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7:3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第一篇: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

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似乎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

第二篇: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合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iàn”。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iā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心里一惊:遭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第二课时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谜。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谜,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师、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似乎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

第三篇:李镇西 孔乙己 教学实录

我教《孔乙己》(李镇西)

时间:1997年10月9日

地点: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乙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那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

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人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

(学生思考)

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

教师:为什么?

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乙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

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

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众学生:死了。

教师:根据何在?

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教师:嗯,孔乙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

(学生思考)

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

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

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乙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乙己,是哪一段?

众学生:第四段。

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乙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乙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

(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

男生B:从作者对孔乙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

教师:依据何在?

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

男生I:作者通过对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乙己在……

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乙己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

男生I: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

教师:这说明什么?

男生I:说明孔乙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

教师:好,继续讲下去。

男生I: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教师:这又说明什么?

男生I: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

教师:对了,本来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

男生I: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这说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较懒惰。

教师:好,还有吗? 男生I: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

教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乙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孔乙己是个“懒汉”,第二位发言的那位同学说孔乙己是“书呆子”,那么,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乙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女生E: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男生J: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

男生K: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

女生F: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李老师把我的理解也抛出来。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供同学们参考。

(出示投影片,并解说)我从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乙己刚出场时,动作是“站着喝酒”,还有“排出大钱”——注意这个“排”字,特别传神。我这儿不作详细分析,但可以作个比较。你们以后读高中要学鲁迅的另外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里面写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钱的呢?“满把铜的银的一抛:„拿酒来!‟”而孔乙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这不同的动作神态,显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态。好,我们接着看,身材“高大”,这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脸色“青白”,衣着是“长衫”,语言是“之乎者也”、“高声嚷”、“争辩”,遭遇呢,可以从“伤痕”上看出来。这里的“伤痕”不止是指肉体上的,还是指……

众学生:精神上的伤痕。

教师:很好,还是指精神上的伤痕。现在,我可以对孔乙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板书)总之,孔乙己是一个弱者的形象。

这是小说开始时,为我们展现的孔乙己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弱者,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小说后半部分几个自然段的有关描写,看一看孔乙己在身材、语言、脸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默读,思考,小声讨论)

教师:好,刚才同学们在下面议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乙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

众学生:“黑而且瘦”。

教师:嗯,“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是高大,现在还高大吗?

学生:不高大了。

教师:为什么?

女生G:他的腿被人打断了。教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推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

众学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

教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同学们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女生F: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

男生G: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还有他“声音极低”、“低声说道”、“恳求”等等,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

教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

男生L: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和,但这个“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

教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乙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什么由于什么原因呢?

众学生:孔乙己还欠着掌柜十九个钱。

教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女生H: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的死。

教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乙己死呢?

众学生:也没有。

教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众学生:(读)“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教师: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说写出了孔乙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同学们想想,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

学众生:(看书、思考)中秋节前后。

教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

男生M:腿被打折了。

教师: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乙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男生B: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同情。

教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男生B: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肃瑟的,而孔乙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

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说。

男生N: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乙己的必然死亡。

教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学们再看一看,孔乙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女生I:孔乙己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

女生I:其他人都没看见。

教师: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

女生I:周围的人在“说笑”。教师: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

女生I:“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是啊,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乙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这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乙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

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题,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乙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

(学生开始思考)

男生O:“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教师:好,可以。

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

男生G:“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

(众鼓掌)

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学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乙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乙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乙己的身份和性格。

第一,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20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乙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

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点]

富于创造的教学设计 吴玉明(成都教科所语文高级教师)

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李镇西老师一堂《孔乙己》征服了所有听课老师,产生了轰动效应,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名。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老师的这堂课真正把学生激活了。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奋,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课堂气氛热烈和和谐。借班上课,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实属难得。而课堂的生机勃勃,学生的积极投入,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的设计。其创造性表现在:

1.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思维闸门。开始老师不急着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想不囿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创造性地思考,大胆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思维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

2.用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究。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迎刃而解。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就是这个“悟”字,即能否领引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进入了,则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没进入,学生的情感活动仍然游离于作品之外,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对作品条分缕析,学生仍不能理解。

第四篇:中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中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我校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能有效开展,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以下规章制度。

(一)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每学期系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作好学习笔记。广泛阅读教育报刊杂志,每学期至少能围绕一个专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参加不少于20课时的各类培训。指导教师每学期作一次教师培训讲座,工作室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范围内以上的专题讲座。

3、每学期结束,工作室指导教师对工作室成员的学习与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每位成员的实际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建议。

(二)考勤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遵守工作纪律,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报告、教学研讨、课题调研等活动,各项活动要按时签到。

2、对不遵守工作纪律,缺旷较多的成员,将向学校通报。无故缺席三次工作室活动的视为自动退出。

(三)研究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认真做好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材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

2、工作室学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用新课程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特色。

3、虚心接受名师指导、检查、评估,及时向名师汇报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热情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协同名师完成工作室计划。

4、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完成所在年级、教研组交给的工作任务,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传播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指导同学 1

科教师,共同进步。

(四)责任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提高理论素养,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2、工作室的导师要引领团队发展,建立成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注重成果提炼,形成高质量的物化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3、工作室成员要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五)奖励制度

1、工作室设立“工作室优秀成员”等奖项,每学期进行一次评选,评选名额占工作室成员总数的1/5。

2、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依据。

第五篇:《荷塘月色》教学实录及反思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及反思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

海口实验中学 冯家琦 第 一 课 时

师:同学们,课前读过《荷塘月色》了吗? 生:读过了。

师:很好!(板书课题)作为高中的一篇传统课文,现代民主主义战士、著名散文家朱佩弦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笔优美、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品赏的佳作,今天我们就再来认真研读一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本文真正描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段文字? 生:第4、5、6三个自然段。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先来研读本文的第4、5、6自然段。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三段再读一遍,并考虑一个问题:这三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景物?(学生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教师巡回答疑)

生:第4段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的是荷塘四面的景物。

师:归纳得很好!(板书: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物)下面我请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为大家把第4、5、6自然段朗读一遍。读的时候请注意节奏、重音和语气、语调,尽可能地读出的情感。(一位同学表情朗读第4、5、6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认为好就为她来点掌声!生:(鼓掌)

生:好像节奏感还差一点。

师:那就请你为大家再朗读一遍!

(该同学表情朗读第4、5、6自然段后,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知道大家的赞许之情,×同学朗读得的确很好。下面就请大家按照×同学朗读的节奏、重音和语气、语调,把课文这三段一起来朗读一遍。

生:(学生齐读第4、5、6自然段)师:大家读得也很好!这三段文字的确也让人非常愿意去美美地朗读一番。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之美呢?这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研究的重点。现在我请大家来好好讨论研究三个问题: ① 这三段文字分别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② 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的? ③ 这些手法的运用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回答疑)

生:第4段主要是抓住荷叶、荷花、荷香和荷叶下的流水来写的,第5段主要是抓住月光、雾、云和影来写的,第6段主要写的是树、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师:(分别板书每段所写的景物)那么,第二个讨论题谁来回答? 生:这三段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师:(板书:比喻 拟人)生:还运用了映衬的手法。师:请你举例说明。

生:我认为所有景物的互相映衬,才构成了一幅荷塘月色图。特别是„„

师:作者在这里面的确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板书:映衬),譬如: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与月色是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再譬如:荷塘四面的景物对“荷塘月色”也有映衬作用,使得描写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具深远的意蕴。但是,你用“荷塘月色图”来概括这三段文字,恐怕不是最好的!谁的图画中能画出荷香呢?

生:能呀!古人不是画了“踏花归来马蹄香”吗?(同学们鼓掌)师:那你怎么画?

生:画上几只蜜蜂或者蝴蝶不就得了吗?

师:那请问:夜里蜜蜂、蝴蝶还在辛勤工作吗?(同学们大笑)即使我们牵就你一下,就算荷香能画出来,那“蝉声”和“蛙声”恐怕画不出来吧!更何况文中还有那“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还有那“笼着轻纱的梦”、“和谐的旋律”等等,这些都是断然画不出来的。因此应该说,作者这里所描写的除了图画般的美妙之外,还要歌曲般的情韵,梦幻般的缥缈!如此看来,这些文字中还有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我们还没找出来,谁能告诉老师? 生:以动写静。

师:(板书:以动写静)很好!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里面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手法叫“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一种感觉转化、迁移为另一种感觉,例如把嗅觉转化为听觉,或者把视觉转化为听觉,等等。文中有两个非常美妙的句子,就是用通感造出来的,请把它找出来。(板书:通感)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师:好!如此看来,第4、5、6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十分美妙动人,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映衬、以动写静和通感等艺术手法。在这些艺术手法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比喻和拟人。用于描写的比喻主要是借助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点,来把描写对象某种特征更加生动地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拟人主要是赋予描写对象以人的某种特征或情感,从而把描写对象写得活灵活现,摇曳多姿,妙趣横生。(板书比喻、拟人的表达作用)那么,映衬、以动写静和通感又有什么表达作用呢?我请同学来分别说一说。

生:映衬的表达作用,老师刚才实际上已经告诉了我们:是为了使不同的描写对象彼此辉映,融为一体,使描写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具深远的意蕴。

师:(板书“映衬”的表达作用)很好!看来你听课是非常专注的,值得大家学习!你是否可以说说“通感”的表达作用?

生:根据文中两个运用通感的句子,我觉得作者是要把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妙意象叠加到描写对象上来,来表达一种似乎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师:喔!“意象叠加”,“来表达一种似乎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说得太好了!(板书“通感”的表达作用)不过,我得请教一下,这是你看来的,还是你捉摸出来的?

生:既看了,也捉摸了。(同学们大笑)

师:说得好!我们就是既要去多看一些学习资料,也要多去独立思考捉摸。请大家为他“既看了,也捉摸了”而鼓掌!生:(鼓掌)生:我觉得运用通感还能启迪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更好地领会语句的美好意境。师:能不能具体欣赏一下两个运用通感的句子?

生:第一个句子是把嗅觉转化成了听觉。“缕缕清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时断时续,若有似无,就如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无限的飘渺和神秘的遐想。第二个句子是把视觉转化成了听觉。月光和树影无比巧妙的搭配,仿佛变成了旋律和谐的“名曲”,在那静谧朦胧的夜里,不禁使人联想起那些撩人的小夜曲,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幽雅的美感。

师:太好了!真是被你全捉摸透了!既然这样,能不能也试着仿写一两句运用通感的句子?请大家都动动笔写上一两句。(学生仿写)

生:坐着小皮艇在湍急的万泉河里漂流,仿佛在激越的爵士乐中飞翔。生:万绿园朦胧的夜色,仿佛轻柔浪漫的小夜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生:何洁柔媚的表情,犹如一曲温柔甜美的轻音乐,令人沉醉不已。(同学们大笑)

师:好,三位同学写得都还不错,时间关系,同学们课后再去互相交流。下面谁来说说“以动写静”的表达作用?

生:“以动写静”就是为了把静态的景物写活,写生动,写得更有感染力。师:(板书以动写静的表达作用)能举例说明吗?

生: 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通感句基本上都是在“以动写静”。师:到底是“基本上是”,还是“都是”? 生:(犹豫)应该是“基本上是”。

师:那就请你说说比喻句、拟人句、通感句中哪些不是在“以动写静”?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单说“裙”可能是不动的,而说“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就是要表现荷叶的那种婀娜多姿的动态美。

生:“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师:“明珠”和“星星”都是闪闪发光的,正是“白花”那种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动态美的表现。

生:(犹豫)那就“都是”(同学们大笑)

师: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要想真正把景物写活,写生动,写得更有感染力,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本文第4、5、6自然段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

生:老师,您说:我们要想真正把景物写活,写生动,写得更有感染力,“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本文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老师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讨论,注意: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继续进一步研读本文的第4、5、6自然段,而且要结合整篇课文去讨论研究。下节课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师:不过,老师还要给同学们一个课后作业:背诵本文第4、5、6自然段,能不能做到?

生:(异口同声)能!

第 二 课 时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的作业吗? 生:(异口同声)记得!

师:好,现在请大家把课文的第4、5、6自然段一起背诵一下。生:(背诵课文第4、5、6自然)

师:上一节课我们还留下一个讨论题:要真正写好景物,除了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本文第4、5、6自然段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之外,还要关注一个重要问题。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应该是一个什么问题? 生:(异口同声)思想感情!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有关《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问题。首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从写景抒情的角度来看,本文第4、5、6自然段在情感上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生:(异口同声)有!

师:那么,谁能告诉我:作者在情感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本文第4、5、6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是十分美妙的,由此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也是美好的。但是,第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写道:“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很显然,作者此时的心情已经变得非常地不好。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再浏览一遍,然后结合全文讨论一下,看看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生:(浏览全文)师:现在谁来说说? 生:作者在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的心情自然会变来变去的。师:请具体说说?

生:作者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才出门去散心;当他面临“无边的荷香月色”时,心情就变好了;写到第6段末尾时,心情又不好了;当他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时,心情好像又变好了;而最后回家时,心情好像又不好了。师:何以见得作者“最后的心情好像又不好了呢”?

生:因为作者最后写道:“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口;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显然是作者孤独、寂寞心情的写照。师:说得不错!如此看来,作者的情感的确是变来变去的。那么,一篇散文就写这种变来变去的心情有意义吗?

生:(七嘴八舌)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师:那作为一位著名散文家,秋实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讨论,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回答疑)师: 现在谁先来说说?

生:我觉得,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下文都是紧扣这句话来写的,所以这句话是统领全文的文眼。而 “心里颇不宁静”,说明当时作者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因此,本文着重要表现的是作者的那种矛盾的心情。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全文都是紧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写的,因此“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透过这个“文眼”,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因此,本文着重要表现的是作者的那种矛盾的心情。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我同意他关于“文眼”的说法,但不同意本文着重表现作者矛盾心情的说法。师:请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心里颇不宁静”是在说心情很不好,很苦闷,也正因为如此,于是就趁着月光来到荷塘边上散心,虽然他看到了美妙的荷塘月色时,心情一下子变好了,但是马上又变了回去。后来尽管他还想用江南采莲的事来排遣自己不好的心情,但是,他最后还是回到了孤独、寂寞的现实之中。所以,尽管作者努力想改变自己不好的心情,但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这就充分说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极其苦闷的。

师:大家同意×同学的这种说法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很好,老师也非常赞成这种说法。那现在我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和自己在网上查寻的有关资料来说说,朱自清先生当时为什么如此苦闷呢?

生:因为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民主主义战士,所以他处于极度的苦闷之中。

师:说得不错!不过请注意:朱自清先生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民主主义战士,而不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大革命的失败,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他不可能参加革命,也不可能做反革命;他曾经说过:“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战士,面对黑暗现实,他终究还是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所以他只能如×同学所言:“处于极度的苦闷之中”。朱自清先生的这种苦闷,正是他作为一位民主主义战士爱国情怀的体现。如此看来,本文的叙事也好,写景状物也罢,是有着深刻而良苦的用心的,其主题是十分深沉的——一句话:(板书:因为爱国爱家而苦闷)生:老师,那么我们是否能把“强烈的爱国爱家的情怀”看作是本文的主题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点意思,大家怎么看?请互相讨论讨论。生:(七嘴八舌)生:我看可以直接把“强烈的爱国爱家的情怀”看作是本文的主题。因为我们必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我看不能!因为如果我们这样来看,那么如老师刚才所说的,作者那种“深刻而良苦的用心”就荡然无存了。师:我觉得两位同学的说法其实并无矛盾,研究把握作者“深刻而良苦的用心”,不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吗?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正是为了把握作者“深刻而良苦的用心”吗?不过,我这里还真有一些可以“见仁见智”的问题要让大家来讨论讨论。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的第三大题:这里共有四则材料,前三则材料都对朱自清的散文作了充分的肯定,而第四则材料虽然是对朱自清的散文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但是以反面批评为主的。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谈谈各自的看法。

生:我喜欢《春》和《绿》中的那种汹涌澎湃的激情,喜欢《背影》中的那种深挚淳厚的父爱,也喜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那种色彩斑斓的凄婉,同样喜欢《荷塘月色》中的这种低回清丽的苦闷。一个纯真而多情的朱自清总能在我们的心中唤起各种情感的共鸣。生:我所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并不多,无法站到余光中的高度去评价朱自清的散文,但是从我们学过的《春》、《背影》与《荷塘月色》来看,我不赞成余光中批评朱自清“宜于静态的描写,可是想象不够充沛”的说法。就说《荷塘月色》吧,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就是本文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色,而且,从其中所运用的众多美妙的比喻句、拟人句和通感句来看,朱自清先生的想象应该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生:对!请大家听我朗诵几个句子:“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这是朱自清先生《绿》中的句子,难道这些想象还“不够充沛”、不够动人吗?

师:好了,几位同学说得都很有自己的见解,也说得比较中肯。可能还有不少同学要为朱自清先生鸣不平,不过,余光中先生在某些方面对朱自清先生有所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所以我们也不能来一味地批评余光中先生。只是有一点:我们要多读一些书,多一些各方面的积累,不迷信权威,多一些独立的思考和自己的见解,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设法找到余光中先生的《名作欣赏》,对照《荷塘月色》认真作一番研究性阅读,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写下来,要求不少于600字。能不能做到? 生:(异口同声)能!(下课)。

【教学反思】

本教学实录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新课程理念,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具有三大特点:

一、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设计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理念是《课标》和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教学实录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基本理念。

《荷塘月色》的第4、5、6自然段是文章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的重点所在,而文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则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上,本教学实录首先是用重锤敲打教学的重难点,用了全部教学时间的近八分之七,以强化“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本着“必修课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的原则,通过反复朗读乃至熟读成诵,通过对描写对象、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反复鉴赏玩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使他们“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见《课标》第8页)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通过各种循循善诱的手段,积极组织引导学生逐步地从文章局部内容情感的表达,到全文情感流露的表象直至使学生准确地探明作者“深刻而良苦的用心”,始终在努力实践着一个理念:“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见《课标》第8页)

二、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它有利于“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教学实录积极有效地实践了这种理念。在本教学实录的第一课时中,学生读书、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等活动共7次,答问、提问和交流共28人次;在第二课时中,学生背诵、浏览课文、讨论和课外作业等活动共6次,学生答问、提问和交流共20人次。这些数据不仅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提供了“过程和方法”上的保障,同时也为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绝非是一两节课所能奏效的,必须依靠在长期的教学中真正转变教师的职能,真正确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真正建立师生平等的教学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人格,同时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自己的主体意识,努力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去调整学习心态,去探寻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要实现此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两课时的教学实录中,师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学生的学习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境况的仅仅只有一个环节,那就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关于通感的知识,而其余的时间,学生都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进行着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而且,教学过程中诸如学生对有关问题的争论,答问时的那种执着的辩解,包括学生对课文有关背景资料的查寻占有,在老师追问时的种种表现等等,无不体现着学生较强的主体意识,无不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光芒,同时也真正造就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收到了让人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努力营造“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课标》比任何时候都突出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就随之而出现了种种因过分地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淡化教师主导的教学现象,有的甚至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语文课堂自学;有的只要一上公开课,就是搞那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热闹闹,有的整堂课都是学生的讨论、交流,完全忽略了教师的启发引导、释疑解难,更不要说必要的知识讲授,完全置“教师”的天职于不顾。这些现象完全是对语文新课程和对《课标》的曲解,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一种偏失。这也是一些新课程实验区出现语文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教学实录力求走出上述误区,反朴归真,努力营造着“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为有效地提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质量进行积极的尝试。

关于本教学实录是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主要说一下关于教师主导的问题。对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问题,《课标》中有明确的解答,就是要“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本教学实录正是根据这个要求去积极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巧妙地选择教学切入点。在本教学实录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完全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思路和课文结构的顺序,直接从课文写景抒情的绝佳处切入,集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去学习研究作者写景抒情的精妙手法,引导学生去品赏玩味作者造语设境的审美情趣;其次,对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盲点或不可知的内容(如关于通感手法的运用),包括在学生对某些问题争论不清的时候,教师仍然采用讲授法实施教学,忠实地履行着“教师”应有的职责;再次,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密切关注学生出现的各种偏失和错误,及时地予以引导启发,使其自觉自悟;或者通过讨论、交流、责询、归谬等方法去予以纠正,有时在黑白是非的问题上,“教师”则直接一锤定音,绝不模棱苟且地去做“主体”的配角。正是通过这样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才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得到健康地发展,“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才得以真正形成, 而课堂教学才真正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下载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康中学名师工作室方案

    南康中学名师工作室方案 一、名师工作室指导思想 名师工作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由我校特级教师领衔,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

    海棠中学中学名师工作室请示

    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中学 关于申请成立左贵明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的 请 示 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我校根据长寿区教委《关于成立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相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在......

    太阳名师教学实录

    太阳名师教学实录(名师) 第一课时 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师:敢积极发言吗? 生:敢。 师:我现在要提课堂上的第一个问题。不管问题有多难,不管你会不会答,你都敢尝试一下的,请举手。(......

    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李镇西)

    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的一次作文评讲课李镇西时间:1999年5月 地点:成都石室中学 以前我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观后感(范文大全)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观后感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 钟四海 500-800字难以将两个视屏感受讲清,所以本文只谈视屏(上)的郭教师所讲的那堂课的课堂实录的观后感。 在这节课......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及反思5篇

    《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鉴赏的佳作。上一节课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文章结构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和梳......

    2014年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4年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4年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过去的一年,地理工作室充实而忙碌。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加强了地理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在理论......

    东都中学名师工作室活动计划

    东都中学名师工作室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与上级教研部门密切配合,以课堂展示、课题研究、及理论培训的方式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各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