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样例5]

时间:2019-05-15 07: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

第一篇: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湖南省中考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

说明文阅读是信息社会基础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特别是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综合探究等语文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郴州](6分)

中国结 古禾

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整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织而成,千缠万绕,环环相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②中国人的情“结”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结绳记事”,大结大事,小结小事,不同形状记载不同事情。正如《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这可以说是中国结的滥觞。由此可见,绳结还肩负过记载历史的文化功能。

③绳结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那时的衣服没有拉链,只能以衣带打结,人们用绳结盘曲成“S”形装饰在腰间,古人身上常常佩挂印鉴,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南北朝梁武帝(464-549)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诗,绮带编成连环往复的同心结,用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寓意“永结同心”。明清(1368-1911)时期,中国结发展到鼎盛,如清代服饰上的大襟盘扣。盘扣凝结着人的温度、感情以及机器、电子永远无法替代的手工朴拙和巧妙。另外,“结”还呈现在荷包、香囊、玉佩、梳子、发簪等传统配饰中,古代建筑如屋檐、门窗上,生活用具如桌椅、木箱上。

④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国结在历史的传承中,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环绕盘曲的图案,上下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相连,看似有一种祥云之气,线绳的变化和不同结饰的排列组合,变幻出藻井纹、双钱纹、喜字纹、琵琶结、吉祥结、蝙蝠结等不一而足的形态。而一根线绳无论如何千变万化,都同根同源,这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⑤“结”字有牢固的意思。在汉语里,“结”字呼朋引伴,许多有凝结力的词语都 跑来广结良缘,如团结一致、结伴而行、结拜兄弟、结识朋友、结成联盟等等。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婚、结合等。“结发夫妻”,也来源于古人的洞房花烛夜,男女双方各剪一缕头发相结,寄寓夫妻同心永恒之愿。六朝诗人庚信描述过“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的动人场景。唐代诗人晁采在《子夜歌》中精写道:“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这就是结发的真实写照。

⑥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结”往往象征忧愁而善感的心灵,寄托某些婉约而幽微的情结。汉诗中说:“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诗中以“结缘不解”比喻“如胶似漆”的亲密。宋代词人张先曾写过:“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类的情感多么丰富多彩,结就多么异彩纷呈。⑦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也如鱼得水,在大型会展或寻常百姓家中,壁挂中国结,是常见的装饰;很多现代饰品如戒指、耳坠、手链等,因为加入了中国结的元素,更增加了古典和雅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 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可谓“中国结”的变体。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怀柔举办的APEC会议,不仅在会议现场装饰了很多中国结,用于礼仪等服务的16套服装,也采用了盘扣、领花等中国设计,透露出中国服饰的优美。

⑧现代人对中国结的情结,更彰显出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散发的典雅从容的永恒情结,就像一颗种子,一直都埋在中国人的心里。

(选自《月读》,有删改。)15.请阅读选文④〜⑥段,简要说说中国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气息。(2分)

(1)中国结既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有祥云之气,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2)

(3)

16.选文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2分)17.本文说明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生动,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2分)答: 【答案】:

15.(2)象征团结(或象征牢固)

(3)中国结象征忧愁而善感的心灵,寄托某些婉约而幽微的情结。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

16.举例子 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17.答案示例:如第⑥段“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引用古诗来诠释“结”的文化内涵,语言十分生动,文采斐然。

评分标准:2分。找出例子1分,分析1分,分析意近即可。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4题。(7分)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剐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感天而生”就是知母而不知父的意思。如传说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塬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孕而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等。“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万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最初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其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 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卫鞋”;后来他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周代的晋鲁两固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大约在泰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这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别了。

12.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这说明了什么?(2分)1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秦晋之好”能够成为婚姻代用词的原因。(2分)14.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

12.示例一:中国的“姓”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示例二:母系氏族社会,“姓”代表母系血统。示例三:母系氏族社会,“姓”是按母系血统来区分的。

13.示例一: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示例二: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14.先介绍母系氏族社会姓氏的产生与区别,再介绍夏、商、周三代姓氏功能的新变化,最后介绍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的情况。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

第二篇: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写作专题十三综合性学习教学案

专题十三:综合性学习

【考点透视】:

按照新课标理念,作文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遵循这一理念,恰当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写“真我”生活,抒“真我”情感。命题会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主要是学校生活(反应师生、同学、学习等)、家庭生活(反映亲情、矛盾等)、社会生活(反映对社会的初步认识、理想、愿望等),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让学生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展现真实的自我,重视自身发展成长,构建健康积极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对写作方面的要求是:

1.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思路清晰;

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结构完整;

6.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畅、生动形象; 7.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教学目标】:

熟悉各种体裁,能够写成语言优美情感健康符合题意的作文。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郴州]大作文(40分)

请以“美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的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3)不得抄袭本试题卷文段。【答案】范文: 美在身边

“美”这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的人精心打扮,追求的是外在美。而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默默的,无私的奉献,他们,是真实的内在美。其实美有很多种,不一定外表美才是美,内心美,那才是真正的美。美无时无刻都在人们身边,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

一次,我去坐公共汽车买东西。等了很久,终于来了一辆车,我急忙跑上去,一看,人太多,没有座位了,我很沮丧,只有站着去了。汽车开到一个路口时,突然红灯亮了,司机猛一刹车,我没抓稳,一下子跌到车上,这时,全车的人都把目光朝向我,我很尴尬,立马站起来,站起来时又不小心擦到座椅,把我的手给擦破了,流出了血。我捂住手背,正好,旁边的叔叔看见了,他连忙站起来,对我说:“小弟弟,你的手流血了,先做我这吧。”我摇了摇头。“没事,你就坐下吧。” 说着,把我摁下去。我抬头望了他一眼,他冲我笑了笑。过了一会,我到站了,我对叔叔说:“叔叔,我到站了,你先坐下吧。”“嗯,你过马路时小心一点。”他嘱咐我。我朝他点了点头。

现在,我仍记得他那和蔼可亲的面貌,那位叔叔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他却表现出了那种美。那种朴实、真挚的美。而有些人,却为自己的利益不肯展现那种美。他们只在乎外表,不在乎心灵上的美。因为,他们都被自己的利益和虚假的外表蒙蔽了心灵。而那位叔叔,却克服了为自己着想的那种意念,他为别人着想,不正体现了他的那种内在美吗?不正体现了他的善良吗?

生活中,任何时候都会有美的体现。下雨时,同学一起打伞回家;孩子生了病,母亲时刻都不离病床;公交车上,给老人、孩子让座,尊老爱幼。这些,不都是美的体现吗?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努力创造美,激发出我们的那种内在美,那种朴实,真挚的美,让美,永驻人间!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作文(5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晒晒我的收获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有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10天不能起来。第二次是他母亲去世,悲伤过度,10天没有动笔。他曾说,天道酬勤,要相信大自然的规律是有益于勤劳的人的。

认真严谨、勤奋克己、持之以恒,伴随了白石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也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营养。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晒晒我的收获

指尖凝香的岁月里,静听流年;铺陈记忆的纸张,阑歌犹唱。在心灵柔软之处如梦缠绕的是我的收获,洒满青葱岁月。

逐梦时节,收获恩师教诲。

初相逢,一袭淡淡的碎花裙。我的目光随那股清新信步走上讲台,你转身写字,好飘逸隽永的字体。微风轻抚你的发丝,明媚的阳光映照着你青春脸庞,我们从这一刻开始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谊……

晨曦晴朗,惠风和畅,你在我们的琅琅书声中会意微笑;云淡天长,碧草幽芳,你在我们考试刷刷的写字声中热切盼望;杏花微雨,莺歌鸣唱,你在我们玩耍的笑声中孩子般的嬉闹;星稀月郎,夜静更深,你在我们期末备考中孤灯相伴。逐梦时节,有君相伴,我心足矣!

逐梦时节,收获亲情相伴。

清晨,几缕晨光从云中透出。我刚从梦中醒来,忽听厨房里有些许“窣窣”的轻响。只见母亲轻敲着鸡蛋,熟练地将蛋清与蛋黄分开,抬手去拿打蛋器,手忽然停在打蛋器上,眼神向我的屋子望了望,摇摇头,换了双筷子,“叮叮”轻响,在我心中荡漾。不一会,母亲端着一盘我最爱的雪衣豆沙,那一个个豆沙包裹在蛋白里,似朵朵桃花在盘中静卧,绽放着美丽。

银白的月光洒下,母亲抱着我进入睡梦里,你熟悉的体香,像一支回荡在田野里的摇篮曲。初三的竞争压力让我有些招架不住,第一次睡得这般安稳。逐梦时节,有君相依,我心足矣!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

第三篇: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诗词曲赏析教学案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古诗词曲赏析

【考点透视】:

中考试题在古诗词曲鉴赏方面的考查,基本上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其基本考点为:

1.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2.意境把握。就是通过找景、绘景、品景来悟情,把握全诗的情感和主旨。

3.内容概括。就是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进行概括等。

4.写法品析。就是品味诗词中字词用法的精妙,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

5.名句赏析。主要着眼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运用的写作技巧,表情达意的精妙等方面来进行欣赏。【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古诗词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古诗词的答题方法,做到规范作答。【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长沙]古诗文阅读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0、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4分)

11、“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

10、意象: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11、“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3分)

【答案】①“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②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

第四篇:2011年中考复习教学案 第5部分 一元一次方程

第5部分 一元一次方程

课标要求

1.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意义.2.理解方程变形的基本原理,能在解方程中正确应用.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会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4.能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招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典型例题 例1解方程2x11552x61.解:去分母,得

6(2x11)55(2x)130.去括号,得

12x662510x3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2x11.系数化为1,得

x12.说明:注意在解方程过程中正确进行有理数及整式的运算,步骤不宜过于简单.例2 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2(xm)8x4m的解,求m的值.分析:本题已知方程的解,要求方程中待确定的字母系数,可以像解数字系数的方程一样,先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两边代数式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叫做方程的解,将x2代入原方程,转化为关于m的方程求解.解1 解关于x的方程:

2x2m8x4m.6x2m.xm3.因为已知方程的解是x2,所以解2 因为x2是方程的解,所以

m32,即m6.2(2m)8(2)4m.解这个方程,得

m6.例3 列方程求下列问题的解:

(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已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小时.若甲车先开1小时,问乙车开出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

(2)小陈和老师一起整理了一篇教学材料,准备打印成稿.按篇幅估计老师单独打字需4个小时,小陈单独打字需6个小时,后来小陈先打了一个小时后,老师开始一起打.问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分析: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列出相关的代数式,进而建立方程,可以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来解决.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要透过纷繁多变的问题的表象,抓住数量关系的实质,抽象为数学问题.因此,常有面目迥异的情形,在学习中我们不能机械地记忆、套用某些题型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像上述两个问题,不论是甲、乙两车还是师、生两人,主要的等量关系都是两个对象所完成数量的和等于总量,而其中一个对象所完成的数量又分为两部分;前一小时的和后来的.请同学们注意强化训练第8题两个问题中数量关系和解法的比较.解:(1)设乙车开出x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

60(1x)40x360.解这个方程得

x3.经检验,符合题意.答

乙车开出3小时两车相遇.(2)设老师开始打字后还需x小时完成,根据题意,得

16(1x)14x1.解这个方程得

x2.答 老师开始打字后还需要2个小时完成.强化训练 1.选择题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由C.由x15x150得x15

B.由1得x15

D.由

x5x510得x10 11得x51

(2)下列方程后所列出的解不正确的是().A.x21x,x2

B.2x23x32,x3412x,x3423 C.

D.x2231,x(3)方程x52的解是().A.7

B.7

C.3

D.7或3

(4)一种书包经两次降价10%,现在售价a元,则原售价为()元.A.81%a

B.2.填空题

(1)若关于x的方程13x5k的解是x3,则k_________.a81%

C.80%a

D.a80%

(2)当x_________时,代数式2x3与64x的值相等.3.解下列方程:

(1)3x25(x2);

(2)0.7x1.371.5x0.23;(3)x3(20x)3x7(9x);

(4)(5)3y68(56y1)562x1314x51; 13y35(y7).;

(6)0.40.6(y3)4.当x2时,代数式x2bx2的值是12,求当x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5.初一(4)班课外乒乓球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若每人付9元,则多了5元,后来组长收了每人8元,自己多付了2元,问两副乒乓球板价值多少? 6.请你编制一道关于x的方程,形如1mx12x3,使它的解在1到2之间.7.已知yax3bx8,当x3时,y5.求当x3时,y的值.8.应用方程解下列问题:

(1)某车间原计划每周装配36台机床,预计若干周完成任务,在装配了三分之一后,改进操作技术,功效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周半完成任务.求这次任务需装配的机床总台数.(2)某人有急事,预定搭乘一辆小货车从A地赶住B地,实际上他乘小货车行了三分之一路后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已知小货车的车速是36千米/小时,求两地间的路程.

第五篇: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四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四

(标点符号)

【知识阐述】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一、点号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句号。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例:①我是湖北人。

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问号。用一句话的末尾,表疑问语气。例:①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②难道这样容易的事都不会做吗?

注意: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则在句末不能用问号。如: ⑴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⑵上天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

3、感叹号。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例: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②我多么想去北京看一看呀!

4、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例:①泰山,古称岱宗。

②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例: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①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②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7、冒号。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①提示下文。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②总括上文。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注意:“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用冒号。如: ⑴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⑵‚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⑶‚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二、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标号分为: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

1、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和特别指出的部分。引号的作用有五种: ①表直接引用。例: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②表强调突出或表特定称谓。例:A、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表强调)B、‚滚刀肉‛从东边来了。(表特定称谓)

③表讽刺和否定。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双引号内如果还需用引号则用单引号。例:小王说:‚‘劳动能锻炼人’,这话是对的。‛ 注意:如果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如果引语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如:⑴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⑵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括号。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例:①他高声念道:‚万道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郭沫若《太阳礼赞》)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③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3、破折号

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例:①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表解释说明)

②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表意思的递进)

③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表意思的转折)

④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表声音的延长)

⑤‚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表示说话中断)

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4、省略号。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表文中省略)②‚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表话语的断断续续)

③喜儿:(急切地)爹,你……(表话未说完)

5、书名号

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符号。书名号内还需用书名号的用单书名号。例:①我最爱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红楼梦》。

②今天我们班新学了一首歌曲《同桌的你》。

③请大家今天回家写一作文,题目是:《读〈雷雨〉有感》。

6、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的,需要强调的词语的标号。标在字下。

例:①选出下列各项拼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②自从西洋发明了法西斯主义,他们那里也开始中国化了。...

7、间隔号。用在月、日,音译的名、姓,或一本书的篇名和书名之间。标字间。

例:①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一二〃九‛事件。

②共产主义的倡导是卡尔〃马克思。

③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8、连接号。表连接相关的时间、人、事、物、数字等,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字间。

例:①我国己经建国55年了(1949—2004)。

②这是一辆北京—上海的直达列车。

③人类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9、专名号

标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用名的下面。专名号在现代的中文书刊已极少使用。

例:①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②《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

[考场回声]近年各地中考试卷中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1、(2002 浙江杭州)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2、(2004 南京)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处是()..在第33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时,国家环保总局首次推出了世界环境日中国标识。标识采用代表海洋的大面积蓝色,由‚浪花‛、(A)‚鸟‛、‚手‛以及‚珍珠‛(B)的图形组成。‚浪花‛象征海洋资源的珍贵,提醒人们与海洋和谐相处 ;(C)‚鸟‛颈的空白处象征渤海湾,与‚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相呼应。各种图案统一在圆形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D)这一哲学思想。

3、(2004 襄樊)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B.气质的形成包括‚实‛和‚虚‛两个方面。

C.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把这瓶家乡的水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4、(2004 深圳)

她靠着想象和触听觉,是这样向我们描述四季的不同的 春天是花儿香 夏天是是阳儿亮 秋天是叶儿光 冬天是雪儿霜 我们都为她平日里的诙谐、乐观和豁达感到高兴。在她的心中,有一个明亮的、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

请你为第⑥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B. :,。C. ——、、、。D.。; ; 。

小结: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①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②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③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设计意图和规律;④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妙题解说】

1、问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公务员要学电脑的问题? B.他学的是英语、法语,还是日语? C.到齐了吗?去冬泳的同学?

D.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2、标点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B.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C.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D.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3、一句话的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也不同,参照例句,按括号里要求表达的意思给下面这句话打上标点(不能加减字)。

例:老师表扬我姐姐也表扬我

老师表扬我,姐姐也表扬我。(老师、姐姐都表场我)老师表扬我姐姐,也表扬我?(不相信老师表扬我)

①.郑刚田露参加植树劳动了(陈述郑刚和田露都去劳动了)

②.郑刚田露参加植树劳动了(别人向郑刚陈述田露劳动的事)

③.郑刚田露参加植树劳动了(郑刚惊奇地把田露劳动的事告诉别人)

④.郑刚田露参加植树劳动了(郑刚喊田露去劳动)

4、在句子上改正两处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影片‚泰坦尼克号‛在芝加哥首映时,一位幸存者激动地说:‚我对沉船惨景记忆犹新,在救生船下高高举起求救的千百双手至今历历在目‛。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6、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

【课堂演练】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D.‚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A、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B、这个青年有二、三十岁。

C、‚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D、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对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的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4、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是一项是()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用老师拿看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D、谁打死老鹰?谁的眼要瞎掉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C、书房布臵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他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7、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庆祝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C、谈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且慢,让我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何者正确()

A、上天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

B、永远扮你的角色;那么他想成什么人;就成什么人!C、快乐的基本因素是,有事可为;有所爱慕;有所希望。

D、小心眼的人议论人;普通心思的人谈论事;伟大心灵的人讨论观念。

10、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C、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她女儿爱说的《围城》《洗澡》等书。D、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11、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他选取了后者。

D、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家的保证。

12、对下面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花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破折号表示转折)B、于是点上一支烟,正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号表讽刺、否定)

C、‚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示意思的跳跃)

D、我先看那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冒号表示提起下文)

13、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破折号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引号表示行文中着重指出的部分)C、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话题的转换)

D、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直面目‛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了神秘。(引号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句子)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15、给下面一段话空格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② ③ 妈妈坚定地说④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A.①“②!③ ”④,B.①“ ② ”③!④,C.①“②!③ ”④ : D.①“ ② ”③!④:

1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苏轼写的一首题画诗。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17、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使之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A、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英语 B、我赞成他也赞你怎么办

18、为下列句子加标点,使之符合括号内的要求。⑴南方经常下雨(表示不相信雨多)

⑵南方经常下雨(表示下雨是经常的事)

19、在下面句子中适当的地方分别加上书名号、引号。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愿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中考真题】

2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06年泰州卷)

A.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D.“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2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07年泰州卷)

A.“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

B.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自然》杂志刊登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Ⅰ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报告。D.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2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08年泰州卷)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09年泰州卷)

A.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C.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D.不少人想知道粽子与端午节到底有什么关系?

下载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pk中考湖南专用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教学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五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五 (专题:古诗文赏析 ) 【考点要求】 理解选文思想感情,了解选文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考查内容】 七年级上 1、《次北......

    镇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学案

    镇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学案 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晏子使楚》《陋室铭》 课型: 复习主备人:叶琴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时间:08年5月28日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解题指南 所谓"开放"试题,是指其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看法,鼓励......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语文综合运用教学案

    专题四:语文综合运用 【考点透视】: 语文综合运用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强调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并......

    中考语文复习语段修改教学案2

    专题复习:语段修改二 基本目标: 1.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提升目标: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包括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

    pk中考安徽地区2017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

    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解读》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义务教育语......

    中考语文复习语段修改教学案1(最终版)

    专题复习:语段修改一 基本目标: 1.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提升目标: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包括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

    中考一轮复习 电功 电功率教学案(样例5)

    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一轮复习电功 电功率教学案 考点导航 1.电能与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变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