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高中语文遨游建筑天地间教案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解析
遨游建筑天地间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梁思成、林徽因知难而进的可贵品质。
2、感受梁思成、林徽因两人对中国建筑的挚爱深情。
3、学习文中引用资料的多样性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梁思成、林徽因知难而进的可贵品质;学习文中引用资料的多样性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文章的层次。【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描述梁思成与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些情况。
二、讲述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间的分歧与妥协。
三、讲述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的学业收获。】
(二)学生阅读相关段落,讨论思考:
1、林徽因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从中可见出她是怎样的女子/ 【提示:林徽因先遇到的难题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只收男生,因为建筑系学生常要彻夜赶图,而无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面对难题,她“不肯就此妥协”,结果“大学档案显示,自1926学年春季班开始,林徽因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而下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费慰梅在课文是这样叙说的,“她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这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 此外,两人的个性和脾气南辕北辙,在婚前的这段时期,彼此仍有待调适。但在工作方面,却达到了很好的和谐。“上大学的头一年,徽因和思成之间经历了一番感情的挣扎,有时竟爆发为激烈的争吵。他们俩的个性和脾气南辕北辙,坐在婚前的这段时期,彼此仍有待调适。”在林徽因读书期间,父亲猝然去世,对她也是一个考验。上述难题,她都克服了,并且她的个性还得以保存。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聪慧能干、有个性、有事业心的现代女性。】
2、本文采择了梁启超的家信、梁思成的作业、林徽因的访问记,说说这些素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具体内容见课文。提示:梁启超的家信既反映了梁思成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困惑,也表达了梁启超对于勤奋与天才关系的正确认识。梁思成的作业说明了他成绩优秀、学习刻苦、做事细腻认真。对林徽因的访问记则从侧面反映了林徽因的活泼聪明以及热爱自由地的性格。】
(三)表达交流: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里说:“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1 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梁思成是怎样做的?从梁启超写给梁思成的这封信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梁启超给梁思成的家信里提到的情形,正是所有人在追求学问和事业当中会遇到的疑问。任何人的学问都不可能仅靠天赋一蹴而就,做学问离不开勤奋严谨的精神。勤奋有时候就表现在重复练习,耐心探究上。这个过程表面上似乎是磨损人的兴趣和灵感,但实际上它却是天分的必要补充,学问的进步必须扎根于这种反复甚至枯燥的练习中。】
(四)归结写法:本文善于使用各种各样的资料(书信、笔记、同时同学、国际友人等),从材料的角度各异的观察中,可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与情感力度的作用。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篇:高中语文 一个学派的诞生学案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课题:《一个学派的诞生》
学习目标:
1.理清叙述顺序,了解文章内容。2.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体会费米学派成员独特的精神风貌,开拓学生的眼界,防止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僵化
学习重点、难点:
2、3 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完成下面题目: 1.了解恩里科·费米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裔 物理 学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开始中子物理学研究,被誉为“ 中子物理学之父 ”。首创了β衰变的定量理论,负责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续链式裂变核反应堆,发展了 量子理论。他对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方面均有重大贡献,被称为最后一位 “文武双全” 的物理学大师。
2、本人的传写对象是 以费米为核心的科学团体费米学派,“一个学派的诞生”中的一个学派是指物理学罗马/费米学派,这个学派代表人物有 费米、柯尔比诺 拉赛蒂、阿马尔迪、塞格雷、马约拉纳、佩尔西科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探讨)
1.思考文章是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物理学罗马学派? 参考答案:第一是介绍罗马学派的形成的过程.
第二是描述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
第三是介绍罗马学派对费米量子理论的推广情况.
2.费米学派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参议员柯尔比诺有一个雄心-------复兴意大利的物理学,为此,他着手建立罗马学派。其次,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尤其是费米,拥有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天才,以及对物理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超乎寻常的热情。而他们的学生阿马尔迪、塞格雷和马约拉纳,也被导师们的天才和热情、被物理学的热情,对富于挑战和创造性的人生的热情。
(2)这个团体年龄性格相近,充满了欢乐与活力,个性都得到发扬,各得其所,教学和研究的方式都十分个性化,具有一种轻松活泼不拘一格的学风.
3、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很有特点,这个特点是怎样的?
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脑子想到什么就问题,就问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并不根据预定的计划;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他的问题
学生小结:如何能快速而准确地从文中筛选整合出答案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1、作者是为亲人作传,注重于生活细节的描写,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细节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有何作用?(如事物细节、人物肖像细节等)
参考提示;通过文章一些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体会文章那充满生活气息的感染力,.体会费米学派成员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人物性格特点:(个别分析即可)
费米:朴实、P70 第 1段 刻苦专研、博学多才、热心科学P71 第 2段 成就显著、有威望 P74 第1段
拉塞蒂:意志坚决、P70 2段 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极探索、谦虚P 74 第2段 柯比诺:精力旺盛、志向远大、智力敏锐、判断深刻、斗志昂扬P71 第1段 善辩贤才、做事专注P71 第4段 爱德华;顽皮天真、爱开玩笑、塞格雷:天性审慎、好奇心强P72 第2-
8、段 脾气火爆P73 倒数第2段 学生小结:细节描写在传记中的作用:(参考答案)①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③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④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2、文中说费米学派的成员“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的严肃工作里”。你觉得科学工作中可以容许这样的态度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性.相反,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的研究中,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值得注意的是,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
三、拓展提升:
逃礼
费米认为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他从来不愿意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某些无聊的应酬上。
那是1930年的一天,罗马王宫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意大利的王子举行盛大的婚典。头一天费米就接到一张烫金的请柬。他反复地看着这张高贵的请柬,心里矛盾重重。去吧,就要浪费掉金子般的时间;不去吧,这是王子的婚典,未免有不恭之嫌。怎么办呢?他苦苦思索,始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干脆不去!”他最后横了心。吃罢早饭,费米和往常一样,穿着工作服,自己开着车向实验室驶,去。但一件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半路碰到了庆贺婚礼的队伍,警察已封锁了街道。而费米要到实验室,再无别路可走。费米坐在驾驶室里,心烦意乱。实验室去不成了,只好去参加婚礼吧!他抬头看看通往实验室的道路,仿佛觉得那些迷人的仪器正要向他叙述一个迷人的秘密。他皱起眉头,忽然,灵机一动,把发给他的那张请柬递给车前的那位警官,并说:“警官先生,我是费米的司机,他正在实验室工作,我是奉命去接费米先生参加王子婚礼的。”警官看了看请柬,又打量一番费米,做了个手势,准许他经过。费米高兴地几乎停止了心跳,油门一踩,车子便沿着被封锁的街道,飞快地驰向实验室,他度过了有价值的一天。
根据上面一段文字,概括费米的形象并简析。(提示:珍惜时间、热爱科学、务实、机智等)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讨:
1、文中说费米学派的成员“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的严肃工作里”。你觉得科学工作中可以容许这样的态度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性.相反,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的研究中,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值得注意的是,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
2、诗歌知识运用:课文最后引用了佩尔西科的叙事长诗,这首诗在文中有何作用?你觉得这首诗从诗歌的角度看,它优美吗?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答:这首诗歌在文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渲染了这篇课文的风趣活泼的文风。但从诗歌本身的角度看,它的艺术价值是不高的,称不上优美。它其实只是首先开玩笑而信手写的打油诗。
3、比较阅读:本文和《在哈金森工厂》一样,都是由亲人为传主写传,结合本文来谈谈这样来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由于作者的身份特殊,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所以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并贯注了深厚的情感,文章因而极富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小结课文:
三、拓展提升:
逃礼
费米认为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他从来不愿意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某些无聊的应酬上。
那是1930年的一天,罗马王宫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意大利的王子举行盛大的婚典。头一天费米就接到一张烫金的请柬。他反复地看着这张高贵的请柬,心里矛盾重重。去吧,就要浪费掉金子般的时间;不去吧,这是王子的婚典,未免有不恭之嫌。怎么办呢?他苦苦思索,始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干脆不去!”他最后横了心。吃罢早饭,费米和往常一样,穿着工作服,自己开着车向实验室驶,去。但一件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半路碰到了庆贺婚礼的队伍,警察已封锁了街道。而费米要到实验室,再无别路可走。费米坐在驾驶室里,心烦意乱。实验室去不成了,只好去参加婚礼吧!他抬头看看通往实验室的道路,仿佛觉得那些迷人的仪器正要向他叙述一个迷人的秘密。他皱起眉头,忽然,灵机一动,把发给他的那张请柬递给车前的那位警官,并说:“警官先生,我是费米的司机,他正在实验室工作,我是奉命去接费米先生参加王子婚礼的。”警官看了看请柬,又打量一番费米,做了个手势,准许他经过。费米高兴地几乎停止了心跳,油门一踩,车子便沿着被封锁的街道,飞快地驰向实验室,他度过了有价值的一天。根据上面一段文字,概括费米的形象并简析。(提示:珍惜时间、热爱科学、务实、机智等)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1.作者是为亲人作传,注重于生活细节的描写,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细节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有何作用?(如事物细节、人物肖像细节等)
参考提示;通过文章一些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体会文章那充满生活气息的感染力,.体会费米学派成员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人物性格特点:(个别分析即可)
费米:朴实、P70 第 1段 刻苦专研、博学多才、热心科学P71 第 2段 成就显著、有威望 P74 第1段
拉塞蒂:意志坚决、P70 2段 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极探索、谦虚P 74 第2段 柯比诺:精力旺盛、志向远大、智力敏锐、判断深刻、斗志昂扬P71 第1段 善辩贤才、做事专注P71 第4段 爱德华;顽皮天真、爱开玩笑、塞格雷:天性审慎、好奇心强P72 第2-
8、段 脾气火爆P73 倒数第2段 学生小结:细节描写在传记中的作用:(参考答案)①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③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④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2.文中说费米学派的成员“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的严肃工作里”。你觉得科学工作中可以容许这样的态度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性.相反,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的研究中,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值得注意的是,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
课后练习:
(1)诗歌知识运用:课文最后引用了佩尔西科的叙事长诗,这首诗在文中有何作用?你觉得这首诗从诗歌的角度看,它优美吗?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答:这首诗歌在文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渲染了这篇课文的风趣活泼的文风。但从诗歌本身的角度看,它的艺术价值是不高的,称不上优美。它其实只是首先开玩笑而信手写的打油诗。(2)比较阅读:本文和《在哈金森工厂》一样,都是由亲人为传主写传,结合本文来谈谈这样来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由于作者的身份特殊,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所以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并贯注了深厚的情感,文章因而极富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三篇: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16六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课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六、中国近百年来的传记文学
可参考萧关鸿编的《中国百年传记经典》(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传记文学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在古典传记传统的基础上开创出新的风貌。此书旨在介绍这一时期的兴盛风貌,从近百年的传记作品中选择了42篇具有代表性的传记,分为4卷。每篇传记都加了注解,对传记的作者、传主以及传记文本都作了评介,可供读者参考。
这里节选的是书的序言。这篇序言可以当做中国近百年的传记文学简史来阅读。从梁启超、胡适等人对现代传记的提倡和写作,到20、30年代现代传记创作的繁荣,到40年代具有浓厚政治寓意的传记写作,到解放以后传记文学取得的成就,还有海外的“口述历史计划”等等,这些具体的历史过程,在文中都被描绘得非常清晰。通过这篇序言的阅读,既可以对近百年中国传记获得现代转型以后的成果有所了解,也可以按图索骥,找到优秀的传记文本来阅读。
中国现代传记,即区别于古典传统模式的现代传记,是本世纪初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也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西方传记文学与中国一样,在公元前后出现第一次辉煌的高峰之后,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停滞和低潮。但它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18世纪。
中国传记文学的第一次高潮代表作《史记》比西方第一部奠基之作要早200年。而西方第二次高潮的重大成就对中国发生影响也要等200年之后。
中国传记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交替时期,作出了开创性努力,贡献最大的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梁启超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
梁启超以毕生精力推动中国的启蒙运动。他的文化活动领域极为广泛,涉及文、史、哲诸方面,传记文学是他极力提倡和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最早向国人介绍了西方传记作品。
由于梁启超的倡导,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前后,传记写作蔚成风气,大量传记发表在刚刚兴起的白话报刊上,有的传记本身也用白话写作。据晚清文学专家阿英的研究,这一时期发表的传记作品,传主大多是中国历代政治文化伟人、民族英雄和中外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传记文学的政治功利性从传统到晚清发展到了顶点。
美国学者霍理斋这样分析梁启超和胡适这两位中国现代传记最重要的倡导者:“胡适较梁启超晚生一代,对于西方文化亦较梁氏了解。胡适对传记的观念并非如梁氏来自实际写作的经验,而系基于对西方文学之认识而自理论上加以考虑。”
确实,梁启超只是在西方走马看花,而胡适在美国求学苦读,对西方文化自然了解更深。他在康奈尔大学写下的札记《传记文学》,就是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思考的结果,他比较了东西方传记文学的差异。“吾国之传记,惟以传其人之人格,西方之传记,则不独传此人格而已,又传此人格进化之历史”。他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东西方传记的长处和短处,强调传记应当揭示传主的“人格进退之次第,及进退之动力”。这篇札记实际上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传记理论。以后50年间,胡适倡导传记文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在这篇札记里找到根据。
胡适对于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他自己的作品,而是他的传记文学理论和他为传记文学发展所作的呼吁和推动。如果说中国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转型是从梁启超开始的,那么是由胡适完成的。他们两人的贡献最大。
梁启超与胡适两代人的努力,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创作的繁荣做了准备。
中国现代传记繁荣的最初表现是大量自传和回忆录的出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知识分子个性的解放,写作接近西方传记体式的自传或回忆录成了作家们自我表现和自我张扬的一种最方便的形式。
最早写作自传的是作家郁达夫、郭沫若,史学家顾颉刚和戏剧家欧阳予倩。郁达夫写过多种自传,最早的一部是1927年发表的日记体自传《日记九种》。顾颉刚1926年写的《古史辨自序》是一部学术自传。欧阳予倩1929年发表的《自我演戏以来》是舞台生活回忆。郭沫若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中开始写作自传《我的童年》,之后一发不可收。这四种最早的自传恰好是传记文学四种不同的门类。
进入30年代,写作自传渐成风气。其中以作家自传或回忆录最有影响。倡导传记文学的胡适身体力行写出《四十自述》。郭沫若的自传主要是在30年代写的,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先在报刊连载,然后出多种单行本。而谢冰莹以一部《女兵自传》倾倒了多少热血青年。上海第一出版社以“自传丛书”为名推出一批书:《巴金自传》《钦文自传》《庐隐自传》《资平自传》和《从文自传》等等,一时蔚为壮观。
这时期还有几种非作家的自传值得注意。共产党领袖瞿秋白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另一位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晚年写的自传二章。这两位共产党人都是大知识分子,瞿秋白临刑前留下的自白让后人去评说,而陈独秀没写完的自传则让后人惋惜。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的《经历》和著名出版家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都有着珍贵的价值,还有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西潮》则“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别具一格。
自传在古典传记中是所谓杂体传记中的一种,是作品数量最少影响最小的一门,与史传文学的巨大成就无法比拟。但自传的兴盛则是现代传记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传记发展的主要成就。
尽管这些著名自传都有鲜明个性和多种色彩,都极力张扬自我,但有一个共同点,如郭沫若在《我的童年》前言中所说:“我写的只是这样的社会出生了这样一个人,或者也可以说有过这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时代。”
这些自传影响重大,是因为通过个人命运展开了一幅极为广阔丰富的中国现代史画卷。它的及时性与现实感,深度与广度是其他文学样式所难以比拟的。
与自传的蓬勃繁荣相比,30年代一般性的他传则相形失色。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鲁迅先生的多种回忆录和关于武训的多种传记。
到了40年代,才出现了朱东润。
朱东润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用毕生精力认真研究西方传记文学、用现代方法进行写作的最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家。
《张居正大传》是他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传记作品。这是一部波澜壮阔、气魄宏大、思想精辟、形象生动的传记。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接近西方传记风格的现代传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中国政治黑暗时期,朱东润写《张居正大传》是为寻找政治理想,吴晗写《朱元璋传》则为了政治批判。发思古之幽情,出于现实之感慨,这是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
但真理不能多走一步。传记作品的写作首先应当是学术研究和独立的文学创作,而不应当有意识地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传记文学如果沦为政治斗争的奴仆,就会失去自己独立的生命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变成“速朽”文学。在这一点上,成功的例子是《张居正大传》,失败的例子是《朱元璋传》。
当年,比吴晗走得更远的还有范文澜的《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和陈伯达的《窃国大盗袁世凯》。这两本书都是为政治斗争需要而写的,当年曾经是官方指定的政治学习读物,在史料取舍和学术评价上的片面性则显而易见。
1949年建国后,“为政治服务”成为文学包括传记文学的公开口号和最高原则。从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有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普及性的传记读物大量涌现。这些作品并不讳言都为了配合党和政府推行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几乎所有作品都是有关方面组织撰写,编辑加工的成分很大,有的索性捉刀代笔。这些作品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严
重,文字毫无特色。即使有关鲁迅的传记也难以幸免。
用这种方法写作有一个成功的例外,那就是《我的前半生》。虽然这部书是奉命之作,有明显的宣传目的和宣传效用,但因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平传奇,而执笔者李文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它在整体构思和叙述风格上都较成熟,与当时流行的传记不同,具有个人创作的色彩。
被公认为现代中国最渊博的学者陈寅恪在这个时期写出的《柳如是别传》是最具分量又独具一格的传记巨著。
陈寅恪是在目盲体衰的晚年,以他最后十年最宝贵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下了180万字的巨著。朱东润曾经不解陈寅恪何以用如此宝贵的精力为一个妓女立传。其实,陈寅恪开始写柳如是,也有一种排遣解闷打发时光的意思,但随着写作的进展,他完全投入其中。他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工程,古老的文言格式无法束缚他自由活泼的思绪,渊博的学识在笺诗证史的考据中如鱼得水,在对柳如是的喜怒哀乐作传神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陈寅恪生命的律动和呼吸的起伏。
《柳如是别传》同一般的传记和学术传记都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笺诗证史,主要方法是考证,他几乎做到传中无一字无来历,而传记的内容涉猎极广。有学者这样评价:“说是明清之际的情爱史可也,明清之际的文人生活史可也,明清之际的政治史亦可也,同样也可以说是一部饶有特色的江南党社史或抗清纪略;还可以说是明清史料史或从新角度写就的南明史;当然更准确而宽泛一点说,应该是用血泪写成的色调全新的明清文化痛史。”这段话说出了这部书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陈寅恪的可贵可敬在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这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极其少见。他为王国维立的碑文中所写的“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也是他自己的写照。他自知晚年倾注全力的著作出版无日,写作风格更为自由。他给中国传记文学史留下这部独一无二的甚至后人难以企及的巨著,在那个年代只能是个“异数”。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是个奇特的时期。是一个空白。
说空白,是说那个年代一场浩劫,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文革”结束已经20年了,到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在“文革”中写作,记录“文革”中的经历和史实,可以称作传记文学的作品,惟有一部陈白尘的《牛棚日记》。
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和控诉、回忆和追记,人们已经写得很多很多。但这些毕竟是事后的评说。因为时过境迁,人们的记忆和叙述难免会与事实真相发生差距。由于主客观原因或这样那样的需要,有些回忆和叙述往往有意无意地夸大某些方面或缩小某些方面。更有甚者,有些所谓的传记和纪实文学,把历史真相搅得模糊不清。因此,当事人的原始记录就显得特别珍贵和极其难觅。
偌大中国,不会只有一位陈白尘。我们已经看到有价值的珍珠正在慢慢浮现。比如廖沫沙的《瓮中杂俎》和邵燕祥的《人生败笔》。这两部书还只是传记的素材或雏形,但有着极珍贵的“文革”史料价值。
还有《彭德怀自述》和《徐懋庸回忆录》也是“文革”中写的,他们不是正常的写作,而是在有关部门威逼下写的所谓“罪行交代”。由于他们的真诚坦白和文学修养,这种特殊形态的文字也就质变为通常意义上的传记作品。
与彭德怀和徐懋庸一样,有多少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艺术家在那个年代被迫写下多少痛苦的“交代”。这种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特殊形态的文字还有大量的尚未发掘,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如果发掘整理出来,那么对当代史和现代传记研究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传记文学在大陆徘徊时,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出现了一系列重要作品。
50年代初,中国革命胜利后,国民党中的大批达官要人纷纷移居美国,其中包括李宗
仁、孔祥熙、陈立夫、胡适、顾维钧等,哥伦比亚大学具有远见卓识,拟就了一个“中国口述历史”计划,组建了一个研究室,其中就有后来成为著名民国史专家的唐德刚。
经唐德刚之手完成的有著名的《李宗仁回忆录》和《胡适口述自传》。还有他和三位学者共同完成的长达600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口述历史方法中国古已有之。司马迁的《史记》就采用了不少这种口述历史的材料。近代著名的口述历史作品是《李秀成自述》。据说李秀成被捕后,用广西话口供,曾国藩听不懂,只好叫李秀成自己写,于是李秀成一边讲一边写,才有了这篇自述。
大陆当代最成功的口述历史作品是溥仪口述、李文达执笔的《我的前半生》。李文达所用的方法已接近美国学者列文斯首创的西方口述历史方法,只是没用录音机。
中国传记文学史上,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行口述历史方法并取得显著成绩,是从唐德刚开始的。以后大陆才有模仿者。
中国传记文学再度走向高潮是在1979年以后。
正如20世纪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传记文学三四十年代的高潮做了准备一样,“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近百年传记文学的第二次高潮。经过七八十年的孕育和积累、挫折和反复、思考和等待,传记文学积蓄已久的能量一朝释放,喷薄而出,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
这时期传记文学思考和发掘的题材和视野之广是空前的。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名人几乎都有一本或几本传记,过去不为人注意或有争议人物的传记,过去已有定论的功臣或罪人的翻案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对近百年历史的重新思考和重新描述达到的深度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传记文学的作者已从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扩大到政界经济界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文艺娱乐体育行业的明星,乃至普通的知识青年。明星自传的热销打破了传记文学的崇高感和神秘感,几乎使每一个具有阅读能力的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跻身于传记文学的创作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之列。传记文学的发行量之大为纯文学作品望尘莫及,甚至压倒了畅销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的宠儿。
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传记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作家们写的自传和回忆录。
1949年后,每一次政治运动中,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总是首当其冲。“文革”结束后他们得到平反,一些幸存者开始撰写回忆录。而思想解放运动中作家们是最热烈的响应者、参加者和鼓吹者,正是理论界、新闻界和文学界的联手推动,思想解放运动才出现如此波澜壮阔、生动活泼的气象。
思想解放和冲破禁区使作家们真正放开了手中的笔,把反思的触角伸入到过去无法触及的领域,或者披露历史真相,或者重新评价历史。
开风气之先的是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由于他在“文革”中已开始酝酿,写得比较早,所以还有种种顾忌,但还是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现代文化史资料。
丁玲关于瞿秋白的回忆是她晚年最重要的文字,还没有人像她这样深刻细腻而又生动地描绘过瞿秋白。如果丁玲晚年不去续写长篇小说而是写完她的回忆录,她晚年的写作会有价值得多。
胡风出狱后,有关方面于1980年、1985年和1988年三次为他重新平反,可见他问题的复杂和平反的艰难。他晚年写的回忆录涉及许多敏感的问题。可惜他受到的摧残太重,身体太差,晚年写出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所幸他的夫人梅志在他去世之后,以坚强的毅力写出了可歌可泣的《胡风传》。
夏衍的《懒寻旧梦录》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重点在30年代左翼阵营内部的论争。这桩历史公案在“文革”中被江青定罪为“三十年代文艺黑线”,而夏衍因此被投入秦城监狱。
韦君宜在半身不遂之后写出的名为小说实为自传的作品《露沙的路》,把反思的笔触伸到了延安时期。她与在她之前发表的几篇关于王实味的传记一样描述了延安这段历史中过去不为人知的侧面,试图探索某些历史的因果。
学术传记中有两部最值得注意:一部是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一部是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的《洪昇年谱》和丁文江、赵丰田的《梁启超年谱长编》,是最有价值的两部年谱。后者是在完成50年后才首次印行。
思想解放先驱者顾准的《顾准日记》和学者吴宓的多卷本《吴宓日记》,都是后人花极大努力整理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史资料,顾准的文字开始发表时还困难重重,先海外后大陆,但思想的传播是无法阻挡的。
领袖传是这一时期传记文学的一个热点。
思想解放运动以后,历史的重重帷幕渐渐拉开。人们要求了解自己的领袖人物的真实面貌,实际上也是了解自己走过的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的强烈愿望,是领袖传记热的真正背景。
认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几乎是全民族的愿望。在80年代中后期的毛泽东热中,已经出版了几十种有关毛泽东的传记、评传、回忆录和资料集。这些作品在毛泽东走下神坛成为一个普通人方面前进了一步,但显然还没有一位大手笔表现出中国这段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出毛泽东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一部作品超过30年代后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中的《毛泽东自传》。
据说,“文革”初,旅美学者许芥星教授访问周恩来时,表示想写一部周恩来传。周恩来拒绝说:“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党的传记,从不强调个人的传记。”好像周恩来对韩素音也说过类似的话。在当时特殊年代,根据周恩来的性格,这样回答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多少透露了一点周恩来对个人传记的看法。到周恩来诞生百年纪念日之前,也已经出版了大量关于周恩来的传记、评传和回忆录,除了一些比较精彩感人的片断和短篇回忆外,几乎还没有一部传记表现出周恩来性格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邓小平生前身后已出版了多种传记,尤其以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最有影响。毛毛虽以女儿身份来写父亲,但这部书基本上还是“官传”,可能因为上卷所写的事件作者还没感性认识。人们期待着毛毛的下卷写出一个活生生的邓小平。
几乎所有共和国元帅和老将军们,所有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回忆录或者传记。这些回忆录或传记都由写作小组来完成,这样的写作有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这些作品只有史料价值,而无文学价值。有的甚至连史料价值也很难说。
在所有这些回忆录中,惟一的例外是《彭德怀自述》。彭德怀没有写作小组为他代笔,而是在人身失去自由的特殊情况下一笔一画自己写下来的。也惟有《彭德怀自述》没有丝毫的矫饰,而是作了深刻的自我剖析。这部自述真实的力量与凛然正气震撼人心。
把传记文学推向最广大的读者,并在他们中间引起交流和共鸣。在80年代是领袖传记,在90年代则是明星传记。
明星传记开风气之先的是刘晓庆。还在1985年,她在《文汇月刊》上发表的《我的路》引起轩然大波。刘晓庆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当时的“理论权威”,批判她“宣扬个人主义,自我奋斗”,要有关党组织教育帮助她。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文化界和一部分读者对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明星写自传颇为非议。
中国历来有“盖棺论定”的传统,过去写自传的大多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且也要到功成名就的晚年才开始回顾一生。其实,仔细想想,30年代,巴金、郁达夫、沈从文、谢冰莹、顾颉刚和胡适等人写自传时也是才刚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巴金、郁达夫、沈从文和谢冰莹写自传时不到30岁或刚过30岁,比刘晓庆还年轻。顾颉刚写学术自传时才3
3岁,胡适名望最大也年龄最大,不过40岁。现在论资排辈还属于“青年干部”。正因为打破定规,30年代才有了蓬勃的生机。
刘晓庆写《我的路》是需要足够勇气的。尽管这部自传写得还很粗糙和稚嫩,但她的出现打破了自传属于政治家和文学家专利的观念,开创了为当代人和普通人立传的先例。
十年后,明星传记蔚然成风。大多数小有名气的电影明星、体育明星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已经出了书或将要出书,这些书的发行量动辄几十万册,远远超过作家传记和纯文学书籍。但不过两三年这些通俗传记便已到了泛滥成灾,每况愈下的地步。
与明星传记相映成趣的是大量的企业家传记。与明星传记不同的是企业家传记,由企业家雇人捉刀,这些传记的印数很少,读者更少。但他们还是不断地大批地被“制造”出来。
那些轻率地写作和靠“合理的想像”编织出来的传记最大的问题是失真。真实性已经是这些通俗传记最可怕的缺陷。
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可以写传记出传记,这是一个传记大众化的时代。
第四篇:高中语文 16子刘子自传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1
子刘子自传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祖锽,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岁满,转殿中丞、侍御史,.赠尚书祠部郎中。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淮西从事,本府就加盐铁副使,遂转殿中,主务于埇桥。其后罢归浙右,至扬州,遇疾不讳。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然一身,尊奉夫人不敢殒灭。后忝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1)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2)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3)乃葬荥阳之檀山原().(4)岁满,转殿中丞、侍御史().(5)禀遗教,眇然一身()..(6)名浮于实,士林荣之().(7)捧檄入告().(8)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2)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
1(3)后忝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
(4)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沤泄;藏石走濑,连舻糜③
①
②解;有鱼焉,锯齿锋尾面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jǐ)汩泥淖,挠混沙粒,视之分寸,眙(chì)若睨(nì)壁,浅深险易,昧昧不觌(dí)⑥④
⑤。乃合泾渭,以自彰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侧僻回隐,蒸郁之与曹,螺蚌之与居,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汝欲为智乎?胡不呼今之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者,使一经于汝,而唯我独处?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饵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虽极汝之所往,不足以申吾喙;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⑧⑦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huǐ)蜴,而不知怵惕。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沉思而叹曰:“嘻!有余矣,是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矣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注:①温屯沤泄:温火郁积,湿气重拉肚子。②濑:激流。③糜:破烂。④掎汩泥淖: 2 搅和烂稀泥。⑤眙若睨壁:近距离看,如同看泥墙。⑥昧昧不觌:昏昏然看不清。⑦摈辱:被贬斥和侮辱。⑧溽暑之铄:闷热的酷暑时,连金属都要熔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A.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 B.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 ..C.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 D.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 A.子幸择而居予 B.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 C.智者用,愚者伏 D.此其大凡者也
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愚溪以“恶溪、弱水、浊泾、黑水”之恶名的名副其实,与自己的清澈、美好和功用对比,来表达自己被命以“愚溪”之名的不满。
B.第二段作者将愚溪与贪泉类比:贪泉不贪,因人而得名;愚溪虽不愚,却位居偏僻之地,只有愚陋贬谪之人相伴,可谓名至实归。
C.第三、四、五段作者通过与愚溪的对话,表明自己举止与众人相异而执迷不悟,愚溪亦因此而得愚名。愚溪心服口服,羞惭叹息而退。
D.此文托言与愚溪对话,抒发了作者被贬偏僻之所而不能施展抱负的痛苦和愤懑之情,以及遭受他人排斥、冷落之后的麻木和自卑。6.翻译下列各句。
(1)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2)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3)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 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一)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 ..B.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 ..C.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D.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9.下列各句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常迎(孔奋)于大门,引入见母。B.如何今去,(我等)不共报德!C.吏民感(孔奋)义,莫不倍用命焉。D.冀当退却,而(贼)击之愈厉。
10.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1)因此(2)做官(3)于是,就(4)迁职,调任(5)微弱的样子(6)以„„为荣
(7)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8)提拔
2参考答案:(1)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2)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为由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3)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4)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
3解析:C项,表转折。A项,表并列,B、D两项均表顺承。答案:C 4解析:C项,被动句。A项,省略句:子幸择(予)而居(于)予。B项,状语后置:而以无实之名辱以为愚。D项,判断句。答案:C 5解析:D项“麻木和自卑”错误。答案:D 6参考答案:(1)它们得到那样的名字而不拒绝,历经万世而不变,是有其事实啊。(2)以我这么愚蠢的人却唯独喜欢你,你怎么能回避得了这个名字呢!(3)醒来不知溪神去了什么地方,于是就记下与愚溪的对话。
参考译文:柳某住在自己命名为愚溪(在今湖南零陵)的地方。命名五天,溪神夜晚托梦见我说:“您为什么侮辱我,令我成为愚溪呢?有其实际情形的,名字当然应该与之相应,现在的我难道是那样的吗?我听说闽地有条河,产生毒雾瘴气,吸进了那气体的,温火郁积(而发烧),湿气重拉肚子;暗礁激流,(在河中行走的)大船破烂解体;河中有一种鱼,牙齿如同锯齿,尾巴锋利,(有着)野兽的脸和蹄子。这鱼吃人,必然咬断并抛起,然后仰头吃,所以那河的名字叫恶溪。西海(今青海)有湖,涣散没有浮力,连小草都浮不起,东西丢进去就会下沉淹没,沉到底才停止,所以它的名字叫弱水。秦地有一条河,(如)搅和烂稀泥,混杂沙砾,近距离看,如同看泥墙,(河的)深浅险易之处,昏昏然看不清。便叫泾渭,用来显示自己污秽的样子,所以它的名字叫浊泾。雍地的西部有条河,幽暗危险一片漆黑,不知道它从哪来的,所以它的名字叫黑水。恶、弱,是六种(疾、恶、弱、忧、贫、凶)极端不好的事情。浊、黑,是卑贱的名字。它们得到那样的名字而不拒绝,历经万世而不变,是有其事实啊。现在我清澈而美丽,被您所喜欢,而且还可以浇灌菜园,浮力可以承载舟船,白天黑夜都可以渡船。您有幸选择了住在我这里,却用“愚”这样不实之名来侮辱我,完全不见你感激,反而肆意侮辱,难道终究不能改变(名字)吗?”
柳某回答说:“你确实没有那些情况,然而以我这么愚蠢的人却唯独喜欢你,你怎么能回避得了这个名字呢!况且你不知道贪泉吗?有人喝了泉水后往南走,看见交趾宝货那么多,眼中满含贪婪的目光,想用两手去抢来珍宝放到怀中,那难道是泉水的原因吗?(人们)经 过它,产生贪念,就把它命名为贪泉,如今唯独你招引愚蠢的人来居住,(让其)长久留在这不离开,(你)虽然想去掉这名字,是不可能的。明君的时代,智者被任用,愚蠢的人出不了头。被任用的人应该接近(君主),出不了头的人应该远避。现在你托身之处,远离京城有三千里,与偏僻隐蔽、蒸腾的雾气为伴,蚌壳田螺和你同住。唯有获罪被贬斥和侮辱、愚蠢鄙陋被罢黜不能出头的人,天天在你这游荡,无所事事地守着你。你想成为智者吗?干吗不招引当今聪明、清醒能干、掌握朝廷大权、主宰天下的官吏,让他们来你这一趟啊,却(为什么)独独只有我在这呢?你不能招引他们而被我所喜欢,这就是你的实情。把你视为愚溪还认为是侮辱,难道有什么辩驳的吗?”
(溪神)说:“这些确实是对的,敢问您的愚蠢为何非要连累到我呢?”
柳某说:“你想弄清我关于愚蠢的说法吗?虽然极尽你所去的地方,还不够我伸展我的嘴巴;用尽你所有的水,还不够沾湿我的毛笔。姑且告诉你一个大概吧:我非常无知。冰雪交加的时候,众人穿皮衣我穿单衣;闷热的酷暑时,连金属都要熔化,众人都去有风的地方,而我却去有火的地方。我无所拘束地赶车,不知道太行山和通衢大道的差别,因此损坏了自己的车;我放任随意地驾驶,不知道吕梁(流急之河)和平静的河流的区别,以至沉没了我的船。我的脚踩进浅井,头撞到树木和石头,冲撞荆棘树丛,僵直地摔倒在毒蛇蜥蜴处,却不知道害怕。什么是失去?什么是得到?升官不觉得满意,贬斥不觉得抑郁,冷漠昏聩,终究不能自醒,这还是个大概的情况,(我)要用这些来玷污你可以吗?”
于是溪神沉思并叹息道:“唉!(你的愚蠢)太多了,这样会连累我的啊。”于是他低头,感觉很惭愧,仰起头长叹,涕泪横流,举手而别。一夜而天明,醒来不知溪神去了什么地方,于是就记下与愚溪的对话。
7解析:D项中的“退却”古今都指畏难后退。A项,“扰乱”,现在有“搅拌,使混乱不堪”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政局不稳,纷扰混乱;B项,“通货”,现在指货币,在文中指通商贸易,做买卖;C项,“清洁”,现在指没有尘土污垢,在文中指清正廉洁。答案:D 8解析:B项两个“既”字,都是副词,相当于“已经”“„„之后”。A项前一个“相”字,在这里偏指一方,可译为“他”;后一个表“互相”。C项两个“而”字,前一个是连词,可译为“并且”或者不译;后一个是转折连词,译为“但是”。D项的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译为“把„„”;后一个是介词,译为“因为”。答案:B 9解析:D项中省略的是“孔奋”。答案:D 10解析:①句是说其他到这里来做官的人,与孔奋无关;④句是当地百姓的行为;⑥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绩,而非廉洁。答案:C 11解析:A项,“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左传》,不是给刘歆讲授。答案:A 12解析:“见敬重”应译为“被敬重”,“拜太守”应译为“被拜为太守”,“改操”应译为“改变自己的操守”。
参考答案:孔奋在做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向他学习的)。
参考译文: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道理。”
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官。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一点没有增加,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实行清正廉洁,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明,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孔奋抵达京城后,被任命为武都郡丞。
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子,企图用他们作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始终没有顾及,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不加倍努力与贼人作战的。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子推到阵前,希望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得 更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儿子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美他,任命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做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向他学习的)。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嫉恶扬善,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像对待仇人一样,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第五篇:高中语文《兴贤》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兴贤》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知识,了解历代的贤臣名相。
2、掌握本文论证的方法。
3、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明确并深入理解“兴贤”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
教学难点:课后练习文段《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相关的文化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之前学生刚刚学习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王安石做事上深思慎取的谨严精神更是值得学习。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证特点,理解任贤使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嘉佑三年(1058)十月,正在提点江东刑狱任上的王安石,被调到中央出任三司度支判官的时候。为了挽救危机、振兴国家、巩固封建统治,他充分利用这次调动工作的空隙,把他从政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多年的理论思考,所形成的变法思想,加以总结归纳和整理,撰成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建议仁宗为国家的振兴,实行“变法”。两年后,王安石改任知制诰,又写了《上时政书》,重申前议。
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也称募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保甲养马法)、设置军器监;还改革学校与科举制度,裁并州县等。在神宗主持下,新法基本上得到推行。1085年,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全被废除。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贤》。
二、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历代名臣贤相:(本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介绍历代名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包括写作素材)(可以有重点的选讲其中几个,不必面面俱到)
仲虺: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
祭公谋父:一位贤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辅佐周穆王的过程中,祭公谋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周穆王要攻打犬戎,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不应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
曹参: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早年随汉高祖刘邦起兵
萧规曹随
寇恂: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他一生戎马,奋其智勇,所得俸禄,却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
用心 爱心 专心
邓禹: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取河内以及之前的很多大的决策都出自邓禹,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邓禹给予光武帝最大的支持。
王嘉:西汉平陵人,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哀帝宠幸董贤,欲封董贤为侯,王嘉反对,“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王嘉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哀帝怒将王嘉下狱。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
陈蕃:“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天,其父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看到院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李固:李固是东汉时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他坚决与梁冀一派腐朽势力作斗争。表现出来了极其坚贞、勇敢的斗争精神。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句:
虽有之亦不兴
国之福也
治安之世
有萧、曹、寇、邓之徒
·
·
·
·
其衰也,亦有三仁
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
·
·
不迩小人(闻名遐迩)
·
不责人以细过(求全责备)
·
(培养学生根据成语推断词义的方法)
四、分析文章结构:之前学到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本文是一篇政论文,更为讲究结构的严密,可谓言简而意赅。本文是如何论证“兴贤”这一观点的?
1理清各段落基本内容:第一段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论证“为什么(重要)”的道理,第三段指出应该怎样“兴贤”。
2分析各段之间的联系:第一段是提出问题,指出了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段列举商、周、两汉、魏晋以至唐朝兴盛衰亡的历史,第三段针对现实建议君王。
3找出其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语言上有五个假设排比句式
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面例证)反之则亡(反面例证)
举例论证:第二段作者列举了一些商、周、两汉、魏晋等各朝代的贤相作为例证,充分论证了兴贤的重要性。
假设排比句式:作者用了几个“不,则”这样的排比句式,建议君主广开言路,举贤授能,充分发挥贤能的作用。既深入的完成了对观点的阐释,又有着极强的语言气势。
4小节三段之间的论证关系:一二段之间论证间的关系,内容上完全相合,第一段为概括论说,第二段为具体举例,两端皆有对比论证和排比句式,第三段开头几句先承接上文点明借古喻今之意,再推开论述,可谓论述得十分谨严。
用心 爱心 专心
五、知识扩展:阅读课后的相关链接《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进一步理解王安石的改革思想。
讨论题:1分析文章中作者劝谏进言的表达技巧。
2分析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六、布置作业:
1处理课后练习教材第三题和第四题。
(让学生通过第三题完成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掌握,通过第四题加强文言语感的训练。)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和排比句式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字数不限。
(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本文的论证特点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