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

时间:2019-05-15 06:5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担负着将中学生从初级的言语水平提高到比较成熟的言语水平的重要任务,语法作为语言最核心的要素之一,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绕不开语法知识的学习。多年来,我国语文学界存在的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语法知识教学的认识,大量的讨论和文章集中在强化还是弱化语法教学的争论上,争论的结果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过分强化演变成了80年代到现今的弱化、淡化甚至零语法教学。两个极端的走向实际上都不利于学生母语水平的提高,“强化”的恶果早已呈现,“淡化”的后果也正在显示。

目前我们需要讨论和研究的应该是:第一,教什么——在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维度”下,哪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对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是真正“有用”的?第二,怎么教——在倡导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培养的形势下,哪些方式是比较适合母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方法?由于选择“有用”的语法知识来是进行“有效”语法教学的前提,因此本文以提高中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点,重点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同时提出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语法教学方法,以期为中学语文母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有用”的语法知识——教什么

几十年前,张志公先生就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法教学原则,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去实践和探讨这个原则的成果却不多。过去人们将高校中文专业现代汉语语法课程内容照搬到中学语文课中,语法学习以识记语法术语、概念和分析语法结构形式为主,由于语法知识学习没有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这种孤立的静态语法教学最终引发了语文教学界对语法知识教学的集体摒弃。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动态的语法教学,其中庄文中先生在《中学语言教学研究》中提出静态语法和动态语法教学相结合的观点,动态语法教学指“分析语言结构的使用和功能,分析语言环境对语言结构的制约,分析语言结构的隐性语义。隐性语义由语用义和情态义构成”。[1]观点新颖,只是在著述中关于动态语法教学的具体阐述仍是学术性强于应用性。

关于语言的学习,倪文锦转引美国语言学家halliday观点,并认为应该包括“逐步理解语言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培养对语言、语言形式、语言用途的知觉知识,同时培养能力来控制和谈论这种知觉知识[2]。这段话既指出了语言学习的内容,也提出了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应达到“培养能力来控制和谈论这种知觉知识”的能力目标,其中的“语言用途”“控制和谈论”等关键词为我们确定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据此,我们以“有用”为核心,将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法知识分为规则性语法知识和策略性语法知识两类,下面分别阐释。

(一)规则性语法知识

规则性语法知识以现代汉语基本的语法形式和语义知识教学为主,其内容可以参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相关语法点,主要有词类和词义、句子成分和成分搭配、关联词的逻辑语义和搭配,另外还应该加上基本的语句衔接手段等知识。上述这些语法知识体现现代汉语基本的语法规则,带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规定性,比如名、动、形、副等各词类的名称和分类分别对应着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中人或事物、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程度范围等概念,它们按句法规则组合成句,句再按衔接规则组合成篇,成为人们语言理解和表达所必须依托的工具和载体。这些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是他们将来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生存于常规言语世界所必有的语言知识,也是形成他们正确、熟练、有效的母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性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解读语句表层语义、理解语句逻辑关系之类的基本的文本阅读能力,形成语体得当、语句通顺、语义连贯等基本的作文能力,对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这些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中考、高考语言知识题(改病句、改写、仿写、缩写等)、现代文阅读题、写作题对中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基本要求。而当前许多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规则性语法知识的简单“淡化”,正是导致中学生母语书面语阅读和表达能力不理想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策略性语法知识

有一些语法知识,在语言教学中,它们不仅具有“知识性”价值,还具有“使用策略性”价值。在具体语言运用中,它们可以或者常常被用来作为营造情境意境、传递言外之情和言外之意、产生特殊语义效果的手段和工具,也就是说它们既是语法知识,也可以作为语言运用的手段来使用。对这类知识的教学和点拨,具有策略性意义,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领悟语言使用中的门道和妙处。它们如同一种言语运用的机关或技巧,看似普通寻常的语法词、句式,却可用以触发、激活特殊的语言涵义,增加语言表情达意的张力,产生不寻常的语言效力。

以“他称”指代词为例,“他指”义是其静态的语法意义,和第一人称的自我指称相比,在指代上有一种距离感。因此,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当叙述者需要表达对自我的审察和否决时,它就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语法策略来使用。如: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与地坛》)该文全篇都以“我”来叙述,这一句却改用“她的儿子”和“他”,作者巧妙利用“他称”指代词语的语义衍生出自己对自己的距离感、观照感,对当时只顾自己痛苦却忽略母亲痛苦的自己进行远观审视,从而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这就是所谓的“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齐”(宋·戴复古)。再如:

鲁侍萍: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雷雨》)

周朴园的对白由疑问词“什么”和三个同指词语独立成句构成,配搭上相应的语气符号,短促又密实,将周朴园一瞬间的震惊、惊疑心理刻画入神。这里几个非主谓短句的连用成为了增强言辞表意效果的重要手段。

下面两个来自鲁迅先生作品的例子更是语文教学的经典例子,修饰语语序的变动成为了产生特殊的情境意义和言外之意的重要手段。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伤逝》)常见的具有使用策略性意义,能起到特殊的造境、写意、传情作用,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用”的策略性语法知识列举如下:

(1)名词和代词的指称义(尤其是表称谓的名词和指代义的代词)(2)动作动词的选用、连用及其语义、作用(3)性质形容词的选用、连用及其语义、作用

(4)情态、语气、限制、范围等副词的选用及其语义、作用(5)语气助词的选用及其语义、作用

(6)带描述性的量词的选用及其语义、作用(7)非常规位置的定语和状语的运用及其语义

(8)把字句、被字句、是(焦点标记作用的)字句等句式的运用及其语义(9)主谓谓语句、存现句等句式的运用及其语义(10)非主谓句的运用及其语义

(11)复句表转折、让步、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关联词的语义,等等。

上述这些可以作为使用策略来利用的语法知识,它们要么本身带有明显的语义信息,比如把字句的主动义、不同语气词的不同语气义、主谓谓语句的话题义等;要么和常规结构相比有倒装、移位、连用、省略等形式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带来与常规结构不同的新的语义,因此这类语法知识运用的重点在于利用其承载的语义信息而不是形式规则的遵守上(这是与前一类语法知识明显不同的地方)。策略性语法知识更多地体现了对“语法知识的控制和谈论”。当我们要对课文文本具体语境中的语句进行解读和鉴赏评价,或者在写作时追求言能尽意、得心应手地表达时,对这些策略性语法知识的识别和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文本理解感悟时,它们是学生解读某些语句所隐藏的丰富语义信息的重要线索,在文本鉴赏中,它们能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从语言运用策略的角度进行赏析评论。在写作表达时,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而不是茫然地)进行语法形式的选择和调整,使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特定语境中衍生出丰富的语用涵义,增强言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

二、中学语文语法知识教学的方法——怎么教

中学语文该教哪些语法知识也就是“教什么”问题有了大致范围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教”。因为中学语法知识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生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能力的提高,因此“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就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语言知识为语感培养服务的宗旨下,我们认为应该以隐性指导为主,显性传授为辅;以随文案例教学为主,集中知识归纳为辅。

(一)隐性指导为主,显性传授为辅

大学中文专业的语法教学是以直接的知识传授为主,中学语法知识教学则应该以隐性指导为主。即教师不明确提出要学习某个语法知识点,不直接进行语法点的讲解,而是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时留心和关注某个语法形式,尤其是这个形式在意义理解和表达上能起到什么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规则和语言运用技巧的敏感,潜移默化,最终将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这里说的隐性指导法来源于美国教育家罗杰斯1952年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但是“非指导”不是“不指导”。无论是规则性语法知识还是策略性语法知识都是很难通过学生自我领悟就可以转变为能力的,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不可或缺,而且这种引导和指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在:1.选择“有用”的语法知识点;2.预设学习目标;3.指导实施过程;4.总结评价。整个过程对教师的语法知识结构(既包括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知识结构,也包括中学语法教学知识结构)、语言敏感度、教学设计策略和技巧有很高的要求。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不能进行直接的语法知识教学,像词类名称、成分名称、改病句之类的采用显性的教学更为简便有效。

(二)随文案例教学为主,集中知识归纳为辅

中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文章就是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文,就是正面的案例,学生自己的作文同样也是鲜活的语言练习案例。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随文点拨教学,也是语法知识教学的重要方法。具体的做法可以有:

1.变换对比法:替换文中重点词语,改变原来句子形式,或增加或删减关键词句,将原句和改句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变换对比中感受范文语言在形式表达上的匠心之处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2.比较鉴别法:将作为范文的课本文本语言与鲁迅先生提出“同一作品的未定稿”语言进行比较,或者将同学的作文原文和修改文的文字进行比较,让学生领会“应该这么写”和“不应该那么写”,这么使用语句的好处和那么使用语句的欠缺。

3.审视质疑法:对课文文本语言或学生习作语言进行审察、怀疑甚至否定,在这些过程中激发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样,对于要应对考试的学生们来说,对规则性语法知识和策略性语法知识点做适当的集中归纳,会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语法知识图式,提高知识运用的有效性。

三、结语

也许有人认为,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再提什么语法知识教学是很不合时宜的,但是,当我们回归到“语文”本身,无论是“语言文学”的理解还是“语言文化”的理解,“语言”二字总是语文的根本。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凭空而成的,需要以语言知识做基础。语言知识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各个方面,在这些语言知识的应用中,语法知识的应用相对较难,其显示的作用有时比较隐蔽、不直露,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特别重要,选什么语法知识来学,怎样教和学才能有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这些正是本文思考的问题,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1.1 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原则。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和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文因道存,道以文显。对语言文字形式的分析,能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形式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并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感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文悟道,经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同时,因道学文,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

1.2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二者相依存。在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都需要思维。语言训练不能离开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1.3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吐。提高了听和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和写的能力,反过来,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听和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总之,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训练时,要注意各自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

1.4 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语言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接受检验。语文课课内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而语文课堂之外却有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课内举一,课外反三;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内教学,鼓励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运用于课外,积极指导课外学习,发展学生的特长,使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互为用,提高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2.1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一是培养学生识记能力。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要求学生对生字读音准确、书写无误,对新词语理解正确;二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的中心、结构、方法,对体裁不同或相同的课文进行分析比较,把教材作为例子,由讲读延伸到自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反复训练,以掌握阅读技巧;三是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的现象和描写,对学生同时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四是指导和训练学生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卷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心得笔记、列提纲的习惯;五是督促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多看报,多听新闻,多看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开心词典”等益智类节目),每学期应提倡阅读2~3部名著。阅读教学从以上五个方面认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定会大有提高。考试中的选择字音、字形、词语的运用等就不会出现失误,各类文体的语段阅读也会手到擒拿。

2.2 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形势的要求了,这就要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2.2.1 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如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诗文中的意境。读戏剧,让学生分角色演读比赛,写出人物分析。读说明文和议论文,要快速阅读,然后写出文中几个要点。读小说,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写出人物分析。

2.2.2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2.2.3 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2.2.4 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语老师用大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

2.2.5 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学生迁移与创造能力。教师设计作业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二是听、读类输入信息方面迁移性训练;三是说、写类输出或生成信息方面的训练。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论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用一句流行语言来评论当代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弱势群体。如果用一句不客气的俗语来说的话,那可就是“二姨夫——甩货”了。不是我对当代作家和教材编写者的不恭,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确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自读课。面对有限的课时、繁重的工作量,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各位老师自然使尽浑身解数来保证重点篇目的教学。这些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也就被挤兑得不得不靠边站了。

而当代文学作品的尴尬处境还远远不在于此。虽然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在高考试卷上却又占据着绝对的“强权”。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三篇文章,无论是散文还是科技文,几乎都是当代文学作品,而且分值也是仅次于作文的另一个重头戏。这样就造成了平时教学与考试要求的一个失衡。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即教材),尽量的协调好教学与考试的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我看来,当代文学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涉及到考试中的作文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因此,如何把握住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就成为我们每位老师在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所应关注的重点了。

作文教学是穿插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的。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整体结构、写作技法、所用修辞、表达思想„„很多方面来给学生启发、渗透。不是一朝一夕、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的事,而是应该贯穿到我们每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中去的、随时要注意的事。在这里我不想多谈。

我主要想关注的还是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利用有限的当代作品,教会学生阅读当代作品的方法,提高其审美情趣。经过思考和探索,我开始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或深或浅、或多或寡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个性化阅读教学”大体采用“整体感知一互动感悟一重点突破一训练语言”的操作策略。作为教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设氛围,提供自主阅读和训练的机会和环境。我的这一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比如,《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节课伊始,我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同学们,著名作家碧野同志用一支点染江山的彩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旖旎温柔、艳丽迷人的天山自然风光,前两个小标题下的景物更是美不胜收。祖国的名山胜水多佳联妙对,文人墨客的题诗歌咏更为之增色添辉。今天我们依据这两部分的内容学写对联,为天山增添一道文化景观,如何?”学生的眼睛亮亮的,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复习了对联的特点和写作要领后,我提出训练要求:可独立撰写,也可合作完成,并请写在投影片上准备“发表”。

十分钟后,思维敏捷、素有“才子”之称的张闻宇同学率先举手:“我拟了两联。一联是‘戈壁沙滩,赤日炎炎,暑气溽溽;天山雪峰,白云朵朵,溪流潺潺’。另一联是‘红鳞映清流诗情一片,蓝天衬雪峰画意无穷’。”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也指出“无穷”与对应词“一片”结构不同,对仗不工,可以改为“几重”。女“诗人”季莉敏也不甘落后:“林海浩瀚,推出万重浪;雪峰矗立,插入千层云。”又是一阵掌声。一向腼腆的赵云同学站了起来:“青青蓝蓝,绿草毯上野花点点;重重叠叠,塔松伞下日影斑斑。”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徐亮说:“我仿赵云句式写了一联:‘隐隐约约,山石鼓上水声阵阵;蜿蜿蜒蜒,密林深处鸟鸣声声。”’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指出“蜿蜒”是连绵词,不可随便拆开随意增加音节,可以改为“清清幽幽”。

武侠小说迷郑枫递来他写的投影片:“巍峨天山入云霄峰擎玉臂,氤氲紫气绕太虚竹展翠枝。”“妙!妙!”同学们击节赞叹。原来联语巧妙嵌进了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两个人名:萧峰与虚竹,的确很可玩味。得了鼓励的他又补充说,“我还有一句下联‘壮丽瀑布泻断崖水开白莲’,这与课文意境更相合些。”同学们点头称是。这时,钱虎斌同学念出他的上联:“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无限好。”并诚征下联。课代表瞿玲燕略作思考后说:“牧马奔腾野花绚烂草原风情浓。”钱虎斌同学巧妙点化古人诗句,不露痕迹,既显得典雅又与牧场黄昏的情境相合,真是不错。

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交流了他们合作完成的对联,出现了诸如“牧羊似玉珠点缀草场,森林似青幔遮盖群峰”;“风临毡包弦音袅娜溢笑语,月洒牧场草色朦胧引遐思”等精彩联语。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我因势利导进入第二个环节:学写诗歌。

我说:“同学们,联语就是诗语,特别是律诗,要讲究平仄,中联两联要求„„”“对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刚才同学们以凝练的联语已经很好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下面能否再进一步,把有关”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的联语加以组织,串连成一首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律诗呢?除每句最后一字必须注意平仄外其余的可不计较。” 5分钟以后,一位男生大声念了他的“作品”:“天山脚下走,人在画中游。蓝天衬雪峰,红鳞映清流。蹄响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骏马行溪畔,野花过人头。”同学们报以更热烈的掌声。我十分欣喜,鼓励同学们:“依文写诗并不难,关键在于对语言的敏感和提炼。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迷人的夏季牧场’改写一首体式更为自由的‘新诗’。”同学们立即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新的“创作”状态。

第四篇: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一般过去时)My New Neighbor 的教学设计

堽城镇第一小学 苏凡同

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针对教学内容My New Neighbor 中出现的动词一般过去式,渗透的语法教学。

在教学一般过去式时态过程中,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探知,第二:在语境中运用过去式的肯定句形式进行操练,第三:综合运用。本课时是针对第二步中的一节语法渗透课。

教学目标: 在学习过去时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并对英语的时态有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经过前面的学习,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过去时的构成和简单应用,但是可能有少数学生还没有全掌握,有待于今后的学习。

1.知识目标:归纳动词过去式变化常见的五种形式;复习、操练和巩固一般过去式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并归纳句型,并能在具体练习中正确运用过去式。

What did …do? …(过去分词).Were…? Yes,…./ No, ….Was…? Yes,…./ No, ….Did …? Yes, …./ No, …

2.能力目标: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过去时表达已经发生或过去的事情。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1)、模仿和演练、对比学习、听说领先。

(2)、通过对过去时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求知欲。

(3)、学生了解汉语与英语的表达差异,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

教学思路:

在完整的语境下呈现,操练与运用语言.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一般过去式进行交流。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调查表、阅读材料等

教学过程(Teaching Steps):

Step

1、Greeting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I’m very happy, and you?

(通过问答和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warm—up Games: Listen and do

Shall we play a game?

Listen to me and do the actions.Ready?

Stand up sit down shake your body quickly shake your body slowly

play basketball clean the room 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Good job!(教师手持话筒)I am a reporter, What do you usually do?

S1 S2 S3 …分别回答教师板书动词原形(教学设计:通过做游戏,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而且也将本节课出现的动词短语进行了复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Step

3、Presentation

Ask: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o you remember? Let’s Look and listen.播放第一段录像(教师在上周末的几个片段)

(教学设计:录像中的内容肯定已经过去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1、2、T: I watched TV and watered flowers last weekend.(教师在板书后用红色粉笔加ed)(教学设计:用红色粉笔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加大)

What did you do S1 ?

S1: You washed clothes.Step4.conclusion

(让学生看黑板,总结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规则如下:)

1、一般情况下,动词词尾加-ed,如:work---worked play---played want----wanted

2、以不发音的-e 结尾动词,动词词尾加-d,如: live---lived like——liked hope---hoped

3、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把-y变为-i 再加-ed,如: study---studied cry---cried carry---carried

4、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动词,双写词尾辅音字母,再加-ed,如: stop---stopped sit——sitted

5、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有固定形式,须多加记忆。Go——went make——made get——got

buy——bought come——came fly——flew do——did, am/is——was, are——were, say——said, have——had, fly——flew, forget——forgot, bring——brought,think——thought

Step5: Play a game

Do you like to play games? …Let’s play a game.Do you remember …?Yes, it is a… No, I forget.” Write “Do you remember …?Yes, it is a… No, I forget.” on the blackboard.(Reviews regular and irregular past-tense verbs.)说明:

1、每个学生制作所学过的动词与其过去式的卡片,并用同样的彩笔给每对相对应的词涂色。

2、每两个同学分成一组。每组同学将制作的卡片打乱顺序放在一起,正面朝下放在课桌上。

3.每人抽出五张卡片,找出其中相对应的过去式放在一边。剩下没有对应的动词或过去式的卡片问对方“Do you remember…?如果对方手中有相对应的单词卡片就说“Yes, I do.”便把两张卡片放在一边,并放到一边。如果没有就说“No, I forgot.”就从课桌上剩下的卡片中抽出一张卡片。如果手中的卡片有与抽出的卡片相对应的,就一并放在一边,否则就放在手中的卡片一起,继续游戏……直到先把手中的卡片放完为止,先放完者为胜。

Step6:Homework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Talk about with your classmates.

第五篇:语文语法知识(短语)教学设计

语文语法知识(短语)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与学情简介

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只在每册的课本后面附录中简单地介绍了一点点,学生学了这册一点,而上册的内容却忘记得差不多了。因此,要有系统地讲解语文语法。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语法知识。2.语文语法在生活中的意义。

3.掌握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等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短语的类型及其结构。2.短语类型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句子一 “感冒了,我去看医生。”中“我去看医生 ”就能治好感冒吗? 句子二 “天气太冷了,大家走出教室晒太阳。”中“大家走出教室晒太阳”,到底是大家晒太阳,还是“太阳晒大家’?

小结:这就是语文中语法的知识了,这两个例子实际从意义上是说不通的,但大家都这么说,也就不足为怪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短语。师:什么是短语?請大家说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组合。生:“我们的教室”、“老师讲课 小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短语。特点:短语不是句子,是没有标点的。

短语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

师:“老师和同学”、“讨论并通过”这两个短语有什么特点? 生:有“和”“并’两个连词。

小结:这两个短语就是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可插入连词,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短语,词性也相同。

师:“我们的教室”、“小心地翻译”,这两个短语有什么特点? 生:有两个助词“的 ”、“地”。

小结:这两个短语就是|偏正短语。词与词之间可插入结构助词“的 ”、“地”,使前后词之间有修饰、限制的作用,这就是先偏后正。师:“敬畏生命”、“走路”、“夸奖我”这三个短语有何特点? 生:前一个词是动词,后一个词是名词或代词。

小结:动宾短语就是前边一个词是动词,后边是受其支配的名词或代词。板书设计

类 型 例 子 特 点

并列短语 老师和同学

1、连词“和” “并 ”讨论并通过

2、词性相同

3、关系并列

偏正短语 我们的教室

1、助词“的 ”、“地”

2、先偏后正

小心地翻译

动宾短语 敬畏生命

1、前动词后名词或代词

走路 夸奖我

作业布置

指出下面短语的类型 完全相信 报刊杂志 写文章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词性的掌握不够熟练,重复讲解还过于浪费时间,可以尝试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差异调整教学设计,提升语文基础知识课堂学习效率。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用”的语法知识及其“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设计1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设计 ——短语 教学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反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中学语文 有效教学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要阵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

    如何有效教学音标知识

    巧取拼音与音标的联系 简化音标教学 摘要:小学生学英语的新鲜感往往不能持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开始感到学英语吃力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落千丈。究其原因英语单词拼读......

    有效教学期末考试知识整理

    有效教学 名词解析20;解答题4*12;案例题 1接受学习/发现学习P94 接受学习: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利: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

    中学语文知识及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知识及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张书林 中国历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在中学教学科目中,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总是息息相关,相互为用,互为依托,就是如今的高考,语文试......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

    康红歌 (南阳市第五中学,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美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作用,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诗歌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兴趣不大,教师运用......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 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中学黄国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提到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