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农村体育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我们应从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教学设备、教学模式等情况进行分析,号召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关注农村体育教育,加强农村体育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体育 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62
1996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目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各个地区全面实施,一个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现在各个学校和体育教师面前,但是学校课程改革是长期的、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形式各异的问题。比如,地区差异导致体育发展极大的不平衡,尤其是农村的学校,由于受师资、场地设备的影响,教师再教育,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农村小学在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配备情况,小学专业体育教师这一份资源还远远不及一个学校的需要,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严重短缺,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凤毛麟角,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不高。据对某地区的部分乡镇中心小学的调查显示,只有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这其中有受地方人事制度约束的因素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乡镇、村级小学,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二、对课程设置和利用情况分析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增强体能,以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为主要目标的学科。经调查,有些农村小学在新课标实施前体育教学的课时数为高年级为2课时,低年级为2课时,总课时大约在14课时左右。而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同样的班级数,而课时一下子增加到了40课时左右。因此新的矛盾随即发生,新增的课时谁来教?怎么教?而专职体育教师原本承担的课时量就不少,新增的课时只能由其他教师来分担。同时,不少学校都把体育课安排在最后几节课来上,造成上午部分资源闲置,而下午又非常紧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使大家对体育课程引起重视。
三、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分析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体育课没有足够重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更是在学校普遍没有地位。很大的一部分老教师还是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够的现象。再者,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更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社会上的人对体育教师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体育教师的课最轻松,不用备课,只要陪学生玩玩就可以了。
四、对体育教学设备情况分析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都要有所转变,而要让这些转变成为现实,就需要有现代化a教学硬件来做坚强的后盾。但是现在众多农村小学认为体育课是所谓的副课。对体育课非常不重视,缺少资金的投入和对体育教学器材的改善。确实,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连文化课都无法保证,体育设施就只能暂时拖延了。而有的学校的体育器材并不是真正用在平常教学上,只是为了在重大活动中亮相而已,完全成为摆设。所以,即使教师有好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也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
五、对体育教学模式及体育课的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旧的一套教学内容和模式在一些学校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不少教师无法胜任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在被动灌输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便受到了阻碍,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在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下,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由于没有足够的器材、场地和保护设备,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比如球类课上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球与合适的场地,根本就不能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又如天气原因也会影响一个星期左右的室外课,这时体育课被基础课占有,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者,许多农村小学体育课都已上田径课为主,长此以往,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或玩。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失去了积极性,更谈不上喜欢了。
六、建议与结论
1.开发体育师资队伍的人力资源
根据目前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配备严重不足的状况,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等须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师范教育(加强体育师范生的职业养成教育),不断完善体育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的制度,强化体育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理解体育课程概念、体育课程的结构,特别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体育课程标准》,要认真学习、钻研和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贯彻学校体育是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不断革新。同时,学校应创造更多条件,使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体育师资短缺的学校可以让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兼职体育课;学校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体育活动可参加;让体育有专长的学生当“小教师”,交给他们带操、辅导、组织体育活动的任务,使学生在全面接受体育文化教育的同时,身心得到系统锻炼。
2.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提高体育教学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有着全面的联系,学校必须从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体育课程。体育不仅仅是“体”的小学教育,更是“人”的一生成长的终生教育。体育学科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应该与其他各学科的课时量相符合,应重视教学改革思路,重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和谐发展,严格执行“两课、两操、两活动”,不得无故排挤,不得上文化课,要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在校体育锻炼时间。
3.加强对教学设施的投入与合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体育资源相结合
由于我国各地地域不同、经济不同、文化内涵不同,体育器材设施配备在各地各校的水平也大不相同,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小、器材少。在这种情况下,更要使体育器材发挥多种功能,如根据器材特点,可以发挥一物多用的功效,开发器材的多种功能和用途,来解决器材品种缺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跳绳――可以做体操绳、拔河、斗智拉绳、跳高、夹抛绳、花样跳绳、绳球、投掷、二人三足跑等。
接力棒――不仅是用做接力跑的传接器材,还可以用做哑铃操的手持器材、垒球的投掷器材等。
体操垫――可以用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远、搬运、拼图等
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进行曲线跑,用来负重物、障碍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
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经费紧缺,办学条件不适应教学需要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硬件建设的滞后成为实施新课改的一个“老大难”。如何解决这一难点呢?首先,应该确保政府投入,广开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就地取材,废物变宝,在一些经费有限的农村学校更要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体育课堂教学器材。
传统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这并不是单靠体育课上锻炼身体就能达到的。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只能走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的道路,才能让学生有适应能力和承担社会职责的责任感。
根据体育活动的场地和体育实际组织的不同,家校合作参与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以校为主的家校合作和以家为主的家校合作。
首先,要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体育课也要有“家庭作业”,这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因为,学校减负提质后,学生有了较多的空闲时间,而这些空闲时间正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减负以后的学生经过社会、学校、家庭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能把这些过剩的精力用到体育锻炼中来,而减少用到其他的不文明、不安全的地方去,如游戏机房等。因此,正确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个人或社区、学校的体育活动,并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同时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体育家庭作业。一方面既让家长参与了体育锻炼,为孩子做好榜样,同时也增强家长对子女的情感培养,形成一种家庭健康的和谐氛围。这种做法很符合一家人的心理需求,体育锻炼效果也绝对会非同凡响。
其次,学生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由于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还很不完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公共体育设施来进行体育锻炼。现在很多的农村贫困地区,体育健康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设施有了较大的投入,农村的体育设施也日趋完备,学生可以利用傍晚放学后或者双休日的时间结合教师布置的体育作业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打打篮球、羽毛球,玩一些有益的体育益智类游戏等。当然,很多的农村体育设施都存有安全隐患,在锻炼的时候应尽可能要求家长或者比较年长的哥哥、姐姐参与进去,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有效地带动了身边人参加体育运动,起到了一个以点及面的辐射效应。
总之,体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拼图一样,每一块都是重要的,即使是很小的一块,也缺其不可。所以,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应结合,对体育教育形成一个合力。我们的社会尤其要关注偏远贫困地区的体育教育,使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有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发展天地,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特约编辑 陈兮琰)
第二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学。本文通过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贫富差距大。体育教学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所以不同地区的体育水平也不同。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的体育教学整体水平较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在农村,受到文化考试的压力,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受文化教学[1],不重视体育教学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中学体育教学几乎为零。家长、学生受到学校影响,对体育教学也不予以重视。我们应当重视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积极改变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社会方面
各级公共组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不重视,认为科研教学具有优先发展权,对体育教学的财政资金投入少。各级教学部门对体育教学的本质认识存在误差,认为除了竞技体育、体育比赛之外,体育教学的意义不大。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也较小。
2.学校方面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小,不利于体育运动的进行;运动设施不完善,运动器材少;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农村中学通常每班每个星期只有一个课时的体育课,在升学考试年级甚至不开设体育课;存在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上课积极性不高,对体育教学不负责的现象[2];另外,学校缺乏科学的体育检测制度。
3.家庭方面
在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认为舞文弄墨才是成为龙凤之道,不重视体育教学。孩子没有体育运动的氛围,对体育不了解,因而对体育缺乏兴趣。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各界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极高,借体育赛事之势,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关注和支持。公共组织应当意识到体育教学与科研教学同等重要,加大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应每年同比增长5%;教学部门要统筹全局,加强对学校的监督,融入最新的体育教学元素,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必不可少。还要成立社会体育组织,加强体育教学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
2.学校进行改革,加大投入比重
学校场地设计要合理,除了教学楼、宿舍楼、绿化带,更要注重运动场的设计,保证运动场地的面积足够大。提高体育教学在学校整体教学资金中所占的投入比重,完善运动设施,建造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场所;购置体育器材,确保学生能够按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活动。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每班每个星期至少三个课时,每个学期进行两项体育教学,体育组合教学要科学,如篮球和排球不应该搭配在同一个学期,羽毛球和游泳的搭配会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学习[3]。制订完善、能全面检测学生体育体能素质的机制,检测频率不应该每学期一次,而应该改为每月一次,检测内容除了该学期学习的内容和800米跑步外,还应该加上检测团队协作能力的篮球、足球、排球类团体运动等。
3.改变家庭的观念
家庭观念的改变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进程的一大力量。举行讲座、到农村进行宣讲,改变农村家庭认为体育教学不重要的观念。家长重视体育教学,督促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并从小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为孩子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接受学校教学后,要有运动的意识,要更多地了解体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每天至少安排1~2个小时的时间锻炼身体,做到劳逸结合。
四、总结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努力解决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问题,我国教育事业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重视体育教学,让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着手,共同努力,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宗延伟.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内蒙古教学(职教版),2013(3).[2]吴群艳.浅谈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1(8).[3]徐丹青.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的创新理念与思路[J].湖北成人教学学院学报,2013(1).(责任编辑 黄 晓)
第三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响水县南河镇平建小学 张绍信 224623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达到学习能力与身体健康全面健康发展,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作为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与难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现在我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剖析当代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其中包括:造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主要问题;解决方法。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增进人类健康及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占有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却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所以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对于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欠缺,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不强。
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基本都是兼职教师,他们缺乏最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技能,而且这些教师都要承担语文或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科是“应试”科目,要参加一年一度的验收评比,因而体育课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即使想上好体育课,因为没有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得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只能勉强上阵。
2、运动场地、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求 由于收费限制,财政投入又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导致学校经费相当紧张,有的学校原本简陋的篮球场已变成草地,篮球架有架无板,什么乒乓球桌、鞍马、铅球、接力棒之类的体育器材少之又少,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运动场地的不足或不规范,也制约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使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吴昊、曲宗湖调查表明农村学校的场地缺乏几乎和器材缺乏相伴,而且有的也全是泥土场地,凹凸不平,更不用说有供上体育课的田径场了。这类场地也就是能让学生在上面做做操、跑跑步而已,其它项目的开展需小心谨慎,考虑学生的安全。遇上雨雪天气,泥泞一片,肯定要耽误很长时间不能正常上体育课,成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硬性因素。
3、教育观念滞后,阻碍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村级小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其他课程不大一致而得不到重视,体育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家长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性认识中,认为体育只是“玩”,会影响文化学习,因此不支持。因此,如何处理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如何处理升学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如何贯彻党的方针,强化农村体育工作的地位,转变人们的观念,端正人们的认识,便成了影响农村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寻求解决的方法:
1、提高自身能力,努力构建专业体育教学队伍。
积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等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同时,加强对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加强政府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活动场所。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从而解决山区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可以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活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
3、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转变农村体育教学观念。
要从思想上改变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以应试教育为本,思想上忽视体育教育的现状,必须严格宣传和落实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使得学校和教师将体育课程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做到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锻炼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数量和质量。
只有学校和教师的思想改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农村体育教学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作为广大农村体育兼职教师的我们,应克服场地器械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2001.4
2、《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文森
吴刚平 2004.5
3、《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
广西师大出版社
李大春 2004
4、《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7.3
第四篇: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要地位,学生只是配角。篮球教师基本上都是先讲解,再示范,最后让学生去练习这样的模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把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篮球;专业;体育运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怎样来利用篮球课程的教学来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篮球课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高中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便使篮球课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
一、当前高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
体育器材数量少,体育设施差是多数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说篮球设施相对来说比其他设施要好一点,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经常是几十个学生共用一块篮球场地,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学校部门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
2.教师的篮球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高中体育教学没有分项教学时,由于教师篮球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使得他们无论是对篮球技术的掌握,还是实际的教学能力都是比较有限的,他们不能把篮球课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么以传统的模式教学,要么随意地放羊式教学,总的来说,一些老师还不能成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指导者,这也是高中篮球课不能成功的原因。
3.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身体素质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差,造成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差,这样会使他们因不懂动作要领而产生错误的动作,所以,他们会不喜欢体育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靠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积极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二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自信心是当前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最简单的技术动作开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二、高中篮球教学中解决的办法
1.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在篮球教学中,应当把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放在首位。我们知道,当我们在做一件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也是这样,只有在他们有足够兴趣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体育老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的CBA和NBA,去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2.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男生和女生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期望也就不同,女生喜欢静,男生喜欢动,女生理解的篮球运动就是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放松一下心情,锻炼一下身体,而男生则认为篮球运动就是一种对抗,他们更喜欢的是打篮球比赛,从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所以男生和女生理解的篮球运动的不同,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总之,篮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限选内容,如何把高中篮球教学做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和兴趣,让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高中篮球教学应在高中阶段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1版.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王水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教学研究[J].健康教育,201l(06).(作者单位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
第五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小学。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成为困扰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显得十分必要。下面谈及自己在这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与各位教师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求抛砖引玉。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问题
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老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而对于考试成绩来说,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作文阅卷主观随意性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问题
二、农村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
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
问题
三、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各科教学都有追求“精讲多练”的趋势,作文训练也不例外,许多老师曾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的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些多练,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每天的所见所闻等等,学生拼命的写、凑字数,甚至抄袭,老师拼命的批改,讲解,师生不堪重负。造成了事实上的两败俱伤。究其原因,一是受理科教学的影响,搞题海战术,错误地以为广种就能博收。二是“多读多写”一直被公认为是传统经验而加以推广,教学大纲也要求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以更多的写作机会,许多老师静止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没有将“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没有认真地研究 作文教学的客观 规律。
问题
四、轻视评改
学生往往对凝聚着老师心血和智慧的批改指导意见不够重视,他们最关心的是分数。一般同学总是很随意地看一下后面的评语,对中间的批改根本没有耐心和兴趣去看。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作了一些深层次的分析,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
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特别是在时下,“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习题上。不可否认,对于作文教学,老师常常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训练比较少,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写作观念淡薄,写作功底较浅。
其二、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
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课内各种练习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计地严令禁止。农村的学生家长本身知识修养比城镇家长低一个层次,对看课外书常常有一种对立情绪,加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不愿为学生购买课外书,他们往往以为到初中和高学投资才顺理成章。这样,学生每天面对的是他们不甚喜欢的教科书,而真正喜欢阅读的文章却没有机会亲近它们,没有时间欣赏咀嚼。
其三、生活太单调
现在的农村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生活,“走读生”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两点”是家和学校,“一线”就是连接家和校的这条路。住宿生就更单调了,整天圈在学校中,“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本来农村小学生应该比城镇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我们小时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事,但现在他们根本无暇也无机会做这些有趣的游戏。城镇的学生还可以看看博物馆、公园、旅游景点什么的,而农村学生没有这个条件。况且现在有关部门对学生春游或暑期活动不太支持,即使同意了,校长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很少有学校去冒这个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人所在的学校已经好多年没有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了,学生对此颇有意见。语文老师也只得无可奈何。外出活动的计划常常是有的,但就是无法实现,由于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不多,造成生活面狭窄,缺乏丰富的生活知识积累。为了与别的学校竞争升学率,学生在校的时间很长。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天,回到家父母又唠叨不止,无可奈何地被逼到题海中去遨游。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自然就被缩小了,视野不开阔,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小学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其四、教学理念的落后
由于信息交流和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思考。开展所谓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阅读教学上的研讨分析,很少有作文公开课,对作文教学专题的研究更少之又少。许多老师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往往不去静下心来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进学生的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是长期重复无效的劳动:作文——批改——讲评。
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地探索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作文教学仍然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应该说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尤其是高考、中考中话题作文的不断推出,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必将为作文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针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
老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年级的目标计划,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各种题材的作文。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立意、谋篇布局、写作顺序等方面,有侧重的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以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求。
二、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舞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笔者曾多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一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坚持写作练习灵活多变,倡导自由式作文和专题作文相结合。在自由式作文中,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现象等皆可成文。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在专题作文中,老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从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去思考,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能顺利地完成作文。经过逐步的训练,学生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分析社会的种种现象。他们学会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
三、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积累作文素材
顺应作文教学的规律,教师要脱离作文数量的束缚,提高作文质量,就必须在训练作文基本功上下功夫。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指导和训练: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老师不要企图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笔者在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按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读书心得,及时表扬或在班内交流。利用阅读课,有针对性地搞专题讨论,学期末搞一次读书笔记大展览,由同学们投票进行评比。通过上述活动,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形式灵活多样
作文批改是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老师的批改,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重视和改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习惯;可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求学的良好习惯。因此,老师既要注重作文批改,又要采取多种形式。从批改者的角度,作文批改可分为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和师生共同批改三种形式;从批改的方式来看,老师批改可以分成精批细改、只批不改和不批只该三种形式;学生批改可以分成自己批改、相互批改和分组批改三种形式。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精批细改,允许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批语应避免呆板,要生动形象、新颖,使学生便于接受。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作文讲评,选佳作当范文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评析,和自己的作文比较优劣。鼓励找出差距,寻找提高的途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将对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