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拓展课5教案硫及其化合物
专题四 硫及其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H2S、SO2、H2SO4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实验设计与评价。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言】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卤族元素的知识,下面我们复习氧族元素。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建议以掌握S、H2S、SO2、H2SO4代表物的性质为核心,用氧化还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研究分析。
【板书】 硫及其化合物
【提问】请按下表要求填入你所知道的含有硫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通过讨论后填写下表:
【提问】请根据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列出上面表格中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要求学生叙述各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硫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设计
结合上面的硫元素的知识网络图做好进行实验设计的心理准备。【板书】
1、SO2的制取及性质
【思考】请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制取SO2并证明SO2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提问】
①该装置应包括几部分?
②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SO2有氧化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观察到怎样的现象。
③请根据反应原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及所需药品。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④如何证明SO2有还原性?将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⑤如果证明SO2有漂白性?将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 ⑥尾气能否排入大气?应如何处理? ⑦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如何连接最合理?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
①气体发生装置、证明还原性的装置、证明漂白性的装置、证明氧化性的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②使SO2与H2S反应。
2H2S+SO2=3S↓+2H2O,将观察到有淡黄色固体物质生成。③
2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FeS+H2SO4=FeSO4+H2S↑
④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可将-2价S元素氧化。
⑤使SO2通过装有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溶液将褪色。Br2+SO2+2H2O=2HBr+H2SO4
⑥使SO2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或与湿润的有色布条接触,品红溶液或布条将褪色。
⑦因SO2和H2S均污染环境,所以不能排入大气,可用碱液吸收。⑧充分讨论后最终得出下列装置图:
【投影】SO2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的验证:
【练习】将等体积的SO2和Cl2的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是否褪色?为什么?
思考、讨论并解答:不褪色,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 SO2+Cl2+2H2O=2HCl+H2SO
4【板书】
自我总结与概括。
3 学生练习:
观察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
⑵滤纸条的变化及制SO2化学方程式
⑶小气球的作用
【板书】
2、浓硫酸性质的实验设计
【提问】浓硫酸有哪些特殊性质?举例说明。(要求学生口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浓硫酸的特殊性质。思考并回答:①吸水性——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吸水而增重,浓硫酸可做气体干燥剂。②脱水性——浓硫酸使蔗糖炭化,浓硫酸使乙醇脱水转化为乙烯。③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金属Cu、非金属C等反应。
【投影】请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图,用来实现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的反应,同时检验其生成的产物。
【提问】
①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该反应的发生装置。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思考并确定:
2SO2↑+CO2↑+2H2O,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下实验装置:
4 ①2H2SO4(浓)+C ②应先检验何种产物?选择实验装置。②应先检验水,选择如下装置:
③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各物质间反应的现象:
④ 根据上述性质确定如何检验SO2和CO2,设计出实验装置图并说明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回答:A中的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了SO2的存在。B中的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用于吸收SO2,实验过程中颜色将变浅。C中的品红溶液用于证实SO2是否除净。当C中品红不褪色,D中石灰水变浑则证明了CO2的存在。
师生共同归纳后得出下面的实验装置图:
5
【投影】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实验设计:
【提问】是否需要进行未气处理? 【板书】
练习:.向50mL 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是
()
A.小于0.45mol B.0.45mol C.介于0.45mol和0.90mol之间 D.大于0.90mol
6 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或事实能够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CuCl2+H2S=CuS↓+2HCl B.Cl2+Na2S=2NaCl+S↓
C.硫在常温下是固体,Cl2通常是气体 D.盐酸是强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硫蒸气与金属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Cu2S
B.Fe2S C.FeS
D.Na2S 3.除去SO2中的少量HCl气体应选用
()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Na2S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4.H2S通入下列溶液中不产生浑浊的有:①溴水,②亚硫酸,③FeSO4溶液,④FeCl3溶液,⑤CuSO4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 D.④ 5.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41g,隔绝空气充分加热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是
()
A.5.6g
B.2.8g C.28g
D.11.2g 6.一种盐a和酸b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a,a可被氧化最终生成d,d溶于水可生成b。则a和b分别是()
A.Na2S和HCl B.Na2S和H2SO4 C.Na2SO3和H2SO4 D.Na2SO3和HCl 7.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不大于5的正整数),反应完毕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14.4 g/L
B.24.5g/L C.8g/L
D.5.1g/L
二、非选择题
8、S2-、SO32-、S2O32-、SO42-检验的实验设计
9.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NaCl,(B)Na2S,(C)Na2SO3,(D)Na2S2O3,(E)Na2SO4,(F)Na2CO3在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_(填化学式)。
7(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
第一种情况是______,第二种情况是______,第三种情况是______,第四种情况是___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填)。
10.某亚硫酸钠试剂,已部分被氧化,为确定其纯度,要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W1g样品,②将样品溶解,③给溶液加入稍过量的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④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其质量为W2g。回答:
(1)BaCl2要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BaCl2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操作③是否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判定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5)Na2SO3纯度的表达式为:Na2SO3%=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硫粉和亚硫酸钠共热可制得硫代硫酸钠,现以硫化亚铁为主要原料,按下图所示,制取硫代硫酸钠。图中A、B、C、D是硫单质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产物已被略去,各步反应可添加必要的试剂。
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2.1.0 L H2S气体和a L空气混合后点燃,若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0℃,1.01×105Pa),讨论当a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V(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假设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其它成分忽略不计)。
8
第二篇:高三化学教案 硫与硫的化合物
第三篇:“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思考(范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7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29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主要是以学业水平测试为教学目标的复习,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必需严格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的要求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培养学生化学分析与思维能力,因为硫及其重要合物内容学生已经在高一经过系统的学习,对硫、二氧化硫、硫酸等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并对各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与能力进行串联,让学生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有个整体的认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目标是: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标: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必修科目)说明上的要求是:(1)了解硫的可燃性;(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4)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铝、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5)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及危害,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化学时,由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实验较多,实验现象也丰富多彩,与生活实际联系也相对密切,所以学生学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兴趣较浓,学习比较认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高二分科后长时间的遗忘,加上知识零碎,没有系统性进行整理,因此复习时候主要是把前面零碎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系统整合,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避免教师复习一头热,学生只听不练,达不到复习的效果,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学生回答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去构建其知识网络。并在复习时重视对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的串联,如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效应、反应限度、离子反应等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理论知识。
四、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硫、so2、h2so4的主要性质,能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了解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漂白原理的不同;
3.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cu、c反应的原理及铝铁的钝化现象;
4.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和对生态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so2与浓h2so4的性质;
2.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
知识复习顺序:s→ so2→h2so4
教学环节:基础知识梳理→ 重要知识点的强化 → 基础训练 → 能力提升
七、教学过程描述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高中学业考试复习课,硫及硫的重要化合物,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在一节复习课中如何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串联很重要,同时在复习中更应注重重点知识的强化,难点知识的突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在复习中,侧重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分析,并适当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的讨论,还在二氧化硫制硫酸的反应中强化了反应的限度,硫与氧的反应中强化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原因,酸雨的形成与防治便成了顺理成章嵌入其中。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为高一化学必修1的内容,复习时候,不必细讲,点到为止,主要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去思考,去解答,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引导学生去总结思考,其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在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复习,边书写强化。
(2)教师在复习中起到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并对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让学生体会到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
(3)适当引入一些历年的学业考试的试题,设计有基础题与难度题,让学生在有成就感的同时,也进行深度的思考。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
第四篇:拓展课教案
店口二中音乐拓展课程教案
第1次
试音、分声部、学习发声练习
1、分出高声部、低声部。
2、学会唱音阶7个音发声练习的口型和音量的控制。
第2次
1、发声练习的巩固。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基本训练: 气息、发声方法、听音训练等,努力提高合唱队员的表现能力。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第3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合唱的音准训练。有效控制地歌唱: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特点。
第4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协调训练。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存在层次问题,不同歌曲中各声部担任不同的角色。具有正确的层次关系才能让听众听起来协调悦耳。
第5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对比训练。合唱的对比训练是合唱技巧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织部分。起、伏、强、弱、快、慢六种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手段训练,以求逐步掌握这些对比性用声的方法,这是提高合唱训练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6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合唱的咬字吐字训练。吐字指单字的韵母,“Z”是声母字头,“u”是韵母宁腹,咬字时(声母)必须按“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而且必须发音短促有力。字腹(韵母)必须“四呼”的着力点将字吐出来,并保持一定的口型,直到音符的最后瞬间归韵,就是将复韵中韵母的音素结合为一体,而韵尾必须到音符的最后才收声。
第7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上下管道成一条直线。上下管道成一直线,是一种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到,要通过师范和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并在练习中自然放松下巴,从张口发声作到最自然。
第8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一声部)。
3、声音的亮点练习。
训练发声注意要求有声音的亮点,头腔亮点,注意运用气息,声音共鸣到达头腔,找到这种感觉并保持这种感觉。
第9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二声部)。
3、处理歌曲、音准、节奏练习。
1、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安排简单的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打好基础。
2、处理歌曲 理解歌曲的内容,歌曲的要求,学生对歌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对歌曲的处理在情绪上加以注意就能使歌曲情绪表现更淋漓尽致。
第10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二声部合唱)。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合唱训练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第11次:
(一)、合唱训练
1、姿势巩固训练: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巩固训练: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When I Close My eyes》《童心向往的世界》 难点训练:
1、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3、分别用“啦、咯、噜”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总结本次训练情况 第12次: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 1. 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气息的基本练习: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 /1秒完成)。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二、用哼鸣所学歌曲的旋律哼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鼻腔共鸣以及气息的稳定,因此必须长期坚持练习,利用熟悉的旋律练习哼鸣能更好地让学生有兴趣做好每次训练。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附训练内容:练声曲:
一、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5 5 5 || 5-----‖ La le li lo l 2.1 1 | 5 3 1 ‖ Lu 3.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四、总结培训内容第13次: 介绍优质的合唱队伍
(一)介绍合唱队的特征
合唱队里有所需的声部,有足够数量的人以及在组织上有特定的体裁,这些还不能使这个集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唱团。合唱团应拥有一个艺术演唱集体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称之为合唱音响成分。
首先,全体合唱人员要善于同时唱,也就是说,所有人要象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一首歌曲的演唱。唱时,在同一时间发出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吸气,完成由快到慢和由慢到快的过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节奏齐。同样必要的是,每一个声部和整个合唱团的合唱人员在作品内容要求的地方能够以同样大声或同样小声来演唱。这种个别人在众人中不突出的本领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响力度的平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力度齐。合唱团的全体成员应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正确地演唱自己的旋律,音调纯正,不跑调。每一个人都善于纯正地演唱,就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调的纯正。这个合唱音响成分称之为音准。在合唱曲中,文学的词具有很大的意义。合唱团人员如果词读得不清晰,会妨碍听众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词与曲在一首歌中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合唱人员应特别注意所唱作品的词,发音准确和清楚。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吐字。对作品进行卓越而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事先要拟订个别地方的不同力度、不同音响色调,亦即色调变化。合唱的上述特征——齐(节奏齐和力度齐),音准,吐字,色调变化——只有在其总和中才能造就一个名副其实的合唱团。
(二)、呼吸训练: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缓缓地用口呼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或在用麦管吸水;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练习方法:吸气——控制——吐气(每次各10秒)
(三)、发声练习: 1、2/4 5 4︱3 2︱1——‖
“u”短音
练习声带闭合“u”长音“O”短音“O”长音
2、和声练习第一声部 ⅰ第二声部 5第三声部 3第四声部 1
3、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四)、排练歌曲《在山间》
1、分声部唱旋律。
2、用“u”模唱,寻找“头声”的感觉。
3、两个声部合起来。
4、填词。
5、合唱。
6、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第14次: 合唱声音处理
1、介绍适合合唱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1、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 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2、发声歌唱的声音有音质、音高和音量的要求,还有色调处理的起伏变化,要调动所有与发 声有关的器官参加工作,而且正确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1)起声——有“激起”和“舒起”两种,唱歌时主要用“激起”,这种发声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不能带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哑声,防止臃肿无力的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都属于弱的音响,但是方法和效果是不同的。半声指演唱时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 制声音。这种音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使较远距离的观众也能清晰地听 到柔美的倾诉,常常刻划诗意、神秘、梦幻的意境;轻声指使用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而含蓄;抑制声更侧重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 持着短个唱词的始终,与半声唱法相比较,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 伤、愤怒、痛苦这类情感。成熟的合唱队能默契地运用这些技巧,并且与咬字吐字等其他 技术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内容。
(2)共鸣——歌唱的时候,人体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头腔(包括前额和 两颧)都起着共鸣作用,由声带产生的基音p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 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喉腔、咽腔和口腔都是可以灵活调节约。头和身体的 姿势也影响着共鸣。通过训练,合唱队员可以随着不同的音量、音色要求,随时把共鸣调 整到最佳状态,这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艺术,很多声乐艺术家毕生探索声乐的奥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都是歌唱家,但是一些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指挥在排练合唱 时应该结合一些基本技术要素来使其统一,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鸣。
3、学唱《在山间》(1)、第一、二声部分别学唱谱。(2)、第一、二声部合唱歌谱。(3)、钢琴分别弹奏第一、二声部,二声部试着合唱歌谱。
4、声部平衡和谐练习
第15次: 教学内容
1、介绍“轻、柔、美、高”原则
2、合唱中不提倡“波动”
3、发声练习
4、细排《在山间》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唱区别于独唱,不适合使用波动,合唱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柔、美、高”原则是高水准合唱队必须具备的。教学准备:
1、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1)、关于波动 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合唱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这种演唱形式有别于独唱中极富个性化的演唱技巧的发挥。
(2)、合唱中需要把握的“轻、柔、美、高”原则
近年来在合唱艺术中,表现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种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再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这体现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动向,使合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2、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2)、跳音练习(3)、齐唱连声曲《A MA NI 》
3、排练《编花篮》(1)、二个声部分别跟琴唱一遍歌谱。(2)、钢琴错开一个声部分别与另一声部合练。(3)、二个声部分别不加伴奏唱谱。(4)、抽查部分同学的唱谱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5)、布置各声部长课后逐一检查。
1、初步了解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2、了解合唱中要求统一的目的3、注重头声训练
4、分声部练唱歌曲《在山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教学准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向学生介绍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当我们投身到合唱活动之中时应保持一种最兴奋、最积极、最崇高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排除杂念,整个身心都化入音乐表现之中,这就是演唱时的审美艺术体验。人们得以在其中陶冶情操“铸造高尚” 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当处于合唱状态中时,人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积极的,都是对艺术极富表现力的。
2、提出合唱统一的目的。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在演唱中我们应尽量做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让我们在演唱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3、发声练习
4、排练《在山间》(1)、分声部唱谱(2)、分别用“Lu”模唱各声部的旋律(3)、分别用“啊”模唱各声部的旋律(4)、用“啊”合唱二声部(5)、强调声部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互相听并互相靠拢,二声部尽量往第一声部靠拢。(6)、试着用轻声唱来表现,在控制音量的同时状态还需保持积极。(7)、分声部轻声唱词。第16次:
1、发声练习
2、排练《在山间》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训练学生对指挥手势的敏感性。教学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发声练习(1)音域扩展练习(2)头声练习(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曲《小号手之歌》排练(1)分声部唱谱、唱词。(2)合唱歌曲(3)歌曲处理(4)教师示范mp、mf、p、f、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第五篇:会考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讲稿
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来到14班,给大家上一节会考复习课。希望大家跟老师积极配合一下,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好吗?
好,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啦~先来看一下会考标准中的要求:对这一单元的要求中,有3点是要求理解的,还有2点是要求了解的。大家抓住它的要求,对症下药,今天我们一点点来破解。
首先来回忆一下二氧化硫的性质,它的物理性质?我们从 色态味入手?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并且它易溶于水,易液化。对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呢?大家能说出它的化学性质吗?
我们这样想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生成什么物质?这能说明它是怎么样的一种氧化物啊?酸性氧化物对不对?是的。它是酸性氧化物,那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合价是几价的呀?4价?联系所学过含硫化合物中硫的价态,我们发现4价硫处于中间价态,说明它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对不对,但它更易被氧化,所以我们说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它的还原性……我们再来想想,二氧化硫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大家记不记得它会使一种溶液褪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是的二氧化硫具有3个重要的化学性质,分别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和漂白性。我们一点点来分析。
典型的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并不是硫酸哦),亚硫酸是一种不稳定的中强酸,它易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所以我们用可逆符号来表示这个反应。
而与碱的反应我们任意选择一个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可以,都是生成亚硫酸盐和水,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类似的酸性氧化物也是具有这样的性质,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那么刚刚说了,二氧化硫中四价的硫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但它更易被氧化,使其化合价升高,主要表现它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与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比如氧气,溴水,氯水 高锰酸钾等物质均会发生反应,老师写出两条反应的方程式,那么写出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的方程式应该不难。是不是?
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会生成无色物质,但该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表现为它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我们之前学过许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跟那些物质的漂白性的本质是否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
老师随便举了几个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分别是二氧化硫 氯水 过氧化钠和活性炭
我们来分别说说它们的漂白原理是怎么样的 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漂白效果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呢?
从表格中我们发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非常特殊,它的漂白作用是暂时的。而对于次氯酸,过氧化钠,臭氧等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它们的漂白作用都是由于其氧化性引起的。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大家要注意区分。
我们知道,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污染问题日趋凸显。酸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并为之苦恼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也知道,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在我国,酸雨可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那么顾名思义,硫酸型酸雨则是由于什么物质的大量排放而间接引起的呢?
大家是否还记得,二氧化硫又是怎么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其实,它有两种形式:①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受飘尘的作用,先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在雨滴的下落过程中,三氧化硫又与水结合形成硫酸。②是二氧化硫先与水结合生成了亚硫酸,再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
这两种方式都能形成硫酸型酸雨
虽然含硫化合物在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它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者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长期积累的话,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等,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它所带来的危害将是我们不能想像的。
为了我们健康的生存坏境,我们必须减少含硫燃料的使用,研发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并且,在控制使用量的基础上,再利用化学方法进行脱硫处理。这里老师告诉大家两种方法:①石灰石—石膏法
即是将二氧化硫与石灰石进行反应,再将产生的亚硫酸钙转化为石膏硫酸钙,加以利用。既防止了污染,又进行了进一步得有效利用。
②氨水法:同样是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后再经过氧化,产生的硫酸铵是重要的氮肥。
其实凡事都有利与弊,二氧化硫也不例外,我们应将它的化学性质好好把握,充分发挥,扬长避短,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在了解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危害及防治方法后,我们来做下面的两道小练习。
说完二氧化硫,我们接着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含硫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硫酸。硫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当你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我们用逆向思维来思考硫酸的制备过程,要想得到硫酸,必须先有三氧化硫,要想得到三氧化硫,则需要先有二氧化硫,得到二氧化硫的方法很多,比如硫的燃烧或是硫化物如二硫化亚铁(黄铁矿)的燃烧。那么大家试着来书写一下这三步的反应方程式,我们给它赋予相对应的名字,分别是沸腾炉造气、接触室接触氧化、和吸收塔吸收。沸腾炉 接触室 吸收塔是反应发生的装置,对应的造气,氧化和吸收,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对应的我们把这些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说起浓硫酸,大家想到的肯定就是恐怖的硫酸泼人啊,浓硫酸腐蚀啊……这样的惊悚新闻吧,浓硫酸的确有些可怕,因为老师大学的时候由于疏忽不穿实验服,导致自己的牛仔裤被浓硫酸弄了两个大洞出来。不过都说性质决定用途嘛,一我们就来好好说说浓硫酸。首先如果是稀硫酸,那么就是一种普通的酸,它具有酸的通性是不是,有没有同学能完整的说出酸的通性的?一共五点。
但我们要注意,如果它的浓度加大后,成了浓硫酸,那么浓硫酸作为特别的酸,是因为它具有三点特性,即特殊的性质,大家知道吗?是的 正是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了。另外我们还需要掌握的是,怎么稀释浓硫酸呢?一定是要在大量水中加入浓硫酸进行稀释,切记不能在大量浓硫酸中加入水,否则会引起剧烈反应引发事故的。
许多同学总是分不清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其实吸水性就是表现为吸收本来就存在的水,比如在干燥一些中性气体或酸性气体的时候,将混在其中的水吸走,达到干燥的目的。由于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它不能氧化碱性和还原性气体。
而脱水性则是物质本身没有水分子,但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浓硫酸将氢元素和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去。我们高一的时候应该看过老师做的一个黑面包实验吧,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浓硫酸,蔗糖会被迅速炭化,变成一块巨大的黑面包。蔗糖本身是没有水的,只是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已。所以体现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是不同的,大家要区分开来。
那么最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体现在3个方面:1,它能使金属如铁、铝钝化,钝化的原因是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层的金属与酸的继续反应。那么浓硝酸有具有这样的性质。2.浓硫酸能与不活泼的金属反应,比如说Cu,本来我们说活动性顺序在H后面的金属很难与酸反应,Cu就是活泼性不高,但却能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发生反应,但不是生成氢气 而是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大家动手写下这条反应方程式。注意在这里,浓硫酸既发挥了酸性,又发挥了氧化性。3.加热时,浓硫酸还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我们这里要牢记C与浓硫酸的反应,这里生成物中有2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其实浓硫酸的3性非常特殊,正因为它的特殊所以使浓硫酸的性质令人如此恐惧不敢接近。
回忆了含硫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两种物质后,我们来看一看,含硫化合物能做哪些转换。最后再来做两道练习~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了
复习完今天的内容,必修1的内容就是复习完了,在这之前的问题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找机会来问我。
谢谢大家的配合,第一次给文科班上课,我很满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