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
【设计者】王仕红 【单 位】 大会小学
课标要求:
《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中,大胆假设,自主探究,自悟自得,体验成功。
教材分析:
本单元 是继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之后的一个科学方法单元,主要是学习感官观察、工具观察、分类等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借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初步规范的科学探究,是本册教科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做准备。
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亲自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探究的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评价设计:
练习题方式(见后面)
教学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 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 生:能。(齐声)
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 生:做。(齐声)师:都做哪些家务活? 生:帮妈妈刷碗,扫地。师:噢!真勤快。
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生:„„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
生:是。(齐声)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
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
(出示课件: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 生:我猜小明会把3号奶给妈妈,2号给小明,1号给爸爸。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妈妈整天上班工作,回家还要做家务,很辛苦,所以要喝最多的,就是3号杯里的奶;爸爸虽然也工作,但是回家不做家务,所以要喝比妈妈少一点的1号杯里的奶;小明还小,喝最少的2号杯里的奶。
师:噢,这是你的观点。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认为应该把1号杯分给爸爸,2号给妈妈,3号给小明。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认为小明正在长身体,最需要加强营养,所以要喝3号杯里的奶,爸爸在外边干活很累,也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应该喝1号杯里的奶,妈妈不喜欢喝奶,可以喝最少的。
师:噢!这是你的想法。看来呀!大家都同意把最多的奶给最需要的人,大家能一下就能猜出来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这里有三杯水,(出示课件:三杯水,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就猜出来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生:能!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的问题。(板书课题:《哪杯水多?》)
二、活动推进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师:好,你来猜? 生:3号最多,2号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3号杯水高。
师:这里我们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大家说一遍“水位”。
生:齐声说:水位。
师: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 生:杯子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条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看来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
(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探究活动2:
师:我这里还有三杯水,你还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出示课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细不同,水位相同)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1号杯子宽。
师:对于杯子,我们还是用粗细来描述比较好,也就是说杯子粗的水多。还有别的条件么?
师:好,你来补充。生:水位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水位相同的条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杯子大小相同时,我们一看水位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现在我们拿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再把屏幕上的三杯水请到这里来,大家看是不是?(教师拿出与课件上基本相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看,学生看后明白是课件中展示的)现在我们分别把他们倒在这三个大小相同杯子里,请大家观察一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
师:还真是和大家先前说的一样!这样看来,当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就多。
(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探究活动3:
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判断他是否正确。这次,我给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三杯水。大家赶紧观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多,3号少。生:3号多,1号少。生:2号多,3号少。生:3号和1号一样多。„„
师:有的说1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和3号杯子的水一样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这次大家的意见怎么不统一了呢?问题出在哪里?
生: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了。(板书:杯子不同)生:水位的高低也不一样了。(板书:水位不同)
师: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师:刚才我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有好办法了,谁能说说? 生:我们小组想用一个杯子、一把尺子来判断,把这三个容器里的水,一个一个倒入这个杯子里,量一下水位的高度就知道了。
师:噢!你们小组的这个方法不错!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实验,看看行不行,好吗?
生:我们组想用大小相同的三个杯子来判断,就是把三个不同容器里的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里,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了。
师:嗯,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一开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错,学以致用。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师:噢!你们还有?你来说说。
生:我们组想用称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师:这个方法很特别,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爸爸在市场上买酒,我看见他每次都用称称,重的酒就多,轻的酒就少,所以„„
师:看来你很注意观察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们就用这个方法实验好吗?
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不少,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下面各个小组可以用你们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组的想出的方法试一试,在实验时,如果你又发现了新方法,也可以试一试?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实验时你们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小组长可以过来拿。
师:不过,大家看桌上的器材都是什么做的?噢!玻璃,那么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应该小心,注意安全,不要把仪器弄坏了,划破手指。生:要轻拿轻放。
生:不要把杯子里的水洒出来,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不准确了。师:连这个你都想到了,非常好!请坐。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在实验时,小组同学要注意团结合作,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三杯水弄混了,那样你就无法进行比较了。老师说明白了吗?下面开始实验吧!
小组实验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镜头一:各个小组长都上“实验器材超市”拿了量筒进行实验(但是不知道量筒叫什么),有的组拿了三个量筒,一比就知道了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有的组只拿了一个量筒,分别把三杯水倒进量筒里,并且有人记数,最后确定数大的水最多。并大声说:老师我们知道了,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二:有的组用量筒测量完了以后,就听见有同学说:再用其他方法试一试,组长再上去拿小酒杯量一量。还有的组说:拿那个小桶和称来试一试。噢!老师还是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三:老师我们用了3种方法,结果都一样。老师我们用了4种方法„„,我们用了5种„„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我看到大家各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真的是很投入,那么你们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能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得出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介绍本组的做法,他们用了3个方法。
师:哪个小组还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来,交流一下。生:我们小组还用了称称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用做记号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来实验,你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齐声)
师:看来要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就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刚才看到有的小组用了这个特别的仪器(师顺手拿起学生用过的量筒),大家知道它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大家,它叫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现在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上来拿一个回去。
师: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生:有横杠。生:有横线。师:还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 生:字母ml。
师:ml表示毫升,毫升是表示液体体积的单位;也就是当水位在20这条长线上时,我们就说水的体积是20毫升。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量筒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多少?有几个小格?算一算一个小格是多少毫升?
生:相差20毫升,一个小格是2毫升。师:这个量筒最大的数是多少? 生:25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最多能量250毫升的水,多于250毫升就要选择再大一点的量筒。
师:最小的数是多少? 生:2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所量的液体最少不能低于20毫升,如果少于20毫升就要选择小一点的量筒。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量筒,那么你知道量筒倒上水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是凹下去的。
师:那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应该看凹面的上部还是底部? 生:看底部。生:不对,读上部。
师:到底怎么读呢?我们了来看正确的读法。(出示课件,课件上展示正确的读数方法)大家看,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最准确的,在今后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师:那么,量筒怎么用呢?谁能说说? 生:把水倒在量筒里就行了。生:还要看刻度。
师:量筒到底怎么用呢?我们来看一看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展示如下:
1)拿到量筒后首先要看一下量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测量液体时,首先要把量筒放在一个平面上,放平稳;然后再把杯子里的水口对口地倒进量筒里,不要把水洒在外面,如果洒了测的数就不准了;当量筒里的水面静止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准确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量筒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下这杯水有多少毫升?请小组长马上上来拿一杯回去测一测,看看有多少?
生:汇报结果。生:41毫升。生:40毫升。
生:40毫升。39毫升„„
师: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给大家的都是40毫升的水。请量的不是40毫升的小组找找原因。
生:我们在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水面的最低处相平。生:我们在往量筒里倒水的时洒出来一些。
:能找出失败的原因,这点很好。下次实验时只要注意了,就一定能成功。
三.联系生活 拓展延伸
拓展:1 师:经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40毫升的水是这么多,那么根据这40毫升的水,大家先估计桌上几杯的水有多少?(发实验报告)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看一看你估算的是否准确?
镜头一:学生有的估计是120毫升,有的估计是110毫升,有的估计是105毫升„„经过量筒测量后,有的组发现自己估算的和测量的差距很大。
镜头二:对第二杯水的估算,各小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显得比较谨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并通过协商确定估算结果,估算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相比差距较小,也比较准确了。
师:刚才我们用量筒准确地测量出每杯水的体积是多少,实际上在实验室里还有许多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大家知道吗?噢!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大家。这个叫量杯„„(教师边出示实物边介绍)拓展2 师:那么,除了这些实验室里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生:家里的水表。
师:通过水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家里每月用水的多少。
生:打针的针管上面有刻度,可以知道打多少药。生:奶瓶上有刻度。师:为什么要有刻度?
生:有了刻度可以知道小孩喝了多少奶。
生:有的药瓶上有刻度,就像我们喝的止咳糖浆„„ 生:汽车上的油表和水表„„
评价设计:
一、填一填
1、()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作单位,用()表示。
2、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与液面的最低出应(二、判一判
1升等于1000毫升。()
三、说一说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温度 摄氏度 温度计 轻拿轻放
估 选 没 候 稳 留平计)。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哪杯水多》教案
课题:8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猜想和假设;学会正确使用量筒;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人的感觉常常不够准确,于是科学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
3.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杨恒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多种方案比较水的多少。【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不同的瓶子、量筒)、实验记录单、瓶装饮料、盒装牛奶。
2.学生准备:大小形状不相同的饮料瓶。【教学过程】:
一、生活切入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它就像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仔细地观察一下水。
2.教师在讲桌上放置三瓶水。三个瓶子的粗细不同,且水面的高低也不同提问:那个瓶子里的水最多?那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或者它们一样多?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
1.提出猜想:把三个瓶子分别标号1、2、3。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学生猜测。
2.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究竟那杯水多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想想办法,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学生设计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3.实验验证
师提问:同学们想出办法来了吗?谁先来说说? 生回答。
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课件展示几点温馨提示:①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②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师谈话: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反思猜想
师提问:通过刚才猜测,对照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回答。5.认识量筒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现在我想知道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
学生描述。
师:大家用了各种方法来描述具体多了多少水,但是你们的标准或者单位统一吗?那么能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呢?看来这个问题难住大家了。要想知道多多少仅靠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师:出示量筒并讲解,量筒是玻璃仪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仔细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学生汇报。
师总结: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用字母表示就是“ML”
提问: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我们应该怎样读数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回答量筒的使用方法。)
师:大家想不想试着用量筒测量不同的瓶子里的水?记得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注意,我们在将杯里水倒入量筒中时应将杯子和量筒倾斜,杯口靠杯口让水流入量筒里,读数时眼睛要与水现齐平。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通过让学生认识量筒、使用量筒,学生学会了用量筒测量的方法,知道了用量筒测量比用眼睛观察更准确。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比眼力游戏
出示一瓶饮料,一盒牛奶,让学生估计它们大约都是多少毫升 2.学生估测结果。
3.找几名课上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上前用量筒实际测量一下它们分别是多少毫升。评出估测最准的同学。
4.课件演示除量筒以外的其他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并作简单的讲解。5.布置课外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上也标有测量液体体积的毫升字样。
四、全课小结:
1.师: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我们还要学会用证据证明问题的科学方法。【板书设计】: 哪杯水多
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用字母“ML”表示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亲自实验,进行主题探究,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整节课闪现着思维的火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主动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得到培养。
第三篇:哪杯水多说课稿
《哪杯水多》说课稿
———— 夏桂云
《哪杯水多》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的科学》中的一课。本课的教学优势在于: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水常常成为学生玩耍的对象。而这些亲身体验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次探究活动。从本单元设计意图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我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认知目标: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能够准读取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探究习惯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关心身边的科学。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立,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我进而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把引导学生比较水的多少定为重点,把正确使用量筒准确读取数据作为难点。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还做了以下准备:杯子水 量筒 多媒体课件。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对教材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不是唯一。我的理解是: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文字少,图画多;问题少,活动多,根据教材模块化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这四个活动分别是:观察活动、研讨探究活动、测量活动、自由活动。
一 观察活动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在课的一开始就要激活主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拿出 从家里带来的形状各异、大小各异的杯子,从中挑出三个,倒入水,让学生凭感官比较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为什么?由于杯子的样子不一样,有的细长,有的粗短,有的下面粗,瓶口细。所以学生看法不一,争执不下,同学们对这种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作更加深入的探究。
二 组织研讨探究
怎样比较三杯水的多少呢?为同学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小组里展开讨论,并且鼓励学生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然后通过实验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观点。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多多,有的同学提出可以把三杯水分别倒进同一个大杯子,再用尺子量出水位的高低;有的同学说把三杯水分别倒进同一个小杯子,看能倒几小杯;有的同学在纸杯上划线。有的同学的办法更奇妙,在每个杯子里加入同样多 的盐,再通过尝水的咸淡来判断水的多少……看到同学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我十分欣喜。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我给以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做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观点。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安排这项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动手愿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尊重科学的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我提醒学生不要把水撒到外面,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培养合作意识;要求记录员要作好记录,记录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有的小组制成简明的表格,有的则用文字来做简要的说明,目的是培养学生做记录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意识到要准确的比较水的多少,必须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方法,这又为下面认识量筒打下了铺垫。
比如,在纸杯上画线,其实,就是一个量筒的雏形,那么,有没有一种类似于它的仪器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同学们猜测后,即而出示量筒。在学生认识量筒的基础上,我安排了深受学生喜爱的测量活动。出示量筒。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观察后,提出诸如这种仪器叫什么?上面的刻度代表多少?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有位科学家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这些问题的球抛向学生,有的同学通过预习或其他途径懂得这方面的知识。球便被他们接住,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以思维激活思维,让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我将补充完善后的答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小小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为了突出重点,我以精当的板书把学生的实验形式及量筒的名称、用途、单位一一通过板书一一呈现在黑板上,使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三 测量活动
在学生了解了量筒的用途、单位后,我进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我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请各小组取回去认真观察,读出数来。这时,问题又出来了,量筒里的水其实是一样多,为什么大家读得不一样呢?面对大家的疑惑,我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来显示观察者的视线与水的凹面下缘相平,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同学们反复测量,读出每次测量的结果,并做好记录。本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解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同学们兴致盎然。
四 自由活动,自制量筒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能自己做个量筒吗?在小组里说说你的办法,小组成员讨论谁的办法行得通。再一次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和动手操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完 2 成自制量筒,并用自制的量筒测量一盒奶、一杯饮料或其他液体的体积。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外生活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愿望,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善于观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验证、作好记录,这些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方法、好习惯。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淡化教师的教,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第四篇:小学科学三年级《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
《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中,大胆假设,自主探究,自悟自得,体验成功。《哪杯水多》一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之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能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培养学生估算液体多少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亲自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探究的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课前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 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 生:能。(齐声)
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 生:做。(齐声)师:都做哪些家务活? 生:帮妈妈刷碗,扫地。师:噢!真勤快。
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生:……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 生:是。(齐声)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
(出示课件: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 生:我猜小明会把3号奶给妈妈,2号给小明,1号给爸爸。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妈妈整天上班工作,回家还要做家务,很辛苦,所以要喝最多的,就是3号杯里的奶;爸爸虽然也工作,但是回家不做家务,所以要喝比妈妈少一点的1号杯里的奶;小明还小,喝最少的2号杯里的奶。师:噢,这是你的观点。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认为应该把1号杯分给爸爸,2号给妈妈,3号给小明。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认为小明正在长身体,最需要加强营养,所以要喝3号杯里的奶,爸爸在外边干活很累,也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应该喝1号杯里的奶,妈妈不喜欢喝奶,可以喝最少的。
师:噢!这是你的想法。看来呀!大家都同意把最多的奶给最需要的人,大家能一下就能猜出来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这里有三杯水,(出示课件:三杯水,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就猜出来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生:能!
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的问题。(板书课题:《哪杯水多?》)
(二)情境化的课堂,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师:好,你来猜? 生:3号最多,2号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3号杯水高。
师:这里我们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大家说一遍“水位”。生:齐声说:水位。师: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
生:杯子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条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看来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探究活动2:
师:我这里还有三杯水,你还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出示课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细不同,水位相同)
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因为1号杯子宽。
师:对于杯子,我们还是用粗细来描述比较好,也就是说杯子粗的水多。还有别的条件么? 师:好,你来补充。生:水位是一样的。
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水位相同的条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杯子大小相同时,我们一看水位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现在我们拿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再把屏幕上的三杯水请到这里来,大家看是不是?(教师拿出与课件上基本相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看,学生看后明白是课件中展示的)现在我们分别把他们倒在这三个大小相同杯子里,请大家观察一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
师:还真是和大家先前说的一样!这样看来,当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就多。
(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探究活动3:
师:看来,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判断他是否正确。这次,我给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三杯水。大家赶紧观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号多,3号少。生:3号多,1号少。生:2号多,3号少。
生:3号和1号一样多。……
师:有的说1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和3号杯子的水一样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这次大家的意见怎么不统一了呢?问题出在哪里?
生: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了。(板书:杯子不同)生:水位的高低也不一样了。(板书:水位不同)
师: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师:刚才我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有好办法了,谁能说说? 生:我们小组想用一个杯子、一把尺子来判断,把这三个容器里的水,一个一个倒入这个杯子里,量一下水位的高度就知道了。
师:噢!你们小组的这个方法不错!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实验,看看行不行,好吗?
生:我们组想用大小相同的三个杯子来判断,就是把三个不同容器里的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里,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了。师:嗯,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一开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错,学以致用。待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师:噢!你们还有?你来说说。
生:我们组想用称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师:这个方法很特别,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爸爸在市场上买酒,我看见他每次都用称称,重的酒就多,轻的酒就少,所以……
师:看来你很注意观察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们就用这个方法实验好吗?
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不少,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下面各个小组可以用你们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组的想出的方法试一试,在实验时,如果你又发现了新方法,也可以试一试?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实验时你们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小组长可以过来拿。
师:不过,大家看桌上的器材都是什么做的?噢!玻璃,那么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应该小心,注意安全,不要把仪器弄坏了,划破手指。生:要轻拿轻放。
生:不要把杯子里的水洒出来,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不准确了。师:连这个你都想到了,非常好!请坐。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在实验时,小组同学要注意团结合作,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三杯水弄混了,那样你就无法进行比较了。老师说明白了吗?下面开始实验吧!
小组实验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镜头一:各个小组长都上“实验器材超市”拿了量筒进行实验(但是不知道量筒叫什么),有的组拿了三个量筒,一比就知道了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有的组只拿了一个量筒,分别把三杯水倒进量筒里,并且有人记数,最后确定数大的水最多。并大声说:老师我们知道了,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二:有的组用量筒测量完了以后,就听见有同学说:再用其他方法试一试,组长再上去拿小酒杯量一量。还有的组说:拿那个小桶和称来试一试。噢!老师还是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
镜头三:老师我们用了3种方法,结果都一样。老师我们用了4种方法……,我们用了5种……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我看到大家各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真的是很投入,那么你们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能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得出3号杯水最多,2号杯水最少。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介绍本组的做法,他们用了3个方法。
师:哪个小组还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来,交流一下。生:我们小组还用了称称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用做记号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来实验,你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齐声)
师:看来要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就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刚才看到有的小组用了这
个特别的仪器(师顺手拿起学生用过的量筒),大家知道它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大家,它叫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现在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上来拿一个回去。
师: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生:有横杠。生:有横线。师:还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 生:字母ml。
师:ml表示毫升,毫升是表示液体体积的单位;也就是当水位在20这条长线上时,我们就说水的体积是20毫升。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量筒上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多少?有几个小格?算一算一个小格是多少毫升? 生:相差20毫升,一个小格是2毫升。师:这个量筒最大的数是多少? 生:25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最多能量250毫升的水,多于250毫升就要选择再大一点的量筒。
师:最小的数是多少? 生:20毫升。
师:说明这个量筒所量的液体最少不能低于20毫升,如果少于20毫升就要选择小一点的量筒。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量筒,那么你知道量筒倒上水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是凹下去的。
师:那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应该看凹面的上部还是底部? 生:看底部。
生:不对,读上部。
师:到底怎么读呢?我们了来看正确的读法。(出示课件,课件上展示正确的读数方法)大家看,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最准确的,在今后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师:那么,量筒怎么用呢?谁能说说? 生:把水倒在量筒里就行了。生:还要看刻度。
师:量筒到底怎么用呢?我们来看一看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展示如下:
1)拿到量筒后首先要看一下量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测量液体时,首先要把量筒放在一个平面上,放平稳;然后再把杯子里的水口对口地倒进量筒里,不要把水洒在外面,如果洒了测的数就不准了;当量筒里的水面静止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这样读出的数才是准确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量筒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下这杯水有多少毫升?请小组长马上上来拿一杯回去测一测,看看有多少? 生:汇报结果。生:41毫升。生:40毫升。生:40毫升。
39毫升……
师: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给大家的都是40毫升的水。请量的不是40毫升的小组找找原因。
生:我们在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水面的最低处相平。生:我们在往量筒里倒水的时洒出来一些。
师:能找出失败的原因,这点很好。下次实验时只要注意了,就一定能成功。
(三)自悟自得,拓展延伸,体验成功
拓展:1
师:经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40毫升的水是这么多,那么根据这40毫升的水,大家先估计桌上几杯的水有多少?(发实验报告)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看一看你估算的是否准确? 镜头一:学生有的估计是120毫升,有的估计是110毫升,有的估计是105毫升……经过量筒测量后,有的组发现自己估算的和测量的差距很大。镜头二:对第二杯水的估算,各小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显得比较谨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并通过协商确定估算结果,估算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相比差距较小,也比较准确了。
师:刚才我们用量筒准确地测量出每杯水的体积是多少,实际上在实验室里还有许多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大家知道吗?噢!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大家。这个叫量杯……(教师边出示实物边介绍)
拓展2 师:那么,除了这些实验室里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生:家里的水表。
师:通过水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家里每月用水的多少。
生:打针的针管上面有刻度,可以知道打多少药。生:奶瓶上有刻度。师:为什么要有刻度?
生:有了刻度可以知道小孩喝了多少奶。
生:有的药瓶上有刻度,就像我们喝的止咳糖浆…… 生:汽车上的油表和水表……
(四)课后延伸: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这可是个好习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了,你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知识。既然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测量工具? 生:想。(齐声)
师:那么大家看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量筒,如果大家也想做一个,请同
学们课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个,可以用它来测一测自己买的饮料够不够数?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好不好?(好)下课!
设计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考虑到在实际生活中,用眼睛看是判断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本课的一开始我就着重从平常的生活场景入手,用眼睛观察的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并让学生自己从平时的生活现象中总结出: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就知道“哪杯水多”;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就知道“哪杯水少”的科学道理。紧接着我又故意设计了一个环节,抛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杯水多?”的问题,使学生自己形成问题矛盾,点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当用眼睛无法判断出哪杯水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碰到用眼睛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样再引入用其他的方法来判断“哪杯水多”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展开教学时我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材料的提供上。无论是图片还是实物,首先要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杯子,而且都是生活中用的,并且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杯子,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杯、瓶等词语混沌不清的现象,第一组三个杯子是图片:在杯子相同的情况下,哪杯水多?这组图片上的杯子最好是都带有几朵小花的杯子,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杯子是一样的,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猜测,偏离了课堂主题。再比如第三组: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判断哪杯水多?这组是要引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每组有三个杯子,而杯子要求是生活中的杯子,并且是:杯子的高矮不同,粗细不同,杯壁厚度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杯底的厚度也不同。让学生根本就无法用眼睛准确的判断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这样才能引出其他判断哪杯水多的方法,因此在定向探究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
其次是注重“猜想”。猜想的提出,是通向科学理论道路的重要环节。有许多科学猜想,比如苹果为什么落地,“哥德巴赫猜想”,这种猜想过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当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孩子们预测其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这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生无法用眼睛判断出哪杯水多时,我就顺势一转:“那谁能想想办法呢?”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先“想一想”方法,调动起他们猜想的积极性,并借助于生活中的判断和推理,使孩子们的脑子
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机会表达,解释,不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的对错,只要他们支脑筋去想了,有机会去说了就是有意义的,对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就会有促进,这就是刘默耕老师所说的“诗从胡说起”的阶段。目的在于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使之产生用实践、用证据来支持自己观点的需要,促使学生动手去做,动手去发现,结果会让你出乎意料。
第五篇:《8 哪杯水多》习题1
《8 哪杯水多》习题
一、填空题
1、瓶子相同,水位高的________。
2、水位相同,瓶子大的_________。
二、简答题
1、人体一天中最低摄水量是多少?
2、教学中常见的测量谁的工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