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章 认识不同的区域复习课教案
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课题: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张荣颂 审核人: 班级:八()班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第16周 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征,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
2.了解长江流域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上、中、下游的工业差异,了解长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3.了解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和工业的分布,了解台湾省著名的物产和外向型经济。
00知识要点:
一、北京:(1)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
②海陆位置:与渤海直线距离仅150米。③相对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2)北京的自然条件: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能源和资源比较缺乏,其中水资源短缺。(3)北京的城市职能: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二、长江流域地区:(1)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工业发展:①中上游地区:有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优势,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长江三角洲:有地理位置、人才、信息的优势,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主要工业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等。
(3)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4)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世界第三大港。
三、台湾省:(1)位置和范围:①重要的地理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扼守海上要道,为祖国海防天然屏障。②范围: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2)自然环境特征:①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形:西部平原,东部山地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③河湖:河流短急,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3)外向型经济:①农业:著名的农林特产有:蔗糖、热带水果、樟脑、鹿皮等。②外向型工业: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工业制品。
③工业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工业城市有台北、基隆、高雄等;著名的工业区新竹科学园区号称“台湾的硅谷”。
一、选择题:
1.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一般为()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有我国“森林宝库”之称的是()
A.太行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3.东北著名的“三宝”是指()
A.白兰瓜、牡丹、人参 B.东北虎、石油、森林C.人参、貂皮、鹿茸 D.森林、铁矿、貂皮 4.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农作物仍能一年一熟,原因是()A.受惠于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的优势 B.受惠于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的优势 C.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暖流影响 5.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的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础 6.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是()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中原油田 D.辽河油田 6.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7.北京位于()
A.华北平原的最东面B.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C.华北平原的中部地区D.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 8.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
A.上海、天津 B.天津、石家庄 C.河北、河南 D.天津、河北 9.北京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B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C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0.北京最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是()
A.中南海 B.中关村 C.硅谷 D.浦东 11.离北京最近的港口是()
A.秦皇岛 B.天津新港 C.烟台 D.大连
12.“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驻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A.全国的经济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商业中心 13.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4.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深圳 15.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夏季多暴雨,雨水集中 B.中游河床抬高C.下游河道淤积D.上游乱砍滥伐、环境破坏严重 16.长江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段是()
A.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B.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 C.长江中游与下游的交界处 D.长江三角洲地区 17.我国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A.为南水北北调工程配套 B.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 C.提高川江航运的通航能力 D.利用三峡水能
18.我国目前在开发大西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展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成本小、运量大,首先发展水运 B.西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首先要发展管道运输 C.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矿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D.铁路、公路并举,管道运输跟上 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19—22题。19.2001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三江是指图中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0.我国现已建成的青藏高原上的铁路线是图中的()A.a线 B.b线 C.c线 D.d线
2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A.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的不协调 B资源浪费问题C.水资源紧张和分布不平衡 D煤炭资源供应紧张 23.台湾气候主要的特点是()
A.温暖湿润 B. 寒冷干燥 C.干旱少雨 D.炎热干燥 24.关于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台湾岛地势平坦,山地很少 C.台湾地跨南回归线 D.日月潭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 25.有“台湾硅谷”之称的是()
A.台北科学园区 B.嘉义科学园区 C.台南科学园区 D.新竹科学园区
二、填空题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中心,也是 中心。
2.长江流域河网稠密、湖泊众多,长江三角洲有“ ”和“ ”之称,长江水运便利,被誉为“ ”。
3.位于长江流域的两个直辖市是 和。
4.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的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居全国前列,更加宏伟 的 正在建设中。
5.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的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三、读图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22时09分,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嘴中轻轻吐出“BEIJING”这个词时,北京沸腾了!13亿中国人沸腾了!北京终于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l)上面气候类型与北京相符的是()(2)根据上图分析,北京市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3)天气状况对大型运动会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和会场组织工作影响很大,你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的理想日期是()A.3月至4月 B.7月至8月 C.8月至9月 D.9月至10月(4)北京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三个全新概念,即()A.新中国、新北京、新奥运 B.优美、清新、奋进 C.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D.更快、更高、更强
2.左图是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答题。
(l)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起点从 向东直至 市。
(2)新疆地区,尤其是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3)该工程严格规定28米宽的施工区域,是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破坏沿线 环境,这也是“ 效益和 效益的双赢”的一个重要体现。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①②③分别代表大陆与台湾的三个重要城市,它们分别是① ; ② ;③。(2)图中A处为我国领土 岛; B处为 ;C处为 海峡。(3)图中D为 山脉,它的走向为。
(4)台湾岛上有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请在图中标出其相应位置。
(5)陈水扁鼓吹“台湾与祖国大陆是‘一边一国’关系”,其本质是否认 的原则,坚 持 主张。
(6)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
A.武力解放台湾 B.维持现状,保持台湾不独立 C.由联合国安理会裁决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7)台湾的经济以 为特色,试从地理位置分析其原因。
第二篇:认识人民币复习课教案
《认识人民币》复习课教案
指导人:段红梅
讲课人:谭丽
一、教学目标
1.加强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通过小小商店里的买与卖进一步让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找零。
四、教学具准备
题单、数学乐园超市图片、人民币学币、储蓄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课堂储蓄罐,老师把小朋友们上课时的好习惯用徽章来表示,咱们把好习惯一个一个的存进课堂储蓄罐里,小朋友们一定想存进更多的好习惯,是吧?先来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都要用到它。生:钱 师: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怎么发言呢? 生:先举手后发言
师:对了,那我们用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小朋友们真棒,先举手后发言,老师给大家存进一个好习惯徽章。(存★)希望我们这节课能有更多的好习惯徽章存进去好吗? 好,我们开始上课(值日生喊起立问好)。
【一年级学生上课习惯差,通过储蓄罐储蓄好习惯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上课好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储蓄罐储蓄的作用。】
(二)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1个神秘的盒子,这个盒子里有很多的东西,可是不能打开它,只有小朋友们闯过了3关,才能打开它,小朋友们想看看盒子里都是什么吗?那我们现在开始来闯关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始我安排了这个悬念,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1、活动一:认一认
师:认一认,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呢? 板书:《认识人民币》复习课
师:这么多人民币好乱啊,你能把它们都分类整理一下吗?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分类整理呢? 板书:
一、分类整理 生:按单位元、角、分来分。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好,我们就按单位来分 板书:
1、单位:元、角、分(课件展示)
师:那你知道哪些单位是元的人民币呢? 生1:5元、10元、。。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很好,可是这样说是不是容易漏掉呢,那应该怎样说呢? 生:按顺序
师:好!那谁来按顺序说一说
生2: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师:这个小朋友真棒,他居然知道按顺序来说,太厉害了!我们在总结知识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总结,给小朋友奖励一个好习惯徽章。、元我们总结完了,接下来的应该谁? 生:(角)
师:谁来帮我们总结一下呢?
生:(1角、2角、5角的纸币,还有1角和5角的硬币)师:最后是谁? 生:(分)
(1分、2分、5分的纸币和硬币)
师:除了按单位分,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生:(按纸币和硬币分)
师:太棒了,小朋友们的思维真灵活 板书:
2、纸币和硬币(课件展示)
师:小朋友们,我们把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整理,大家学会了用整理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非常好,第一关,我们成功通关!在第一关里,大家都能坚持先举手后发言,非常好,奖励大家一个好习惯徽章!【分类整理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技能,让学生在对人民币的分类整理的时候对人民币的知识掌握更全面,也让学生能学会分类整理知识的方法】
2、活动二:我会做
师:闯过了第一关,我们马上来到了第二关!大家加油!这一关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生:好!
师:第二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题卡,都已经发到小朋友们的课桌上了,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小朋友们完成这些题目。小朋友们做作业很安静,这个习惯很好,奖励一颗星。
(教师巡视课堂,选取两本作业以供批阅,2分钟以后,喊口号10、9、8、….2、1、0放笔、坐直、看黑板)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的答案,各位小老师们帮组老师一起来批阅一下。(展示台展示作业)
师:有没有错误的地方?请指出(学生指出错误,讲解并改正)
师:我们成功闯过第二关!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在练题和集体订正中再次强化对人民币单位换算的理解与应用】
3、活动三:和小熊猫一起做游戏
师:小熊猫知道我们在玩闯关游戏,它也给大家出了一个难题,大家来看一看(展示课件)
小熊猫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一元的人民币呢? 除了这种,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师:小朋友们的思维很活跃,老师很为你们高兴,奖励大家一颗星。可是小熊猫又拿出来了一张50元人民币,这个又该怎么换呢?大家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币摆一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摆法,摆好了就举起你的小手。(奖励思维灵活,表现突出的孩子)
小熊猫觉得大家真的是太棒了,它决定让大家成功通关!【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们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贯穿始终的要求,让学生在摆一摆的过程当中体会人民币的灵活使用】
师:哇哦,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闯过了3关!现在大家给自己鼓掌,表扬一下自己好吗!
师:那我们现在来打开这个盒子看一看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打开盒子前,老师要告诉大家,盒子里面住着一个小精灵,小精灵喜欢安静的、讲文明的小朋友,一会儿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不大声说话和吵闹,能做到吗?(打开盒子)
师:哇!原来是一个数学乐园小超市。(教师展示)师:有可爱的小狗、漂亮的小花伞、还有好吃的葡萄。上面都标有价格,你想在老师的超市里买什么呢?用你手上的学币和同桌一起商量一下,比比看,那一桌买的东西最多。我们一会评出最佳小买手!
(生摆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好啦,超市开业啦!请问各位小顾客,你们想买什么?(学生在展台展示自己所买的东西的人民币)(5min,评出买东西最多的小组,奖励徽章,评为最佳小买手)师:看到大家买东西买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想买东西,现在老师来当顾客,小朋友们来当售货员好吗?老师很喜欢这把花伞,我有一张20元的纸币,小售货员帮我算一算,你应该找我多少钱呢?我们比一比,看那一个售货员最快的摆好找我的零钱,摆好了就请举手.(评出最佳小卖手)重复过程3次。
【通过超市乐园活动,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实际体验买卖东西,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师:时间到!我们的小超市下班啦,水果们要回到盒子里了,小朋友们的学具也要回到桌子里了,哎呀,老师在收拾超市的时候发现了一张这样的人民币,(展示课件),看到这张人民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通过一张残损的人民币,引发学生爱护人民币,以及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师:看我们的课堂储蓄罐里的收获吧,老师为你们存了这么多的好习惯,小朋友们太棒了!一个一个好习惯积攒起来,就是很多的好习惯,希望小朋友们对待人民币也是如此,平时节约用钱,把钱一点点的积攒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认识分数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藤县龙胜小学执教者:蒙周雄
一、教学内容:复习《认识分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3、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三、教学重点:正确找出单位“1”。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练习、启发、讲授
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出示课件)
板书:分数。问:关于分数,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练习(出示课件)
(1)读出分数,说出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找一找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3)明确问题,绿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把谁看作单位“1”?绿彩带的长相当于蓝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绿彩带的1/4。绿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蓝彩带的1/4与绿彩带一样长。
改题:蓝彩带的长是绿彩带的几分之几。
明确:把绿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蓝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5,即4/5。
(4)(课件)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a÷b=a/b讨论:b可以是0吗?
小结: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七、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认识钟表复习课 教案
认识钟表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半时,会拨整时、半时。熟练应用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半时的拨钟和认读。教学难点:过1时后是几时,补时针和分针。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女孩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时了吗? 师:图中的小姑娘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告诉她吗? 师:你怎么知道是6时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师:不错。关于时间,我们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过一部分了,这节课我们就对它进行一次复习,帮助我们的再学习。(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对于钟表,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还记得吗?汇报。但是要准确的认识时间,首先我们要认识钟面。(板书)(1)复习钟面
师:你知道钟面上都有什么吗?
钟面:时针(短、粗)
分针(长、细)
12个数字、12个大格
(课件出示
钟面:依次出现12个数字,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12个大格。。)(2)认识整时、几时半 师:什么是整时呢?(板书)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出一个整时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师:说的真好。那几时半又和整时有哪些地方不同呢?谁能说一说? 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数的中间,超过几就是几时半,也可几时30分。
像:分针指着6,时针在5、6的中间,就是5时半,也可以说成是5时30分。
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一个几时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以
说
成是
师:说的真好。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呈现方式不同,那它们的写法、读法会相同吗?
师:(出示一个整时钟面)你能将它的时间写下来吗?试一试。(学生板书)
可以写几种?(两种)这种是中文表示法,这种是电子表示法。
会读吗?(齐读)
师:(再出示一个几时半的钟面)它表示的时间是.....?谁能写下来?(学生板书)
它又可以写几种呢?(三种)会读吗?(齐读)
认识钟面,读时间
师:真棒,不过老师还是要考考你们,下面这些钟面表示的是什么时间?(课件出示,抽生回答)
师:看来你们对整时、几时半已经很熟练了,想不想动手拨一拨呢? 师:不过,在拨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拨出来才是整时?(生回答,师出示,齐读)
那怎样拨出来才是几时半呢?(生回答,师出示,齐读)
师:方法掌握了,那就做好准备,我来说,你来拨(xx到台前来拨):
5时,9时半,12时,1时30分,12时30分.....(你们和他拨的一样吗?)
师:拨的真准确,老师现在的心情特别好,想请大家去看动画片,想看吗?(想)但是我有个前提条件:认真听,把你听到的时间,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听清要求了吗? 师:放音乐,读时间。
上午9时播放《熊出没》、10时30分播放《小小智慧树》
下午3时播放《西游记》、6时半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 学生写,然后展示,你们和他写的一样吗?有改进的建议吗?为什么要添上“上午或下午”呢?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老师会写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巩固练习
师:孩子们,钟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睁眼就会用到,按照时间起床、按照时间去上学、按照时间回家,我们谁也离不开它。小猪知道这些后,赶紧开了一家钟表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咦,钟表店的门外贴着什么呀?(营业时间)你会读吗?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真棒。
师:咱们一起进店看看吧!(课件)哇,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喜欢吗?
1、连一连
师:小猪的好朋友们也非常喜欢,他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忍不住的拿过来、放过去,一不小心,就把刚刚买的钟表放乱了,找不到自己的钟表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连线)
2、认一认
师:小动物找到自己的钟表很高兴,它们都说谢谢你!可调皮的小猴子想考考你们,怕不怕?(课件)你认识这个钟面吗?
3、找规律
师:真棒。大象也来凑热闹了,它也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请看:(课件)——找规律,是几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最后一个钟面上应该是几时?)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4、补时针或分针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小动物个个都向你们伸出了大拇指呢!我们呀来夸夸自己好吗?(棒棒棒,我真棒,棒棒棒,我最棒)师:咦,小猪怎么闷闷不乐的走过来了呀?哦,原来刚才有的小动物只顾着拿着钟面玩,不小心把几个钟表的指针碰掉了,弄丢了。你能帮小猪把缺少的指针补上吗?请同学们拿出答题纸,按照时间添上时针或分针,注意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同时课件出示)展示学生作业。(第一个钟面:缺什么针,应该指向几,判断)5、12时、过1时是几时、德育教育
师:钟表修好了,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小猪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但是现在它需要去准备准备,说一小时后准时讲给大家听。但是现在是几时呢?我们都不知道,不过猜出这个小儿歌,你就知道了。(课件出示:上午不上午,下午不下午。两针合一处,太阳猛如虎。)师:你猜出来了吗?是几时?(12时,课件演示)现在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故事了吧!(1时)
师: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吗?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师:故事中,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师:不错......(课件出示:亲爱的孩子们)下面请大家听一首小儿歌,时间像小马车。。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大家对时间又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小朋友。
第五篇:认识区域教案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教材分析
本节共三部分,一是区域的含义,二是区域的类型,三是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含义”一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的概念;二是区域的划分,包括划分指标、几何特征和内部特征等;三是划分区域的目的。在“区域的类型”一目中,重点是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两个概念。在“区域的特征”一目中,重点是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教材最后的“活动”是以海南岛为例,进一步复习加深对区域概念和区域特征的理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区域自然要素及区位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针对“活动”中提出的几个问题,通过让学生独立地搜集材料,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本节课内容前后对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学时,要先领会教材的总体构思,把握教材的主线与总体结构,然后分别进行讲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举例说明区域的含义、特点,能够叙述出区域的类型及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的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本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大差距。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导学案,初步把握区域的概念和特征。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创设情境,引发悬念,切入主题是导入新课的基本思路。本节教材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一个区域,如某一旅游景区或家乡所在的省份等,通过感知这个具体区域,引出区域的概念,并提出有关区域的几个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也是一种导入方式。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更具有新意的导入方式。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区域的含义”可细化为以下内容,即区域定义、特征、分类及划分区域的目的。在本目中,重点是搞清“区域的定义”。
[点拨] 1.在教学“区域的含义”时,首先展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也可展示中国其他区域或当地的资料。其次,引导学生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包括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再引异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相关地图。最后,概括归纳出“区域”的定义。
2.界定区域的概念时,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区域的地理空间性。任何区域都要落实到地球表面,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二是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3.关于区域划分。任何一个分类体系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类标准,二是类别体系。对不同的划分方法可补充实例讲解。
4.关于区域划分的目的,建议教师进一步说明区域地理学的意义。
[提示] “区域的类型”是本节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分类的标准(指标)。凡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均质区范畴,凡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点拨] 如果用讲解法,要先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传统区域分类,然后引出均质区概念。再介绍城市与周围郊区或港口城市与腹地,然后引出功能区概念。
如果用自主探究法,那么建议教学时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对区域进行分类。在初中所学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基础上,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第二步,在教师指点下,对所列区域进行归纳概括。第三步,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即区域一般分属两类,一类是均质区,一类是功能区。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因而从空间上看,区域有大小之分。
教材以中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浦东新区为例说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如举例说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时,可以中国经济区域为例。中国经济区域分为三个经济地带。地带内部又分为若干经济区,经济区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工业基地,工业基地中又分为若干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内部再分为若干工业区。在分析了上述区域空间尺度划分案例之后,建议让学生针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本省地理,进一步认识尺度也具有相对性。
活动建议:
1.学生读图,通过读图发现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信息:①中国汉语划分为七个方言区;②各个方言区的区域空间大小不一;③各个方言区都有特定的分布地区。
问题:①各方言之间有什么区别?②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方言区? 2.结合上述问题,让学生讨论“活动”中的问题。
问题可进一步延伸,如“说说方言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造成封闭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高山或其他地理事物阻隔。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少,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关于区域“整体性”特征的教学建议: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所以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割裂开来。
教学中,可举例说明地理区域的整体性。
例1:举一个学生所在市县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的例子。
例2:教材中的例子,即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地势高”为根本特点,形成“高寒”的区域特征。
阅读图1—1—6“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以地势高这一特点为根本出发点,引出气温低的另一大特点,再逐步归纳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从而解读青藏高原地区以“高寒”为标志的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读图时,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一步加深对图文的理解。例如,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还可以作哪些补充? 差异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主要特性之一。地球表层,由于太阳辐射和地形、地势的差异,各地的差异非常显著。但是这种差异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如行政区界),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界线是模糊的。
开放性是指各个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从而形成区域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
1.讨论区域为什么具有开放性特征? 2.教师与学生以某一区域为例,说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3.让学生阅读正文、示意图和知识窗独立分析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知识窗“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开放性的最好体现。
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共生共存的结果。
世界经济存在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是经济全球化。
可见区域的开放性不仅包括区际之间自然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区域的发展,更加体现为区际间经济要素的联系。
教材设计了“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具体区域的特征。
[点拨] 1.让学生读图,说出从地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2.结合地图,提出一些梯度更小,概括性相对较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完成教材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3.图1—1—8中的信息,主要说明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要引导学生分析海南岛的区位。根据其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不难推断出它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
[提示] 图1—1—9中的信息:通过分层设色地图,结合饼状图读取数据,可以知道各种不同地形所占的比重,归纳出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结合所处气候区不难得出其河流特点,对照矿产图例不难读出其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综合其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即可对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作出评价,进而分析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图1—1—10中主要提供了岛上交通线与海上航线,主要旅游景点等信息。
一方面说明制约海南岛发展的交通条件正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说明旅游资源将成为促进海南岛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三)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四)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