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外科护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作为一门临床护理的学科,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实训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学习,因为实训的结果将直接影响自身以后的发展。培养护理领域专业型实用性的人才是中职护理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教育教学的力度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所加强。
关键词:实训教学
外科护理学
在中职教育的护理专业中,外科护理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应用性,该学科的实训课程达到了总课程数的一半。对于现如今外科护理学在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进行了探索,下面将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现有的几点问题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职院校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一年不如一年,他们对于学习的意愿也不是特别的强烈,对于外科护理这门重要的课程,也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在上实训课的时候,学生们态度懒散,不好好进行实际操作,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也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进入模拟的手术室后,一些学生不按操作流程进行,违反手术室有关卫生的规章制度。课后,没有安排学生打扫实训教室的卫生,课堂上所用到的实训器具也没有及时的归还。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不按规矩做。
2.教学过程中老师所存在的问题
一些在中职院校授课的老师,其教学的理念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跟不上不断发展的中职教育。这些老师大部分都只是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却不进行培养,更加没有注意到学生们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否具有实用性。一些老师认为,中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放松了对学生们的监管力度,学生们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力,老师都不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学生又怎么能做到学业有成呢。还有一些老师经常占用学生们的实训课程,他们认为学生在实训课上所能学到的知识在以后实习的时候也可以学到,因此就占用实训课来讲理论知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的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3.护理技能在考核时的问题
现在,许多的中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慢慢从理论向实际转变。不过却忽视了外科护理学相关技能的考核。因此学生以及老师就不重视技能的培养,也不重视相关的实训课程。再加上对于护理技能的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考核缺乏一定的严格性与严密性,考核的结果也无法证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
4.实训教室在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职院校不断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固定的实训教室与专业的设备就不够用了。上护理课程的班级越来越多,学生也是有增无减,这样一来,实训教室供不应求,会影响护理课程的开课率。就算护理课程能如期开课,上课的内容也多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们实际动手的机会也不多,这会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学生不断地增加只会导致学生们实际的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对于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的一些有效对策
1.在实训课堂上对学生加强管理
在实训课堂上,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多示范规范的操作步骤,对学生要严格的要求,不能养成不良的习惯。进入手术室之后,要把安全卫生放在第一位,监督学生不能违反无菌技术的要求。督促学生对待学习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这样才可以将学习的效率有效地的提升起来。为了学生们有规范的行为,上课之前老师要强调实训教室内各种规章制度,并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负责人,出了任何问题都将由小组负责人及其组员负责。每次实训课结束之后,要安排不同的学生负责打扫教室的卫生。学生还要爱护实验器材,只有在排放好器材以后,经过上课老师批准后才可以离开实训教室。[2]
2.加强老师的专业培养
要想加强实训课老师的培养,可以将实训课老师们派到其他学校进修,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方面的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安排实训课的老师到医院实践,增加临床实践的经验。安排技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的、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一对一配对,老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新教师一定要跟着听跟着学,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夯实基础。学校方面还可以聘请医院的高级医师来学校为老师们进行专业的讲座活动,将自己的经验说出来与老师们一同分享。
3.制定护理技能的考核制度
通过考核,老师们可以知道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学生们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最近几年,中职院校护理技能的考核在不断的完善,也出台了一系列标准的评分制度。考核制度的制定,让学生们知道了学习的重点,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将两项分数相加算出学生护理技能考核的期末总成绩。若学生期末总成绩没有及格,可以进行补考,若是补考成绩还是不理想的话,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对待学习不再是懒懒散散的,他们重视实际护理技能的操作,也在认真地学习各项护理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4.重视实训教室的建设和管理
校方要对实训教室加强建设和管理,要增加实训教室的数量,增加实训教室的面积,为实训教室配备完整的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训教室里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老师所讲述的抽象内容具体化,让学生们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三、总结
中职院校的外科护理专业教学肩负着非常沉重的担子,校方与老师要齐心协力,对于实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要迎难而上,勇于探索。要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与学习气氛,加强学生们实际操作的能力。要多为老师创造进修深造的机会,加强老师们对教学任务的责任与义务。校方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实训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相信中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课程会开展的越来越顺利,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1]桂云峰;中职《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13-114
[2]钟敏;多元化教学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02:140-142
[3]刘爱芸;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24:79-80
第二篇:中职会计专业模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职会计专业模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会计模拟实训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也缩短学校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出适应市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本就以目前会计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做一些探究。
会计模拟实训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会计模拟实训是指在会计教学中,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主要是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进行的。虽然说这可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适应期”,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有着种种欠缺。现就怎样指导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
1、会计模拟实训的教材编排不尽合理,实习内容多,实训课时少,达不到实训的教学效果。
现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在现有会计实训教材中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能完成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一个循环。先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看似前后衔接紧密,实则是省略了会计的审核监督环节。翻阅多本实训教材,我们都会发现教材中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直接导致学生默认为即使是现实工作中提供的会计原始凭证都是不会出现差错的。并且,针对每一笔业务,大都会以精炼的语言点出所述的是哪笔业务,学生只需按照文字来填制凭证。如,某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为10000元,进项税额为1700元。货已收、款未付。学生看到这里,自然会条件反射般的做出借:原材料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应付账款11700的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是不会出现经济业务描述的文字,以至于在工作中,学生就会不知如何进行下一步工作了,由此而培养的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注定是不合格的。另外在新会计标准下的账务处理中需要有更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一项资产是否采用谨慎性原则,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习中,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体现。通过以往的会计模拟实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实习资料,其内容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的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给学生感觉很混乱,理不出头绪。一个多月的实训下来,实习资料在老师辅导下算是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实习进行总结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由于从头到尾的囫囵做账,给学生们的印象就是:会计就是记记账,填填表的活。只要把资料所给的原始凭证都用了就可以了,根本没有体现出会计应有的作用。再次,实训时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技能已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我们看到在会计模拟实训方面,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应用计算机模拟实训的相对还较少,这会使得学生工作后依然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一定的会计工作。其实,造成上述的种种差距的原因,并非都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意识观念问题。
2、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业中从事会计实务的应用型初级会计人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企业一般业务会计操作技能。而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过份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忽视了实训教学。由于定位不准确,不适应会计的发展形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进入角色,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3、实训教师师资力量不够,“双师型”老师匮乏
大多数中职学校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由于双师型教师缺乏,会计专业教师越来越难以专业化,另外大多数中职学校未能把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化,使他们的专业知识难以及时更新。目前会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
4、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会计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一样,有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这要求在中职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甚至有时会完全取决于实训教师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随意性,这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会计实训的教学效果.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1、要贴近实际工作,选好综合模拟实训教材。
近几年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而一些相应的教材仍未修订,特别是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未能及时修正,如果仍然采用这类的教材将会不利于学生按新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在选用会计实训教材时,首先要根据中职财经类会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选定和编写的会计实训教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其次教材要形成体系,各实训教材之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三是注重实训教材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结合,实训教材中不仅要训练会计核算方法,同时也要编写一些有问题的凭证,让学生识别、审核。使其尽可能的贴近实际工作。为学生较好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正确认识、合理定位。
会计实训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把它当作中职学校形成特色、提高质量、重树品牌的重要手段来抓,把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中职人才培养规律,重视实践,突出实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特色,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要。
3、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有组织地组织老师进行实践活动,增强老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这一职业即是授业、传道、解惑。这是几千年来对老师的定义。为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教授学生学习个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而对于从事实践性课程的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而且具体的业务环境也要亲身经历。这样才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紧密联系企业,担任实训课教学的老师,应利用节假日或假期等时间,定期到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长短期的实践锻炼,这样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 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会计的工作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会计师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或者对教师进行培训等,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可以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其次,中职学校应配置专门的会计实训教师,并采取措施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强化其会计工作的实战能力;或聘请经验丰富的会计师来担任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4、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办法。
为使会计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质量严格考核,做出客观的评价。会计实训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的,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议。在整个实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1)实训态度端正;(2)掌握实训方法;(3)掌握基本操作技能;(4)具有一定分析及处理问题和研究创新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1)教学态度好;(2)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3)能够执行实训计划;(4)教学效果良好;(5)实训环境与设备管理良好。
5、分角色认真做好实操课的操作辅导。
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课大多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做一套账即可。让学生们意识不到会计与其相关岗位的关联性。所以说,在今后的操作中,应将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操课。如,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划分成出纳、会计、仓库保管员、采购员等几个,让学生在各个小组中分别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定时更换,使其在实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再次,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操作要求和过程。在动手操作前,除分发有关资料和实习用品外,还应做好:(1)复习《基础会计》讲述的七个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清晰的脉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2)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所列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特点、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成本计算以及涉及的税金核算和明细科目的开设要求等有关情况及规定。(3)建账。在全面复习《基础会计》中的账务处理顺序的同时,使学生知道账簿的用途、种类,各种账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会账页格式的选择和期初余额的填写。应充分利用编制期初试算平衡表开始建账工作,即在将资料所提供的各账簿期初数据转抄到各个账簿后,要再一次利用平衡表检查已登记载的各账簿的期初余额。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学生漏抄和错抄期初余额,节省以后检查时间,这一过程对初学者很有必要。在建账的同时,对于相关岗位也应相应的做好准备。比如说,对于库房保管来说,就应让其分清自己所保管的材料、产品的明细目录,根据实务的要求,采取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记账。(4)制证、记账。记账凭证是学生动手的基础部分,所动用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全面,占用时间较多,是实训的核心阶段,对于这一环节来说,教师应有较详细的辅导。要求学生分角色来填制、稽核。对制证,可充分利用《基础会计》教材“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这一节,使学生明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并由教师举规范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为例并演示讲解,以此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在哪个科目核算,明细科目是什么,需要编制几笔会计分录,它的依据是什么,从哪里取得所需数据,避免操作时出现混乱。同时要进行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过程的复习,特别是企业供产销流程的重点账户要进行规纳总结以利于学生复习和运用。当然也可以在演示编制的过程中,人为的填错,让学生们进行稽核,找出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更正错误。(5)成本计算。这是实训中的一个难点,对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对于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复习有关成本计算章节的基本计算程序,着重说明每一张分配表和计算表中每一个数据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学会查阅账簿,编制相关计算表格,指导学生根据账簿的有关资料,编制汇总表和分配表。在具体操作中,应在按照教材指定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也应进一步讲解一下其他方法。譬如针对水电费的分配,分别采用交互分配法和直接分配法进行核算,让学生在直观上了解不同方法对成本核算产生的差异。(6)结账。这一环节,可结合《基础会计》———结账这一节内容,做出“T”字形工作底稿,先利用工作底稿对怎样进行月结、年结、期末转账给学生作详细辅导,然后再根据底稿登记账簿后结账。要总结对比“T”字形账结账与账簿上结账的异同点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差错也可保持账簿的美观。(7)编制会计报表。对于这一步应先带领学生复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的填写方法,尤其是要针对报表中部分难填的项目,如资产 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充分利用试算平衡表,复习数据来源,然后再根据资料,师生共同查找数据,让学生真正掌握报表编制的具体操作和数据来源。(8)会计档案管理。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应教好学生原始凭证的折叠,折叠部分怎样防止被装订;会计凭证如何装订、包角;明细账页怎样编号;年末账页空白处怎样划线等。以上八步是一个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的工作程序,教师在实训的过程中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指导,让他们感受到收获自己劳动成果的满足感.6、在模拟实训中增加电算化会计的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会计工作,也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信息时代对会计专业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和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会计教学改革的要求,要建立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实验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都采用手工做账的资料,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却是脱离实训课进行的。对于这两部分来说,应使之相结合,将手工账的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对于手工账中出现的凭证、报表信息等由充当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及时录入,通过上机操作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体会使用会计软件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异同,激发他们学习电算会计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和提高做好准备。
总之,会计模拟实训是解决当前会计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备功课,做好手工模拟实训作业能够使学生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为适应电算会计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更要增加会计模拟实训的电算化内容,将手工做账与电算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篇:浅谈钳工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钳工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职教育中钳工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操作技能,据有“万能工种”的称号,对产品质量的好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现阶段,学生在钳工实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操作方法动作不规范以及教学内容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钳工实训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钳工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钳工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钳工实训 问题 策略
一、?W生钳工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训准备工作不充足,操作方法动作不标准
通常情况下,在虎钳钳台进行作业之前,应对钳台上所使用的工、量具按要求顺序摆放整齐,为了方便左右手取用,应分别将所使用的工具放置在台虎钳的左右两侧,通常工具在左,量具在右。此外,量具在使用完后不能与工具或工件混合,以防损坏量具的精度。钳工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很多学生却难以做到,工、量具乱放现象经常出现。另外,钳工的一些操作技能是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感受,逐渐领悟掌握的。例如,钳工中的锉削,它是钳工操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尤其是平面锉削,很多学生都难以掌握这门技术,无法保证工件的尺寸、形状以及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一些学生在进行加工过程中,只是为了追求加工的速度,而忽视了操作动作和施力的变化等细节问题,进而影响钳工加工质量。所以,实训老师在进行锉削教学时,应首先规范操作者的锉削姿势,接着在进行两手用力锉削时,要始终保证锉刀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沿直线运动,进而锉削出平整的平面。而在进行锉削过程中的动态平衡主要是依靠调整双手的压力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
如图1中左手的压力应随锉刀的推动逐渐减小,同时,右手的压力应随锉刀的推动逐渐增大。只有通过慢速分解动作才能够让学生观看清楚,快速掌握加工技能。
2.工件加工中顺序不合理
在钳工实训过程中,零件加工顺序的选择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钳工实训是否成功,所以在进行零件加工之前应该选择一条合适的加工路线,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极大提高操作者的自信心。但是很多学生从图纸下发开始却没有认真研究图纸,精心选择合适的加工顺序,而是在加工过程中哪里顺手就加工哪里。此外,还有部分同学对零件加工的基准理解不够到位,这也使得加工顺序比较混乱难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例如上边介绍的锉削,如果加工顺序不合理的话可能会造成重复加工或者加工余量不足等问题,将使后续的加工愈加复杂。
3.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不足
众所周知,钳工操作主要是手动操作,且加工对象主要是金属,因此只有加强实操练习才能提高操作技能。这也表明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实现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操作练习,同时也说明钳工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种。比如在进行锯切金属平面操作中,可能天天练习也未必能够达到完全平面的状态,而很多学生在练习过程,经常变换练习作业,每种基本操作的练习时间都不是很长,缺乏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钳工实训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在钳工加工中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首先,应在理论教学中掌握好基本的机械制图知识、公差与配合等知识,这样才实践过程中才能看懂图纸,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其次,那些课程内容需要通过理论教学,那些内容需要通过实训实践来解决要有所侧重,比如,一些量具的认识,以及量具的使用方法等这些应通过实践教学来让学生们学习和应用。第三,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教育目的。
2.增加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钳工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操作工种,实训中劳动强度较大,很多同学会产生学习倦怠现象。因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钳工竞赛活动,让学生们自行选材,自己加工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和成品的比较来确定优胜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荣誉感,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钳工教学还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制定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工具,进而提高实训操作的趣味性。
三、结语
机械制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技工院校学生钳工实训的教学质量对该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解决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的钳工技能人才。
第四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就像涂长顺老师说的,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二、今后的教学对策
1、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生命互动成长的过程,以师带生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具有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的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一个个具有个性且是鲜活生命的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在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教材的内容,根据区域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即有选择性地删减,更注重以人为本,变不利为有利,从学生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展开更好的教学。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并存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我们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机。一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二要把合作技能当做重要内容教给学生。首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般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合作技能。三要注意在合作交流中,要提出合适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4、注重创设全面参与的学习活动,动静结合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
第五篇:浅析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2/12/3 11:08:00 来源: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要开发和优化实训体系,二要构建实训评价体系,三要注重实训形式多样化,四要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实训教学是指学校按照人才的培养规律与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学科职业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高职实训教学,从实训场地上划分可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从实训形式上划分可分为技能评定和岗位评定;从实训内容上划分可分为操作技能实训和心智技能实训。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工学结合”,既满足学生就业,又发挥了企业人才供给的桥梁作用。
一、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定位不准
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体系结构和分类,仍然沿袭着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成的“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通用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训体系没有从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没有将实训体系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进行结合,这种缺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模式,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营销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只有优化实训教学项目,才能使营销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一线工作现场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内容都是与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配套的,实训内容以理论课程为依托,而不是以市场和岗位的需求为依据,造成实训内容随意性比较大,导致理论课程与实训之间、不同实训项目之间内容上出现交叉重叠、衔接不当等问题。
3.实训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市场营销实训项目在校内依靠现有教学资源完成,实训教学手段大多数使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4.为应付上级要求,盲目签合同,校外实训基地没起到应用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均积极建立和扩充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很多企业盲目签约,但从实际的运行结果来看,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效果中作用不大。很多实训单位仅仅起参观作用,大多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学生到实习岗位去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性工作。除此之外,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内容的有限性也造成了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相应对策
1.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面临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基层营销岗位、中层营销岗位。企业对这类知识型人才的共同要求就是能运用专门的知识、技术、业务经验,向特定人群提供支持与服务;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良好的交往能力,以便把专业的服务有效地提供给服务对象。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等三种能力。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岗位分为产品销售、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三大岗位;梳理了三大岗位的胜任力,即“基本素质—通用胜任力—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由此形成了由职业素质课程包、职业基础课程包、职业核心课程包、职业拓展课程包组成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毕业生的职业由“助理—经理—主管—总监”的清晰发展阶段,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
化的教学内容;明确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由此形成了“模拟营销—数字化营销—真实营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系。
2实训内容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
应根据“职业能力递进式”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结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通过岗位核心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分析,以建设全真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教学的层次与体系,并结合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开发基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体系。实训体系应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能力到素质递进构建,做到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实训体系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为企业认知实训。通过基础技能课程学习和以沙盘大赛为依托的企业模拟项目训练,观察考察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系统运行的过程,使学生对市场营销岗位及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感性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为数字化营销实训+职业资格培训。通过核心能力课程学习和对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电子商务软件、营销渠道软件系统、电话营销系统等环节进行数字化营销实训,与企业真实项目对接,将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训练有机地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此层次的实训也符合市场营销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技能的目的。
第三层次为综合技能实训。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础上,以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为目标,通过典型行业个性化可引导学生加大对典型行业企业的深度认知,训练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突出特定行业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四层次为定岗实训。突出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上岗就业零距离。
3.注重实训教学形式多样化
(1)学做一体
为贯彻工学结合思想,实现供需零距离对接,“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边干边学、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活动的特点;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边做边学搭建了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该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是从归纳的角度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从而能够高度集中地投入到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中,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顶岗实习
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第六学期转移到企业进行真实岗位的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企业营销活动的程序和岗位职能,从中摸索市场营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顶岗操作经验后,学生根据实习内容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依托企业,利用企业的资源和环境,具有零距离、深层次、契约化的特点。
(4)模块化实践教学
模块化教学模式要求首先根据就业岗位情况来确定其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按照确定的目标对专业知识内容按照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情况进行相应的分解、系统性的整合,形成相应的能力模块,利用递进的模块内容组织和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4.加强实训教学的科学评价
要克服形式主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评价体系。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实训项目构建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综合技能实训评价可以采用项目评价法,以完成一项企业真实项目任务来设置评价标准。同时,应合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实训教学效果的日常考核评价,构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5.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要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安排好学生的实训,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实用的实训场地,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仿真模拟营销室等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18).[2]李万海,关振林,王建恒.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训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3).[3]董静洁.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刍议[J].教育探索,2010(9).原文来自:http:///Su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