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6: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

第一篇: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

《周处》教学设计

密山市第二中学 姜富秋

一、课文解读: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周处年少时,粗暴强悍,好争强斗气,被同乡认为是本地“三害”之首。当他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时,“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具以情告”。陆云的一番话,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励,“终为忠臣孝子”。文章借陆云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陆云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道理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不事雕琢,叙事简练,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设计依据:

1、教学理念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探讨性、创造性;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突出实践创新。

2、教学大纲依据:语文教学《新大纲》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3、课文依据:本文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有一定困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的年龄与学生差距不大,虽然少年时危害乡里,但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中所讲道理对学生很有启发。课文故事性强,剪裁得体、详略得当。是学生进行复述故事、口头作文训练,进行创造性的片段描写和课文改写的好材料。

4、学生依据:初三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虽没有像周处那样凶强侠气,但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相仿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无知,会使学生很容易走进周处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周处的勇于改过自新,会使学生受到很多的启发和教育。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

1、了解《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朗读、翻译课文,理解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3、分析周处的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4、进行创造性的片段描写和课文改写。

5、由周处改过自新联想自己,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四、课 型: 自读课、活动实践课

六、教学策略:

1、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增加说和写的训练,进行课型创新、教法创新。

2、第一课时,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3、第二课时,让学生多说、多写,用说和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创造。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介绍作品,导入新课。我国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写了一部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在做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即使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氐人齐万年造反,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处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周处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箭尽,临危不退,壮烈牺牲。就是这样一个刚直不阿、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在少年时期却曾是一个被乡人憎恨的祸害。《周处》一文用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知错改过的少年周处形象。

二、朗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课文。要求:动口、动手。

(1)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老师纠正读音中的错误。(2)老师纠正错误之后,学生读第2遍。(3)课文中要认读、掌握的字音有:

处 狭 蛟 冀 蹉 跎 彰 横 说(4)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狭气 并皆 尤剧 更相 蹉跎 令名 改励 彰 冀(5)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 或说处杀虎斩蛟 始知为人情所患 终为忠臣孝子 蛟或浮或沉 人患志之不立(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停顿。(7)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蛟(8)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三、译读

(1)结合注释,自读自译。

(2)学生质疑,问课文中不懂的内容。(3)老师集中答疑,指导翻译下列句子: A、周处年少时,凶强狭气,为乡里所患。

(“为„„所„„”,被动句式,“为乡里所患”,就是“被本乡的人认为是祸害。”)

B、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C、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

D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

(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应补上。)(4)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5)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4)、(5)掀起课堂第一次高潮。

(6)齐声表情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7)指名复述故事情节。(8)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掀起课堂第二次高潮。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二、研读

1、指名朗读后,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写周处在乡里危害之大的。

明确:首先用概括的语言直接叙述,“周处年少,凶强狭气,为乡里所患。”接着将周处与蛟、虎并称,“义兴人谓为三横”,并特别点名周处“尤剧”。这充分说明了周处在乡里危害之大。

(2)课文结尾写周处同陆云的谈话,有何用意。

明确:用意有三:一是说明周处已有悔改之意,二是说明周处改过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陆云的劝告,三是借此阐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2、讨论:(1)说说周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狭气”?如何全面地评价周处?(3)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以上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由畅谈,老师适当点评。)(4)课文在剪裁、叙事方面有何特点?

明确:剪裁得体、详略得当,不事雕琢、叙事简练。

三、迁移创造。

1、片段描写。

要求:根据提示,选择其一,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提示如下:(1)周处如何危害乡里?(2)周处怎样与老虎展开搏杀?

(3)乡里人以为周处已死,互相庆贺的具体场面。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改写课文。要求:既要尊重原文的基本情节,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用现代汉语把课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4、指名写得好的男女同学各一人在班上交流,其余课下交流。

5、口头作文。

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你有没有犯过错误?请向同学说说你的故事。

(1)先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后自由发言。(2)老师激励、点评。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以《勇气》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

周 处刘义庆

危 害 乡 里 凶强侠气 杀 虎 斩 蛟 有改意、寻二陆 少年周处 改过自新

听劝告、遂改励

《周处》教学设计

密山市第二中学 姜富秋

一、教材分析

《周处》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谋篇布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冲突。其中既有周处在年少时危害乡里,与虎蛟并为三害,为乡里所患,又有他知道“为乡里所患”,就入吴寻二陆,改过自新,终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节。本文线性过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三个阶段。然而横向的细节没有充分展开,这为情节的再创造埋下了线索,并给了同学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初三(2)班学生基础较差,阅读能力不强。本学期教材中出现了心理描写,因此有必要结合教材的知试点进行专项的片断描写。其二,学生比较熟悉这则神话故事。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周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周处的性格特点,把握课文的主旨。

3、进行创造性的片段描写和课文改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三、情感与态度

学习作品中人物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

分析周处的性格,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学难点:

进行创造性的片断描写。教学方法:

说写结合加深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陈太丘与友期》引出课文《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散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复述故事情节。

三、再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

1、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 凶强侠气,祸害,是三横之一

2、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 1)斩杀蛟和虎:勇猛、武艺高强 2)知道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吴寻二陆:虚心接受,知错就改

四、创造性的片段描写

1、周处如何击杀蛟和虎?(动作描写)

2、乡里人互相庆贺的场面。(场面描写)

3、周处悔过自新的心理描写。

五、总结:

“ 知耻而后勇”,周处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一起记住文末的一句话:“人患志之不立”吧!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翻译课文

2、词语积累,详见书本

3、继续完成片段描写

四、教学反思 :

(一)教学过程要有张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课堂教学存在着三个不合理:第一,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在三个板块的教学中,第一、第二个板块我用时较长。而第三个板块的片段描写只给了学生很少的时间,其中也包括让学生将描写写在练习纸上,可想而知,学生仓促起笔,效果就不甚理想;其二,教学内容主次安排不合理。本节课的重点应该落在片段描写。而我的三个板块的设计是平均分配用时,缺乏重点,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三,学生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缺乏足够的活动时间,这使整个课堂教学比较沉闷,没有真正的让每个学生沉浸文本,并能够对文本进行阅读,因此体会不深。鉴于此,我以为可以调整以下教学环节:

1、缩短第一、二板块的教学时间,甚至可以省略第二块内容的教学。

2、重点突出第三块内容的课堂教学。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主题性教学,它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空间。尤其是自读课文,如何落实文本教学,又能给学生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懂得很好的利用教材,抓住一点,并铺陈开来,而不是全面开花,将基础知识贯穿与课堂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要说,这使教学的时间更显急促,缺乏一种教学的张力,也缺乏一种弹性,而使教学行为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会舍弃一点东西,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并能做到系统化的目标式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二)适时点拨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结合课后的注释复述故事 情节。

2、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如:回答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

3、学生进行片段描写,并口述描写内容。从学生在三类问题的表述中,我感觉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和回答问题时能够较流畅地表达,但学生在进行片段描写时学生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的表达以叙述为主,缺乏精彩的描写;第二,学生以复述课文为主,缺少想象能力;第三,部分学生描写精彩生动。综上指导,我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老师必要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须从小处入手,如从片断描写出发,化难为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是件很可怕的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展开想象,提高写作能力恰恰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第二篇:《周处》教案

《周处》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注释、工具书,基本把握故事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2、反复诵读、圈画关键词句,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写法。

3、让学生从周处的生活经历中体味勇于改过自新的可贵。

教学重点:基本把握故事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体味勇于改过自新的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写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历史上的周处

文韬: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吴书》。武略:孤军奋战,壮烈牺牲:(周处)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2、周处年少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恶少,他到底恶到什么程度呢?他又是如何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周处》中。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个别朗读

2、齐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三、深入理解

1、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周处怎样的人物形象?文中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的?

“凶强侠气”

2、“凶强侠气”这个词包含哪几层意思? 凶——凶暴

强——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3、文中作者如何体现出周处的“凶”“强”“侠气”? 凶——为乡里所患 暴犯百姓 三横

强——尤剧 杀虎斩蛟 或浮或沉 行数十里 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 侠气——或说处„„即 有求于己则义不容辞

4、“凶”“强”“为乡里人所患”我们可以理解,但“侠气”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多少有点见义勇为的意思,为什么也会“为乡里所患”呢?你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意识到:“讲义气”的前提是“辨是非”。

5、周处的人生在什么时刻发生了转变?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6、周处当时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为周处写一段50字的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的要求:

有承前——对过去的反思和悔恨 有启后——对未来的思考和决心

(不要误将他人的惧怕当作尊敬,应当思考如何获得真正的尊敬。)

四、理解写法

1、周处想要改变自己后,他做了什么事情? “入吴寻二陆”

2、既然已经想好要改变自己了,周处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入吴寻二陆”呢?(引导学生从“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入手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处内心受到的刺激很大,要彻底改变自己需要很大的决心和信心,所以周处想要从贤人处获得方法和信心

3、陆云是从哪些方面来开导周处的? 学习再迟也不晚——明道理 前途尚有希望——析现状 立志必定成功——鼓信心

4、对比周处(238-299)和陆云(262-303)的年纪,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周处年少时候,陆云还没有出生,这个故事有虚构的成分。

5、这个故事中虚构出陆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品读陆云对周处说的话,对比之前学过的先秦寓言故事。)故事的道理不再通过作者之口说出,而是借文中人物之口说出,说理不再是独立于故事之外,而是融入故事之中,从而使道理与故事浑然一体,更加自然,是写作手法的进步。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第三篇:周处教案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通过叙事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难点:体会详略得当、叙事简练、说理深刻的特点。

设计思想:

《周处》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学过程重点定为:突破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发现小说的思想意义。教学本文,从自学入手,首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有关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准确地翻译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周处这个人物形象,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发现小说的思想意义。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在整个自学过程要重视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把握文意,分析情节、人物,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世说新语》这部书吗?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编撰的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周处》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

课文中所记载的周处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少年时横行乡里,是当地的一大祸害。人们劝他杀虎斩蛟,实际上想三害惟留其一。经历了杀虎斩蛟九死—生后的周处,猛然认识到自己才是乡里最痛恨的祸害,思想受到极大触动,从此改过自勉,终于成为忠臣孝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⑴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⑵播放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⑶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及工具书完成正音、解词。

⑷明确下列画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为(被)乡里所患

②或(有人)说处杀虎斩蛟

③蛟或(有时)浮或(有时)没

④为乡里所患(祸患)始知为人情所患(厌恨)

⑤且人患(担忧)志之不立

⑸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朗读时注意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蛟

⑹熟读课文,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述周处的故事。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复述。

⑺翻译课文,准确理解大意。

思考题一:下面的句子应怎样翻译?掌握成语“朝闻夕死”的意义及用法。

①为乡里所患

②始知为人情所患

③人患志之不立

④人贵朝闻夕死

思考题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将省略的意思内容补出来。

①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②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⑻学生思考、讨论。

⑼明确思考题一:

(学习被动句式“……为……所……”以及“人贵…”这种古文中的常见句式。)

①为乡里所患 译为:被地方上认为是祸患。

②始知为人情所患 译为:才知道自己被人情所厌恨。

③人患志之不立 译为: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④人贵朝闻夕死 译为: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夕死: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追求。

⑽明确思考题二:

①经过三天三夜,乡邻们(见周处没有回来)都说周处死了,互相庆贺。不料周处竟然把蛟杀死,从水中出来。他(回来以后)听到乡里人(为他的“死”)而庆贺,才觉悟到自己被人们所厌恨,于是有了改悔的意思。

②况且,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有了志向)还怕美好的声誉不能传扬吗?”

⒉精读课文

⑴反复诵读课文,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⑵思考题三:文章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记叙了有关周处的哪几件事?

思考题四:乡人把周处与蛟、虎并列为三害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考题五: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乡人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思考题六:周处“自寻二陆”的目的是什么?

⑵学生思考、讨论。

⑶明确思考题三: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周处“为害乡里”“斩虎击蛟”“改过自新”三个情节,刻画了周处转变的过程,其中“斩虎击蛟”是激发周处转变的转折点。

⑷明确思考题四:

对于周处为害乡里的劣迹,文章并没有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以百姓的口碑”表现出来。百姓把周处与害人的猛兽蛟、虎并为“三害”,有力地表现了周处少危害之大,体现了文章叙事之简练,剪材之精当的特点。

⑸明确思考题五:

文章写周处斩虎击蛟三日未归,百姓们却互相庆贺,这样写一方面刻画了主人公的勇猛,另一方面表现了猛士的悲哀。“说杀虎斩蛟”的目的竟是“以毒攻毒,以恶去恶”,可见百姓对周处痛恨之深;而在周处这一方,做的是除害益民的事,得到的却是被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可悲结果,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这种“刺激”足以使他省悟,形成人生的转折。文章以这样的情节来刻画人物的转折,很有说服力。

⑹明确思考题六:

关于周处“自寻二陆”的情节,当属作者的虚构。据史料推算,历史上的周处长于陆机20来岁,而文章的虚构,则是为了表现人物转变过程当中的内心矛盾。虽有自改意,但恐“年已蹉跎,终无所成”,而陆云的话坚定了周处的信心,为他展示了改过自新的光明前景,结尾的补叙“终忠臣孝子”有力地印证了他的这番话。

⑺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⒊深入探究

⑴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以下问题。

思考题七:怎样评价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地评价周处?

思考题八:这篇文章的思想意义是什么?学习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请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受。

⑵明确思考题七:

文章中周处的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凶强狭气”是少年周处的主要性格特征。为害乡里,被百姓所痛恨,表现他“凶暴强横”的一面;劝说杀虎斩蛟”表现他“争强好斗”的一面,而得“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则说明他的“狭气”中含有“狭义”“逞义气”“救人之难”的成分,否则,他就不会去替百姓除害,也不会良心发现“欲自修改”,这是他改过自新,“终为忠臣子”的性格基础。

⑶明确思考题八:

一方面肯定、赞扬周处改过自新之举,一方面鼓舞“朝闻夕改”、自我完善的人生追求,再则启示人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青年。

三、小结

周处的故事说明了一条真理:一个人尽管有缺点和错误,只要知错改过,勇于自新,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难免要犯错误,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习和发扬周处勇于错改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

四、布置作业

⒈翻译下列句子

⑴为乡里所患。

⑵义兴人谓为三横。

⑶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⑷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⑸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

⒉在文章情节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原文进行合理的想像,增添一些细节和人物肖像、心理的描写,把《周处》改编成白话文故事,400—5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略)

第四篇:《周处》教学反思

《周处》教学反思

我的课题是《周处》,下面对这节课我进行下自我反思: 《周处》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谋篇布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冲突。其中既有周处在年少时危害乡里,与虎蛟并为三害,为乡里所患,又有他知道“为乡里所患”,就入吴寻二陆,改过自新,终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节。本文线性过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三个阶段。然而横向的细节没有充分展开,这为情节的再创造埋下了线索,并给了同学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结合课后的注释复述故事 情节。

2、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如:回答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

3、学生进行片段描写,并口述描写内容。从学生在三类问题的表述中,我感觉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和回答问题时能够较流畅地表达,但学生在进行片段描写时学生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的表达以叙述为主,缺乏精彩的描写;第二,学生以复述课文为主,缺少想象能力;第三,部分学生描写精彩生动。因此,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针对性的指导。

我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老师必要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须从小处入手,如从片断描写出发,化难为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是件很可怕的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展开想象,提高写作能力恰恰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第五篇:10嫦娥奔月修改教案和反思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大意,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反复朗读,大体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感受、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整体上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把握主人公性格特点

三、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情境教学法 感情朗读课文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月”入题,构建学生兴趣阅读的平台。

1、(板书“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许多诗词曲赋中都有“月”的身影,谁能背上几句?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2、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仔细阅读中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走进嫦娥的内心,记住关于嫦娥的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

等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再请同学们来点评。点评的同学你先说点评谁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注意每个同学都点评到)

2、同学们初读了文章后,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1)后羿 嫦娥 逢蒙

课文围绕这几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完整的来说一说。鼓励学生举手,然后指名回答。

针对学生回答要及时的引导,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蓬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蓬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和后羿被迫分离。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讨人物性格

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里有这样三个人物,那么这三个人物是怎样的性格?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每小组从这三个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来进行讨论,不仅要找出你讨论的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现出他的这些特点呢? 小组讨论,老师参与指导。

请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来补充。不要指定先讨论那个人物,让学生自由汇报。后羿:(后羿射日)

力大无比:“运足 力气„„拉满 “嗖 ”(射箭的力气之大)“一口气”(准确、仔细)

为民造福:“一口气”(为什么要射下这九个太阳,为什么不一个一个的射)“对太阳说”(直接写出了为百姓着想)

对妻子感情深厚:有了仙药也不愿离开嫦娥(成仙升天是古代多少人的愿望啊,而后羿宁愿不当神仙,也不愿离开嫦娥)“焦急”“连声呼唤” “不顾一切地追去”(很形象的写出了后羿发现嫦娥不见后的焦急的心情。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几个词,把这种焦急读出来,全班读。点评,读的特别准确,老师都为后羿着急)。

要从人物的行为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作文也是这样,从人物的行为描写中,来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蓬蒙:奸诈贪婪(虚伪狡诈 不知满足)

混入其中拜后羿为师(奸诈),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贪婪)“假装生病 ”“威逼 ” “翻箱倒柜”(奸诈)嫦娥:美丽善良:接济穷人

感情深厚:飘飘悠悠 深情凝望 吞下仙药 : 嫦娥为了不让坏人蓬蒙吃了仙药祸害百姓,自己忍受着和丈夫亲人分开的痛苦吃下仙药,她在自己的幸福和百姓的幸福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百姓的幸福。这是不是舍己为人的精神?

那我们是要做像逢蒙一样的人?还是像嫦娥后羿这样的人呢? 是的,我们要做像嫦娥后羿一样造福百姓的人,坚决不能做像蓬蒙一样的奸诈之人,因为人们会永远记住怀念像嫦娥后羿这样的好人。

(四)所以我们来看最后一段,好心的嫦娥飞上了月亮,乡亲们很怀念你他,乡亲们是怎么怀念嫦娥的?请同学来读。

读的非常好,是的,因为恩爱的嫦娥和后羿分开了,所以,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期望好心的嫦娥和后羿团聚的日子,也成了人们期望和自己的家人团聚的日子。

(五)课文我们学完了,那回顾全文,请同学来说一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嫦娥是美丽善良的,她平时就接济穷人,还为了百姓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所以怀念。

(六)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为同学们推荐几个神话故事:《大禹治水》、《牛郎织女》、《钟馗捉鬼》。

板书:

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无穷 造福百姓 对妻子感情深厚 嫦娥 :美丽善良 对丈夫感情深厚 舍己为人

蓬蒙:奸诈贪婪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赞扬了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

在让学生整体的感知了课文之后,我主要是抓住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个教学重点,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积极的讨论,参与其中。但是对于讨论的问题的深入性上还没有很好的挖掘。但是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我也没有很好的把握节奏,这是我以后需要重点注意的。

下载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处教案和反思2011.10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处》教案1-胡川

    《 周 处》教学设计 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胡川 教学设想: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课文的语言文......

    《周处》第二课时教案5篇

    教学目的:1、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篇内容。2、分析主人公周处的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教学步骤及过程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

    《周处》教案及教学反思2-徐莉萍

    《周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徐莉萍 一、教材分析 《周处》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谋......

    周处知识点

    《周处》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一书。 二、加点字解释: 1.周处年少时,凶强 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

    周记10

    2012/9/9第十周 给自己一面镜子 或许看到这个标题会觉得有点奇怪,这是经理中午来公司时(也可以说是小小视察)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我相信大多数女性在出门前一定会照照镜子,把......

    周记10

    Corporation: n.1. 公司2. 法人;法人团体3. 市政委员会4. (市、镇的)自治机 构5. (政治和经济的)组合Convert: n.1. 改变宗教(或信仰、观点)的人;皈依者 vi.1. 可转变为;可变换成......

    周记 (10)

    周记(15) 用学生的那句话:“又要写周记啦!” 这次月考刚刚结束,我们班还算不错,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不远。第一次月考,我们班跟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十多分;期中考试,我们班跟第一名的班级......

    适用于周记和各类作文10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戚实中 高二(4)班 杨一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刘备那深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