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第四课《草》
第四课:《草》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邓州市城区四初中 主备人:赵建蕊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3.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一、初读
1、了解本课文体及特点。
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小说情节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了解作者及背景。
王愿坚,现代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3、识记字词。
给加点的词注音: 焦灼(zhuó)湿漉漉(lù lù)飒飒(sà sà)
蔫巴(niān)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绽(zhàn)开 愠怒(yùn
二、研读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在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
2、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根据这个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围绕“草”这个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明确:(1)、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2)、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3)、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高潮)(4)、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3、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
三、品读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2、分角色演读,在跳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
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
3、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
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读38、39段议“吃草”部分,体会周副主席对中毒红军战士的关怀和敬佩,对全军的敬爱。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⑴(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⑵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句中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四、品读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五、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
六、板书设计
四、草
王愿坚
抓住线索理情节:
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
七、教后反思(略)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同步检测
单项选择题(40分)
1、小江连续第二次上学迟到了,但这次迟到是因为上学途中帮助别人,结果他还是遭到了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小江不再喜欢上语文课,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由此可见()
A、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B、当老师错怪我们时,不喜欢上他的课是正常的C、我们应该凭自己对老师的喜欢程度来决定自己的学习D、当老师有错误时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而让老师主动发现并承认自己有失误
2、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突然坍塌,该校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动容,汤老师最后的姿势被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对此事件认识不正确的是()
A、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B、汤老师的做法是大人的本能不需要大加赞颂C、汤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之无愧D、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3、在八年级一班的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提出现在科技发达了,教师的工作完全可以用远程教育和计算机代替,对此你的看法是()
A、这种观点是对的,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计算机网络远比教师的指导更直观丰富
B、这种观点是对的,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助计算机代替老师的工作C、这种观点是错的,计算机可以给我们知识,但不可以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无法塑造我们高尚的人格D、这种观点是错的,计算机网络有利也有弊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形容教师工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老师的工作认识不正确的是()
A、老师的奉献是无私的,老师的工作是无限延长的,所以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
B、老师的工作是清闲和优雅的,充满了闲情逸致。C、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D、人们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5、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们去请教老师时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他俩便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外等候。当时天正下着大雪,待老师醒来后,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在他们站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对深深的脚印,这便是“程门立雪”故事的由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A、认真学习B、废寝忘食C、勤学苦练D、尊师重教
6、右边《撑起生命的天空》这幅漫画告诉我们()A、汶川大地震中广大教师为学生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B、教师永远比自己的学生要强大
C、幼苗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D、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管理
7、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A、学生处于服从被动的地位,是被管理者和遵从者B、教师高高在上是权威C、师生关系的不对等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D、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8、下列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B、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C、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的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也是学生的朋友D、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和学生的遵从者的地位不容改变
9、数学课上,老师误以为张强违反课堂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张强觉得很委屈,他” 应该()
A、对老师怀恨在心,以后上课故意与老师作对 B、有意识疏远老师,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C、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D、埋怨老师处理问题有失公允
10、化解与老师的矛盾、误解,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与老师沟通需要掌握的有效方法有()① 角色互换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礼貌待师④注意场合⑤原谅老师的错误⑥勿失分寸
A、①②④B、④⑤⑥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⑥
11、班主任刘老师在班会上批评了几名违反纪律的同学。下面几个被批评的同学的反应你认为正确的是()
A、林宁:刘老师对我的批评太过分了,看我以后怎样对付他B、王力:今天刘老师对我的批评虽有些过分,但我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刘朋:无所谓,以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D、张建:老师专门和我过不去
12、语文课上李老师将一个字读错了,李明为是否给老师指出错误而左右为难。你认为李明应采用的恰当方式是()
A、不顾及老师的面子直截了当的指出B、维护老师的尊严坚决不说C、在不伤害老师的情况下委婉的指出D、无所顾忌的告诉别的同学老师所犯的错误
13、对右边的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要真正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爱师、敬师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情感还任重而道远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比知识的传播者更值得尊敬C、图中的的企业家比他的老师更值得我们尊敬D、新闻记者有责任在教师节时采访那些出席会议的人
14、星期天刘亚明、李馨、高颂、王星四名同学分别在街上见到了自己的班主任郭老师,他们的做法正确的是()
A、刘亚明装作没看见B、李馨一笑而过 C、高颂大方地说:“老师好”D、王星悄悄的绕道避免与老师碰面
15.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国学大师李诚将其视为门生,谆谆教诲,向他讲授中国的国学、治学的方法。在“停课闹革命”的日子里李克强学业不但没有荒废,相反学识与日俱增。在北大法律系学习时,李克强成为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的学生,他在课堂上畅谈民主宪政真义,让李克强等深深感受到“恰似天降甘霖”。龚祥瑞告诉李克强,宪政道路就是法治的道路,法治是走向民主的第一步。这些主张,对于刚刚经历过“文革”的李克强犹如石破天惊,也让他热血沸腾。由此可见()
A.成才的关键在于能否与老师搞好关系
B.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C.同学关系是中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
D.只有无条件的服从老师才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16.一名学生在教师节写了一首诗献给自己的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首诗解读正确的是()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教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③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④教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7.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08年5月14日上午大家找到张米亚时,发现他半跪在地,身体前俯,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活着,而他却永远地去了!更让大家泪流不止的是,张米亚护卫着两个孩子的双臂无论如何都掰不开,张米亚去了,与他同在本校教学的妻子邓霞,以及在旁边上幼儿园的孩子,也都同时去了!人们缅怀张米亚,是因为()
①他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
②他勇敢无畏,无私奉献
③他全心全意的爱护着自己的学生
④他向世人展示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形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威海艺校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用手机,但他们的课堂秩序从来没有被手机铃声打断过。学生们说,学校通情达理,我们当然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这就是威海艺校创新管理的结果。原来,以前威海艺校禁止学生带手机、用手机,学生抵触情绪很大。后来,学校变“禁”为“放”,不仅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还在教室里增加电源插座,免费为学生手机充电。但他们同时规定,上课和集会时间学生手机一律关机,学生们都非常理解支持。据此回答18—19题。
18.学校的这一做法体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
A.“权威—服从”B.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C.惟老师之命是从D.教师要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19.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
①要知师、爱师、敬师 ②和老师无话不谈,甚至包括同学间的小秘密 ③和老师做哥们,更显得义气 ④既要尊敬老师又要理解老师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0.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见到一位老大爷不慎摔伤,便过去将他扶起来,然后拨打了“120”。将他送到医院后才来到学校。结果迟到了30分钟,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将他批评了一顿,说他骄傲了,“有了点成绩就放松自己了,这样下去是没什么出息的”。小明很郁闷,你认为他应该()
A.自认倒霉吧,以后不理会这样的老师就是了
B.当场与老师争辩,说明自己的理由
C.原谅老师的错误,课下单独找老师解释,说明情况,但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D.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非选择题60分
21.14分 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劳的人。消息一传开,作家、演员、科学家、教授、将军、博士和教师都纷沓而来,希望能得到这枚特级勋章;而特级勋章独一无二,只能授予功劳最显著的一个人。那么,应该授予谁呢?国王想,这些人对社会都有巨大的贡献,但是,连我自己在内,当年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所以,教师功劳最为显著,把这枚勋章授予他是当之无愧的。于是,国王宣布,将勋章授予他的老师。
(1)国王为什么要把勋章授予老师?
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师生关系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影响?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22.15分材料一:徐特立曾经做过毛泽东的老师。20年以后,当徐老60岁生日时,身为中共领袖的毛泽东,特地写信向他祝贺: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信中还表示:我佩服你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贵品质,愿继续学习您。
材料二: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毛主席不忘师恩,尊敬自己的老师
(2)毛主席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更快的学习,更快的进步
23.16分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2008年教师节即将来临,八年级三班将要开一次以尊师为内容的班会,现请你完成: ⑴请你为本次班会拟订主题。(2分)
老师,我们热爱您
⑵请为本次班会设计活动步骤。(7分)
步骤:播放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英雄教师的视频资料;诗朗诵;唱一首献给老师的歌;给老师写一封信等
⑶从小学到初中,你也曾结识过很多位老师,接受过他们的无私帮助和谆谆教导。讲一件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最令你感激的事。(3分)
⑷谈谈你打算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里为你敬爱的老师做些什么。(4分)
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我爱您”或“老师,您辛苦了”;自己动手为老师设计一张贺卡或亲手制作一件礼物;献给老师一束花;给老师写一封感恩的信24、15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的人民教师,下面选取其中的两位,阅读他们的事迹材料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教师张米亚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材料二: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师谭千秋
5月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1)看了上述两段材料你有何感想?(7分)
1)①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②老师教给我们思考知识的方法,让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③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④他们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⑤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2)假如你是材料中获救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报答老师的恩情?(8分)
①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和老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②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报效祖国和人民,敢于为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需要奉献自己的一切。③努力学习,回报师恩。④象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D 6.A 7.D 8.D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B 16.C17.C18.B19.D
20.C
21.(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22.(1)毛主席不忘师恩,尊敬自己的老师。
(2)我们要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更快的学习,更快的进步。
23.⑴老师,我们热爱您
⑵步骤:播放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英雄教师的视频资料;诗朗诵;唱一首献给老师的歌;给老师写一封信等
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实作答。
⑷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我爱您”或“老师,您辛苦了”;自己动手为老师设计一张贺卡或亲手制作一件礼物;献给老师一束花;给老师写一封感恩的信等。
24、(1)①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②老师教给我们思考知识的方法,让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③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④他们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⑤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2)①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和老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②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报效祖国和人民,敢于为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需要奉献自己的一切。③努力学习,回报师恩。④象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
文 章
来源莲山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hti/cuer/93245.htm
第三篇: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第四课)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这件事被挂在了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为乞丐要尊严而喝彩,这说明人人都有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
活动:小光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分析,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 34 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
(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指导,总结: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板书)
1、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板书)
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等。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名誉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2、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板书)
活动:“大江作弊”案的分析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
要求:学生阅读P35、36页的材料,分组讨论:
(1)在老师调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2)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3)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4)你对大伟,小辉,小敏的观点怎么看?
(5)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做一个受人尊重和赞誉的人。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而名人又有“名人”的烦恼。小明的侵害了大江的名誉权,小明应公开道歉,求得大江的谅解。而大江的看法独具一格,宽容大肚,但他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名誉。
3、名誉权的内容(板书)
提问:什么是名誉权?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根据课本P38页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书。
活动:辩一辩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给同学起歧视性、侮辱性外号的行为的危害及应承担的后果,它也是一种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要求:
(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自由发言。
(2)正方:起外号很正常,无可指责。反方:起外号是不道德的,应该谴责。
(3)教师注意引导:外号有善意的、褒奖的,也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我们谴责的是后者。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课前个别指导。
教师指导总结:给同学起善意的、褒奖的外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给同学起具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外号,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教材 38 页的表格中。
课堂小结: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即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不可辱,我们在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同时,不得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轻则违反道德受舆论的谴责,重则触犯法律,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
&4—2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肖像权和姓名权,当你的肖像权和姓名权被侵犯时,如何来维护哪?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一、我有肖像权(板书)
1、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板书)
活动:歌星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此案分析,使学生加深认识人格尊严,从感性上对肖像权进行初步了解。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40 页的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一事件涉及公民的哪些具体权利?
(2)法院的判决对受害人有什么意义?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的制作方法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再现特定人的音容笑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那么,什么是肖像权哪?
2、公民有肖像权(板书)
教师导入小红的案例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
(1)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肖像使用权、获酬权、肖像制作权)
(2)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构成侵权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通过分析我们明白了,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公安部门为了追捕犯罪嫌疑人,在发布通缉令时,使用他们的照片,不属于侵权行为。
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板书)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侵害公民肖像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活动:小丽的故事
目的: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侵害公民肖像权行为的认识,明确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求:学生阅读P42页的并思考书中的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略。
二、维护姓名权(板书)
1、公民有姓名权(板书)
我们之所以一看到雷锋、董存瑞、鲁迅这些名字就能说出他们的事迹,是因为姓名是一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与某个特定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姓名它包括正式姓名、笔名和艺名等,它使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提问:你知道这项权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活动:牛顺父子的冲突。
目的:引导学生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要求:学生阅读P43的材料并思考:牛正干涉牛顺改名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我国法律规定只要 18 周岁以后,公民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有姓名权并受法律保护,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看
2、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害(板书)
活动:张楠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明确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要求:
学生阅读教材 44 页案例并思考:
(1)张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2)受害人应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教师指导:《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凡是非法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不管是否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均构成他人姓名权的侵害。因此,张楠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别人的损失。
课堂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肖像权和姓名权,作为公民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我们要记住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
第四篇:八年级传统文化第四课《礼记》教案
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四课《礼记》教案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
原诗意: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寓意: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礼纪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礼记·儒行》的内容,是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孔子在这篇对话中解释了“儒”的含义。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礼记。儒行》)【译文】 “儒者推荐人才,只要对方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对内不避称举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称举冤家。儒者度量功绩,积累事实推荐贤能而进达于上,不祈望他们的报答,从而也遂了国君用贤的心愿;只要有利于国家就行,儒者并不通过荐贤而企求富贵。儒者推举贤能的风格就是这样。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
【译文】: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放在路边,等候饥民过来就给他吃。有一个饥民走来了,黔敖冲着他喊道:“嗟!来食!”那个饥民瞪着眼睛说:“我正因为不食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向他道歉,那饥民仍然坚决不吃,最后饿死了。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四课
庆阳市庆化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授课教师:边新秀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审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总第4课时)使用人: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目的及其主要内容。(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2、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3、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4、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那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6、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多少周年?()A、49B、50C、51D、52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沟通了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是()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B、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宝成铁路建成通车D、膺厦铁路全线通车
10、材料分析题
“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