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政活动课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范文模版)
家政活动课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在此精神指导下,我基地积极组织本市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开设了一系列活动项目:国防教育、手工制作、农事体验、生活技能等。这些活动让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此,笔者就自己组织的家政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加上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才有利对新知的获取,促进思维的发展,进而爆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因此家政活动刚开始阶段,在学生充满新鲜和好奇的眼神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这时可以跟学生聊聊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询问他们平时生活中都喜欢吃什么菜,知道这种菜的做法吗?你自己操作过吗?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菜肴让学生详细介绍整个制作过程,这样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关于美食中来。就在所有学生都在想象这些美味佳肴时,适时提出跟今天的家政活动内容相关的话题,例如:今天的家政如果包饺子,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饺子,老师可根据情况适时指导,最后得出统一活动标准并开始实施。通过这样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学生进入活动境界。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的意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要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兴趣为基础,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为动力并由学生自己去推动,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够做什么”,而是能把握住“应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必须克服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说教为重点的错误模式,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启发和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家政活动中的技能与技巧。为此,教师应注意克服错误观念与做法,不能无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一味强调某种菜肴应该怎么制作,教师只管传授,学生只能接受,这样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学习番茄炒鸡蛋的制作中,教师先讲一下制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油、盐、味精加多少才合适;番茄炒到什么程度倒入鸡蛋最合适,等等,学生自主体验比教师传授印象更为深刻。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制作番茄炒鸡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要设计活动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情感投入到整个活动的运作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激活,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活动教学就会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的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才能最后达到彼此个性内涵的丰富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在家政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手中的食品价格来开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不同食品从过去到现在价格的变化,例如:肉的变化,爷爷们在学生这个年龄一斤是几元以及当时的生活水平,父亲在这个年龄阶段价格是多少,生活水平又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价格,生活水平又如何?不同时期价格的变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由此通过不同时期食品价格的变化,以及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学生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
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活动的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特点和使命感,对学生充满热情和激情,注意做到:
1、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吸引学生。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娓娓动听,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将活动要领的重点和难点有条不紊地讲清,利用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创设出一种适合学生理解的氛围,向学生传授家政知识,完成家政活动任务,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个人生活能力的提高。
2、要用丰富的表情活动影响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激励的话,一个动作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暗示,这样在学生心中也会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感受——自信。
3、要用爱心影响每一个学生。家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提醒学生在使用刀具中避免划伤,倒油时小心避免烫着,用关心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用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在活动中展开想象,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以求较好地完成活动任务。
第二篇: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
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总结
培养“数学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数学思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现对本学期“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具体措施:
1.创设乐于思考的氛围。2激发勇于思考的兴趣。3。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
四、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五、掌握正确思考的方法。
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反思数学思考过程。
二、取得效果:
学生逐渐学会思考,能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初步学会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三、存在问题:
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有部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还比较低,今后还要将问题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才能收到效果。
第三篇:如何培养中学生演讲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演讲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语”和“文语”交流能力。演讲,是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凭借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进行交流的艺术活动。演讲,是现代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演讲能力的提升是提升交流效益的有效途径。演讲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直接体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演讲能力,是中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直接责任。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培养中学生演讲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实在在地努力:
一、实实在在地在演讲前努力准备好演讲稿
演讲,是演讲者进行的一种有充分准备的传递信息的实践活动。充分准备,就是指演讲者根据所要演讲的内容所进行的事先演讲策划,即把讲什么主题、讲些什么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等内容写成演讲文字稿,并事先熟悉地掌握之。中学生初学演讲,准备好演讲稿尤其重要,它是演讲成败的关键。教师指导中学生准备演讲稿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所说具体实在,切忌空洞无实;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到所说有理有据,事实充分,切忌卖弄口才;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到所说语言简洁、铿锵、修辞得当,切忌句子冗长无力、修辞不当;一定引导学生做到所说语言雅而不俗、俗而亦雅,切忌俗而失雅。演讲稿一是要适宜讲,准备好了,演讲时才能够从容不迫、左右逢源、有条不紊、矢矢中的、不放空炮,为演讲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实实在在地在演讲过程中努力做到“双语”适当得体
演讲过程,是演讲者表现交流的主体过程,是演讲效益大小的关键。演讲者应将演讲活动的最主要的精力集中用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演讲过程的具体指导之上。演讲是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凭借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进行交流的艺术活动。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培养时,亦应在“双语”的运用艺术上狠下功夫。
笔者认为,演讲者的有声语言包括语言的音质、语质、语调、语速等;态势语言,即有形语言,包括衣着打扮、举手投足、头动面颜、眼神表现等。演讲者所进行的活动是特殊的艺术活动,其对“双语”的运用艺术,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如下两点:
1、演讲者要注意态势语言适当得体,运用得恰到好处。第一是衣着形象要表现得气度不凡,给听众制造一种对演讲者良好的印象,收到夺人的效果。第二是肢体语言要适当得体,运用得惟妙惟肖。演讲者登台亮相制造了良好的气度形象后,在尚未开讲的短暂时段里,最先映入听众眼里的态势,则是面部语言,面部语言是与人交往的第一通行证,是吸引听众的第一硬招。面部表现最具魔力的是深情而又自然的微笑,给听众一种亲切、和气、自信、真诚的良好感觉。这两手是演讲者的基础功夫。
2、演讲者在开讲后,必须注意“双语”配合得体,运用恰到好处。演讲者开讲后,即须全力调动“双语”相互配合表现,为交流表现服务。这时,演讲者则须紧据演讲具体内容,注意有声语言和有形态势语言进行艺术搭配,须选择声质、语质、语调、语速,配以手势、头势、面势、眼势,进行艺术交流表现。教师应启示指导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声质的意义在于表现演讲者的个性特征;语质的意义在于表现听众对演讲者信任的依据;语调的意义在于调节语言情感;语速的意义则是决定演讲交流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以上是指有声语言。手势的意义在于吸引听众注意力,手势选用要具开放型而且多少要适当,态势忌重复,过多会分散听众注意力,重复会使听众生厌;头势的意义在于表现演讲者的稳重程度,头势选用一定要慎重精当;面势的意义在于通听众心灵之路,面势选用必须自然庄雅,切忌做作,装腔作势;眼势的意义在于向听众传递情感,其选用定要诚恳信实。以上是说有形的态势语言。“双语”配合定要精当恰当。另外,中学语文教师在辅导和培养中学生演讲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的演讲要内容实在,切勿空洞,做到讲话有明确目标,结构严谨、内容深刻、表情丰富,还要指导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场、调节气氛,及时掌握听众情绪,充分调动讲者和听者的情感互动。一句话,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演讲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双语”得当配合,方能达到理实双赢的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在培养学生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清楚的了解高考听力试题的特点,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听力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特点:
1.从形式上看,听力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每段对话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3个答案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第二节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3个答案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2.从内容上看,听力测试的10段材料题材内容各异,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政治教育,科普知识等方面,其语言口语特征鲜明,以英、美音为主且难度略低于阅读材料,体现在生词少,无复杂句式等。
3.从题型设计上看,题型一般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主旨题:一段材料的主题或大意。
2)事实细节题: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3)判断推理题:包括事件发生地,谈话者之间的关系,说话者的态度等。
4)简单测算题:包括时间测算和价格测算等。
二.学生听力学习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了几年英语的学生
听不懂英语,抓不住瞬息而逝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有的学生到了高三年级,还照样听不懂教师用英语讲课。由此可见,再英语课堂上,听力技能的培养常常忽视了。
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听力技能的培养。我们知
道,听力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听力技能的提高既依赖于培养,又能促进各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由听力所构想的形象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
要解决学生“听不懂”,我认识到它实际上涉及到在听力技能培
养中究竟如何考虑坚持训练有浅入深,循序渐进等问题,为此,我想就平时教学所得,将几年来进行的听力训练几种形式连缀成文如下:
1.模仿形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和读音习惯
英国著名语音学家D.JOHINS曾谈到良好的听力训练在外国学习英语启蒙阶段对克服语音困难起到重要的作用。真是这样,在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听来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正确的意群、连读、弱读、同化音和自然节奏。要学生模仿播放的声音和口音就是为了听懂它们,并识别一些语言特征。在出学阶段,为了减轻学生压力,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通过拉长语段间、句与句间的停顿来放慢速度,但仍然保持语段内,句内的正常速度。在整个听音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可结合拼写,建立音形 关系,配合朗读,让学生知道自己缺什么,由于学生十分注意教师是否在捕捉听能练习中的错
误,听从他们每次在10—15分钟的听读练习中都很认真。用听带动读,迫使他们“规范行动”养成良好的听音、读音习惯。例如:上届所任的两个班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英语,95%能够听懂,并且老师故意读错的音也能指出。
2.复述形训练----让学生具备一定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的训练同其他语音能力训练一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 征,我主要是从辨音和结构识别的技能着手,从易到难,即使播放短文,也一定做到由简入繁,控制好词和语法现象的出现,录音放二至三遍,使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获得初步印象,然后我按顺序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组、句法抄写在黑板上,有时利用挂图,让学生边看、边讲,再之,我有时根据录音,巧妙地暗示或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以听的内容,触景生情。听懂、理解和消化则取决于听者对某一事物的熟悉程度。在交际过程中处于领会地位,因而一方面要侧重快速识别语言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掌握较多的词汇量、较丰富的语法知识,因为听是输入信息,不能控制对方输出信息,表达思想时使用的语言知识,说处于表达地位,因而要侧重快速复现语言材料能力的训练,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不仅限于一般的问答形式,应采用复述,用听带动讲,使学生产生要把听的内容告诉别人的欲望。
3.定向型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语言知识这种听力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做多项选择题和是非练习,我有时
结合提问,用一般和特殊问句收到了好的效果,也较为有趣,因为学生不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师通过一一答的形式,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学
生是否真的听懂了,我还经常做听写,对语法、问的搭配学习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学习对语言的材料能听懂并记录下来是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的,我们在各种活动中突出听能训练,强调“听力理解”把“听懂”放在首要地位。我往往把不完整的短文印发给学生,同时再附上一组任意排列的短语、词汇,学生反复听录音,录音在短文缺漏处稍作停顿,学生从表中选择问语补充,使名意完整,直至录音放完。在此辅以简单扼要的讲解,适当抽出语句,采取缩短或扩展,以帮助学生揭示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组织、储存语句的规律,这样训练,学生在听音时自始至终精力集中。随着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逐步采用,听力为学生吸取各种知识的途径之一在语言学习中的比例也应有响应的提高。听英语录音或唱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奥运歌曲等),在课堂上学生还要听教师和同学的讲课、讨论等,所以学生要真正全面学好英语,就一定要注意听力技能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要尽力创造各种有处于听能提高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听力技能,提高初级阶段外语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浅议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能力的培养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且看2001年一高考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野茉莉的幽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勤,要让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且进行思考,三者最终融为一体。另外还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