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小小运动会
小小运动会 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的信息窗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9加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9加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教师向学生明确运动员的选拔要求,让学生课前分组选拔。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运动会就要来临了。开展运动会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进行运动会的报名。(出示课题:运动会报名)
师:下面请每组选出的运动员上台。(每组的运动员上台。)
小组的同学能够选你们当我们班参赛的运动员,说明大家是非常信任你们的,老师也相信你们。
2.提出问题
师:凡是参赛的运动员每人都要佩带一个号码,大家想一想,我们班需要多少个号码?
生:只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知道了。
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运动员的人数呢?
生甲:可以计算赛跑的和投沙包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9+6=
生乙:刚才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式:6+9= 生丙:其实,要算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算一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
(1)探索9+6的算法。
A.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B.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C.组间交流:
生甲:我用数一数的方法......生乙:我先把6分成1和5,9+1得10,10+5得15。生丙:我把9看成10,10+6=16,16-1=15。......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表扬.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吗?(2)探索6+9的算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下6+9得多少。A.让学生独立思考。
B.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C.组间交流,教师对于由9+6=15想出6+9=15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和鼓励,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积极性。
(3)小结与回顾:过刚才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需要多少个号码,并研究9+6、6+9的算法。这也是课本第93页、第94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边看书,一边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将书上的方框、括号填完整。
(4)自主学习,巩固新知
1、教科书第94页下面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名志愿者?(先让学生用完整的一、两句话说明图意,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把正确的列式填在书上,同位说一说算法。)
2、算一算,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得数。师计时,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订正时,引导学生看板书寻找规律。
四、练习与应用 1自主练习第9题。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动物?为什么把小猫和袋鼠连在一起?你还能找
出这样的好朋友吗?
2.自主练习第11题
一共有多少萝卜?学生自己看图,列算式。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3.自主练习第12题。
让学生看图编个小故事,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让学生尽情地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交流时,先组内交流,再组间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的信息窗口二。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借助“运动会分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3.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运动会开始了。开展运动会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上节节课我们已经进行了运动会的报名,这节课我们说说运动会中大家的饮水问题。(出示课题:领饮料)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运动会领饮料的地方,大家都领了多少饮料。
2.提出问题
师:现在有两个小组在那里领饮料,哇,原来有果汁还有矿泉水两种,我们看看他们的情况:
一组领果汁8瓶、矿泉水6瓶;二组领果汁7瓶、矿泉水8瓶,现在大家算算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生:只要算一算把一组领的果汁的瓶数和矿泉水的瓶数加起来就行了。
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总数呢?
生甲:列式:8+7= 生乙:刚才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式:7+8= 3.解决问题
(1)探索8+7的算法。
A.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B.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C.组间交流:
生甲:我用数一数的方法......生乙:我先把7分成2和5,8+2得10,10+5得15。生丙:我把8看成10,10+7=17,17-2=15。......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表扬.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吗?(2)小结与回顾:过刚才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一共领了多少瓶,并研究8+7的算法。这也是课本第98页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边看书,一边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将书上的方框、括号填完整。
(二)自主应用,巩固新知
教科书第99页的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先让学生用完整的一、两句话说明图意,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把正确的列式填在书上,同位说一说算法。)
(三)自主练习
1.说出下面几道题的得数。
8+5 5+8 8+4 4+8 8+9 9+8 8+6 6+8 8+7 7+8 3+8 8+3 2.自主练习第5题和第9题是引导学生写算式的练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次序写算式,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四、教学随笔: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信息窗3。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会的凑十法学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3.口算:
7+()=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学习新课.
师(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生:用凑十法)
师: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生:9和1凑成十)师:8加几怎样凑十?(生:8和2凑成十)
师:那7加几呢?(生:7和3凑成十)
师: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三)解决问题
师:现在大家看教科书第101页的图,再看你说我讲里面的问题:1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并且用上这个问题呢?请大家与同桌合作一块想想怎么编呢(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生:一号运动员投进篮子里7个,篮子外面没有投中的有4个,一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
师:很好,那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么列式呢,怎么算?(板书:7+4=)7+4= 这个式子该怎么算呢,现在大家思考一下,老师一会要叫同学到前面来边口述边演示算的过程(请同学回答)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先把4个分成3个和1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1个,就等于11个。
师:现在请大家再看一个问题:2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
(先让学生用完整的一、两句话编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把正确的列式填在书上,同位说一说算法。)
四、走进生活
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老师领同学们到商店去看看好吗?出示准备好的标有价钱的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每样物品的价钱。你需要哪两样东西选好后,算一算需要多少钱?需要帮助的同学请举手或找同学帮助。教师参与到活动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节数学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教学随笔: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页回顾整理中蓝、黄、红营区内容。
二、教学目的
1、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0—9 的数字卡片,教师准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数学大本营去看看,高兴吗?在大本营的各个营区,都为同学们准备了数学题,只有你完成这些任务,才可以到大本营去参观,有没有信心?
(二)回顾整理 1.蓝旗区
师:在蓝旗区,为同学们准备了1—10的卡片,请两个同学一组,同时出一张卡片,把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谁先说出得数,谁算胜利。
学生练习。2.黄旗区
学生拿出写有20以内进位加法的36个算式卡片,4人为一组,教师先让每组中一个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你们小组有一人说得数,其他学生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3.红旗区 投影红旗区图。
师说:看看图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师问: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先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我还看出横着看第一行得数都是11。进位加法以第一小组为例放给小组以讨论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工协作,按规律找卡片并且填完整。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回顾整理,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随笔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106页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现在,我们先来比赛,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得快。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
两队少先队员进行交流活动的情境图。练习时,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补充,互相学习。
2.自主练习第8题。
投影学生课间活动的游戏图。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看一看画面。然后,拿走投影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大约有几个小朋友?再数一数,看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可完全放手,训练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二篇:小学数学《小小运动会》教案
《小小运动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利用基本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培养创造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欣赏能力。
2.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建立起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数学余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观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运用自己已学知识创造性的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小小运动会”。师:“瞧,这是谁?”(课件出示淘气)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放录音)听清楚了吗?现在我们就跟着淘气去参加“小小运动会”吧!(板书:小小运动会)
二、“小小运动会”中的学问 活动一:学生拿出邀请卡计算
师:瞧!在你的桌子上有淘气发给大家的邀请卡,请看到你们的邀请卡,只有把卡片上的算式全部做对,并认真检查的同学才能得到邀请。师:检查完的请坐直,XX来汇报。
师:请全对的孩子举起你的邀请卡,恭喜大家,现在淘气就正式欢迎同学们进入会场,你准备好了吗? 活动二:开幕式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简单的图形(课件出示)
淘气:请欣赏大型空中表演,首先出场的是大雁代表对,它们正以人字形的队伍飞翔在蔚蓝的天空。(课件出示)
淘气:接下来,现在出场的是蜻蜓代表队,蜜蜂代表队,请欣赏它们的表演(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观看了入场表演,现在请你们带上你的亮眼睛仔细观察这些队伍,从队伍中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你是在哪支队伍中找到的哪些图形,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 吗?想一想,想好的孩子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请生汇报)
生:我在蜻蜓队找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我在蜜蜂队找到了长方形和圆。师:掌声送给回答问题非常完整的孩子。孩子们的眼睛真亮,观察的很仔细,看来我们班的孩子对以前学过的图形掌握的都不错,把我们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找到了。
师:小猪班纳看着大家今天这么棒也忍不住想考考大家了,你敢挑战吗?(课件出示)
(猪:蜻蜓多还是蜜蜂多?)师:你能估计一下谁多吗?
师:你们估计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正确判断出到底谁多谁少?(生:数一数)师:(汇报)你是怎么数的呢?
师:想一想,怎么数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又快速呢?
师:对,那现在就请你选择圈一圈或者做标记的方法来数一数吧!把答案写在相应的答题卡空里,比一比谁数的又准确又快速.师:数完的小朋友用行动告诉刘老师,蜻蜓有几只?蜜蜂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生:蜻蜓有25只,我是一只一只地数的.师:有不同数法吗? 生:两只两只,三只三只„„
师小结:孩子们的数法都不错,不论是一只一只地数,两只两只地数,都能数出来蜻蜓有25只,蜜蜂有36只,所以蜜蜂比蜻蜓多,蜻蜓比蜜蜂少。
师:那蜜蜂比蜻蜓多多少呢?你能列算式解答吗?(能)请在答题卡上列出算式,并解答。
师:现在请一个最会举手地孩子来汇报。生:36-25=11(只)
师:和他一样的请坐直,刘老师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生:因为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用减法计算。也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几,所以用减法计算。师:掌声送给他„„ 活动三: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开幕式结束了,我们还是到运动场上去看看吧,想去吗?(想)(出示课件)
师:瞧,运动场上真热闹,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还有的在爬树,请你仔细观察,找一找,在运动场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兔有18只;小猴有27只;小狗有34只;袋鼠有9只。师:观察的真仔细,咱们一起来把信息读一遍。
师: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能)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问题与同桌说一说(生交流提出问题)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告诉大家?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看着4个信息,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咱们就选3个问题来考考大家
师:第一题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能解决吗?(能)请把算式列在答题卡上。师:请一个孩子来汇报,18+34=52(只),和他一样的请坐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生:求的是总数,所以„„
生:求一共就是把他们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依次出示问题,问方法原因)1.小兔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2.袋鼠比小兔少几只?
3.请问袋鼠增加多少只就和小狗一样多?
师:解决第3小题,这个问题比较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题有点难,你会解决吗?试一试,在答题卡上写出算式。生:34-9=25(只)生:9+25=34(只)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要求袋鼠再增加多少就和小狗一样多,就是求小狗比袋鼠多几只,所以用减法。(齐读算式)
师总结:可见,当两个数在比较,不管求谁比谁多,还是求谁比谁少都在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减法。
3、拓展
师:袋鼠和小狗比了只数以后,他们马上去参加喇叭紧张而激烈的跳绳比赛,瞧,比赛结果出来了。
师:请两位小朋友来扮演小狗和袋鼠小狗和袋鼠,小狗说:“我跳了30下”,小袋鼠说:“我比小狗多跳20下”,问袋鼠跳了多少下?
师:小狗跳了30下,袋鼠跳的比小狗多20下,也就是比30多20,要求比30多20是多少,也就是在30的基础上增加20,所以用(加法)师:在纸上列出算式,30+20=50(下)
师:30表示小狗跳的30下,20表示袋鼠比小狗多跳的20下,50表示袋鼠跳了50下。
师:小动物们提出喇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3班的同学可真能干都能列式解决。5、18—9找一个问题 活动四:为运动会设计奖杯
师:第一届的奖杯里面有什么图形,第二届的奖杯里面有什么图形„„请你设计第三届的奖杯。
总结:
这节课的设计注重喇叭多维课程目标的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小小运动会”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
2、通过“设计奖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巩固百以内加减法及图形知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剪刀、胶棒、彩笔、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动物王国的小小运动会开幕了。
1、开幕式上:蜜蜂、蜻蜓、大雁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从它们的表演中,你能找出哪些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看图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蜻蜓、蜜蜂谁多?多多少?蜜蜂比大雁多多少?
大雁、蜻蜓共多少?……
学生提出问题,有他指名解答。
2、运动场里,激烈的比赛已经开始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多)
汇报:(1)参加各项比赛动物分别有几只?
(2)参加两项或三项比赛的动物共几只?
(3)猴子比袋鼠多几只?猴子比兔子和小狗的和少几只?兔子比狗少几只?
小狗比猴子和袋鼠的和多几只?
(4)这次比赛设几个项目?
二、比赛结束了,冠军将得到一个漂亮的奖杯,你们能设计一下吗?把附页3中的图形剪下来,拼一拼,再涂上颜色。比一比谁设计的奖杯最漂亮。
三、你们设计的奖杯都很漂亮,小动物们可高兴了,现在它们要回家休息了。(出示图)有两辆车,每车最多坐50人,这些运动员够坐吗?说一说你的道理。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运动会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运动会学案
课
题:小小运动会 课型: 新授
主备人:杨海燕
使用时间:
姓名:
组
别: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利用基本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欣赏能力。
2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建立起积极的情感体验。
4渗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学习重点]: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创造性的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课前尝试] 口算:
19+2=
23+18=
24+6=
32+19= 43+8=
18+3=
56+7=
21-7= [课堂探究] 比大小。(在括号里填上“>”、“<”或“=”)
12+9()12
21-8()18
23+8()31
42-5()35
13+18()32-18
二、把每组两个数先加后减。
(32
26)
(63
28)
(32
25)
和()
和()
和()
差()
差()
差()[课后检测]
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
90-45=
76-48=
48-12=
65-57=
24+36=
19+57=
52-38=
72-63=
[作业设计] 解决问题
1、篮球32元,羽毛球拍46元,玩具车54元,皮球2元。(1)买一个篮球和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花了多少钱?
□○□=□(元)
(2)一辆玩具车比一个篮球贵多少钱?
□○□=□(元)
(3)一副球拍比一辆玩具车便宜多少钱?
□○□=□(元)
(4)如果每种都买一件100元够吗?
第五篇:小小运动会
《 小 小 运 动 会 》
【设计理念】 运动会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电视中或现实生活中看过运动会,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巧妙创设情境,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使运动会开幕、比赛、发奖到运动员回家一系列活动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突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重点难点。
【说教材】教材分析: 《小小运动会》是北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小小运动会》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和有趣图形以后安排的一项实践活动。它通过小小运动会的情境综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也渗透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思想。学生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与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会这一情境中进行复习,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
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立足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情境里亲自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流程】
一、设情引趣,揭示课题
课程实施建议提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把大森林吹绿了,也把小动物们吹醒了。它们有的在盖新房,有的在找食物,有的在做游戏,过的非常开心。森林大王也没闲着,它和它的大臣们正为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做准备。你们想不想成为运动会的小观众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儿童天生好奇,当孩子听到小动物们要举行运动会时,可能会想:“小动物们的运动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将学生引入了情境,并揭示课题。
二、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四块教学活动:
活动一: 开幕式中的数学问题。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在运动会上能找到哪些图形?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加强对图形的记忆。活动二:运动会上的数学问题《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部分我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在汇报交流时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顺利达成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目标,同时有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活动三:为运动会设计奖杯,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创新,并使他们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也学会评价,体现数学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图形的欣赏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活动四:帮运动员分配车辆教材的最后设计了帮运动员分配车辆(出示图片)“比赛结束,小动物们要回家了,现在有两辆大客车,每辆最多坐50名,运动员够坐吗?”这是一个开放性多答案的问题,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怎样分配在车辆里,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体现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会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活动结束:我让学生说说收获,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也别忘了加强体育锻炼。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我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兴趣为重、生活为实”的现代理念为先导,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之门,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之光,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