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能锻炼孩子什么
鲁迅曾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的节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仅是成年人,很多少年儿童也在练习书法。在素质教育下的少儿书法教学,不仅仅能培养出孩子的写字能力,更能锻炼出孩子优异的素质。
(厚学网)第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书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观察 对象是字中笔画的形态、书写方法、笔画的位置、结构的搭配等。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还需要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行训练。第二.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力。现在学生不善记 忆、更不善于用记忆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要在开拓新知识与已掌握的旧知识网的基础上发展,也就是学生必须要记住旧的知识,并且清楚新、旧 知识的联系,才能解决新的问题。它需要知识的连贯,这与记忆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书法课对记忆力的要求高于语文、数学课。语文、数学课中记忆的是文字符号,而书法课记忆的是文字的形态、风格。少儿书法教学记忆力的训练主要在学生对临、背临这两个阶段中。
第三.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能力。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两个途径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由开始的引导作用,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正确地分析,使学生更为活跃,敢于 思考,乐于思考,成为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主人。
第二篇:做引体向上能锻炼哪些肌肉?
做引体向上能锻炼哪些肌肉?
作为发展力量素质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的引体向上,却很难在课本、教参等方面找到具体的教法。而教学中常用的由“帮助下完成动作”过渡到“独立完成动作”的教法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教学需要。
一、动作技术分析
1.动作要领:两手正握杠、两臂伸直呈悬垂。引体向上至下颏过杠,然后伸臂还原呈悬垂。
2.解剖分析:根据环节运动变化,把引体向上分为屈臂引体和下落两个阶段。下落阶段的环节运动方向跟重力作用方向一致,肌肉并不主动收缩发力完成动作,故不加以分析。这里着重分析屈臂引体向上阶段。
屈臂引体向上,各环节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反,要求动力矩大于阻力矩。因此,原动肌完成向心工作,屈腕、屈指肌群始终保持紧张收缩,以远侧支撑完成向心工作,抓握单杠承担体重。肘关节屈,主要由肱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等,完成远侧支撑的向心工作。肩关节伸并内收(与躯干和下肢上升有关),主要是胸大肌、背阔肌等,完成远侧支撑的向心工作。肩胛骨下回旋伴有压缩运动,下回旋运动主要是胸小肌、菱形肌,后缩运动主要是斜方肌、菱形肌,均完成近
侧支撑的向心工作。脊柱伸肌群和屈肌群、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等,完成加固工作。
众所周知,发展上肢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俯卧撑、双杠双臂屈伸、推举重物、单杠屈臂悬垂、斜身引体、爬杆或爬绳等。是不是上述练习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肱二头肌、肱肌、胸大肌和背阔肌等肌群的力量呢?我们从肌肉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俯卧撑和双杠双臂屈伸以及推举重物练习主要是训练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的力量。而对肱二头肌、肱肌和背阔肌等肌群的锻炼就不够。所以,如果将俯卧撑、双杠双臂屈伸和推举重物作为引体向上教学的练习方法,效果就不会太好。
在教学中主要选择如下练习方法: ①单杠悬垂练习;②斜身引体;③提、拉重物;④单双臂负重屈伸练习;⑤云梯过河;⑥爬杆或爬绳;⑦屈臂悬垂;⑧中杠跳上成引体向上;⑨帮助下完成引体向上;⑩引体向上。
二、练习方法: 1.斜身引体
动作方法:低单杠,高度与练习者乳头齐平。练习者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脚前伸蹬地,身体挺直,使两臂与躯干成90度的斜悬垂,由同伴压住双脚,做屈臂引体,使下颌超过杠面,然后伸臂复原,连续做。
此动作简单,练习者一般都能轻松完成并达到相当数量,当练习者一次能完成40个后进入下一练习。2.仰卧悬垂臂屈伸
动作方法:同上。但练习者的脚不着地,而是由同伴握住其小腿或踝关节,将其身体抬至水平部位,连续做屈臂引体动作。此动作加大了练习难度,当练习者一次能完成30-40个后进入下一练习。3.反握引体向上 动作方法:高单杠,练习者跳起双手反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至下颌超过杠面,然后恢复悬垂姿势,身体不得摆动,连续做。
此动作练习者一般都能完成,当练习者一次能完成10个后进入下一练习。4.正反握引体向上 动作方法:同上,但练习者两手应一正一反握杠进行练习,然后再两手换握练习。此动作介于反握引体向上和正握引体向上之间,有一定的难度,但相对容易完成,当练习者一次能完成10个后进入下一练习。5.引体向上
动作方法:同上,但两手要正握。
此动作是练习的基本动作,经过前期的基础练习,练习者能够完成动作,当练习者一次能完成10个后进入下一练习。6.悬垂屈臂依次慢上成支撑 动作方法:高单杠,练习者两手正握杠,由悬垂姿势开始,引体向上成屈臂悬垂,然后把身体重心移到一臂上,另一臂用力扣腕下压立肘成屈臂撑,身体重心移至屈臂撑臂上,另一臂扣腕立肘成屈臂撑,两臂用力伸直成支撑,然后两臂交换练习。
此动作是引体向上动作的延续和运用,有一定实用价值,能提高练习者的兴趣,只要把握好移重心和扣腕立肘,一般都能完成,当两臂都能顺利完成后进入下一练习。7.引体向上移行
动作方法:在云梯上,两手正握横杠,由悬垂姿势开始,引体向上一次后成悬垂姿势,向前移行握前一横杠,再做一次引体向上,依次前行。
此动作可以提高引体向上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激发练习者的兴趣,一般能顺利移行8-10次进入下一练习。8.只用手爬垂直杆
动作方法:两手一上一下握杆悬垂,然后两臂弯曲拉引,将下手向握在上面手的上方换握,连续进行,腿和脚不得夹杆。此动作可以提高引体向上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激发练习者的兴趣,当练习者能顺利爬到4米高度后进入下一练习。9.引体向上成支撑练习1 动作方法:高单杠,练习者两手正握,由悬垂姿势开始,以腰腹部发力使下体前后摆振,当腿前摆时借力引体向上,两臂同时迅速 扣腕立肘伸直臂成支撑。
此动作是引体向上动作的延续和运用,有一定实用价值和难度,可有效提高练习者的协调性和兴趣,只要能借助摆振的力并快速,部分练习者可以完成。10.引体向上成支撑练习2 动作方法:高单杠,练习者两手正握,由悬垂姿势开始,引体向上后两臂同时迅速扣腕立肘伸直臂成支撑,整个过程不得有摆动。
此动作有相当高的难度和实用价值,需要练习者有相当强的引体向上能力才能完成,一般引体向上应能顺利完成15个以上才有可能完成此动作。
上述练习可适当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以激发练习者的积极性,提高练习效果。
不同握距的正握引体向上
不同握距的正握引体向上都能发展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背阔肌,但是侧重点不同。
1.宽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中、上部; 2.中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斜方肌;
3.窄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上部、大圆肌。
4.正握颈后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中、上部、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背部深层肌肉。
正握单杠引体向上费劲的原因
一、解剖学原因
与反握单杠引体向上比较,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是费劲的,而且原因复杂。用肌电图观察到,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并向前臂靠近的协同肌中,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较弱,肱挠肌的电位活动较强。而在反握单杠引体向上时,情况则相反,即脸二头肌的电位活动较强.肪挠肌的电位活动较弱。据报道,日本学者也观察到类似情况。由此可似推论: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时,运动中枢动员肱二头肌参加同步收缩的机能单位少,产生的力量也小。北京体育学院解剖教研室曾经报道,我国男子两侧肱二头肌的生理横断面是13.31厘米2,肱挠肌的生理横断面只有3.4厘米2,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之一是肌肉的发达程度,衡量肌肉发达程度的指标是肌肉的生理橄断面。根据肌肉绝对力=肌肉生理横断面×比肌力的公式(比肌力是个常数,目前各家研究还不一致,据O· Fischer研究,人类比肌力是10公斤/厘米2),可见,肱二头肌的绝对力相当于肱挠肌的四倍。发达而且潜力巨大的肱几头肌,竟在正握单杠体引向上时无用武之地,这是造成正握单杠引体向上费劲的解剖学原因。
从生理学角度看,正握单杠引体向上,上臂在肩关节处处于旋内位,这时在远固定情况下工作,使躯干向上臂靠近的胸大肌和背阔肌等发达肌肉的初长度较短。肌肉是弹性体,收缩前如能预先被拉长,那么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大肌肉内物质分子的内聚力。可是,正握单杠引体向上的动作规格使得它们在收缩前不能 充分拉长,在由直臂悬垂用力变为曲臂悬垂时,只能主要靠收缩力的作用。与反握单杠引体向上比,少了内聚力这股劲。这是正握单杠引体向上费劲的生理学原因。
从力学角度看,正握单杠引体向上的重力臂(地球对人体的重力作用线至支点——握点的垂直距离)比较长。根据阻力臂与动力成正比的杠杆原理,重力(在单杠引体向上运动中,重力起阻碍运动的作用)臂愈长愈费劲。
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比较费劲,理论分析和大家的实际感觉一致。《标准》有一定难度,说明《标准》是经过调查研究和精密设计才制定出来的。
二、运动的力和速度方面
我们都知道,原地纵跳这一技术动作,下蹲后再起跳的成绩要高于不下蹲的高度,这就是利用了肌肉预伸所产生的弹性变力。在摆动引体向上技术中,摆动的动作使身体产生形变,特别是腰腹及肩带部分,利用这部分肌肉的弹性变力,使身体产生相应的上升力和速度,会有利于向上的拉起。相反,静止引体向上技术中由于没有这部分上升力和速度,必须要靠肌肉向心收缩产生向上拉力,也就相对“费劲”得多。
三、运动的有效性方面
在周期性运动中,弹性形变势能的再利用大大减少了能量消耗。比如在引体向上中,我们把一次向上拉起再放下称为一个周期。摆动向上拉起放下时,利用重力的势能,通过身体形变,把这些重力势能贮存在肌肉中,变成弹性势能,为下一周期预备了能量。而静止拉起放下这一段中重力势能再利用则非常少。在肌肉与腱的结构中,贮能要有外力对肌肉的作用,如前臂屈肌等长收缩时,积累不超过2J(cobel,1974)。摆动由于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加大了外力对肌肉的作用。因此,贮能效果明显好于静止发力。贮能的多少决定于外界条件,比如,从高处跳下后再向上跳起,人们会发现从60cm处跳下时,跳起的高度最大,这就是这个动作的最佳贮能条件。对于引体向上,贮能主要在肩带、腰腹、脊柱及上臂的弹性形变。利用贮能越多,代谢所需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少,动作自然会轻松许多。周期摆动正是有效地利用了势能的转化、释放和再转化、再释放,从而节省了能量,有利于完成动作。而静止发力引体向上则没有这些外部因素,对上肢及肩带肌肉的要求更高,发展这部分肌肉的效果会更好。
引体向上的世界纪录
一分钟世界纪录
(男子)
正手 2009.6.20 詹森•佩措尔德(Jason Petzold)美国 50次 反手 2009.6.20 詹森•佩措尔德(Jason Petzold)美国 51次(女子)
反手 2008.7.21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 33次
三分钟世界纪录
(男子)
正手 1988年,吴春传(音Ngo Xuan Chuyen)越南,100次(女子)
正手 2008.7.20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 57次 反手 2008.12.7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 57次
30分钟世界纪录
(男子)
正手 2009.5.30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德国 485次
反手 2009.1.2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德国 493次
(女子)正手 2008.12.13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 345次 反手 2008.12.19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 297次
1小时世界纪录(男子)
正手 2009.5.30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德国 880 反手 2009.1.2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德国 908(女子)正手 2008.12.13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560 反手 2008.12.19 艾丽西娅•韦伯(Alicia Weber)美国535
6小时世界纪录(男子)
正手 2007.4.28 盖伊•肖特(Guy Schott)美国.2,456 反手 2007.6.24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德国 2,968
12小时世界纪录(男子)
正手 2007.4.28 盖伊•肖特(Guy Schott)美国(坚持了9个半小时后放弃了努力)3,116
反手 2007.6.24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坚持了8小时零3分后放弃努力)德国 3,750
24小时世界纪录(男子)
正手 2009.4.21-22 斯蒂芬•普瑞斯(Steven Price)美国 3,175 反手 2007.6.24 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坚持了8小时零3分后放弃努力)德国 3,750
做俯卧撑能锻炼哪些肌肉?
这个动作是借助两手和两脚撑地、通过两臂一屈一伸来实现的。
由直臂向屈臂过渡时,上臂在肩关节处后伸,前臂在肘关节处弯屈。这一过程是身体重力的作用,上臂伸肌和前臂屈肌不需要使劲,相反,上臂屈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等)和前臂伸肌(肱三头肌等,却以一定的紧张延缓由身体重力所引起的运动。用一般速度做这个练习时,由直臂向屈臂过渡的时间大约需要一秒钟左右,固定在屈臂的姿势大约需要零点三秒左右,由屈臂到伸直大约需要零点八秒左右,由屈臂向直臂过渡时,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与上述姿势拾恰相反,即肩关节由伸到屈,肘关节由屈到伸.使身体向上运动。这时上臂屈肌和前臂伸肌对抗身体重力而做功,比较吃力。因为这些肌肉由直臂向屈臂过渡时就在工作,再由屈臂向伸臂过渡时工作负担更重,经受的锻炼较大。经常做这个动作的人,胸脯和肩膀上的肌肉块大,胳膊也粗壮结实,隔着皮肤就能看见肌肉的形状,给人以健美的形象感受。做俯卧撑不受器械条件限制,可以在室外做,也可以在室内做,它不仅适用运动员发展臂力,也适用于一般人。特别是适用经常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锻炼身体。一般人锻炼时,除了按照两手两脚撑地的姿势进行以外,还可以把两手撑在桌子上、椅子上和沙发框上进行。每日上、下午各做一遍,做的次数由少到多。做前要简单活动一下上肢的关节做后要抖臂放松肌肉。
第三篇:锻炼孩子的胆量
锻炼孩子的胆量
“我的小孩胆量太小了”,这是目前不少家长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家长教育不当、孩子的不良体验等,所以家长要弄清楚原因,再对症下药。当前一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经常给小孩讲些古里古怪的“鬼”、“妖怪”等故事,甚至有些家长还以此来吓唬孩子,这极容易使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胆量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只有拥有胆量和勇气的人,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但也希望家长在培养孩子胆量的时候,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过分严苛。
心理学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先天因素。父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环境因素。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当孩子哭闹时,家长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也有些家长当孩子想出去玩时,便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有些孩子胆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子女过于关注,甚至溺爱,事无巨细都越俎代庖而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或者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找到了原因之后,我们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对于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除了要细心,更要耐心。当孩子哭闹时,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不能吓孩子。不能把孩子们当作“大人”,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父母应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家长因事不能陪孩子玩,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规定他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家长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时,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当孩子回家后,可以让他讲述玩的过程,然后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胆量,又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地让孩子帮助买一些零碎的东西,或到邻居家借东西,也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适时地给他讲人类如何不怕困难的通俗易懂的故事。
在培养孩子社会化技能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当家长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时,更应该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勇敢品质主要指:在摔了跤或有了轻微伤病的时候学会忍耐和面对;同伴间发生纠纷,自己去解决;培养和鼓励他在人多的时候说话、表演;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等。
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锻炼,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变得坚强,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
第四篇:正确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
正确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
宝宝在幼儿园里可能被同学欺负,或被老师批评或遭遇其它各种挫折。家长该怎么做呢?父母该如何锻炼孩子的受挫折能力呢?下面听听专家来说吧。
宝宝在幼儿园里受欺负了,有时他会主动告诉家长(但有的孩子不愿意告诉家长),此时,家长应耐心听完孩子的倾诉(若当时没有时间,可明确告诉孩子,等大人有空时会好好听他说),等孩子倾诉完后,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人生道路上有鲜花、笑容、成功和赞美;同时也有荆棘、眼里、失败和批评。给他解释,给他安慰,并指导他今后碰到类似事件该如何去应对等,最后再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这颗容易“受伤”的心灵在父母的怀抱里得到安慰。要知道孩子在外面不管他受了多大的伤害,回到家,只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那么孩子会很快恢复精神及弥补心灵创伤,又会满怀信心的去迎接明天。
试想,一个孩子白天在幼儿园里受了伤害,回到家又被父母指责一番,那么你叫他去哪了找安全感,又怎么去面对这个世界?此时孩子哪来的快乐心情,又怎么谈的上心里健康?当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时,被指责的大多数是妈妈这个角色,其实妈妈们真是有点冤,为孩子含辛茹苦,结果还“吃力不讨好”。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妈妈们今后在管教孩子时,要讲究科学的讲究方法,少一点感情用事,多一点理性处事,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正面冲突。在管教孩子方面,不能只依靠妈妈,更需要孩子的爸爸共同参与。
教育孩子请往后再看十年二十年
家庭教育呈现五大问题,专家建议要教孩子一生受用的价值观——教育孩子请往后再看十年二十年。现状“独生子女代”没有成功的教育经验
在第三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专家们称,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的活动,都座无虚席,而正是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家庭教育产生了过去没有产生过的一些问题,导致孩子们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总结了家庭教育的五个主要问题,第一,盲从,面对日益杂乱的教育信息,家长缺少分析、选择的能力,轻信专家的说法;第二,急功近利,家长有能力并舍得为孩子教育投资,但不知改投向哪里,有的家长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甚至牺牲孩子的长远利益,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第三,做事操之过急,有的家长遇事不思考,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进行掠夺性智力开发;第四,攀比,有虚荣心理,家长专门拿孩子的弱势与其他孩子的强势相比,打击孩子自信;第五,家庭代沟日益加深,孩子与父母不像过去那样亲密,不能很好的沟通。
那么,根本原因在哪里?赵忠心指出,我国的独生子女代出现的背景与国外的不一样,不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顺势而产生,而是要响应政府的号召,并非个人完全自愿,由此,家长们产生心理落差,对孩子的定位过高,给孩子提供着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环境。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提出,我国的独生子女代是人类历史、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后,所出现的从来没有过的人类亚种,因为从来没有过这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被集中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中,我们以前的所有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的,而不适用于今天的孩子。所以,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没有经验,不知如何去教育。
另外,抚养孩子本身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但现在许多父母却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抚养,导致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越来越远,出现不少管“阿姨”叫“妈妈”,管“妈妈”叫“阿姨”的现象,“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的说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对孩子的养育教育投入大打折扣,投入少,回报肯定也就少。
建议不要热衷于“抢跑”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尊重,但是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们却开始迷惘,不知如何把握。例如,诚实守信是不是等于迂腐?团结友爱、谦虚谨慎、平和善良还是不是美得?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还要不要忍让,忍让是不是就是没出息?向老师、领导反映情况与打小报告是不是一个概念?竞争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唯一规则,还要不要协作、互助?科学技术发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不要培养?……
对此,赵忠心理事长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道德水准,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家长们会出现诸多困惑。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很多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家长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教他们鼠目寸光有便宜就占、不诚信的获取资源,还是教他们真正有用的一辈子的价值观?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请往后再看十年、二十年,社会希望什么样的人成为主宰?即使现代社会中欺骗的事情很多,但人们依然欣赏诚信、善良、乐于助人、开朗、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关注。比如“抢跑”现象,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典型误区,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今天的家长如此热衷于“抢跑”。中国家长多是首次面对只生一个、只养一个孩子的现状,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庸人。于是,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就产生了本不该产生的现象。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开始让孩子抢跑,甚至连幼儿园也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所谓的兴趣班。
那么,抢跑的孩子真的能比别的孩子优秀吗?刘长铭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其实,在起跑时,谁占第一、第二并不重要,甚至跑了一半路程时,谁在第一第二都不能决定他能最先到达终点。回想一下,30多年来,我国靠抢跑培养了不少的尖子生、竞赛的金牌得主,但是,他们中并没有产生多少科学大师。所以培养孩子成才不在乎是否抢跑,而是否真正具备坚持不懈的努力。”
赵忠心理事长还指出另一种现象:“教育妈妈”,指的是当今一些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度教育,总想通过对孩子的各种教育,帮助孩子成长。其实,家长对孩子教育太多,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才能学习更好的知识和能力。
第五篇:三个锻炼孩子耐心的游戏
转移注意力法:吃点好吃的,听个歌曲吧
对于1岁的孩子,当他提出想去楼下散步时,妈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说:“请等一下,等妈妈吃完半个苹果再下去散步。”然后邀请孩子也吃一小片苹果,同时对孩子亲切地说话,说说即将下楼见到哪些小朋友或是小动物、小食品等感兴趣的话题,会使孩子感受到等待中的小小乐趣。
对1岁半的孩子来说,当他想去动物园时,妈妈可以告诉他:“这儿有4个苹果,我们每天吃一个,吃完了就到星期六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带你去动物园了。”
这是利用视觉辅助,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对于半岁的孩子,当他想妈妈抱的时候,妈妈不急着伸手抱他,先微笑地看着孩子,念一首孩子熟悉的童谣,然后伸手抱起他,让他感受到短暂的等待中,父母的爱一直陪伴着自己。
对1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对他说:“我们得在汽车里听完这盘磁带里所有的歌曲,然后才下车到姥姥家去。”
这是利用听觉上的辅助,帮助孩子理解时间概念,并给他一种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选择,而不是发脾气。
角色互换:换个方式让他了解等待的含义
和你3岁的孩子玩一玩角色互换的游戏。比如,由你来扮演没有耐心的孩子,让孩子来扮演爸爸或妈妈。然后,在“爸爸”或“妈妈”在为你做事时,夸张地模仿孩子平日不愿意等待的焦急,比如大叫“爸爸(或妈妈),你好了没有啊?我要吃蛋糕,我不要等!我现在就要吃!”让孩子体会到模仿的幽默,并领悟到不愿等待的滑稽。
你还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主题关于期望、忍耐和最终满足的故事书。这些都可以逐步帮助你的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变得有耐心。
做事前等待一首儿歌的时间吧!
当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时,微笑着对他说:“给妈妈念一首‘小蜗牛’的儿歌,你念完‘小蜗牛’,妈妈就过来了。”或“妈妈在喝咖啡,你给妈妈唱首歌,然后我们出去买牙刷。”
你也可以使用帮助孩子判断时间推移的装置,比如说指着汉堡造型的计时器告诉孩子:“看,等计时器的铃响,妈妈就要开始给蛋糕点一枝蜡烛啦!”
你还可以用积木来教孩子计算天数,让他学会等待。
这三个小游戏很容易做到吧,只要平时在事情前留一点时间,让孩子体会等待和提前完成的乐趣,孩子就不会成了急性子,能够耐心的做事啦。不过这个度也要把握好,否则孩子很容易变得慢吞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