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

时间:2019-05-15 07:0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一篇:“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

文章标题:“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

论文单位:作者姓名:论文字数:周皋中心学校

李 慧 4505字

“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

摘要:

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发展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提高美术课堂的高效性也是势在必行,伟大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思想给了我很大启示: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敢做

3、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说

4、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

5、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感受

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支配 关键词:美术教育 解放 创造教育

我曾拿过一年级的美术课《蔬果的剖面》里面的几幅蔬果的剖面图,问四年级的孩子,如:洋葱的竖剖面,橙子的剖面,猕猴桃的剖面,像什么?我本以为他们比一年级的孩子大一些会有更精彩的回答,而结果没人回答,只有极个别的想要开口,但终究还是放弃了,我很诧异。一年级的孩子在我的问题一出来他们就抢着说:洋葱剖面像小包子,像没有开放的玫瑰,橙子剖面像披萨,猕猴桃剖面像一只大大的眼睛,黑色的点点像睫毛,很多很多......而四年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敢去说呢?是不敢想吗?为什么孩子大了反而想象力不如从前呢?

孩子们没有想象力,又怎么会有创造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不仅是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儿童创造性与想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并不是要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启迪儿童的心智,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儿童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最好课程之一。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呢?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让他们会认识美,发现美,并具有创造美的能力呢?伟大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认识了儿童的创造力,就应进一步将其解放出来。”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眼、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的培养。”并提出了“解放头脑,发挥创造力是与儿童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主张。可见,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他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条件。虽然,这一主张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中提出的,但在以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真正地做到“六大解放”,就能让孩子敢想、敢做、敢创造。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

儿童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意想不到的。在孩子们心中,他们所描绘的画是没有任何“规矩”的,完全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反应。在儿童的作品中,不须要求色彩配置的考究,不须形象逼真,强调的是想像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儿童头脑中都是对客观世界带有儿童色彩的反映,他们见过很多有趣好玩的人和事,这些经验都需要老师用一句带有儿童色彩的语言或一个形象的动作去激发出来,让孩子们在他们独有的想象空间中畅游,甚至天马行空。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为主要方法,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老师规定的,孩子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首先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如在一节学画树的课中,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小树怎样变成大树的吗?把它画下来。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甚至一个孩子把小树的成长过程想象成了自己成长的过程,最后小树也变成了一位高高大大的小帅哥。再如,孩子的头脑里装着各奇思妙想,就会呈现出这么一幅图画:有这么一个小树,他的树干特别大,身体里画着好多好多东西,有小花小草,有飞机轮船,有小猫小狗,依然是一幅非常美的涂鸦„„我并没有否决他们,因为孩子很小,想象力没有错,他们的世界我不一定能懂,我相信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我希望能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大胆想象,勿以简单的对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只要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想象,用心去描绘,不用和大师去比较,孩子们个个都是小画家。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敢做

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形象的说“非常6+1,的确,很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然而长辈们不知道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就是孩子损失一次次锻炼机会的时候。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宝,双手和大脑。”传统的教育要求儿童静坐、静写、不能乱动手,当然,这没错,但是他们静坐、静写的时间大于课外活动时间,他们的双手虽然没有被拴住,但是双手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不就等同栓住了一样吗?因此,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和家长,不许来束缚儿童的双手,让儿童的双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去尝试,大胆去创造。美术课不是只有拿笔画一种形式,美术中的操作活动课对促进儿童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美术课是让孩子拿笔临摹教师作品,或者课本范画。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尝试先动手感知,再动手去画。如:玩橡皮泥,橡皮泥看起来非常简单,正因为简单,可以让孩子很放松,他可以捏成山,捏成房子,捏小人,捏青蛙,捏汽车......随心所欲的用自己的双手捏出想象中物体的模样。在教学《堆沙》一课,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跳远的沙坑里,让他们在沙坑里做画,学生没有别的工具,只有一双手,但是他们堆出了许多造型,甚至和沙融为了一体。经过游戏,有的学生堆出了“长城”、“金字塔”、“城堡”„„我希望美术教学可以大胆的走出课堂,让孩子用双手去实践去创造,去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也许,我们也可以和爱迪生的母亲一样,不会错过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三、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说

陶行知先生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他认为,旧中国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尤其是儿童只能听成人的,而不能说,这就严重束缚了儿童思维发展及善于表达的积极性。应该让学生想说就说,能发表独立见解,允许有问题就问,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是主体,给他们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该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儿童敢提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在《淋漓的小雨》一课中:

1、让孩子敢问。有个孩子问,老师,下雨之前为什么天空会变的有点黑?今天早晨下雨了,你是怎么来学校的?雨下为什么下到地面就不是一滴水的样子了?听到这些问题,我真的被问住了,想办法回答他们,他们的小脑袋中想的东西真的很奇妙。我用这些问题问他的同桌,他的同桌说:我觉得云厚了把天空堵起来了就黑了,一会大雨一会小雨,我早上穿着红色的雨衣,我妈妈送我来的,还有的同学打着雨伞呢,地上还有小水坑,雨滴掉到水坑里就看不见了呗,我还看到街道的墙角边还躲着一只淋湿的小猫,有点可怜。就这样,一个孩子敢问,一个孩子敢说,慢慢的构成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画。

2、让孩子敢评。过去我们以教师的评讲为主,现在我们积极引导孩子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如:儿童完成作品后,让他们自己说说自己的创意在哪?为什么好?哪里还有问题?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看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开展儿童间的互评,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

四、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黑板和书本,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五彩缤纷的世界。很多孩子爱画己看到的表达出来,给很多人分享,没错,画可以反应孩子的内心世界,透过孩子的画,你可以看到一个美妙的世界。

如教学《大鱼小鱼》一课,由于条件有限不能让孩子去海洋世界观看真的鱼类,只能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中各种鱼类在海中生活的片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睁大了眼睛看着海底漂亮的鱼,还没等老师提问孩子们已经不由自主的开始说话了看一条绿色的大鱼,你看那条小鱼好小,细细的,你看他们身上的花纹都不一样耶„„就这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创作的灵感就从这里起航了。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用心感受

不建议把儿童关在家中,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怎样发挥内在的创造力呢?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社会中去磨炼,这应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一条极好途径。我想学生永远不会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而且效果也是与众不同的。马斯洛在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所以,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在教学中,也许有很多局限,我们不能经常带领儿童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但是可以提前布置,放学后,或者课下,特别是让儿童积极地去自然,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儿童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如:在《走近大自然》一课,教师在课前带儿童在户外观察,寻找秋天的秘密,一些秋天的小虫,秋天的花,秋天的树,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儿童用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既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又使画面丰富多彩,也充分表现了孩子的个性。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支配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既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的确,美术集体教学活动都有着作业完成时间的规定,有学生还没有完成,老师就催着交作业了,这样怎么会有好的创作呢?我们应该解放他们的时间,完成一幅画的时间不应受45分钟的限制。我认为有些课题可以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玩”,在“玩耍”中,解放他们的头脑、身体、嘴巴、眼睛和空间,孩子们的心灵会像花一样的绽放,这样才会有丰富多彩的感受,有创作的基础。

教学《七彩的生活》一课,我把本活动分成了各种组,让他们制作出生活中需要的小生活用品,学生自由选择组别。每个小组制作的时间不限,可以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资料,欣赏图片,观看视频。然后搜集一些需要的材料进行制作,每个小组分配好任务,制作完成后交给老师。最后孩子们完成的不只有绘画还有各种生活用品的小发明,甚至在发明上还有自己的小绘画作品。我相信,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他们会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实践创作出更优秀的创作。

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因此,为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儿童心理,探索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美术教学发挥出其特有的魅力,让孩子保存孩提时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象力飞起来,变成创造力。同时让美术课中形成的发散性思维,延伸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去,真正的自由思维,发明创造,美化生活,让美术课真正的“活”起来,真正的发挥出美术教育的作用。

第二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如下: 1、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逐步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学习、探索、尝试、操作等,以获取新知。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主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归纳讲解的,教师不暗示。教师如何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具体如下: 1、2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则是情深趣浓的快乐时空,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使学生获知于寓教于乐之中。、2适时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因材选媒”。根据课文特点教师进行课件设计。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 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这样的设计,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

1.3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选择喜欢学习的方式,如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使学生自己质疑并解疑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钻研问题。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好思、会问、乐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2、创设有效氛围,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2.1 实践操作——活动性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倡导活动性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性氛围。

2.2 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举例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3 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这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当小老师。合作学习机会很多,教师要投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中,以一名探究者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这方面的思考,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挖掘,用爱去育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第三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

对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

世雅小学 丁菲菲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美术欣赏教学,必须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进行简单论述,寻找怎样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课 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它与绘画、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各个种类,古、今、中、外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美术欣赏教学已经越来越被美术教育界所重视。因此,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美术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视觉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我认为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小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引导、授课方式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然而,现在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绘画、轻欣赏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认为欣赏课就是教会学生绘画,对作品进行展评,让学生互相看看就行了。

(二)教学目标偏离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纯粹的技能型教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专业技能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以后考试技能,并不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现在,美术教学强调技能及素质的综合培养,特别是欣赏教学着重于提高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但是美术老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美术欣赏课视为技能课,狠抓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和训练,完全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在欣赏教学中,知识代替了体验 教师往往会在美术欣赏课中添加一些课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任意拨高的现象,教师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欣赏水平来选材,一味追求“纯艺术”,这些脱离了学生已知水平的作品只会让他们感到迷惑、枯燥、乏味,无法积极参与教学,最终消极怠学,致使美术欣赏教学严重失效。例如在二年级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将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纳入拓宽教材,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书,教师再有口才,学生听的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四)缺乏欣赏语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教师在美术课的欣赏过程中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有时想表达的意思没有办法把它清楚的表达出来,导致学生的“一知半解”。

(五)教学方法单一,扼杀学生兴趣

很多美术欣赏课就是教师一课本一学生三者的直线型教学模式,教师看课本、讲课本,学生看课本,听老师讲,教学就是围绕课本进行的枯燥文字游戏。教师主体的个人背景不同,审美的观点亦存在差异,教学欣赏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的欣赏讲解,那么欣赏美的过程就会变成师生消磨时间的过程,学生不能活跃于课堂,教师也无法更好的施展才华,彼此之间缺乏积极互动,课堂一片死气沉沉。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就会缺乏兴趣。

当我们翻看课本的画页或走进美术馆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各类各样的美术作品,犹如万花筒般地迷人,又如谜一般地令人费解,首先涌入脑海中的却是一堆的问题———这是什么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有的绘画画得逼真,有的画得很怪,有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对形式分析不清,对形象把握不住,对艺术语言不理解,分不出画得好坏,也就无从把握作品的内蕴。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各种美术形式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名作。

那么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下面谈谈我的几个观点: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就像一个优秀的故事,在开头设下悬念,然后在过程中将问题一一解决。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也要通过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一步步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和认知,最终达到对于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艺术大师”一课中,我特意准备了一幅毕加索的“和平鸽”,不用老师解释学生都知道这幅画的名称,但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我就提问:为什么要用白鸽来象征和平?它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表达了画家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结果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表意见:有的说鸽子的白色代表纯洁,象征和平;有的说画家一定是个爱好和平的人;有的说此画出现以前可能刚打完仗(此画是在二战结束后产生的)。最后由我补充:这是毕加索在50年代为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版画,以鸽子为题材,被人们称为“和平鸽”。毕加索还是一位雕塑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给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以很大的推动。在整个一堂美术课上,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而且个个神情专注。由此可见,提问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一种有益尝试,能引导学生对问题探个究竟,增强对课程的注意力,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游戏加深印象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美术欣赏课中穿插一些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完成欣赏目的,这不正是“寓教于乐”这一师生都能接受的最好形式吗?在“中国民间玩具”这一课中,我课前收集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游戏,通过学生的游戏、观察,每一组派代表说说玩具的特点:有的甚至边说还边把玩具的特点演示给大伙儿看,惹得学生都乐开了怀。经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对我们的美术欣赏课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通过操作促进理解

有时要让学生了解被欣赏的作品,光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产生的印象不仅肤浅,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如在欣赏“走进博物馆——非洲雕刻”这一课时,如果光就形体的讲解,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就会离实现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因为非洲在学生的印象中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作品的实际模仿与操作,我们才可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非洲人民的勤劳、智慧与非凡的想像力。我引导学生在模仿中了解非洲作品的一些风格和特征,使他们知道人物塑造时变形夸张的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浓郁的民族特征和生活气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譬如:有的不纯粹是人物形象,它既是人像又加入一些动植物的造型,这可能是他们崇拜的国王或图腾造型;有的将人物和动物造型揉在各种生活用具中,使用具更加美观、富有创意;有的则表现一家人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节。通过学生自己的制作,使他们更了解非洲的民间艺术,也是他们打开世界艺术之门的金钥匙。

四、与动手、表演相结合

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表达各自的感想,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如:在学习《机器人》时,我让学生表演机器人的各种动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五、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

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所以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师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如:在教授《怪兽》一课时,我将怪兽的音效和动画融入到教学中,有声有色图音并茂。欣赏怪兽图片时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的不断变幻,学生自身的情感也融入画面,随后的学习孩子们显得积极主动、兴致勃勃。

六、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 学生欣赏作品通常凭着第一眼的感觉,感觉好,就是好。在他们的世界里,所谓的美就是漂亮,他们对美术的欣赏的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在这时就应该去引导,去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术欣赏,教会他们怎么欣赏作品。在培养学生发现视觉艺术的含义和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事物,用深刻的洞察力、敏感性对待艺术,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真实地观念,通过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能明确这些艺术家的人格,获得对他人的更积极的理解和对世界更深刻的意识。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

总之,一堂生动活泼的美术欣赏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有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

参考文献:

[1]杨智《教育科研论坛》[J]百家出版社 2007.[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王慎.《美术与欣赏》[M]《中国艺术报》2002.0224 期 [4]雷浩民.《美术教学策略浅析》[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5]龙厚强,任庆薪.谈新时代的基础美术教育[J].美术大观.2008(05)

[6]张婷.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演变看学习评价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第四篇: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对我在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对我在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吸纳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7年,并正在一天天缩短。研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人力资源跟不上,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长期处于维持的困境当中。

关键词:中小企业 管理

本人从事管理十年,无论大小企业,还是中外企业都有工作过。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内资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此把个人实践过各种管理方法,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

一、企业资源优势不理解,市场调查分析欠缺,企业目标不明确。中小企业由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创业者要坚守“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的理念,将目标聚焦在核心业务。选择核心业务,需要思考,几个问题:企业最擅长什么?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什么?能带来什么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 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如何才能保持优势的可持续性?科利斯(Co llis D J , 1995)和蒙哥马利(Mon tgom ery, 1995)在“资源竞争: 90 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 企业资源观是建立在波特的竞争策略与核心能力竞争两种策略方法基础上的。企业是实体资产、无形资产及能力三大素质的组合, 企业的资产与能力决定企业的效率与成效, 拥有最佳且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成功〔1〕。只能以己之长攻其所短,才能事半功倍。分析好自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通过市场调查,利用回归分析、计量回归模型,来制定正解的企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2〕。目标清楚明晰,又切实可行,才能上下同心。

二、企业创始人的管理、理念落后。中小企业一般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情况更加复杂,在市场中积累的经验与直觉是非常珍贵、有价值的,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若不能结合现代管理营销中的科学手段,进行客观科学的决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仅靠经验与直觉难免失误。如果老板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不能及时提高。必然,会把企业带向没落。

有些老板虽能不断的进行学习与培训,如果没有系统性学习,那只是断章取义。再加上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一个企业的成长,最终的责任人还是老板本身。因此,自己应退居幕后,把企业交给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去经营与管理。老板用人,就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放手让他们去管理。老板们还可以雇用企业顾问,帮自己出谋划策。老板们要把心思用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上,也就是做个好掌陀人。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落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担任要职,这在企业发展之初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由于“家族成员与开国元勋”不能及时跟上企业的发展。让平庸的家族成员与开国元勋在企业里从事管理工作,外聘的优秀管理人员就很难进入公司高层,就算是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也很难发挥他们的能力,因为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如果得不到实施,则会使优秀的非家族成员感到不快。整个员工队伍对你,乃至对整个企业的尊敬就会减少,就会失去希望,有才能的外聘人员不可能待得太久,他们会很快离开你,即使那些勉强留下来的人,也是能力不够,在混日子或将来也会成为新的拍马奉承者。所以,老板要做到用人唯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人、用人,扬长避短,用其所长,企业必须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

2、鼓励自荐和他荐;

3、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提供实践论,唯素质论;

4、有关工作项目尽可能公开招标,不要论资排辈;

5、职务定期互换,交流轮岗;

6、鼓励自学成才;7建立技术档案功劳薄。管理中讲的是桶原则,只有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我们的那块短板补好,才能完善我们的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二)、调整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励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员工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企业的价值,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合理有效激励机制模式的设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励形式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 ;

2、物质与精神兼顾,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机制 ;

3、企业合理有效激励员工的和方法与途径。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时候要洞察人心、人性,要符合人心、人性。也就是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利益为本,以利益为本就要尊重自私。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我们在管人的时候都太强调儒家思想,我觉得管中国人应该先用法家思想,法家最强调的就是规范,先把规矩做好,接着是儒家思想,强调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墨家,强调兼爱天下,最后才是道家的老庄玄学,无为而治。现在很多公司是倒过来做,管理者不订规矩,一天到晚指望员工自觉,还要兼爱天下包容客户,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公司要无为而治。西方任何强大的企业都是先从框架和规矩做起,公司的老板,不要指望做员工的朋友,应当先把规矩做好,大家嘻嘻笑笑成了习惯,打打闹闹成了风气,再要整顿就非常困难了。

四、缺少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中小企业内部一般没有文化建设,少部分有文化建设也没有明辨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含义,最终只一种口号。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一个经营成功的品牌,其价值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品牌缘何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呢?品牌的魅力主要来源于品牌中所蕴含的文化,以及这一品牌所代表的生产商在同行业之中的水平和地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从如下入手:探索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同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要求和进程,主要体现为四大板块的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谓精神文化,就是塑造企业“灵魂”,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一整套能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理念;制度文化,就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核体制,加强制度化建设水平,将企业发展导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行为文化,就是大力推进行为管理标准,使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编制并完善《员工手册》,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倡具有特色的“德高作风”;物质文化,推行CIS(企业识别系统)战略,运用物质形象建设的手段,来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形象〔3〕。

当今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重要部分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愿我国的中小企业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参考文献:

〔1〕Collis, D J , Cynthis M.Competing on resource strategy in the 1990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5, 7(8): 26—36。

〔2〕马克·赫斯切著王春香、张志强译,第11版,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38-152页。

〔3〕莲山课件/Article/cygwssfa/79498.htm。

J.Com8,

第五篇:高中《课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作用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今没有明确具体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目前的依据是什么呢?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比较简单笼统,时间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之前,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描述不够清晰具体,难以对新课程实施给出有效指导。面对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发出了“其它学科都有课程标准,我们的地位还不如体音美学科”的感慨。在今年暑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中,我们仔细分析了其它学科高中、初中课程标准之间的共同点,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以下简称《课标》)的相关理念、方法指导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工作,取得了大家都比较认同、满意的效果。

一、《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实践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础

高中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应该是一致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印证: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并没有区分高中、初中、小学,这说明各学段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分析其它学科高中、初中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基本理念部分的描述,其核心思想也是相同的。因此,评价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我们以《课标》的五条基本理念为指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看教学目标是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是否精心创设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环境,是否实施了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否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是否开展了真实的合作与交流。清晰明确的标准,成为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努力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手中既有了“本”(教材),又有了“纲”。

二、《课标》对当前初中教学中一些热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突出的、对教学活动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有些是课程目标和要求方面的问题,是国家对该门课程的要求。《课标》对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方法的指导,一些教师总怀疑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总是习惯于按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果教学效果和预设相差甚远。《课标》对此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学习的选择。” 《课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没有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发展到某种程度”,关注的是相对的提高,这就为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性建议,为教学目标分层提供了方向。

三、《课标》“实施建议”对初中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新课程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背景因素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师生组成的共同体中,通过师生交往为主的活动过程,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总目标的教学活动。《课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譬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否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等,是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课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借鉴其它学科中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借鉴已有的经验,最容易取得教学成功;二是强调了适合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两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首选的教学模式;三是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需要加强探索和积累,信息技术学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四、《课标》提供了丰富的活动主题和标准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贯穿于各个实践活动之中。《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针对每一个内容主题,都给予了具体的活动建议。譬如,在“多媒体信息表达与加工部分”,活动建议“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例如‘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完成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相互交流,共同欣赏。”在初中“用Pow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借鉴和运用,同时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活动主题开阔了思路。《课标》在“案例”部分提供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充分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容易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实践中。

五、《课标》“评价建议”可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

《课标》“评价建议”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评价的组织实施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给出了系统、具体、明晰的建议,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最权威的论述。“评价建议”中大部分描述是关于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高中学段。因此“评价建议”也可以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其精神,结合初中学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表,进行有效的评价、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在培训活动中,我们和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论述,结合新课程通识培训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专题教学案例研究,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转变教学方式,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思路和体会。在秋季开展的优质课和说课评比活动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培训效果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魏雄鹰主编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大解放”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模式的反思

    小学时代·教师2011/3(总第28 期) XIAOXUE SHIDAI ·JIAOSHI 教学在线 对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模式的反思 江西省赣州市铁路小学刘红霞 一、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模式弊端 教学......

    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教学感悟

    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教学感悟 新乡市第二十四中学 赵红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

    浅谈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 摘要: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在高度地发展,并被各领域广泛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解放街小学2007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二○○七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07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成各项教育目标任务的落实年,也是学校深化课改实验、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学校持续快捷协调发......

    解放小学学校德育总结

    解放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两纲教育为指针,以温馨教室创建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

    正确的数学教学本质观及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精选合集]

    正确的数学教学本质观及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俞旭安 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任何教学论著作中,都必然涉及这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此问......

    论述现代设计对产品开发的指导作用

    现代设计对产品开发的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飞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可靠性、效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显然,传统的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这一发展的......

    高中生开展职业规划对高考填报志愿指导作用

    高中生开展职业规划 对高考填报志愿指导作用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众多家长和考生正面临着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时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