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蜀道难教案(详案,包括课堂上所有的话)(精选)
《蜀道难》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其中所用的典故以及设计的一些知识常识。
2梳理作者的思想脉络,掌握作者的语言特色,如想象,夸张以及神话色彩的运用。
3提高对古人审美情趣的理解以及对古代诗歌艺术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梳理作者的思想脉络,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蜀道难是一首古乐府旧题,之前有很多人曾经用此题目写过诗,写过,但是唯独李白的这篇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那究竟为何为什么李白的这篇能从中脱颖而出,就能把蜀道写得这么难呢,李白又是如何来表现蜀道之难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品味一下李白的这首诗。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一自然段。之前我已经让大家做过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把课文再浏览一遍。
第一自然段开篇就用了三个惊叹词“噫吁戏”,就好像我们在看电视剧时还没看见画面就先听见了一声尖叫,就会这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同样,李白开篇就发出了这样一连串的惊叹,可以说这样的写法是从未有过的,让我们不禁想知道他惊叹的到底是什么。紧接着,一个“危乎高哉”告诉我们他惊叹的是高。那它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呢?接下来又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比喻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去蜀地的道路比登天还难。我们看这两句开篇之笔简直夸张到了极致,一下子就把作者的内心感受推向了顶峰。蜀道之难,难在它的高,现在我们就共同来看看李白接下来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蜀道之高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大家看书下注解,蚕丛和鱼凫创建了蜀国,但是开国的年代已经是久远不可知的事了,从那时以来至今的四万八千年,秦蜀两地都因高山峻岭的阻挡有人员来往。那么秦蜀两地真的无路可走吗?不是的,作者说了,在太白山有一条道,是鸟道。鸟道,书下注释指的是延绵不绝的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才能飞过去,人是无法通过的,所以说到底还是无路可走。
如果说去蜀地的道路比登天还难是因为无路可走,那如果我们有了一条路就可以轻而易举去往蜀地了吗?不是的,我们来看中间这几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大家看书下的注释,在这句作者用的是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大家了解一下是什么故事。作者说经历了一番地崩山摧,牺牲了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条通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在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六龙回日的故事,说往上看,是让太阳神的车子都掉头的高高的山峰。往下看,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高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在这一句作者虚实结合,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只有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写出蜀道山势高危。但是作者觉得这样还不够,作者又补充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可见山势之高有路也难行。
那假使我们翻过了太白山,我们也不可能登上蜀道,因为作者写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我们翻过了太白山就会来到了入蜀要到——青泥岭,山路曲折盘绕,每走一百步就要绕九个圈,可见山势陡峭。而且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仰头看时,晴天好像就压在你的胸口,整个宇宙都要倾泻,让人透不过起来,只能在哪里摸着胸口长久的叹息,在这几句中,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描写,并捕捉了人在山上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可见山势之高让人惊心。
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李白用了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蜀道之高,让我们觉得既新奇又震撼,那在后两段作者又要描写蜀道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去预习第二自然段,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篇:《蜀道难》教学设计详案第二课时
【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展开奇伟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壮丽雄险的山川,诗中感慨丰富,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诗中的感慨有山川险阻之叹,又有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蜀道难》一课是一篇色彩绚丽、想象奇特的盛唐诗歌。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主旨,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来鉴赏诗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由于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有困难,所以,老师在讲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重点字音、字义、字形,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会鉴赏诗歌,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走近李白的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体味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诗歌的情感主旨,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感受“盛唐气象”。
2、难点:鉴赏诗歌,体会其艺术特色,探究李白豪迈、飘逸、浪漫的诗风的形成。【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诗歌中的字音、字义以及诗歌脉络都梳理清楚了,明白了诗歌先后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以及战祸之惨烈,大家快速地在脑海中回忆一遍。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蜀道难》。(板书:课题、作者)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蜀道难》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那么这首诗究竟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手法和意蕴这两个方面来看看这首诗到底奇在何处。
二、过程
1、诵读文章
师:我们先来品读揣摩诗歌的手法之奇,先来看第一节。上节课我们讲了第一节写的是蜀道之高(板书),那么这一节是如何来写蜀道之高的,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呢?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一节并思考这个问题。生朗读第一节。
师:好,读完了,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刚刚老师的问题是第一节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蜀道之难。生:夸张、想象、用典„„
师:好,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节,老师先挑几句,我们一起来赏析,之后,再由大家补充。先看老师挑出来的第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有没有采用什么手法?
生:夸张,说蜀道之难比登上青天还难。
师:对,说蜀道之难比登上青天还难,极言蜀道之难。好,我们接着来看这一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大家可以结合课下注释看一下。生:这句话是用典,采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师:说的很对,所以这句话呢,是用典的手法,说具体点就是用到了神话传说。那么老师要问了,第一节里还有没有其他用到神话故事的句子呢?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采用了神话,是六龙回日的神话,写出了蜀道之高。
师:大家觉得他补充得对吗? 生(齐):对。
师:没错,这两处都采用了神话故事。前者写出了历史上开蜀道之难,后者写蜀道之高,连太阳神见了都要绕道行驶,两者都表现出了蜀道的难。作者采用这两个神话故事,使得诗歌的意象也显得阔大雄奇。好,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神话故事是不是真实的呢? 生:不是。
师:那是不是诗歌中的所有描写都是不真实的呢? 生(齐):不是。
师:嗯,那同学们找一找,看看第一节中有哪些实写。生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是实写。师:对,那么既有虚写又有实写,这是什么手法? 生(齐):虚实结合。
师:对的,虚实结合。虚实结合,使得趣味、诗韵倶存,使诗歌内涵丰富,意境也十分阔大。好,我们接着来看这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 生:„„
师:老师先给大家分析一下,课下注释说,黄鹤是一种善飞的大鸟,猿猱也是一种善于攀援的动物,但是这里却说黄鹤飞不过去,猿猱也“愁攀援”,这是什么手法呢? 生:夸张。
师:对,好,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手法。诗人没有直接写山势之高,也没有直接说人行走很艰难,而是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说山之高,这是什么手法? 生:侧面烘托。
师:说的很对,用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来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并没有直言蜀道之高以及人行走之艰难,所以是侧面烘托的手法。我们接着来看这句话:“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大家看看课下注释,上句中的“扪”是摸的意思,“历”是从中间穿过,“仰”是仰着头,“胁息”是屏住呼吸;下句中,“以手抚膺”是用手摸着胸脯,“坐长叹”,徒有长长地叹息。这整句话实际上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我们来看,“扪”、“历”、“仰”、“以手抚膺”是不是都是动作描写啊?“胁息”和“长叹”我们不能从动作上看出来,但是可以从神态上看出来,这句呢,其实是用了一种摹写神情、动作的手法,这种手法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我们说简单一点,可以叫做细节描写。诗人通过摹写包括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一系列的动作、神情,使得其困危之状犹在眼前。那么,老师想问大家,诗人能真的“扪参历井”吗? 生:不能。
师:对,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生: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师:嗯,课下注释写得很清楚,我们看一下,诗人不可能“扪参历井”,但这里他却说自己在山上能够“扪参历井”。这是什么手法? 生:想象。
师:对,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以表现蜀道之高。好,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看完了第一节。大家有没有想补充的? 生:老师,“猿猱欲度愁攀援”也用到了拟人的手法。师:对,说猿猱“愁”,嗯,补充得很对,这一点老师忽略了,大家要注意一下。好,如果没有要继续补充的,那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节,第一节用了夸张、用典、侧面烘托、虚实结合、摹写神情、动作、想象、拟人(板书)的手法。好,看完了第一节,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节,我们知道第二节写的是蜀道之险(板书),那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呢?XX你给我们读一下第二节把,大家在听他读的时候要注意思考这里面的艺术手法。生:问君西游何时还„„
师:嗯,读得不错,声音洪亮,情感到位。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吧。还是老师先挑几句,一会大家补充。先看老师挑的第一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大家读完这句话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列了很多景物啊?大家找一找,有哪些啊?
生:悲鸟、古木、林、子规、夜月、空山。
师:对,大家数一数,一个列了六个景,诗人有什么用意呢?悲鸟、古木、林等这些景物大家都容易看明白,那么子规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子规于暮春、初夏时日夜啼叫,鸣声凄悲,关于它,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它是周朝末年蜀君杜宇即望帝冤魂所化。杜宇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思国念家,暮春啼苦,以至于口中流血,于是人们又称子规为杜宇、杜鹃。在古代诗文中,子规成了代表冤屈、悲苦的象征性意象。所以,大家以后在赏析诗歌的时候看到子规这个景物或者说是意象,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好,了解了子规,我们再回到刚刚大家找出来的景物,我们发现,鸟、木、月、山这些意象前都加上了修饰语,那么这些修饰语有什么作用呢?
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师:说的很对,诗人用子规这个意象,再加上悲鸟、空山等一系列带有伤感色彩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冷色调画面。鸟的号叫,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蜀道艰险的慨叹。那这里用了什么手法?大家发现了吗? 生(齐):借景抒情。师:是的,借景抒情,通过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蜀道艰险的慨叹,所以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好,我们再来看看后文,“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里也列了很多景物,大家先找一下。好,有哪些景啊? 生:连峰、枯松、绝壁、飞湍、瀑流。
师:对,大家看一下这些景物,前三个跟后两个有很明显的区别,你们发现了吗? 生:前三个是静,后两个是动。师:说得对,那有动有静,是什么手法啊? 生:动静结合。
师:对,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苍凉、雄浑、萧条的氛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句,说绵延不断的山峰距天不足一尺,这是什么手法? 生:夸张
师:对,很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大家想一想,离天不到一尺,这山峰是有多高啊!第二节里,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就不必多说了,可见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啊!对于第二节的鉴赏,大家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生:„„
师:那好,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节用了借景抒情、夸张、动静结合(板书)的手法。接着我们就进入第三节,第三节写的是战祸之惨烈(板书)。现在,老师来读一遍,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一节是怎么来表现战祸惨烈的。“剑阁峥嵘而崔嵬„„”好,大家自己先思考一下。跟第一、二节比,这一节赏析起来可能比较难,还是我们一起来看吧,大家都认真听老师讲。我们来看这里:“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在讲这句话之前呢,我们先来看这句话“一夫荷戟,万夫趑(zī)趄(jū),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亲信可千万不能派他坚守此地!这句话是西晋张载《剑阁铭》里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句话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大家知不知道用其他人的句子是什么手法啊? 生:化用名句。
师:对,这里诗人是化用了张载的句子,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我们接着来看下一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里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是形容谁的呢? 生:猛虎和长蛇。
师:仅仅是猛虎和长蛇吗?再思考一下。生:我觉得也暗指当时黑暗的政治。
师:对,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所以这句话还表达了另一层意思,就是影射当时政治凶煞。好,既然表达了两层意思,那这是种什么写法呢? 生:双关。
师:是的,一语双关。好,至此,我们已经从艺术手法上把这首诗鉴赏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三节,化用名句和双关(板书)的手法。从整首诗歌来看,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等各种艺术手法,再加以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相信同学们从老师刚刚的讲解中也学到了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吧,希望大家掌握这些方法,以后在做题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好,看完了全诗,现在请同学们找一下,诗歌的主旨句(板书)是什么? 生(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板书)
师:嗯,找的对,一共有几次提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快速找一下。(停5秒),几次啊? 生(齐):三次。
师:没错,提到了三次,诗人为什么要多次提到这句话呢?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次出现分别有什么作用。先来看第一处,第一处出现在诗歌的开头,大家思考一下,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领起全文。
师:对,领起全文。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处,“凋朱颜”是什么意思啊?看课下注释。生:吓得变了脸色。
师:对,害怕,为什么害怕啊? 生:因为周围环境很艰险。
师:那作者这里再次提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什么作用呢? 生:突出环境之艰险,再次强调蜀道之难。
师:好,说的很对。再看第三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在结尾提到,是什么作用呢? 生:总结全文。
师:对,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更准确的说法,收束全篇。那么,还有没有别的作用呢?老师提示一下,诗歌开头提到,结尾处又提到,是什么作用? 生:照应。
师:对,与开头照应。好,分析完了每一处的作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多次提到这句话?老师提示一下,大家知道多次重复一句话是什么手法吗? 生:反复
师:对,确实是反复(板书),那这种手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1:起强调作用,强调了蜀道之难。
生2:这句话贯穿了文章始终,从第一次出现到第三次出现,使得文章的内容也层层深入,显得很有条理。
师:大家说的很对,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反复。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好,从整首诗歌来看,诗人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蜀道之难,同时也使得诗歌的格式更为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好,到这里我们品读了艺术手法之奇,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揣摩一下意蕴之奇。课下注释里写道,这首诗是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都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大家觉得这首诗的情感是怎样的?是不是十分惆怅伤怀呢? 生:不是。
师:嗯,从我们第一节课听的朗诵音频中,我们就可以听到这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这首诗之所以壮阔是因为诗人主要写的是蜀道之难,而并不像其他送别诗那样极尽送别之哀婉。
师:那你觉得诗人极写蜀道难的目的是什么? 生:目的是为了劝友人不要去。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师:说得对,诗人确实是想劝友人不要入蜀,那么这就是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最终目的吗?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而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到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天宝初年,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好,现在请大家结合我们刚刚讲的第三节来思考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还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呢? 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
生: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师:是啊,李白是在以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也难掩他一颗赤子之心啊!好,这节课到这里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啊? 生:夸张、神话故事、想象„„ 师:主旨句是什么啊?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有什么样的意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劝友人不要入蜀;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师:好,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课后第四题。下课!【板书设计】 蜀道难 李白
手法第一节:蜀道之高(夸张、用典、侧面烘托、虚实结合、摹写神情、动作、想象、拟人)第二节:蜀道之险(借景抒情、夸张、动静结合)第三节:战祸之惨烈(化用名句、双关)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意蕴
1、劝友人不要入蜀
2、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
3、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
张梦瑾
第三篇:教案详案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下英语
Section A(1a-2c)教案
Unit 7 It’ s raining.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描述天气和谈论正在发生的事,围绕课文中的话题,学生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结合生活实际,用已有的信息来促进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有关天气的词汇(raining, windy, cloudy, sunny, snowing,)及相关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并围绕天气这一题材对人们的活动进行对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已经会简单描述人们正在做的事,本单元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是对上单元内容的巩固及提高,并且与天气相结合。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对于天气这一话题也比较熟悉、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预习、看图片、听录音、口语练习掌握表示天气的词汇:weather, cloudy, windy, sunny raining, snowing.及句型:1)---What’s he/she doing?---He/She is cooking.2)---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It’s sunny/ raining…
2.让学生通过复习及听力学会使用现在进行时的相关问句及答语。
3.让学生通过听、说等方式学会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对天气情况进行询问和描述。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记汇:weather,raining, sunny, cloudy, snowing , windy,2、让学生熟练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3、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不同天气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4、让学生学会描述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所做的各种活动。
五、教学步骤
模块一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雨中曲》的视频,说出那个人在做什么及天气状况,导入新课。(通过英语视频创设轻松地英语环境,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模块二 预习检测,出示目标 模块三 目标语一教学
1、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图片,复习并呈现第一个目标语What’s he/she doing? What’re they doing?及两个新单词study,cook.2、句型操练并为听力做出铺垫。
3、听力练习2a,2b。
4、句型操练(pairwork 和chain-drill.)
(本环节我调整了课本顺序,通过复习上单元所学现在进行时,自然呈现句型进入新课学习,然后进行听力练习,让学生在交际对话中捕捉信息、运用目标语,进而通过多种形式对目标与进行操练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的目标。其中chain-drill这一活动活跃气氛,也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句型练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模块四 目标语二教学
1、听英语歌曲,令学生放松并导入目标语二的教学。
2、利用图片呈现表示天气的新单词及句型。
3、句型操练。图片引导、1a的图片搭配、1b听力练习。
(本环节通过听英语天气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新语言的学习。句型操练中,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学习、识记新的单词句型。)
模块四 综合运用语言
中央气象台播报员杨丹的播音稿件缺失了一部分内容,你能帮她补充完整吗?
(本环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中学习语言;也是通过这一活动把本课时的两个目标语融合在一起。)模块五 当堂达标 模块六 总结提升
1、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师生共同总结构词法:名词后+y-形容词。
2、学生总结本课时的目标语句型。教师引导天气对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行动。模块七 布置作业
1、看中央电视台上的天气预报,写下至少五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如:Guangzhou---raining
2、收集关于天气的单词(不少于五个)。
3、总结以下单词之间有什么变化:
sun---sunny, cloud---cloudy, wind---windy, rain---rainy, snow---snowy.4、背诵 Grammar Focus中的句子。
第四篇:《丑小鸭》赛课详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丑小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烘”等14个生字,会写“鸭、鹅”两个生字。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的“丑”和变成天鹅后的“美”。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丑小鸭从丑变美的无比快乐心情。课前互动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做文字游戏好不好?(生:好),就做说反义词的游戏,可以吗?(生:可以)
师:我说——“胖”
生:我说——“瘦” 师:我说——“白”
生:我说——“墨” 师:我说——“长”
生:我说——“短” 师:我说——“丑”
生:我说——“美”
师:我说——“喜欢”
生:我说——“讨厌”
师:我说——“快乐”
生:我说——“伤心”
现在还紧张吗?那我们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引出课题《丑小鸭》。
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出来了吗?(播放录音:蛋壳破裂声,并伴随着音乐。)再看看,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特别大的蛋,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嘴大身瘦)它长得漂亮吗?啊,原来是只丑小鸭!
想不想认识它呀?他长得这么丑,你也不嫌弃,愿意跟它交朋友?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好,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8课《丑小鸭》(板书课题:丑小鸭)
2.指导书写 “鸭”字,看老师写课题,小眼睛,往这看,“鸭”字是我们课后要求会写的字,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鸭字是什么结构呢?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甲”字(写甲),甲字的最后一笔要收在左架格上。右边是“鸟”字旁(写鸟),“鸟”字的最后一笔要出头,出头在竖中线。)3.齐读课题。
来,一起读课题。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一定很想读这个故事吧,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翻到P126,老师可要给你们提出小要求了)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老师提出初读要求。
我们分小组读,四个为一小组,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然后在小组里的跟同学交流,有不会读的小组一起解决,开始吧)2.学生小组读课文。3.老师检查读词。
都读好了,我可要考考你们。这篇课文有14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看到大家都这么热情呀,这14个生字都组成了词语,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认识他们。
(出示课件: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来领导大家读?(出示正音,:篱笆、欺负读轻声师教读)真了不起!大家一起读。
老师还想抽读检查一下,哪个小朋友很自信。(指名读)大家仔细听他读得对不对。都读对了吗?鼓励他!我再给一次机会,谁还想来?(正音)真聪明,一教你就会,好,大家再来读一遍。4.做猜生词游戏。
哎呀,这都难不倒你们,老师现在要给你们出难题了,你们敢挑战吗?认真听老师说的意思,看看老师做的动作,在这里面你们很快的找到相应的词语吗?我们来试一试,认真听。
呀,太阳出来了,照得身上舒服呀!是什么?一起说。(暖烘烘)厉害!,再来听。
是像不像一个鸭蛋呀,咦,它从中间分开成两半。(裂开)
哥哥咬他,公鸡啄他(欺负)
没有人喜欢,大家都不喜欢他。(讨厌)哎!一个人偷偷的过日子。(孤单)
嗨!你怎么长得这么丑呀,从来没有人长得这么丑,哈哈!(讥笑)用不文明的语言笑话别人就叫讥笑。
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你们是都见过最聪明的小朋友,来,掌声送给自己。5.开小火车单独读14个生字。
那么,这14个生字宝宝我们单独跟他打打招呼好不好,我们就开火车跟他打招呼,那我的火车头从哪一组开始开呀?哪个同学的小手是这样举的我就从哪他这组开,这组动作最快,从你依次往下再回到前面这。在这呢„„还有哪组,他很聪明,这个字单独拿出来要读第四声“负”,一二齐,聪明!(点出负、笆单独拿出来要读第四声)
(过渡:生字能读好了,那我们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丑小鸭的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七个)那么老师找六个小朋友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大家一起读,谁来?(指名并抓生的小手站起来)第一段,第二段„„
其他的同学他们在读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呀?边听边思考,看看我这个故事讲了丑小鸭的什么事情?(出示要求)
2.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个故事写了丑小鸭哪些事情?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听到了有的同学读得很通顺,有的同学呀还读得很有感情,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做这样的一个练习,(出示丑小鸭图)这是谁呀?它长得怎样呢,我们给它填上。(出示填空这是一只__的小鸭)(出示天鹅图)这又是谁呀?(出示填空这是一只__的天鹅),现在你能根据刚才读的课文内容看图说一句话?(一只丑陋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3.板书“天鹅”,指导书写“鹅”字。
是的,课文讲了一只长得很丑的小鸭,长大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板书“天鹅”)
“鹅”字也是我们课后要求会写的字,鹅字和鸭字一样也是左右结构,也是鸟字旁,左边是个我字,这个我字和我们平时写的我字有什么不同?平时我们写我字宽一点,这样左右相让,这样写在田字格中就更漂亮了,希望你以后多多练习,那么我们就成书法家了。
(过渡:在我们的课文里,作者具体地描绘了丑小鸭和天鹅的样子。愿意了解丑小鸭的举手,愿意了解天鹅的举手。)
预设一:有这么多同学喜欢天鹅呀,刚才大家不是说不嫌弃丑小鸭的吗?现在又不想跟它交朋友了?(想)那我们就先去了解丑小鸭吧。
预设一:哗!有这么多同学想了解丑小鸭,老师说你们是个善良的孩子可真没有错,好,那就让我们先去了解丑小鸭吧。四.品读“丑样”。
1.丑小鸭长得怎么样呢?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划下来。
写丑小鸭的样子是哪个自然段呀?现在边读边勾划,找出描写他样子的句子来,开始吧。
丑小鸭长怎样呀?把你找到的句子说出来吧。(课件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既然大家都叫他丑小鸭,那么从哪些词中最能让你感受到丑小鸭的丑呢?(课件随机带点:毛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
你发现了吗?这些词都有什么特点?让我们来比比(课件出示比一比:灰的——灰灰的,大的——大大的,瘦的——瘦瘦的)灰的跟灰灰的哪个词感觉 更灰了?像后边这样的词表达效果更深更重了,那像这样的词语我们还知道很多,谁知道的„„ 2.体会丑小鸭的丑。
现在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们不同的效果吧,灰灰的应该要加重读,声音要大一些,试着读一读。(齐读)真捧!让我们把它们放在句子中读,谁来读?(个人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丑小鸭的毛更灰了,多难看呀!谁还想读?(个人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丑小鸭的嘴巴更大了,身子更瘦了,丑陋极了!(板书:丑)让我们再把它们放到段落中读,看看大家还能不能读出丑小鸭的丑来,注意画出的关键词要重读。(齐读)
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长得很丑,现在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下来,写在这一段话的末尾。瞧,老师是这么写的。(出示:好丑啊!)你也会写吗?来,写一写。
3.指导朗读,读出感受。
看看漂亮可爱的兄弟姐妹,再看看又大又丑的自己,心情怎么样呢?(难过)是的,人人都叫他丑小鸭,他难过极了,那再让我们难过的读一读这段话吧,注意声音要低沉些。
过渡:大家多会学习呀!通过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长得很丑。在学习这一段时,我们是从找句子画关键词、写感受、读感受这四个方面去学习的,有了学习方法,再难的课文也难不倒我们了。现在就让我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一起来学习第七自然段。五.品读“美丽”。1.分小组学习第七自然段。
长得怪模怪样的丑小鸭慢慢长大了,他还是那样丑吗?现在让我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分小组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先找出丑小鸭现在长成怎么样了,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开始吧 2.学生汇报。
来,把你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哪个句子写了现在丑小鸭的样子了?(指名读句子:他扑扑翅膀,向湖面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3.想像天鹅的样子。
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像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配音,老师读“一天,„„”睁开眼睛吧,好像看到了什么呢?(一只美丽的天鹅)(课件出示:天鹅图)是的,这哪是丑小鸭,这分明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呀!你觉得他美在哪呢?(课件随机带点: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4.体会天鹅的美。
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要注意什么呢?关键词要加重读,好,谁来读?(个人读),老师看到了一只羽毛像白瓷一样光滑的天鹅,漂亮极了!谁还想读?(个人读)老师看到了一只细长而高高立起脖子的天鹅,美丽极了!(板书:美)5.丑小鸭看到自己巨大的变化后,心情怎么呢?
这么美丽的天鹅,难怪丑小鸭都不相信自己了!请读。(课件出示: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他不相信就是自己,所以这里用了问号。
丑小鸭他不相信就是自己,让我们来告诉他吧,读。(课件出示: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他现在他相信了吗?所以这里用了什么符号(感叹号)
我听出来了,丑小鸭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让学生说)(高兴、快乐、兴奋)是呀,我们为丑小鸭奇迹般地变化而感到高兴,那么能用你的朗读读出高兴来吗?我们分男女同学比赛读,男同学先来(这难道„„)女同学(这难道„„)
从男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丑小鸭是多么的高兴,从女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也体会到了丑小鸭是多少兴奋。6.指导朗读,读出感受。
(出示课件:丑小鸭图——天鹅图)是呀,回想起自己曾经长得这么丑,现在这么漂亮了,他开心极了,来,再读!(这难道„„)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回想起因为得到“丑小鸭”的称呼而伤心难过,现在这么美丽,他兴奋极了,来,再读!(这难道„„)六.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们高兴吗?老师也为你个感到高兴,因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当初丑小鸭长得这么丑,你们都没有嫌弃,愿意跟他交朋友,才 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一节课,老师谢谢你们!(出示课件:天鹅展翅飞翔)看呀!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老师也祝愿你们这一只只小天鹅长大了更美丽!(课件播放音乐)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丑)
(美)7
第五篇:散步教案详案
《散步》教学设计详案
一、开课揭题,深情导入
师:(边投影出示边深情地导入)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检查字词
1、介绍作者 生简介作者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2、字词识记(投影出示)
嫩芽(nân)霎(shà)时 拆(chāi)散 熬(áo)过 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
(这一环节组织小组内听写,检查预习情况。)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看来同学们在预习工作做的很好,值得表扬!了解了作者,解决了字词,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文本,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说一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每位同学要力求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力争与别的同学说法不同。可以从文章内容、人物、文章结构、文章给人的感受或启示等多方面来认识课文。
学生畅所欲言,如: 这是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令我感动的文章。这是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这是一篇以“散步”为线索的文章。这是一篇讲述一家四口散步的文章。这是一篇让我有深刻感悟的文章。„„
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极,我总结了下同学们刚刚的发言,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 讲述一家三代散步的文章。
通过散步感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和谐相处、幸福的家庭氛围。文中的亲情令人感动。
四、再读课文,研读赏析
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 过渡:刚刚有同学说到被文中的许多地方感动了,哪些地方感动到了你呢?请同学们一边静静地听老师配乐朗读,一边勾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交流,分享感动
师: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我想文章一定有很多地方感动到了你,下面就请同学们两两一组,互相说一说文中令你最感动的地方,并说出理由。
师:我看同学们在下面说得热火朝天,不禁让我也想听一听,有同学愿意与老师分享吗?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感动:不把母亲当累赘,为母亲的身体着想,被儿子的孝顺感动了。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感动:比得多妙!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c.“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感动:一家人在一起散步的和谐、美好、温馨画面感动了我;被儿子的天真可爱感动了。师:谁能来把儿子的这种天真可爱读出来? 找学生读。
师点拨:语气应该是很欢快的,才符合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d.“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感动:被“我”成全母亲,委屈儿子的坚定以及孝顺感动了。师追问:你认为这个句子里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师点拨:决定、长、短、走大路。
师继续追问:哪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呢? 明确:“走大路”。
师:那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师找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全班齐读,体会“我”作出决定的坚定。师:同学们真是读得太好了,那文中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e.“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感动:从“摸摸”这一词可以看出奶奶对孙儿的疼爱,为了满足孙儿的愿望而改变主意,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师追问:那你能把一位奶奶对于孙儿的疼爱之感读出来吗? 师点拨:慈祥的语气。
f.“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 感动:从“慢慢的”“稳稳的”“仔细”这些词可以看出“我”对母亲的尊重和呵护,妻子对儿子的爱护。
过渡:同学们刚刚为我们所呈现出来的这些情境画面真是太美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之真情,人间之大美!这篇散文除了有美好的人情外,还有美好的风景,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
五、美点寻踪,合作探讨
1、思考:
找出文中写景的段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生命的可贵 第7段:菜花、桑树、水光粼粼的鱼塘——生命的美好
2、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都要发言;
②小组观点一致:补充、记录,选定发言代表。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小组代表发言。(师适时点拨。)
过渡:是啊,同学们,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风景的美好,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所以,同学们,趁着这大好的时光,多陪陪父母,多理解下父母,不要等你失去了才后悔!
五、拓展延伸,感悟亲情
1、投影出示:
同学们回想下,在过去的日子里跟父母有过分歧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读完这篇文章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2、学生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3、教师诉说亲身经历。
六、结束
1、展示教师随笔,并深情朗诵(投影出示)
母亲风中凌乱的 在您的面前 是您花白的发 我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泪水爬过的 可我却在成长中 是您苍老的脸 无视您的眼泪 微微佝偻的背 踏出了远行的步伐 殷殷告别的手 如今的我 我不敢再回首 才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怕我再也迈不开 可是您的鬓边 离家的步伐 己满是花发 总还想依在您的怀里 常回家看看 重温童年的梦 是我能给您仅有的 总还想看着您的眼 一点点报答 说着娇嗔的话
2、教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衷心祝愿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