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7:0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对情感及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用具 :

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洒水成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洒水游戏,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场)。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自画像

教学目的: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教师指导学生作画。评比构图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二指导上色:

用自己喜欢的且能表现人物脸部特征的色彩。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教师巡视学生作画

总结:展评作业。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课件展示中英文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

(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2、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3、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录下。神 鸟 变 树

一、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音像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色彩丰富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础。

四、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方法:

1、以鸟声为引诱学生、自己欣赏图片、强化丰富的色彩的意识。

2、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对图片的临摹,和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更有创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各种鸟叫声的变化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想象、求知欲望。

(二)展示图片:“神鸟”并试图引导学生叫出鸟的声音。

(三)图片的简单介绍:(以学生的欣赏感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

(五)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3、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评价过程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八、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听听画画

教学目的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

2、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乒乓之歌)

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画完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

2、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

1、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

2、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趣。

4、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线条来表现。

三、创作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儿童歌曲 《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听声音与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

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学习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

1、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

2、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

5、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

6、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

五、学习迁移

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动物的外型特征。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大胆制作撕贴画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大嘴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

二、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折叠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装饰 — 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学习

1、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2.锻炼学生纸工表现的折、剪、贴技能。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折、剪、贴方法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难点:房子形状的设计及粘贴过程中的通过颜色区分房子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底纸,彩纸(小纸片),剪刀,胶棒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童话导入(1分钟)

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谁?(课件演示)--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战胜了恶毒的皇后以后啊,就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一直到了现在,昨天,白雪公主就给我说想请我们帮她设计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建筑师,来一起帮她的忙好不好?--好。

2.房子的形状(3分钟)

那么要设计房子,我们首先得了解房子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形状呢?(课件演示-实物图片)

①.一边讲解,看,这些房子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课件演示--对比图片)

房子分为那两个部分呢?--房顶和房身

a.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②.下面老师来画一座房子,圆圆的屋顶,长长的身体„„这个房子还少了点什么啊?--窗户和门,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的窗户和门。

3、教师指导学生画房子。

4、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一、欣赏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个小矮人帮白雪公主设计的房子漂不漂亮。(课件演示-欣赏范图)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画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是通过用剪好的小纸片帖画完成的。

师: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用帖画的方法来帮白雪公主设计房子好不好?--好

二、制作步骤(课件演示)

a、画--设计房子,用铅笔画在白纸,注意构图(课件演示),注意形状,门、窗。

b、涂—用胶棒涂要贴纸的部分,注意涂的面积要适当。

c、贴—把小纸块贴在底纸上,用手压一压,注意用颜色区分不同的部分,注意。

d、添—完善画面,变得更加漂亮。

三、活动—贴画

①.完整帖画,在黑板上帖出两张没有帖完的画,请同学上台完成。(5分钟)

②.评画(3分钟)

请同学上台评析。

老师小结,发现问题,强调要注意的地方

a、贴的速度要快,贴牢

b、区分颜色

c、注意整洁

四、课堂练习。(音乐响起)(16分钟)

要求:运用帖纸的方法,帮白雪公主设计一座想象中的童话屋。贴完后贴到前面展版上。

两人合作设计制作,老师巡回辅导作业。

贴完后作业贴到前面展版上。(2分钟)

五、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帮白雪公主设计了最漂亮的房子,它们设计新颖,创意独特,白雪公主一定会很喜欢,很高兴的,把它们建到一起就变成了大大的城堡,我们一起把它送给白雪公主好不好?

六、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不同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第十二课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难点: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指示标志:步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指导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过红绿灯。

六、红绿灯路口有那些建筑物。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画画。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二、鼓历学生大胆的上色。

三、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请你告诉我

一、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去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并说明理由。)

老师:搜集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增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三、教材评价:

本课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画,讲述自己喜欢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儿童绘画的特点,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

五、教学难点: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生活中。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1、老师以谈话法引入新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寻找的儿童画供师生欣赏。

3、让学生讲述自己寻找得来的儿童画,并说明理由。

4、老师展示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从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欣赏介绍)

5、老师小结:归纳师生所展示的各类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分小组讨。

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8、老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及方法。

▲描绘奏乐的▲描绘舞蹈的▲描绘动物的▲描绘鱼类的▲描绘花卉的9、讲述作画步骤:

A、构思

B、画出草图

C、涂上色彩

D、整理修改

八、学生作画: 老师巡堂辅导并播放音乐

作业要求:自己表现自己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画一幅创作画。(本节课画草图,下节课涂颜色)

九、教学评价:

1、请优秀作业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供师生欣赏。

2、请同学大家评议

3、老师总结归纳。重点讲述儿童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十、课程类型:

寻找——欣赏——创意——畅想——

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

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尝试创作表现

第二节

一、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以及出席情况。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三、讲述涂色彩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A、选用色彩要鲜艳

B、用色要有变化,全部涂上颜色。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堂辅导。

作业讲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大家欣赏,采用互评的方法谈谈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师小结;肯定画得好的同学同时鼓励后进生。

第二篇: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洒水成画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目的:

1、通过洒水游戏,湘教版新教材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

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场)。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湘教版新教材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自画像

教学目的: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展评作业。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展示中英文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

(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2、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

3、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神鸟变树

一、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音像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色彩丰富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方法:

1、以鸟声为引诱学生、自己欣赏图片、强化丰富的色彩的意识。

2、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对图片的临摹,和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更有创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各种鸟叫声的变化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想象、求知欲望。

(二)展示图片:“神鸟”并试图引导学生叫出鸟的声音。

(三)图片的简单介绍:(以学生的欣赏感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

(五)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1、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

2、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3、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评价过程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八、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听听画画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

、音乐、文学

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教学目的、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

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

2、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

1、观看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2、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表演。、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

线条来表现。

三、创作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儿童歌曲

(《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听声音与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

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学习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

1、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

2、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

5、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

6、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

五、学习迁移

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大嘴巴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折叠—“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装饰—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学习

1、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童话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学生纸工表现的折、剪、贴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折、剪、贴方法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难点:房子形状的设计及粘贴过程中的通过颜色区分房子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底纸,彩纸(小纸片),剪刀,胶棒

四.教学过程

1.童话导入(1分钟)

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谁?(演示)--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战胜了恶毒的皇后以后啊,就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一直到了现在,昨天,白雪公主就给我说想请我们帮她设计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建筑师,来一起帮她的忙好不好?--好。

2.房子的形状(3分钟)

那么要设计房子,我们首先得了解房子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形状呢?(演示-实物图片)

①.一边讲解,看,这些房子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演示--对比图片)

房子分为那两个部分呢?--房顶和房身

a.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②.下面老师来画一座房子,圆圆的屋顶,长长的身体„„这个房子还少了点什么啊?--窗户和门,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的窗户和门。

3.制作方法(5分钟)

①.欣赏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个小矮人帮白雪公主设计的房子漂不漂亮。(演示-欣赏范图)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画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是通过用剪好的小纸片帖画完成的。

师: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用帖画的方法来帮白雪公主设计房子好不好?--好

②.制作步骤(演示)

a、画--设计房子,用铅笔画在白纸,注意构图(演示),注意形状,门、窗。

b、涂—用胶棒涂要贴纸的部分,注意涂的面积要适当。

c、贴—把小纸块贴在底纸上,用手压一压,注意用颜色区分不同的部分,注意整洁。

d、添—完善画面,变得更加漂亮。

4.活动—贴画

①.完整帖画,在黑板上帖出两张没有帖完的画,请同学上台完成。(5分钟)

②.评画(3分钟)

请同学上台评析。

老师小结,发现问题,强调要注意的地方

a、贴的速度要快,贴牢

b、区分颜色

c、注意整洁

5.课堂练习。(音乐响起)(16分钟)

要求:运用帖纸的方法,帮白雪公主设计一座想象中的童话屋。贴完后贴到前面展版上。

两人合作设计制作,老师巡回辅导作业。

贴完后作业贴到前面展版上。(2分钟)

6.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帮白雪公主设计了最漂亮的房子,它们设计新颖,创意独特,白雪公主一定会很喜欢,很高兴的,把它们建到一起就变成了大大的城堡,我们一起把它送给白雪公主好不好?

7.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播放,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请你告诉我一、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去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并说明理由。)

2、老师:搜集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增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三、教材评价:

本课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画,讲述自己喜欢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儿童绘画的特点,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

五、教学难点: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六、教学与实习阶段:

引导——5分钟,讨论——10分钟,构思——25分钟,着色——15分钟,欣赏评价——15分钟,整理展示——5分钟,老师小结——5分钟。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1、老师以谈话法引入新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寻找的儿童画供师生欣赏。

3、让学生讲述自己寻找得来的儿童画,并说明理由。

4、老师展示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从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欣赏介绍)

5、老师小结:归纳师生所展示的各类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老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及方法。

▲描绘奏乐的 ▲描绘舞蹈的 ▲描绘动物的 ▲描绘鱼类的 ▲描绘花卉的8、讲述作画步骤:

A、构思

B、画出草图

c、涂上色彩

D、整理修改

八、学生作画:老师巡堂辅导并播放音乐

作业要求:自己表现自己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画一幅创作画。(本节课画草图,下节课涂颜色)

九、教学评价:

1、请优秀作业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供师生欣赏。

2、请同学大家评议

3、老师总结归纳。重点讲述儿童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十、课程类型:

寻找——欣赏——创意——畅想——

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

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尝试创作表现

第二节

一、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以及出席情况。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的优缺点。

三、讲述涂色彩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A、选用色彩要鲜艳

B、用色要有变化,全部涂满,不留空白。

四、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堂辅导

五、作业讲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大家欣赏,采用互评的方法谈谈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师小结;肯定画得好的同学同时鼓励后进生。

六、教学后记。

第三篇:第三册美术教案

我和昆虫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现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课后记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的尾巴飞上天,我和螳螂比拳法等等,同时简单的添加花草等背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原来‘我’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又顺势启发学生观察画面的主次、前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在独立作画时画面充实完整,有情境。

奇妙的爬行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课后记:示范时我着重强调了小动物爬行时憨态可掬的动作,并添加上了相应的情境,使画面富有故事性。这样使得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加注意自己画面的完整性和趣味性。为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漂亮的小钟表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课后记

我一共制作了三个范作:白色纸盒盖上用绘画法制作的伽菲猫钟表、废旧光盘上粘贴的小熊钟表、将旧纸杯剪切改造的小兔子钟表,三个范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表针的固定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用铅丝固定,有的用图钉穿过,背后用橡皮泥堵住。通过对三种范作的分析,学生在自行制作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闹钟也各具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说十分精美。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 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回答:

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

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

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

(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

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

3、装饰要多样化。

四、小结:

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制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小 花 饰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就是以“小花饰”为课业,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小花饰这种装饰形式的多种用途,自己能够尝试做有用途的小花饰,并能够说出各种小花饰的特点。在这个过程种,学习制作小花饰的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B.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2)隐性内容与目标:A.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动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花饰的制作方法。(2)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

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

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

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

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

(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

(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

2、强调色彩搭配。

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

1、评选教室里最漂亮的小花饰。

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二、集体制作练习。

1、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给每组发一张大白纸。

2、教师引导:我们每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小花饰,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花篮或者一个大花园,好吗?

3、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

(1)、拼摆练习,注意花饰的前后关系。

(2)、画面组合,设计创作。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摆出各种姿态的花朵,注意贴的先后顺序。

(4)、贴好整体外形后,再粘贴相关的装饰物。

三、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创设情景展示作品,进行评选: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前后关系等。

2、完成的作业可直接用于教室、墙报等的美化工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记

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不同质感和色彩、不同材质的材料都应用了起来。缺点是有的学生选择材料太多,作品繁杂却不美观。

百 变 团 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记

本课不仅引导学生接触到了剪纸的艺术魅力而且让他们实践了纸团花剪制的多种方法。这么熟悉的团花可以有许多有趣的变化,学生很感兴趣。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版画系列”种的一节。严格地讲,它还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和版画起始课。本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种发现凹凸不同的材料的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并利用采集到的肌理效果,展开想象,做添加,制成新的作品。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2)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具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

三、学生继续作业。

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

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

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

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

课后记

学生自己搜集的拓印资料非常充实,而且能充分利用它们的纹理特点添加入画面。每一种物品不同的肌理效果能引起孩子们很大的兴趣。

大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打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

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

(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

(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

课后记

学生在画面上主要利用各种贝壳装饰,同时使用扣子、电线、丝带、彩纸等。粘贴不是很方便但视觉效果很好。

新颖的泥名片

教材分析:

成年人用名片与他人沟通,本课教学力图让学生用简单的浅浮雕的表现方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爱好。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生活种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B.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2)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泥、录像、垫板、现有的压印工具。

[教学过程]:

一、体会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1.教师出示及发给学生泥,学生拿出垫板熟悉泥的性能练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2.做一做、比一比游戏。团个汤圆、搓根面条、捏个方块、压个大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二、观看录像、揭示课题。

1.看录像,观察录像中的名片,说说名片的形状和花纹、内容,选出造型及设计最美的名片。

2.观看录像,欣赏做泥名片的工艺过程。说说泥名片的色彩、形状、及装饰。

3.结实课题:作泥名片。

4.说说名片与泥名片的相同与不同。

三、练习做泥名片。

1.讨论:想做什么形状与花纹的泥名片? 2.说说:泥名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

捏出或团出名片外形的面块。

(2)压平成薄片。

(3)借助各类工具装饰花纹。

3.找找身边的学具,可做什么样的花纹。

(1)铅笔尖头一端可画线,平头一端可压点,笔帽、瓶盖可压大小不同的圆圈等。

(2)用工具在泥上试着装饰,后录像演示。

4.学生做做泥名片,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想象加以鼓励指导。

四、泥名片演示、讲评、课堂小结。

1.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讲评。

2.请制作有创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做法。

3.鼓励学生成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泥产生兴趣。

课后记

许多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拓印方法用不同的物品在橡皮泥上印花纹,效果好而且简单。

我们来跳舞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以舞蹈为题材得艺术品,使学生了解舞蹈有着悠久得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得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而欣赏艺术作品中舞蹈人物造型特征,学习从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发现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法。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B.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2)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1.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

2.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

3.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

三、讲授新课:

1.观察与分析。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

2.体会人的动态规律。

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体会:(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2)肘关节只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

3.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

4.联想与回忆。

想想、说说、做做有趣的舞蹈动作。

四、学生作业。

记忆与实践相结合,用单色彩笔自由表现人物生动的姿态。最好能画成群的人物。人物各部分要舒展,不要求按比例画准。

五、作业展评。

1.同桌互评。

2.表扬鼓励画的较认真的同学。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

展示人物姿态丰富多样的画面。请学生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

三、讲授新课。

如何更具体的画出生动的舞蹈动态?

教师对骨式动态小人用基本形加以概括与演示。

在人的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表现出具体的头,身躯(服装)、手、足、四肢。

四、学生作画:

1.定骨式动态。

2.勾画基本形。

五、整理画面,收拾用具。

课后记

把各种舞蹈动作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丰富的想

象力和细心的观察感受给画面创造了很大空间,质朴又不失生动.泥条头像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难度,产生了情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丰富了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了创造精神,同时发展了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B.应会: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2)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橡皮泥、衬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示课题。

1.复习橡皮泥的捏法。

师问: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捏橡皮泥的方法?

生答:揉、捏、压、搓、团、切„„

2.比赛导入:

师:“我们用搓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搓的橡皮泥又长又均匀,好不好啊?”(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橡皮泥去搓)

同学老师之间互相比较,选出搓的最好的同学进行鼓励。3.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要用这长长的泥条来做什么呢?出示泥条头像让学生回答。(泥条头像)

二、新授,解决重、难点。1.出示电脑课件:泥人对话。(甲:“大鼻头,我要去上课,你去吗?”乙:“诶,去哪儿上课啊?”甲:“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课,你去吗?”)

师问:“小朋友门欢迎他们吗?”(欢迎)2.那我们再认识几位新朋友,继续课件出示一组泥条头像。

分析它们的头部特征:

(1)大鼻头:头部瘦长、鼻头大、„„

(2)大嘴巴:脸形较方、嘴巴大、„„

(3)小胡子:头顶尖、嘴巴扁、还有一缕小胡子、„„

3.师总结:这些泥条头像都各具特征,就像小朋友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所以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做泥条头像时一定要求新、求异,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泥条头像作为新朋友来介绍给大家。4.出示课件:(1)搓泥条图。

(2)缠绕泥条图。

(3)分别出示缠绕泥条的三种方法:斜、竖、横。(板式)(4)加五官。注意与头部底色的色彩搭配。

三、实践操作。

1.学生组内自由结合,或个人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评价展示,综合扩展。1.出示课件,师问:“这两位小朋友拿着泥条头像在做什么?” 2.请同学自己展示、介绍所制作的头像。

3.提出希望:以后多动手、多动脑,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小手工作品来。

课后记

孩子们带到学校里来的瓶子的外形对他们的创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便于他们携带,我让他们准备轻瓶子,所以外形大同小异,基本上是饮料瓶或易拉罐。如果瓶子的种类丰富一些,孩子们的创作效果会更好。

雄 伟 的 塔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塔。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下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从而拓宽学生的创作领域,写生、记忆画、设计,均可完成此课内容。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2)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关于塔建筑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1.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这一课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塔的功能到塔的外形孩子们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把这一课用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现一定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演 电 视 教材分析: 本课意图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训练动手制作能力,初步了解连环画的绘画方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故事、大胆细心画故事、集体合作演故事。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电视片的制作过程,了解电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B.应会: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2)隐性内容与目标: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2)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复习旧教材

1.展评《温暖的阳光》优秀作业,评论画面中哪种颜色最多。

2.辨别颜色。教师摆12色色卡.请同学从色卡中拿走暖色。在剩下的颜色中,教师挑出蓝色、偏蓝的绿色,请大家看颜色、谈感觉。

二、讲授新课

l、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 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给人宁静。寂寞(没有声音、清静)、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请看录像片《海中生物》(或看课本第12页)。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00种鱼类。让我们想象并描绘一下《海底世界》。

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中生物的形态。

海中生物有大有小,在海水中上下左右到处游动。假如我们穿上潜水服或乘潜水艇到海下游玩,并在海下开发建设多有意思啊!设计组织画面图例:

四、学生作画:参看课本学生作业。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招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五、结束工作:请学生整理画面,将进度尽量取齐,写姓名,‘收拾用具;教师收作业。

课后记

电视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次能作为真正的参与者设计制作电视机和电视节目,他们感到十分兴奋。抽纸巾的纸盒成为他们制作电视机的好材料。

小 扇 子 教材分析: 本课以现实生活中形象多变的扇子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出漂亮的扇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象各异、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选材、制作等过程,可以充分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学中,强调知识、技能在美化学生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2)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

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2)折制、绘制扇面。(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

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 札记:

大多数孩子用卡纸作为制作材料,制作精美但缺少新意。个别学生把在生活中仔细搜寻的透明半透明的纸片和塑料片利用了起来,制作效果很 会变的线条 教材分析: 本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教材中展示出画家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教材中还选择了一些不同内容的学生作业,有学生设计的服装、陶罐、面具等,在线条的运用上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师生以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也可参考。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札记:

很多学生已经习惯用彩色块面来表现画面,这次只用线条来绘画,他们感到新奇。大自然中的线魅力十足,他们边欣赏便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这给了他们很好的创作灵感,作业效果很不错。

刷 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 表现”为主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生活情景的联想,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的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生动的观察和回忆作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作的精神。本课以一般的绘画创作为主要上课形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大胆地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可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也可以以表现某个具体的细节为主。同时,在生动表现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适时刷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在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时的动作进行启发。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牙刷、刷牙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5.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3)用彩笔直接画,用笔要肯定。6.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作业讲评,提出希望。

1.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赏点评。2.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课后记:

正逢学校进行“爱牙周”宣传活动,结合讲座、活动,我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表现,将刷牙的动作、表情、场景等等,都详细的表现出来。加上学生自己的创造,这次作业的效果非常的好。

动 物 乐 园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特别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可使用胶泥、彩泥等材料进行立体动物的制作。学生们可以分别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动物进行大胆的表现和创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基本形体——球体、半球体等形体的塑造,对于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是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B.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2)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

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 物 乐 园

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后记: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并插入了几个学生的小练习,讲、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节日的装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观察书中的图片及周围生活,学习节日的装饰方法,认识了解古代、现代,各民族的装饰,懂得可以运用美术去装饰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注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美。B.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饰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2)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欣赏导入:

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庆祝活动?

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和比例。

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人物服装组合图: 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2.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

第 二 课 时

一、教师引导:

节日中最活跃的是人,人是节日中最美的风景线,而服装又使人变的更加美丽,服装的色彩首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节日中的服饰色彩一定要鲜艳夺目,再陪上其他美丽的装饰就更加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了。

二、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染人物皮肤。用橙、浅橙、肉橙、粉色等平染裸露的四肢、手、脚和面部。用深色描画五官,有神采、有表情。2.描绘服饰。

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深色和浅色。比如黑色可以协调任何色彩,黑色和其他鲜艳色相间,能产生对比,形成斑斓、并有跳跃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和服饰底色要互不干扰,形成整体效果美感。3.涂染背景。

三、作业展示、讲评。

1.布置“多彩的节日”展览会,请同学介绍节日民俗。2.选画面色彩浓郁的作业进行点评。

课后记:

结合着元旦庆祝会教室的布置,我带领学生从课本、课件中吸取精华,加上因地制宜的创造,用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过春节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生活,了解春节的有关知识及各地不同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春节中有特色的生活情节,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的技能,提高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B.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2)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 课后记:

在洋节泛滥的今天,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被学生们所遗忘。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渗透了民族节日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第四篇:浙美美术新教材第三册第四课教案船儿出航

4、船儿出航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不同船只的造型特点和用途。

2.能用水彩笔、油画棒、颜料或其他综合材料创作富有特色的船,提高造型表现力和想象力。

3.培养对船只及航海事业的兴趣,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教学重点:

船的基本造型及船儿航行特点的表现。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意,创作出有特色的船。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画纸等作画工具。(教师)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欣赏航空母舰(或其他船只)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的视频,导入课题:《船儿出航》。

2、说说自己与船的故事,引导学生开拓眼界、敢于梦想。

你曾经坐过、看到过活想到过什么样的船?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船的信息。

3、图片欣赏:认识各种各样船只的造型与作用,在讨论造型时教师可作简笔画示范或出示示范或出示范画说明。

(1)船只的基本结构:主船体(含船头、船舱、船尾)、上层建筑。(2)不同功能船只的造型特点:渔船、游船、渡轮、邮轮、货轮、军舰等。

4、同龄人作品欣赏:如何表现行驶中的船?

强调航行中船只的状态与环境的变化:如鼓起的船帆,烟囱冒出的烟,划开的海水,船身的正、侧或拐弯变化等。

5、布置任务,学生创作。

(1)作业:运用水彩笔、油画棒或颜料等工具材料完成一幅“船儿带我去远航”的绘画作品,可以画风平浪静时的船,也可以画大风大浪饿船,还可以画出不同形态的船。

要求:色彩丰富,体现出船在航行的状态。

(2)说说你想画什么船?你准备怎样表现它的造型特点?(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6.作业展示、评价。

(1)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简要说说作品题目、画面故事、创作过程、得意之处。

(2)同学或教师评价。

7、课后拓展:

(1)欣赏名家画船作品,提示可以用多做形式表现船。(2)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修改,使之更加完整美观。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纸张、胶水等剪贴工具。

(教师)船的模型、课件、剪贴需要用的工具 材料、水盆。教学过程:

1、事件导入。出示图片:2010年9月13日,武汉大学生划着自己设计制作的纸船成功横渡汉江。只要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导入、课题。

2.理解特点。对比手工制作的船模型与上节课绘画作业,思考:绘画的船和手工制作的船有哪些异同?(平面、立体;观赏、能实践等。)3.讨论材料。课件展示独木舟、帆船、军舰以及学生制作的“船”,观察所使用的材料,想一想这些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选用轻薄的材料制作船体,如木板,纸,纸盒、叶片、塑料瓶或饮料罐等薄金属片等等。

4.探究方法。如果让你自由选择,你会用哪些材料制作一艘怎样的船?简要说说如何制作。教师以提建议的方式做适当点拨。5.示范制作。

(1)课件展示(或教师示范)彩纸剪贴船的制作步骤,要求仔细观察制作方法。

裁纸---画图纸—剪切—-粘贴---组合---装饰完成。提示:虚线表示折;实线表示剪;阴影表示粘。

(2)强调要点:整体设计、关注细节、用建安全、粘贴牢固。6.学生作业。

(1)布置任务:运用身边熟悉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艘心中的船。要求:你做的船能在水面上漂浮,独特、美观、富有创意。(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7.作品展评。

(1)将制作完成的船放入水盆或水池,设法让它开动起来,比一比谁的船儿开得更远。

(2)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船?有什么功能?(3)同学、教师评价:主要从创意、美观、航行状况等要点进行点评。8.课后拓展。

(1)回家之后尝试用自己能够收集到的废弃材料制作一艘理想中的船,课后组织航行比赛。

(2)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船只与航海的知识。

第五篇: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 民间玩具世界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 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第2课 玩具世界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 二 课 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布置小玩具画展。

C、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

D、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能画出玩具的基本特征,构图饱满。

第3课 我的玩具伙伴

教学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活动一:分享与观察。

说一说:我的玩具伙伴给我带来的快乐。

看一看: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摸一摸:我(你、他)的玩具是什么质感? 想一想:看课本,思考小作者是如何表现玩具伙伴的?

2小组汇报。

第 二 课 时

1、动二:欣赏与发现。

看一看:大师想说些什么?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大

师然后表现物象的?在小朋友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我哦准备向大师、小朋友学些什么?

2、活动三:创作与评价。

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我的伙伴?

画一画:玩具的正面、侧面、背面、、、、、、各有什么形状组成?用什么表现它的质感?

评一评:谁的玩具画得最可爱?

教学后记:

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但部分同学画面组织较差。

第5课 巧救小昆虫

教学重点:发挥想像力,为结局描绘一个画面。

教学难点:画出与连环画有关联的结局画面。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阅读与思考。

教师问学生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们从哪里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汇报给大家听)。

师出示以下几个小问题:

猜一猜:达尔文说了一句什么话?昆虫会飞到哪里?

想一想:四幅画有什么特点?文字与描绘有什么关系?

2、观察与发现。

找一找:达尔文为什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有什么成就与贡献?

看一看:课本中描绘了什么昆虫?它们各有什么形态、色彩特点?

想一想:达尔文如何救出小昆虫?

让同学们讨论编出故事,教师指导。

第 二 课 时

3、联想与创造。

说一说:小女孩手上的昆虫是什么形状、颜色?

想一想:小开创到哪去了?(激发联想——有趣、有意思、有常见的联想)主体

物与背景产生遮挡关系时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做一做:选择什么材料用具表现?

4、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最精彩?

在小组说说,小昆虫的结局。选出最精彩故事结局在班上展示。

教学后记:

作品里的昆虫造型丰富。如果你需要教案或课件,请留言给我。尽可能满足你的需求。

第6课 可爱的玩具蛇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制作会跳舞的玩具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并通过欣赏“生

肖蛇”邮票,让学生感受蛇“圆而细长,没有四肢”的形态特征,感受其色彩强烈对比、传统的花纹装饰的美感,感受其内涵。让学生感受以蛇形象设计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本课“蛇的立体造型设计与装饰”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②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 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教学难点:①材料的选择与妙用;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兴趣点:会跳舞的玩具蛇,科学童话故事。

观察点: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蛇?

教具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讲“糖葫芦”、“可爱的冰蛇”两个故事并欣赏画面。

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

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

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玩一玩,为什么蛇会跳舞?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与长还有风力短能影响蛇

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话,玩一玩,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

讲一讲,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四、评一评:谁做的蛇最有个性,与众不同? 会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纹。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课后反思:学生对花纹的设计有自己的想法,较为理想,都对吹气蛇情有独钟。

设计简单的蛇他们反而不感兴趣。但材料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电风扇的

风力下,蛇跳舞的环节处理的较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7课 美丽的叶子

教材分析:

叶子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本课以“形态色彩美的叶子”导入,旨在引导

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不起眼的事物,观察叶脉由粗到细、逐级分*、有组织的线,而体验自然界线性物象;通过对马蒂斯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大师其对比 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变形的表现物象形态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大胆运

用造型元素表现自己对叶子的感觉。并通过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等欣赏与

练习,体验各种材料工具技法表现的艺术效果,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材料工具

视野,鼓励学生在尝试探究各种方法、技能的同时,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 美和自然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现叶子构成的画面;

感受叶子网状纤维纹理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试中,体验拓

印、线描、色绘、剪贴的不同美感;在展示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关注身边不起眼的自然物象。

教学重点:

尝试与运用线描、色绘或拓印表现叶子形态美、纹理美。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对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现叶子的构成。

兴趣点:

比一比,认拾的叶子形状美、色彩美;观察叶子的网状纹理。

观察点:

叶子的形状与纹理;体验拓印的尝试过程。

教具准备:

师:课件;线描、色绘、拓印、剪贴叶子的范作若干;各式各样的树叶;相关用具。

生:收集各种树叶。剪刀、胶水、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趣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马蒂斯的作品,取画中一物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

(从色彩、形状、夸张、变形等方面)你知道画家马蒂斯和他的故事吗?作品中

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马蒂斯,也来把我们对叶子的感觉表现

出来。板书课题。美丽的叶子请学生仔细观察收集的叶子,讲一讲各种叶子的纹

理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学学小昆虫,飞到树上看看这些叶子吧。欣赏课件。

二、比较发现,突破重难点。

1、看一看:提供范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在尝试中找出各种材料工具表现 的技法,激发探究兴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简要演示,如拓印方法。

2、比一比: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落叶,小组进行对称式或均衡式的排列(感受形

式美),看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三、求异创新,创作作品。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叶子?提供作业要求内容:

1、基本要求:运用点、线、色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2、较高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3、个性探究:尝试多种材料和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叶子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五、评价拓展,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

评一评:谁画的叶子最美?,谁用了新的工具材料来表现美丽的叶子?

谁的纸屑、叶屑收到了垃圾袋里?

课后反思:

本节课准备较充分,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拓展延伸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好,有很

多好的妙想妙思。

第8课.想象的鲜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 在欣赏中激发联想;

② 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在爱护花草树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想象。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一猜。

2、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花?

3、出示课题:《

8、想象的鲜花》

二、欣赏与想象:

1、讲故事。

2、欣赏花的图片。(演示课件)

① 说一说:花的形态,色彩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②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编一个简短的花的小故事)

3、对比欣赏书本的想象绘画与制作图例,(形态、色彩、想象内容)讲解不

同的表现方法。

4、欣赏课件的想象绘画,引发想象。

三、造型与表现:

1、根据一幅你认为最美的花或花的特点、形态展开联想,画一幅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学生绘画表现。(播放音乐和图片)

四、评一评:

1、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画的花故事最精彩?

3、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第9课给树爷爷画像

教材分析: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

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的纹理,是本课重点。

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教学难点:

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

兴趣点:

树爷爷的故事,想像中的树爷爷。

观察点:

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

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大才会被称为爷爷?

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

知识链接: 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年轮一深一浅的

两圈是树的“一岁”。这样两圈两圈的数,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

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葡萄树能活 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

得群岛的一科龙血树,活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

① 想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

小蛇。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人饱经风霜的

② 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

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

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

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较饱满。

课后反思:通过联想生活中的爷爷,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但对于线条的认知,教师 的引导还不够。以致学生的线条表现力不够强烈。

第10课我家的菜篮子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一幅色彩鲜艳、具有

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

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教学难点: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

观察点:“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

教具准备: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几方面说说)

欣赏课本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彩特征?

二、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

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

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几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几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

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解决好,但构图有进步。有的学生还是存在画的东西 太小的问题。

第11课节日的餐桌

教材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色、形、味、香”驰名中外。在节日里,家家户户围坐桌旁,品尝佳肴,感受节日的欢乐,是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记忆创作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中国饮食文化,体会生活美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重点: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形与色的细部特征。

兴趣点:记忆和欣赏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

观察点:节日餐桌上的美食与色彩。

教具准备:课件;准备一张节日与家人一起共餐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节日景象,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节日秩事。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

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节日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创设节日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中秋节来到了,我们每人设计一盘美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

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

共享美食:

桌布的色彩怎样配菜才好看;

各小组怎样摆设自己的美食?将每盘菜剪下来,分组摆放,看是用对称式还是均衡式摆设。

各组互相参观“品尝”。体验愉快心情。

课后反思:学生的的造型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故以临摹与想像相结合,才能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总的来说,作业色彩方面进步很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

第12课泥器皿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手尝试实践,掌握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②在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②能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

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

兴趣点:

1、锷鱼器皿;

2、鬼脸器皿;

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皿。

观察点: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

2、具象与抽象器皿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准备: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皿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东西,不同:具象与抽象造型)

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象器皿?(动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课后反思:本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重难点全部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惜没有把作品照相存档。

第14课无敌孙大圣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睛、及七十变的本领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孙大圣的艺术形象,并运用造型元素、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表现孙大圣;②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手段,设计活动画页。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中学会“以形观物、以形表物”的方法;②在欣赏中,找出孙大圣的艺术形象特点;在作业的“变身形象”中找出孙大圣的特征,启发创作思维。③在合作创作中,探讨“活动画页”的整体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喜欢孙大圣的形象;②能与同学一起设计“活动画页”。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画页上表现孙大圣的形象。

教学难点:① 把想像中的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②剪、折设计与画页人物表现的统一。

兴趣点:①活动画页;②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的联想;③孙大圣的故事。

观察点:①孙悟空的形象、色彩、服饰特点;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与画面。

教具准备:活动画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孙悟空道具、形象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孙悟空”局部图片,猜一猜:他是谁?激发记忆联想。

说一说:①你怎么知道他是孙大圣?(抓住孙悟空的形态、色彩特征)②孙悟空的脸部有些什么形状、色彩、,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火眼”与“金睛”? 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2、欣赏课本图片,说一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

二、课堂发展,激发联想。

1、孙悟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孙悟空在今天会变成什么形象?在干什么?

2、如果画出来,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请几个小朋友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各种动作。

3、那是什么?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活动画页)想一想:①头部、身体为什么分开?②一张对折纸可以画几个孙大圣?③几张对折纸如何粘贴在一起?翻一翻:有什么发现?(利用孙大圣头部与身体的多种搭配,使画页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

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不断开;人物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三、学生动手,设计画页。把想像中的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画出来。

四、分组合作,把画页粘贴在一起,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活动画册最好看。

课后反思: 本节因孙悟空的形象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生还是画出了基本特点,并作了各种变身,但剪的方面出现了断折情况,以后上此课时,应先画后折剪。

第15课变形金刚 第 周教材分析: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板玩具。本课以变形金刚为创作主题,以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的设计及模拟“变形金刚”进行拼摆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七巧板的拼图艺术特征:夸张、概括、简洁、生动、趣味性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教材以“变形金刚”导入,目的是创设“玩一玩”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注意观察:

1、变形金刚是由什么基本体组构而成?

2、变形后各部分位置产生什么变化?

3、变形金刚的形态、色彩、花纹各有什么特征?

教材还让学生知道

1、七巧板是由哪些几何形组合而成?

2、七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

3、体验“七巧板”拼图的概括性、趣味性。

激发想像力,拼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临摹民间七巧板,体验民间七巧板的科学性与艺术形式,是本课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益智玩具;我喜欢七巧板。

教学重点: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运用七巧板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 进行“组合物象”的想像与装饰。

兴趣点:玩“变形金刚”;设计制作七巧板;七巧板拼摆游戏。观察点:变形金刚的造型、色彩、变形的功能;七巧板的各种几何形组拼过程。

教具准备:七巧板一幅;有关变形金刚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一看:卡通片《变形金刚》。

说一说:变形金刚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组成变形金刚的基本要素?

玩一玩:我的变形金刚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二、课堂发展,体验七巧板的奇妙之处。

出示七巧板,说一说对七巧板了解多少?找一找:七巧板有什么奇妙之处?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把五个三角形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知识链接:

七巧板的发明大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我国宋朝。用七巧夺天工板可拼出许多图形,所以人们称它为“智慧板”。到了清朝,有位叫王其沅的人收集了许多七巧板拼成的图样,编了一本《七巧八分图》。后来七巧板传到欧美国家,使西方人对这备战来自中国的益智游戏充满兴趣。

主要由七块几何形图板组成,包括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小三角形两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合起来为一个正方形,或者合起成一个长宽比为二比一的长方形。

做一做:临摹书上“七巧板”,怎样画才能使各种形的边线吻合? 将正方形白纸板按书中的七巧夺天工板图样划线,注意每个几何形的线与线相交点都必须是那两条相交线的中点。画好后,剪彩开即可。白色的纸板可以按机器人的形态、花纹进行描绘或着色。

想一想:在临摹中发现了什么?各种形状有什么特点?

摆一摆;①把自己想像中的变形金刚摆出来进行装饰。

②把摆出来的图形进行联想,创作变形金刚的“变身形象”。

画一画:把拼摆的变形金刚进行装饰、美化。

三、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说一说:七巧板能摆出多少个“变形金刚”?

评一评:哪个变形金刚最美?为什么?

试一试:运用这些七巧板形状看看自己能拼出多少个有趣的图形?

找一找:有几种玩法?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引导,变形金刚画得很有创意,但七巧板拼摆启发还不够,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

第16课杂技小演员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熟悉的民间玩具。教材以滑稽可笑的“七品芝麻官”导致入,让学生在欣赏其简练的造型,又能旋转摇摆和按压不倒的动态时,了解一些简单的“底部重力作用”的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设计“不倒的杂技小演员”。运用纸材进行“画、剪、卷、粘贴” 等活动或选择各种材料设计一个“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是本课重点,而“妙用材料”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第17课有趣的数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

教学程序:

1、导入

师生共同律动→课件同时展示跳动的人形数字→教师说:投影上与我们一 起律动的是谁?看大家能不能认出来?→组织学生认识数字→教师说数字经过美化之后就会变得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有趣的数字》。出示课题:有趣的数字

2、新课

(1)如何使数字变得丰富?

教师说:同学们可以写或画出多少种不同的数字?→组织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写数字(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书写)。→教师简单小结:同学们写出了单线的、双线的等等,这么多的数字如何使他们变得美丽?(这一 环节的用意让学生进上步认识数字的特征并为想象变化埋下伏笔)

(2)如何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

教师接着说:我们一 起来看看“2”有什么方法变得美丽。→用课件展示数字的各种装饰方法,与学生一 起分析:有用花纹装饰、用颜色装饰、改变形状装饰。

教师将各种图片分别发到各小组,组织学生讨论。→请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根据图片汇报讨论结果。(这一 环节的用意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让每一 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教师演示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

教师说:同学们归纳了很多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方法是如何做出来的。→教师演示花纹装饰的方法:剪纸、贴纸、画图案(点、线装饰或动物花纹迁移)等,→播放《数字谣》,师生共同尝试形状的变化方法:拟人法、联想法,比如教师举例联想法用“0“来问学生”0像什么?",教师简单画出学生举例的物体,增加学生对变形的认识。

3、作业

(1)同学们想怎样把数字变得更有趣和美丽?

教师说:刚才老师展示了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同学们一 起想想: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1”、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2”……等。

将小组分成花纹装饰组、颜色装饰组和形状变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方法并自由组合成制作小组,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运用桌上的工具材料表现“有趣的数字”,组织学生比一 比哪组做的变化多或制作方法多。

(2)学生想象、表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4、评价

(1)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说自己小组做了什么或说用了多少种方法、有多少种变化。

(2)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评述表达自己的看法。

5.课堂引申

教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数字的变形,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变化,例如英文字母的变形和文字的变形,只要你们认真地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6.评价表的填写

我学会了......,我的作业......,我想对老师说......。

7、教学后记

本课时旨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原有数字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创造再创造,利用多种方法构建他们心目中的数字王国,课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较局限,表现的内容单一,以后还需多一 些类似的练习!

第18课漂 亮 的 钟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体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在想像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

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画出一个小闹钟。

2.较高要求:能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3.个性探究: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的小闹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的小闹钟、色彩、卡、颜料、范作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闹钟、卡纸、剪刀、胶水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美。

课堂导入

1、模拟钟表店的情景,播放各种“报时器”、时钟行走的“滴答声”。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各种精美的时钟图片。提问:钟有什么用处?

2、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小闹钟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又是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听一听、猜一猜感受报时器的声音。

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钟。

赏一赏钟表店里各种漂亮的钟。

1、激发学生回忆钟的形象,拓展审美视野,明确钟的作用以学习及本课的任务。

2、培养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情感。

课堂的发展

1、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①分析钟有抽象形和具象形两种不同的造型。分析动物造型的钟。

②找一找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时钟设计接力赛。提出“四美”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实用美。

3、评一评:

①钟座的具象形和抽象设计。②钟面的“形状”设计。

③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设计。④时分、刻度记号的创意变化。

4、设计与创作: ①讨论研究:怎样设计与创作? ②动手设计制作与装饰。

布置学生进行闹钟设计比赛,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轻声播放音乐。

1、观察各种闹钟的造型,了解钟是由钟面、时针、分针、秒针、刻度

下载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美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

    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一 课 我和昆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

    小学美术第三册教案

    第1课 民间玩具世界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上教版美术新教材第6册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实用小设计 课题名称:第1课 花儿朵朵  知识要素 色彩搭配、材料选择  技能要求: 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

    上教版美术新教材第1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生活真快乐 课题名称:第1课 画画我的幼儿园  知识要素 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活动  技能要求: 体验工具材料的乐趣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

    湘版小学美术教学计划第三册[五篇范文]

    小学美术第三册教学计划 2009——2010年上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

    湘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9课《大嘴巴》教案正稿

    第9课《 大嘴巴》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和“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

    上教版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合集五篇)

    上教版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本学期上教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 感受形的排列的美感。做形的的练习。 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生活情趣。提高设计能力。 欣赏撕纸,剪纸的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