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6: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

天津市地方教材《发现与探索》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实验和收集信息进行研究的活动。

1.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能亲自进行实验和操作的,或者对己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推理而较容易得出结论的内容。

2.教材相对讲更贴进学生生活,教材难度适中,对物理性实验安排数量较少。

3.教材的思路更明显地体现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各种奥秘。注重信息研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4.在科学价值观培养上注重了以下三点:

(1)科学服务于实践认识。

(2)培养科学研究兴趣。

(3)认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题 :1 轮子的作用

复备或分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知道“轮子”的三个作用的一些科学道理,并学习解释生活中 的一些相关的现象。

2.通过本课 “轮子的作用”的课题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轮子”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学习态度。

3.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使学生了解轮子的三种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 实验二和实验三,轮子组合后的变速作用和改变方向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获得解决。

教学准备:

轮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言

由插图和导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轮子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活动

实验一

通过“拉书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一---省力的道理。1明确实验目的 2组内进行实验 3思考并回答问题。实验二

通过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二---轮子组合后,可以使从动轮的转速加快或减慢的原因。

1要组织实验器材的制作,然后要指导实验的方法。

2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几个同学要互相配合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通过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三---轮子组合后,可以使从动轮改变转动方向。1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2强调几个同学要互相配合进行,要多做几次,体会从动轮轮子方向的改变。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三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四段内容,用小组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探索延伸

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第一个例题关键是连续两次转动方向的改变,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理解这一事例的目的。第二个例题关键是加了链条使从动轮不改变转动方向,而提高了速度,对于链条的传动不做过多的解释。

板书设计:1 轮子的作用

课题:

2、钢珠变乒乓球”

复备或分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密度与浮力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3、通过“钢珠变乒乓球”的实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了解科学、掌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拓宽自身的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科学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叫“同体积”。教学难点: 通过敲击盆边、震动沙粒、使盆中的沙子“流动”,出现。教学准备: 盆、沙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变魔术导入:可在课前在沙盆中埋入一个乒乓球,当众把一个钢珠放在沙子上,盖上一块黑布,用两手拍动盆边,打开黑布,钢珠不见了,盆中出现一个白色的乒乓球。使“魔术”“变”得逼真,增强魔术的真实感觉,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渴望解密魔术的真相。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活动

1.钢珠“变”乒乓球这一科学游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钢球下沉,乒乓球上浮于沙子表面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几点提示初步认识到密度与沙子浮力的作用。但密度及浮力的概念暂不向学生提及,待将来用物理课中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通过敲击盆边、震动沙粒、使盆中的沙子“流动”,出现:

① 同体积的钢珠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钢珠重,当拍动盆边、使盆中的沙子产生运动时,钢珠就沉入沙中。

② 同体积的乒乓球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乒乓球轻,当拍动盆边使盆中沙子产生运动时,乒乓球旁边的沙子会沉入乒乓球底部,乒乓球就慢慢的浮出沙面。

2.这个科学游戏,是密度与浮力的实验。固体的沙子也会产生浮力,但沙子的流动性不像液体那么好,因此需敲打盆边,帮助固体的沙子流动。由于钢珠的密度大于沙子,沙子的密度又大于乒乓球,因此密度高的钢珠会沉入沙子中,密度小的乒乓球会浮上来。三探索发现

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

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四探索延伸

流沙是大自然所设计出的最巧妙机关。在公元1692年时,牙买加的罗伊尔港口就曾发生过因地震导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后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两千人丧生的惨剧。看似平静的英国北部海、美丽而危险的阿拉斯加峡湾等地也曾发生过流沙陷人的故事。但是,大多数人往往都没见过流沙,更没有亲眼目睹别人掉进流沙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们对于流沙的印象主要基于各种影片,在电影塑造的场景中,流沙是一个能把人吸入无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们深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受困者顷刻间被沙子吞噬。

板书设计:

2、钢珠变乒乓球”

课题 :保护鸡蛋

复备或分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防振及包装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保护鸡蛋”的学习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物体受力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流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及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鸡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言

由插图和导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保护鸡蛋”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活动

1.指导学生学习并议论

▲ 第11页中的1.设计实验方案中的 ① 实验要求: ② 设计实验:

试验计划内容、思考问题 ③ 小组合作:

▲ 制作实验装置的要求中的① ② ③

▲ 动手实验,验证成果中的① ②,及查验表格中的每个细节。

2.若从二楼窗口(或平台)往下扔“实验装置”,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求伸出双臂让“装置”自由落下。上身不准探出窗外,这一要求列入竞赛规则中,违规者将不计成绩。以保证安全!3.“鸡蛋扔向布屏后为什么不破?”

因为鸡蛋扔向“布屏”后,鸡蛋与“布屏”撞击的作用时间较长,使鸡蛋与布屏之间的冲击力大大减小,加之“布屏”起着缓冲作用,因而鸡蛋不会打破。这是“物体碰撞时间对物体受力的影响”的实验,三探索发现

采用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索发现 四探索延伸

在院子里进行“摔不破的鸡蛋”活动。1做好组织工作。2进行活动。

板书设计:3 保护鸡蛋

课题:

金鱼“游”进鱼缸

复备或分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的科学道理。进而学习解释一些生活中与其相关的常见现象。

2、通过本课“金鱼„游‟进鱼缸”课题的制作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

3、通过实验及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科学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演示学具,了解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的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实验学具的制作。

教学准备: 鱼、鱼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言:由教师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引起好奇心,提出“金鱼为什么会进入鱼缸里”的问题导入新课。

提出:霓虹灯为什么会动起来?电影是怎么回事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为下边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2)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金鱼为什么会进入鱼缸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活动 1器材的制作

按照制作程序指导学生完成制作活动。注意两点,做好指导工作:

一是金鱼与鱼缸画的位置很重要,位置不对的话金鱼只能一部分进入鱼缸了。要指导学生研究后再画。

二是铁丝的位置要放在白卡纸的正中央,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2进行实验

1)通过搓动学具观察“金鱼游进鱼缸” 的实验,研究人的眼睛在看东西时存在视觉暂留现象。

2)这个实验要让每个学生都做几遍,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新知。3)指导好小资料的学习,让学生有些理解就可以了,不需要背下原文。4)理解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就是人对连续影像的记忆,每一个画面约可停留1/24秒在脑中,当上一张画面的影像尚未消失,而下一张连续动作的影像又进来,二张之间动作的差异又很小时,就产生动的感觉。

三、探索发现

共两段内容: 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实验的结论。

第二段内容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是有时间限制的,让学生从自己实验中去体会和理解,是可以达到好的效果的。

四、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两个事例。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板书设计:

金鱼“游”进鱼缸

第二篇:五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

五年级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制作实验器材进行试验,观察、研究轮子的作用。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铅笔、绳子、硬皮书、硬板纸、大头针、胶水、剪刀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平时,我们见到的汽车、火车、飞机上都装有轮子,几乎所有的机器上,到处都有轮子。难以想象一个没有轮子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轮子的作用。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轮子与省力。

①组装器材实验:把一摞书捆在一起,将捆书绳留出一段作为拉绳。②拉书实验:将捆好的书放在桌上拉动,感觉用力情况。③在书本下面垫上两支铅笔,再拉动书本感觉用力情况。

④思考:做了两个试验后,你体会在哪种情况下拉动书本省力?在省力的试验中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2、实验二:轮子与转数变化。①指导制作齿轮,②指导做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实验。

③思考:数一数,大齿轮有几个齿?小齿轮有几个齿?大齿轮转一圈时,小齿轮转几圈?大小齿轮组合在一起起到什么作用?

3、轮子与转动方向。

①用实验二装置进一步实验。转动一个齿轮,另一个齿轮也同时转动,边转动边观察齿轮转动的方向。

②思考:这两个齿轮组合在一起,除了转数发生变化外,两轮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

④小结:一个轮子可以改变另一个轮子的转数。

(三)、探索发现

1、轮子可以使运输物品时省力。

2、两个齿轮组合在一起,一个轮子可以改变另一个轮子的转数。

3、两个齿轮组合在一起,一个轮子可以改变另一个轮子转动方向。

(四)、探索延伸

1、研究一下你的自行车,大小齿轮各是多少?大论转一圈,小轮在链条的带动下转几圈?

2、甲乙丙三个齿轮,若甲齿轮顺时针转动,乙齿轮也要顺时针转动,怎么办?

第二课:钢珠变乒乓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钢珠、乒乓球两种物体在沙子中的活动,了解两种物体在沙土中的沉浮现象。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塑料盆、沙子、乒乓球、钢珠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事先把乒乓球埋在沙土里,上面放一钢珠,叫学生看后,用一块布盖上,叫一同学拍动盆边后,看有什么发现?

(二)学习新课:钢珠变乒乓球的道理

1、实验一:让钢珠沉入沙中。

①、在盆中放入多半盆干燥的沙子。②、把钢珠放在沙面上。

③、两手敲击盆边,钢珠沉入沙子中。思考:钢珠为什么会沉入沙子中?

2、实验二:让乒乓球在沙子中浮上来。①、把乒乓球埋入沙子中。

②、两手敲击盆边,乒乓球慢慢的从沙子里浮上来。③、思考:乒乓球为什么会从沙子中浮上来?

3、实验三:用湿沙子进行实验。

①将盆中的干沙子换成湿沙子,重复实验

一、实验二。观察钢珠和乒乓球下沉和上浮的情况。②思考:钢珠和乒乓球为什么在潮湿的沙子里与干燥的沙子里的效果不一样呢?

(三)、探索发现

1、同体积的钢珠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钢珠重,当拍动盆边使沙子产生运动时,钢珠就沉入沙子中了。

2、同体积的乒乓球与同体积的沙子相比较,乒乓球轻,当拍动盆边使沙子产生运动时,乒乓球旁边沙子就会沉入乒乓球底部,乒乓球就慢慢的浮出来了。

(四)、探索延伸

想一想,如果有人一旦陷入沙坑中,应怎样做,才能使身体脱离沙坑?

第三课:保护鸟蛋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制作实验装置。

2、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打印纸、熟鸡蛋、胶带、胶水、剪刀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家都知道、鸡蛋如果从高处落到坚硬的地面上会破裂,用什么方法可以是从高处落下的鸡蛋完好无损呢?我们来研究研究。

(二)学习新课:

一、设计实验方案:

①实验要求:选用恰当的填充物,设计以保护鸡蛋的装置,使鸡蛋从2-3米的高处落下不破。

②设计实验:在练习本上写出计划内容。

③思考:什么样的填充物最好?飞机空投物资时虽然已有减震措施,为什么还要用降落伞?

④、小组合作:在小组内共同研究,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

二、制作实验装置。

1、外形美观实用。

2、装置体积不要过大。

3、填充物使用得当。

三、动手实验,验证成果。

1、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选派一人进行表演。

2、各组依次打开实验装置,查验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填表)

组别 形状 大 中 小 填充物 创意 蛋完好 蛋破裂 1

……

四、交流研讨

各组选派一人,谈本小组设计、制作实验装置的构思机体验。

五、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发现,实验装置需要精心设计,合理使用防震填充物才能保护鸡蛋不受损坏。

2、探究的过程是: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成果验证——交流研讨

六、探索延伸

游戏——玩中学,摔不破的鸡蛋。

把布悬挂在支架上布的下部向上翻卷一部分,以挡住鸡蛋不落在地上。思考分析:鸡蛋扔向布屏后,为什么不会破裂?

第四课:金鱼游进鱼缸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有趣的实验,探究人眼睛看东西时的视觉暂留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铁丝、白卡纸、彩色笔、直尺、铅笔、双面胶。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老师演示金鱼游进鱼缸里。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二)学习新课:金鱼为什么会游进鱼缸里

1、老师指导学生器材制作

①折纸:将白卡纸对折一下,然后打开。

②画图:在白卡纸正面用彩笔画上金鱼,在另一旁画上鱼缸。③固定铁丝:(用双面胶固定,注意铁丝放在中间。)。

2、实验:

①教师指导实验,将准备好的铁丝放到两只手掌中间,由慢到快搓动。多做几次,进行观察。

②思考:实验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如果搓动的太慢有这种现象吗?

小结:人的眼睛看东西时,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而这个现象还能在头脑中保留一会儿。我们看到金鱼,又马上看到鱼缸,在金鱼、鱼缸的印象还没有消失,又看见了金鱼、与鱼缸,这是两种印象重叠在了一起。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分别进行由慢到快地搓动试验装置,我们研究了人眼睛的一个特性,即: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

2、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是有时间限制的,实验中纸板转动的太慢时,看上去还是两幅画,只有转动快了,金鱼才能游进鱼缸里。

(四)、探索延伸

1、打开电脑后,当快速移动鼠标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回想一下,夜里下大雨,当你看到路灯附近时,看到的不是一个一个的雨点,而是一条一条的雨线,这是什么现象?

第五课:水滴放大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卡片纸和水滴制作水滴放大镜,研究水滴的放大作用。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水、滴管、玻璃片、打有小孔的卡片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谁用放大镜看过东西?你还知道用什么能够放大物体吗?老师今天教你们制作一个水滴放大镜.(二)学习新课

1、实验器材制作

①取一张打好小孔的卡纸,在小孔的边缘处均匀的涂上一层蜡烛。②在小孔背面粘上一段透明胶带,翻过卡纸使透明胶带向上。

2、实验:水滴是否有放大作用

①用滴管小心地将1-2滴水滴到小孔上。

②把准备好的书本放在桌子上,用水滴放大镜对着书中的文字。

③透过水珠往下看,如果字体不清楚,可以调节水滴的高度,知道清楚为止。④思考:水滴放大镜的水滴是什么形状的?

3、实验二:水呈平面状态时对文字是否有放大作用?

①用滴管吸些水滴在玻璃片上,用另一块玻璃压在水滴上面,使玻璃中间的水滴成一个平面。

②将另一张带有小孔的卡纸放在玻璃片上。

③把准备好的书本放在桌子上,透过小孔向下看,书上的字是否被放大了?。④思考:通过观察,你发现书上的字大小有变化吗?

4、小结:通过几次试验说明,水滴有放大的作用。

(三)探索发现

1、两个实验:一个是透过水滴观察文字的试验;一个是透过平面水观察文字的实验。

2、水滴具有放大的作用;当水呈平面状态时,没有放大作用。

(四)探索延伸

1、如果将两个同样物体分别放入装有水的方杯和圆杯中,从杯的侧面观察两个杯中的物体,会发现什么现象?

2、从圆形鱼缸的外面观察鱼,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第六课:潜艇的沉与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气球带动小石块下沉与上浮实验,认识潜艇下沉与上浮的道理。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水槽、塑料管、线绳、小石块、气球、消毒纱布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潜艇是一种在水面下面进行作战活动的舰艇。谁知道,潜艇为什么会自由的下沉和上浮呢?他是依靠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二)学习新课:潜艇为什么能潜入水下,又能浮出水面?

1、实验一:体验气球的上浮

①将气球吹大,并将气球口用绳扎紧。

②把气球按倒在水槽底部,感觉一下,压气球的手有什么感觉? ③松开手,气球会怎样?。

④把气球中的水放掉,松开手时,气球会怎样?。

⑤小结:实验说明充气气球在水中有上浮的力。人们是不是利用这个道理制造潜艇的呢?

2、实验二:小石块上浮与下沉的简易实验 ①将小石块、气球、塑料管绑扎好。

②将气球中的水排净,把装置沉入水底,塑料管的一端留在外面。③通过塑料管向气球吹气,观察小石块上升现象。

④当小石块上浮到水面时,用断续放气地方法,观察小石块下沉的情况。思考:你能揭示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下沉的道理吗?

(三)、探索发现

1、潜艇能够下沉上浮和小石块上浮下沉的道理相似。潜艇两侧装有两个大水箱,通过控制水箱中水和空气的多少使潜艇下沉和上浮。

2、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大发现,其原理并不很复杂。

(四)、探索延伸 讨论

潜艇长时间在水下活动,你知道它还有哪些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吗?请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第七课:平面图形的拼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正多边形在平面上拼接的可能性。

2、知道在平面内拼接,正多边形边界之间即不留下空白,又不互相重叠。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卡片纸,剪刀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为了美化环境,我们常常会看到用各种图形拼接的图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些图案是怎样拼接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平面图形的拼接问题。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制作实验器材

①、按课本图样分别描下来。

②、把描下来的图样贴在卡片纸上,用剪刀剪下来,作为模板。③、用模板在硬卡纸上描9个同样的图形,并剪好。

1、实验一:拼接正四边形:

①、教师分小组指导实验,将10个正四边形图形按拼接要求进行拼接。

②、拼接后,检查正四边形图形边界之间是不是做到了既没有留下空白,又不互相重叠。

③、小结:实验证明,在平面内正四边形是可以拼接在一起的。

2、实验二:拼接正三边形

①、指导实验,动手做一做,将10个正三边形按拼接要求进行拼接。②、小组研究,用10个正三边形能拼出几种图案?

④、小结:正三边形是可以拼接在一起的。那么,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是不是都能按要求拼接?

3、实验三,验证猜想

①用10个正五边形、10个正六边形图形分别进行拼接实验。②、你发现了什么?。

③、小结:通过实验说明,不是所有的正多边形都可以按要求拼接。有些正多边形可以按要求拼接,而有些不能拼接,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探索发现

1、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是可以按拼接要求拼接的。正五边形是不能按要求拼接的。

2、学会了公式,很容易判断哪种正多边形是可以在平面内按要求拼接的,那种不能。

2X正多边形边数÷正多边形边数-2

(四)探索延伸

小组研究,完成1、2题

第八课:会唱歌的玻璃杯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调整杯中的水量,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

2、通过比较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玻璃杯、筷子、清水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老师演示,用筷子敲击玻璃杯,使杯子奏出悦耳的乐曲,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①、用筷子敲击没有水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

②、向杯中倒入约2厘米深的水,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听听发出的声音。③、再向杯中倒入约2厘米的水,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听听发出的声音。

④、④第三次向杯中倒入约2厘米的水,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听听发出的声音。⑤、提问:当杯子中的水量逐渐增多时,敲击时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2、实验二,①、分别向杯中加水,当杯子发出的声音由低到高时,杯中装水的顺序是怎样的? ②、把四只同样的杯子画在笔记本上,再把实验结果画出来。

3、实验三,1、把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倒入不同水量的水,将玻璃杯发出8个音符。

2、演奏乐曲。

(三)、探索发现

1、知道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去了解它,认识它。

2、通过调整玻璃杯中的水量,能使敲击玻璃杯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杯中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杯中的水越少声音越高。

(四)探索延伸

1、探讨,买瓷碗时,怎样辨别瓷碗又没有裂纹?

2、有经验的铁路工人,用锤子敲击火车的轮子,这是为什么?

第九课:人体上的尺寸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测身高及脚长,分析得出身高与脚长的关系。

2、通过测量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卷尺、直尺、硬纸板、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谁知道警察在破案时都是通过哪些手段进行的?你知道多少就和同学们说多少。

2、那么警察为什么凭一个脚印就能判断出罪犯的身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1、实验一。测身高

①、以地面为零点向上用固定物把2米长的皮尺,固定在墙上或门框上。②、准备好硬纸板。

③、被测的同学靠着皮尺站直。

④、另一位同学用硬纸板紧贴在被测人的头顶上。⑤、记下纸板所指的皮尺的刻度。

2、测脚长。

①、用直尺量大脚趾到足跟的长度。②、把脚长的数据记录下来。

3、分析数据与填表。

…… 身高

脚长

身高÷脚长

4、思考讨论:通过对比分析,你发现什么规律?

5、、教师提示:儿童与成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倍数关系不一样,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回家后收集成年人身高与脚长的倍数关系。

(三)分析案例

帮助侦查员计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看书39页)

(四)实验二。测眼高、两臂平举长、坐高。

1、测眼高:(注意:测到眼眶边上)

2、侧上肢上举高:(注意:上肢上举,从中指尖到地面)

3、侧坐高:(平座椅子上,从头顶到地面)

4、用自己身体的有关尺寸,与上面的资料比较,看一看有差别吗?

5、分小组按下列算是分别计算:

眼高除以身高。上肢上举高除以身高。坐高除以身高。思考:你发现了人体各部位尺寸之间的关系了吗?

(五)探索发现

1、少年儿童身高大约是脚长的6.8倍,成年人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2、学会了用搜集、统计、计算、分析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

(六)探索延伸

1、试着测量一下自己的脚长与拳头周长是什么关系?

2、调查一下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哪些方面与人的身高、眼高、坐高等有密切的关系。

第十课:排列中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

2、初步掌握一些研究的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判断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红、绿、黄纸各一张,曲别针、白纸、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用到排列的知识,出示图:

(二)学习新课

1、小组实验:

①、选出3位同学,横着站一排,胸前分别戴红、绿、黄方块标志。②、选出1名记录员,记录3人站位排列的种类。③、3人交换站的位置,以3人站位不重复为准。④、记录3人站位排列。1 5 2 6 3 7 4 8

⑤、统计找到几种站位排列?

2、分析研究: ★ ○ □ ○ □ ★ □ ★ ○ □ ○ ★ ○ ★ □ ?

①、分析上表填图方法。

②、以□打头排列的图形有。

□○★ □★○ ③、以○打头排列的图形有。

○□★ ○★□ ④、以★打头排列的图形有。

★□○ ★○□ 思考:小组人员站位的过程能否抽象为排图形的过程?这3种图形的不重复排列只有上面6种,前面图中少了哪一种?你填对了嘛?

3、找规律:

我们把上面的分析简化一下,用1代表★,2代表○,3代表□。3个数的排列有:1打头有:123 132 1打头有:213 231 1打头有:312 321 3个数的排列只有6种方法。

(三)探索发现

1、找到了3种图形的排列规律。

2、探究活动的过程:

提出问题——活动设计——分组实验——分析研究——找出规律。

第十一课:感受大气压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玻璃瓶、熟鸡蛋、酒精棉球、火柴、气球、透明胶带、剪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气包围在地球表面,大气重量产生了大气压力。我们身边许多有趣的现象都和大气压力有关,让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瓶子吞蛋。①、将一只熟鸡蛋剥掉皮。

②、熟鸡蛋直立在玻璃瓶口,以熟鸡蛋不掉入瓶中为准。③、拿开鸡蛋,将酒精棉球点燃放入瓶中。④、马上将鸡蛋的小头轻轻塞在瓶口上。⑤、观察:鸡蛋被瓶子吸进的过程。

思考:测试鸡蛋略大于瓶口,为什么要用大头?点燃棉球后,为什么要用小头?试着说说瓶子吞鸡蛋的道理。

2、实验二:吹瓶中气球。

①、在透明矿泉水瓶底部,扎一小孔,然后用胶带将小孔粘上。②、把一只瘪气球塞进瓶子里。

③、把气球的口翻过来套在瓶口上。

④、往气球里吹气,能把气球吹得和瓶子一样大吗?

⑤、揭开瓶子小孔的胶带,再吹气,瓶中气球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思考:两次实验,有什么不同?说说理由。

(三)总结:

通过实验证明,将赌注小孔的胶带撕掉,吹气时,瓶中空气从小孔排出,气球便吹大了。

(四)探索发现

1、棉球燃烧加热瓶中空气,部分气体排出,瓶中空气变少。

2、棉球熄灭后,瓶内温度下降,鸡蛋与瓶口此时是密封的,这时瓶内气体压力不断减小,在外力作用下,将鸡蛋推入瓶中。

3、吹瓶中气球实验,第二次由于打开了小孔,使得瓶中空气可以从小孔排出,瓶内气体压力和瓶外气体压力相同,就可以把瓶中气球吹得和瓶子一样大了。探索延伸

难拔的热水瓶塞: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第十二课:转移发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身边采用转移技法发明的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规律。

2、实践转移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收集并了解一些物品的特点与功能的信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转移发明技法

(二)学习新课

1、查阅信息,研究转移发明技法

小结:转移发明技法是把一种事物的方法、原理、特点等用在另一种事物上,从而发明一种新的物品的方法。

2、实验一。探索转移发明技法的规律

①、电视机拉杆天线——特点:可伸缩——可伸缩教鞭

②、面包——原理:使用发泡剂使面包发泡、松软——橡胶海绵

3、尝试转移发明技法活动

4、实验三。动脑动手尝试转移发明技法 ①、铅笔刨花的新用途——

②、揉搓成团的废纸的启示——

③、思考:你发现身边有运用转移发明技法的物品吗?与同学们说一说。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践,了解了转移发明技法。尝试了发明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发明了用转移发明技法物品的规律。

(四)探索延伸

1、转移橡皮膏的特点,可以发明什么?

2、你能根据不倒翁的特点,发明一种新的物品吗?

第三篇:《发现与探索》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飞机升空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小木棒、胶带。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飞机已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一架飞机很大、很重,那么它是依靠什么力量飞向天空的呢?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不开的纸

①、双手各拿一张A4白纸,使他们相距不太大的距离,并让他们自然下垂。②、用嘴对着两纸之间平稳的吹气。③、实验观察:两张纸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空气对所有的物体都有压力,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向两纸之间吹气时,空气流动快了,纸间压力减小了,而纸两侧空气压力不变,相对大于里边,压的纸向里靠近,两张纸没有被吹开?

2、实验二:吹起来的纸条

①、将A4白纸条贴近嘴唇下边,并用食指按住,然后平稳向前吹气。②、实验观察:纸条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用嘴吹气时,纸条上边的空气流动快,空气压力相对小,纸条下边的空气流动慢,空气压力相对大,纸条是不是由于上下空气流动速度不一样,造成压力不同而被托起来的?

3、、实验三:模拟机翼升起

①、将一张A4白纸对这,使上半部分纸比下半部分纸缩进2.5厘米,用胶带把上下两部分粘起来,形成机翼状。上半部分略凸起形成圆拱形,用直尺从中间穿过。

②、向模拟机翼平稳吹气。

实验观察:模拟机翼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问题并回答:

①、根据实验二的道理,模拟机翼上下部分的空气压力大小如何? ②、说说模拟机翼被托起的道理? ③、想一想飞机升空的道理。

分组讨论:为什么飞机场要修长长地跑道?

(三)探索发现

当飞机高速滑行时,机翼的特殊构造使机翼上面空气流速比机翼下面空气流速快,机翼上下空气产生的压力差将飞机举上了天空。

(四)探索延伸 课下分小组研究课本5页题目:为什么会发生两船相撞的事故。

第二课: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2、通过实验,感受实验的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认真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台秤、橡皮圈、直尺、剪刀、一次性木筷。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根木筷子一折就断,一组木筷子通过绑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木筷子绑扎的结构不一样,它的承受重量也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哪种平面框架不容易变形

①、每人用筷子个捆成一个长方形和三角形框架,连接处用橡皮圈固定。②、双手拿住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对角用力挤压,看看那个框架容易变形。③、在长方形框架中绑扎一个斜杆,再试,这次是不是框架的稳定性增加了?

2、实验二:立体框架承重。

①、用20根相同木筷,构造一个木筷框架。②、框架模型要工整、美观。③、框架要以承重多少为主要标准。

3、分组实验,框架样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①、准备工作:讨论框架的形状,拟定制作方案。②、设定框架的尺寸。

③、计算使用的材料,横杆、竖杆、斜杆的数量,确定绑扎部位。④、具体工作分配到人。

4、评价各组的框架,师生共同完成。组别 框架承 重量 框架木

筷数量 好 中 差 名次 1 2

5、交流问题:分析承受重量大的框架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三)探索发现

1、搭建木筷框架结构的过程:

提出实验课题——设计框架结构——拟定制作方案——分工制作框架——检验试验成果——交流总结

2、实验说明,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四)探索延伸

观察塔式起重机的结构,说说哪些部分利用了三角形框架,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课:捆管子中的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捆若根管子所用绳子长度的规律。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软米尺、易拉罐若干、绳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种圆管状的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运输和保存往往需要把若干根管子捆在一起,那么,需要多长的绳子才能捆好?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测量,易拉罐的周长和直径

1、教师指导测量方法

2、按自己的方法测量出易拉罐的周长。

3、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测得的直径和周长各是多少?

思考:有人估算一棵大树的直径,此人拿出软皮尺量出树围的长度,将树围长度除以3约为大树的直径,这种做法有道理吗?

(二)实验一:捆2-5个易拉罐

1、实验程序 ①、用画图计算的方法研究捆2个易拉罐。(在练习本上画下来,并分析一圈绳子与半径和周长的关系)

②、思考: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是:2个易拉罐直径加上1个易拉罐的周长。写成公式是: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2d+c

2、亲手捆一次,验证上边的分析结果。

3、按上述分析方法,研究捆3个、4个、5个易拉罐线绳长度。

4、试着写出捆3个、4个、5个易拉罐所用绳子的长度公式。

(三)实验二,捆多根钢管

1、根据以上捆易拉罐的经验(绳长=n×d+c)试着分析捆7根同尺寸的钢管。

2、思考:中间一根钢管影响绳子的长短吗?

三、探索发现

1、捆管子有以下规律。捆管子的绳子长度=nd+c(其中,n是最外层管子的根数,b、c是管子的直径和周长)

2、捆管子还有许多方法,课下继续探讨。

三、探索延伸

研究计算:如果捆10根圆管,每根管子的周长是25厘米,应准备多长的绳子?

第四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条的折、粘、画、剪等实验,研究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纸条,剪刀、胶水、尺子,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画,这张图是中国科技馆陈列的“三叶扭结”模拟图,高12米,整体宽10米,看上去它是经过三次盘绕,首尾相接而成。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图

1、实验程序:纸条第一次对接。①、取一张白纸条,在一面涂上颜色。

②、把这张纸条圈起来对接,用胶水站好,做成纸圈。

2、纸条第二次对接

①、那另一条纸条,同上,把纸条一面涂上色彩。②、将纸条一头扭一下(旋转180度)。③、把纸条两端对接起来,粘成一个纸圈。

3、在这个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点为起点,用红笔沿中线一直画下去,看看有什么特点?

4、在这个纸圈的边上,用红笔点一个圆点,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摸下去,看看结果怎样?

(二)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

1、实验程序

①、再拿1张纸条,粘成莫比乌斯圈 ②、在圈中间用红笔画一条线。

③、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会变成什么样?

先猜后实验:剪开后是一个长纸条。剪开后是一个大纸圈。剪开后是分开的两个纸圈。剪开后是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三、探索发现

1、莫比乌斯圈的特点和三叶扭结模拟图特点相似。

2、莫比乌斯圈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用途。

四、探索延伸

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1、取一纸条,分成三等份。

2、把中间一条涂上颜色。

3、把纸条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

4、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剪后是个什么样子?

第五课: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索系安全带的道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橡皮、小木偶、相同的圆形棋子、胶纸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员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这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产生的现象

1、试验程序

①、在桌子上平放一把直尺,在直尺上竖着放一块橡皮,另一同学在直尺前再横放一把直尺并用手按住。

②、使放有橡皮的直尺在桌面上直线运动,当碰到另一直尺时,放有橡皮的直尺突然停止运动。

③、实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小结:当直尺停止运动时,橡皮仍然在向前运动。

(二)实验二:研究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1、试验程序

①、把实验一中的橡皮换成一个小木偶重复实验一得过程。②、观察小木偶发生了什么现象?

③、用线绳做一个绳套,套在木偶上,用胶带固定在直尺上。再重复上次实验。

④、观察小木偶有什么现象发生?

2、思考:实验中小木偶没有倒,由此你能解释坐汽车系安全带的作用了吗?

3、小结:当汽车行驶时,使用安全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汽车安全带慢慢拉动时,不会锁紧,猛烈拉动时会锁紧,以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三、探索发现

1、实验证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通过研究,了解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

四、探索延伸

1、在桌面上用棋子摞成一个塔,用直尺快速打击最底部棋子,当最底部棋子被击出时,观察上部棋子的状态。

2、依次击打最底部棋子。

思考:这个实验是否说明,静止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第六课: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研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电子称、水杯、线绳、橡皮泥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总爱比一比谁高,谁重,这些只要用身高计和体重计测量,结果便见分晓。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大?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小?如果比过,用的什么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通过测量找关系

1、实验程序:

①、用橡皮泥做成一个长、宽、高各是3厘米的正方体,用细线拴住。②、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③、把拴有细线的橡皮泥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④、观察前后重量的变化,比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数值的关系。

2、提示:称量结果增加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

3、思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的数值时什么关系?

4、取出水中的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做上面的实验。

5、你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何认识?

(二)实验二:测量你的拳头有多大。

1、实验程序

①、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②、把拳头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③、根据上面的方法,每位同学一次测量出自己的拳头,记下数据。④、计算你的拳头有多少立方厘米。

⑤提示:拳头浸湿位置要一样;根据开始的记录,应随时加水,保持每人实验时杯中的水量一样。

思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称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拳头进入水杯后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知道了拳头的体积。

2、通过实验,学会了一种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四、探索延伸

读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

第七课: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计算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建筑物大都要讲究艺术性,建筑物的艺术性是通过建筑物的形状、比例、位置、角度、距离等之间的数学关系来体现的。这些数学关系的组合形成建筑物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1、实验程序

①、用尺测量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②、计算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的比值。③、三个图形,那个图形看上去更协调。④、尽量多的统计其他同学对三个图形的看法。

2、它们的比是2.1:3.4=1:1.618,比值是0.618

(二)实验二,看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1、试验程序

①、将下面的表格画在练习本上。选择标准 模型图号 高 长 高与长比值 协调 不协调

②、看书31页,在图中选择一个外形比较协调的建筑模型和一个最不协调的建筑模型,分别测量出他们的长和高填入上表中。

2、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高度与长度的比值,写入表中。

(三)实验三,研究建筑物上的黄金数

1、研究著名建筑物上哪些地方与黄金数有关 ①、金字塔的底边长230.6米,塔高146.4米。

②、天津电视塔高415.2米,在高为260米左右,设有瞭望厅和旋转餐厅。

2、思考:这些建筑物美观、协调,黄金数在这里起到了作用了吗?

三、探索发现

1、美观、协调的建筑物大多都能发现黄金数的存在。

2、建筑物上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如:对称、曲线等。

四、探索延伸

建筑物上有黄金数,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黄金数呢?分析下面的图形,说说哪些地方有黄金数的存在。第八课:叠正方形纸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

2、通过实验,探讨其中的规律。

3、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正方体小纸盒,白纸、剪刀。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三角形。

提问:我们看到,一些商品是有包装盒盛者的,这些包装盒是由六个面叠成的正方体纸盒。如何叠正方体纸盒,这里还有许多学问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实验一,拆包装盒。

①、将小正方体纸盒沿贴边小心的拆开。②、把它平放在桌面上。③、观察:它有几个面组成?

思考:连载一条平面上的正方形最多的是几个?

2、实验二:二、五、六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二、五、六连方的图样(看书3——7图)②、分别把二、五六连方图样放大在白纸上。

③、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

①、二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

②、五、六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你能按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它们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理由吗?

③、提示:正方体纸盒除了对面两面,其余四面连起来最多是四连方,不可能出现五连方或六连方,因此,五、六连方的图样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3、实验三:三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三连方图样,(看书8——16图样)。②、把三连方图样放大。

③、把画好的图样剪下来,试着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三连方的图样中那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4、实验四:四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四连方图样。②、把四连方放大。

③、剪下图形,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思考:四连方的图样中哪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总结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

三、探索发现

1、五连方、六连方的图形是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

2、活动中,11种图形可以叠成正方体纸盒。其中二连方的1个,三连方的4个,四连方的6个。

3、通过20多种图形的研究,初步研究了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一些规律。

四、探索延伸

课后题:39页,研究贴边,在纸上画下来。

第九课:物体振动试验

一、教学目标:

1、利用悬挂的重物进行振动试验。

2、研究物体振动时相互影响的问题。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置:铁架台、小重物、线绳、曲别针、计时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物体的震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福,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祸,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做几个物体振动的小实验,探讨一下物体振动的有关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组装实验器材

①、把70厘米线绳的两端系在两个铁架台上。

②、分别将两根45厘米线绳一端系在小重物上。线绳的另一端系上一个曲别针。

2、实验一:测量振动次数,物体A、B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①、将物体A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用手轻推一下物体A,让它前后振动,计时1分钟震动的次数。(进行 5次实验)

思考:5次实验,震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吗?物体A与物体B的悬线一样长,两个物体震动的次数一样吗?

③、物体C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④、将物体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⑤、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测试。

思考:物体C与物体A、B的悬线不一样长,悬线越短,1分钟振动的次数是否越多?

3、实验二: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1)①、将物体A和物体B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轻推物体A前后摆动。

③、观察:物体B是否有振动现象发生?和物体A进行比较。

总结: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你、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4、实验三: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2)①、将物体A、B和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

②、轻推物体A,让它前后自由振动。并进行观察。

思考:物体B振动的程度大。物体C与物体A、B有哪些不同?

三、探索发现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第十课: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记录并研究数据,推导出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设1位计数员,1位监督员。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与人初次见面都要握手,这是很有礼貌的表现。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人多,而且要互相握手不能重复,例如:再一次座谈会上,主持人为了让大家互相认识,要求出席座谈会的5位同学,互相握手后彼此介绍自己(不重复握手)。他们共握手多少次?你算得出来吗?如果人多的话,你又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目的:探索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规律。

2、活动要求:(7人为一组)

①、同学之间必须要握一次手,但不能重复握手。②、计数员和监督员不能参加握手。

③、计数员负责统计本小组内不重复握手次数总和。监督员负责观察小组内是否有漏握获重复握手的现象。

3、活动程序: ①、小组内研究并实践:分2人、3人、4人、5人四种情况,统计握手次数。②、监督员监督每种情况的握手是否符合活动要求。

③、计数员画出下表,统计每种情况握手次数的总和。

握手人数 握手总和 第一种情况 2人 第二种情况 3人 第三种情况 4人 第四种情况 5人

4、思考分析: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四种情况用A、B;A、B、C;A、B、C、D;A、B、C、D、E表示,其中A、B、C、D、E各表示一位同学。参照课本数据提示与老师一起分析,分析后提出你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猜想。

5、猜想发言。

6、找规律

通过分析得出:若求P人数的不重复握手次数N时,可用式子N=1+2+3+„„+(P-1)计算。

三、探索发现

1、如果用图形的顶点数代表小组内参与握手的人数,那么下面图形中的顶点连线数,可满足前面要求的握手次数的总和。

„„„„。2个顶点,3个顶点,4个顶点,1条直线。3条直线。6条直线。

2、结论:N(N为握手次数总和)= P×(P-1)÷2(P为参与握手人数)

四、探索延伸

管理员为实验室更换了8把锁,换完后,他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把每把锁与钥匙上相呼应的号码记下来。于是,他将手上的钥匙逐一插入锁孔,当他试到第五把钥匙时,还是失败了„„

你能判断最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把这些钥匙与锁重新配对。最多需要多少次?

第十一课:老国王的地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只需几种颜色就可以达到区分各区域的要求。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观察、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个国王,他临死前,给他的5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遗嘱中说,他死后可以把土地划分为5个小国,让每个儿子统治一个小国,但每个小国都必须与其他四国相接,否则不分。又说,如果在划分疆土时遇到困难,可以打开他留下的锦盒,里面自有答案。

国王死后,王子们遵照父亲的遗嘱,马上打开本国地图,开始分割国土。他们画出了这份地图了吗?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数学的四色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王子分地

1、实验一:王子们把国土分成3份的地图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3份。总结:用3种颜色合适。

2、王子们把国土分成4份的地图也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4份。

总结:用颜色来区分,用4种颜色最合适。

3、王子们把国土分成5份的地图没有画成。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5份。

思考:实验说明,地图上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彼此之间都有共同边界)是不可能的。在地图上区分各个区域4种颜色是不是就够了?

4、实验二看地图,体会四色问题。①、出是我国行政地图,观察几种颜色。②、在课本上用四种颜色描绘行政示意图。③、班内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总结:四色问题:如果把地图上有共同边界的区域都涂成不同的颜色,那么,画一幅地图只用4种颜色就够了。

(二)、探索发现

1、绘制一张地图,区分地图上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用四种颜色就可以达到要求。

2、在绘制地图时,由于实际需要,在区分区域时往往用了4种以上的颜色。

四、探索延伸

1、将天津市地图描在一张白纸上。

2、用四种颜色,将天津市各区县分开,市内六区作为一个区域涂色。

第十二课: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方形食品罐、圆形饮料瓶、白纸、胶水、沙子、小铲。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设计: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1、实验一:比较、体验、观察。①、体验一下瓶身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

(圆形瓶的侧面是曲面,摸摸会感到光溜溜的,握在手里会感到特别舒服,而且从视觉上感觉也比较美)

②、体验一下瓶盖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瓶盖做成其他形状有什么不方便?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2、实验二:感觉圆形物品的中心。①、在书桌上用手滚动圆形瓶盖和方形罐,哪个比较容易滚动?

②、研究:在纸上画出圆形瓶盖滚动时的圆心图和方形罐的中心图。比较一下,是不是方形罐的中心是上下起伏的。

③、思考:圆形物品和方形物品滚动起来有什么不同?如果他们都是车轮,坐在这样的车上,有什么感觉?

3、实验三:感觉圆形物品的地面积

①、将白纸等分裁成4条,用其中一条,粘成1个纸圈,周长28厘米。②、算一算,纸圈的底面积是多少?

③、再粘一个纸圈,折成1个正方形,边长7厘米,围成的正方形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④、围成三角形呢?底面积是多少?

4、实验四:感觉圆形物品的容积。

①、将实验三的圆筒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将沙子放进去,直到填平。

②、将实验三的正方形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地将刚才圆筒中的沙子放进方筒中。

思考: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探索发现

1、圆形物品既美观又方便使用。

2、车轮是圆形的,车辆走起来„„

3、用同样尺寸的材料做容器,圆形物品的容积„„

四、探索延伸

1、你能解释为什么农民用席子围成的谷仓是圆柱形的吗?结合实验三思考一下。

2道路两边的电线杆大都是圆形的,说说它的好处。

第十三课:找搭档(1)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需要找个搭档才能完成?这里面有许多学问,今天我们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四种图形分别代表几?

①、看书,图中所标的数字,为每行或每列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字之和,找出各图形等于几。

②指名回答,评出优胜者。谈谈推理过程。

2、实验二:找搭档 ①、提出问题

小王、小赵、小李、小林、小吴、小孙、小陈、小张8人是4对乒乓球混合双打选手,谁是男选手?谁是女选手?谁和谁是搭档?

②、给定的五个条件,根据5个条件判断。条件1:小张、小赵两人经常换衣服穿。条件2:在8人中,小赵的搭档是小陈的表哥。

条件3:混合双打比赛时,小林、小吴、小张3人常去为小陈加油。条件4:小吴、小赵、小李同宿舍,小孙常去他们宿舍找搭档研究打球的技术和战术。

条件5:小王比赛时,小张、小赵、小孙也常去观看。③、推理程序(略)

根据条件2,小赵(女)。根据条件1,小张(女)。根据条件4,小吴、小李都是女的。由条件3得知:小陈的搭档不是小张和小吴。由条件2得知:小陈的搭档也不是小赵。那么,小陈和小李是一对搭档。由条件5得知:小王小吴是搭档。根据条件4和以上的判断,小孙和小赵是搭档。小林和小张是搭档。

思考: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第十三课:找搭档(2)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小华、小明、小刚、小强、小东、小林6位同学在同一所小学的三至五年级上学。从下面的条件里,判断他们各在哪个年级。

①、在五年级联欢会上,小明被邀请为外年级来宾。②、小刚和小华是同一年级英语竞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③、在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制作比赛中小东获得冠军。④、小刚、小明和小东分别在不同年级。

⑤、小强生病时,小东去他家为他补上了当天的课程。⑥、小林、小华都是三年级学生。

4、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推理。

5、说说推理结果。

三、探索发现 再找搭档的活动中,经历了一下过程: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给定的条件,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分析推理——准确的出问题的结果。

四、探索延伸

用推理的方法,推到课本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1)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所用的物品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如自行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但他需要人用力蹬,速度也比较慢。针对这些缺点,人们发明制造了电动自行车。今天我们学习一些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①、普通信筒——缺点:外地信与本地信混投,分拣很麻分——改革缺点:双口分投式信箱。

②、台式电脑——缺点:外出办公时,携带不方便——改革缺点:笔记本电脑。

③、普通机械手表——缺点:每天上弦很麻分——改革缺点:电子手表。思考:发现物品的缺点是发明新物品的开始,对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2、实验二:分析列举物品的缺点

①、黑白电视机——没色彩,效果差——彩色电视机——体积大,笨重——液晶电视机。

(液晶电视机优点很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能分析一下它的缺点吗?)②、试着说一说旅游鞋的缺点,看谁说的又对又多。旅游鞋——列举缺点——如:闷脚„„

③、思考发现:寻找物品的缺点,需要随时留意物品在使用中有哪些不方便或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2)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发明尝试

①、桌子与椅子——缺点:桌椅在用餐后,仍占地方,不方便——改革缺点——?

②、汤碗与勺——缺点:用餐时不小心,勺会掉到碗里——改革缺点——? ③、卫生卷纸——缺点:取用还不够方便——改革缺点——?

④、三角板与半圆仪——缺点:画图需要使用两把尺不方便——改革缺点——?

4、自主发明的尝试。

在书包里选一件物品,采用缺点列举法发明技法,进行小发明活动。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本课实践,我们了解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体验了发明活动的过程。

2、世界上的事物都会有缺点,找到了他们的缺点,提出改革设想,就有了发明新物品的思路了。

四、探索延伸

仔细阅读课后探索延伸,列举一些物品,把缺点换个地方是不是大有用途?

第四篇: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飞机升空的道理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

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知道运动流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复习一下关于大气压力的知识。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

② 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课件。

③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3张A4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④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对“气流实验”进行必要的解析。

落实提示内容关于“各项吹气小实验都不要太用力、要吹得平稳”。的要求,实验效果才更好。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吹不开的纸”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纸间空气流动快了,则纸间压力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实验二

2.是通过“吹起来的纸条” 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流动快的地方,空气压力就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区别在于纸条由垂直状态而升起来,为本课题的研究又靠近了一步。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描述上多使用“升起来”的语句,这样就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

这个实验也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

实验三

是通过“模拟机翼升起”的实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实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自己实验的体验进行指导:一是怎样制作好“模拟机翼”,二是怎样进行实验。

其中“思考问题”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虽然有一定难度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演示相关的视频课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引入小组讨论,关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飞机起动后要逐步提高速度,二是速度越快空气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才越大。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由历史事件的介绍,由气体引伸到液体,向学生展示了流体力学共同规律。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结合图6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框架结构的研究”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搭建结构”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木筷举重”的活动,学习科学的选择使用材料,制成“框架”作品,逐步提高分析各部件在整体中作用的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活动,了解一些搭建结构方面的科学知识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且能使框架的稳定性增强的特点。

3.2.在“立体框架承重”的竞赛活动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技能、学合作,创造出不同式样的新颖框架。

三、指导策略

1.在搭建框架结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搭建“框架结构” 是活动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要求”落实以后再动手做。尤其是要求③中,计算材料是任何工程都不可缺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斜杆要比横、竖杆长些,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3.竞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因此,时间限定在15~20分钟内,由老师称重后,排出名次。

4.本课的课堂组织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搭建、称重、评比等过程,请老师考虑周全,做到安全有序。

5.注意安全教育,在剪裁木筷长度的环节中,再三叮嘱使用剪刀的安全。

6.课后让同学搜集我们周围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实例,如桥梁、大型建筑„„。

3.捆管子的数学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为实践服务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知道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公式应用及相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方法。

本课教学难点是3根管子周长计算和公式的总结,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实物演示捆管子的情况并设疑:“有没有可以计算的方法?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能力研究出一个简易的方法?”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进一步调动

4.(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5.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6.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有关“莫比乌斯圈”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猜想、验证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信心。

2.通过“莫比乌斯圈”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对新现象,新知识能独立思考,能进行猜想验证,逐渐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3.以“莫比乌斯圈”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习与研究的水平。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实验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圈”中,纸条第一次对接(图2)与纸条第二次对接(图4),观察两个纸圈的不同之处,找出第二个纸圈的特点。

①在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个为起点,用红色沿中线一直画下去,会发现这条线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②还在这纸圈“边”上,用红色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用手指摸下去,会发现手指又摸到原来的红点上。

这就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3年发现,因此人们把它称作:“莫比乌斯圈”(图4)

2.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中,在“圈”的中间画一条中线(图6),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是他会“变”成什么样子?答案:剪开后是一个较大的纸圈

沿纸圈中线剪开,剪刀沿中线可以经过里外两个面,再回到出发点,并不会一分为二,而成为一个较大的纸圈。

通过剪开后,结果初步感受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为再次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可再加一个实验。如果: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就会成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为了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可以让同学们剪一下试试。先猜想,后实验。答案: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后,是右图,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

3.“探索延伸“中的“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任意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要剪几次?剪后是个什么样子?先猜想,后实验。

①只需剪一次(很多同学都想剪两次)

②剪后是:一个大圈跨着一个小圈。

4.让学生逐步认识“莫比乌斯圈”的每个过程中,都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感受的空间,在探索中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小游戏:加深学生们对“莫比乌斯圈”神奇特点的进一步理解,为探讨它的用途做一些启示与铺垫。

5.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5.为什么系安全带

又分做两个实验来进行。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程序进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认真研究“思考问题”栏目内容。

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亲手实验,以获得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二

是通过实验研究本课主题,用小玩偶形象的进行实验,使学生既明理又认同了“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道理。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对“小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有实物来帮助同学理解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总结和结论,第二段内容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认同。第三段是学生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方式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是静止惯性的研究,教师可以以智力竞赛形式进入研究,如:用什么办法把最下面棋子取出而棋塔不倒?

要利用上面知识来引导。在各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逐步引起思考得出结论。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

(2)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研究的结果。

(3)本课讲的是惯性知识但没有提出这一概念,如果学生掌握并不困难,也可以导出这个概念。

6.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你的拳头有多大?”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

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检验拳头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物体力和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及浮力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学会重量与体积的换算方法:

1升水=1000立方厘米

1升水重1000克

所以1克=1立方厘米水

2.举一反三学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的方法。

三、指导策略

1.实验一:用正方体体积是27立方厘米的橡皮泥,得出:称量增加了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取出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实验一的实验得出的结果,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认识。

2.实验二:测量拳头大小

引导学生知道拳头是不规则的物体,同实验一的方法,可以测出拳头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拳头就大。

3.为了让学生体验拳头大小的过程,可组织同学依次到讲台上测量,并由同学一一记录。

4.实验二中的思考问题:“物体的体积与质量(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电子秤秤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这一问题是巩固1升水=1000立方米,1升水恰重100克,所以1克=1立方厘米的计算方法。

四、参考资料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学者。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计算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

“探索延伸”中的故事虽是传说,但是根据阿基米德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原理编写的。

7.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探讨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研究事物的乐趣,锻炼推理能力,感悟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数”及它的实践意义,并学习有关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感悟研究方法。对“黄金数”有初步认识。教学的难点是关于寻找生活实例中的黄金数问题。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在介绍天津广播电视塔概况下,结合视频课件提出天津电视塔挺拔秀美,巍峨壮观,这与瞭望厅、旋转餐厅设在250多米处大有关系的问题,引起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A4白纸3张、直尺1把、计算器活动用品等

② 收集有关 “黄金数”应用的资料。

活动设计:

明确本课学习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对比研究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曾经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试验,他召开的一次“矩形展览会”讲起,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的导出“黄金数”。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把这一数值背记下来。

实验二

是通过模拟“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测量,会自然的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如果有的同学有相反意见,也不能认为是错误的,大多数同学会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对于其比值要采取接近值。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世界著名建筑物与黄金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去感悟“黄金数”的意义。

如果校园中有某个符合“黄金数”的建筑物,教师把它引进教学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段内容是建筑艺术中数学的延伸,列举了“对称”和“曲线”。

教师可以用相关图片加以介绍。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方法和结论进行研究,并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课要上得生动活泼。

8.叠正方体纸盒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叠正方体纸盒”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有关包装盒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方法。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以及一些有关包装盒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内容。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感悟中理解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是“活动延伸”的思考与实践。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看插图,为后面环节进行铺垫。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叠正方体纸盒”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一把学生用剪刀、一个正方体小纸盒及白纸等学用品。

② 教师课前制作一个包装盒和一个包装盒的展开件,收集符合本课教学要求的包装盒,辅导学生制作包装盒用的剪刀、彩色笔、胶水以及包装盒的一些实用图案等。

③ 进行实验的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拆、剪、叠等方法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种,并探讨其中规律。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拆包装盒”让学生初步认识“叠正方体纸盒”的相关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两个问题,为下面的研究打好基础。

一是学生对展开图的认知。

二是让学生理解“连方”概念。

实验二

是对二、五、六、连方叠正方体纸盒的研究。

通过描图、剪图、叠图进行研究,研究中如果学生能直接看出来该展开图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是可以肯定的。

教学中对于五、六连方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道理是实验二研究出结论的重点内容。关键是纸盒的六个面,其中有一对面占去两个面,只还剩四个面,因此最多是四连方。要结合实物去讨论研究。

实验三

是对三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完全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提醒同学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共同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四

是对四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关键是把握好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的共同特点,也就是规律的提出。应在实验后,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再适时做出总结。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另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结论。

教师可以让小组内同学讨论,理顺结论,再进行交流。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在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活动,是研究一个正方体包装纸盒的展开图。让学生把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作实验。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强调小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9.物体振动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物体的振动”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兴趣。

2.在学习与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的一些现象和科学道理,并认识物体振动的危害与变害为利的事例与道理,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振动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与道理。并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引言为切入点并演示一些筒易振动小实验,联系到钟摆的摆动而自然切入主题,提出物体振动有时带来的是福,有时带来的是祸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研究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物体的振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实验铁架台2台、带钩环的大小相等的小重物3个(如小锁头),45厘米长线绳2根、70厘米长线绳1根、30厘米长线绳1根、曲别针3个、计时表1块(一般电子表亦可)。

② 收集有关“共振”现象产生的利与弊资料。制作视频课件,组装好一套实验器材。

③ 进行操作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利用悬挂重物进行振动实验,通过实验研究物体振动的一些特点和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前按小组进行器材组装。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模仿教师的器材组装好小组的实验器材。

实验一

是通过实验测定物件A、B、C的固有频率。

对于“思考问题”教师要做好辅导使学生能较好掌握这些内容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学生对物体振动问题是比较生疏的,尤其对摆动也是振动的一种,在理解上更困

难一些。

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使学生明白,要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要指导小组做好分工。

可以交流测试情况,得出统一认识。

实验二和实验三

是研究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就是研究物体的共振问题。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两点:

一是要强调每分钟振动次数,二是每分钟振动次数相同的物件在实验时发生什么情况,不相同的又发生什么情况。推理出结果。

在进行这两个实验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先演示实验,边设疑、边演示、边推理。在师生对知识认同较顺畅时,再由学生进行实验,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学生的实验要强调分工合作和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的要求。

(4)探索发现

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总结,给出实验的结论。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的时候,由一个物体的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振动。第二部分内容是例举了历史上的一场悲剧,由于共振引起大桥倒塌。此点教师可以参考背景资料讲解这一事件。

关于人们利用共振的现象造福于人类的事例,教师能借助教学课件演示一下效果会更好。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与学挍的参观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条件不具备也要采用演示课件的办法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一些概念如“频率”、“固有频率”、“共振”等本课都没有给出,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接受,不妨引入,这样教学进行起来更为顺手。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10.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握手次数的研究”的探索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原因的

兴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等差级数”“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规律。

难点:通过五位同学演练握手次数,分析推导出计算规律的过程。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建议:课前请老师准备A、B、C、D、E五张卡挂在五位同学的胸前,依次2人(A、B)、3人(A、B、C)、4人(A、B、C、D)、5人(A、B、C、D、E)演示不重复握手的次数,在监督员监督下,记数员作出记录。

2.把记录握手次数填写在第46页的表中。

3.对照第47页分析内容,复核不重复握手次数的正确与否。对照过程中要知道“P”代表握手人数,“n”代表握手次数,为推导计算规律打下基础。

4.找规律:

由n=1+2+3+„+(p-1)推导到n= ,了解p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逐步过程(参 看第47页“提示”栏)

特别让学生理解推导过程中的p-1的其中含意,启发学生讨论一下。

5.在“探索发现”栏目中,以“顶点连线数”即是不重复握手的次数总和。让同学用8个顶点练习一下。

6.“发散思考”栏目中“钥匙与锁”的答案如下:

对于第一把钥匙而言,配对所需次数,最多试7次。第二把钥匙,最多试6次,第三把钥匙,最多试5次,第四把钥匙,最多试4次,第五把钥匙,最多试3次,第六把钥匙,最多试2次,第七把钥匙,最多试1次。到第七把钥匙时,只试1次,便可分辨最后两把钥匙属于哪一把锁了。因此,对于锁与钥匙所需次数,应为(1+2+3+„„7)共28次。

设p为锁的数量,n为开锁的次数。

则:n=1+2+3+„„(p-1)

7.本课的两个活动都是生活中身边的科学问题,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但掌握知识,而且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不但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而且对更多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

1.级数:把一个数列a1,a2,a3„„an„的项依次加起来所得的表达式a1+a2+a3+a4„„an叫做级数。

2.等差数列:也叫算术数列(旧称“算术级数”)。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总相等的数列。如:10,14,18,22„„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数总等于4)。

3.等差级数:也叫算术级数。把等差数列的各项依次相加,所得的级数。11.老国王的地图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的课题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四色问题”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世界数学难题的了解。

2.通过对给地图着色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

教学难点是由“老国王的地图” 到推导出 “四色”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在辅导上下些功夫。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从讲解“老国王的地图”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引出“四色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需要准备有关地图,制作教学课件。

② 课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彩色笔、白纸等学习用品。

③ 有条件的可以将需要学生描下的图,课前给学生印好,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教学时间。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课是通过画“老国王的地图”和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给地图着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两项实验操作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

实验一

是通过王子们分地画图的实验,导出四色问题。

这一实验是分成三步进行的,由把土地分成三份、分成四份、到分成五份,逐步深入到课题的中心。

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把握住用几种颜色的问题。如:把土地分成三份成功了,那么用颜色来区分,用几种颜色合适?是不是因为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因此区分三个区域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了。

这里教师一定努力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颜色的关系。

把土地分成四份时也是要强调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

颜色的关系。

当要把土地分成五份时由于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一张地图每一个区域和另外区域相接,最多只能和三个区域相接,因此用四种颜色就够了。

这个推导过程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下功夫解决好这一问题。

实验二

是通过看地图和给示意图着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色”问题。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内容是介绍在实际应用上的问题,有时由于实际需要在绘制地图时用了四种以上颜色。

可以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来理解这一问题。

(5)探索延伸

是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可以先用数字代替颜色,先标号再涂色的办法,这样比较稳妥。

2.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

12.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圆形物品的优点”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活动,让学生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当中大量圆形物品在使用上的优点和相关知识。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由实验推导出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难点是实验二的实验与推理。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研究分折插图进入新课,让学生例举各种圆形物品的例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问:“为什么要用圆形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与引言连成一体,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13.找“搭档”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找搭档”的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分析推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主动思考、拓宽科学知识,树立客观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学生对“条件”的整理与思辨、分析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符合逻辑的推理与判断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找搭档”的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整理、思辨、分析等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本课有四个推理活动实例:

①四种图代表几?(以竞赛形式活动。)

②“找搭档”教给学生推理的思路。

共经历

①提出的问题,②给出推理条件,③指导推理程序,④得出推理结果,四个过程。

让学生理解:“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③让学生用学会的方法,推理“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④用推理的方法,推导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2.在推理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缜密。学会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参考资料

1.推理:也称“推论”。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所得到的判断叫结论。

2.判断:对所反映的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3.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14.缺点列举发明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小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缺点列举法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的操作规律。

教学的难点是运用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进行小发明的设计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引导学生在观看题图,阅读开篇语中初步明确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进而引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研究身边许多釆用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而发明的新物品,分析它的特点、找出它的规律,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次发明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准备阶段,学习发明信息,了解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与规律。

教学中对这条信息的处理,可读、可讲,注意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通过普通信筒、台式电脑、普通机械手表的缺点列举,到改革缺点,发明新物品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对 “思考问题”中的这句话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具体事例谈出自己的看法。

7.实验二

尝试对物品列举缺点的活动,是发明活动的初步模仿操作。

首先要让学生对“电视机”的缺点逐步发现逐步进行改羊,而发明新一代电视机的过程有所了解,进而结合实物或者图片谈出新一代电视机的变化情况。

对旅游鞋的缺点列举,可引导学生实施扩散思维,要让学生多方位去思考。列举出满意的答案。再进行全班或小组内交流。

“发现”一栏是提示了寻找物品的缺点的路径,这是很重要的,是教学的关键地方,最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三

是尝试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举了四个事例,让学生体验其规律。可以按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举办小型发明方案介绍活动。

对“自主发明尝试”,也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对一些“萌芽”的想法要给予帮助。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个内容,一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二是指出很多事物发展过程中看都是有缺点的。

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一则发明事例。它是“缺点列举法”与“巧用缺点”相结合的发明例子。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所有的探讨都是“纸上谈兵”,不进行实际操作。关键是体验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2)在创造性活动中,提醒学生,不要对其他同学的想法提出反对意见,只能加以补充。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

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吹泡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二)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目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①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②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几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

③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④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

第二课时

一、探索发现: 活动设计:

1、分小组调制能够吹出泡泡的泡液。

2、记录清楚泡液的比例

3、室外活动,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

4、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一次吹出很多泡泡。

5、小组总结,在吹泡泡的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班内汇报:

1、配制泡液时,你经过多少次调配,才能配制出效果较好的泡液?

2、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慢慢吹出泡泡你有什么体会?

3、快吹的时候是什么结果?

4、用粗管吹时你有什么体会?

5、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吹时是么结果?

(四)练习吹泡泡的技巧

1、吹:泡泡连泡泡

2、泡泡套泡泡

3、思考:舞台上有时飞出很多泡泡,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

第三课:照镜子的发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镜子成像的有趣实验,探索其中的规律。

2、初步掌握镜子中图像的左右与实物的左右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1-3面小镜子、一把不锈钢勺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穿衣镜。我们每次出门都要照一照镜子,你知道吗?镜子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镜子中图像的左右

1、实验一:

①用镜子照自己的脸,能分清镜子中那是你的左眼?那是你的右眼吗? ②在桌子上立一个小镜子,在纸上用笔写个汉字和符号。如:“左”“右” “ ”“ ”。

③思考:说一说,照镜子时,镜中图像的左右与实物的左右之间是什么关系?

2、实验二:画圆圈,先在纸上画圆,然后,将镜子摆好,眼睛看着镜子中的圆形再描画这个圆形。对比两种画法的难易程度、观察镜中笔的运行方向与笔在纸上的运行方向,说说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实验三:照凸凹面镜的效果

用光亮的不锈钢勺的两面分别照自己的脸部。提问:你发现勺子两面照出的你有什么变化?图形变化与勺面之间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实验证明了平面镜所形成的像与实物对镜面是互相对称的。非平面镜所成的像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三)探索延伸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讨论,汽车后视镜的作用。

2、用一面小镜子,如果你在镜子中看到了同桌的眼睛,你的同桌是否会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与同桌讨论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四课:水轮转的快与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水流动能带动轮子转动的原理,探索让水轮转动更快的方法。

2、初步了解水流大小与水轮转动快慢的关系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水轮、塑料盆、易拉罐。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早在19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水轮带动的机械,后来人们发明了许多结构更为复杂的水轮,并用于完成不同的工作。水轮是怎样转动起来的呢?

(二)学习新课:水轮转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1、实验一:教师指导实验 ①江水轮装置放在水盆里。

②用手堵住一拉罐底部小孔,灌满水。

③将孔眼对准轮叶,松开手使水流冲击轮叶,让它转动起来。④改变罐孔大小,观察水轮的转速

⑤小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流越大,水轮转动越快。反之,越慢。

2、实验二:改变罐孔高度,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①教师指导实验,用同一个易拉罐,在罐孔大小、冲击轮叶角度和部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把易拉罐放在高、低两种不同位置,用水冲击水轮的轮叶。②小结:高度越高,水轮转动越快。

3、实验三:改变冲击水轮叶片的部位,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①指导实验,用笔在轮叶上分别标出“远轴点”和“近轴点”。用同一个易拉罐,在罐孔大小、冲击轮叶角度和部位、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水冲击水轮上的近轴点和远轴点。

②小结“冲击远轴点,水轮转动得快。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完成实验四,总结汇报。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了三个实验,知道了要使水轮转动得快,河水流的大小、高低、水流冲击的部位都有一定的关系。谁能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水轮转的快慢与水流冲击的关系。

二、继续试验四:改变冲击水轮叶的角度,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1、教师指导实验,使用同一个易拉罐在同一高度对轮叶的同一点用不同角度冲击水轮。

2、观察有什么发现?

3、提问:哪种角度水轮转动得更快? 小结:角度越小,水轮转动越快。

三、探索发现

1、分小组实验并总结,一位同学记录,准备全班汇报。

2、教师出示小黑板表格,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填写。

3、根据表格内容,师生共同总结使水轮转的快的方法。

实验 块 慢

实验1 大孔易拉罐 小孔易拉罐

实验2 易拉罐高 易拉罐低

实验3近轴点 远轴点

实验4 与叶片垂直冲水 与叶片斜着冲水

四、探索延伸 思考:现代大型水电站的拦河坝修得很高,有的甚至超过300米,这是什么道理?

第五课:人的反应能力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直尺进行人的反应能力实验,感受人的反应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2、初步知道人的反应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的。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两把学生直尺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当灰尘要进入眼睛时,你会很快的眨眼睛,者很快是多长时间?人在骑自行车时,突发意外情况要立即刹车,从发现情况到做出反应需要多长时间?人的反应有快慢吗?我们不妨做几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视觉反应实验

①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甲同学负责接捏直尺,②乙同学突然松开,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 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⑤小组讨论:被测试的同学每次能捏在零刻度位置吗?如果不是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听觉反应实验

①继续指导实验,甲同学闭上眼睛负责接捏直尺

②乙同学告诉甲同学再松开,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3、实验三:触觉反应实验

①继续指导实验,甲同学闭上眼睛负责接捏直尺 ②乙同学放手时不出声,而是在甲同学手上碰一下,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4、小结:通过几次试验说明,人的反应能力,不论是在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还是在触觉反映上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探索发现

1、分小组继续进行三个试验,2、总结: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反应能力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四)探索延伸 讨论:当汽车行驶到公路的人行道标志地方时,司机师傅都要提前做好刹车准备,这是为什么?

第六课:耳朵的功能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纸杯和线绳制作传声筒并进行实验,探索耳朵的功能。

2、初步知道人的耳朵能分辨出声音的差别。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眼罩、小铃铛、秒表一块、纸杯2个线绳一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人的耳朵,不但能使我们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在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和保持我们身体平衡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耳朵的功能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分组制作传声筒 ①在纸杯底部中间扎一小孔

②在杯底小孔里穿入线绳并扎好结。③用同样方法穿好另一纸杯

2、实验一

①将纸杯两端拉紧,甲同学将纸杯放在耳朵上,乙同学对准纸杯轻轻说话。②甲同学听后,复述乙同学的话。

③小组内互相对话,体会小组各成员说话的声音特点。④熟悉了声音后,用眼罩蒙上眼睛,听话辨别说话的是谁。⑤小结:人的耳朵能分辨出声音的差别。

3、实验二:人的耳朵能起到保护身体平衡的作用 ①甲同学蒙上眼睛,听铃声前进。找拿铃的同学。

②蒙上眼睛,没有声音,在教室里走动,观察有什么感觉。

③小组讨论:闭上眼睛并捂住两个耳朵走路与平时走路有什么不同?

④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我们的耳朵不但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而且还能区别他。我们的耳朵在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保持身体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探索延伸 讨论

1、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现象是应用了耳朵的某种功能?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第七课:哪种方法倒水快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倒水快的方法和其中的道理。

2、知道在水流出的同时听到的声音与水流的快慢的关系。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塑料盆、塑料瓶(其中一个底部有孔)、计时器、塑料漏斗、水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要把瓶子里的液体倒出来的事,有没有到得快一些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听声音,观察现象:

①、教师分小组指导实验,将没有扎孔的水瓶灌满水,再将瓶中水倒入盆中(倒水时手不动)

②、观察与思考:水是如何流出来的?在水流出来的同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③、小结:声音是空气进入平中产生的。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才能到出来。

2、实验二:观察现象,研究道理 ①、指导实验,将有小孔的水瓶先按住底部小孔,再灌满水,如实验一将水倒出。②、观察:水是如何流出来的,和实验一有什么不同?其中,小孔起了什么作用? ③、多做几次试验,改变小孔大小进行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④、小结:水倒出的快慢与空气进入瓶中的多少快慢有关。

3、继续研究,哪种方法倒水快?在不破坏水平的前提下研究怎样倒水快。作好记录(写在笔记本上)。①垂直左右旋转倒水。

②、向前倾斜左右旋转倒水。③、向前倾斜倒水。

④向前倾斜上下晃动倒水。⑤、全班统计。方法 所用时间 A 秒 B 秒 C 秒 D 秒

其他方法 秒

(三)全班讨论总结

1、第一个实验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才能倒出来。第二个实验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很快倒了出来。

2、空气进入瓶中的快慢,决定了水倒出得快和慢。

(四)探索延伸 讨论:有的酱油瓶子的内盖上开了两个小孔,这有什么作用?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第八课:水浮硬币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探索硬币能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塑料盆、滴管1分、2分、5分硬币、蜡烛头、面巾纸、曲别针。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在一些旅游景点,常常会看到人们往泉水池水面上投一些硬币。有时,硬币会浮在水面上,过一会儿才会沉入水底。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对比试验,分小组进行。作好记录。①、在塑料盆中放入四分之三的水,②、个小组把硬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上蜡烛。

③、实验分两次分进行。第一次:用不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④第二次:用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⑤记录两次实验浮在水面上硬币的数量。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没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已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两次浮币和 枚 枚 枚 枚 枚

⑥讨论:没有涂蜡的硬币放在水面上,有的会立刻沉入水底,有的过一会儿也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涂过蜡的硬币,能够较长时间伏在水面上?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完成第二个实验,研究不用涂蜡的区别针和缝衣针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一、实验

二、让曲别针浮在水面上

1、教师指导实验

①、把一枚曲别针横放在一小块面巾纸上。②、将托有曲别针的面巾纸轻轻平放在水面上。③、观察:曲别针浮在水面的经过。

④、思考:曲别针没有涂蜡,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2、用缝衣针继续试验。方法同上。

二、探索发现

没有涂蜡的硬币,硬币表面上油脂恨少,放在水面后,立刻被水浸湿,在硬币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如果硬币上有油污,不能马上被水浸湿,单过一会儿硬币被水浸湿后,也会沉入水底。硬币上图上蜡以后,硬币没有被水浸湿,能在水面上浮较长时间。

二、探索延伸

1、研究:有时往杯中倒水,水已平满到杯口,用滴管向杯中继续注水,可以看到在杯口处凸起了“水丘”,说说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看法。

2、对比试验:把硬币分别放入清水盆中和装有浓盐水的盆中,哪个更容易些?为什么?

第九课:动物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动物保护色及结构的研究,认识动物为人类发明创造提供的启示。

2、通过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有关动物保护色和呈弧形的建筑图片及文字资料。鸡蛋壳、铅笔、小酒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人类模仿动物的颜色及结构,创造出许多运用于生产、学习、生活的仿生学技术。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研究动物身体结构的功能和特点不仅能揭示出许多奥秘,还能解决一些人类遇到的科学难题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特征观察

1、教师指导观察图片。

2、思考问题

①、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②、变色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③、动物的保护色对人类有什么启示?举例说说。

3、小结: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它栖息环境颜色相近,有隐蔽的作用,这种体色叫保护色。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就是靠着保护色躲避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的。

(三)思考交流 分小组讨论

1、军队的服装、武器是如何利用动物保护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保护色的发明?

2、蝙蝠采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探测目标,人类利用这一方式有哪些发明?

3、海豚的体型呈流线形,皮肤结构也很独特。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搞了哪些发明?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继续观察思考交流

一、思考交流

1、观察斑马图片,说说斑马的特征。

①、观察斑马身体表面花纹,你发现了什么? ②、观察斑马身体特征,说说它的奔跑速度。

③、提问: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黑白条纹究竟有什么用呢? ④、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人类有哪些启示?

教师:有人说:黑色条纹是群体互相辨认识别的标志;黑色条纹是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保护色;黑色条纹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隐身术;黑色条纹是防止刺刺蝇叮

咬的一种手段。„„

二、探索发现

1、在对动物保护色的研究中,认识到仔细观察是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事物。

2、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启示,充分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明成果。

3、用鸡蛋壳做实验

①、把半个鸡蛋壳放在桌子上,凸面向上。

②、手拿铅笔从不同高处砸向鸡蛋壳,仔细观察研究记录。③、鸡蛋壳凹面向上,放在小酒杯上,用同样方法实验。④、观察蛋壳被戳时,那种位置容易破损?

4、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鸡蛋壳凸面向上时,鸡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②、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都有哪些发明创造?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提示:

①、蛋壳凸面壳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能力,人类仿照它设计了薄壳结构的屋顶。②、蛋壳成凸面,能均匀的分散外力,结构牢固。③、你能举例说说人们根据这些特点发明了什么?

第十课:练练你的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每位同学几张草稿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观察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学会观察才会创造。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观察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方法训练一:

①、分小组观察、讨论活动。

②、教师指导看图,建议:把每个人在拍照前与拍照后分别对照,看看有什么变化?

③、指名发言,说出不同处。

④、观察第二幅图,指导学生观察,提出建议:先找相同特征的钥匙柄,然后在相同特征钥匙柄的基础上再仔细看钥匙齿的特征。

⑤、指导观察第三幅图,建议:根据部位不同整体不同的道理,可以先找局部相同的图形。

2、观察方法训练二:

①、在下图中找出相同的图形。

②、教师指导建议:可采用将图案旋转一个角度的方法来找。③、指名回答,是怎样找的?

3、观察方法训练三:

①、指导观察:从“黑”到“白”两方面有什么结果?

②、建议:观察时,可采用以黑为主,排除白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再以白为主,排除黑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

4、小结:对比观察法,先找相同特征法,局部不同整体不同法,旋转图形法,以某色为主法。

(三)探索发现

1、我们的观察都是针对图形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的。在观察中,头脑要有层次性,方向感,分清主次,抓住图形的特征进行综合观察,效果才会更好。

2、知道了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观察时我们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

(四)探索延伸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本47页作业。

第十一课:小兔为什么能往前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利用纸的变形研究纸的弹力。

2、知道不同纸张的纸质弹性不一样。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硬纸板、薄白纸、浆糊、剪刀、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一纸折小青蛙,演示青蛙跳跃,提问:为什么一按它,青蛙就往前跳?今天我们研究纸张的弹力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①、将复印纸剪一条长8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拿好向纸条断续吹气。②、观察纸条形状变化情况。

③、思考:停止吹气时纸条为什么能恢复原状?

2、实验二: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①、剪长14厘米、宽7厘米的硬纸板和复印纸各一条,放在桌上,两端压上字典,使中间凸起,分别用手稍加用力向下按,②、观察并感受两张纸条形状变化及按纸条用力大小的情况。③、思考:不同纸质的纸的弹性一样吗?它靠什么力量恢复原状?

3、做游戏,研究纸的弹力。①、指导用纸折小兔或青蛙。

②、将做好的小兔或青蛙按一按,进行观察研究。

(三)总结:

1、通过实验证明,纸质的弹性和掌握外力的适度是使小兔或青蛙跳得远的关键。

2、纸张是有弹性的,纸质不同弹性也不一样。

(四)探索延伸

1、说出10种身边有弹性的物品,并将物品的名称记录在笔记本上。

2、继续用纸折小兔或青蛙观察研究。

第十二课:自组组合发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身边自组组合的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规律。

2、实践自组组合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收集并了解一些物品的特点与功能的信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一把剪刀,教学生观察剪刀的组合,说说是由什么组合在一起的。教师指出:这就是发明技法之一——自组组合发明技法。

(二)学习新课

1、分析发明过程

①、指导观察课本图形,说说发明前后物品功能的变化。②、观察思考:小木棍+小木棍,小刀+小刀能发明什么?

③、分小组议论:玻璃杯+玻璃杯,自行车+自行车能发明什么? ④、提问: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是什么关系?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的功能有什么变化?

2、尝试发明

①、汽车+汽车能发明什么? ②、单人床+单人床能发明什么? ③、剃须刀+剃须刀能发明什么?

3、自主发明 要求:

①、说明选择哪种物品。

②、分析此种物品的重要功能。

③、准备将物品的什么功能进行组合。④、对发明后的物品进行描述。(或画出草图)

下载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1——4课发现与探索教案(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现与探索教案

    钢珠“变”乒乓球 王永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密度与浮力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3、情感态度与价......

    五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9——12课

    课题: 9. 最佳路线 复备或分析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一笔画”问题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锻炼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5篇

    1.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为内容的制作实验活动,引起学生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第一课:对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

    最新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课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会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和中外面具艺术;......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实践出真章 ——记2017年衢江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教学实践培训活动 缘起: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衢江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安排,我区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发表日期:2010年9月5日已被阅读 1028 次第一课:连通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