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教案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教材分析: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许多名家之言,既有原文的直接引用,也有大意的间接引用,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这些引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本单元前一篇课文密切关联,所以可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更深地体会“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更切实地理解文理交融 “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深奥和枯燥,不易引起中职学生特别是工科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本文的教学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文与理交融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切实领会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明白文理交融 “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文章大量引用名家之言,请学生梳理并理解这些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教学难点:梳理并理解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导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课前请学生小组分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一)作者季羡林。
(二)吴全德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技术与人类文明》。
(三)课文中提到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资料。
(四)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例子。
二、课堂导入
以《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一文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引出“艺术求美”的观点,并展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图片,如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表现当代科学主题的画作(吴作人的《无极无尽》、吴冠中的《流光》、李可染的《核子重如牛、对撞新生态》等),或者是纳米摄影的精美图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及《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三、文本阅读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
(二)文章用大量的引用来阐述《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主要观点,也由此引发作者自己的观点,请梳理这些引言,看看哪些是吴全德在自己的书中引用的名言,哪些是季羡林自己引用的名言,这些引言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筛选文章关键语句,说说吴全德和季羡林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四、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
(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 “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三)《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引用了哪些名人的言论和看法?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书中引用这些言论有何作用?
直接引用:
蔡元培先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
鲁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爱因斯坦:“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庞加莱雷:“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
德国数学家魏尔:“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间接引用:
鲁迅《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引言的作用:
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四)季羡林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在21 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
(五)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请根据读后感的特点,归纳本文的写作思路。
五、教师补充举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观点
(一)蔡元培先生说:“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举1-2例加以说明。
(二)怎么理解文章所引的鲁迅的观点?“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三)举例阐释吴全德“开发右脑”的观点。
(四)和学生一起再列举一些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实例。
六、课外延伸
1课外收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文字、图片资料,办一份主题为“科学与艺术”的手抄报。2学习本单元后,你对科学与人文、文与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收获。
附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1941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1998年)等。
吴全德简介
电子物理学家、电子物理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任教于物理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埋藏有金属超微粒子(纳米粒)的薄膜、薄膜的成核生长机理等研究,是我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国际上最先解开银氧铯光电阴极发射机理之谜。提出金属超微粒—半导体薄膜光电子发射模型和固体基质中超微粒子的成核、生长理论,国际同行称之为吴氏理论。对光电子发射和超微粒—固态基质薄膜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文理互补
季羡林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21世纪理论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第二个是理科和文科互相渗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都是野狐谈禅,也可能是胡说八道,请大家“批判”。
第一个问题,21世纪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什么?大概若干年以来,我们这个地球村里面,自然界发生了很多过去没有的现象,比如气候变暖,淡水缺乏,生态平衡破坏,人口爆炸,动植物灭绝等,这些问题如果有一个解决不了,我们人类的前途和发展就有困难。比如水,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水会发生问题。我看了一篇文章讲:如果现在发生了世界大战,大家不是争油,而是争水。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我举两句话,一句是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说的:“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第二句是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讲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自然界对我们都进行报复。”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品味。
为什么自然界对我们报复呢?我们中国讲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大自然和人类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人。在欧洲这种情况有些不同。查一下英文字典,“征服”是“conquer”,举的例子有“conquernature”,把自然看作敌对的。最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福利,但带给我们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所以我说的现象就证明自然不能被征服。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大自然来的,我们只能向大自然伸手要,我们才能活。不征服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和自然做朋友,天人要合一。中国古代也有征服自然的想法,荀子想制天,想能够胜天,能够战胜自然,但现在事实证明,你想制天,必定为天所制。
天人合一不限于中国。在印度也是讲天人合一的,讲个人与宇宙是统一的。我归纳东方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我们讲人和自然是一致的,不是敌对的。
第二个问题是文科和理科的问题。回顾一下北京大学校史,在1917年,蔡元培校长当时提出了一个意见: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一门理科的课。
蔡校长的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做法并没有达到蔡校长原来的想法。将来怎么办?我想再进一步,文理不但互补,而且要互相渗透。互补怎样补法呢?一个文科学生学一点理科的课。比如学哲学的要学一门理科的课。不仅要互补,还要互相渗透。21世纪要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非文理结合不可。
清华有两位大家,一位是大物理学家李政道,也是北大的教授;一位是大画家吴冠中,刚在中国美术馆搞了一个科学与艺术展,还出了一本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绝不像以前讲的那样泾渭分明。从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越来越深化。最早的时候,只有哲学,后来分出物理、化学,再后来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边缘学科越来越多。到了21世纪,我想边缘科学还要增加,增加的同时,文科和理科的互相渗透能不能达到?我想真要创新,应该从这地方创起。
第二篇:音画交融教案
《音画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冀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类课程。
教学目标: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体会音乐与绘画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尝试用绘画表现音乐,用音乐表现绘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音乐的比较欣赏,更好地促进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难点:对抽象绘画中的形、色、结构、节奏等绘画因素的感受、体验与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是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振奋的一年,为什么?——北京奥运会。为迎接中国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色彩《茉莉花》震撼了整个雅典,——学生再次观看感受,并表现出色彩感受?(视频演示)
“原来这些活跃的音符是可以用色彩来表现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番”音画交融”(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刚才我们初步感受到音乐带给大家的色彩联想,那如果将音乐和联想的画面结合起来会是一种什么效果?举例(视频课件演示)“ 心潮澎湃、气势磅礴,这种气势的交响乐,看到的是高山、大海等场面壮观的画面。”
师:看来,音乐和画面的融合具有非常强烈的震撼力。
2,不同风格的音乐带给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播放爵士音乐,并找出与之融合最为贴切的一幅画。说出理由?
音乐节奏感强,比较活泼欢快;而其中第2幅画面颜色明快、鲜艳;大小不等的点、块儿突出了音乐的节奏感受。
由此,进而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油画作品,并讨论:这幅画是怎样表现爵士乐的风格的?爵士乐与画面之间的融合有没有规律? 风格比较欢快、活泼,借助了明快的色调和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跳跃的节奏是借助于大小不等的点、块、面的形式来表现。所以二者的融合是相通的。
4,尝试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播放《梁祝》和《命运交响器》
5,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这是康定斯基根据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而画的,二者交融的成功之处在哪儿?
融合了激情而亢奋的音乐,画面是抽象的、狂乱的、色彩对比鲜明。6,再次欣赏优秀的音画作品。(播放影音课件)
7,学习活动:根据乐曲《喜洋洋》或《大提琴》,大家选择其中一个来练习,要求运用点、线、面、色彩组合等综合一起表现。
老师巡回辅导,学生完成后自评、互评。
教学总结:有人说:”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情感,除了表情的流露,可以用绘画的色彩、点、线、面等这些造型语言,也可以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还可以用散文等文学作品来表现。由此可见,“艺术得相通的”。我有个建议: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的作品配上一段散文呢?课下试一试。
作业: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完成音画交融作品,并配上一段散文。
第三篇: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交融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交融、整合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思想,是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实施准确计划、准确决策、准确控制、准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标准样式。“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因此,精细化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计谋。对于学校而言,精细化管理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课堂中教师的一个提出问题、生活中学生们的一口饭菜等。
在精细化管理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华南师范大学从属中学(以下简称“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切合实际推行精细化管理标准样式,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赢得社会广泛赞誉。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山市“文明单位”、中山市“文明举动规范学校”和市一级学校,2009年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以上这些有力地验证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标准样式的壮大能+量,并引发了笔者对这种管理标准样式的思虑。
一、精准定位:厚德专心好学
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丰厚的教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令人羡慕的多种办学优势,在中山市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汇合成鲜活的生命力和壮大的发展潜能。学校对峙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不雅,传承华南师范大学“厚德专心好学”的教育传统,成功移植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华南师范大学办学经验,为学生供给高质量、多样化、高条理的教育服务。
“厚德专心好学”,就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位和政治品位,树立正确的世界不雅、人生不雅和价值不雅,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就是要修业生诚笃不虚地研习,矢志不移地探究,以达到学业精湛、思想渊博的境地,厚积薄发地为时为世所用。学校秉行“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本质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厚德专心好学”的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本质全面,能力多样,人格健全,适应性强”的优秀学生为目标,开设了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在高中开设了测试班、学科竞赛班及体音美特永生培养等特色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响应的特色班,通过特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育各方面的拔尖人才。学校还引进和开设国际课程,如高本连读班、中法班,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学生外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初中开设了钢琴课程、奥数课程、领袖气质课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小作家课程、英语强化课程等一系列的特色课程。
二、精细管理:优化过程
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机制,以“以人为本,精心经营,精细教育”的理念为引导,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气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自觉地举动引领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带来的弊端,对保障学校政令畅通,促进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学校制订并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编写了《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汇编》,底子目的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本化。对峙职、责、权、利同一的原则,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绩
挂钩。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编写了《学子规》,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课桌上不要摆放饮品和食物,上课时不要口杯、吃东西、讲小话,要双手接作业本等。学校要求全体学生从细微之处做事的人,规范自己的举动,做文明守纪的学生。
(二)实行激励性的考核评价,加强工作过程的监控
没有激励性考核制度的工作就像一潭不流动的水,不会有生机与活气,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学校先后制订了《常规工作考查办法》和《学期绩效奖评定办法》等相关激励制度,“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气,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向业绩倾斜,向浩气倾斜,让营业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有施展的空间,使“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在教师的评价上,实现了从结果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的转变。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创建教师成长营业记录袋,以表现教师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在回首、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在评价主体上,建立综合性的、多方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重视评价中的对话与交流,让教师从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彰显真善美的育人环境
第一、挖掘资源,营造精美的环境文化。学校把师生的精神文化映射到环境建设之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绿茵都成为师生自我教育、展示风采的最佳场所,传达出高雅、大气的真善美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军生的智慧,以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为主线,以黑板报、宣传栏为主阵地,以名人名言、学生习作、学生手工制作、教师寄语为主体内容,形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第二,开展“建设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的读书活动。学校大力倡导师生读书风气,将读书活动打造为一个品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烈地爱读书的习惯,享受文化的财富;让校园健康向上,富有生命活气。
三、精良队伍:以人为本
首先,学校浸透人类社会文化关怀,激发教职工生命激情。学校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病住院,学校都很关心。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学校董事会却给全校教职工大幅增长关饷,并按公办教师标准办理了住房公积金。学校对峙对教师购房给予优惠,今朝,50%的教职工已在学校优惠购房。教职工深切地感遭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则我兴,校荣我更荣。
其次,学校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制订了《师资培训五年规划》《校本培训方案》,对峙校本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学校定期邀请教授、专家来
校讲学,跟踪听课、评课并引导学科组团体备课。同时,还把教师分批送到华南师范大学及其从属中学等学校进行短期培训、听课。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踊跃,所有教师都完成了市教育局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百分 之百的达到了规定的学分。学校还开辟了“华附论坛”,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让教师登上讲坛,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心得领会。这些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独特的学校学术氛围,推进了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2008年,有近1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李静玲等20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国家级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现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一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48人,国家级学科优秀辅导员25人。
四、精心育人:立志成才
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逐步建立了“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激励型全员德育”标准样式,深入践行“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综合本质,发展个性特长,夯实人生基础”的德育理念。
开学第一天,全体教职工在校门迎接学生的归来。一是便于与家长进行交流,相识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要求不合格的衣着梳妆、发式必须整理规范后方可进入校园。
从严管理,学校提出品行修养15条建议。要求全体教职工肯定是要“严”字当头,爱沉于心,规范教育举动,从小事抓起,从细微之处着手,狠抓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日文明举动习惯的养成。学校成立了校园巡查岗,负责检查、督导学生的日常举动规范。
改变晨会情势,通过表彰进步前辈来营造争先创造优良的品种的良好氛围。在每周一的晨会上,学校对师生一周来的进步前辈典型、竞赛获奖等进行通报表彰,用正面的典型弘扬浩气,激励师生。
开办校园电视台,制作师生喜闻乐见、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校园电视每晚播放15分钟,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有校内外新闻、优秀师生展播、热点关注、活动剪影、校园新风等栏目。学校通过校园电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开展“争星创星”活动,对学生德育评价进行有效探索。学校按照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日常举动分解成十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一颗星,每学期评选“校园十大学星”。
成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委员会,实现自主教育。通过学生值勤、学生督察、学生评比、学生公议等多种情势,学校让学生在常规管理中挑大梁,同时也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遭到教育,提高能力。
五、精品课程:着眼高效
首先,学校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社团教师学习洋思、东庐、衡水等学校的进步前辈教育教学理论、经验,探讨“讲学稿”标准样式的团体备课,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竞赛及评先表优等活动。落实“质量是学校最根本因素”的办学计谋,强化全校师生的“质量立校”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2008年中高考实现了“低进高出”的教学目标。两年中考平均分均居全市前列,获单科全市状元19人次。2007年高考理科上线率100%,高三年级上线率高达92,5%,各学科平均分全部位于中山市前5名。2008年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完成预测目标的382%;第二批上线人数完成预测目标的127%;两名学生进入中山市理科前20名。
其次,全面放开学案导学教学,实现学科质量的均衡持续发展。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精密结合起来,全面实行学案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哄骗率,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适应了本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有效地降低因教师差异而形成的教学水平的不平衡,实现学科质量的均衡持续发展。
再次,重视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强化教研组功能,要求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同伴合作与合作学习的优势,贯彻叙事的步履研究方法流程:教学预设—执教—倾听品题和建议—教学反思—修订教学计谋一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形成教学案。为鼓动勉励教师参与到科研中,学校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校申报并获批准立项的省市、国家级课题有16个。2008年至今,刘发林等48位教师的科研论文获市一、二等奖,杨菡等5位教师的论文获省一、二等奖,马新军等4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宋秀国等教师的11篇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教育不需要跟风逐浪,不需要花腔翻新,需要的是一种扎实的对峙。学校精细化管理强调求“精”求“细”,以达到“不管自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精细化管理要守住泛泛心,做好小事情,累积大成功。教师时刻服膺“内涵比情势更重要”“口碑比奖杯更重要”“进取比进位更重要”!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是实其实在的举动。“办优质学校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山市华南师大附中人的共识,学校要进一步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兴精细化之风,下种精细化习惯,养成精细化作风,创造精细化管理的辉煌!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大局。加强农业基础,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其共同点是首先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难以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并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已由农产品短缺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总的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市场化程度、农产品科技含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而农业机械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防灾抗灾,特别是当前春耕抗旱中,是其他措施不能替代的。
提高农业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机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还比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机化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除了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外,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均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而农机化能够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在全国农村形成的小麦跨区机收5年共为农民增加收入100多亿元,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0%以上。当然,我国农机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今后农业机械化的重点,要从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通过农机化水平提高来推动我国高效农业的发展。
发展农机化必须确保农机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机化发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方针。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就要做好农机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全国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是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的行政执法部门。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农村千家万户,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具有量大、面广、分散的特点,农业机械作业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增多,加之部分农民机手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农机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监理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保驾护航作用,保障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第五篇:《音画交融》教案案例
《音 画 交 融 》教学案例
美术 冀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二课
承德县安匠初级中学 陈立鑫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冀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类课程。教学目标: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体会音乐与绘画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尝试用绘画表现音乐,用音乐表现绘画。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在物理课上接触声学,对音色、节奏等概念有所了解。音乐课上,学生对旋律线已经很熟悉。七年级美术课上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知识基础。同时,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感性到理性的转折点,抽象思维有所发展,在理解音乐和绘画的相通性方面,正在一个起步探索的阶段。因此,本课正迎合了其年龄特征,能够促进其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联想用色彩、线条或形状表现不同音色的声音,能够感受画面所呈现的音乐情境。
2.能够感受画面中的节奏。
3.尝试用色彩、线条或形状表现乐曲。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音乐和绘画作品,发现“艺术相通”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和绘画作品,发现音乐和绘画之间的相通性。
难点 :对抽象绘画中的形、色、结构、节奏等绘画因素的感受、体验与表现。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
六、教学过程:按常规进行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播放音乐《荷塘月色》,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相关图片,本节课涉及到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门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美术则是视觉的艺术,看起来它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通感”。新课:
1、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画家谈音乐:
“色彩是琴键,眼睛是和声,灵魂是具有许多琴弦的钢琴。画家是弹钢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灵魂的震颤。”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以纯理论化的方法把色调和音色、色度和高度、饱和度和音量联系起来。
2、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 出示图片:
线的宽度、浓淡、锐度可以表示音乐的高度、强弱、节奏、韵律 学生讨论总结,线条的乐感
师:我们在美术课上都会画一些静物或风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下面我们就试试用绘画来表现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首先,我先放两段音乐,你们想一想能用什么样的线条来描绘,为什么?并自己试着画一画。
播放《献给爱丽丝》和《命运交响曲》
生:《献给爱丽丝》这段旋律比较舒缓,优美,速度慢,应该用平滑的曲线来描绘。《命运交响曲》速度时而缓慢,时而急速,旋律是上下波动的,体现命运的跌宕起伏,应该用转折较大的折线来描绘。
3、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 淡蓝色犹如一支长笛发出的声音 蓝色像是一把大提琴,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纯绿色非常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白色如同音乐中倏然打断旋律的停顿,鲜明的红色就像乐队中小号的音响,响亮、清脆,而且高昂,橙色的音调浑厚的女低音,或像一把古老的小提琴所奏出的舒缓、宽广的声音。
黄色具有不断向上“超越”,从而达到使眼睛和神经均无法承受的高度的能力,所发出的声音犹如刺耳的喇叭。师: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个音乐片段? 播放《仙境》
生:绿色黄色。
师:绿色象征着生命黄色象征着温暖,这两种颜色非常适合描绘仙境这首乐曲。
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欣赏教材上的作品 师: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个音乐片段? 生:红与黑
师:红与黑很适合表现悲剧的题材。
播放《爵士舞曲》并欣赏教材上的作品。
师:刚才你们边听音乐边作画,那么你们是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来进行绘画的呢?
生:旋律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4、欣赏绘画作品联想音乐
欣赏教材上的康定斯基作品和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爵士音乐》 蒙德里安简介学生讨论:不看题目,你能感受到画家表现的主题吗?联想题目,再欣赏作品,你能想象出百老会怎样的场景?
生:《第七乐章》融合了激情而亢奋的音乐,画面是抽象的、狂乱的、色彩对比鲜明。
师:康定斯基不仅是位著名的画家,同时他又是位出色的音乐家。他在自己的论著中这样写道:“黄色好比一支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课件出示)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不是体现了这种表现呢。大家有没有觉得,康定斯基的这些乱话引发了我们很多的灵感呢?
生:《百老汇爵士音乐》风格比较欢快、活泼,借助了明快的色调和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跳跃的节奏是借助于大小不等的点、块、面的形式来表现。所以二者的融合是相通的。
师:两种不同风格的抽象画作品可以表现风格各异的音乐类型,只是组合的方法有所变化。绘画中的点、线、面、色彩等这些抽象的造型语言和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都可以表现我们的情感。所以,二者的规律也是相通的。
尽管人们对抽象美术绘画作品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抽象美术绘画作品在美术发展史上,以至人类审美发展史上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师:们随着这些灵感,我们来欣赏一下优秀的音画作品。(播放影音课件)看完后,大家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画啊?好,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
5、作业
给大家播放一首曲子。请大家跟着乐曲的节奏感悟曲子的内涵,把你的感悟画在纸上。
作业要求:感受乐曲,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表现。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我们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存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音乐与绘画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
板
书
音画交融 1.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 2.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
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了解现在的学生在想些什么?他们理想中的美术课应如何完善?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每一节课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眼前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个性,喜欢民主和平等,步入初二年级的学生己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师生之间互相尊敬,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l、引入环节的重要性
以轻松略带悬念的谈话激发起学兰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接近学生的想法,我以凤凰传奇的一首《荷塘月色》作为导入歌曲,并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2、教学环节的多样性
首先我会讲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种线条能表现生么样的音乐,我对其总结。在此基础上接着播放轻松愉快的歌曲让学生在愉悦中快乐的学习。欣赏康定斯基作品《第七乐章》和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动用自答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和理解音乐与绘画交融的规律。利用欣赏课件展开互动联想,引领学生多角度感受音乐的和声色、绘画节奏。
这里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选用两段区别较大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不同,有助于学生自觉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表现出来;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体验绘画和音乐的乐趣,在引用康定斯基关于用线的画论作为提示后展示其油画作品《第七乐章》听觉和视觉的统一,音乐和绘画的融合,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二者所表达的情感共鸣。此环节,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同时将学生的思维扩展到无限的自然苍穹。
播放图片并结合相应音乐作品,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音乐和美术,应怎么样结合。
回味课上每一个环节的得与失。感觉自己和学生短时间的交流合作未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活动时,有的班级不够主动,在学生的练习作业中就出现了一些形式单
一、学生的好多新奇想法来不及表现等漏洞,这给我敲响了警钟,促使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