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高的教案
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
2、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三角尺。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揭示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
同桌交流:
三角形的概念;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等。
二、讲授新课
1、理解三角形的高
2、测量三角形的高
教学例题:
出示“人字梁”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中的人字梁有多高呢?会量吗?
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
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长?
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
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示范画三角形的高,边画边介绍三角形高的生成定义。
结合黑板上的图,揭示高、底的有关知识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
教学试一试“:
巡视测量方法
指名口答共同校对
师指图1:它的高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
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吗?
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演示作出另两条高
对于图3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可稍作介绍并演示。
如果有见过的,可以让其介绍。
讨论、交流:
互相在图中指出起点、终点
互相指所要量的线段(中间1条)。
与人字梁下面的横梁互相垂直。
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
交流测量方法以及人字梁的高。
观察作图过程。
交流:对三角形的高、底的理解。
独立阅读书中的一段话,加深理解高、底的知识。
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情况。
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
检查、订正。
同桌互相指,并说明谁是谁的高(或底),明确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
观察、交流:
也可以作高。
交流:有三条高。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想想做做”第2题
“想想做做”第3题
“你知道吗?”
“想想做做”第1题
巡视学生作图情况适当提示:
指图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谁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
除了这两条高,你还能画出它的另一条高吗?指名画图巡视检查
能随便剪的吗?
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你打算把高与哪根小棒的长度比较?
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比这根小棒短?
提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边提示边画示意图?
了解了三角形的什么特性?
出示做好的三角形,指名拉,说感受
独立完成,展示交流画图方法。
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出两条直角边。
(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二条直角边;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
独立作图,互相检查。
独立阅读弄清题意。
交流对题意的理解:
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看图、分析:
与两边的小棒比较有困难。
垂直线段最短。
独立阅读交流获得的知识
交流生活中的例子。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感受,评价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
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
板书:高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板书: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画完后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指出: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4、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它的高是哪一条?为什么?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先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书上举例的5厘米、3厘米和6厘米外,还可以怎样剪?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6、4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8、2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3、5、6;2、6、6;4、4、6;4、5、5。)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看书,说说这些图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还有什么地方也有三角形的结构?
课后小记:
在开始找三角形的高的时候,由于老师画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有的学生就说高在“中间”。(我想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导致高画得不够准确。)所以我在讲完例题之后,马上把原来的三角形下面的边缩短,左面的边移进去,再问学生:这条高在中间吗?找高的关键是什么?
在水平方向的边上画垂直的高,这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接着我画的三角形的边都是斜的。这样找高的难度就大了,更加迫使学生只能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度量。在这个三角形中,我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的是3条高。这样做的理由:一是进一步熟悉画高的基本方法;二是三条高都画出来后,可以用相交于同一个点很方便地检查出画得是否准确。
第二篇:《画》教案
《画》
教
案
山峰小学:吴任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出示课件,看图学习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a、示“远”和“近”两个词,请第一桌和最后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如: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3、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三、正确书写生字。
四、板书设计
2017年9月
第三篇:《画》教案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近”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生字。2.知道“远近”,“有无”“去来”是反义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识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时间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导入:
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给同学出个谜语? 我也来给大家出几个谜语,学生猜谜语。
引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2.(出示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板书山、水、花、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二、初读今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情境中。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或请组员帮忙,多读几遍。然后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每人读给组员听一遍,小组合作读。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加一加,熟字加偏旁,认识偏旁走之)
4.识字游戏。
四、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小组合作读诗,一人读一句,再互相评价。
2、教师指导:①“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②“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当怎么读呢?
③“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④“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和它打个招吸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4,读着读着,我们发现诗里有几对反义词,你找到了吗?
你还会说哪些反义词,小组合作一起说说练习纸第二题。
5.填词背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闭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五、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人、火、”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
第四篇:画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画》教案
一年四班 兰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会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了解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远-近有-无 去-来;会正确书写4个生字(人、火、文、六)。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你们是不是还牢牢记在脑海里呢?好,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上来,你们还记得《猜一猜》这首谜语诗吗,大家一起用最美妙的声音背一背吧!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上到下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可是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你们想不想看啊?好,请大家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请学生齐读课题《画》
3、故事激趣
讲述小伙伴——小鸟想要带大家去它的森林乐园玩,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随小鸟的步伐跋山涉水,进行新知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有位小伙伴想带我们一起走进画里,去它的森林乐园玩,你们想不想去啊?(出示小鸟动画)
三、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挑战一:克服困难,通过大瀑布,装满11桶水(进行11个生字的学习指导)
师: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瀑布,不过没关系,小鸟告诉我们一个小秘诀,只要大家装满11桶水,瀑布就会自动打开一扇门洞,你们想不想挑战下啊?好,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59页,自己先读一下课文,昨天预习的生字多读几遍。(小老师带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从而学习新的生字词。)
(2)、比比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请学生找找生字词中的后鼻音,翘舌音,前鼻音,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区分汉字的读音)
(3)、让学生谈谈记忆汉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猜谜语),教学新偏旁——走之旁、竖心旁
师:(出示谜语)三人在日下郊游——谜底:春
(4)、开火车读去调生字,小组竞赛(获胜的小组加上小树叶)(5)、挑战二:射苹果
师:非常棒,小鸟带着我们打开了门洞,你们想不想看看门洞里面有什么东西啊?好,我们一起用力推开门洞!
进入小鸟的苹果乐园,进行游戏大挑战“射苹果”。
师:拿出你们的小工具(小手)当苹果从果树上掉下来的时候,请你们瞄准小苹果,射中它,看谁射中的苹果最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师:哇!小朋友们真棒,现在它请来了它的小伙伴,唱起了动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鸟的声音。(播放鸟叫声)
小朋友们的声音是不是比小鸟的歌声还悦耳呢?好,现在我们一起用最美妙的声音读读我们今天的课文。(小鸟展示读书要求:坐端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节奏,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师:你们真会读书,老师把笑脸送给你们!
四、指导生字书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复习笔画笔顺“横、竖、撇、捺”
2、学习生字“人、火”(师讲述书写生字时要注意的格位)如:火第一笔点在左上格,第二笔撇在右上格,第三笔撇从竖中线撇下来
3、让学生给生字组词
五、总结: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小鸟的森林乐园,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充满了勃勃生机,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诗歌。
六、作业布置
回家练习书写,人、火,并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画
山 水 花 鸟
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
2013年11月5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画》教学反思
姓名:兰芸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以故事激趣的教学方式,创设了森林乐园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比较高,课堂氛围比较浓厚,整体环节比较紧凑。但是,在生字教读上,学生的竞赛热情比较高,开火车读生字词的时候,学生速度比较快,因此有些生字词的拼读比较不到位,前后鼻音没有及时的纠正。读文时间比较短,读诗的节奏较慢。在今后教学中,我将注意把握课文朗读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课文进行认知学习,生字拼读上,改善学生生词拼读含糊的特点,提高课堂生字学习效率,从而更加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教学。
第五篇:《画》教案
《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2、3、4、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忄”“辶”等偏旁。
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知道“远”与“近”,“有”与“无”等反义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2、重点是认字和朗读练习。难点是理解诗与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我们今天还要一起学习一首诗,它也是个谜语,相信经过学习,你们也能够猜出这个它的谜底。
二、看图
1、指导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看图,学生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 水 花 鸟)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广播范读古诗。(课件展示古诗)
2、学生试读古诗,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画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认字。
4、游戏“找苹果”,认识生字。
四、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谈话:刚才,生字宝宝这一关已经过了。可是,生字宝宝很淘气,又回到谜语里面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朗读全诗。
(1)找一找意思相反的词。
(2)谁能再说几个自己知道的反义词。
3、细读古诗,解决质疑。
(1)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
(2)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3)为什么人走近了,鸟没飞走?
五、(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书写。(2)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纠正书写错误。(3)背诵古诗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六、小结。
这首小诗写出了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却很有深意。回去后,请大家找一找别的谜语,说给家长听,让他们也猜一猜。
板书:
画
远——近有——无 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