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SP课程教学大纲
《ASP.NET》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ASP.NET课程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C++》、《C#》、《数据库》及相关图像处理软件之后,开设的课程,它综合性、实用性强。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asp.net网站开发程序员岗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ASP.NET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掌握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出企事业需要的各种形式的网站,并具有应用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教学计划108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54课时,实践课时:54课时。
本课程在教学上应结合应用,要求学生掌握ASP.NET 语法、基本概念、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编码方法、有关软件的评审、测试与维护,项目计划等;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及实现小型网站的技能。要求教师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四、课程内容
(一)理论教学
1、ASP.NET 2.0简介(2学时)
教学内容: ASP.NET 支持的程序语言、工作原理;创建第一个ASP.NET应用程序 配置开发环境(“选项”对话框/数据库连接、创建ASP.NET应用程序 重点:了解ASP.NET 4.0 应用程序的作用及运行平台
难点:初学者掌握ASP.NET 4.0 应用程序运行平台及开发工具的安装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使用ASP.NET 4.0 应用程序运行平台
2、HTML语言基础(4学时)
教学内容:HTML语言基础、各种HTML标记介绍 重点:掌握各种标记的作用 难点:掌握各种标记的应用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利用html标签做出简单界面
3、HTML控件和标准服务器控件(4学时)
教学内容:HTML控件的语法(向开发环境中添加控件的方法)、HTML控件的公共属性、常用的HTML控件及其属性、标准服务器控件的语法(向开发环境中添加控件的方法)、标准服务器控件的公共属性、常用的标准服务器控件及其属性(重点)、用户控件(在开发环境中创建使用用户控件)、母版
重点:掌握获取或设置控件属性的方法(包括用代码更改)、理解用户控件及母版的作用
难点:母版的应用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利用HTML控件和标准服务器控件设计登陆、注册页面,并能合理设计网页母版
4、asp.net语言基础(6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声明成员成员访问签名和重载范围名称空间或类型名称)、类型、变量、表达式、语句、数组、类、接口、异常处理
重点:类型、变量、表达式、语句、数组、难点:类、接口、异常处理的应用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asp.net语言的基本概念变量表达式语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在开发环境中创建名称空间与类的方法
5、验证服务器控件(4学时)教学内容:各种验证控件的语法与实例 重点:验证控件的语法结构 难点:验证控件的应用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验证控件的来进行控件验证
6、Web 高级控件(8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Web 高级控件,熟练掌握几个Web 高级控件,如:Calendar控件、DataGrid控件、Adrotator控件等,以及掌握Web验证控件等。
7、ASP.NET内置对象(6学时)
教学内容:Response、Request、Application对象Session对象、Server对 重点:各对象的属性和常用方法的使用 难点:global.asa文件的创建和使用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asp.net的内置对象
8、ADO.NET数据库编程基础(12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ADO.net的概念、掌握 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和DataAdapter对象、DataSet对象、gridview、datalist和repeater的创建和应用
重点:数据库的连接、sql语句的执行、数据绑定控件的设计 难点:各控件的正确使用
知识目标:理解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步骤、掌握操作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过程和用标准控件显示数据库中数据的技巧
9、网站发布(4学时)
教学内容:网站发布概述、ASP.Net程序打包 重点:网站的发布的流程 难点:网站发布的实现 知识目标:掌握网站的正确发布
10、课程设计(4学时)
教学要求:学生自己选题完成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 重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难点:系统实现
知识目标:利用在asp.net中所学的知识实现一个小型的动态网站
(二)实践教学
实验一 开发环境搭建 实验课时:2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体会vs2010快速开发 实验方法:老师多媒体介绍,让学生自己实践 实验内容:搭建开发环境、创建第一个应用程序 实验效果:学生体会到vs2010开发的捷便性 实验二 web控件与母版页 实验课时:6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能掌握html和web服务器控件和母版页的应用 实验方法:布置任务、学生实践,单个辅导、老师总结 实验内容:注册和登录页的实现母版页的创建
实验效果:学生能真正理会学有所有,做出在网上常见的效果 实验三 asp.net语法基础 实验课时:4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能掌握asp.net中的基础语法 实验方法:布置任务、学生实践,单个辅导、老师总结 实验内容:
将实验三中的注册、登陆功能基础实现(不连数据库)做一简单的考试页,能在线考试并计算得分(不连数据库)实验效果:能过实际应用掌握条件、循环和函数的应用 实验四 数据录入与验证 实验课时:6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能掌握验证控件的使用
实验方法:布置任务、学生实践,单个辅导、老师总结 实验内容:
将实验四中的注册、登陆实现数据验证 实现图片的上传
实验效果:让学生体验会使用验证控件的简便性 实验五 系统对象与状态管理(聊天室模块)实验课时:6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能掌握asp.net内置对象的应用 实验方法:老师多媒体介绍,让学生完成任务、老师总结 实验内容:聊天室实现
实验效果:学生做一个聊天室,实现在线聊天 实验六 数据库操作基础 实验课时:8学时
实验目地:让学生能掌握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
实验方法:老师多媒体介绍,让学生完成任务、老师总结 实验内容:实现用户的注册、登陆和密码修改 实验效果:学生体会到数据库操作的意义 实验七 数据绑定与显示 实验课时:12学时 实验目地:掌握gridview、repeater和datalist的应用 实验内容:
1、利用gridview、datalist实现数据的显示、更新
2、利用数据绑定控件实现创建会员信息的基本功能
实验效果:利用数据对象、gridview、repeater等实现创建会员信息 实验八 小型企业网站 实验课时:10学时 实验目地:综合应用
实验方法:分组让学生完成任务
实验内容: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小型企业网站
实验效果:学生能真正体会学有所有,学以致用,做出一个完整的网站
五、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和不断优化的过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a、根据软件业界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b、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c、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并将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教学当中。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d、充分借助学院现有校园网等信息资源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新形式,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改革与深化教学方法。
2、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
a、完善和开发与所使用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b、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资源,使之更具多样化,更具特色。
六、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技能考试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总成绩100分,根据本课程特点,每个项目的记分方式采用期末考试(70%)及平时成绩(30%)的综合评价方式。每个阶段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网站前台页面设计、网站后台页面设计、网站数据绑定、网站管理理念和网站后期维护等技能。根据能力模块划分,与同头教师一起完善各模块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分配各种评价的比例分配;所有的项目和知识考核都必须获得及格以上的成绩,本课程的学分方可获得,否则重考。
第二篇:《网络程序设计--ASP》教学大纲
《网络程序设计--ASP》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有关网络程序设计的较高级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开发ASP程序所涉及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VBScript程序设计基础和ASP程序设计基础等有关内容。
希望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开发ASP程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网络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独立自主开发留言板、BBS、聊天室等网络应用程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什么是动态网页,主要的动态网页程序语言有哪些; 如何搭建ASP的运行环境,如何开发一个简单的ASP程序。 VBScript脚本语言,如数据类型、变量及各种语句;
ASP的几个内部对象,如Request、Response、Session、Application和Server对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SQL语言和利用ASP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
文件存取组件、广告轮显组件、计数器组件等内部组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 使用第三方组件实现文件上传和在线发送E-mail。重点:
VBScript程序设计基础,如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过程、循环语句、选择语句等内容。
Request、Response、Session、Application和Server对象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利用表单向服务器端提交数据。
数据库程序设计,包括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和使用SQL语言,以及查询、添加、删除和更新记录的基本方法。难点:
数据库程序设计的高级内容,如事务处理、使用参数、分页显示数据等内容。 使用Session和Application对象。
三、课程学时分配
注:2+2表示理论教学2学时,上机实践2学时,其它依此类推。第1章 网络程序设计概述(1+0)本章重点是掌握动态网页的运行原理,并了解当前的网络程序设计语言。
第2章ASP初步(1+2)本章重点掌握ASP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并掌握新建一个ASP程序的基本流程。要熟悉建立虚拟目录、设置默认文档的方法。同学在上机实践时,要能够熟练搭建ASP的运行环境,并能够利用EditPlus或记事本等工具开发第一个简单的ASP程序。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IIS的使用方法。第3章ASP脚本语言-VBScript(4+4)本章重点掌握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过程、循环语句、选择语句等内容。本章难点是使用子程序、函数、循环语句和选择语句等内容。同学在上机实践时可以争取独立自主完成课后的上机练习题,并且针对字符串、数字、日期等数据多练习一下有关函数、运算符的使用方法。第4章Request和Response对象(2+2)本章重点是利用Response.Form方法获取通过表单提交的数据;利用Request.QueryString方法获取通过URL后面的参数提交过来的数据;利用Response.Write方法向客户端输出数据及其简单方法。
本章难点仍然是获取表单数据和对Cookie的操作。
同学上机实践时希望能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尤其是如何获取表单中提交的数据。要认真体会如何向服务器端提交数据和向客户端动态输出数据。第5章 Session对象和Application对象(2+2)本章重点是利用Session对象保存特定客户的信息,利用Application对象保存所有客户的信息。
本章难点是利用Global.asa文件。
同学上机实践时可以多练习一下将数据保存进Session、Application,然后从中读取的基本方法。争取能综合利用Session和Application对象和前面章节内容完成一个简单的聊天室,可以输入姓名和发言内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深入研究一下Global.asa文件。
第6章 Server对象(2+2)本章较为简单,重点是体会Server对象的Transfer、Execute、HTMLEncode和URLEncode等几个方法。同学上机实践时可以简单练习一下几个方法,可以结合本章和前几章内容开发一个简单的考试系统,能够考试HTML语言。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利用这段时候综合复习一下这几个内部对象。
第7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2+2)本章重点是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利用Access建立简单的数据库的方法、SQL语言中的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
本章难点也是SQL语言中的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
同学上机实践时要能够熟练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在其中建立表和查询,利用Access的查询可以练习SQL语言。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找另外的专门教程深入学习一下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或者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
第8章ASP存取数据库(4+4)
本章重点是掌握利用ASP连接数据库,查询、添加、删除和更新删除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是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和SQL语句字符串。
同学上机实践时可以先体会一下综合示例中的例子,然后争取完成课后习题。可以模仿本章示例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留言板程序 第9章 深入进行数据库编程(4+4)本章重点是深入理解Connenction、Command、Recordset对象,理解建立Recordset对象的各种方法,并掌握事务处理、使用参数查询、分页显示数据等。
本章难点主要是使用参数查询和分页显示数据等内容。
同学上机实践时深入体会每一个例子,并争取结合本章和前两章的例子自己开发一个在线通讯录程序。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己练习使用SQL数据库的方法,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其它资料学习使用存储过程。
第10章 文件存取组件及其它组件(4+4)本章重点是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基本方法,如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复制、移动和删除等,以及对文本文件的操作。同学上机实践时希望能够完成故事接龙习题,并尝试在页面中添加广告轮显组件和计数器组件。
第11章 使用第三方组件(2+2)本章重点是了解使用第三方组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掌握利用W3 Jmail组件实现在线发送E-mail和利用AspUpload组件在线上传文件的基本方法。同学上机实践时可以结合AspUpload组件和前面的文件存取组件开发一个简单的在线文件管理系统。另外,可以在程序中添加自动发送E-mail的语句。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深入研究W3 Jmail组件和AspUpload组件,还可以去下载研究别的组件。
第12章 网络程序开发实例(8+8)在本章首先会讲解教材中的留言板、BBS和聊天室示例。然后希望同学能结合所有学习内容开发一个比较复杂的大程序,如留言本、BBS论坛、聊天室、网上商店等。
同学可以独立自主开发,也可以两三人一组开发。
开发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支持网站中的示例,也可以参考网上的其它示例,不过一定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四、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课上由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课后要认真复习,并积极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参考网上资源,学会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源,并积极在BBS论坛上讨论,培养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
五、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等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1.笔试:考核教学内容,基本理论、概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50%。2.平时作业:平时历次作业累积分数,占40%。
3.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讨论等分数,占10%。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尚俊杰, 秦卫中.《网络程序设计—ASP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 4 学出版社.2005年 ……
第三篇: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 口腔八年制
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要求: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ppt讲授、提问、讨论、答疑、课后作业
四、教学内容(需标注熟悉、掌握、了解)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学在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特点等。主要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展望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实验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学中几项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及菌种保藏技术等,同时了解微生物的形态。
重点和难点:本章难点对三大类微生物的认识与区分;教师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实验课做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掌握)
1、无菌技术
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3、微生物保藏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掌握)
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制片和染色技术
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和大小(了解)
1、真细菌和古细菌
2、真菌
3、藻类
4、原生动物
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使学生重点了解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尤其区分出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难点是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结构的多样性,尤其要注意G+和G-菌的区别及应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熟悉)
1、细胞壁
2、细胞壁以内的构造
3、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
1、细胞壁
2、纤毛和鞭毛
3、细胞质膜
4、细胞核
5、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营养要求”一节以自学为主,“培养基”一节以课堂讨论为主(事先布置思考题),然后以总结讨论课形式介绍有关“培养基”内容与“物质运输”内容,使学生重点了解培养基的组成原理和各营养物的生理功能。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及营养类型,难点是对各营养类型碳氮能源间关系的理解。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掌握)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 培养基(熟悉)
1、配制原则
2、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掌握)
1、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
4、膜泡运输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产能代谢”为主,以“物质代谢”为辅,重点介绍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有各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激发学生去开发未知的微生物世界,以寻找新的代谢产物的可能性(即微生物新产品的开发)。
重点和难点:能量代谢是本章重点,难点是微生物产能代谢不同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内容:第一节 代谢概论(了解)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熟悉)
1、生物氧化
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能量转换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熟悉)
1、细胞物质的合成
2、其它耗能反应:运输、运动、生物发光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熟悉)
1、酶活性调节
2、分支合成途径调节:同功酶、协同、累加等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熟悉)
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2、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以及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和控制生长的理化因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利用环境因子或理化因子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重点和难点: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并理解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掌握)
1、染色体DNA 的复制和分离
2、细胞壁扩增
3、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1、细菌群体生长规律
2、生长的数学模型
3、主要生长参数
4、连续培养
5、同步培养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1、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
2、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第四节 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
1、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1、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2、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第七章 病毒(自学,该章内容学生在《医学微生物》中会系统学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相对独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非细胞生物——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其中讲述重点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周期等。重点在于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感染循环和溶源性等,难点在于“噬菌体的复制合成”。通过介绍几种亚病毒因子把学生思路引向由“朊病毒”引起的思考,从而把基础微生物学与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病毒与细胞型生物的区别——病毒的特征及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难点是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二、病毒的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的大分子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值性感染 第六节 亚病毒因子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包括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诱变育种和重组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常规育种技术,并通过认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基因组结构进而认识微生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关系,从而把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接合作用、转导、转化、性导、酵母的遗传特征、真菌的准性生殖、微生物育种及突变菌株的筛选;难点是转化,转导,性导,结合及准性生殖等一系列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内容: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熟悉)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掌握)
1、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
2、突变的分子基础
3、DNA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掌握)
1、接合作用
2、转导
3、转化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征((了解))
1、酵母的遗传特征
2、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了解)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以自学和讲授相结合,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重点认识极端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等新的生长点。重点和难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较重要;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
1、微生物群落
2、土壤、大气和水域中的微生物
3、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4、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5、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霉腐控制
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了解)1 人体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中的传播 3 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中的传播 4 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了解)
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认识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而了解生命三域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进化的测量指征;三界生物理论;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参考书目;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基因型特征和表型特征;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标(掌握)第二节 细菌分类(熟悉)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了解)第四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及自动化分析技术(了解)
第十一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实际上是全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难点相对较少;因此自学为主,教师只就学生疑问进行讲解。
重点和难点:真细菌的多样性;古细菌的多样性;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第一节真细菌的多样性
1、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真细菌的主要类群
3、放线菌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古细菌的多样性
1、古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极端嗜盐古细菌
3、产甲烷古细菌
4、嗜热古细菌
5、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6、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
7、古细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1、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
2、藻类
3、真菌
4、粘菌
5、原生动物
第四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 感染和免疫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微生物学中是比较偏医的一章,由于学生会在《医学免疫学》等必修课程中系统学习,为了避免重复教学,这里仅初步介绍细菌性传染机制和人体(宿主)的免疫系统,使学生了解传染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人体(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学的实际应用,本章通篇都较难掌握,各种技术易混淆,因为部分内容与人体生理学联系较紧密。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染的机制(掌握)
1、传染的途径与机制
2、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掌握)
1、生理屏障
2、体液因素
3、细胞因素
4、炎症反应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掌握)
1、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2、抗原和抗体
3、B 细胞和体液免疫
4、T 细胞和细胞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了解)
1、生物制品
2、诊断免疫学
3、血清学免疫的应用
第十三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是从宏观上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延伸,通过介绍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式、发酵产品和应用价值等,进而激发学生开发微生物新产品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进入更深刻的学习阶段。
重点和难点:工业发酵的主要特征与方式;工业发酵的主要产品。主要内容:第一节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特征(熟悉)
1、生产菌株的来源和要求
2、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方式(了解)
1、连续发酵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
3、固态发酵
4、混合发酵
第三节 发酵的主要产品(了解)
第四节 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了解)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平时成绩按30%计,期末考试70%
第四篇: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内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内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二)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共五讲内容,各讲下列三个并列的专题,但三个专题之间又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须以各讲为单位进行备课、授课,同时突出各专题内容对各讲主题的诠释作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理解杰出工匠必备的基本精神品质——执着专注。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精益求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和认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重要内涵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职业情感。
七、主要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增强讲授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八、典型作业练习 参考题目是:纸牌建构。
该作业为一个模拟项目。所用材料为一幅普通扑克牌,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和其他材料。作品评判的标准是新颖性、稳定性、美观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学生3人一组,先就建构进行设计,画出建构图,写出所应用的科学原理、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及其标准,人员分工及其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等,然后进行建构操作、修改创意、完善工艺、反复练习,直至作品符合预期。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就该项目的实施编制合适的作业指导书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项目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能体会到本讲主题及其应用。
该作业完成后,建议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实施,现场评比、打分,教师现场点评。
九、课程考核方式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产品或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体会精益求精和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等不同制造理念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对优质制造的良好体验增进对精益求精的思想认同和积极情感。
将“专题阅读”作为考试内容,并要求学生从文面的规范性、版式的美观性、文字表达的差错率等方面追求自己所能达到的极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电子文稿的方式公开展示成果,进行评比和现场点评。
撰写人:政治教研组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
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 适用学期: 学 分: 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 时: 适用学期: 学 分: 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 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附件4: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填报说明
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包括: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业务)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
二、要求与说明
1.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教学文件,它应体现出青岛科技大学及各学院的实践教学的特色。因此,各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2.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大纲由政法学院、武装部、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编写,其他环节由各学院自己完成。
3.各学院(部)要组织有经验的和熟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要对大纲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大纲的修订或制定要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协调一致,要能充分反映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对于非本学院开设的课程,在编写课程设计大纲时应充分征询授课单位意见。
4.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考核方法;主要参考资料等。5.大纲格式要求: ① 大纲编排时以专业为单位,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次序整理;
② 所有资料均要做成Word文档,纸幅为16开幅、宋体、五号字;
③ 文字力求简练、扼要、明确。
第五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I. 教学大纲:syllabus /teaching program Ceramic / pottery / porcelain
本大纲适应于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及英语四级过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资源制成的手工业品。由陶到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不同体系的陶瓷。
中国是陶瓷之国。而广东省佛山市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建筑陶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25%。佛山陶瓷在今日之国际市场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产品行销世界五大洲。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为佛山培养地方经济外向型人才服务,让有志于未来从事与推动佛山市陶瓷工业、产品及文化外向型发展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锻炼的平台,从英语语言与翻译入手熟悉与掌握陶瓷发展史、陶瓷材料、陶瓷工艺、陶瓷产品、陶瓷文化和陶瓷市场及国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II. 课堂安排:
1. 互动式课堂教学法,即教师讲课、学生翻译、教师现场评定和问答式相结合,使课堂成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实验性教学场所。
2. 提前一个星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布置学习与翻译内容,上课时学生将翻译稿件下载在课堂电脑上,依次由学生演示翻译内容及翻译中的体会(难点和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对翻译内容进行评定。
III.考试方法:
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1. 期中考试形式是以二人为一组写一篇有关佛山陶瓷产业的英文调查报告,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500—550英文单词的报告正文;第二部分是中文版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及参考资料,字数不限(第十四周交卷)。2. 期末考试为课堂笔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