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学概论论文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结课论文
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的冲突与调和
刍议
摘要:自人类社会出现较为系统的新闻传播框架之时,新闻自由一说就成为统治阶级、新闻传媒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三者关系好坏的症结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所在。曾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新闻自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标尺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夜(也)不乏像梁启超、邹韬奋等为新闻自由举旗呐喊的新闻业前辈。那么,在现代法制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多样而强大的新闻媒体和日益丰富的新闻渠道,新闻自由和人身权利的冲突也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就显得越发重要。
关键词:新闻自由,人身权利,新闻道德,法制建设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欧洲先哲们在17、18世纪就率先提出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即是言论自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和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和表现,并逐渐被认为是其他一些自由的基础。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也有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注意到这一问题,如梁启超、邹韬奋、洪仁玕、郑观应等。其中,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之多、见解之深刻,被认为是集大成者。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写道:“西人有恒言:‘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一切自由只保障。’„„”由此可见,在他看来报馆(新闻)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他对西方将言论出版自由视为一切自由只(之)保障的观念是认同的。此外,邹韬奋也是一位为新闻实践奉献毕生心血的新闻业前辈。他认为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业中的具体延伸和表现,“所谓言论自由,就新闻业的观点看来,最简单的是真实的消息要让民众看得到,正确的评论要让民众听得到。”因此,邹韬奋把新闻自由看成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新闻实践问题,而非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问题。另外,邹韬奋强调,新闻自由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位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政府不能予以剥夺。中国近现代的新闻自由发展虽较西方来说仍有差距和不足,但还是对我国近现代新闻业的发展以及公民新闻自由权利的维护有着重大作用。
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的冲突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活动越来越强调自由与发现,于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活动有意或无意的侵犯了公民(自然人)的人身权利,如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等。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首当其冲的就是隐私权。隐私权是美国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缪尔·沃伦首次在1890年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杂志上提出的。对于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和观点,我国学术界关于隐私权的定义主要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收(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得和公开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强调新闻自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为侵犯自由人的隐私权提供了很多机会。就新闻报道来说,记者采编或工种(公众)投稿的新闻作品公诸于(之于)众并进而引发公众舆论的评价,最终达到新闻传播和监督的目的,但如果新闻报道中含有个人隐私信息,那么将给个人的隐私权造成严重的侵害。现实中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达到监督和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常常将为(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开(删除)的隐私内容公开报道,从而引发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隐私权从其产生之日就与新闻自由存在冲突和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新闻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权纠纷,另一方面表现在隐私权的国度(过度)主张对新闻自由的妨碍与抵触。
另外,媒体侵犯公民和法人名誉权的案件,也是司法实践中发生比较多的,影响较大、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此类案件产生的原因也是双方的:游戏而(是不是应该是有些)以法律赋予的新闻自由为借口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还有一些人以名誉侵权为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限制公民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界限应为:是否侮辱与诽谤他人。如果没有侮辱和诽谤他人,则均属于新闻自由之列。当新闻媒体和公众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有人认为,只要满足公共利益和公众合理兴趣,就应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因为公众人物的事业不仅是他们的个人情况,也是社会、公众的,公众有权了解他们的事业情况。但在我看来,即便是公众人物,他们的本质属性仍然是普通公民,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那么对于公众和新闻媒体而言,区别对待公众人物的“公”“私”之分是由必要的,也是受法律限制的。
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
在大众媒体日益活跃,信息交流日益畅通的时代,新闻自由越来越被推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是新闻业蓬勃发展的表现,也是公民民主自由权利的日臻完善。但与此同时,新闻道德却没有获得同等的关注。
在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之间,尽管新闻自由是新闻道德的前提条件,但同时,追求新闻道德的新闻活动也是追求新闻自由的新闻活动的基本路径,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基本条件。
在自由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怎样一个天平(天枰)?首先,道德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人类不自由,行动就不再是道德的。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被迫的新闻传播或不传播,是不能担当道德责任的,因此自由是道德的前提和条件。但是同时,人的行为选择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新闻必须担当其一定的道德责任,这一点从原则上来说是不可逃避的责任。尤其在当今这个人身权利与新闻自由冲突尖锐的社会,只有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达到统一,新闻传播才会成为真正的自由。
新闻道德旨在促进新闻业成为道德的职业,通过道德服务社会大众,为社会的良性运作做出贡献。这就需要在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和传播时注重这些活动是否是道德的条件下进行展开的。
道德的新闻史负责人的新闻(觉得读起来有点不明白),才是自由的新闻,因此,新闻道德和新闻自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提倡道德自律,而不是限制新闻自由。当新闻道德自律水平逐步提高了,真是(真实)的新闻自由也就一步一步实现了。同样,也只有提供足够的新闻自由环境,道德新闻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法制建设的协调作用
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矛盾是法学与新闻学共同关注的学术课题:新闻自由本身是一种特设的权利,新闻侵权中所侵犯的对象表现为权利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权力——即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矛盾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冲突。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公众感兴趣的事情颇多,但这并不意味这(着)只要是公众感兴趣、想知道的事情,媒体就都可以采集和传播。如果在趣味性的驱使下随意猎奇,则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导致对公民人格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藐视和侵害。
理论上来说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各行其道,易于区分,但现实中则不然。因此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就需要有系统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撑和保护。大陆法系国家同场(通常)制定专门的新闻出版法以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做出限制性规定。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做出规定,已日益暴露其局限性。自建国以来,四部宪法中规定了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至今尚未有新闻出版法,新闻自由的保障与权力的冲突等多种问题尚无法可依。
因此,我国新闻法制建设仍任重而道远。首先,应在宪法的框架下保障新闻媒体的言论及出版自由,这是新闻业发展和公民民主权力得以保障的基础。其次,其次(删除)在司法部门审理案件时,应以法律细则控制新闻界的舆论导向,规范媒介的权利和责任。再次,对记者采访权、报道权与公民的知情权做出先关(相关)法律规定,考虑新闻自由的多向性,新闻自由在不触犯他人的利益的同时,全面考虑传播者和被报道者的自由。中国要保障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就要保障新闻自由,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新闻传播法律,喜欢各项标砖规范(有点不明白),真正实现新闻自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结语
新闻要“广为人知”,隐私要“部委(不为)人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平衡,既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及普通民众对新闻自由的支持、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权意识,也要站立在法律的高度,予以系统的、细化的法律法规支撑,只有这样,新闻自由才会在和谐的环境下为社会和百姓服务。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参考文献: 代婷婷,《浅谈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兼论新闻法中对新闻自由的保护问题》,《传媒研究》 冯柯,《论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婧,《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4月第28卷第2期 胡正强,《试论邹韬奋的新闻自由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第35卷第4期 龙一平,《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平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月总26卷第12期 罗日东,《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解决方法》,《前沿》2009年第5期 王玉,《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自由法制建设》,《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月下 王静,史博学,王金利,《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问题》,《媒介观察》 肖华东,《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法理学思考——从权利与权力的视角出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2卷 杨保军,《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关系初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32卷第6期 袁晓波,《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法律冲突及调适》,《河北法学》2006年9月第24卷第9期 朱怡雨,《当代中国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错位和缺失》,《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第25卷 张继木,《清末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论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张书琴,《我国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与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赵明漫,《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之宪法保护》,《综合论坛》
第二篇:新闻学概论期末论文
新闻学概论期末论文
院 系专 业年 级学 号学生姓名
计科院 电子商务 李扬扬
2012
2012914107
新闻学与纪录片
摘要:记录片是不同于电影、电视的一种重要的电视艺术形式,它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纪实。这就难免限制了纪录片的创作,认为它只能是忠实的记录事物原本的面貌从而失去发挥创造的空间,使得记录片的可观赏性大大降低。然而,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看到了一部与以往不同的、生机勃勃的记录片,它一经播出就收到强烈反响,收视率直追BBC的记录片。看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让人不禁思考:它为什么能成功?是否可以成为今后记录片的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选材 叙事方式 电影制作手法
国产记录片的各种类型的电视艺术形式中一直是比较弱势的,在年轻的观众中尤其如此。虽然记录片的创作者们一直在努力,将他们认为的最好的记录片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总是曲高和寡,能够静下心来看记录片的人并不多。然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却打破了这个僵局,它的热播不仅在那些本来就爱看纪录片的观众中,也吸引了无数原来很少或几乎不看记录片的观众。这一点在年轻的观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对于可以说是在各种电视电影、综艺节目的浸淫中长大的年轻观众,纪实性质的记录片显然不能引起他们的什么兴趣,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网络传播和口碑传播却在这群追求娱乐和趣味的年轻观众中引起了普遍关注。笔者身为一个大学生,对于那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在大学生之间的流行感受直接而明显,大家见面不是问“你看了XX新出的电影没?”而是问“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吗?”。《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记录片比起来,它是令人震撼的,不仅创造了记录片收视率的新高,也创新了记录片的叙事方式,它是记录片追求自我发展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是记录片发展史中不可忽略一章。它和以往的记录片有很大不同,正是这些区别于以往记录片的特征造就了它的高收视率,促成了它的成功。
一、独特的选材
中国因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纪录片的选材往往选择宏大主题,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而莫谈国事的传统则限制了纪录片题材的选择,因其纪实性,纪录片必须反映事件真实的面貌,有关国计民生、时政经济之类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没有人敢碰,这类的纪录片都是国外的制作团队在做且数量很少。现实类的记录片数量不多,少数的一些又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历史的厚重感。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把现实和传统文化很好的衔接起来,它是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同时又是一部讲美食文化的纪录片,它讲了中国各地的“吃”,同时也讲了各种“吃”背后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渊源,使观众在理解各地特色食物的同时也对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风俗民情有一个简略的了解。
在对主题的表现上,《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一般的讲美食的套路,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一个个高端厨房、厨艺大师,不是各种令人叹为观止、可望而不可及的厨艺比拼,而是深入生活,拍摄普通人的饮食,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大众都在吃的食物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人物与食物的故事的讲述传达出根植于传统文化、深深地刻印在民族性格中的普通中国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朴素的生存与生活哲学。在《自然的馈赠》中,单珍卓玛和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要上山找松茸,然后赶在早市的时候拿到市场去卖,松茸是卓玛家这样的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松茸出土后,卓玛们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东北打渔的渔民们遵守着一条古老的、约定俗成的约定,冬季捕鱼时用6寸网眼的渔网,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这些正是朴实的人们在依赖自然的同时又爱护着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既是道家与天地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又符合了当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新颖的叙事方式
相信凡是喜欢看记录片,凡是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部和以往的记录片完全不一样的片子。它的“不一样”不在于它选择了美食这个有吸引力的话题,也不在于它精美的画面效果,因为前者还有《中国美食探秘》可供选择,后者则有《大国崛起》的范例在先。它的“不一样”在于和以往的记录片不同的叙事方式。
在以往的记录片中,叙述者是全知的,主题的表达、事件的发展转折等等主要是靠解说词,画面处于辅助解说词的从属地位。观众观看时必须注意听解说词,否则就无法单从画面了解什么。例如以道家文化为主题的《问道楼观》,其构成为解说词+动画画面+少数真人表演画面,整部片子几乎都是长镜头,节奏缓慢,而其中的画面几乎不承担意义,只是作为解说词的背景。《舌尖上的中国》则一反这个传统,不仅仅重视记录片的听觉表达,也重视视觉表达。在拍摄前,摄制组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借鉴BBC拍摄大纲的基础上制订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大纲,之后每集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根据大纲的要求选择材料和不同的故事。每一集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人物故事组成,从人物的生活来认识食物。解说词在其中起到介绍背景、衔接画面的作用。而叙述者几近于隐身,因为“他”似乎是和观众一起在观看,就像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时他耳边轻声说着他对这部电影的了解。不同于以往科教式的记录片叙事方式,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时,观众的观看感受来自于对人物、画面的直接感受,而不是叙述者或主持人告诉观众的间接感受。
三、电影制作手法
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理性的述说方式,《舌尖上的中国》走的是情感路线。它把美食放在人与人、人与食物、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来讲述,引发人们心底对于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那些逝去的温馨美好的记忆,激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早在拍摄前制作拍摄大纲时,每集的构成框架和方向就作了规定:每集至少有8-10个不同地点的故事,每集要有4-5个人物带情景和关系的故事,要考虑每个故事中人们吃饭的目的要尽量不同,兼顾节日、风俗、当地文化和美食的话题„„每个分集编导根据自己的主题和这个总框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去寻找适合拍摄的材料。拍摄好之后,通过剪辑将这些故事综合起来。而后期碎片化的剪辑让这些素材在地理上跨越东西南北,时间上有一种假意的跨度,使得多个故事井井有条、杂而不乱,且能前后照应、有头有尾。这就降低了对观众文化素养的要求,让那些低学甚至无学历的观众也能看懂,从精英走向平民,从小众走向大众。
精致的画面和快速的叙事节奏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亮点之一。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观众对于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画面效果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BBC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为了拍出画面细腻影调丰富、具有电影感而富有影像张力的画面,剧组除了使用先进的拍摄设备,还在大量的拍摄实验之后对不同的设备和环境的组合以及一些基本的拍摄手法做了规定。例如第四集中东北的故事使用偏暖的调子表现夕阳与田野暖意的感觉就要采用6000或者7000的色温去拍摄,在野外与菜园中要尽量贴近食材并以食材的角度拍摄其周边的环境。通过实践检验后的拍摄效果果然令人满意。同时,快节奏的叙事增加了片子的信息量,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的要求。
四、对将来记录片制作的启示
记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其风格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管在选材和叙事方式上,还是其他方面,都要勇于创新,向国内外优秀的记录片学习,敢于突破传统的创作套路,推陈出新。同时,其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就应当具备一般电视艺术作品的特点。在坚持纪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记录片的表现形式、表达方式等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的创作经验,向它们学习,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记录片。
参考文献:李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的标杆》
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
高洪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
琳、田霖《舌尖上的中国--一场纪录片创作的实验》
第三篇: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1.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2.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3.出版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4.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5.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6.言论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7.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行为。
8.隐私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9.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党政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
10.新闻法治: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与手段。
简答
1.新闻法治应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P194
●新闻法治首先要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新闻法治的法律基础是宪法指导下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应得到很好的执行。
●新闻法治的实现是国家机关通过对各类新闻主体权利、义务的具体调整而形成的。
●新闻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新闻法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双重需要。
2.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P165
●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
3.新闻报道的事实真实主要包含那四个方面的含义P39
●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P187-189
性质: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最广大人民共同享有的自由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自由为前提 特点: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摆脱了资本的奴役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强调充分自由和正确导向的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坚持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5.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
●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
●新闻作品的著作权
6.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P60
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新闻媒体定位
7.简述我国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P195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立法、行政规章、司法解释
8.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P169-172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相结合●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既要适时,又要适度
●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9.新闻工作者贯彻“三贴近”的基本要求P105-107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立足于基本国情
●体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10.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P94-98
●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㈤论述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利用其报道或评论,超越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所谓的“分析定性”、“定罪量刑”,公开对这些问题做出判断和结论,以其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足以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失去公正性和权威性。媒体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出版自由干预司法,以道德评判代替法院独立的司法审判,其结果是误导公众,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会曲解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导致新闻媒体角色的错位。
2.结合近几年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
这涉及公共利益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协调问题。对两者的具体协调要划清三种界限:首先,划清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政治人物的私人财产状况可以公开,其私生活中某些不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不能算做隐私,政府官员家庭成员中涉及公共利益的私生活也不属于隐私范围。其次,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新闻媒体对社会知名人士的事业、生活情况的报道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但对其事业、社会活动和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未经许可不能随意公开。第三,划清普通人在正常与特殊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的隐私范围。正常情况下,普通人不与社会公共生活发生联系的,媒体要尊重其隐私权,对其违反法律或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不构成侵害隐私权。但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更应以谨慎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态度,做到没有新闻根据的、没有把握的,坚决不报道;对当事人不应公开身份和姓名的,不得公开;媒体刊播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必须进行技术处理
第四篇: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 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第五篇: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2、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3、辨析是要专才还是广学?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刻苦磨炼,从而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第一章
1、新闻活动的渠道:
一、亲身传播
二、大众传播
三、群体传播
第二章
1、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
3、新闻的本源:即事实的变动新闻的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4、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路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5、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6、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7、导语:是相对于新消息而言的,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通常保留新闻中二个或几个要素。突出哪一些要素取决于新闻价值在哪,哪些要素最能引起读者、观众或网民兴趣。
8、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则具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三章
1、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最基本的特点是“新”。共享性是信息最重要、最本质的特性。
3、信息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异:①信息的范围外沿比新闻大 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③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④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同:①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都是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③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④都是可传递的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是物质与信息的又一显著区别
5、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提供信息新闻的工作是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
6、当代新闻工作在业务上体现出的新要求:⑴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⑵加强深度报道 ⑶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 ⑷加强全方位报道
7、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8、宣传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同:①都属于传播范畴 ②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③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异:①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最基本的区别 ②出发点不同,新闻的传播过程是:事实—事实,宣传是:观念—事实—观念 ③归宿点不同,宣传有很强烈的主体意图,而新闻没有 ④选用的事实不同,新闻选择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选择是新近的和过去的都可以,只要达到宣传效果即可 ⑤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
9、如何正确处理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①努力实现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 ②讲究宣传艺术,善于用事实说话 ③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结合10、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1、新闻与舆论的异同之处同:公开传播,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作反应异:①新闻:着眼于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舆论是众人针对特定事实所表示的意见 ②新闻尽可能客观、公正、全面,舆论则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 ③新闻传播越广越好,舆论传播具有一定影响企图,往往在利益相近人群间传播。
12、舆论的社会功能:①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②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13、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一是反映并代表舆论 二是引发舆论 三是引导舆论
第四章
1、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报刊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却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
2、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早报,它采用书本形式。
3、KDKA是匹兹堡电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第五章
1、“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2、自媒体:以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具有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
3、报业:回归精英
报纸回归精英的表现:深度解读的解释性报道、揭示事件真相的调查性
报道和深度评论恰恰是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了解的关键。
第六章
1、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是: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日益迫切,这就大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⑷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加速运用到新闻事业上来,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2、了解一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特点
3、电视的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
4、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三真”、“三公”和“三度”三真是真实、真相、真情。三公是公开、公平、公正。三度是速度、广度、深度。
5、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英文系开办新闻专业课。中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
第七章
1、新闻媒介的共性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3、传媒事业至高无上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传媒业的本质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主要表现为道德谴责、社会劝诫和舆论制约。
5、新闻媒介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6、“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双重属性是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
7、按办报方针来分,报纸可以分为三种:商业性报纸,政治性报纸,企业性的政治报纸。
8、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说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
第八章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2、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
3、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了解这三个阶段的内容)
4、“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意外收获。“二级传播理论”的关键是舆论领袖。
5、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第九章
1、大众传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二是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2、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⑴全球化时代 ⑵高风险社会 ⑶多元社会
3、媒介所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国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4、新闻体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媒介、政府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5、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地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6、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其直接表现两方面:第一,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第二,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消费者。
7、“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文化霸权的形成,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商业原则。
第十章
1、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这种自由不是完全的或绝对的自由,而是人类所能达到的自由,即必须从各国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能提供的社会环境出发,实现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必定受到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控制。
2、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三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
第十一章
1、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需要考虑国家、公众和传媒业三者得益的平衡。
2、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二是内容层面的管理,三是结构层面管理。
第十二章
1、传媒业的经营活动三大原则:一是普遍服务原则二是编营分离原则三是受众中心原则
2、公信力:获得受众长期的青睐和信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有归属感。
3、能让受众信任的新闻媒体最关键的就是做到:①新闻真实、及时;②新闻有吸引力,满足受众的需要;③说真话,反映公众的要求、愿望;
④敢担当,勇于揭露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和不法之徒;⑤有责任心,对受众服务到位。
4、公信力的建设是长年累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几条不良新闻、几个不当举措却可以让信誉毁于一旦。
5、当前传媒业的经营三大基本潮流:集约化、专业化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经营。
第十三章
1、受众是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3、受众是消费者4受众是公民
2、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4、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
2、混杂性
3、隐藏性
5、受众的权利:
一、知情权
二、表达权
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十四章
1、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辨析题: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说法:第一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第二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全面反映情况 第三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正确的立场 第四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
4、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⑤因果不符
第十五章
1、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光有一个新闻定义还不能解决报纸所面对的难以尽数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3、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第十六章
1、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