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1.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为内容的制作实验活动,引起学生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使他们体验科学实验是探寻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意义。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3.初步了解长竿好顶的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在探寻知识、验证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实验三的道理是全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是纸棒的制作及实验操作,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很多人(包括成年人)都认为高比矮的棒要难顶。对于 “问题”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这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② 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自行设计视频课件,使教学效果更明显更具有趣味性。
教师提前准备一套纸棒,也可制作一个 1米多长的纸棒供课上演示。老师也要进行一些练习。
③ 进行实验的安全教育。活动过程: 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制作实验器材。有两点要注意:其一是报纸的剪裁,要用大张整版报纸。其二是注意提示:纸捧搓卷得要紧些,根纸棒粗细要基本一样。教育学生要多动脑筋,不要着急。
搓纸棒的要领是先从纸边上折叠三折,再卷起搓成,再用胶水粘好纸边。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推广学生中搓纸棒的好的技法。第二步是实验前的练习。
为了做好实验,请按图进行用手指顶纸棒的练习,要多练习几次。第三步是正式进行实验 共进行三项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顶长纸棒实验,小组内可以由3---4个同学进行实验,记录平均时间。也可以其它方法进行。
实验二,顶短纸棒实验,应注意与实验一形式要一致,人员也要一致。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讨论思考题,教师要进行适当总结。
实验三,长纸棒倾倒实验,可以根据小组人员情况多做几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体验。
最后要花一些时间采用适当方法解决好“讨论题”,这是本课重点内容。(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段内容实验的结论:通过实验发现长纸棒倒得慢,顶长纸棒时来得及移动身体保持纸棒的平衡动作,防止纸棒倒下,所以长纸棒比短纸棒好顶。可见,长竿比短竿好顶。
第三段是学生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谈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在本课实验所得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 即:“通过实验发现,长纸棒比短纸棒好顶,是不是越长越好顶呢?”这里除了物理知识外,也渗透一定生活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如太长过重的竿,人拿着都困难,怎么顶?……。
2.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主要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以提高学习兴趣。
2.有趣的“毛细管”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毛细管”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锻炼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严谨踏实学习和探索态度。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能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的能力,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毛细管作用方面的知识。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有细微管道的物体可以使水自动向上移动。2.物体中管道的粗细与水上升的关系。3.生活中的毛细管的作用。
三、指导策略 1.本课有四个实验,实验一:面巾纸的细小的纤维之间有极细的管道,能使水上升。实验二:粗、中、细三种吸管,最细的吸管红色水上升的高。从“小知识”栏目中,知道什么叫做“毛细管”。
实验三:植物(芹菜)的茎依靠茎中的毛细管吸收水分和养料。实验四:“四瓣简易花”放在水中,能慢慢地向外开放。是因为打印纸的纤维间有极细的毛细管道。遇水后,水沿着毛细管道向四周扩散,促使纸花“开花”。
这几个实验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每个实验都需认真仔细观察与分析。建议以这四个实验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从中学到科学知识。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观察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会观察才会创造。”在活动中使学生感悟到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
3.实验一中的④,请老师要组织好学生自备器材的实验,用已掌握的知识,先猜想后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这也是探索知识的一种方法。
4.“探索延伸”栏目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拓展一下,说说周边事物的毛细管作用广泛存在。
3.标准化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标准化的研究”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有关“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科学事物的关心及探究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学习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
3.使学生初步了解标准化方面的有关知识。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掌握标准化的悠久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标准化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标准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关于标准化 “规格”的理解更较为困难些,教师要认真做好引导工作。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主要是通过插图与导言使学生初步理解标准化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标准化问题对学生是生疏的事物,如何带领学生进入这个学习领域,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课题:探索“标准化的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铅笔:2H、1H、HB、1B、2B、3B……等型号,不同品牌的味精袋、A4和B5纸等,一把50cm长直尺,实验三的有关器材。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标准化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观察、分折,进行探讨: 实验一
是研究产品的质量标准。
重点引导学生实验研究铅笔标准化内容之一,质量标准即铅笔的浓度。然后通过味精含谷氨酸钠所占的百分比,进一步理解产品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二
是研究产品的规格标准。
通过对A4纸和B5纸的研究实验让学生感知产品规格标准。进一步用两种教材的页面大小及版权页所标识的内容体会产品的规格标准意义和作用。
实验三
是研究产品的通用性标准。
通过对用三个同一规挌螺母做旋紧实验。让学生感知产品的通用性标准。认真安排好“思考问题”的讨论,理解产品的通用性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四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三、四段内容对实验的结论进行的表述。
教师可以用启发式办法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实用事例。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注意标准化内容还很多,本课只是比较简单的向学生作一基本介绍。
四、背景资料
1.关于“探索延伸”的问题的答案: 反映了非标准化带来的不方便等问题。一般从两方面思考。
一是有标准化要求,但执行者不按要求去办,尤其是当前质量标准执行的欠缺问题,更为突出。
二是还没有制定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完善。鞋的问题主要是前者。2.关于标准化的概念: 提供以下三种参考答案
(1)“标准化”的含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化法)
(2)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叫做标准化。
(3)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3.标准化是我国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生产上技术上实现集中统一、协调和互换的保证,是组织和管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实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1)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2)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3)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才能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使生产得以正常运行。
(4)标准化是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推动力。
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提高效率等。
(5)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6)标准化是保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
(7)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的利益。(8)经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9)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10)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4.一纸托“千斤”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一纸托千斤”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形变的思考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纸的变形与强度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初步了解力学和建筑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有两个:
1.实验一:单张纸承重①②③动手实验活动。2.实验二:圆筒空心纸管,变形的承重实验。
三、指导策略
1.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一中的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纸承受的重量与它的形状有关系”的初步结论。
2.指导学生精心制作圆筒空心纸管,从卷纸管、剪裁纸管、粘牢纸管、用纸裹纸管、到承重实验,每个环节都要求认真制作,逐步改变“物件的结构”,体验“改变物体的形状就能改变它的承重能力”。
3.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各组的“构件”进行承重计量,看哪些承重量最大。4.请优胜组总结成功经验,以共同提高动手能力。并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想出改形状,使纸承受更多重物的办法。
例如:用几张纸叠成宽约8厘米的纸条,再用胶水粘在一起,盘成一个圆墩,如图“”状,一人单足踏上,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5.课后还可以搞一个社会调查,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周围的学校、街道、住宅、工厂、商店、车站等,有哪些地方用上了变了形状的钢铁或铝合金构件,要仔细观察,并且记录下来。
6.课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体验,小组成员研讨并制作“纸桥”模型,组织学生进行纸桥结构、承重等方面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5.空气的压力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空气的压力”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使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空气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以及了解空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知道空气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和提高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引言部分建议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手上放一本书,会有什么感觉?由此进入课题研究。
关于题图是通过挑报纸证明空气有压力的实验,把直尺放在桌上,让直尺的三分之一伸出桌面。再把报纸平盖在直尺上。在伸出的直尺上施力,挑起报纸,设法让报纸飞起来。施力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否则容易损坏物品。可以在适当时候,演示给学生。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空气的压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教师要收集相关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②教师课前要为各小组配备以下活动器材:
③不漏气的厚塑料袋1个、广口塑料瓶1个、橡皮筋圈2个、塑料吸盘衣钩1个。
实验一和实验三实验装臵各一套。④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多种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的方法研究“空气的压力”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证明“空气的压力”。教学活动中可以请学生代表到前面参与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演示给大家看,并让学生说出实验结论。
课文中的提示“注射器的活塞两端都有空气”这一点很重要,要反复强化。实验二
是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证明“空气的压力”,并让学生亲自体验 空气有压力。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证明空气压力的方向。
该项实验有一是难度,教师在课前也要多进行些练习,掌握实验要领,课上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实验四
是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证明空气压力的方向。并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来至四面八方的空气压力。
该项实验不易组织,教师要下些功夫做好安排,才能有满意的实验效果。(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第二段内容是第一个实验结论:空气有压力。第三段是第二个实验结论,空气的压力在四面八方都是存在的。这些内容,教学中最好先让学生归钠概括后,并在小组内总结出结论再看课文。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2.应注意的问题
做好演示实验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如果课上实验失败,就会达不到实验目的,而出现相反效果。
四、背景资料
1.空气的压力广泛存在,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但由于身体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空气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相互抵消,因此我们不易感觉。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及其应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
2.大气圈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人类就居住在这层大气的底部。大气圈里的空气虽然看不见,但质量大得惊人。据科学家估算,整个地球周围有5000多亿吨重的空气。住在地球上的人,如果没有人体内向外的压力,会被压得粉身碎骨。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的十分之九都集中在近地面的16千米以内的大气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3.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时,先人们以为空气没有重量,不会产生压力。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存在压力。
为了证实大气压力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学者奥托〃冯〃葛利克做了一个震动世界的实验。他做了两个铜质的空心半球,直径都是37厘米,能够互相吻合。为了防止漏气,又在两半球的吻合处加上浸透蜡和松节油的皮圈,并在一个半球上装了活栓,通过活栓抽掉球里的空气。实验时用抽气机把球内空气抽出,然后用两队马往相反的方向各拉一个半球,结果八对马也拉得十分吃力,没有把它们拉开,再用劲拉,才把两个半球拉开。
但是只要把活栓转动——下,使空气流进球里,就能毫不费力地把两个半球分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生动地告诉人们,大气压强不但存在,而且大得惊人。
4.1971年6月,苏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返回以后,打开舱门发现三名穿着普通衣服的宇航员都死了,他们的面部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的表情。经过调查,原来“联盟号”返回前,有一个密封插头在座舱与轨道分离时漏了气,舱内空气猛然从那里泄了出去,座舱里人工建立的大气压猛然减低,因“爆炸性失压”使三位宇航员牺牲了。
人类要飞出地球,首先要克服失掉大气压的难题。人体内的水分、气体都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和大气压相平衡,例如,体内有血压,血压高就会生病。一旦外界失压,人体内的压力过高,气体马上膨胀,体内空腔扩张,像升入高空的气球爆破一样。接着就是大量的水分变成了蒸汽,皮下形成大量水汽,把皮肤胀得鼓鼓的。幸亏另外三位宇航员很快返回了大气层,舱内又有了大气压,否则,不幸者将是惨不忍睹的。
6.哪个滑梯快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两种不同滑梯哪一个下滑快?”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不同曲线运动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方面的科学体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学习活动,达到对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提高和训练。3.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曲线运动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制作实验,体验到曲线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和有趣的现象,知道这些现象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通过对曲线的研究,激发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和对曲线知识方面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两架滑梯的高度及长度把握上要严格和细致,尽量减少制作过程中的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3.学生对于普通滑梯比较熟悉,但对于曲线结构的滑梯并不熟悉,另外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尤其像天安门房顶的曲线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见到的曲线来引导学生,学生在课前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曲线物体进行搜集整理,积累知识。
三、指导策略及基本答案
1.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减少两架滑梯的误差,保证试验的准确性。2.实验过程中要选用一些比较光滑的物品,滑梯表面也要保证光滑、平整,释放物品动作要轻些,尽量做到两手同时释放重物。
3.这一课主体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调整试验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并且通过实验让学生推翻已有的“直线距离短物体下滑快”的固有经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探索延伸部分是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四、背景资料
实验中的这架弯滑梯,它的滑面是根据旋轮线来做的。我们知道,小朋友能沿着滑梯自由下滑,是由于受了重力的作用,也就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滑速度的快慢,决定于在下滑方向上重力分力的大小。按着旋轮线下滑可以得到最大的分力,也就是得到最大的速度。因此,滑旋轮线滑梯的总是先到底。
在我国古建筑中,有一种“大屋顶”的房子。北京故宫的房子,差不多都是大屋顶。从侧面看,这种房子的屋顶不是三角形,而是两条曲线,房檐还高高地往上翘起来。大屋顶上的曲线也是旋轮线。旋轮线是最速降线,把房顶修成旋轮线,可以让降落在房顶上的雨水,以最快的速度流走,这对保护房屋是很有利的。
把大屋顶修成旋轮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平衡作用。大屋顶比较重,支撑房顶重量的,主要是下面的八根大柱子,这种建筑,柱子一般都修在墙里,位臵靠外,房顶不仅给柱子一个垂直向下的压力,还给柱子一个向外的推力,这个向外的推力,对柱子的直立稳定性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把房顶修成旋轮线形,再把房檐修的翘起来,房檐就会给柱子一个向里的推力。大屋顶是巧用旋轮线的典范,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干。
7.鱼缸里水能自动流出来吗
一、目的要求
1.通过“鱼缸里水能自动流出来吗”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科学求证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并提高归纳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知道虹吸现象的存在,并能初步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才能发生“虹吸现象”。教学难点是提高归纳概括能力,顺畅地推导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看图引出生活中的话题,读文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鱼缸里的水自动流出的研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采取设疑办法进行引导。如:“什么情况水能自动流出来呢?”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小塑料水盆1个、透明塑料管1根、水杯1个。教师要注意收集有关虹吸现象的各种信息。制作配合教学的课件。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水自动排出的方法,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实验与观察,证明水不会自动排出的。教学中抓住“水不会自动往高处流的”这个关键点。
要学生明白哪一段塑料管中水是往高处流的,这点很重要。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明白这个实验的研究方向,如果有办法让水流过这一段,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实验二
是通过管中保留部分空气的实验,研究水自动排出的问题。
要抓住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一教学关键点,并引导研究它的道理,关于道理的描述,可让学生按小组自行总结,教师适当点拨,不追求必须完美的答案。
实验三
是通过管中不留一点空气的实验,研究水自动排出的问题。
实验前教师可在实验二的基础上,提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质疑。让学生在争论中想办法进入实验三。实验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往塑料管中注满水的方法。实验四
是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抬高出水口,达到缸中水面同等高度时水不再流出。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体会水自动流出的又一条件。
可让学生按小组自行总结,教师适当点拨,并提示学生要先讲你看到的现象,再解释你的想法。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导出“虹吸现象”。第二部分内容实验的结论: “虹吸现象”必须达到三点要求 ① 开始排水前,塑料管里要注满了水。② 塑料管的进水口要完全浸在水中。③ 塑料管的出水口要低于鱼缸里的水面。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归纳总结出这三点结论。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四、背景资料
1.中国古代虹吸原理的应用:
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鸟”或“过山龙”。
2.虹吸管的应用在我国始于汉代,在有电力灌溉设备之前,它与龙骨水车为我国古代两种主要灌溉器械。对于用来灌溉的大型虹吸管来说,我们的祖先还巧妙地采用下述灌水排气法产生虹吸。
在虹吸管的最高部位设臵如图所示的装臵,乙、丙两口连人虹吸管。使用时,先关闭乙、丙两处阀门,从甲口处灌水,到该装臵中灌满水后,封闭甲口(不能漏气),然后打开乙、丙两处阀门,借助灌水排气法使虹吸管工作。
3.虹吸现象的实际应用:
昆明市建造了长达97.72千米的倒虹吸工程,在线路中有四个口径达2.2米的大型虹吸管道,其中岔河倒虹吸工程使用钢材处9000吨。长度达9192.5米。
8.数三角形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数三角形”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找规律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利用“分解图形”及“综合判断”的方法,研究数三角形的规律。2.在找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学会“分解图形”的方法,以右图为例: 第一步:画出1个最大的三角形; 第二步:画出2个中三角形; 第三步:画出3个小三角形。
它有1个大三角形,2个中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组成,共有6个不同的三角形。
它的规律是1+2+3=6(个)
2.由此导出数三角形的规律,则:三角形总个数=1+2+3+…+N。3.建议老师自制学生爱看的课件,或用透明胶片制成复合式幻灯片。请老师在形式和方法上多动脑筋,以利于活动顺利进行。
4.“探索延伸”栏目中,答案是: AB是三角形ACB和三角形ADB的共用边。上图三角形ACB,共含有不同的三角形: 1+2+3+4+5=15(个)
下图三角形ADB,共含有不同的三角形: 1+2+3+4+5=15(个)
上图中共含有15+15=30(个)不同的三角形。所运用的规律是:1+2+3+…+N。
9.记忆力训练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提高记忆力”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提高记忆力方法的学习研究兴趣,探讨提高记忆力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科学记忆方法的乐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正确使用记忆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讨与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提高记忆力方法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讨提高记忆力方法的过程为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提高记忆力方法的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主要是通过提出提高记忆力问题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提高记忆力”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从“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这一重要的科学观点,导入新课。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教学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对记忆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提高记忆力方法,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对分类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分类记忆的方法。
关键要注意实验的程序,严肃认真实验,才有效果。教师也可用视频课件进行全班共同实验,往往效果会更好。实验二
是对多通道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多通道记忆的方法。
此项实验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是小班教学完全可以全班统一进行。一定要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是对口诀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口诀记忆的方法。
此项实验是全班统一的教学活动。如果课堂时间较紧,可以只背部分内容进行研究。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以教师讲解为好,可以再介绍几种方法,使学生明白记忆方法很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忆。(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由两组内容组成:
一是介绍一种谐音记忆方法,可让学生体验一下。二是又介绍了三种记忆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作简单介绍。2.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教材中介绍的科学记忆方法仅是学生便于理解的点滴方法,实际提高记忆力方法据统计有百种之多,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的原则:
一是要选择那些适合个人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要为我所用,不要生搬硬套,否则会事与愿违。
四、背景资料 2.记忆方法六种二说(1)明确近期记忆目标(2)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3)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4)联想法记忆(5)分类记忆法(6)形象记忆法
3.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4.编口诀的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运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用其他方法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10.生日“魔术”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有趣的“生日魔术”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掌握“生日魔术”的“玩”法。
2.通过积极思考与分析,懂得这个“魔术”是数学游戏,是有科学道理的,它是数学的“逆运算”
三、指导策略
1.“生日魔术”游戏,“变”的准的关键有三点:(1)让同学们掌握计算的顺序。
(2)计算后的结果,除以20的商是生日,余数是月份。
(3)计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无论哪一过程若计算结果失误,这个“魔术”就演“砸”了。
2.通过逐步推导,让学生知道:(1)它不是魔术,也不是迷信。
(2)这个“魔术”是数学游戏,是有科学道理的。它是数学的“逆算法”。3.“探索延伸”:
7进制的数学游戏,通过揭秘让学生知道是特定条件下的加法速算法。
11.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
一、目的要求
1.通过“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的实验与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性隔着金属材料——铁受到明显的影响,而隔着非金属材料受到的影响不明显的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体会“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观。
教学难点是每个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对于四年级学生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动学生学习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按图组装的实验装臵,各种薄片状小物品。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到影响的程度,并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研究磁铁隔着非金属材料,如布片、塑料片等物品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实验装臵,明确实验操作方法。可以教师演示、学生表演等方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以后,再开始进行以下三项实验。也可以课前对各小组组长进行培训,使课上各组实验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其次要提醒学生要小心操作,才可以使实验成功。
在“思考问题”栏目内有意提醒学生用“受到影响程度不明显”来表述,不用“没有影响”来表述,这样更科学。
实验二
是研究磁铁隔着金属材料,如铝片、铜片等物品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提醒学生掌握验证方法,判定磁性是不是受到影响。实验三
是研究磁铁隔着金属材料---铁片,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这个实验特别要强调铁片不要碰到磁铁和曲别针。(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分别是三个实验的回顾与实验的结论。教学活动时,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法,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工作。(5)探索延伸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12.缩减发明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缩减法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激起 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通过实验和探讨活动,体验小发明技法缩减法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创新技能。
3.初步了解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小发明的科学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小发明方案的设计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领学生研究图中每一件物品的 “昨天与今天”,从而让学生感知缩减发明法的内涵。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缩减发明技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本节课是通过研究身边许多缩一缩或者减一减而发明的新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规律,实践缩减发明法的一次发明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研究活动 实验一
是分析事例,探索“缩减发明技法”的发明规律。
教材通过四组事例让学生在研究思考中体会“缩减发明技法”的发明规律。教学中让学生逐步感悟什么是缩减发明技法。不要让学生疏理概念,让他们有所体会,能大致理解什么是缩减法就可以了。缩减法可以形象的称为“减一减”的方法。
教学中最好能展示实物,讲解新物品的特点,功能的变化。这是问题的关键。
实验二
是尝试缩减发明技法,找出发明的新物品的实践活动。
是小发明活动的具体操作,每一项都做了提示性引导,首先让学生对提示性引导有较好的理解再往下深入。这些都属于定向发明,要让学生多方位去思考,有意的引导学生实施扩散思维。采用讨论形式其效果更好。学生既可以用现有己知物品做为答案,又可以说出想象中的物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缩减发明技法的规律。
实验三
是自主发明的尝试。
组织活动时可以渗透从我们的需要出发来思考发明物品的方向,仍然是定向发明。
教师要注意所有的探讨都是“纸上谈兵”,不进行实际操作。关键是体验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是活动的回顾与总结,给出结论----缩减发明技法的规律。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或启发式办法实施教学活动。(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创造性活动中,提醒学生,不要对其他同学的想法提反对意见,只能加以补充、完善。
第二篇: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第一课:对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收集有关对称的图片、文字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建筑吗?观察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它们都体现了对称性,对称的研究已经成为天文、数学和生物等领域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它也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①出示半个蝴蝶、风筝、举重图形。叫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图形? ②学生在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图形,用一张白纸描绘下来。③、把另外半个图形补齐,形成一个完整的图。④、观察:仔细观察描好的图形,(对称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思考:这是不是说明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2、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①仔细观察课本图形,(飞机、房屋、白菜、蝴蝶、脸谱、铁塔)。②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线。
③观察对称线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思考:哪几幅图形符合对称的特点?
3、实验3: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①观看图画(祈年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当你欣赏这座建筑时有什么感觉? ②思考:(祈年殿显得很庄严;祈年殿特别荐股、平稳;祈年殿和谐、大方、美观)。④观看图画---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说对称在人的视觉中所起到的作用。
4、实验四,进一步研究的对称的作用。
①、人们把很多物品造成对称性状,不仅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科学道理,是这样吗?研究下面物体,说说你的看法。
②、观看图画(手推独轮车、小木船、拱桥、人的眼睛、兔子的两耳、水桶和提梁)
5、小实验,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运转正常后,剪掉一风叶,形成不对称状,再让它转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前后对比,说明什么?
(三)、探索发现
1、对建筑艺术对称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是使建筑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3、人们把很多物品制成对称形状,不仅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实用。
(四)、探索延伸
完成课后题,寻找对称图,你感悟到了什么?
第二课:溶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某些物质溶解的快与慢。
2、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实验杯、直尺、盛水器具、细线、铁架台、糖块和食用油、食用醋。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讲故事引入本课:(凿壁借光的故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①、各小组分别装配实验器材。
②、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倒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
③、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中,一块吊在水的表面,一块吊在水的中间一块放在杯底。实验观察:3——5分钟后观察糖块溶解的情况,可以和同学讨论观察到的现象。思考问题:你观察到那块糖溶解的快?你的结论与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最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最慢的结论一样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最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最慢?
2、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①、分小组实验:向A、B、两个杯子里倒入多半杯同样温度的水。②、将几滴花生油滴入A杯中。③、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
实验观察:花生油与醋在杯中水里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实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三)、探索发现
1、知道了溶解的一些知识,学会了用溶解的知识解答一些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没有溶解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
(四)、探索延伸
1、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问一问家长,其中有什么道理?
2、阅读课本第10页文章。
第三课:静电小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身边物品进行静电实验,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
2、初步了解产生静电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条、报纸、铅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秋冬季节,当我们脱下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皮肤还会感到麻麻的刺痛。如果在晚上,关掉电灯,你还会看到毛衣上闪出许多小火花。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以猜到了,这时静电在作怪。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听话的塑料条 ①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塑料条。
②一只手捏住两条塑料条的一端,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夹在两条塑料条之间,连续用力向下摩擦2——3次。
③观察两条塑料条的状态。两条塑料条能否分开?
④、此时,把手掌放在分开的塑料条的中间,分开的塑料条向手掌靠拢,迅速抽出手掌,两条塑料条又分开了。
思考、观察:是什么使塑料条运动?用手指摩擦塑料条的作用是什么?
二、实验二,粘在双肩上的气球。
1、吹起两只气球,用线绳把气球口扎紧。
2、把气球用力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用手牵着线绳使气球自然下垂,观察两只气球的相互状态。它们会互相排斥而分开吗?
3、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擦过气球的毛衣肩上,两只气球可以粘在毛衣上吗?
三、实验三,贴在墙上的报纸
1、展开A四纸大小的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开手,被掀起的报纸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总结思考: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球和报纸粘在物体上?以你的经验,这种粘合剂是什么?
四、探索发现
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互相摩擦,一个物体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带上了不同种类的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实验中,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五、探索延伸
说出以下几种做法,哪些做法是“防”静电,哪些是“放”静电?
1、选用纯棉衣料的衣服,2、当看完电视或电脑以后,马上洗脸洗手;
3、用加湿器給室内加湿,或在室内养鱼、养水仙花;
4、脱衣前,先用手触摸一下墙壁或金属物品。
第四课:手上的触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体验手上的触觉,感受手上的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砂纸、曲别针、硬卡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手的触觉会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它不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辨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区别。
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手上的触觉吧。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用手指、手掌体验触觉 ①把曲别针拉直成小棍状。
②把另一个曲别针拉直成U型。
③被测试同学闭上双眼,另一同学用之小棍的一头和U型的两头进行测试。
④每次触及被测试同学时,都要用另一只手指出触到的位置,并回答是几个触点,再有一位同学记录。
观察思考:如果你的视线被挡住,你靠什么判断手中是否有东西?如果手没有触觉的话,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实验二:辨别同一物体之间的差别
①、被测同学闭上双眼,用食指触摸砂纸、中砂、细沙3块砂纸,区别这3种砂纸。②、另一位同学颠倒砂纸顺序,让被测同学触摸判断。③、换用不同手指测试5次,记录测试正确率。④、互相交换角色,每人都来感觉一下。思考问题:
①、在辨别砂纸的时候,是轻轻触摸,还是用力触摸容易判断。②、几个手指比较,哪个手指触摸感觉比较敏感?
3、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
①、拿出硬纸卡,将凸面朝上。
②、闭上双眼,把四块硬纸卡位置颠倒,用手触摸凸点,说出凸起点的排列样式,睁开眼后对比正确率。
③、思考问题:正常人靠什么阅读?盲人靠什么阅读?。
(三)、探索发现
我们手上的感觉是由身体中的感觉神经实现的。感觉神经的末端有一些特殊的小结构,叫感受器,它可以分辨不同的感觉。感受器能收到四个主要的感觉,分别是:触摸感、压力感、疼痛感、温度感。
(四)、探索延伸
课后用手触摸人民币的突起点,对照课文图表,认识人民币的盲文。
第五课:小降落伞的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试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正方形手帕、伞绳、重物、胶带、剪刀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讲述5.12大地震时,人民解放军空降兵,为了解救人民群众,15位英雄从5千米高空成功跳下的故事。今天我们动手制作小降落伞,研究一下它的奥秘。
(二)学习新课
1、活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制作好后,让她从高处自然降下。
思考:小降落伞的实验,在空中停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不是证明了空气对小降落伞下降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2、、实验一,伞面大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 ①在两面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上拴上不同的重物,从高处降落。观察两个降落伞哪个先落地? ②思考:是不是证明了小降落伞面大小相同,在携带不同重物时,重物越重,下降越快?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影响小降落伞下降快慢的一些因素。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风的影响、伞绳的长短、降落伞的形状等。
2、查阅资料我们知道,研究降落伞落的快与慢对空降兵、跳伞运动等有着重要意义。
(四)探索延伸
降落伞的用处很多,看书图画,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第六课:坦克的履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做实验,研究坦克车轮外家装履带的原因。
2、用研究所得的道理,解释身边的相关事物。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铅笔、图钉、螺丝钉、小木板、橡皮、直尺、砝码、细沙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玩具小坦克,你还知道他的车轮吗?是怎样的?说一说。坦克为什么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呢?这与他那双铁脚板——履带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坦克的车轮外为什么加装履带”?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纸上扎孔
①、在大号橡皮上盖上一张白纸。
②、用削好的铅笔尖和未削的铅笔分别在垫有橡皮的白纸上扎孔。③、感觉一下,哪只铅笔比较容易的在纸上扎出孔来?
④、思考问题:两支铅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尖铅笔容易把孔扎好?
2、实验二:手按图钉与螺丝钉
①分小组,放一块木板,用同样的力讲图钉与螺丝钉向木板按下去。②图钉与螺丝钉哪个按到木板里比较深?
③思考问题:图钉与螺丝钉有什么不同?图钉比螺丝钉容易按入木板中说明什么?。
3、实验三:沙盘上直尺的作用
①在沙盘上方好一层厚而干燥的细黄沙。
②在黄沙上放一个砝码,轻微晃动几下盘子,观察法玛进入沙子中的深度。
③将直尺放在黄沙上,在直尺上放一个砝码,同样晃动几下盘子,观察法玛进入沙子中的深度。
④小组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解释坦克为什么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说说你的看法,可参考课文后的小资料。思考:两个沙盘实验,物品进入沙子中的深度有什么不同?你能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道理解释这一现象吗?
提示:
1、这与坦克那两幅宽宽的履带有关系。
2、履带要比车轮接触地面面积大很多,所以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而不被陷入泥土中。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越容易压进去。
(四)、探索延伸
讨论:
1、骆驼善于在沙漠上行走,为什么蹄子不容易陷进去?
2、书包带做的宽一些有什么好处?
3、滑雪板有什么作用?
第七课: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一、教学目的:
1、进行植物叶子的蒸腾现象和吸附现象进行实验观察。
2、研究植物叶子对改善空气质量所具有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盆叶片比较大的植物、透明大塑料袋、粉笔灰、白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植物多的地方空气质量比较好,这是为什么呢?植物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空气质量呢?今天我们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叶片的蒸腾现象:
①、将套有塑料袋的花盆移到桌上。②、观察塑料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③、打开塑料袋,仔细观察塑料上的液体,判断液体是什么?
思考问题:袋子上出现了水珠,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袋子中植物叶片上是否也有水珠? 提示:叶片会产生水珠,这种现象叫蒸腾。植物的蒸腾现象可以給空气补充水分,让空气变得湿润。
2、实验二:植物叶片可以吸滞尘埃吗?
①、每组一盆绿色植物,将一张白纸套在植物茎上,另一张白纸平放在花盆上面。②、将两包同样多的粉笔灰分别从两个花盆上方相同的高度撒下。
③、比较两张纸上粉笔灰的多少,观察纸上少的一部分粉笔灰落在哪里了? ④、思考问题:职物的叶片是否有细致尘埃的作用呢?室外的树叶是否也有这样的作用呢? ⑤、观察室外树叶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灰尘?
思考问题:树叶上有灰尘吗?谈谈你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感想。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说明植物的叶子可以使空气变得更湿润。同时植物的叶子可以阻滞尘埃落下来,减少浮沉对空气的污染。我们发现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可以使空气变得更加湿润清洁。
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如此往复,植物叶片能起到拦阻和吸附尘埃的作用。是空气净化。
(四)探索延伸
1、观察家中的盆花,研究哪种植物起到吸尘增湿的作用大些?
2、在树林中散步,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第八课:测量的技巧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参与实验,研究特殊情况下测量的技巧。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尼龙线绳、圆铅笔、直尺、三角板、硬币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测量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我们要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往往需要测量。测量中,很多仪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测量任务,但有些测量,现有工具不能直接测量。下面我们做几个小实验,学习一些测量的技巧。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的技术准备
①、看书,判断左、中、右三种观察尺的方法哪种正确?。
②、提示:做每个实验都要思考一下,注意减少测量中的误差。每个实验都要多做几次。
1、实验一,借用线绳测量(测量铅笔杆的周长)①、用尼龙线绕铅笔1圈,在测量线的长度。
②、用尼龙线绕铅笔5圈,在测量线的长度,将5圈的长度数除以5。.③、思考:这两种方法哪个准确一些?
2、测量地图上一段河流的长度
①、可用尼龙线沿河流走向放好线,在测量线的长度。②、思考:这个方法能估量出这段河流的长度吗?
3、实验二,测量圆杆铅笔的直径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两个三角板和一个直尺测量。②、思考问题:哪种方法准确一些?
4、实验三,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
用直尺测量一枚硬币好测量吗?想一想,测量一摞硬币,再除以硬币的枚数,行不行?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发现,在不好测量的情况下,只要多动脑筋,就会想出好方法。
(四)探索延伸
想一想,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第九课:反冲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气体和液体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气球、打气泵、吸管、喷嘴、皮筋、胶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宇宙飞船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喷气式飞机是靠什么力量飞向蓝天的?气垫船是靠什么力量在水面上遨游的?我们现在研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1、实验一。气体的反冲作用
①、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住气球喷嘴。②、松开手指放飞气球。
③、观察气球,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思考:气球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到处乱窜,直到里面的空气放完?是什么力量使气球到处乱窜?
2、带定向纸条的气球运动试验: ①、安装喷嘴,用皮筋捆紧。
②、用胶带将纸条粘在喷嘴上,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紧。
③、捏气球的手靠近地面,气球向上,喷嘴向下,把手松开,观察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
3、有轨道的气球运动试验
①、把吸管穿在绳子上,把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物上,把绳子绷紧。②、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住气球喷嘴。③、用胶带把气球粘在吸管上。
④、把气球拉到气球口方向的一端,松开手指,观察气球运动的状态。⑤、思考:气球是否会向气流喷出相反的方向飞去?
小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气球在这个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
4、实验二,液体的反冲作用
①、将液体反冲实验器材准备好,用手提着大饮料瓶,下面放好接水盆。②、向瓶内注水,③、观察大饮料瓶的运动情况。
④、思考观察:饮料瓶运动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气体的三个实验,证实了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喷出的气体有反冲作用。
2、通过液体实验,证实了液体喷出时也有反冲作用。
3、人们常常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来为我们服务。
(四)探索延伸
1、宇宙飞船靠什么飞向天空?
2、气垫船靠什么力量浮在水面上飞快的前进?
第十课: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形态及结构的研究,探究其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判断能力。
二、教学准备:
搜集书刊、报纸、图片、打印纸、尼龙搭扣、放大镜、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种种形态,人类借鉴植物的种种形态及结构,创造出许多发明。
(二)学习新课
1、阅读课文(王莲):
2、动手仿制王莲叶片 ①、用打印纸剪成圆形。
②、将另一张纸按书中图示剪成长条(叶脉)。③、用剩余的纸,剪成小纸条(横筋)④、把叶脉和横筋安图所示粘好。
3、动手试一试,叶片的称重量。
实验观察:人们利用王莲的结构,可以有哪些发明创造? 思考问题:通过实验,对于烟雾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呢?你有什么看法?
4、牛蒡子
①、阅读课文了解牛蒡子。
②、用放大镜观察尼龙搭扣的结构。③、仔细观察尼龙搭扣开合的工作原理。④、实验观察:尼龙搭扣还有哪些应用? 思考问题:牛蒡子表面长满了无数小钩刺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几个有这样结构的实例吗?
(三)探索发现
在对王莲、牛蒡子的研究中,发现许多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状态和结构,给人类的发明提供了启示。人类利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创造出许多性能优越的新技术,新发明。
(四)探索延伸
研究:模仿植物的某种形态和结构,搞一些小发明。如:锯子的发明。
第十一课:缓冲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信息的交流,研究缓冲现象的存在。
2、探讨一些事物应用缓冲的道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粉笔、报纸、塑料薄膜小降落伞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足球运动员见足球飞过来,不管从多远的地方飞过来,都用头去顶。但是,对面飞来的是一块小砖头,他却不敢用头去顶,为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粉笔的投放实验
①、站在地面上,手持一支粉笔,高举过头顶,松手使粉笔自然落下。观察:粉笔怎样?什么原因造成粉笔断裂? ②、将粉笔用报纸包好,重复上面实验。观察:粉笔怎样?为什么没断?
③、将粉笔绑在小降落伞上,从高处扔下。观察:粉笔怎样?
小结:粉笔与地面没有直接碰撞,报纸起到了减缓冲力的作用;小降落伞起到了减小碰撞粉笔的力量。
2、实验二:橡皮筋的作用。
①、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铁架台上。②、在重物下方放一个有厚毛巾的托盘。
③、将重物举到一定高度,突然松手释放重物,拴重物的细线会出现什么现象? 思考?
1、细线会被拉断码?
2、是不是重物下降时的冲力将细线拉断的? ④、将细线换成橡皮筋,再重复上面的实验。
⑤、试验中,认真观察重物上下运动的状态,了解橡皮筋的伸长、缩短与重物上下运动的关系。
思考:橡皮筋的弹性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一些物品能对运动物品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四)探索延伸
1、试着分析,球场上的草地对运动员有什么保护作用?
2、包装盒及包装盒内的填充物对所包装物品有什么好处?
第十二课:死海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制作,验证液体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
2、探讨死海不沉的秘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水杯、胶圈、曲别针、吸管、食盐、鸡蛋、水盆、烧杯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引入课题:(死海不沉的故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让鸡蛋扶起来
①、把鸡蛋放入清水杯中,鸡蛋沉入水底。②、向水杯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动。
③、实验观察:鸡蛋会怎样?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
1、鸡蛋浮起来了,这是不是说明盐水的浓度逐渐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也在不断变大,当浮力大于鸡蛋的重量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2、是不是说明液体的浓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2、实验二,制作小浓度计 ①、将吸管的一端折过来。
②、在吸管折处放两个曲别针,再用橡胶圈绕好。③、在吸管上均匀的标好刻度。
④、将吸管浓度计放在水中调试,让它恰好竖立着浮在水中。
3、实验,①、取两个玻璃杯,一个盛淡的食盐水,一个盛浓的食盐水。②、先把小浓度计放在淡的杯中,观察到什么刻度。③、再把小浓度计放到浓的杯中,观察到什么刻度。
思考问题:通过实验,是不是说明小浓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浓度?
4、实验三,检测食盐水的浓度
将课前制作好的三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水放入三个杯中,用小浓度计监测,实验观察:通过实验,你能分辨出哪杯浓度高些?哪杯浓度低些? 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死海的秘密了吗?
(三)探索发现
1、通过研究,我们证明了盐水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
2、证明了盐水浓度越高,浮力越大的道理。
3、弄清了死海不死的秘密。
(四)探索延伸
读一读课后小知识,考虑:装满货物的大轮船在大海中航行,要不要考虑含盐浓度问题?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笫一课
对称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对称的特点和作用。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1.在图1.2.3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一张白纸白纸描绘下来。
2.把白纸上的图按图中蓝色线对折,按透过的图像轮廓描下图像的另一半,涂上相应的颜色。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
1.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性。
2.观察对称线两边图形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实验三:研究在家住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
研究问题:北京天坛的祈平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作用 探索发现:
(1)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达标测评:观察图片,说一说哪个是对称形式的?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第二课
溶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溶解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实验杯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1.分组装配实验器材。
2.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导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3.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的水中。4.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慢? 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1.分小组实验,向A,B两个杯的中倒入多半杯相同温度的水。2.将几滴花生油滴入A杯中。3.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
达标测评:冬天,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问一问家长,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溶解的作用
第三课
静电小实验
教学目标:静电产生的基本条件。
(通过用身边的物品进行静电实验,以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2个气球、2段线绳、2条塑料条
教学过程: 实验一:“听话”二塑料条 实验二:粘在双肩上的气球。实验程序:
1.吹起两只气球,用线绳把气球口扎紧 2.把两只气球用力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
3.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摩擦过期球的毛衣肩上,两只气球可以粘在毛衣上。实验三:“粘”在墙上的报纸。试验程序:
(1)展开A4纸大小的报纸,八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小来。(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
质疑: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球“粘”在物体上,这种“粘合剂”
达标测评: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的种类的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静电”小实验
相互心音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第四课手上的触角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体验手上的触觉,感受手上的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体验触觉,感受手上触觉的重要作用。教法:探究
教具:砂纸,曲别针
教学过程:
实验一:用手指手掌体验触觉 1.拉直曲别针。
2.把曲别针弯成U型。3.伸手感觉。4.伸手感觉。
实验二:辨别同类物体之间的差别。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卡,将凸起点向上摆在桌面上。2.闭上双眼,把4块模板位置放乱。
达标测评:我们手上的触觉是由身体中的“感觉神经”实现的。感受器能收到的四个主要的感觉分别是“触摸感”“压力感”“疼痛感”“温度感”。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手上的触觉
第5课
小降落伞的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投放实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原因。教法:探究
教具:伞面,伞绳
教学过程:
实验一:伞面大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试验程序:
按图提示进行试验,将两个伞面大小不同的降落伞分别拴上曲别针,在曲别针上各挤压一块重量相同的橡皮泥,由两名同学站在相同的高度处,同时投放,观察两个降落伞准先触地。
实验二:重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
程序:将2伞面大小相同的降落伞分别拴上曲别针,在曲别针上各挤压一块重量不同的橡皮泥,由2名同学站在相同高度,同时投放,观察两个降落伞谁先触地。
质疑:这是不是证明了小降落伞面大小相同,在携带不相同重物的情况时,携带重物越轻的降落伞落得越慢。
达标测评:说一说降落伞的用途。课堂小结:调查降落伞的一些知识。板书设计:
小降落伞的实验
影响降落伞降落速度(1)伞面大小不同(2)重量不同
第六课
坦克的履带
教学目标:通过几个小实验,研究坦克车轮外加装履带的原因,用研究所得的道理,解释身边的相关事物。
教学重难点:研究坦克车轮外加装履带的原因。教法:探究
教具:投影
教学过程:
实验一:纸上扎孔
1.在大号橡皮上盖上一张白纸。
2.用削好的铅笔尖和削的铅笔分别在垫有橡皮的白纸上扎孔。3.感觉一下,哪支铅笔比较容易的在白纸上扎出孔来。实验二:手按图钉与螺丝钉
1.分小组:每组放好一块木板,用同样的力将图钉与螺丝钉向木板按下去。2.图钉与螺丝钉哪个按到木板里比较深,是不是图钉比螺丝钉容易按入木板中。
实验三:沙盘上直尺的作用。
1.在盘子上放好一层厚而于煤的细黄沙。
2.在黄沙上放上一个砝码,轻微动一下盘子,观察砝码进入沙子中的深度。3.将直尺放在黄沙上,在直尺上放一个砝码,同样晃动几下盘子,观察尺子进入沙子的深度。
4.小组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解释坦克为什么能在轻松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
实验发现: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小越容易压进去。
板书设计:
坦克的履带
笫七课
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研究叶子能吸尘增湿的情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1)知识内容:认识植物的叶子可以吸尘增湿的现象。(2)能力培养: 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 培养环保意识。2.关键问题:
(1)认识植物的叶子可以增湿是教学重点内容。(2)注意环保意识的培养
3.建议:
(1)前期实验如何安排要考虑好。
(2)可以从盛夏在树木多的地方的感觉导入新课。(3)实验二第4点可以做为课上重点实验。
(4)“探索延伸”栏目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进行研究。
笫八课
测量的技巧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测量的实用而巧妙的方法。同时也体验了创造的意义。
(1)知识内容:测量的实用而巧妙的方法。(2)能力培养:动手动脑操作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创造意识的培养。2.关键问题:
(1)测量圆杆铅笔直径为重点项目。
(2)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巧妙测量的方法,鼓励他们创造出“新”的方法。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2)各项目教师请先测量一下。(3)硬币课前要清洗干净。
(4)“探索延伸”项目要安排好可以课上完成
笫九课
反冲作用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或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在向某方向喷出时,会产生反冲作用。并指导学生研究反冲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1)知识内容:认识“反冲作用”。(2)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观点。2.关键问题:(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解决认识气体的反冲作用。(2)组织好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建议:
(1)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并做好组织工作。(2)用视频课件演示反冲作用会很有很好的效果。(3)要用玩具气球打气泵给气球打气。
(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5)想办法做好教具配件。
笫十课
“王莲”与“牛蒡子” 的启示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对“王莲”与“牛蒡子”信息的研究与制作实验,初步认识仿生学,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1)知识内容:仿生学的认识。
(2)能力培养:信息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培养对仿生科学的兴趣。
2.关键问题:
(1)认识仿生学为重点项目。(2)动手能力的锻炼。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
(2)用视频课件演示“王莲”的构造会很有作用,还可介绍一些仿生事例。(3)在实物的尽量让学生亲自体验。(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笫十一课
缓冲的作用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或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缓冲作用现象。并指导学生研究缓冲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1)知识内容: 认识缓冲作用现象
(2)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观点。2.关键问题:
(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
(2)认识缓冲作用现象为主要内容。
(3)培养创造性的完成实验的能力是本课突出的地方。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
(2)用视频课件演示缓冲作用的应用会有好的教学效果。(3)实验二为演示实验。
(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5)“探索延伸”栏目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
笫十二课
死海的秘密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死海”的特殊现象,引起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影响水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并反向推导制作“小浓度计”进行测试活动。(1)知识内容:认识液体浓度与浮力的关系。(2)能力培养: 动手制作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好习惯。
2.关键问题:
(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使学生认识液体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2)制作“小浓度计”有一定困难,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3)反向思考问题是本课特殊点,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上是很有意义的。3.建议:
(1)实验一有困难,可以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最好是对实验器材进行改造,选用代用品,效果可能更好。
(2)“小浓度计” 的制作是对研究结果的反向应用,很有意义,要重视这点。(3)关于“探索延伸” 栏目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为好。(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第四篇: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飞机升空的道理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
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知道运动流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复习一下关于大气压力的知识。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
② 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课件。
③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3张A4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④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对“气流实验”进行必要的解析。
落实提示内容关于“各项吹气小实验都不要太用力、要吹得平稳”。的要求,实验效果才更好。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吹不开的纸”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纸间空气流动快了,则纸间压力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实验二
2.是通过“吹起来的纸条” 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流动快的地方,空气压力就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区别在于纸条由垂直状态而升起来,为本课题的研究又靠近了一步。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描述上多使用“升起来”的语句,这样就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
这个实验也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
实验三
是通过“模拟机翼升起”的实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实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自己实验的体验进行指导:一是怎样制作好“模拟机翼”,二是怎样进行实验。
其中“思考问题”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虽然有一定难度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演示相关的视频课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引入小组讨论,关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飞机起动后要逐步提高速度,二是速度越快空气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才越大。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由历史事件的介绍,由气体引伸到液体,向学生展示了流体力学共同规律。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结合图6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框架结构的研究”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搭建结构”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木筷举重”的活动,学习科学的选择使用材料,制成“框架”作品,逐步提高分析各部件在整体中作用的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活动,了解一些搭建结构方面的科学知识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且能使框架的稳定性增强的特点。
3.2.在“立体框架承重”的竞赛活动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技能、学合作,创造出不同式样的新颖框架。
三、指导策略
1.在搭建框架结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搭建“框架结构” 是活动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要求”落实以后再动手做。尤其是要求③中,计算材料是任何工程都不可缺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斜杆要比横、竖杆长些,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3.竞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因此,时间限定在15~20分钟内,由老师称重后,排出名次。
4.本课的课堂组织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搭建、称重、评比等过程,请老师考虑周全,做到安全有序。
5.注意安全教育,在剪裁木筷长度的环节中,再三叮嘱使用剪刀的安全。
6.课后让同学搜集我们周围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实例,如桥梁、大型建筑„„。
3.捆管子的数学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为实践服务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知道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公式应用及相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方法。
本课教学难点是3根管子周长计算和公式的总结,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实物演示捆管子的情况并设疑:“有没有可以计算的方法?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能力研究出一个简易的方法?”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进一步调动
4.(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5.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6.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有关“莫比乌斯圈”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猜想、验证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信心。
2.通过“莫比乌斯圈”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对新现象,新知识能独立思考,能进行猜想验证,逐渐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3.以“莫比乌斯圈”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习与研究的水平。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实验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圈”中,纸条第一次对接(图2)与纸条第二次对接(图4),观察两个纸圈的不同之处,找出第二个纸圈的特点。
①在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个为起点,用红色沿中线一直画下去,会发现这条线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②还在这纸圈“边”上,用红色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用手指摸下去,会发现手指又摸到原来的红点上。
这就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3年发现,因此人们把它称作:“莫比乌斯圈”(图4)
2.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中,在“圈”的中间画一条中线(图6),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是他会“变”成什么样子?答案:剪开后是一个较大的纸圈
沿纸圈中线剪开,剪刀沿中线可以经过里外两个面,再回到出发点,并不会一分为二,而成为一个较大的纸圈。
通过剪开后,结果初步感受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为再次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可再加一个实验。如果: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就会成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为了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可以让同学们剪一下试试。先猜想,后实验。答案: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后,是右图,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
3.“探索延伸“中的“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任意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要剪几次?剪后是个什么样子?先猜想,后实验。
①只需剪一次(很多同学都想剪两次)
②剪后是:一个大圈跨着一个小圈。
4.让学生逐步认识“莫比乌斯圈”的每个过程中,都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感受的空间,在探索中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小游戏:加深学生们对“莫比乌斯圈”神奇特点的进一步理解,为探讨它的用途做一些启示与铺垫。
5.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5.为什么系安全带
又分做两个实验来进行。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程序进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认真研究“思考问题”栏目内容。
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亲手实验,以获得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二
是通过实验研究本课主题,用小玩偶形象的进行实验,使学生既明理又认同了“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道理。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对“小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有实物来帮助同学理解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总结和结论,第二段内容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认同。第三段是学生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方式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是静止惯性的研究,教师可以以智力竞赛形式进入研究,如:用什么办法把最下面棋子取出而棋塔不倒?
要利用上面知识来引导。在各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逐步引起思考得出结论。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
(2)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研究的结果。
(3)本课讲的是惯性知识但没有提出这一概念,如果学生掌握并不困难,也可以导出这个概念。
6.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你的拳头有多大?”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
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检验拳头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物体力和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及浮力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学会重量与体积的换算方法:
1升水=1000立方厘米
1升水重1000克
所以1克=1立方厘米水
2.举一反三学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的方法。
三、指导策略
1.实验一:用正方体体积是27立方厘米的橡皮泥,得出:称量增加了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取出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实验一的实验得出的结果,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认识。
2.实验二:测量拳头大小
引导学生知道拳头是不规则的物体,同实验一的方法,可以测出拳头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拳头就大。
3.为了让学生体验拳头大小的过程,可组织同学依次到讲台上测量,并由同学一一记录。
4.实验二中的思考问题:“物体的体积与质量(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电子秤秤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这一问题是巩固1升水=1000立方米,1升水恰重100克,所以1克=1立方厘米的计算方法。
四、参考资料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学者。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计算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
“探索延伸”中的故事虽是传说,但是根据阿基米德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原理编写的。
7.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探讨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研究事物的乐趣,锻炼推理能力,感悟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数”及它的实践意义,并学习有关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感悟研究方法。对“黄金数”有初步认识。教学的难点是关于寻找生活实例中的黄金数问题。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在介绍天津广播电视塔概况下,结合视频课件提出天津电视塔挺拔秀美,巍峨壮观,这与瞭望厅、旋转餐厅设在250多米处大有关系的问题,引起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A4白纸3张、直尺1把、计算器活动用品等
② 收集有关 “黄金数”应用的资料。
活动设计:
明确本课学习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对比研究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曾经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试验,他召开的一次“矩形展览会”讲起,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的导出“黄金数”。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把这一数值背记下来。
实验二
是通过模拟“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测量,会自然的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如果有的同学有相反意见,也不能认为是错误的,大多数同学会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对于其比值要采取接近值。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世界著名建筑物与黄金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去感悟“黄金数”的意义。
如果校园中有某个符合“黄金数”的建筑物,教师把它引进教学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段内容是建筑艺术中数学的延伸,列举了“对称”和“曲线”。
教师可以用相关图片加以介绍。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方法和结论进行研究,并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课要上得生动活泼。
8.叠正方体纸盒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叠正方体纸盒”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有关包装盒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方法。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以及一些有关包装盒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内容。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感悟中理解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是“活动延伸”的思考与实践。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看插图,为后面环节进行铺垫。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叠正方体纸盒”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一把学生用剪刀、一个正方体小纸盒及白纸等学用品。
② 教师课前制作一个包装盒和一个包装盒的展开件,收集符合本课教学要求的包装盒,辅导学生制作包装盒用的剪刀、彩色笔、胶水以及包装盒的一些实用图案等。
③ 进行实验的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拆、剪、叠等方法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种,并探讨其中规律。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拆包装盒”让学生初步认识“叠正方体纸盒”的相关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两个问题,为下面的研究打好基础。
一是学生对展开图的认知。
二是让学生理解“连方”概念。
实验二
是对二、五、六、连方叠正方体纸盒的研究。
通过描图、剪图、叠图进行研究,研究中如果学生能直接看出来该展开图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是可以肯定的。
教学中对于五、六连方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道理是实验二研究出结论的重点内容。关键是纸盒的六个面,其中有一对面占去两个面,只还剩四个面,因此最多是四连方。要结合实物去讨论研究。
实验三
是对三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完全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提醒同学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共同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四
是对四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关键是把握好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的共同特点,也就是规律的提出。应在实验后,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再适时做出总结。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另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结论。
教师可以让小组内同学讨论,理顺结论,再进行交流。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在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活动,是研究一个正方体包装纸盒的展开图。让学生把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作实验。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强调小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9.物体振动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物体的振动”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兴趣。
2.在学习与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的一些现象和科学道理,并认识物体振动的危害与变害为利的事例与道理,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振动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与道理。并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引言为切入点并演示一些筒易振动小实验,联系到钟摆的摆动而自然切入主题,提出物体振动有时带来的是福,有时带来的是祸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研究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物体的振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实验铁架台2台、带钩环的大小相等的小重物3个(如小锁头),45厘米长线绳2根、70厘米长线绳1根、30厘米长线绳1根、曲别针3个、计时表1块(一般电子表亦可)。
② 收集有关“共振”现象产生的利与弊资料。制作视频课件,组装好一套实验器材。
③ 进行操作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利用悬挂重物进行振动实验,通过实验研究物体振动的一些特点和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前按小组进行器材组装。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模仿教师的器材组装好小组的实验器材。
实验一
是通过实验测定物件A、B、C的固有频率。
对于“思考问题”教师要做好辅导使学生能较好掌握这些内容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学生对物体振动问题是比较生疏的,尤其对摆动也是振动的一种,在理解上更困
难一些。
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使学生明白,要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要指导小组做好分工。
可以交流测试情况,得出统一认识。
实验二和实验三
是研究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就是研究物体的共振问题。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两点:
一是要强调每分钟振动次数,二是每分钟振动次数相同的物件在实验时发生什么情况,不相同的又发生什么情况。推理出结果。
在进行这两个实验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先演示实验,边设疑、边演示、边推理。在师生对知识认同较顺畅时,再由学生进行实验,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学生的实验要强调分工合作和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的要求。
(4)探索发现
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总结,给出实验的结论。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的时候,由一个物体的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振动。第二部分内容是例举了历史上的一场悲剧,由于共振引起大桥倒塌。此点教师可以参考背景资料讲解这一事件。
关于人们利用共振的现象造福于人类的事例,教师能借助教学课件演示一下效果会更好。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与学挍的参观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条件不具备也要采用演示课件的办法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一些概念如“频率”、“固有频率”、“共振”等本课都没有给出,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接受,不妨引入,这样教学进行起来更为顺手。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10.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握手次数的研究”的探索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原因的
兴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等差级数”“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规律。
难点:通过五位同学演练握手次数,分析推导出计算规律的过程。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建议:课前请老师准备A、B、C、D、E五张卡挂在五位同学的胸前,依次2人(A、B)、3人(A、B、C)、4人(A、B、C、D)、5人(A、B、C、D、E)演示不重复握手的次数,在监督员监督下,记数员作出记录。
2.把记录握手次数填写在第46页的表中。
3.对照第47页分析内容,复核不重复握手次数的正确与否。对照过程中要知道“P”代表握手人数,“n”代表握手次数,为推导计算规律打下基础。
4.找规律:
由n=1+2+3+„+(p-1)推导到n= ,了解p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逐步过程(参 看第47页“提示”栏)
特别让学生理解推导过程中的p-1的其中含意,启发学生讨论一下。
5.在“探索发现”栏目中,以“顶点连线数”即是不重复握手的次数总和。让同学用8个顶点练习一下。
6.“发散思考”栏目中“钥匙与锁”的答案如下:
对于第一把钥匙而言,配对所需次数,最多试7次。第二把钥匙,最多试6次,第三把钥匙,最多试5次,第四把钥匙,最多试4次,第五把钥匙,最多试3次,第六把钥匙,最多试2次,第七把钥匙,最多试1次。到第七把钥匙时,只试1次,便可分辨最后两把钥匙属于哪一把锁了。因此,对于锁与钥匙所需次数,应为(1+2+3+„„7)共28次。
设p为锁的数量,n为开锁的次数。
则:n=1+2+3+„„(p-1)
7.本课的两个活动都是生活中身边的科学问题,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但掌握知识,而且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不但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而且对更多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
1.级数:把一个数列a1,a2,a3„„an„的项依次加起来所得的表达式a1+a2+a3+a4„„an叫做级数。
2.等差数列:也叫算术数列(旧称“算术级数”)。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总相等的数列。如:10,14,18,22„„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数总等于4)。
3.等差级数:也叫算术级数。把等差数列的各项依次相加,所得的级数。11.老国王的地图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的课题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四色问题”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世界数学难题的了解。
2.通过对给地图着色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
教学难点是由“老国王的地图” 到推导出 “四色”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在辅导上下些功夫。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从讲解“老国王的地图”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引出“四色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需要准备有关地图,制作教学课件。
② 课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彩色笔、白纸等学习用品。
③ 有条件的可以将需要学生描下的图,课前给学生印好,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教学时间。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课是通过画“老国王的地图”和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给地图着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两项实验操作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
实验一
是通过王子们分地画图的实验,导出四色问题。
这一实验是分成三步进行的,由把土地分成三份、分成四份、到分成五份,逐步深入到课题的中心。
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把握住用几种颜色的问题。如:把土地分成三份成功了,那么用颜色来区分,用几种颜色合适?是不是因为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因此区分三个区域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了。
这里教师一定努力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颜色的关系。
把土地分成四份时也是要强调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
颜色的关系。
当要把土地分成五份时由于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一张地图每一个区域和另外区域相接,最多只能和三个区域相接,因此用四种颜色就够了。
这个推导过程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下功夫解决好这一问题。
实验二
是通过看地图和给示意图着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色”问题。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内容是介绍在实际应用上的问题,有时由于实际需要在绘制地图时用了四种以上颜色。
可以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来理解这一问题。
(5)探索延伸
是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可以先用数字代替颜色,先标号再涂色的办法,这样比较稳妥。
2.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
12.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圆形物品的优点”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活动,让学生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当中大量圆形物品在使用上的优点和相关知识。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由实验推导出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难点是实验二的实验与推理。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研究分折插图进入新课,让学生例举各种圆形物品的例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问:“为什么要用圆形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与引言连成一体,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13.找“搭档”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找搭档”的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分析推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主动思考、拓宽科学知识,树立客观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学生对“条件”的整理与思辨、分析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符合逻辑的推理与判断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找搭档”的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整理、思辨、分析等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本课有四个推理活动实例:
①四种图代表几?(以竞赛形式活动。)
②“找搭档”教给学生推理的思路。
共经历
①提出的问题,②给出推理条件,③指导推理程序,④得出推理结果,四个过程。
让学生理解:“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③让学生用学会的方法,推理“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④用推理的方法,推导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2.在推理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缜密。学会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参考资料
1.推理:也称“推论”。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所得到的判断叫结论。
2.判断:对所反映的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3.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14.缺点列举发明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小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缺点列举法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的操作规律。
教学的难点是运用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进行小发明的设计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引导学生在观看题图,阅读开篇语中初步明确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进而引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研究身边许多釆用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而发明的新物品,分析它的特点、找出它的规律,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次发明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准备阶段,学习发明信息,了解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与规律。
教学中对这条信息的处理,可读、可讲,注意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通过普通信筒、台式电脑、普通机械手表的缺点列举,到改革缺点,发明新物品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对 “思考问题”中的这句话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具体事例谈出自己的看法。
7.实验二
尝试对物品列举缺点的活动,是发明活动的初步模仿操作。
首先要让学生对“电视机”的缺点逐步发现逐步进行改羊,而发明新一代电视机的过程有所了解,进而结合实物或者图片谈出新一代电视机的变化情况。
对旅游鞋的缺点列举,可引导学生实施扩散思维,要让学生多方位去思考。列举出满意的答案。再进行全班或小组内交流。
“发现”一栏是提示了寻找物品的缺点的路径,这是很重要的,是教学的关键地方,最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三
是尝试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举了四个事例,让学生体验其规律。可以按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举办小型发明方案介绍活动。
对“自主发明尝试”,也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对一些“萌芽”的想法要给予帮助。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个内容,一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二是指出很多事物发展过程中看都是有缺点的。
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一则发明事例。它是“缺点列举法”与“巧用缺点”相结合的发明例子。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所有的探讨都是“纸上谈兵”,不进行实际操作。关键是体验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2)在创造性活动中,提醒学生,不要对其他同学的想法提出反对意见,只能加以补充。
第五篇:《发现与探索》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飞机升空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小木棒、胶带。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飞机已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一架飞机很大、很重,那么它是依靠什么力量飞向天空的呢?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不开的纸
①、双手各拿一张A4白纸,使他们相距不太大的距离,并让他们自然下垂。②、用嘴对着两纸之间平稳的吹气。③、实验观察:两张纸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空气对所有的物体都有压力,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向两纸之间吹气时,空气流动快了,纸间压力减小了,而纸两侧空气压力不变,相对大于里边,压的纸向里靠近,两张纸没有被吹开?
2、实验二:吹起来的纸条
①、将A4白纸条贴近嘴唇下边,并用食指按住,然后平稳向前吹气。②、实验观察:纸条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当用嘴吹气时,纸条上边的空气流动快,空气压力相对小,纸条下边的空气流动慢,空气压力相对大,纸条是不是由于上下空气流动速度不一样,造成压力不同而被托起来的?
3、、实验三:模拟机翼升起
①、将一张A4白纸对这,使上半部分纸比下半部分纸缩进2.5厘米,用胶带把上下两部分粘起来,形成机翼状。上半部分略凸起形成圆拱形,用直尺从中间穿过。
②、向模拟机翼平稳吹气。
实验观察:模拟机翼出现了什么现象? 思考问题并回答:
①、根据实验二的道理,模拟机翼上下部分的空气压力大小如何? ②、说说模拟机翼被托起的道理? ③、想一想飞机升空的道理。
分组讨论:为什么飞机场要修长长地跑道?
(三)探索发现
当飞机高速滑行时,机翼的特殊构造使机翼上面空气流速比机翼下面空气流速快,机翼上下空气产生的压力差将飞机举上了天空。
(四)探索延伸 课下分小组研究课本5页题目:为什么会发生两船相撞的事故。
第二课: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2、通过实验,感受实验的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认真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台秤、橡皮圈、直尺、剪刀、一次性木筷。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根木筷子一折就断,一组木筷子通过绑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木筷子绑扎的结构不一样,它的承受重量也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哪种平面框架不容易变形
①、每人用筷子个捆成一个长方形和三角形框架,连接处用橡皮圈固定。②、双手拿住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对角用力挤压,看看那个框架容易变形。③、在长方形框架中绑扎一个斜杆,再试,这次是不是框架的稳定性增加了?
2、实验二:立体框架承重。
①、用20根相同木筷,构造一个木筷框架。②、框架模型要工整、美观。③、框架要以承重多少为主要标准。
3、分组实验,框架样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①、准备工作:讨论框架的形状,拟定制作方案。②、设定框架的尺寸。
③、计算使用的材料,横杆、竖杆、斜杆的数量,确定绑扎部位。④、具体工作分配到人。
4、评价各组的框架,师生共同完成。组别 框架承 重量 框架木
筷数量 好 中 差 名次 1 2
5、交流问题:分析承受重量大的框架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三)探索发现
1、搭建木筷框架结构的过程:
提出实验课题——设计框架结构——拟定制作方案——分工制作框架——检验试验成果——交流总结
2、实验说明,材料相同,构造结构不同,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
(四)探索延伸
观察塔式起重机的结构,说说哪些部分利用了三角形框架,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课:捆管子中的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捆若根管子所用绳子长度的规律。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软米尺、易拉罐若干、绳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种圆管状的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运输和保存往往需要把若干根管子捆在一起,那么,需要多长的绳子才能捆好?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测量,易拉罐的周长和直径
1、教师指导测量方法
2、按自己的方法测量出易拉罐的周长。
3、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测得的直径和周长各是多少?
思考:有人估算一棵大树的直径,此人拿出软皮尺量出树围的长度,将树围长度除以3约为大树的直径,这种做法有道理吗?
(二)实验一:捆2-5个易拉罐
1、实验程序 ①、用画图计算的方法研究捆2个易拉罐。(在练习本上画下来,并分析一圈绳子与半径和周长的关系)
②、思考: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是:2个易拉罐直径加上1个易拉罐的周长。写成公式是:捆2个易拉罐线绳长度=2d+c
2、亲手捆一次,验证上边的分析结果。
3、按上述分析方法,研究捆3个、4个、5个易拉罐线绳长度。
4、试着写出捆3个、4个、5个易拉罐所用绳子的长度公式。
(三)实验二,捆多根钢管
1、根据以上捆易拉罐的经验(绳长=n×d+c)试着分析捆7根同尺寸的钢管。
2、思考:中间一根钢管影响绳子的长短吗?
三、探索发现
1、捆管子有以下规律。捆管子的绳子长度=nd+c(其中,n是最外层管子的根数,b、c是管子的直径和周长)
2、捆管子还有许多方法,课下继续探讨。
三、探索延伸
研究计算:如果捆10根圆管,每根管子的周长是25厘米,应准备多长的绳子?
第四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条的折、粘、画、剪等实验,研究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纸条,剪刀、胶水、尺子,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画,这张图是中国科技馆陈列的“三叶扭结”模拟图,高12米,整体宽10米,看上去它是经过三次盘绕,首尾相接而成。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图
1、实验程序:纸条第一次对接。①、取一张白纸条,在一面涂上颜色。
②、把这张纸条圈起来对接,用胶水站好,做成纸圈。
2、纸条第二次对接
①、那另一条纸条,同上,把纸条一面涂上色彩。②、将纸条一头扭一下(旋转180度)。③、把纸条两端对接起来,粘成一个纸圈。
3、在这个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点为起点,用红笔沿中线一直画下去,看看有什么特点?
4、在这个纸圈的边上,用红笔点一个圆点,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摸下去,看看结果怎样?
(二)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
1、实验程序
①、再拿1张纸条,粘成莫比乌斯圈 ②、在圈中间用红笔画一条线。
③、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会变成什么样?
先猜后实验:剪开后是一个长纸条。剪开后是一个大纸圈。剪开后是分开的两个纸圈。剪开后是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三、探索发现
1、莫比乌斯圈的特点和三叶扭结模拟图特点相似。
2、莫比乌斯圈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用途。
四、探索延伸
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1、取一纸条,分成三等份。
2、把中间一条涂上颜色。
3、把纸条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
4、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剪后是个什么样子?
第五课: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索系安全带的道理。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直尺、橡皮、小木偶、相同的圆形棋子、胶纸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员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今天我们做几个小实验研究这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观察运动物体突然停止时产生的现象
1、试验程序
①、在桌子上平放一把直尺,在直尺上竖着放一块橡皮,另一同学在直尺前再横放一把直尺并用手按住。
②、使放有橡皮的直尺在桌面上直线运动,当碰到另一直尺时,放有橡皮的直尺突然停止运动。
③、实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小结:当直尺停止运动时,橡皮仍然在向前运动。
(二)实验二:研究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1、试验程序
①、把实验一中的橡皮换成一个小木偶重复实验一得过程。②、观察小木偶发生了什么现象?
③、用线绳做一个绳套,套在木偶上,用胶带固定在直尺上。再重复上次实验。
④、观察小木偶有什么现象发生?
2、思考:实验中小木偶没有倒,由此你能解释坐汽车系安全带的作用了吗?
3、小结:当汽车行驶时,使用安全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汽车安全带慢慢拉动时,不会锁紧,猛烈拉动时会锁紧,以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三、探索发现
1、实验证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通过研究,了解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
四、探索延伸
1、在桌面上用棋子摞成一个塔,用直尺快速打击最底部棋子,当最底部棋子被击出时,观察上部棋子的状态。
2、依次击打最底部棋子。
思考:这个实验是否说明,静止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第六课: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研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电子称、水杯、线绳、橡皮泥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总爱比一比谁高,谁重,这些只要用身高计和体重计测量,结果便见分晓。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大?你们谁比过谁的拳头小?如果比过,用的什么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通过测量找关系
1、实验程序:
①、用橡皮泥做成一个长、宽、高各是3厘米的正方体,用细线拴住。②、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③、把拴有细线的橡皮泥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④、观察前后重量的变化,比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数值的关系。
2、提示:称量结果增加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
3、思考: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与橡皮泥体积的数值时什么关系?
4、取出水中的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做上面的实验。
5、你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何认识?
(二)实验二:测量你的拳头有多大。
1、实验程序
①、把一个装有水的大口杯(半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称量结果。②、把拳头放入水杯中,(水不能益处),记下此时的重量。③、根据上面的方法,每位同学一次测量出自己的拳头,记下数据。④、计算你的拳头有多少立方厘米。
⑤提示:拳头浸湿位置要一样;根据开始的记录,应随时加水,保持每人实验时杯中的水量一样。
思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称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拳头进入水杯后称量结果增加的数值,知道了拳头的体积。
2、通过实验,学会了一种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四、探索延伸
读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
第七课: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计算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建筑物大都要讲究艺术性,建筑物的艺术性是通过建筑物的形状、比例、位置、角度、距离等之间的数学关系来体现的。这些数学关系的组合形成建筑物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1、实验程序
①、用尺测量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②、计算出图1、2、3三个图形的长与宽的比值。③、三个图形,那个图形看上去更协调。④、尽量多的统计其他同学对三个图形的看法。
2、它们的比是2.1:3.4=1:1.618,比值是0.618
(二)实验二,看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1、试验程序
①、将下面的表格画在练习本上。选择标准 模型图号 高 长 高与长比值 协调 不协调
②、看书31页,在图中选择一个外形比较协调的建筑模型和一个最不协调的建筑模型,分别测量出他们的长和高填入上表中。
2、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高度与长度的比值,写入表中。
(三)实验三,研究建筑物上的黄金数
1、研究著名建筑物上哪些地方与黄金数有关 ①、金字塔的底边长230.6米,塔高146.4米。
②、天津电视塔高415.2米,在高为260米左右,设有瞭望厅和旋转餐厅。
2、思考:这些建筑物美观、协调,黄金数在这里起到了作用了吗?
三、探索发现
1、美观、协调的建筑物大多都能发现黄金数的存在。
2、建筑物上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如:对称、曲线等。
四、探索延伸
建筑物上有黄金数,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黄金数呢?分析下面的图形,说说哪些地方有黄金数的存在。第八课:叠正方形纸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
2、通过实验,探讨其中的规律。
3、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正方体小纸盒,白纸、剪刀。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三角形。
提问:我们看到,一些商品是有包装盒盛者的,这些包装盒是由六个面叠成的正方体纸盒。如何叠正方体纸盒,这里还有许多学问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实验一,拆包装盒。
①、将小正方体纸盒沿贴边小心的拆开。②、把它平放在桌面上。③、观察:它有几个面组成?
思考:连载一条平面上的正方形最多的是几个?
2、实验二:二、五、六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二、五、六连方的图样(看书3——7图)②、分别把二、五六连方图样放大在白纸上。
③、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
①、二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
②、五、六连方图样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吗?你能按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它们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理由吗?
③、提示:正方体纸盒除了对面两面,其余四面连起来最多是四连方,不可能出现五连方或六连方,因此,五、六连方的图样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3、实验三:三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三连方图样,(看书8——16图样)。②、把三连方图样放大。
③、把画好的图样剪下来,试着叠成正方体纸盒。思考:三连方的图样中那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4、实验四:四连方的研究 ①、观察四连方图样。②、把四连方放大。
③、剪下图形,试一试,能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
思考:四连方的图样中哪几个图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总结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
三、探索发现
1、五连方、六连方的图形是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
2、活动中,11种图形可以叠成正方体纸盒。其中二连方的1个,三连方的4个,四连方的6个。
3、通过20多种图形的研究,初步研究了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一些规律。
四、探索延伸
课后题:39页,研究贴边,在纸上画下来。
第九课:物体振动试验
一、教学目标:
1、利用悬挂的重物进行振动试验。
2、研究物体振动时相互影响的问题。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置:铁架台、小重物、线绳、曲别针、计时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物体的震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福,震动有时带来的是祸,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做几个物体振动的小实验,探讨一下物体振动的有关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
1、组装实验器材
①、把70厘米线绳的两端系在两个铁架台上。
②、分别将两根45厘米线绳一端系在小重物上。线绳的另一端系上一个曲别针。
2、实验一:测量振动次数,物体A、B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①、将物体A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用手轻推一下物体A,让它前后振动,计时1分钟震动的次数。(进行 5次实验)
思考:5次实验,震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吗?物体A与物体B的悬线一样长,两个物体震动的次数一样吗?
③、物体C1分钟振动的次数实验。④、将物体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⑤、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测试。
思考:物体C与物体A、B的悬线不一样长,悬线越短,1分钟振动的次数是否越多?
3、实验二: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1)①、将物体A和物体B挂在绷紧的线绳上。②、轻推物体A前后摆动。
③、观察:物体B是否有振动现象发生?和物体A进行比较。
总结: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你、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4、实验三:物体振动相互影响实验(2)①、将物体A、B和C挂在绷紧的线绳上。
②、轻推物体A,让它前后自由振动。并进行观察。
思考:物体B振动的程度大。物体C与物体A、B有哪些不同?
三、探索发现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时,一个物体的振动能引起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振动。
第十课: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记录并研究数据,推导出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设1位计数员,1位监督员。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与人初次见面都要握手,这是很有礼貌的表现。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人多,而且要互相握手不能重复,例如:再一次座谈会上,主持人为了让大家互相认识,要求出席座谈会的5位同学,互相握手后彼此介绍自己(不重复握手)。他们共握手多少次?你算得出来吗?如果人多的话,你又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目的:探索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规律。
2、活动要求:(7人为一组)
①、同学之间必须要握一次手,但不能重复握手。②、计数员和监督员不能参加握手。
③、计数员负责统计本小组内不重复握手次数总和。监督员负责观察小组内是否有漏握获重复握手的现象。
3、活动程序: ①、小组内研究并实践:分2人、3人、4人、5人四种情况,统计握手次数。②、监督员监督每种情况的握手是否符合活动要求。
③、计数员画出下表,统计每种情况握手次数的总和。
握手人数 握手总和 第一种情况 2人 第二种情况 3人 第三种情况 4人 第四种情况 5人
4、思考分析: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四种情况用A、B;A、B、C;A、B、C、D;A、B、C、D、E表示,其中A、B、C、D、E各表示一位同学。参照课本数据提示与老师一起分析,分析后提出你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猜想。
5、猜想发言。
6、找规律
通过分析得出:若求P人数的不重复握手次数N时,可用式子N=1+2+3+„„+(P-1)计算。
三、探索发现
1、如果用图形的顶点数代表小组内参与握手的人数,那么下面图形中的顶点连线数,可满足前面要求的握手次数的总和。
„„„„。2个顶点,3个顶点,4个顶点,1条直线。3条直线。6条直线。
2、结论:N(N为握手次数总和)= P×(P-1)÷2(P为参与握手人数)
四、探索延伸
管理员为实验室更换了8把锁,换完后,他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把每把锁与钥匙上相呼应的号码记下来。于是,他将手上的钥匙逐一插入锁孔,当他试到第五把钥匙时,还是失败了„„
你能判断最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把这些钥匙与锁重新配对。最多需要多少次?
第十一课:老国王的地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只需几种颜色就可以达到区分各区域的要求。
2、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观察、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个国王,他临死前,给他的5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遗嘱中说,他死后可以把土地划分为5个小国,让每个儿子统治一个小国,但每个小国都必须与其他四国相接,否则不分。又说,如果在划分疆土时遇到困难,可以打开他留下的锦盒,里面自有答案。
国王死后,王子们遵照父亲的遗嘱,马上打开本国地图,开始分割国土。他们画出了这份地图了吗?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数学的四色问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过程:王子分地
1、实验一:王子们把国土分成3份的地图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3份。总结:用3种颜色合适。
2、王子们把国土分成4份的地图也画成了。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4份。
总结:用颜色来区分,用4种颜色最合适。
3、王子们把国土分成5份的地图没有画成。①、将老国王的地图描在白纸上。
②、试一试,按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的要求,把老国王的土地分成5份。
思考:实验说明,地图上每一个区域都要和另外四个区域相接,(彼此之间都有共同边界)是不可能的。在地图上区分各个区域4种颜色是不是就够了?
4、实验二看地图,体会四色问题。①、出是我国行政地图,观察几种颜色。②、在课本上用四种颜色描绘行政示意图。③、班内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总结:四色问题:如果把地图上有共同边界的区域都涂成不同的颜色,那么,画一幅地图只用4种颜色就够了。
(二)、探索发现
1、绘制一张地图,区分地图上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用四种颜色就可以达到要求。
2、在绘制地图时,由于实际需要,在区分区域时往往用了4种以上的颜色。
四、探索延伸
1、将天津市地图描在一张白纸上。
2、用四种颜色,将天津市各区县分开,市内六区作为一个区域涂色。
第十二课: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方形食品罐、圆形饮料瓶、白纸、胶水、沙子、小铲。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设计: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
1、实验一:比较、体验、观察。①、体验一下瓶身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
(圆形瓶的侧面是曲面,摸摸会感到光溜溜的,握在手里会感到特别舒服,而且从视觉上感觉也比较美)
②、体验一下瓶盖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瓶盖做成其他形状有什么不方便?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2、实验二:感觉圆形物品的中心。①、在书桌上用手滚动圆形瓶盖和方形罐,哪个比较容易滚动?
②、研究:在纸上画出圆形瓶盖滚动时的圆心图和方形罐的中心图。比较一下,是不是方形罐的中心是上下起伏的。
③、思考:圆形物品和方形物品滚动起来有什么不同?如果他们都是车轮,坐在这样的车上,有什么感觉?
3、实验三:感觉圆形物品的地面积
①、将白纸等分裁成4条,用其中一条,粘成1个纸圈,周长28厘米。②、算一算,纸圈的底面积是多少?
③、再粘一个纸圈,折成1个正方形,边长7厘米,围成的正方形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④、围成三角形呢?底面积是多少?
4、实验四:感觉圆形物品的容积。
①、将实验三的圆筒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将沙子放进去,直到填平。
②、将实验三的正方形纸圈,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扶住。其他同学用小铲轻轻地将刚才圆筒中的沙子放进方筒中。
思考: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探索发现
1、圆形物品既美观又方便使用。
2、车轮是圆形的,车辆走起来„„
3、用同样尺寸的材料做容器,圆形物品的容积„„
四、探索延伸
1、你能解释为什么农民用席子围成的谷仓是圆柱形的吗?结合实验三思考一下。
2道路两边的电线杆大都是圆形的,说说它的好处。
第十三课:找搭档(1)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需要找个搭档才能完成?这里面有许多学问,今天我们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四种图形分别代表几?
①、看书,图中所标的数字,为每行或每列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字之和,找出各图形等于几。
②指名回答,评出优胜者。谈谈推理过程。
2、实验二:找搭档 ①、提出问题
小王、小赵、小李、小林、小吴、小孙、小陈、小张8人是4对乒乓球混合双打选手,谁是男选手?谁是女选手?谁和谁是搭档?
②、给定的五个条件,根据5个条件判断。条件1:小张、小赵两人经常换衣服穿。条件2:在8人中,小赵的搭档是小陈的表哥。
条件3:混合双打比赛时,小林、小吴、小张3人常去为小陈加油。条件4:小吴、小赵、小李同宿舍,小孙常去他们宿舍找搭档研究打球的技术和战术。
条件5:小王比赛时,小张、小赵、小孙也常去观看。③、推理程序(略)
根据条件2,小赵(女)。根据条件1,小张(女)。根据条件4,小吴、小李都是女的。由条件3得知:小陈的搭档不是小张和小吴。由条件2得知:小陈的搭档也不是小赵。那么,小陈和小李是一对搭档。由条件5得知:小王小吴是搭档。根据条件4和以上的判断,小孙和小赵是搭档。小林和小张是搭档。
思考: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第十三课:找搭档(2)
一、教学目标:
1、思考和方形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字典、纸、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小华、小明、小刚、小强、小东、小林6位同学在同一所小学的三至五年级上学。从下面的条件里,判断他们各在哪个年级。
①、在五年级联欢会上,小明被邀请为外年级来宾。②、小刚和小华是同一年级英语竞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③、在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制作比赛中小东获得冠军。④、小刚、小明和小东分别在不同年级。
⑤、小强生病时,小东去他家为他补上了当天的课程。⑥、小林、小华都是三年级学生。
4、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推理。
5、说说推理结果。
三、探索发现 再找搭档的活动中,经历了一下过程: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给定的条件,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分析推理——准确的出问题的结果。
四、探索延伸
用推理的方法,推到课本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1)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所用的物品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如自行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但他需要人用力蹬,速度也比较慢。针对这些缺点,人们发明制造了电动自行车。今天我们学习一些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①、普通信筒——缺点:外地信与本地信混投,分拣很麻分——改革缺点:双口分投式信箱。
②、台式电脑——缺点:外出办公时,携带不方便——改革缺点:笔记本电脑。
③、普通机械手表——缺点:每天上弦很麻分——改革缺点:电子手表。思考:发现物品的缺点是发明新物品的开始,对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2、实验二:分析列举物品的缺点
①、黑白电视机——没色彩,效果差——彩色电视机——体积大,笨重——液晶电视机。
(液晶电视机优点很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能分析一下它的缺点吗?)②、试着说一说旅游鞋的缺点,看谁说的又对又多。旅游鞋——列举缺点——如:闷脚„„
③、思考发现:寻找物品的缺点,需要随时留意物品在使用中有哪些不方便或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第十四课:缺点列举法(2)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缺点列举法,分析物品的优缺点,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2、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手机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相关信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实验三:发明尝试
①、桌子与椅子——缺点:桌椅在用餐后,仍占地方,不方便——改革缺点——?
②、汤碗与勺——缺点:用餐时不小心,勺会掉到碗里——改革缺点——? ③、卫生卷纸——缺点:取用还不够方便——改革缺点——?
④、三角板与半圆仪——缺点:画图需要使用两把尺不方便——改革缺点——?
4、自主发明的尝试。
在书包里选一件物品,采用缺点列举法发明技法,进行小发明活动。
三、探索发现
1、通过本课实践,我们了解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体验了发明活动的过程。
2、世界上的事物都会有缺点,找到了他们的缺点,提出改革设想,就有了发明新物品的思路了。
四、探索延伸
仔细阅读课后探索延伸,列举一些物品,把缺点换个地方是不是大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