3: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介绍用语也很生动,他用了“灵活”、“穿绿衣裳”、“悦耳动听”等。
生4: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语言也有平实的,如他在介绍蝈蝈的种类时语言就比较平实。
师:看来同学们在学这篇课文时,不仅做到了眼到、耳到、手到,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心到。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大家也了解了语言的生动性。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们就可以模仿文中的写法,把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学习语言,要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必须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和文本进行比较,交给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思考、去表述,通过比较和在对语言品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以前上这篇课文时都是按着上说明文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抓语言的规律来上。学生就这样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觉得枯燥没意思,收效也甚微,而自己也觉得上这样的文章索然无味。可在新课程理念(对于科普文章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的指导下,我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课的教学,感触很深。
在这一节课中,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合作探究,再到反思,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度高涨,与以前的教学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原因在于,一是我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以自己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学习;在这节课中,我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平台给学生,所以才有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二是因为转换了角色:自己放下了“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自己融入了学生当中,也成了一个学习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自探索,无不体现了一种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除此之外,我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这篇科普文章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原来这样的文章也能教出“语文味”来。
第五篇:在语文课上
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通过经验交流,专家引领,名师对话,教学实践与反思等,高效务实,令我受益不浅,感悟良多。特别是专家们的讲座,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我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专家们提到,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的提问花样百出:“复习问”、“新授问”、“巩固问”、“齐问”、“抽问” ……一问追一问,一环套一环,老师总是装着一脑袋问题走进课堂,由主导的“灌输”变成了主导的“追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变成了主体的“回答”……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发散的和谐课堂呢?认真反思不难得出正是这种只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的现象,使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提问,不敢于提问,更不会勇敢地挑战权威即:老师、课本。从而使本应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孩子,失去了大部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专家们说到应从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入手。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闲暇时,报纸杂志为人们紧张的工作,带来片刻的轻松于宁静;探究时,工具书、资料库给人们的迷惑指点迷津;苦闷时,名篇佳作使人们走进心灵的港湾,享受暂时的快乐与幸福。因此,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 “应该着重强调阅读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吸取知识。编排周详的阅读课程,会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意在为了愉快。
一、问题发现
勤思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景,并通过适当地、巧妙地点拨、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他们在创造性的思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都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它往往会暴露出文章的主旨。如果能够抓住题眼,那么就非常容易的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有效阅读。因此,通过评价学生由课题质疑的水平这一方法,来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阅读的小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我在教学北京版小语第十一册时,就进行了这一实验:在讲读课文之初,先板书课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可以是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是根据题目想像的有关课文的内容,还可以是通过题目了解到哪些内容……,二、问题分析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创新的开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创造。” 当学生敢于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不解时,就说明他已经学会了思考,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随机性评价,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更要学会换角度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大胆假设、猜想,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只有善于通过移植、转化来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才能找出在众多的环节中最关键的步骤,并对其进行思考解决的方法、途径。因此,在课题质疑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自己提出问题,理解在学习写人文章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写事的文章,则重点要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来分析,只有了解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问题解决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感悟颇深。“你们提出的问题,我把它们全部还给你们,由你们自己解决。”的确,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地摸索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得到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理解是多元化、多角度的,更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搁了浅、遇了阻力,却无法突破,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跳蚤关在加了盖的瓶子里,跳久了跳不出去,到最后即使盖开了它也不会再跳了。因为它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一只跳蚤了。”更何况是这些缺乏耐心与意志力的学生呢?因此,教师的监测与学生的反思以及评价交流,都对学生能否经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在评价学生课题质疑能力之后,不仅要通过学生的品读析疑的口语表达,还要及时地评价其解决所提问题的能力,将学生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专家们提到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1.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
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在课后教师组织学生每周看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利用班级里的宣传墙报和远程教育网的班级主页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学习,认识了《新课标、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规定小学第三阶段的阅读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关键是要把好课中或课外的“牵引”关,让学生在教师巧妙语言的“牵引”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外阅读世界,去感受更广阔的天空。在教学英雄人物的课文时,同学们通过诗歌了解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如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们想知道他做的其他好事吗?你们可以去看看《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故事》或看《雷锋》电影,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学生听了这段极具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一种“没吃饱”的感觉和“再探究”的欲望。由于时空的距离,当今少年儿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历史都比较陌生。课堂上教师有限的介绍也只能让学生“云里雾里”、不能达到“人同此心”的境界。因此在上《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时,应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这
番激励性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英雄事迹介绍会、英雄事迹网络图片展览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一系列的课外书阅读、信息资料的查阅、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后,在班级内开展阅读竞赛、阅读之星评选、读后感好作品评选展示,在学生的作品当中清晰可见学生们写作的进步、掌握素材积累的方法、绘画与文体巧妙和谐的结合。学生的自觉学习胜过教师的百般讲解。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巧妙语言,利用教学文本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今后教学中,要采用了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是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
2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课拉开序幕。○
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3是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将欢乐带给学生。○
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看图说话、分
4是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巩固兴趣。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点成功,他们也会像成人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通过学习,我掌握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我将会把它带到课堂上来。我相信今后的教学成绩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