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潜在动力,小学数学教育应强化儿童对各种问题的好奇心。学生对问题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数学老师应鼓励儿童去了解他们周围世界中的数学。
1、好奇心是一个趋于无限的宝藏
好奇可能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如果父母每天都要把他带到郊外去,让他接触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有时,父母摘一朵花,把花剖开并讲解,有时捉一些昆虫,然后教给他昆虫方面的知识,当然,父母讲解要极为浅显易懂,如遇到他自己也不懂的问题,父母便老老实实告诉儿子:这个问题我不懂,让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一般说来,当孩子的好奇心发生以后,便会提出各样的问题,而许多爸爸妈妈虽然不会拒绝,却常常是随便敷衍,更不可能象会做教师的父亲那样,不懂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敷衍,实际上是在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而直到上学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好,才开始着急。可是他们又怎么回忆得起自己最初的举动呢?
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有很好的耐心和责任。当我上街时,千万不要怕麻烦而把孩子留在家中,我们可以利用上街购物办事的机会把孩子带上街,让孩子去观察并会注意事物的奇妙之处。
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面对数学世界,孩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好奇。在中小学学科中,数学是最富有魅力的,其原始的吸引力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特别是数学对问题解决的巨大功能,使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并没有很好地珍惜这一宝贵财富,自从孩子学习数学的那一天起,数学就变成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把最为神奇的数学世界变成折磨孩子的简单的重复劳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重复是最容易疲劳的,简单的重复劳动最容易伤害成长中孩子好奇的天性。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好奇心是一个趋于无限的宝藏,好奇心是人类宝贵财富。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好奇,人类欣赏自然需要好奇,人类与自然和谐需要好奇。
2、好奇心的培养
(1)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
人类周围的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对于幼儿,可以让他们看色彩鲜艳的或者能活动、能发声的玩具,如各种娃娃、带动力的小汽车、飞机及小铃裆、玩具乐器等等,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丰富他们的眼界。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玩七巧板、骑小自行车、荡室外秋千、坐跷跷板,以及看各种小人书。在节假日还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学生活动中心。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其见识;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之大。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等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可利用散步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
在数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要教师少作一些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
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孩子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如一位父亲将图书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告诉他:“你要是认识字的话,就可以自己编故事了。”借以激发孩子学认字的欲望。有位教育家建议;当孩子刚满6个月,可以坐在大人膝盖上的时候,就应当给他读小人书或根据书、画讲故事给他听,这种抚爱和温馨的气氛能培养孩子对书籍的感情。
小学数学中的故事是很多的,而且更多的是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数学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讲这些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成人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积极鼓励自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既教育了孩子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如,一个孩子玩滚铁环的游戏,突然发现:“直着滚比绕着弯滚早到终点,”然后提出:“这是为什么?”这时,老师就拿着尺子和孩子一起量了直线的长度,再量曲线的长度,使孩子明白: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有的孩子会立刻悟道:“老师,我到学校应该走那条直道,而不应该绕弯走附近那条道,因为那条不是直线,自然要绕远了。”老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积极思维。而在孩子想知道又不十分明确,想说又说不清楚时,要及时、耐心,热情地启发孩子,回答孩子的疑问,这样就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对孩子的认识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4)提供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如,通过小实验和日常观察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还可让学生自由制作简单的玩具,自己设计一种游戏等。他们对于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她在讲圆周率之前。常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大小圆周的直径和周长,然后再分别用周长除以直径,这样就让学生自己发现所有圆周长和直径的比都是3.1416,这样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憧憬的气氛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第二篇: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淮阴区开明中学林云会
人们常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及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这一时期,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比受老师教育的还要多,许多习惯要靠家庭教育去培养。当然,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历来很重视,殊不知,许多不经意的行为恰恰干扰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说:边吃饭边看电视,能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吗?连家长话都不听地孩子,就肯听老师的话了?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呢?如何培养呢?这里,就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及其养成谈谈看法。
1.课前预习的习惯;
(1)鼓励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教育孩子生活起居要能自律、不拖拉)
(2)督促孩子养成早读的习惯(早晨是读书背书的关键时段,主要是读语文、英语,当然,数学的法则也要熟记于心)
(3)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包括自己穿衣、洗漱、整理被褥等)
2.课前准备的习惯;
(1)上学前:收拾好学习用品(不要丢三落
四、急急忙忙、杂乱无章)
(2)上课前:准备好书、练习册、笔、纸(确保上课从容应对)
(3)调整好心态(调动激情、充满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挑战)
(4)再快速浏览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确保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
3.认真上课的习惯;
别人在说的时候,眼睛不能东张西望,身子不能东动西动,小手不能玩东西,学会边听边思考,有时候手托着腮帮子,有时候歪着脑袋,意见相同时可以轻轻头点,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时,马上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具体讲要做到:
(1)勤于自学正确“读”的习惯。
(2)专心听讲专心“听”的习惯
(3)积极思考,善于“思”的习惯。
(4)提问答题,敢于“说”的习惯。
(5)板演题目,认真“写”的习惯
(6)参与游戏。勇于“动”的习惯
4、良好的做题习惯:
(1)培养细心答题习惯。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讲大道理即便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从孩子身边的小事抓起,比如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桌斗,上
课用过的物品做到“物归原处”,下课随手把凳子放在桌子底下(还要做到没有声响),经过不断地提醒、指导、鼓励。多次重复,接着就可以把这个办法转移到他的学习上了。
(2)培养仔细审题习惯。“一读而过,提笔就做,一做就错”这是规律。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重要一环,至少分为三步。一是“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从而基本把握题目含义。二是“重点读”,就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划出关键词和关键条件。三是“返读”,就是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对低年级小学生要求他们:用眼睛看,用手指读,动脑筋想。另外,对于题目中个别生字,也不要提示,尽量让学生养成独立审题的好习惯。逐步养成做事认真、踏实稳定的好习惯。
(3)培养认真计算习惯。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要训练孩子冷静沉着地对待每一道题。特别是学生看错加减号和看错数,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平时,做题不仅要有速度,还要突出答题的正确率,一味地追求做题的数量是有害的。家长特别要注意:不能为了防止孩子“玩”,无休止地找练习给孩子做以消磨在家的时间,因为这将是孩子厌学的开始。
(4)培养认真检查习惯。答错题是难免的,关键是不能忽视最后一步检查习惯的养成。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开始,应该是用手指着,逐行检查,再逐题检查。一是检查有没有漏题,二是检查是否按要求回答正确了,三是检查有没有看错数。养成善于自查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是受益终生的。
(5)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平时作业、练习、检测都要提倡孩子独立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我再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6)培养及时复习习惯。孩子放学回家,要进行1—2个小时的学习。主要是复习和预习。防止孩子为了完成写作业这项“硬任务”,而忽视了复习这项“软任务”。简单地说:先学习后玩耍;先复习后作业。复习主要是针对:白天刚学过的课程,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为主。检验上课和复习成效的唯一办法就是答题。家长可以围绕书上的例题、习题、生字词等抽查。学生以口述为主。
最最重要的,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就是每周要进行一次总复习,总抽查。不要以为每天都“会”,就代表真的过关了。抽查不过关的,周六日立即补学,直到过关为止。这样做,更能促进孩子每天的学习效率(好周日能玩玩)。至于一个月或一学期,甚至更长时段的复习,自有老师会组织复习和考试的。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简称“四清”。据说,80%的学生都具有完成这项任务的潜能。只不过光靠学校很难做到。因为,除了“堂堂清”在学校,周周就靠在家操作了。
晚上有时间可以预习一下(预习也可以放在早晨完成)。日记不一定要每天一篇,但是,要注意随时记录灵感、观察事物。要把它写下来,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还可以把练字和写日记结合起来进行。
第三篇: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时间好快呀,一转眼楠楠已经是XXX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其中的变化是显著的,作为家长,我不要求孩子什么都行,但一定要培养他对事情感兴趣,我也希望她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心得:
培养他简单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上学之前,我就让她慢慢学会穿简单的衣服,袜子,鞋子,自己吃饭,自己刷牙洗脸,如果他说:“我自己穿,我自己吃,我自己做”那你更应该让他尝试,如果他不是情愿,你可以用愉快的方式让她感兴趣,虽然她可能把衣服穿的很滑稽,或者说饭吃的满桌都是,鞋子穿反,作为父母都不应该笑话,反而应该说说:“你真棒。”要鼓励他,让他学习,否则难以长大。
培养他的阅读能力
从他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讲故事给他听,虽然很多时候他不太明白,但是拉直了小脑袋听的津津有味,我就知道他有了兴趣,慢慢长大我就挑些生动的富有道理的故事,儿歌,成语故事,三字经,给他听。让他用小脑子思考,回答简单的问题,或概括的简述下故事的情节,在激发他的想象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记忆力,培养了兴趣,知道该做个什么样的孩子,所以现在我坚持每天晚上都给他讲上一遍故事。
培养他的好奇心
现在满嘴的为什么,主要是他稍微一点的事情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理,来满足他的好奇心,所以千万不能敷衍他,那就是对他的不负责任,而是尽量找到答案来回答他,哪怕说是自己不知道去问问别人或者老师。
平常有空的时候,我尽量带他去玩玩,今年的动物园,岳王的花卉园,湿地公园,主要是想让她能增长知识,还能呼吸新鲜空气,让她知道各种动物,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培养他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大人的做法来衡量比较,怪他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哪怕一点点的小事都要求他完美,这样反而打击了他的幼小心灵,让她对什么都没有信心,觉得都做的不好,要得到批评。我们应该适当的表扬,再指出哪里的不足,下次一定会做的更好。让她不害怕,更自信满满。
以上是我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小心得,当然也许不是很好,很到位,希望能和更多的爸爸妈妈交流,学到更好的育儿知识。把我们的小宝贝教的更好,更懂事,更健康。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陕西省西乡县城北小学
杨春荣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小学数学应生活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41-01
一、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感情。学生喜爱老师,就会对老师的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当然不是让老师一味的迁就学生,而是要求我们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要爱严结合循循诱导。其次是以课堂和课外向学生反复讲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重视教学,爱好数学,并有决心和信心学好数学。其三是广泛利用直观教学,发挥电教作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生动有趣的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其四是注意在课堂上引进竞争意识,利用小学生自尊心强、好胜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在各种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或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奖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法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思维过程的顺序、步骤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感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它同计算题做一比较,就清楚了。如做计算题时,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步骤,都是清清楚楚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计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来,看得见、摸的着,学生计算的对与错一目了然。计算题通过训练学生容易掌握。而解应用题就不同了,学生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要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部,都是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易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小学数学应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把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提倡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提倡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提倡选择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技能,加强数学的应用。
数学教学应该改变过去封闭、僵化、灌输的单向专制特点,走向开放、多样、超越时空限制的双向交流的民主化趋势,加强数学与生活的,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学生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实物的支持。而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然后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魔力与价值。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数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容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要建立起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老师将要给你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增强,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时,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差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
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4.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些学生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开展了“四环一步”(预习——上课——整理——作业)的学习法讲座,让他们学会怎样预习、怎样上课、怎样整理知识、怎样做作业,知道只有忠实完成这四个环节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跃过章、段这一大步,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才能使思维活动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学好数学。
一、基础知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论什么时候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总是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状况是教师导学、导思的依据,教师要通过观察、对话、作业分析、与家长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水平、兴趣倾向,分析课堂反馈信息,了解阻碍学生学习的困难。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形
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初步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引进新知识要简洁、明了,要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揭示矛盾,从中提出新的课题。或者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提出新课题。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角度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自然、不陌生。利用卡通书字典的价钱来引入求两本书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学生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时,就是1角,就在角的这位上加1,就多了一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时,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位上加1,就多了一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就能轻松地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找钱的情景。
二、培养能力要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基本计算训练,因为任何一个较复杂的计
算,都是若干个简单的基本计算综合起来的,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一般地说,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本能力。随着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计算能力也有所不同。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是一种基本能力。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还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简便算法或解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出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学以致用。要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因素,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学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协作,动手操作“割”、“补”、“拼”、“摆”,自行探索,发现推导梯
形的面积公式。
四、要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并且持之以恒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应从旁协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否则无法进行探究与发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可以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圆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他们向老师提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释疑,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经。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竟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4条边,为什么
长方体的棱不是24条,而是12条?”“一条棱有2个端点,长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不同?”在讨论中,有一位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不同?”提出了一个颇为生动新颖的例子,他说:“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即长方形,它有长和宽,没有高,我把这长方形剪下来,这时它就有了高,所以它是长方体了。”通过质疑问题,自由讨论,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总之,数学课堂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师要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1、在教学方法上多加探索
2、该讲清楚的内容要讲的通俗易懂,要用最简单的词汇进行讲解。
3、备课的内容应要全面的、系统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去准备。备课内容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果我们讲课时,准备充分,教学计划完善,尽然有序,突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所要传授的知识。
4、教师的外表要整洁大方。平易近人,语言生动,精神抖擞,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
装打扮。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能够精神有力,讲课生动有序,就能感染学生,与教师一起抖起精神,洗耳恭听。相反,讲课准备不充分,内容单一,学生就很容易分神,情绪低落,不想听你讲课,就会出现厌学、不愿学等现象。除此,教师为了上好课,显得自己又风趣,便在课堂上胡言乱语,将一些不着边的话,那么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用语。
5、充分利用示范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小学生是在具体的事物当中进行思考的,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示范教学和电化教学,同时,要注意示范教学的内容要和课题吻合。
6、利用启蒙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出小问题,开拓学生的智能。教师在利用此教学方法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层面,制定所要提问的问题等级,为后进生也提供答题的机会,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使精神等到解放,对学习知识从满信心。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我自认为能够成功的上好小学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