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时间:2019-05-15 08:4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第一篇: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1、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P68 答:大众传播中所谓的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故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定量分析采取了实证主义范式,用量化手段(数字和统计)来理解传播现象,其研究目的在于找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其结论具有精确性和概括性,能够了解某个现象或事物在宏观层面上的信息,具有可信度。

二、定量研究追求“更多样本量、更好的统计显著性、推断出更大的总体”,强调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三、研究结果不会因人而异,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相同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

四、研究过程测量的是客观事实,使用的是调查法、实验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者从研究中剥离,因而研究过程中不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它的缺点表现在:

一、研究环境是受控的人工环境,不方便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

二、研究过程是线性的,因而比较死板、单一。大众传播中所谓的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方法。故它的优势表现在:

一、由于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因而简便易行,并且能够与研究对象贴近。

二、定性研究能使研究人员在近距离和比较自然的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有利于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他们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等。

三、定性方法采取解释性范式,重视对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因而它的研究设计比较灵活。

四、定性研究的不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其研究结果往往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

五、个人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能充分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它的缺点表现在:

一、由于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因而其结果受研究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重复;

二、由于研究结果因人而异,所以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效度通常受到怀疑;

三、数据难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因此无法提供定量的信息。

2、文本分析法有哪些特点?它与内容分析法存在着那些差异?

答:文本分析法是对研究媒体内容的多种方法的总称,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包含多个理论流派和思想来源,并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它的特点表现在:

①、从文本的表层渗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提高我们对文化生活的理解。

②、它是研究者用来描述和解释媒介讯息的一种研究方法,侧重于描述文本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解释深层的潜在意义,很少使用数字和统计手段来呈现研究结果。③、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断和解释。一方面,研究者是它的研究工具,这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文字驾驭和表达能力强、感受力领悟强、思辨能力突出、认识深刻等。另一方面,研究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结果。比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④、文本本身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和读者共享资料来源。

⑤、文本研究通常需要强有力的论证来立论,且主观性人为性过强。

传播学家德·贝尔雷森指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能对显明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研究的研究法,它与文本分析法的差异表现在:p295

一、文本分析法强调对媒介内容的深入理解,它的优势在于获得深入的隐含的意义,而内容分析法可以采用概率抽样和统计手段,只能获得表面的外在意义。

二、样本规模差异:文本分析法的样本规模小,大多是个案研究;而内容分析法样本规模大。

三、抽样手段差异:文本分析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手段;而内容分析法采用概率抽样和统计手段。

四、资料分析手段差异:文使用解读;内使用数理统计。

五、研究对象、目的差异:文研究的对象是媒介内容的潜在意义,目的是理解媒介内容;内研究的对象是媒介内容的表面意义,目的是从样本推断总体。

六、内、外在效度差异:文本分析法内在效度低至中等,外在效度中等至高;内容分析法内在效度中等至高,而外在效度低。

3、找一则广告,使用符号分析法进行分析。(注:要尽量描述出广告表现要点)。

第二篇: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的里程碑

第一章:佩恩基金研究

一:时间:1929年 二:地点:

分项1:俄亥俄州50多个社区

分项2:不详

分项3:伊利诺斯州 分项4:不详

分项5:俄亥俄州 分项6:不详

分项7:不详 三:研究者:

分项1:埃德加·戴尔

分项2:P.W.霍兰德,乔治·D·斯多塔德 分项3:鲁斯·C·彼得森,L.L.瑟斯顿

分项4:W.S.戴森格,克里斯蒂安·A·拉克米克

分项5:心理学家萨缪尔·任肖,梵伦·L·米勒,多罗西·P·玛奎斯 分项6:查尔斯·C·彼得斯

分项7-1:富兰克·R·夏特沃斯,马克·A·梅

7-2: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 Blumer)

7-3:布鲁默,社会学家菲利普·豪瑟 四: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 五:研究方法:

分项1:调查法、内容分析法 分项2、3、4、5、6:实验法 分项7-1:调查法,7-2:自传法,由受访者回忆主述以前电影对自己生活和某些活动的影响)

7-3:文献综合法(历史上的案件卷宗、文章资料)、访谈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电影作为新媒体介入大众生活,迅速成为一个大众媒体,观众数量剧增,社会影响日甚。

2、电影中的暴力犯罪和性内容面临社会公众越来越大的批评指责,电影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当时美国公众关注的问题,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调查势在必行。

3、社会科学日益成熟,统计学被用于社会科学调查。七:样本情况描述:

分项1:对1500部影片按内容分成10类:犯罪、性、爱情、神秘、战争、儿童、历史、旅行、喜剧、社会宣传

内容分析类目:

(1)故事情节

(2)故事发生地点和环境(3)男女主人公性格

(4)演员的服装样式

(5)如何表现相遇、相恋和结婚

(6)如何走向犯罪

(7)如何讲粗话、酗酒、抽烟等

分项2:将3000多个儿童和成人受调者划分为若干年龄组,实验刺激是17部完整影片 分项3:被试范围为四年级小学生一直到大学生。其中,单个影片效果实验:

对德国人的态度实验:133人

对中国人的态度实验:182人

对黑人的态度实验:434人

对罪犯惩罚的态度实验:533人

多个影片的累积效果实验:750人

分项4:150个被试者被作为“平均”智力水平儿童的代表 分项5:被试为来自俄亥俄州某州立学院的170个少男少女

分项6:被试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大学教师及其妻子、上流社会的年轻妇女、青年男女工人等5类人

分项7-1:1400个儿童和若干教师

7-2:

1、自述者:1800多人,包括634名大学生、481名专科和低等专科学校的学生、583名高中生、67名公司职员、58名工人;

2、访谈:135人,3、问卷受调者:1200个芝加哥地区的小学生。

7-3:有犯罪倾向者:少管所成员、假释罪犯、工读学校的女性少年犯、住在青少年犯罪高发地区的在校男女生等人 八:研究操作过程: 分项1:不详

分项2:测量被试(即实验主体对剧情细节和事实性信息的记忆情况)对被试看过影片后、6周后、3个月后分别进行了测量 分项3:

一、对被试的特定态度进行前测

二、抽取实验刺激:从600多部电影中分别选出几类主题的影片若干部,其中:

1、反战影片:《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Western Front),《旅程尽头》(Journey's End)

2、民族种族倾向性明显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反黑人影片),《上帝之子》(Son of the Gods,正面表现中国人的影片)、《四个儿子》(Four Sons,表现德国人的影片)

3、惩罚罪犯并对罪犯表示同情的影片:《大屋》(The Big House)、《死期将近》(Numbered Men)、《犯罪法案》(The Criminal Code)

三、前测过后两周,给被试看电影,看完后第二天做后测。实验没有设控制组

分项4:对若干年龄段的儿童分别在实验室和真实影院进行观察测量,设置了成人组作为对照组。青年观众身上带着电极和机械装置,以记录影片内容刺激所引起的皮肤电流反应和呼吸模式的改变,这些生理变化被视为感觉唤起与否的指标

分项5:让被试在睡觉前看一些电影,然后使用专门的床和仪器观测他们睡觉时身体的翻动情况,用不同的实验控制手段和情境来测量被试的反应 分项6:

一、用文字描述几种电影中的行为:

1、恋爱中女性采取主动(在公共场合亲吻爱抚)

2、民主实践活动和态度

3、父母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和方式,等

二、选取5类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作为被试进行前测,收集了17人的反应作为道德评判标准,制作“度量社会规范”量表

三、抽取电影行为样本,按照道德评判标准对它们进行是非评判 分项7:不详

九:研究主要目标: 总项目主题: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分项主题:

分项1:观众构成与影片内容

分项2:对影片内容信息的记忆获取 分项3:对态度的改变。共24个实验

按态度的内容分:

(1)对不同民族种族的态度

(2)对重要的社会议题(犯罪、战争、死刑、禁酒令、罪犯惩罚等)的态度

按效果形式分:

(1)单个影片对态度的改变

(2)2~3部同一主题影片的累积效果

(3)态度改变的持续效果(2个月到19个月不等)

分项4:对情感的刺激(唤起)

分项5:对睡眠健康的影响

分项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影片所表现的某一特定行为或情境与不同被试的道德标准是否符合或冲突)

分项7:对行为的影响:

7-1:经常看电影的儿童与很少看电影的儿童在一般行为、学校行为和同侪群体对其评价上是否有差异

7-2:电影对普通日常行为的影响:

a、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b、对模仿行为的影响

c、对白日梦和幻想的影响

d、对情感占有(Emotional Possession,指个人的情感被强烈的唤起,以致失去了某些自控能力而表现为一些明显的外在行为,如哭泣、尖叫、躲藏、赞叹等)的影响

e、对其他感情的影响

f、长期的影响

7-3:电影怎样引发青少年犯罪 十:发现: 分项1发现: 1、5-8岁儿童也经常去看电影

2、上学的儿童看电影次数更多,甚至比成年人更多

3、男孩比女孩看电影的次数多 4、1929至1930年间,每个儿童平均每周看一次电影

5、四分之三以上的电影是三类主题:犯罪、性和爱情,更健康的主题只占极小比例,对抽烟喝酒有公开表现。

分项2发现:

1、成人观众可以获得总信息量的60%,即使8岁小孩也可以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

2、所有年龄组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度都非常高

3、在某些情况下,时隔6个月后的记忆情况更好,显示出一定的休眠效果 分项3发现:

1、单个影片对态度的改变效果不明显

2、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

3、两三部同一主题的电影对态度的改变的累积效果(cumulative effects)显著

4、电影对儿童的态度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分项4发现:

1、危险、冲突、悲剧性画面产生的效果最强烈

2、浪漫及色情画面对年幼儿童没有什么影响,16岁的儿童甚至不感兴趣

3、男性与女性的反应差异不大

4、成年人对电影场景很少产生情感唤起反应,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情感唤起 分项5发现:某些种类的影片干扰睡眠 分项6发现:犯罪和性主题的影片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这说明电影能对儿童的道德观造成不良影响的担心是有理由的

分项7-1发现:经常看电影的儿童名声不太好,功课比较差,较一般儿童不太受同学欢迎,较不常看电影的儿童得到的老师的评价更低

7-2发现:

1、电影是儿童游戏灵感的丰富资源,提供了游戏的内容。

2、电影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和榜样,提供了在表面上获得社交教养的机会,3、电影能刺激观众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能唤起年轻观众的情感,产生恐惧、惊吓、悲伤、怜悯等强烈感情

4、电影能非常有效的影响人们心目中世界的形象,并能进一步影响人们在此基础上的行为方式。电影表现人们所不熟悉的生活方式,并塑造了人们对这些方式的印象

总之,电影内容确实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7-3发现:电影对部分青少年的犯罪有着直接作用 十一:结论:

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著的,“商业电影导致了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混乱”,“制片人应该有恻隐之心,不该给孩子施以坏影响。”结论支持了公众对媒体和电影业的恐惧和批评。十二:积极意义:

1、首次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大众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是媒介调查领域科学化的先驱

2、规模巨大,涉及几万个调查对象,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调查程序、策略、方法、技术,具有开拓性贡献

3、预见了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长期影响

4、电影对儿童确实存在影响的发现促进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

十三:不足:布鲁默的“电影与行为”研究缺乏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客观的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成分较大;彼得森和瑟斯顿的研究虽然采用了精确的研究方法,但其研究方法中还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十四:成果:《电影与儿童研究摘要》,分为十卷,1930'出版,1970年阿诺出版社(Arno Press)出版和纽约时报社再版。其中,布鲁默的《电影与行为》是最著名的一部。

第二章:火星人入侵——坎垂尔研究

一:时间:1938年(事件之后2周)

二:地点:新泽西州地区(普林斯顿大学地区)三:研究者:

哈得利·坎垂儿(Hadley Cantril)哈泽尔·哥迪特(Hazel Gaudet)

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四:研究对象:听众

五: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调查法,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对邮件的分析 六:研究背景:

1、事件:1938年10月30日晚上(万圣节前夜)8时到9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广播剧栏目《空中水银剧场》节目主持人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用现场新闻报道的形式演播了一个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世界大战》(作者H.G.Wells)的广播剧,内容是火星人入侵地球。结果造成约一百万听众误以为真(各媒介调查机构调查估计约有3200万或1200万或600万或400万听众收听了该节目),很多人做出了恐慌行为:出逃、躲藏、哭喊、祈祷,甚至企图自杀。该剧成为一个造成了严重社会恐慌的恶作剧。2、20世纪30年代末广播是美国大众传播和大众娱乐的主要媒介形式 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4、1938年10月美国和欧洲处于纳粹德国的战争阴影下,一个月前发生了慕尼黑危机,政治气氛紧张

七:样本情况描述: 个人深度访谈:135人,调查样本:对若干已有调查的分析:

1、CBS在事件一周后对全国收听过该节目的听众的调查:920人

2、美国舆论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tion)在事件六周后的全国调查:几千个成人

文献综合法:报纸和邮件

1、广播剧出后3周内全国报纸刊登的报道:12500篇

2、CBS、空中水银剧场、联邦通讯委员会所收到的所有信件 八:研究操作过程:

在分项3中,将听众分为四类:

1、对广播内容本身进行内在证据检查(内部检查)的人

2、将广播剧与其他信息相互参照检查,成功进行了外部检查的人

3、曾尝试比较检验信息(外部检查)但不成功的人

4、没有对信息做检查的人 九:研究主要目标: 总项目主题:“火星人入侵”事件发生的原因 分项1:受恐听众的数量规模

分项2:该广播剧使人产生恐慌而别的广播剧没有使人恐慌的原因

分项3:该广播剧让一部分人产生恐慌而没有让另一部分产生恐慌的原因 十:发现:

1、听众数量:保守估计约600万

2、受恐听众数量:170万听众将其当成新闻报道;120万听众受到新闻刺激

3、节目导致恐慌的原因特点:

(1)节目内容戏剧性强,表演逼真,尤其是开头内容(2)广播媒体的新闻性和可信度高(3)节目使用了“专家”、“教授”、“华府官员”、“内政部长”、“民兵司令”、“红十字会专家”等,增加了可信度(4)节目使用了真实地名

(5)后转台来听众难以判断节目性质是新闻还是戏剧

(6)节目采用了中断播出插入与剧情不一致内容的做法,造成了“突发新闻”的假象

4、对信息内容做了成功检查的人都能保持镇定;对信息内容检查不成功或根本没有检查的人,要么非常激动要么坐以待毙

5、受恐的人都具有很高的“易受影响性”(higly suggestible)

6、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的信息“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强

7、笃信宗教的人一般会认为事件是天意,相信世界末日快到了

8、容易使人相信信息内容的心理人格因素:

(1)不安全感(2)病态性恐惧(3)缺乏自信心(4)宿命思想 十一:结论:

1.至少有600万人听了这个节目,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重惊吓 2.节目使听众受到惊吓的原因:

(1)公众对广播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任

(2)当时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历史时期

(3)节目高超的表演技巧,尤其是“现场报道”和“专家访问”的形式

(4)很多听众转台时间太晚,错过了开头的声明 3.造成有些听众惊慌失措而有些听众不为所动的因素:

(1)批判能力(2)宗教信仰(3)人格因素(4)收听情境 十二:积极意义

1、首次对大众媒介引起的恐慌行为进行的研究

2、开创了对“选择性影响”(selective influence perspective)的研究

十三:不足: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如抽样程序不严格,访谈拖延到四周后进行不合适 调查效度存在问题:许多受调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容易上当受骗的人 十四:成果:《火星人入侵》(The Invasion from Mars: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anic)执笔:哈德利·坎垂尔(Hadley Cantril)

出版:1940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0)

第三章:人民的选择——又称:伊里县调查 一:时间:1940年

二:地点:俄亥俄州伊里县(Erie County)

三:研究者:拉扎斯菲尔德 贝雷尔森(Berelson)哥迪特(Gaudet)四:研究对象:选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在调查方式上具有创造性:

1、设立固定样本,对相同的对象进行定期(每月)重复访问调查

2、在固定样本内再设中心组和控制组,提高了调查效度,降低了误差 六:研究背景: 1、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击败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魏尔基(Wendel Willkie)第三次当选美国总统

2、社会调查方法已成为与实验法同等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已相当成熟

七:样本情况描述:共3000个样本,其中固定样本2400个,分为4组,每组600个

八:研究操作过程:

1、使用若干专业访员对伊里县1/4住户(一万多人)进行初次访问。

2、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城/乡)、教育、籍贯、是否有电话、是否有汽车等标准,从中选出3000人作为样本。

3、从这3000人中又各抽出4组各600个样本作为固定样本(panel,即社会调查中进行两次或多次调查的样本,用于重复访问调查),每组固定样本都进行配对(即让每组样本的构成大致均匀相当)

4、为了发现重复调查本身是否影响干扰受调者的投票意向,调查借鉴实验法的做法,将四组固定样本其中之一设为“中心组”(main panel),每月都访问调查一次,共做7次;另设三个对照组(控制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分别做一次访问调查,(A组在7月份,B组在8月份,C组在10月份)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从5月份选举宣传开始到11月份选举结果揭晓的这七个月时间内,大众媒体的选举宣传是如何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的 分项1:选民的社会属性特征与投票既有倾向的关系 分项2:媒体的政治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

十:发现:

一、中心组与控制组的调查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即说明重复调查本身对选民投票决策和行为没有造成干扰,调查的误差小,效度高

二、分项1发现:选民的社会属性特征不同,投票既有倾向和结果也不同。[社会属性特征包括: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宗教信仰,城乡差别,职业,年龄等] 1.SES较高的人更有可能投共和党的票 2.蓝领比白领相比更少投共和党的票 3.如果SES相同,“职业”对投票既有倾向没有什么影响

4.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会影响投票既有倾向:自认为属于“商业阶层”的人一般会投票给共和党;自认为属于“劳工阶层”的人更偏向于民主党

5.天主教徒倾向于投给民主党,新教徒倾向于投给共和党 6.年轻人总是倾向于投给民主党,老年人倾向于投给共和党 7.选民的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PP)与投票意向有显著相关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IPP)是主要根据选民的社会经济地位(SES)、宗教信仰、城乡差别三项指标而得出的预测选民将投票给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的可能性指数。

依据IPP的分值,将选民划分为六个类型(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普通共和党支持者、容易动摇的共和党支持者、容易动摇的民主党支持者、普通民主党支持者、坚定的民主党支持者)] 8.选民对选举的兴趣度与投票的参与度有显著相关;越是对选举感兴趣的人越早做出投票决定

9.交叉压力推迟了选民做出最后投票决定的时间。造成投票决定时间推迟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

10.犹豫不决经常“改主意”者一般会回到最初的选择上;开始有一个明确的投票意向,但最后却转向另一方的人则很少再改回来

三、分项2发现:

1、激活效果:媒体的政治传播能激活漠不关心的受众潜在的政治既有倾向。受众会选择性地接受与自己既有倾向一致的媒体讯息。但这一比例只有14%,约50%的选民在开展调查之前(5月份)就已明确了投票意向。

2、强化效果:媒体的宣传强化了那些早就确定了投票意向的选民的态度,使之维持自己的态度立场。

3、改变效果:媒体的宣传只能让少数选民(8%)最终改变态度立场

4、媒体的政治宣传讯息在选民中的被注意/接触程度(或者说选民对媒体的政治宣传讯息的注意度/接触度)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集中于人口中的同一群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即那些兴趣度很高、早就做出决定、SES值较高的人那里。观点经常从广播和印刷媒体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从他们流向不太活跃的人群,即“两级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5、意见领袖的人际影响在很多时候比更正式的大众媒体所发布的讯息更有效。原因:(1)意见领袖没有说服的功利目的,可信任度高(2)人际传播形式灵活,可抵消抵抗

(3)接受人际影响可以获得感情回报,而大众媒体没有

6、广播与报纸一样是对做出投票决定最有“帮助”的媒体;但在促成投票决定上,广播是“最重要的”媒体,比报纸作用大,(而民主党人更喜欢广播,而共和党人更喜欢报纸);杂志在选举中的作用很小

十一:结论:

1、发现了选民的社会属性与投票既有倾向存在显著的关系,总结了大众媒体的政治宣传对选民的若干效果作用

2、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大众传播(媒体)效果的有限性,否定了魔弹论,发现了社会属性产生选择性影响,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了人际传播的影响比大众传播的影响更大

十二:积极意义

1、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最成熟、最富想象力的调查研究之一,是大众传播史上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2、突破了以往的共时调查方式,运用固定样本,结合实验法,成功的实现了纵向历时的调查研究

十四:成果:《人民的选择:选民是如何在总统选举中做出选择的》(The People’s Choice: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al Election)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48年出版

第四章:日间广播连续剧听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时间:1937年 二:地点:美国

三:研究者: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四:研究对象:女性听众

五:研究方法:分项1:调查法 分项2:定性访谈、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播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对广播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却没有详细的研究。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扎斯菲尔德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总裁斯坦顿(Frank N.Stanton)合作进行媒介研究项目。1937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由拉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成立,旨在“研究广播对听众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日间广播连续剧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就是广播研究室的第一个大型研究项目

七:样本情况描述:全国4991个非农村妇女

艾奥瓦州的5325名妇女

俄亥俄州伊里县1500名妇女

来自由CBS进行的对美国的3个社区——赛拉库斯(Syracuse,纽约市)、孟菲斯(Memphis,得克萨斯州)和明尼波里斯(Minneapolis,明尼苏达州)——的妇女访问 八:研究操作过程:1.将艾奥瓦研究中的5325名妇女分组 2.从心理学角度设计两组涉及广泛的问题:(1)选择并收听日间连续剧的妇女特征;(2)她们怎样使用她们所听到的连续剧,以及连续剧为她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满足。3.提出一个假设:认为连续剧对其观众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累加的。九:研究主要目标:项目1:收听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女性听众的特征。

1、社会参与度方面:定期听众的性格是否较自我封闭

2、知性兴趣度方面:定期听众的知性(即有文化品位的)兴趣是否较少。三个指标(变量):(1)教育程度(2)阅读量(3)阅读的知性层次

3、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方面:定期听众是否不太关心公共事务。两个指标(变量):

(1)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喜好度

(2)政治事件参与度

4、人格方面:定期听众是否比较特殊。两个指标(变量):

(1)自信程度

(2)焦虑程度

5、对广播的收听率率使用度)方面:定期听众是否明显偏爱收听广播。两个指标(变量):

(1)对广播的喜好度

(2)是否将广播作为政治信息的来源

项目2:听众是怎样使用她们所听到的连续剧,这些连续剧为她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满足。

十:发现:项目1发现:

1、听众构成比例:定期听众(regular listeners,定期收听广播剧)占50%,不定期听众(有时收听广播剧)占5.1%,非听众(nonlisteners,不经常收听也不喜欢听广播剧)占47%

2、社会参与度方面:与非听众相比,定期听众的性格并不自我封闭

3、知性兴趣度方面:(1)定期听众的教育程度越高,比例越少,也即定期听众的教育程度偏低(2)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阅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3)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阅读的知性层次上有显著差异:读物(杂志)的知性水平越高,其读者中的定期听众数量就越少,也即定期听众的知性兴趣度是较小的

4、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方面: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1)在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喜好度上:定期听众与非听众没有显著差异

(2)在政治事件的参与度上:定期听众与非听众有显著差异,定期听众对政治事件的参与度较低

5、在人格方面: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自信程度和焦虑程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6、对广播的收听率(使用率)方面:定期听众明显偏爱收听使用广播(1)定期听众比非听众更多的使用广播

(2)定期听众比非听众更多的将广播作为信息来源,而非听众比定期听众更依靠印刷媒体

分项2:

1、感情释放、心理补偿:听众因为剧中角色的“艰难”和“更惨”的境况而获得一种心理优越感,补偿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和遗憾,在对比中获得心理满足

2、愿望、幸福的想象:听众因为剧中的“幸福”、“美好”而产生幻想,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

3、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4、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5、获得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十一:结论:见“研究发现”

十二:积极意义:对广播听众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探索和揭示了受众使用媒体的心理动机,开启了广播听众研究的序幕,开拓了效果研究的新视角,带动了受众“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兴起

十三:不足:方法问题:例如对听众与非听众社会参与程度的调查中,调查的项目不具备显著性,看电影是可以一个人去的,性格孤不孤僻就无法调查出来。在公共事务的关心调查中,两项调查相冲突,原因就在于第二项调查太过主观,听众自称感兴趣但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在对人格调查上,由于方法上的局限,造成答案也过于主观单一,所以这部分的调查没有什么发现。十四:成果:《我们对日间广播连续剧听众真正知道什么?》(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Daytime Serial Listeners?)

作者: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收录于《1942—1943广播研究》(Radio Research 1942—1943)作者: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斯坦顿(Frank N.Stanton)出版:1944年 Duel, Sloan, & Pearce出版社

第五章:衣阿华杂交玉米种研究

一:时间:1939年(这一年瑞恩来到衣阿华大学,一开始是研究衣阿华农民与邻居的关系是如何影响该农民采用杂交玉米的决定的)

二:地点:衣阿华大学所在地埃米斯(Ames)的两个农村社区 三:研究者:衣阿华州立大学农村社会学系:

布莱斯•瑞恩(Bryce Ryan),其助手尼尔•格罗斯(Neal Gross)四:研究对象:农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

1、学术背景:创新是如何被采用和扩散的研究旨在解释和回答“为什么有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能够被接受并推广,而有的则不能”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创新被大众所采用的普遍规律。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abriel Tard)试图以“模仿法则”来解释个人接受、采用或放弃、拒绝一个创新的心理决策机制。人们发现,在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很多现象都符合一个反映事物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变化的“S型曲线”,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大都相信,某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被采用和扩散也可以用某种S型曲线加以描述。美国社会学家F•斯图亚特•恰平(F.Stuart Chapin)通过对社会机构增长的研究,认为这种呈累积的S曲线的增产规律很可能就是普遍定理。社会学家佩姆博顿(H.Earl Pemberton)经过研究认为,创新的被采用,其实就是经“文化互动”(culture interaction)(也即传播)而产生的随机现象,它符合一种“正态累积曲线”,这种正态累积曲线反映和决定某种文化事物在社会中的扩散状态。

但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如何”发生的,个人是“如何”采用创新的,传播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都还缺少深入的研究。

2、项目背景:二战后,美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但农民对新技术成果的采用却不积极,让科学家们感到失望,希望探寻背后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晚期,衣阿华州立大学与其他几个大学的科研人员培制成功杂交玉米种子,这是世界农业科技中的一项重大发明成果。首次向衣阿华州农民推广是在1928年,但直到1933年,只有10%的农民采用了。到1936年达到了40%,到1937年才被农民广泛接受采用,此后迅速普及,采用者数量趋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扩散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七:样本情况描述:两组样本,各259个,每人不少于20英亩农田,都种过玉米

八:研究操作过程:研究者使用格式化的问卷逐户访问两个社区的每一位农民,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是由格罗斯完成的。他每天平均访问14户家庭,由于农民通常起得很早,他要在早上6点就赶到农民家中。共访问了345位农民,其中12位的土地少于20亩,74户是在杂交玉米扩散之后才务农的,都被从数据中删除。数据采集结束后,他们通过手工制表和计数器来进行数据分析(当时还不能利用计算机做数据分析)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杂交玉米种为农民所采用的过程

1、影响农民做出是否接受新种子决定的背景条件

2、使农民知晓新种子的传播渠道,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哪个作用最大?

3、在知晓新技术到采用新种子之间的间隔时间

4、创新的扩散规律是什么?是否遵循“累积正态曲线”? 十:发现:

1、从最初知晓到采用,之间的时间平均为9年

2、经过3-4年小面积的试种后,才会大面积采用

3、早期接受者(首先试用新种子的创新者)相比晚期采用者,农场面积大,收入高,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长

4、眼界更开阔,外出旅游的次数更多

5、从初次知晓到初次采用之间的时间差的众数是5-6年

6、知晓新技术的最初信息来源:第一位:推销员,第二位:邻居,第三位:农业期刊,第四位:广播广告

7、对各信息渠道影响力的评价:第一位:邻居,第二位:推销员,第三位:其他

十一:结论:

1、创新的被采用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一种随机事件(不同于佩姆博顿的解释)

2、创新的被采用是一个渐进和试用的过程

3、传播渠道在创新被采用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早期采用者来说,推销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渠道;对于晚期接受者来说,邻居是更重要的渠道,推销员不产生什么影响。

4、农民之间相互交换有关杂交玉米的信息(人际传播活动)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人际关系网是扩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5、大众传播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不如人际传播好

十二:积极意义:由以往关注创新扩散的短期统计学“模式”的发展到对长期“过程”的研究,将创新的扩散视为一个社会变迁过程

十三:不足:

1、该项目在对人际关系网内和创新者与早期采用者(跟进者)两类群体之间的信息互动上,还缺少关注,缺乏有关扩散关系网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据,应增加这方面的问题设计,例如“最早告知杂交玉米种子信息的人与被访者的关系”、“彼此交往的密切程度”等

2、该研究结论具有特定历史性:在当时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下,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还不够;研究对象,杂交玉米种子,在当时也不是适合大众媒体推广的产品。

十四:成果:

《杂交玉米种在衣阿华州两个社区的扩散》(“The Diffeusion of Hybrid Seed Corn in Two Iowa Communities”)

作者:布莱斯•瑞恩(Bryce Ryan),尼尔•格罗斯(Neal Gross)收录发表于1943年 《农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

第六章:士兵说服研究 一:时间:1942年 二:地点:陆军部队中

三:研究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

阿瑟·A·拉姆斯丹(Arthur A.Lumsdaine)弗雷德·D·谢菲尔德(Fred.D.Sheffield)

等 四:研究对象:士兵

五:研究方法:分项1:实验法

分项2:调查法、焦点小组法(即讨论法)

分项3:调查法,实验仪器法(在电影院里使用一种叫“节目分析器”的记录装置,上面有“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按钮”)

六:研究背景: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军方制作了七部系列电影记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作为对新兵的训导宣传,并对影片的效果作出评估

七:样本情况描述:分项1:“带控制组的前/后测实验”分别在两个营区做,一个营区中的样本量是2100人(实验组加上控制组),另一个营区中的样本量是900人(实验组加上控制组);

“带控制组的后测实验”的样本量也是2100人

分析2:参加焦点小组讨论的成员有150人。他们被分成小组,在非正式的气氛中对影片进行讨论

八:研究操作过程:分析1:对系列影片中的4部进行了测量,分别评估多部影片的累积效果和单个的影片效果(选择的实验刺激是《不列颠之战》)使用各种程序和策略,将其他信息来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尽量保证所有的改变是由影片(实验刺激)所引起的(由于实验环境是在军队中,所以非常有利于实验控制)被试的抽样:是按连队为单位进行抽样的,对被试(实验主体)按照“年龄”、“宗教信仰”、“出身”、“部队得分”等指标进行配对,将北师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一项实验是采取“带控制组的前/后测实验”形式(即对两个组都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项实验是采取“带控制组的后测实验”形式(即只对两组做了后测而没有前测)问卷上的问题分两类:

1、事实测验(fact-quiz),让被试从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2、观点性项目,让被试从列出的各个观点中选择与自己观点最接近的答案

此外,还有若干掩人耳目的“伪装”问题,目的是让被试看不出实验的真实目的 实验组看完电影一周后进行“后测”。组中的一部分人在9个月后又进行了测试,以研究长期效果。

问卷以“普通民意测验”的名义发放给被试。为匿名填写 问卷的填写地点在部队食堂大厅。现场没有军官

为了不让被试对前后填写两次问卷产生怀疑,研究者向他们解释说,根据第一次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要再测一次。事实上,后测的问卷只不过在问卷的开头用大写字母印了“修改版”的字样。

当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被试对实验目的的怀疑,研究者还采取了许多其他的措施(不详)接下来,就是分析对比数据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检验了影片中的一些观点是否会产生“飞去来器”效果(boomerang effect,即社会心理学中的逆反效果,事与愿违)。事实证明没有。分析3:对另一个新闻专题片(features)《战争》(The War)的评估:每周放映其中一段内容,每周内容不同,每段由5个故事构成 分析4:

1、按部队综合考试的结果和学历为指标,将被试配对分为6个小组,其中两个实验组看有声电影,另两个实验组看幻灯片听讲解,两者的主题内容都是关于怎么阅读地图的;另两个组为控制组。之后做后测问卷,题目都来自电影和幻灯片。(没有前测)

2、设实验组两组,控制组一组,一组为4个排。一组实验组先听一个关于怎样阅读地图的介绍讲座,然后观看43分钟的关于怎样阅读地图的电影;另一组实验组先看同样主题的电影,再听20分钟的复习讲座。事后三个组都做问卷测试。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新兵在看了影片后的态度改变程度 分项1:对《不列颠之战》的效果评估

1、影片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士兵关于战争的事实性知识

2、影片是否改变了观看者对影片几个基本主题的看法

(1)不列颠之战是纳粹的一次巨大失败

(2)英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3)英国皇家空军成功完成了任务

(4)英国的抵抗为其他国家争取了准备的时间

3、影片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士兵对英国盟军的态度

4、影片是否在提高士兵艰苦作战的心理准备(提高士气、积极服役)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影片最重要的目的

5、不同“智力水平”(转化为“教育程度”变量:小学、高中、大学)的士兵,影片产生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1)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2)对观点的改变

6、受到说服而发生观点改变后,其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7、一面说理还是两面说理的效果更好?

分项2:士兵对整个影片《我们为何而战》的评价:

1、士兵是否认为这些影片是用来控制他们的“宣传”?

2、士兵是把影片当成好莱坞故事片还是当成纪录片?

3、他们喜欢影片么?他们认为影片的目的何在?

4、他们是否相信影片内容是对事件的忠实再现? 分项3:对另一个新闻专题片(features)《战争》(The War)的评估:每周放映其中一段内容,每周内容不同,每段由5个故事构成 分项4:不同媒介形式的效果比较

1、表现同一主题的“有声电影”和“幻灯片加解说”,谁效果更好?

2、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与“广播演讲录音”谁的效果更好?

3、看电影之前对电影做介绍,看完电影之后做回顾,只看电影不作评论,这三种情况哪个效果更好?

十:发现:发现:

实验组与控制组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看了”与“没看”效果是不一样的,影片对观看者具有明显的影响

1、影片在使士兵获得事实性知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两组的差异很大。甚至在6周以后仍能记住正确答案

2、影片在改变士兵对影片四个基本主题的看法上也有效果,但两组的差异没有“事实性知识”的大

3、影片在提高士兵对英国盟军的态度方面效果不大,前后态度的改变不大,两组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4、影片在提高士兵作好打艰苦之战的心理准备(提高士气、积极服役)上几乎没有效果。这说明影片预期达到的最重要目的没有实现

5、影片对不同“智力水平”(转化为“教育程度”变量:小学、高中、大学)的士兵产生的效果有差异

(1)在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方面,教育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所知道的战争事实性知识多,能从电影中学到更多(2)在对观点的改变方面,一般情况下,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发生观点的改变,尤其是在材料复杂,事实性越强的情况下。他们的观点被称为“有信息支持的观点”(informed opinion);而教育程度低的人经常因为少量的事实和容易掌握的事实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被称为“没有信息支持的观点”(uninformed opinion);导致教育程度低的人的观点发生改变的事实经常被教育程度高的人认为是不可信的。

6、(1)事实性材料的遗忘非常明显,其长期组的记忆量(9周之后)只有短期组的记忆量(1周之后)的一半;

(2)对于少部分观点性问题,长期组的改变比短期组的改变小;但更多的观点性问题,长期组的改变比短期组的改变大。这一发现被称为“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会由于遗忘忘了当初导致自己被说服而“改主意”的某些“理由”而重新“改”回去)

7、一面说理还是两面说理的说服效果更好,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1)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与欲说服观点一致的情况下,一面说效果好;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与欲说服观点相反的情况下,两面说效果好(2)说服对象的智力水平(或教育程度):一面说对教育程度低的人更有效,两面说对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有效

分项2:士兵对整个影片《我们为何而战》的评价

1、新兵们总体上喜欢这部系列影片

2、他们不认为影片有实验操纵目的,3、并不把它当成不真实的宣传

4、他们大都相信影片内容是对事件的忠实再现 分项3:士兵对新闻专题片《战争》的评价:

1、当影片只是表现某人说话时,观众的兴趣度比较低

2、当表现真实的战争场面时,观众兴趣度较高

3、当战争的画面配上声音解说时,观众的兴趣度仍然较高

4、当出现重复镜头时,效果不太好

5、与故事片使用道具表现的情景相对,真实素材更受欢迎 分项4:不同媒介形式的效果比较

1、表现同一主题的“有声电影”并不比“幻灯片加解说”的说服效果好

2、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与“广播演讲录音”谁的效果更好?

3、事前介绍和事后总结复习两者的效果都很明显,事前介绍效果比事后总结复习效果更好一点;只放电影不讲解效果不好

十一:结论:影片在段时间内在传递事实性讯息方面效果很好,但对态度和动机的改变没有什么效果。也即电影的说服效果是有限的。

十二:积极意义:研究发现了说服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明确提出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假说。从方法来看,电影的评估研究和其他在军队的研究,为传播研究建立了新的标准,“带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成为一种实验标准。支持了受众成员的个体差异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十三:不足:

1、服役和作战的态度和动机其实与诸如“家庭压力”、“社会规范”、“对伤亡的恐惧”、“对军人的原有印象”等诸多因素有关,它们都有可能构成影响态度和动机改变的变量,而实验法难以将它们“剔除”干净;

2、对于影片在传达事实性知识上的效果与在改变态度和动机上的效果的差异,研究没有给出原因解释

3、对于“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与“广播演讲录音”谁的效果更好?”这个问题,文中似乎没有给出回答 十四:成果:《大众传播实验》(“Experiments on Mass Communication ”)作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阿瑟·A·拉姆斯丹(Arthur A.Lumsdaine)弗雷德·D·谢菲尔德(Fred.D.Sheffield)出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9年

第七章:传播与说服

又称:耶鲁研究 一:时间:1946年 二:地点:不详

三:研究者:卡尔·霍夫兰(Carl.I.Hovland)领导,约30位社会科学家参与研究 四:研究对象:受众的意见态度 五:研究方法:实验法 六:研究背景:二战结束。霍夫兰在战时士兵说服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说服系统理论,返回耶鲁,开始新的研究计划。他们使用的理论框架是“学习模型”(learning model),即新态度是一个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刺激-反应模型

七:样本情况描述:对传播者的研究:122个大学生 对传播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恐惧诉求):康涅狄格州一所高中高年级全班的学生,50人 对传播方式的研究:大学生

对群体归属感的研究:新英格兰一大型工业社区中的12队童子军进行实验; 对个性因素中:智力水平的研究:78名男性大学生;“动机因素”:16名曾接受心理治疗的对象的详细临床诊断书和所有78名男性大学生

八:研究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是采取事前、事后、事后一个月的问卷测量。首先通过问卷选出公认的高可信度信源和低可信度信源作为实验刺激,是4个主题的4篇文章 读完后立即对被试问卷调查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受众态度和意见的改变。分项1:传播者(信源)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不同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信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受众(1)对讯息内容的感知和评价,(2)意见和态度改变的程度

分项2: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激发性诉求/说服(motivating appeal,可唤起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的刺激)有三种刺激:确凿的证据、积极诉求、消极恐怖诉求。

发现:

轻度诉求对于说服改变受众态度的效果最好;

传播内容对记忆效果很有关系:越生动越诉诸情感的材料,越容易被记住; 材料在初学时理解的越充分,记忆保留得就越久 令人愉悦的材料比令人不快的材料更容易被记住(2)说服性论据的组织形式的影响

是否应该明示结论

发现:明示结论对改变态度的效果好 是否正反两面的论据都应提示给对象?见上

如果进行两面提示,先提示哪一面效果更好?语焉不详 分项3:受众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1、对象的群体归属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发现:那些更看重自己在组织群体中的成员资格的人,更能抵抗与组织群体规范相违背的传播说服(即策反)的影响

2、对象的个性因素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1)智力水平(或教育程度)因素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发现:智力高的人比智力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被说服,同时更不容易接受无证据或错误结论

(2)个性因素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发现:自信心不足的、抑郁沮丧的、难适应社会的人往往是高可说服型对象;对他人富于攻击性、不好社喜欢离群索居的人比较奥难于被说服(3)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和态度改变的关系

发现:主动参与(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人比被动参与(仅仅倾听和阅读发言等)的人更能有效改变态度。十:发现: 分项1发现:

1、“休眠效果”:高可信度信源比低可信度信源更容易改变受众意见。但是4周之后,再次测量,发现信源高低产生的效果差异消失了,其低信源的负效果逐渐消失,而对其所持观点的接受程度上升,其观点产生了延迟的正效果。这说明:传播进行时,信源的效果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源效果的消失速度比内容效果的消失速度快得多。

2、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目标对象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3、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明效果越小。

4、传播者可信性的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为受众总是倾向于将传播者与讯息分离。不过只要再次提醒受众传播者的身份,这些可信性的影响又可以得到恢复。总之,大部分意见的改变都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分项2发现: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激发性诉求/说服(motivating appeal,可唤起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的刺激)有三种刺激:确凿的证据、积极诉求、消极恐怖诉求。

(1)、轻度恐怖诉求对于说服改变受众态度的效果最好;

(2)传播内容对记忆效果很有关系:越生动越诉诸情感的材料,越容易被记住;(3)材料在初学时理解的越充分,记忆保留得就越久(4)令人愉悦的材料比令人不快的材料更容易被记住

2、说服性论据的组织形式的影响(1)明示结论对改变态度的效果好

(2)是否正反两面的论据都应提示给对象?见上

(3)进行两面提示,先提示哪一面效果更好?语焉不详 分项3:受众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1、对象的群体归属因素对说服效果的影响:那些更看重自己在组织群体中的成员资格的人,更能抵抗与组织群体规范相违背的传播说服(即策反)的影响

2、对象的个性因素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1)智力水平(或教育程度)因素与说服效果的关系:智力高的人比智力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被说服,同时更不容易接受无证据或错误结论

(2)个性因素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自信心不足的、抑郁沮丧的、难适应社会的人往往是高可说服型对象;对他人富于攻击性、不好社喜欢离群索居的人比较奥难于被说服

(3)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和态度改变的关系:主动参与(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人比被动参与(仅仅倾听和阅读发言等)的人更能有效改变态度。十一:结论:见“研究发现”

十二:积极意义:耶鲁研究历时长,成果多,是有史以来首次系统科学的进行说服研究,大规模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影响深远。对否定早期的“魔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十三:不足:研究者的初衷是希望找出说服的基本法则。他们希望掌握了这些魔力的要素,能使得受众改变意见、态度。但最终的答案恐怕是不能。理论只是了解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传播者的特性;学会了怎么使得对象对反宣传“免疫”。只认识到了主动参与比被动接受更能有效地改变意见。但研究者仍无法知道如何永久性地改变意见和态度,甚至做不到将意见长时间的延续。十四:成果:《传播与说服》(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作者:卡尔·霍夫兰

出版: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年

第八章:两级传播——又称:迪克特研究(Decatur Study)一:时间:1945年

二:地点:伊利诺斯州的迪凯特地区(Decatur)

三:研究者: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四:研究对象:16岁以上女性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访谈法 六:研究背景:

二战后的十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活跃的十年。学界已经明确认同大众传播“弱效果”或“有限效果”的理论。有关效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

1940年5月至11月进行的伊里县总统选举调查无意中发现了“意见领袖”和个人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在信息流的第二个过程中,家庭和同侪群体(peers)所起的作用最大的。“霍桑研究”再次发现了“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也叫小群体),小群体研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当个人不能对周围模糊的情境作出解释或没有充分、标准的解释框架时,小群体具有为其成员提供“意义”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win)提出:所谓的“社会现实”是由小群体产生的,是随着个人所属群体的不同而不同的。德弗勒(DeFleur)进而提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意义理论”,即大众传媒也和小群体一样是传播的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形成对现实的集体建构和意义赋予。小群体理论由此成为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也是对“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反驳。七:样本情况描述:

总样本数:不详

800个访员,“自我暴露”的意见领袖693个

八:研究操作过程:

1、通过对能代表美国的中西部7个州并具有5~8万人的城镇,用36个社会指标去比较,初选18个城镇,筛选出的迪凯特。

2、进行两次独立的访问,在迪凯特的每一户里,只要有两个以上16岁以上的妇女(不包括女佣),那么在两次的调查中则一次采访年轻的,一次采访年长的。

3、确定“意见领袖”的方法策略:

(1)通过问卷询问“谁”是具有“综合影响力”的人。结果被访者大多选择男性亲人。这一方式不太成功

(2)通过问卷询问“谁”是具有“单一(专门)影响力”的人。具体做法是:初次访问,访员记录下被访者最感兴趣的9个话题和看法,第二次访问重复这9个话题,发现被访者对其看法发生的变化,询问被访者期间与“谁”进行过讨论,讨论是否影响了她的看法,对方的具体事例、姓名。这一方式比较成功。(3)询问被访者在日常接触中和“谁”经常讨论问题。这一方式不太成功。

(4)自我认定,即直接询问被访者自己最近是否影响过别人。然后记录下“被影响者”的姓名地址,进而去访问核实。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693个“自我暴露”的意见领袖。

4、如何将意见领袖的影响与其他渠道的影响区分开来?语焉不详

5、找出意见领袖的个人特征指标,3个:年龄段、地区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联系范围(合群性)“合群性指数”(index of gregariousness)的两个依据:(1)自认为“关系不错并且经常聊天”的人的数量;(2)参加的组织和俱乐部的数量

6、用这3个指标维度描述和分析意见领袖对他人日常能够所做的4种决定的影响(市场营销、流行时尚、公共事件、选择看什么电影).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意见领袖在日常生活中的决定影响 分项1:市场营销

分项2:流行时尚 分项3:公共事件

分项4:电影观看 十:发现:

分项1:市场营销:

合群性越高越能影响他人消费 年龄段在消费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地位在消费方面基本没起作用

个人在消费领域的影响一般沿水平方向流动,即在同社会地位的人中间产生 分项2:流行时尚: 年龄段作用最大

年轻的单身女性是最活跃的时尚领袖

年轻的活跃的中高层地位的女性最具个人影响 年老的不太活跃的低层妇女在时尚方面没任何影响 社会地位在时尚方面影响也不大 分项3:公共事件: 社会地位是关键因素

女性的年龄段在公共事务方面基本不起作用

最有影响的妇女是哪些受过良好教育,较富有,在该地区有较多社会联系的人 公共事务方面的影响大部分来自男性 分项4:电影观看:

青年人更容易成为电影方面的意见领袖 社会联系最广泛的人并不最具影响 合群性对电影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社会经济地位对电影选择的影响不起什么作用

十一:结论:它推翻了刺激—反应(即认为大众传播的讯息刺激能够产生简单,迅速和直接的效果)这一传播框架。它探索了在传媒发出的社会信息流和影像流中“人民的作用”。它不再只把注意力放在受众的个体差异研究上,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上。它更加关注受众的社会属性,以及受众分成对注意和反应模式的影响。十二:积极意义:

首度关注大众传播过程中社会关系及其作用。此前的研究关注于大众传播的受众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等,此后则更关注受众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分层对注意和反应模式的影响。十三:不足:

1、它在研究方法和操作上有局限性

2、研究目的没有清晰阐述

3、“流”的概念没有被体现,研究并没有考察观点从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的流动过程 十四:成果:《个人的影响:大众传播流动中人民的作用》(Personal in Fluence: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作者: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出版:Free Press of Glencoe,1955年

第九章 里维尔项目 一:时间:1952年 二:地点:华盛顿州

三:研究者: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家斯图尔特·C·多德 四:研究对象:居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传单被认为是当其他媒介失效的时候的最后一种媒介,具有战争军事意义。该项研究也和历史上的士兵说服研究一样带有浓重的军方色彩。很有可能是中央情报局CIA极端心理控制项目(Mark-Ultra Mind Control Project即MKULTRA)的一部份。

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1775年4月18日下午,这位银匠听到了英国殖民者要对波士顿发起进攻的传言。当天晚上10点多,骑马夜行,四处奔走报警。到次日早上9点时,消息最远传到了百英里以外。当天,发起进攻的英国军队被早有准备的殖民区民兵打得惨败而归。

七:样本情况描述:总项目:城镇、小学、大学、专科学院、大城市的中心、住宅区、男童子军营、小群体和受到灾难袭击的地区。

分项1:咖啡广告语实验:华盛顿西部一个较封闭的小型农村社区,人口刚好超过1000人,一共249户,都在小城里,且非常集中 分项2:信息重复实验:华盛顿州西部8个社区,人口1050到1800间;比较稳定;相似天气;经济基础(木材加工、农业);不是郊区或大城市卫星城

八:研究操作过程:

第一步选择实验地点,视当地环境,排除异常条件;第二步空投传单;第三步回访 分项1:咖啡广告语实验:

1、以金盾咖啡的促销活动为伪装

2、让人们接触该产品的广告。广告语:“Gold Shield Coffee;Good as Gold(金盾咖啡,质优如金)!”

3、挑选17%的住户作为实验样本

4、第一次访问结束的晚些时候,研究者通过轻型飞机又空投了3万张传单

5、当地新闻媒介给予了很好的配合,在研究结束以前绝口不提研究的事 分项2:信息重复实验:

1、推导出一个等式,或者得出一个正式的假设,以说明传播的强度和起反应的人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选定几个实验地点,每个地点投放的传单比例都不相同

3、分析数据,是否能够支持理论。从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传单的传播效果

分项1:咖啡广告语试验信息 分项2:重复试验

十:发现:分项1发现:人际间的信息流动会引起讯息的不完整、不准确和失真。讯息在扩散中,有削平、锐化和同化等复杂过程。

分项2发现:刺激强度与对象的反应符合韦伯定理的回报递减规律。韦伯定理不仅对个人刺激适用,而且对被施以一定形式刺激的某一地区整个群体同样适用,尽管与个人反应不同,这种群体反应依靠社会过程和许多人的集体行为。

讯息的知晓者在任何一个社区的社会阶层和刺激群体的分布都不均匀。年龄和家庭规模都与知晓讯息的概率有着重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是口头讯息或者传单的中立传递者。十一:结论:

简短的讯息即使在一个具有准确性动机的条件下扩散,在人际传递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信息的失真。

通过人际传播了解到的信息一般不太准确,因此,一定信息在受众中的重复频率和讯息的冗余量(刺激强度)对最后的传播效果和服从效果起着决定作用。但应注意此强度与反应呈回报递减曲线。

为了做到准确的传播,要确保与媒介的直接接触。为解决直接接触的需求,韦伯定理的回报递减规律可以帮助了解适宜的刺激强度问题。

十二:积极意义:为我们了解传单在对分散人群进行传播时的效果提供了些认识。并验证了传播领域的“刺激—反应”理论。

调查中的数学模式以及推导,在大众传播的正式理论构造中并不多见,至少在当时是这样。实际上,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并不清楚,大众传播的调查在精确性和理论建构上是否已经超过里维尔项目所达到的高度。

十三:不足:里维尔项目对传单研究是在平民中进行的,主要是调查传单在紧急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研究没有涉及传单在一般宣传中的作用,也没有涉及在战时和政治紧张时期传单的作用。

空军强调应把重点集中在一些基础性调查上,而不是实际问题或战时应用上。使得本项目得出的结果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而书中也认同——其研究发现的重要性比不上研究本身。十四:成果:Melvin L.DeFleur and OttoN.Larsen, The Flow of Information(1958;reprint,with Preface,Newunswick, Brunswick,JJ:Transaction Press 1987)

第十章 儿童生活中的电视:早期研究 一:时间:1958年

二:地点:美国和北美的10个不同城市的社区(1~2旧金山;3~7落基山地区;8~9加拿大;10美国郊区;11丹佛)

三:研究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 杰克·莱尔Jack Lyle 爱德温·帕克Edwin Parker 四:研究对象:儿童观众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到20世纪60年代,电视已成为美国儿童最大最重要的娱乐来源。看电视减少了孩子们所有日常活动的时间。这种新媒体对青少年和儿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威胁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七:样本情况描述:总样本:5991名学生,1958名家长,数百名教师 研究1:旧金山:从公立学校抽取2688名学生,1~6及8、10、12年级 研究2:旧金山:以家庭为单位,188个家庭的全体成员 研究3-7:落基山地区,5个社区所有的6、10年级学生 研究8-9:加拿大,两个社区,一个有电视,一个没电视 研究10:美国郊区一所学校中所有初级班学生 研究11:丹佛,10年级的204名学生 八:研究操作过程:调查,分析,总结。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儿童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 共11项研究

十:发现:

1、儿童使用电视的方式和时间:最大部分的儿童是在9岁开始看电视的;从3—16岁,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总时间比上学时间还多;孩子们看电视最长的时期是11-13岁;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更少看电视,工人阶层的盖子更多的看电视;

2、儿童从电视上学到了什么:孩子从电视上学到的东西大多是通过“偶然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观看者是出于娱乐目的而不是有意寻找某种内容);聪明的孩子容易疏远电视,而且从电视中学到的东西更多;“成熟原理”(principle of maturation,随着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与电视的接触逐渐减少)

3、现实追求与社会规范;孩子受众的四种类型:

(1)幻想型:大量使用电视而很少使用印刷媒介的孩子(2)现实型:大量使用印刷媒介而很少使用电视的孩子(3)大量使用型:两种媒介都大量使用(4)少量食用型:两种媒介都很少使用

4、电视与社会关系;与家人或同龄人关系不好的孩子容易看电视

5、电视的效果:生理效果、情感效果、认知效果、行为效果

十一:结论:不同儿童对电视的使用存在的差异来源:年龄 性别 智力 社会阶层背景 儿童社会关系的质量(如亲子关系等)这些因素间存在相当数量的相互作用

十二:积极意义:都基于全面详尽的调查;详细解释了孩子使用电视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随着成长而改变。十三:不足:略 十四:成果:《儿童生活中的电视》(Television in Lives of Our Children)

作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杰克·莱尔Jack Lyle,爱德温·帕克Edwin Parker 出版: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

第十一章

夏洛特研究 一:时间:1968年秋

二:地点:北卡罗来纳州的夏贝尔山(Chapel Hill)

夏洛特(Charlotte)

三:研究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新闻学院教授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

唐纳德·肖(Donald Shaw)四:研究对象:登记选民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六:研究背景:

1、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新闻学研究小组就最先注意到:当一件本来可以成为重大新闻的事件被淡化处理,它对于公众的影响也似乎大大减退,反之亦然。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1963年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假说:“很多时候,媒介也许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在告诉读者去‘想什么’方面去惊人的成功。” 2、1967年,麦库姆斯教授搬到了北卡罗来纳,并遇见了唐纳德·肖。他们一起进行了一项关于大众传播的各种认知效果的研究。一开始,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并不是这项研究的最初切入点,但很快,他们就决定把这一假说与1968年的总统竞选相联系,重点进行研究。3、1972年,也就是1968年后的第四年,美国人再次面临总统选举。这次选举提供了继续上次关于议程设置的探索性研究的良机。

七:样本情况描述:固定样本量:227名登记选民 3次访问,外加对部分选民的一次访问

八:研究操作过程:

1、夏贝尔山研究:1968年秋对夏贝尔山100名尚未决定投票意向的选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样本选民对于议题重要性的判断与媒介对这些议题的强调之间存在高度相关。但由于样本并非为随机抽取的,所以这个结论并不能说明总体状态。

2、夏洛特研究:1972年,又一轮总统选举,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规模更大固定样本研究计划,延续上次的探索。

九:研究主要目标:总项目主题:新闻媒体在总统竞选中的议程设置功能 分项1:概念澄清

分项2:个人议程的信息源

分项3:议程设置过程中排序持续 分项4:个人特征和议程设置

分项5:评估议程设置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十:发现:1.随着总统竞选的进行,选民越来越多地使用大众传媒。2.媒介接触量的增长,随不同选民之间显著的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群体归属关系不同而有所变化。

3.不同媒介(报纸和电视)在作为不同类型的选民的信息来源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4.选举中媒介接触量的增加似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兴趣,这帮助他们认识到选举宣传中不同问题的显著性。

5.由于媒介使用量、兴趣和显著性的增长,在选举期间,关于政治方面的人际传播也相应增加。

6.媒介接触和人际传播的增加,导致在选举中对于政治性信息和导向需要增加,而这又刺激了更多的媒介接触和人际传播行为。

7.议程设置对于不同种类选民的影响,是媒介接触量、媒介类型、兴趣、显著性、导向需要和人际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十一:结论:见“研究发现” 十二:积极意义:略

十三:不足:抽样的样本并不能代表真个社区,也不能代表仍在这个城市的登记选民。黑人选民的人数多少也会影响访问质量的客观性。十四:成果:《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作者: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出版:1977年

第十二章 暴力与媒体 一:时间:1967年 二:地点:实验室 三:研究者: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Annenberg)传播学院教授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四:研究对象:电视观众 五: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六: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外战争,社会中的暴力事件增多,民权运动,对城市的绝望,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激烈,政治暗杀时有发生 七:样本情况描述:若干经过训练的编码员

八:研究操作过程:若干经过训练额编码员观看由电视网提供的录像带,所有分析人员都运用一种标准的记录工具来进行分析。

九:研究主要目标:伯格纳的电视“暴力世界”内容分析

十:发现:1)“犯罪型”节目最可能含有暴力事件(96.6%),卡通片以93.5%的可能性紧随其后,喜剧最不具暴力倾向。但是就在研究的这两年里,全部喜剧节目中暴力事件的百分比也高达66.3%。2)共考察了183个节目,对于这些节目的分析涉及约455人物角色,其中超过一半的人(241人)有暴力行为。此外,共记录下了1215次遇到暴力的事件。很明显,在节目中的暴力内容随处可见而且极难回避。实施暴力通常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经常只是为了个人有所得,而不是为其他的(有价值或没价值)原因而服务。3)性别,年龄,种族,电视的历史时期背景等都是影响电视暴力的因素

十一:结论: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正如电视所描绘的那样,暴力是解决争端和促使个人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用的手段——尤其当个人扮演“好人”角色时,因为此时的暴力行为通常不会受到惩罚。另一方面,解决诊断的其他办法——诸如合作、辩论和妥协——在电视节目中被明显地忽略了;即使出现,这些办法也显得相对软弱无力。十二:积极意义:确定电视究竟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讯息。一旦他们确定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讯息,他们就能透过数据,推断在电视中什么情况下使用暴力才符合其中的社会规范,即暴力行为的正确使用问题。他们的这些推断是把电视时间作为非完整信息,然后确定实质意义的过程。

十三:不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推断这些暴力讯息的实质意义(也就是说,包含暴力内容的电视的规范是什么)。由于在这些情况下,从同一讯息中很可能推断出不只一种规范——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调查者的推断也许并不会与另一个调查者的结论相符,甚至可能他们得出的是截然相反的推论,而推论牵涉到判断行为,这就意味着在合理的限制下,两个或更多的调查者的解释出现偏差是正当的。十四:成果:《媒体与暴力》(Violence and the Media)

第十三章 卫生局长报告:电视与社会行为 一:时间:1969年 二:地点:不详

三:研究者:3位社会学家(CBS,美国)

4位心理学家(其中有两位分别是CBS和NBC的调查者)

2位精神病学家 1位政治家

1位人类学家

1位教育家 四:研究对象:儿童(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成人 五: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实验法 六: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人民对社会暴力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城市暴动引起了人们的迷茫与紧张;街头犯罪持续急剧增加;国内大学也因越南战争及相关问题而陷入混乱。最为严重的是,肯尼迪总统、其兄弟罗伯特以及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让美国人深为忧虑。在这些事件中,电视成为全国最受广泛关注的媒介。七:样本情况描述:1,早间节目,录像,儿童卡通片;24位制作儿童节目的剧作家和制片人 2,136个儿童(68男,68女)

3,成长中的青少年们,十年前后的儿童 4,252个家庭,不同年龄的儿童与青少年 5,65个儿童(30男,35女),费尔克斯与他的同事们。

八:研究操作过程:发现问题: 研究者提出了40项正式研究项目,最后共有23项独立项目得到资金支持。收集数据资料:

①抽样调查

(记录家庭收视模式,测量研究青少年对电视的使用)②内容分析(进行电视暴力内容分析)

③访谈

(与电视从业人员的访谈)

④比较

(与其他国家比较)

⑤实验法(进行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用实验法研究睡前收看暴力节目是否会对梦境内容产生影响)

九:研究主要目标:《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卫生局长报告》 媒体内容与控制

1.电视暴力内容分析。

2.与电视从业人员的访谈。电视和社会学习。

1.模仿与观察学习。

2.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电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1.青少年对电视的使用。

2.青少年的攻击行为。3.观看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电视与日常生活。

1.收视与年龄。

2.家庭收视模式。电视的效果。电视与成长。

十:发现:

1、儿童片中暴力增多

2、电视从业人员认为对儿童的影响来自于观众非电视

3、儿童接触暴力无疑是通过电影来学习

4、看暴力电影促成儿童攻击心理

5、青少年看电视较少

6、男少年攻击行为比女生高

7、观看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成正比,电视的暴力效果是累积的8、看暴力电视的大小关系:男﹥女、黑﹥白、穷人、低素质的人﹥上大学的人

9、个人在家看电影时间多也可能只是一种消遣

10、对电视的效果理解不一

十一:结论:

1、电视内容已被严重严重地渗透进了暴力

2、儿童和成人接触暴力的时间越来越多

3、收看电视节目会增加暴力倾向

十二:积极意义:该报告的积极意义在于详细地研究了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而且从媒体内容与控制,电视和社会学习,电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电视与日常生活,电视的效果方面,研究了电视与社会行为的五大方面,深入细致地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分析研究,使读者对于大众传播描绘的暴力与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

1.提出了普遍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和新闻界的兴趣

2.获得了大众共同知识的增加

十三:不足:从5卷研究中,我们总体来看,调查证据支持了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假说。证据既来自实验室实验,也来自调查;前者允许因果推论,后者则在日常事件中提供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证据。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这条结论。我们也认为可能研究的人群代表性不够,样本比较小。今后应该都参考阅读相关文献,不断积累可靠证据。十四:成果:《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卫生局长报告》 1971年 卫生局长顾问委员会 《电视与成长》

(1,Media content and control

2,Television and social learning 3,Television and Adolescent Aggressiveness

4,Television in Day-to-Day Life 5,Television Effects)1971年出版

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第十四章 电视与行为:10年的进展 一:时间:1979年初 二:地点:美国

三:研究者:大卫·比尔

行为科学研究分部主任 四: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

五:研究方法: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六:研究背景:

电视怎样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对亲社会行为、健康、家庭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又有什么影响呢?在这样的氛围里,名为“电视与行为:10年的科学进展和对80年代的启示”的研究应运而生。

七:样本情况描述:1.1 一些2岁或4岁儿童在一年内的变化;在伦敦收集了1650个十多岁男孩的数据:

1.2 国内3200青少年接受了访问;

1.3 选出经常看电视儿童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

2.1 在美国和英国选出几百个6岁到8岁的男孩和女孩进行研究;2.2 在加拿大选出3岁到5岁的儿童进行研究;选13个极为孤僻的儿童; 2.3 1972年选出8到10岁儿童研究,在新西兰72个8岁孩子接受调查; 2.4 3岁到5岁的儿童进行研究;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

4.1 1970年初考察了3个社区的大众;

4.2在1974年一项以贫困儿童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4.31976年对白人幼儿园的一项研究;

5、研究4-7岁儿童收看电视广告的影响;

八:研究操作过程:略

九:研究主要目标:

1、作为攻击诱因的电视暴力。

1.1收看暴力节目与攻击行为联系研究

1.2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矛盾的证据 1.3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的产生

2、亲社会行为

2.1儿童的利他主义

2.2儿童的友好

2.3儿童的自我控制

2.4儿童的克服恐惧

3、电视在认知方面的影响

3.1认知的增长

3.2编码的影响 4.电视对个人及社会的其他影响

4.1对卫生健康的影响

4.2家庭与人际关系

4.3社会信念与社会行为 十:发现:

①1大量收看暴力电视节目与儿童在自由玩耍中的不正当攻击行为间存在着一致性。

2、没有证据说明,电视暴力在而他欧美和和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发展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

3、当某种暴力行为能给儿童碰到的问题提过解决的方式时,就可能导致儿童模仿这种行为;电视暴力改变一个人对暴力的态度,从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②

1、儿童极大地受到他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内容的影响。

2、看过亲社会行为的电视内容的幼儿对少数民族表现出了强烈的偏好。

3、收看了延迟满足例子的儿童后来更有可能选择为得到更大的回报而延迟他们的满足。

4、电视可以改变人们的恐惧心理。

1、儿童吧注意力投在别的地方的时间越长,他们开始看电视的可能性就越小;

2、声音暗示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有很强的作用;

3、儿童不喜欢攻击性强的角色,但当他们不理解攻击行为与反社会动机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就有可能喜欢这个电视节目,甚至会模仿他们的行为。

4、电视的形式特征可能会激起儿童的攻击行为,甚至在没有暴力内容的情况下也是如此。④

1、在宣传中,会有目的地传达关于健康的某一特定信息,并且劝说受众注意这些信息;

2、大众媒介的宣传显然是有效的,但还是需要对宣传技巧以及如何把信息传递到特定的目标人群,做进一步研究;

3、暂时住院的人、住养老院的老人和精神病人往往看电视特别多;

4、与母亲一起收看并和他们一起讨论的小孩,与其他小孩相比更有可能提高学习中的认知技巧;

5、经常收看节目的白人儿童比不看节目的儿童对其他种族的态度要积极些;

6、电视上对老年人的积极表现促进了他们的自我感知;

7、收看广告与喜欢经常播放广告的食品往往乘高度的正相关。十一:结论:

1、看电视,尤其是看暴力节目,是使这样年纪的儿童增加攻击性的一个诱因;大量接触电视暴力增加了男孩参与严重暴力事件的程度;

2、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与短期攻击行为相关,但没有发现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与攻击行为之间有长期的、积累的关系;

3、电视暴力引起的观察学习和态度转变了导致了电视暴力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②

1、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观察电视上这种行为的榜样而被学习。

2、看过亲社会行为的电视内容会增加幼儿对少数民族的友好程度。

3、电视会影响延迟满足的行为方式。

4、电视和电影节目可以改变观众的亲社会行为。

1、儿童对电视的注意程度是节目表现、年龄和个人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一般儿童的年龄与他们看电视的时间长度直接相关;

3、儿童会被电视节目的某个特征所吸引;

4、儿童在看了快节奏动作节目后,比看了慢节奏动作的节目后,或根本不看更具有攻击性。④

1、在日间的肥皂剧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健康宣传;

2、用电视教授某种行为的技巧,证据显而易见,节目起作用了;

3、对暂时住院的人、住养老院的老人和精神病人的治疗方面起到了作用;

4、父母的行动能够减少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5、对许多白人儿童而言,电视是他们了解种族和少数民族的一个因素;

6、电视与老年人的关系更加的紧密;

7、妈妈和孩子都以电视广告为重要的信息源。

十二:积极意义: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进展是,媒介研究超出了暴力这一主题而开始寻求观众与电视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还提出了一个媒介效果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它清楚的反映出研究转移到了一个新的理论起点:媒介表现意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对现实解释的社会性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十三:不足:研究只是从对电视内容的描述性分析中得出数据,而没有证明其内容的影响。电视角色样本内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者展示了他们发现了什么,然后就进一步推论他们对观众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就内容分析本身而言,也不是完美无缺。重要的是认识电视节目讯息的性质以及电视节目的意义,为此,内容分析应该严密展开。十四:成果:《电视与行为学报告》1982年

第三篇:定性研究论文 老乡会的研究

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现象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内容摘要:“老乡会”是当今所有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在校大二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收集法、观察法等质的研究方法对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进行调查研究。文章认为,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数量众多,分布又有显著地域性特点;共同的思想基础,相同的年龄结构,和长久的利益关系是“老乡会”存在的基础;“老乡会”对于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其消极作用,学校对其采取反对态度。文章同时对学校提出合理措施,以促进“老乡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东北电力大学 老乡会现象 影响 调查研究

一、质的研究对象的确立

“老乡会”作为大学中一个民间的,自发性学生组织,是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可以说每个在外求学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些“老乡会”的印记。“老乡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它的存在又需要什么条件,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这里我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对高校“老乡会”进行了一些调查与研究,希望对上述疑问做出回答。

根据我对本校“老乡会”的观察与研究,我自己对“老乡会”做了如下概括(这里所说的“老乡会”是特指“大学生老乡会”)。“老乡会”,又称“同乡会”,它是由在校或离校的大学生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是大学中感情色彩最为浓厚的非正式群体。其主要功能是将一个高校或一个地区的数所高校的学生按地缘做划分,将其组织起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互帮互助并以此来强化地缘观念的组织。

二、对于“老乡会”研究的过程

本次调查研究我主要采取访谈法、观察法、收集实物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以后,首先,我确定了访谈的对象:在各个院系抽取40名加入老乡会的同学,由他们推荐出两名在任“老乡会”会长,同时选取一名学工部的老师在他们空闲时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获取大量信息,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对学校内“老乡会”活动的观察和查阅相关文献,在加以加工整理完成了此次调查研究。

三、研究成果

(一)、东北电力大学“老乡会”概况

1、发展历史

“老乡会”这一概念由何时而产生,在哪里首先出现,这以无从考证,这也是它的自发性与非正式性的特点所决定的。东北电力大学中出现的第一个“老乡会”也无从查找。但是,在我校,“老乡会”成员一般对自己所在的老乡会的历史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我所访谈的40名同学中,有31个人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所在的“老乡会”成立的年份,由哪一届的学长、学姐所创建,其中在这32个人中有12个人能准确而迅速的说出自己所在“老乡会”第一任会长的名字,甚至有个别的同学说起自己的“老乡会”可以用“滔滔不绝”来形容。

2、分布特点

东北电力大学现在有多少个地方性“老乡会” ?由于其非正式性的特点,我难以给出确切的数字。但是,据我的调查与了解,我认为,现如今本校至少存在着成百个各个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老乡会”。东北电力大学中“老乡会”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东北三省“老乡会”数量较少,即使存在在成型的“老乡会”,组织也较为松散,成员数量较少。西北、西南以及南方地区“老乡会”出现分散与集中并存的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大多会以省为单位组织一个“老乡会”除此之外还会以市或县为单位组成更紧密的一级“老乡会”。山东,河北,河南的“老乡会”数量相对较多,组织较为完善。而东南沿海省份,特别是江浙一带是“老乡会”划分最细的地方。

东电“老乡会”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所描述的分布状况,我认为与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源状况,文化风俗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老乡会”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且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自发性组织。东北三省之所以“老乡会”数量较少,或者即使有“老乡会”的存在,也鲜有人加入的原因就在于地理位置。东北电力大学位于东三省中部地区,距东三省大部分地区都不过十小时车程,这些省份的学生回家方便,不会也不愿通过“老乡会”这种方式解决思乡之苦,东北三省“老乡会”在本校中也似乎失去存在的意义。对于大部分西北、西南和南方省区来说,由于总体生源较少,一般没有条件按市、县组织“老乡会”,所以他们一般会以省为单位组织老乡会。但对于具有个别具有较多生源的市、县,他们也会以市、县为单位组织一级更为紧密的“老乡会”。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区由于受齐鲁文化影响较大,较为重视礼节、宗族观念较为强烈(现在山东各地依然有很多祠堂,农村“续家谱”的现象依然普遍)有较强的乡土情结,因而这些地区的“老乡会”数量较多,组织也较为严密。而作为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一方面生源较丰富,另一方面经济发达,这些都为“老乡会”的细密划分创造了条件。

3、运作情况

较为正规的“老乡会”一般会有一个高年级或较有权威的人担任会长,负责组织各项工作。“老乡会”一般每年都会开展几次活动,如迎接大一老乡和欢送大四老乡,郊游等活动。活动花费一般采取集资的方式,有些“老乡会”迎大一时,大一新生不用出钱,有些“老乡会”送大四时,大四学生不用花钱,不同地方的“老乡会”活动出资方式不尽相同。

“老乡会”和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相似,也会在每年新生入学时组织“招新”。开学初也是每个“老乡会”负责人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会在在此时撰写寻找老乡的启示,张贴于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学校迎新的那几天尽可能多张贴一些寻老乡启示,因为那几天都有送学生的家长。家长比较注意观察学校的环境,看到有自己家乡的老乡会,他们一般会代学生与我们联系,然后视情况加入老乡会”一位受访老乡会笑着说。“那几天课真够累得,天气又热,我们不但要在新、老校区各个食堂和寝室楼底下张贴启示,还要随时观察哪里的告示被撕了或是盖住了,然后再贴上新的寻老乡启示,这样的工作得一直持续到大一新生军训结束,这段时间也是最容易找到老乡的时候”他回想那时辛苦的情形依然唏嘘不已。“不过,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收获,我们今年“老乡会”找到了18个老乡。看到大家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用家乡话聊天,互相交流感情,我觉得我们的辛苦值得”他一脸幸福的对我说。

访谈期间,我从一位某地区现任“老乡会”会长手中拿到一份他所在“老乡会”寻老乡时贴的告示,全文如下:

寻找山东XX老乡

远离家乡数千里,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带着喜悦和未知踏入大学校门。作为新生,你们是否会感到孤独、无助。来这里吧,这里有你亲爱的老乡,能给你家的温暖,帮你驱赶孤独;这里有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帮你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亲爱的XX老乡们,如果想加入这个大家庭,请联系:

陈同学:158xxxx8175 王同学:152xxxx0717 QQ群:115xxx237 当然,各个地区“老乡会”所张贴的启示内容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情真意切是所有寻老乡告示共有的特点。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看到“老乡会”所张贴的告示,然后根据电话联系并加入“老乡会”的。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没来学校前就已经加入所在地区的“老乡会”,这一部分同学大都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就积极地通过亲戚朋友或在网上寻找“老乡会”,然后通过互留联系方式加入老乡会。受访的40名同学中有6人是在入学之前加入的“老乡会”,其中有3个同学告诉我他们开学报到时是被老乡接到的学校。“人生地不熟的,看到热情的老乡,听到熟悉的家乡话,感觉特亲切”一个受访同学如此形容。

(二)、东电“老乡会”存在基础

“老乡会”之所以在各个高校能够长期存在并具有普遍影响力,究其原因,它有存在的基础和适宜它生长、生存的土壤。

首先,“家”的诱惑,是“老乡会”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入学初,那些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面对不同地区,说着不同方言有着不同习俗的同学和周围完全陌生的环境,总会感到与周围有些格格不入,难免会心生惆怅,多少会有些想家的感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无论以前相识于否,熟悉的乡音一下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只有家乡的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家的感觉,能安慰一下思乡之苦。乡情不设防,相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相似的生活经历,他们更容易融入到该群体中。而一旦融入到了这个群体中,他们聊得最多的事,也是关于家乡的,满口浓重的乡音叙说着自己的往事、现在和未来。

其次,独特的年龄结构,是“老乡会”存在的另一重要基础。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是独自走出家门,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他们心理转型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独处异乡,远离父母,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急需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虽然学校中会有生活辅导员、带班可以给他们应有的关怀。但毫无疑问,他们对于来自师长的教导很难产生共鸣。在他们看来,只有乡音才是最佳的良药,只有老乡会中的同学才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对于老乡有一种异常的信任感。

最后,相对长久的利益关系,是“老乡会”存在的最现实的基础。在受访的40名同学中,有近30人明确表示要回家乡,最起码回所在的省工作。回乡后,老乡们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相比于普通同学,在同一地区的老乡更有优势,因为老乡在你踏上社会后便可直接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伙伴。相比其它组织,“老乡会”或许是最为松散的,但毕业后或许是联系最为紧密的。

(三)、“老乡会”对于东电学生的影响

老乡会作为校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生组织,其存在对于本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老乡会”的积极作用

第一,满足情感需要,缓解“乡思”之苦,稳定学生情绪。从一个生活二十年的环境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每个学生心中或多或少多会产生思想波动。同时,由于处于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的后青春期阶段,心中有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而大学生中很多郁闷心情的产生又直接或间接地与周围同学有关,因而不便向周围人诉说。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情感关系为纽带的“老乡会”便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发议论,谈感慨的场所,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抒发自己快乐或痛苦。一位受访的女生对我说:“老乡会只要一有活动,我都特别积极,也特别兴奋,每次都憋了一肚子的话对老乡们说。我发现自己在大学中很难像中学那样在找到真正的友谊。我不敢,也不想将自己的心里话向周围同学诉说,感觉周围人都太假了。”

第二,沟通信息,思想交流,资源共享。“老乡会”的成员一般包括学校中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同学,可以说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乡会”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等特点。虽然大一新生入学时,从辅导员、带班那里能得到不少信息,但那些信息一般都局限于本学院、本专业。而对于跨院系的信息,尤其是在正式群体中少传播或不传播的信息,在老乡之间则能通畅传递,凡是关于老乡的信息会很块在群体内传开。1老乡会能快速而又准确的传播有效信息,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大清,《在校大学生同乡会的利弊思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6月第1期 一名受访同学在谈及“老乡会”对他的积极影响时他感慨颇多,他说“老乡会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往远了说,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是被调剂咱们学校会计专业的,来这所学校的理科生大部分都是冲着电和动专业来的,说实话,当时的感觉就是特失望。因为我在家的时候就联系上了我所在地区的老乡会,我报到时是老乡会的学长去接的我,当我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后。一位学长对我说,学校开设了实验班,只要能通过该班的考试,大三时就有机会转到学校任意的专业。当天,我就去报了名,第二天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考试,并顺利的通过。现在我在学校的实验班学习,如果不出意外,两年后我能在学校里任选专业。假如不是老乡会的话,我对学习对生活或许就失去了希望,我现在可能还在原专业浑浑噩噩的混日子。”除了这位同学通过老乡会顺利考上实验班外,其他受访的同学还告诉我在学生管理规定,二学历考试,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等考试中老乡会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老乡们会在第一时间为你提供十分有效的“内部资料”,当然这也为考试作弊等不正之风滋生了土壤。同时,每年的寒暑假放假时的车票,也都是“老乡会”统一购买然后发放给各位同学的,这极大方便了同学,同时老乡在一起结伴回家,又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2、“老乡会”的消极作用

第一,频繁不必要的交际,加大了学生的经济、精神压力。老乡会是以成员的感情投入、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为基础和保证的。大学生一般没有收入来源,花费一般来自家庭,少数学生还有奖学金和贷款。老乡会中盛行的请客,赠礼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囊中羞涩,却又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否则在其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过度频繁的活动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同时,大学生将很大一部分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用来参加老乡会的各种活动,势必影响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老乡会”中所传递的某些不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具有消极作用。初进大学的大一新生在得到学长、学姐有益的启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比如,某些老乡会“教导”新生不要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教他们如何应付考试,如何与老师“处好关系”等。这些,对于那些刚入学,信服老乡学长、学姐如神明的大一新生来说消极影响是巨大,难以弥补的。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不通过正常的组织与程

同时,“老乡会”的存在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序反映和解决问题,而借助于老乡的力量去处理的情况,从而扰乱学校正常活动。在校园内发生的很多群体冲突中,往往都有老乡会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极其有害的。

(四)、学校对于“老乡会”的态度

“老乡会”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的非正式群体,学校很难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并且,“老乡会”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上述一系列的弊端,严重时甚至会干扰学校正常活动秩序,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正常活动的开展。所以,本校领导和老师对于老乡会是持反对意见的,学校每年到“老乡会”活动频繁的时候,都会予以不同形式的干预。一位受访的学校学工部老师说:近几年学校中发生了几起用“老乡会”名义对同学进行诈骗的事情,所以现在我校对老乡会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年招新时,我们都是小心谨慎的张贴告示,怕被学校逮到,老乡会的活动也大部分在地下进行。”一位受访的老乡会会长无奈的说。

四、总结与讨论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老乡会”亦然。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和对此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者,我认为:学校不应对老乡会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做一些工作,充分发挥“老乡会”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来几方面入手。

首先,深人到学生中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其心理困惑。学校要防患于未然,及时了解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思想动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所面对的困难,排解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及早适应新的环境和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争取做到,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和组织,而不是老乡会,避免他们过度依赖老乡会的情况。

其次,正面教育、积极疏导。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必须坚持说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指明方向。使学生明了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是非观,自觉提高认识,打破狭隘的老乡观念,提倡五湖四海的广泛团结和友谊。2

刘志军,《对大学生老乡会的引导与管理》,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第1期总第三十七期 最后,针对老乡会存在的弊端,学校应该主动加强对它的管理与引导,但绝对不是强加控制。学校通过对“老乡会”的管理能及时地掌握学生中出现的情况,从而能尽快处理学生中出现的矛盾,做好疏导和解释工作,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样,合理的规范与引导,也会使“老乡会”逐渐步入正轨,逐步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正式群体,为构建“和谐东电”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大清,《关于在校大学生同乡会的利弊思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6月第1期

[2] 刘志军,《对大学生老乡会的引导与管理》,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第1期总第三十七期

[3] 王效仿,《大学生同乡会的社会学思考》,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4]陈贵虎,邱菊《大学生同乡会的社会学思考》,新世纪论丛

第四篇:《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读书笔记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一、总项目名称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二、效果主体

电影

三、效果受体

儿童

四、研究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电影作为新媒体介入大众生活,迅速成为一个大众媒体,观众数量剧增,社会影响日甚

2.电影中的暴力犯罪和性 内容面临社会公众越来越大的批评指责,电影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当时美国公众关注的问题,评估电影队儿童的影响的调查势在必行

3.社会科学日益成熟,统计学被用于社会科学调查

五、主办委托方

电影调查委员会

六、出资方

佩恩基金会

七、立项时间

1929年

八、结项时间

1932年

九、历时时间

3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题:电影队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2.分项主题:分项1:观众构成与影片内容

3.分项2:对影片内容信息的记忆获取

4.分项3:对态度的改变,共24个实验

按态度的内容分:

1)对不同民族种族的态度

2)对重要的社会议题(犯罪、战争、死刑、禁酒令、罪犯惩罚)的态度

按效果形式分:

1)单个影片对态度的改变

2)2-3部同一主题影片的累积效果

3)态度改变的持续效果(2个月到19个月不等)

5.分项4:对情感的刺激(唤起)

6.分项5:对睡眠健康的影响

7.分项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影片所表现的某一特定行为或情景与不同被试的道德标准是否符合或冲突)

8.分项7:对行为的影响:

1)经常看电影的儿童与很少看低电影的儿童的一般行为、学校行为和同级群体对其评价是否有差异

2)电影对普通日常行为的影响:

a)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b)对模仿行为的影响

c)对白日梦和幻想的影响

d)对情感占有(指个人的情感被强烈的唤起,以致失去了某些自控能力而表现为一些明显的外在行为,如哭泣、尖叫、躲藏、赞叹等)的影响

e)对其他感情的影响

f)长期的影响

3)电影怎样引发青少年犯罪

十一、研究方法

1.分项1:调查法、内容分析法

2.分项2、3、4、5、6:实验法

3.分项7(1):调查法

7(2):自传法(由受访者回忆主述以前电影对自己生活和某些活动的影响)

7(3):文献综合法(历史上的案件卷宗、文章资料)、访谈法、调查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1.分项1:俄亥俄州50多个社区

2.分项2:不详

3.分项3:伊利诺斯州

4.分项4:不详

5.分项5:不详

6.分项6:不详

7.分项7:不详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1.分项1:对1500部影片按内容分成10类:犯罪、性、爱情、神秘、战争、儿童、历史、旅游、喜剧、社会宣传

内容分析类目:(1)故事情节(2)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3)男女主人公性格(4)演员的服装样式(5)如何表现相遇、恋爱和结婚(6)如何走向犯罪(7)如何讲粗话、酗酒、抽烟等

2.分项2:将3000多个儿童和成人受调者划分为若干年龄组,实验刺激是17部完整影片

3.分项3:被试范围为四年级小学生一直到大学生。其中,单个影片效果实验:对德国人的态度实验:133人 对中国人的态度实验:182人 对黑人的态度实验:434人 对罪犯惩罚的态度实验:533人 多个影片的累积效果实验:750人

4.分项4:150个被试者被作为“平均”智力水平儿童的代表

5.分项5:被试为来自俄亥俄州某州立学院的170个少男少女

6.分项6:被试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大学教师及其妻子、上流社会的年轻妇女、青年男女工人等5类人

十四、研究操作

1.分项1:不详

2.分项2:测量被试(即实验主体对剧情细节和事实性信息的记忆情况)对被试看过影片后、6周后、3个月后分别进行了测量

3.分项3:

1)对被试的特定态度进行前测

2)抽取实验刺激:从600多部电影中分别选出几类主题的影片若干部,其中:

a)反战影片:《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Western Front),《旅程尽头》(Joutney's End)

b)民族种族倾向性明显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反黑人影片),《上帝之子》(Son of the Gods,正面表现中国人的影片),《四个儿子》(Four Sons,表现德国人的影片)

c)惩罚罪犯并对罪犯表示同情的影片:《大屋》(The Big House),《死期将近》(Numbered Men),《犯罪法案》(The Criminal Code)

3)前测过后两周,给被试看电影,看完后第二天左后测,实验没有控制组

4.分项4:对若干年龄段的儿童分别在实验室和真是影院进行观察测量,设置了成人组作为对照组。青年观众身上带着电极和机械装置,以记录影片内容刺激所英气的皮肤电流反应和呼吸模式的改变,这些生理变化被视为感觉唤起与否的指标

5.分项5:让被试者在睡觉前看一些电影,然后使用专门的床和仪器观测他们睡觉时身体的翻动情况,用不同的实验控制手段和情境来测量被试的反应

6.分项6:

1)用文字描述几种电影中的行为:恋爱中女性采取主动(在公共场合亲吻爱抚)、民主实践活动和态度、父母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和方式等

2)选区5类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作为被试进行前测,手机了17人的反应作为道德评判标准,制作“度量社会规范”量表

3)抽取电影行为样本,按照道德评判标准对它们进行是非评判

7.分项7:不详

十五、研究发现

1.分项2

1)成人观众可以获得总信息量的60%,即使8岁小孩也可以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

2)所有年龄组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度都非常高

3)在某些情况下,时隔6个月的记忆情况更好,显示出一定的休眠效果

2.分项3

1)单个影片对态度的改变效果不明显

2)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

3)两三部同一主题的电影队态度的改变的累积效果(cumulative effects)显著

4)电影队儿童的态度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3.分项4

1)危险、冲突、悲剧性画面产生的效果最强烈

2)浪漫及色情画面对年幼儿童没有什么影响,16岁的儿童甚至不敢兴趣

3)男性与女性的反应差异不大

4)成年人对电影场景很少产生情感唤起反应,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情感唤起

4.分项5发现:某些种类的影片干扰睡眠。

5.分项6发现:犯罪和性主题的影片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这说明电影能对儿童的道德观造成不良影响担心是有理由的。

6.分项7

1)经常看电影的儿童名声不太好,功课比较差,较一般儿童不太受同学欢迎,较不常看电影的儿童得到的老师的评价更低

2)1.电影是儿童游戏灵感的丰富资源,提供了游戏的内容 2.电影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和榜样,提供了在表面上获得社交教养的机会 3.电影能刺激观众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能唤起年轻观众的情感,产生恐惧、惊吓、悲伤、怜悯等强烈感情 4.电影能非常有效的影响人们心目中世界的形象,并能进一步影响人们在此基础上的行为方式。电影表现人们所不熟悉的生活方式,并塑造了人们对这些方式的印象。总之,电影内容确实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电影队部分青少年的犯罪有着直接作用

十六、研究结论

电影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著的,“商业电影导致了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混乱”,“制片人应该有恻隐之心,不该给孩子施以坏影响”结论支持了公众对媒体和电影业的恐惧和批评。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1.分项1:埃德加﹒戴尔

2.分项2:P﹒W﹒霍兰德,乔治﹒D﹒斯多塔德

3.分项3:W﹒S﹒戴森格,克里斯蒂安﹒A﹒拉克米克

4.分项5:心理学家萨缪尔﹒任肖,梵伦﹒L﹒米勒,多罗西﹒P﹒玛奎斯

5.分项6:查尔斯﹒C﹒彼得斯

6.分项7-1:富兰克﹒R﹒夏特沃斯,马克﹒A﹒梅;7-2:社会学家赫伯特﹒克鲁默(Herbert Blumer);7-3:克鲁默,社会学家菲利普﹒豪瑟

十八、积极意义

佩恩基金研究无疑让我们对20世纪20年代电影队青年的影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佩恩基金的调查成为使媒介研究领域科学化的先驱。它语言了到现在才提出的意义理论、模型理论,并且还关注了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中的课题,如态度转变、休眠效应、使用与满足、内容分析、模仿的影响和现实的谁会性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他们把定量分析、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这里仍然使用了更多的定性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对部分批判宣传的传播学者所使用的旧式修辞的研究模式进行了改进。

十九、不足与问题

由实验的标准和定量分析引起的其中的一些研究策略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如它们对刺激一反应理论和短期效果的强调,认为信息和特定形式的反应之间是一种点对点的直线模式。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佩恩基金调查的研究》 分10卷,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

阿诺出版社和纽约时报社与1970年再版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336.html

人民的选择:政治宣传中的媒体

一、总项目名称

人民的选择(伊里县调查)

二、效果主体

1940年总统大选期间大众媒体的政治宣传

三、效果受体

选民

四、研究背景

1.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几百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魏尔基(Wendel Willkie)第三次当选美国总统

2.社会调查方法已成为与实验法同等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已相当成熟。

五、主办委托方

不详

六、出资方

1.洛克菲勒基金会

2.哥伦比亚大学广播实验室

3.《生活》杂志

4.舆论分析员埃尔默·罗珀(Elmo Roper)

七、立项时间

1940年

八、结项时间

1944年

九、历时时间

4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简单的说,我们要弄清除的问题是,发现人们如何以及为何那样投票?”)

1.总项目主题:从5月份选举宣传开始到11月份选举结果揭晓的这七个月时间内,大众媒体的选举宣传是如何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的

2.分项1:选民的社会属性特征与投票既有倾向的关系

3.分项2:媒体的政治宣传队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

十一、研究方法

调查法

(在调查方法上具有创造性:1.设立固定样本,在相同的对象进行定期(每月)重复访问调查 2.在固定样本内再设中心组和控制组)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伊里县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共3000个样本,其中固定样本2400个,分为4组,每组600个

时间表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访问次数

访问的固定样本

总体民意测验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中心组

600人

对照组A

600人

对照组B

600人

对照组C

600人

6-7月 共和党代表大会

7-8月 民主党代表大会

10-11月 选举

十四、研究操作

1.使用若干专业访员对伊里县1/4住户(一万多人)进行初次访问

2.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城乡)、教育、籍贯、是否有电话、是否有汽车等标准,从中选出3000人作为样本

3.从这3000人中又各抽出4组各600个赝本作为固定样本(panel,即社会调查中进行两次或多次调查的样本)用于重复访问调查),每组固定样本都进行配对(即让每组样本的构成大致均匀相当)

4.为了发现重复调查本身是否影响干扰受调者的投票意向,调查借鉴实验法的做法,将四组固定样本其中之一设为中心组(main panel),每月都访问调查一次,龚做7次:另设三个对照组(控制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分别做一次访问调查(A组在7月份,B组在8月份,C组在10月份)

十五、研究发现

1.中心组与控制组的调查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即说明重复调查本事对选民投票决策和行为没有造成干扰,调查的误差小,效度高

2.分项1发现:选民的社会属性特征不同,投票既有倾向和结果也不同。【社会属性特征包括: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宗教信仰、城乡差别、职业、年龄等】

1)SES较高的人更有可能投共和党的票

2)蓝领比白领相比更少投共和党的票

3)如果SES相同,“职业”对投票既有倾向没有什么影响

4)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会影响投票既有倾向:自认为属于“商业阶层”的人一般会投票给共和党;自认为属于“劳工阶层”的人工偏向于民主党

5)天主教徒倾向于投给共和党,新教徒倾向于投给共和党

6)选民的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PP)与投票意向有显著相关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IPP)是主要根据选民的社会经济地位(SES)、宗教信仰、城乡差别三项指标而得出的预测选民将投票给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的可能性指数

根据IPP的分值,将选民划分为六个类型(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普通的共和党支持者、容易动摇的共和党支持者、容易动摇的民主党支持者、普通的民主党支持者、鉴定的民主党支持者)】

7)选民对选举的兴趣度与投票的参与度有显著相关:越是对选举感兴趣的人越早做出投票决定

8)交叉压力推迟了选民做出最后投票决定的时间。造成投票决定时间推迟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

9)犹豫不决经常“改注意”者一般会回到最初的选择上:开始有一个明确的投票意向,但最后却转向另一方的人则很少再改回来

3.分项2发现

1)激活效果:媒体的政治传播能激活漠不关心的受众潜在的政治既有倾向。受众会选择性的接受与自己既有倾向一致的媒体讯息。但这一比例只有14%,约50%的选民在开展调查之前(5月份)就已明确了投票意向

2)强化效果:媒体的宣传强化了哪些早就确定了投票意向的选民的态度,使之维持自己的态度立场

3)改变效果:媒体的宣传只能让少数选民(8%)最终改变态度立场

4.媒体的政治宣传讯息在选民中的被注意/接触程度(或者说选民对媒体的政治宣传讯息的注意度/接触度)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集中于人口中的容易人群: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即那些兴趣度很高、早就做出决定、SES值较高的人那里。观点经常从广播和印刷媒体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从他们刘翔不太活跃的人群,即“两级传播”(r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5.意见领袖的人际影响在很多时候比更正式的大众媒体所发布的讯息更有效。原因:

1)意见领袖没有说服的功利目的,可信任度高

2)人际传播形式灵活,可抵消抵抗

3)接受人际影响可以获得感情汇报,而大众媒体没有

6.广播与报纸一样是对做出投票决定最有“帮助”的媒体;在促成投票决定上,广播室“最重要的”媒体,比报纸作用大,(而民主党人更喜欢广播,而共和党人更喜欢报纸);杂志在选举中的作用很小。

十六、研究结论

1)发现了选民的社会属性与投票既有倾向存在显著的关系,总结了大众媒体的政治宣传对选民的若干效果作用

2)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大众传播(媒体)效果的有限性,否定了魔弹论,发现了社会属性产生选择性影响,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了人际传播的影响比大众传播的影响更大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拉扎斯菲尔德

贝雷尔森(Berelson)

哥迪特(Gaudet)

十八、积极意义

1)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最成熟、最富想象力的调查研究之一,是大众传播史上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2)突破了以往的共时调查方法,运用固定样本,结合实验法,成功的实现了纵向历时的调查研究

十九、研究成果形式

《人们的选择:选民是如何在总统选举中做出选择的》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48年出版

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思考什么

一、总项目名称

议程设置研究(agenda-setting function research)

二、效果主体

政治新闻

三、效果受体

选民

四、研究背景

20实际60年代中期,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新闻学研究小组最先注意到:当一件本来可以成为重大新闻的事件被淡化处理,它对于公众的影响也似乎大大减退,反之亦然。

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1963年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假说:“很多时候,媒介也许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在告诉读者去„想什么‟方面却惊人的成功。”

1972年,也就是1968年后的第四年,美国再次面临总统选举。这次选举提供了继续上次关于议程设置的探索性研究的良机。

五、主办委托方

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

六、出资方

国家广播者协会和北卡罗莱纳大学

七、立项时间

1968年秋

八、结项时间

1978年

九、历时时间

10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体:新闻媒体在总统竞选中的议程设置功能

2.分项1:概念澄清

3.分项2:个人议程的信息源

4.分项3:议程设置过程中的排序持续

5.分项4:个人特征和议程设置

6.分项5:评估议程设置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十一、研究方法

调查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北卡罗来纳州的夏贝尔山(Chapel Hill)夏洛特(Charlotte)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固定样本量:227名登记选民

3次访问,外加对部分选民的一次访问

十四、研究操作

1.探索性研究:1968年秋夏贝尔山研究

对夏贝尔山100名尚未决定投票意向的选民进行,发现样本选民对于一提重要性的判断与媒介对这些一提的强调之间存在高度相关。但由于样本并非为随机抽取的,所以这个结论并不能说明总体状态。

2.夏洛特研究

1972年,又一轮总统选举,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规模更大固定样本研究计划,延续上次的探索。

十五、研究发现

1.随着总统竞选的进行,选民越来越多的使用大众传媒

2.媒介接触量的增长,随不同选民之间显著的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群体归属关系不同而有所变化

3.不同媒介(报纸和电视)在作为不同类型的选民的信息来源是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4.选举中媒介接触量的增加似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兴趣,这帮助他们认识到选举宣传中的不同问题的显著性

5.由于媒介少用连、兴趣和显著性的增长,在选举期间,关于政治方面的人际传播也相应增加

6.媒介接触和人际传播的增加,导致在选举中对于政治性信息和导向需要增加,而这又刺激了更多的媒介接触和人际传播行为

7.议程设置对于不同种类选民的影响,是媒介接触量、媒介类型、兴趣、显著性、导向需要和人际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十六、研究结论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新闻学院教授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

十八、积极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十九、不足与问题

抽样的样本并不能代表整个社区,也不能代表仍在这个城市的登记选民。黑人选民的人数多少也会影响访问质量的客观性。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

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唐纳德•肖(Donald Shaw)

1977年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317.html

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听众:使用与满足

一、总项目名称

日渐广播连续剧的听众: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

二、效果主体

日渐广播连续剧(肥皂剧)

三、效果受体

女性听众

四、研究背景

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播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收音机成为一个家庭媒体。但对广播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却没有详细的研究。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扎斯菲尔德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总裁斯坦顿(Frank N.Stanton)合作进行媒介研究项目。对日间广播连续剧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就是广播研究室的第一个大型研究项目。

五、主办委托方

哥伦比亚大学广播实验室

六、出资方

洛克菲勒基金会

七、立项时间

1937年

八、结项时间

1940年

九、历时时间

3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分项1:收听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女性听众的特征

1)社会参与度:定期听众的性格是否较自我封闭

2)知性兴趣度:定期听众的知性(既有文化品位的)兴趣是否较少

3个指标(变量)

a)教育程度

b)阅读量

c)阅读的知性层次

3)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定期听众是否不太关心公共事务

2个指标(变量)

a)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喜好度

b)政治事件参与度

4)人格:定期听众是否比较特殊

2个指标(变量)

a)自信程度

b)焦虑程度

5)对广播的收听率(使用度)方面:定期听众是否明显偏爱收听广播

2个指标(变量)

a)对广播的喜好度

b)是否将广播作为政治信息的来源

2.分项2:听众是怎样使用她们所听到的连续剧,这些连续剧为她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满足

十一、研究方法

1.分项1:调查法

2.分项2:定性访谈、调查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衣阿华州、俄亥俄州的伊里县、3个社区(Syracuse、Memphis、Minneapolis)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对全国4991个非农村妇女的调查

对衣阿华州的抽样调查,包括5325名妇女

对俄亥俄州伊里县1500名妇女的调查

有CBS进行的对美国的3个社区Syracuse、Memphis、Minneapolis的女性的访问

十四、研究发现

1.分项1

1)听众的构成比例

定期听众(regular listener)50%

不定期听众5.1%

非听众(non-listeners)47%

2)听众的社会参与度

与非听众相比,定期听众的性格并不自我封闭

3)听众的知性兴趣度

a)定期听众的教育程度越高,比例越少,即定期听众的教育程度偏低

b)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阅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c)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阅读的实行层次上有显著差异:读物(杂志)的知性水平越高,其读者中的定期听众越少,即定期听众的知性兴趣度是较小的4)听众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

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对时事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a)对新闻节目的喜好度

定期听众与非听众没有显著差异

b)政治事件的参与度

定期听众与非听众有显著差异,定期听众对政治事件的参与度较低

5)人格方面

定期听众与非听众在自信程度和焦虑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6)广播剧的收听率(使用率)

定期听众明显偏爱收听(使用)广播

a)定期听众比非听众更多的使用广播

b)定期听众比非听众更多的将广播作为信息来源,而非听众比定期听众更依靠印刷媒体

2.分项2

a)感情释放

听到故事中角色处于艰难的境地让她们有一种优越感,获得心理补偿,即情感释放,也就是代替性的感情经历,是收听中获得的一种重要的满足形式

b)愿望的想象

听众在剧中获得代替性满足,产生幸福美好的幻想

c)解决生活问题的有用建议

d)代理参加的幻觉

十五、研究结论

假设:

1.经常收听者(与非听众相比)性格比较孤僻N

2.经常收听者知性方面的兴趣较少Y

3.经常收听者不太关心公共事务Y

4.经常收听者可能会在人各方面比较特殊,比如自信心方面,而且更加焦虑Y

5.经常收听者明显偏爱收听广播节目 Y

十六、项目研究负责人

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

十七、积极意义

对广播听众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探索和揭示了受众使用媒介的心理动机,开启了广播听众研究的序幕,开拓了效果研究的新视角,带动了受众“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兴起

十八、不足与问题

方法问题:例如对听众与非听众社会参与程度的调查中,调查的项目不具备显著性,看电影是可以一个人去的,性个股不孤僻就无法调查出来。在公共事务的关心调查中,2项调查相互冲突,原因在于第2项调查太过主观,听众自称感兴趣但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在对人格调查上,由于方法上的局限,造成答案也过于主管单一,所以这部分的调查没有什么发现

十九、研究成果形式

《我们对日渐广播连续剧听众真正知道么》(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Daytime Serial Listeners?)赫塔•赫佐格(Herta Herzog)

收录于《1942-1943广播研究》(Radio Research 1942-1943)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斯坦顿(Frank N.Stanton)1944年Duel,Sloan&Pearce出版社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309.html

电影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士兵的说服

一、总项目名称

电影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士兵的说服

二、效果主体

电影

三、效果受体

美国二战义务兵

四、研究背景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全民皆兵(1500万军队),如何在短期内训练他们?解决方法:看电影!

五、主办委托方

陆军作战部

六、出资方

洛克菲勒基金会

七、立项时间

1942年

八、结项时间

1949年

九、历时时间

7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题:新兵在看了影片后的态度改变程度

2.分项1:对单个影片《不列颠之战》的效果评估

1)影片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士兵关于战争的事实性知识

2)影片是否改变了观看者对影片几个基本主题的看法

a)不列颠之战是纳粹的一次巨大失败

b)英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c)英国皇家空军完成了任务

d)英国的抵抗为其他国家争取了准备的时间

3)影片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士兵对英国盟军的态度

4)影片是否在提高士兵艰苦作战的心理准备(提高士气、积极服役)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影片最重要的目的

5)不同“智力水平”(转化为“教育程度”变量:小学、高中、大学)的士兵,影片产生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a)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b)对观点的改变

6)受到说服而发生观点改变后,其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3.分项2: 对整个系列影片《我们为何而战》的效果评估

1)他们喜欢这些影片吗?

2)他们认为这些电影的目的何在?

3)他们是否相信影片内容是对事件的忠实再现

4.分项3:对新闻系列专题片《战争》(The War)的效果评估

每周放映一集,每集由5个主题故事构成:《最后的学习》、《回家》、《我曾在那里》、《第一个生日》、《斯纳夫》(Snafu)

5.分项4:不同媒介形式的效果比较

1)表现同一主题,“有声电影”VS“幻灯片加解说”,哪个效果更好?

2)两个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VS“广播演讲录音”,哪个效果更好?

3)“事前介绍”VS“事后总结”,哪个效果更好?

a)看电影之前对电影作介绍

b)看完电影之后做总结

c)只看电影不做评论

十一、研究方法

1.分项1:实验法

2.分项2:调查法、焦点小组法(即讨论法)

3.分项3:调查法、实验仪器法(在电影院里使用一种叫“节目分析器”的记录装置,上面有“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按钮)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陆军部队内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1.分项1

“带控制组的前/后测实验”分别在两个营区做,一个营区中的样本量是2100人,另一个营区中的样本量是900人

“带控制组的后测实验”的样本量:2100人

2.分项2

参加焦点小组讨论的成员共150人,被分成若干小组对影片进行讨论

十四、研究操作

1.分项1

1)排除实验干扰:采取措施将其他信息来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尽量保证所有的改变时由影片(实验刺激)所引起的

2)抽样:被试是暗连队为单位进行抽样的

3)配对:将被试按“年龄”、“宗教信仰”、“出身”、“部队得分”等指标进行配对

4)分组: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一项实验室采取“带控制组的前/后测实验”形式(即对两个组都进行前测和后),另一

项实验室采取“带控制组的后测实验”形式(即只对两组做出来后侧而没有前测)

5)前测:问卷

6)实验刺激

7)后侧:实验组看完电影一周后进行后测。组中的一部分人在9个月后又进行了测试,以研究长期效果。前测、后测的问卷内容

类似,但不完全一样。

8)分析对比数据

2.分项4

1)4(1)同一主题的“有声电影”VS“幻灯片加解说”

a)设计主题内容:如何看地图

b)配对、分组:按不对综合考试的结果和学历为指标,将被试配对分为6个小组

c)实验刺激:其中两个实验组看有声电影,另两个实验组看幻灯片听讲解,另两个组为控制组

d)后侧(没有做前测):做后测问卷

2)4(3)“事前介绍”VS“事后总结”

a)设计主题内容:如何看地图

b)配对、分组:设2个实验组、1个控制组,每组为4个排座

c)实验刺激:一组实验组先听一个关于怎样看地图的介绍讲座,然后观看43分钟的关于怎样看地图的电影;另一组实验组先看同

样主题的电影,再听20分钟的复习讲座

d)问卷测试:事后三个组都做问卷测试

十五、研究发现

1.分项1:实验组与控制组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看了”与“没看”效果是不一样的,影片对观看者具有明显的影响

1)影片在使士兵获得事实性知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两组的差异很大,甚至在6周以后仍然记住正确答案

2)影片在改变士兵对影片四个基本主题的看法上也有效果,但两组的差异没有“事实性知识”的大

3)影片在提高士兵对英国盟军的态度方面效果不大,前后态度的改变不大,两组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4)影片在强化观看者整体动机和提高士气方面没有明显效果,在提高服役的积极性、树立要敌人无条件投降的态度和对敌人的极

端憎恶方面没有效果

5)影片对不同“智力水平”(转化为“教育程度”变量:小学、高中、大学)的士兵长生的效果有差异

a)在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方面,教育程度高的人比低的让你所知道的战争事实性知识多,能从电影中学到更多

b)在对观点的改变方面,一般情况下,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呢越容易发生观点的改变,尤其是在材料复杂,事实性强的情况下。他

们的观点被称为“有信息支持的观点”(informed opinion)。而教育程度低的人经常因为少量的实施和容易掌握的事实而改变自己的

观点。他们的观点被称为“没有信息支持的观点”(uninformed opinion)。导致教育程度低的人的观点发生改变的事实经常被教育程

度高的人认为是不可信的。

6)

a)事实性材料的遗忘非常明显,其长期组的记忆量(9周之后)只有短期组的记忆量(1周之后)的一半

b)对于少部分观点性问题,长期组的改变比短期组的改变小,但更多的观点性的问题,长期组的改变比短期组的改变大。这一发

现被称为“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会由于忘了当初导致自己被说服而“改主意”的某些“理由”而重新

“改”回去

7)“一面说”与“两面说”哪个说服效果更好,主要与2个因素有关

a)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与欲说服观点一致的情况下,一边说效果好;说服对象的既有观点与欲说服观点相

反的情况下,两面说效果好

b)说服对象的智力水平(或教育程度):一面说对教育程度低的人更有效,两面说对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有效

2.分项2:士兵对整个系列影片《我们为何而战》的评价

1)不认为影片有实验操纵的目的2)并不把它当成不真实的宣传

3)大都相信影片内容是对事件的忠实再现

3.分项3:士兵对新闻系列专题片《战争》的评价

1)当影片只是表现某人说话时,观众的兴趣度低

2)当表现真实的战争场面时,观众的兴趣度较高

3)当战争的画面配上声音解说时,观众的兴趣度仍然较高

4)当出现重复镜头时,效果不太好

5)与故事片使用道具表现的情景相对,真是素材更受欢迎

4.分项4:不同媒介形式的效果比较总体上喜欢这部系列影片

表现同一主题的“有声电影”并不比“幻灯片加解说”的说服效果好

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PK“广播演讲录音”结果不详

只放电影不讲解效果不好;事前介绍效果比时候总结(复习)效果更好一些

十六、研究结论

影片在短时间内在传递事实性讯息方面效果很好,但对态度和动机的改变每有什么效果。即电影的说服效果是有限的。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弗朗西斯•J•安得森,约翰•L•费南,卡尔•霍夫兰,欧文•L•詹尼斯,阿瑟•A•拉姆斯丹,纳森•马柯比,弗雷德•D•谢菲尔德和M•布鲁斯特•史密斯

十八、积极意义

1.电影的评估研究告诉我们,这种形式的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让大多数人了解事实性的材料。《大众传播实验》一书的

发现明确的提出了单个媒介的传播活动对其手中产生的短期影响的“有限效果”假说,而不是支持了“强效果论”。这代表着“魔弹论

”向“有线效果论”的转折。

2.在方法上,电影的评估研究和其他在军队中的研究,为传播研究建立了新的标准。受众的个体差异、社会分类和社会关系成为

影响效果的一个变量。

十九、不足与问题

服役和作战的态度和动机其实与诸如“家庭压力”、“社会规范”、“对伤亡的恐惧”、“对军人的原有印象”等诸多因素有关,它们

都有可能构成影响态度和动机改变的变量,而实验法难以将它们“剔除”干净

对于影片在传达事实性知识上的效果与在改变态度和动机上的效果的差异。研究没有给出原因解释

对于“两种不同的广播节目形态”,“新闻播报”PK“广播演讲录音”无解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大众传播实验》(“Experiment on Mass Communication”)

卡尔•霍夫兰(Carl I•Hovland)等

1949年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307.html

个人的影响:两级传播

一、总项目名称

个人的影响,又称:迪凯特研究(Decatur Study)

二、效果主体

意见领袖

三、效果受体

16岁以上女性

四、研究背景

1.二战后十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活跃的十年。学界已经明确认同大众传播“弱效果”或“有限效果”的理论。有关效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

2.伊里县调查的发现

1940年5月至11月进行的伊里县总统选举调查无意中发现了“意见领袖和个人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小群体理论

“霍桑研究“(Hawthorne research)再次发现了“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也叫小群体),小群体研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当个人不能对周围模糊的情境作出解释或没有充分、标准的解释框架时,小群体具有为其他成员提供“意义”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所谓的“社会现实”是由小群体产生的,是随着个人所属群体的不同而不同的。德芙勒(DeFleur)进而提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意义理论”,即大众传媒也和小群体一样是传播的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形成了对现实的集体建构和意义赋予。小群体理论由此成为迪凯特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也是对“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反驳。

五、主办委托方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调查局(The Bureau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of Columbia University)

六、出资方

麦克凡登出版公司(Mcfadden Publications Inc.)

鲁帕民意调查公司(the Roper polling organizations)

七、立项时间

1945年

八、结项时间

1955年

九、历时时间

10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总项目主题:意见领袖在日常生活中的决定影响

分项1:市场营销

分项2:流行时尚

分项3:公共事件

分项4:选看电影

十一、研究方法

调查法

访谈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伊利诺斯州的迪凯特地区(Decatur)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总体样本数不详“自我暴露”的意见领袖693个 访员800个

1.样本在年龄段中的分布:

女孩(单生女性,35岁以下)12%

小家庭的主妇(已婚,45岁以下,一个或没孩子)26%

大家庭的主妇(已婚,45岁以下,两个或多个孩子)25%

老年妇女 37%

N=693

2.样本的社会联系百分比:

朋友数量

参加组织数量

27%

14%

31%

28%

十四、研究操作

1.通过对能代表美国的中西部7个州并具有5-8万人的城镇,用36个社会指标趋比较,初选18个城镇,筛选出迪凯特。

中西部各州人口5-8玩的城镇——28个

社区属于大都会区边缘的城市——剩下18个

每个城镇都以36个经济指标来评估:人口组成、经济地位、商业活动、媒介使用情形、一般社区生活的指标

2.进行两次独立的访问,在迪凯特的每一户里,只要有两个以上16岁以上的妇女(不包括女佣),那么两次的调查则一次采访年轻的,一次采访年长的。

3.确定“意见领袖”的方法策略:

1)通过问卷询问:谁是具有“综合影响力”(即在各种问题上为他人提供意见或解释)的人。结果被访者大多选择男性亲人,这一方式不太成功。

2)通过问卷询问:谁是具有“特定影响力”(即在特定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人。具体做法是:初次访问,访员记录下被访者最感兴趣的8个话题和看法,询问被访者期间与“谁”进行过讨论,讨论是否影响了她的看法,对方的具体事例、姓名。这一方式比较成功。

3)询问被访者:在日常接触中和谁经常讨论问题,这一方式不太成功。

4)自我认定:即直接询问被访者自己最近是否影响过别人,然后记录下“被影响者”的姓名地址,进而去访问核实,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693个“自我暴露”的意见领袖。

5)定义“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就是被同侪群体认为在特定问题上具有特殊能力,能为他人提供观点、信息和意见并对他人市价个人影响的人物。

4.如何讲意见领袖的影响与其它渠道来源的影响区分开来?不详

5.找出意见领袖的个人特征指标,3个:

1)年龄段

2)地区中的社会经济地位

3)合群性(社会联系范围)

“合群性指数”(index of gregariousness)的两个依据:自认为“关系不错并且经常聊天”的人的数量;参加组织和俱乐部的数量

6.用这3个指标唯独调查意见领袖在市场营销、流行时尚、公共事件、先看电影这四个方面对他人日常决策的影响

十五、研究发现

生命周期

社会经济地位

合群性

市场消费

大家庭主妇是大部分已经的提供者

个人在消费领域影响通常水平流动(同社会地位的人中间),此变量影响小

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流行时尚

女性影响最大(现在可能为过时的结论)

高、中层差不多,低层较少

正相关

公共事务

无明显联系

正相关:同时“妇女在此方面不太活跃”,影响通常来自男性,尤其是家庭成员

正相关,且比社会地位更重要

选看电影

明显正相关(当时电影是“青年文化”)

无明显联系

无明显联系

1.分项1:市场营销

1)合群性越高越能影响他人消费

2)年龄段在消费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会地位在消费方面基本没起作用

4)个人在消费领域的影响一般沿水平方向流动,即在同社会地位的人中间产生

2.分项2:流行时尚

在时尚方面产生影响的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女孩48% 小家庭妇女 31% 大家庭妇女18% 老年妇女14%

1)年龄段作用最大

a)年轻的单身女性是最活跃的时尚领袖

b)年轻的活跃的中高层地位的女性最具个人影响力

c)年老的不太活跃的底层女性在时尚方面没有任何影响

2)社会地位在时尚方面影响不大

3.分项3:公共事件

a)社会地位是关键因素

b)女性的年龄段在公共事务方面基本不起作用

c)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较富有,在该地区有较多社会联系的人

d)公共事务方面的影响大部分来自男性

4.分项4:电影观看

1)青少年更容易成为电影方面的意见领袖

2)社会联系最广泛的人并不最具影响

3)合群性对电影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4)社会经济地位对电影选择的影响不起什么作用

十六、研究结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效果因素,而不是传播者、讯息内容和受众的心理结构。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是微小的。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十八、积极意义

首次关注大众传播过程中社会关系及其作用。此前的研究关注于大众传播的受众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他们对媒体的反应等,此后则更关注受众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分层对注意和反应模式的影响。

十九、不足与问题

1.研究目的不清晰

2.研究方法上的局限:调查对象的选择;影响来源上,意见领袖的影响与其他影响因素没有完全分隔

3.没“流”(flow)起来。研究并没有考察意见观点从大众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的流动过程,媒体端“缺席”。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个人的影响:大众传播流动中人民的作用》(Personal in Fluence:The Part Played bu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

伊利休•卡兹(Elihu Katz)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1955年 Free Press of Glencoe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300.html

里维尔项目:作为最后一种诉求媒介的传单

一、总项目名称

里维尔项目(Project Revere)——信息扩散的品质与路径

二、效果主体

传单

三、效果受体

居民

四、研究背景

1.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位民族英雄、传信者。得知英军要对波斯顿发起进攻的信息,从当晚10点到次日早上9点,一路起码报警。消息最远传到了百英里以外。次日发起进攻的英国军队被打得惨败。芭蕾舞剧《保罗•里维尔之骑》歌颂之。

2.战后的军方研究色彩。传单被认为是当其他媒介失败的时候的最后一种媒介,具有战争军事意义。

美军在战争中对传单的使用:一战300万份 二战30亿份

传单+原子弹=投降 传单=投降通行证

研究者都曾在军方从事研究工作

3.很有可能是中央情报局(CIA)极端心理控制研究项目(Mark-Ultra Mind Control Project即MKULTRA)的一部分

五、主办委托方

极端心理控制项目(Mark-Ultra Mind Control Project)

六、出资方

美国空军

七、立项时间

1951年

八、结项时间

1953年

九、历时时间

3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体:传单对于平民在紧急情况下(普通媒介无法使用时)的传播作用。传单的传播路径、速度、准确性、渗透性。

传单传播的两个环节:

1)讯息的定向传送:第一级传送(the first remove)

2)讯息的人际扩散:多级口头传送(word=of=mouth)

2.分项1:咖啡广告语实验

3.分项2:信息重复实验

十一、研究方法

面访调查法、电话调查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犹他州的盐湖城(Salt Lake City,Ultah)

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Birmingham,Alabama)

华盛顿州西部一个小型村镇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1.投放地点:城镇、小学、大学、专科学院、大城市的中心、住宅区、男童子军营、小群体和受到灾难袭击的地区

2.分项1:咖啡广告语实验

华盛顿西部一个叫封闭的小型村镇,人口刚好超过1000人,一共249户,居住非常集中

3.分项2:信息重复实验

华盛顿西部8个社区,人口1050-1800间;比较稳定;相似天气;经济基础(木材加工、农业);不是郊区或大城市卫星城

十四、研究操作

1.分项1:咖啡广告语实验

1)伪装调查意图:以“咖啡广告促销”为伪装,调查广告语是否上口易记

2)讯息(刺激)设计:广告语”Gold Shield Coffee;Good as Gold”(金盾咖啡,质优如金)

3)目标抽样:选取17%的住户作为讯息定向传播目标(讯息启动者)和调查样本

4)讯息(刺激)定向传递方式:

a)面访告知:给棉纺目标看卡片上的广告语。告知:包括他们在内,所有知道这条广告语的人都将免费获得1磅咖啡,3天后回访。

b)空投告知初访后,飞机空投了3万张传单,告知当地人有广告语传播一事,但广告语内容不透露。(当地新闻媒体给与配合保密)

5)3天之内跟踪讯息扩散路径 跟踪方式:空中拍照、问卷调查等

2.分项2:信息重复实验

1)推导出一个等式,或者得出一个正式的假设,以说明传播的强度和起反应的人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选定几个实验地点,每个地点投放的传单比例都不相同

3)分析数据,是否能够支持理论。从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十五、研究发现

1.分项1

1)84%的受访者能够正确说出广告词。

2)在人际扩散环节,存在92个单词获悉讯息(重复获悉的不计)的人际传播网络。其中:两级网络64个,三级网络18个,四级网络5个,五级网络2个,六级网络1个。

3)讯息在人际扩散中,会发生削减(leveling)、锐化(sharpening)和同化(assimilation)现象,导致讯息的不完整、不准确和失真。

削减(leveling):讯息越传越短。

锐化(sharpening):讯息在传递过程中,某些细节被强化,而成为核心内容。

a)选择性锐化(sharpening by selection)

Good as Gold被保留,Gold Shield被过滤

b)强调性锐化(sharpening by intensification)

Good as gold——better than gold/finer than gold/pure gold/pot of gold

同化(assimilation):信息在传递时会随着传话者的兴趣、态度、文化、形象的期望等,被加以扭曲,通称为同化现象。

a)语言性同化:传话者往往添加一些字,使之符合自己的习惯。

Is as/it‟s as/is just as

b)概念性童话:将口号以其他熟悉的语句代替或合并

The coffee that is good to the last drop.The coffee that is so good.c)逻辑来源的同化:误以为是从别的渠道听到的2.分项2

1)在一个传单投放相对稀少的地区,有一部分人是从人际传播中得到讯息的;另一方面,在传单投放比较丰富的地区,更多的人是通过直接接触传单了解这一讯息的。如果想要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传播内容,就需要大量冗余的信息(刺激强度)。

2)不论在高刺激地区还是低刺激地区,年龄和家庭规模都与直销讯息的概率有着重要关系,信息流总是从儿童流向成年人

3)在社会扩散过程中,家庭与朋友圈也很重要。儿童相对于成人更多的在家庭外接受讯息,传单对儿童更具有吸引力。

十六、研究结论

1.分项1:为了做到准确的传播,确保与媒介的直接接触非常重要。韦伯定理的回报递减规律可以帮助了解适宜的刺激强度问题。

2.分项2:儿童诗口头讯息或者传单的中立传递者。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斯图尔特•C•多德(Stuart C.Dodd)

十八、积极意义

1.里维尔项目得出的结论对其他媒介和其他的传播环境而言具有“一般性”。当使用这些没解释,他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遵循共同的规律。

2.任何一种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在从媒介流向受众的过程中都经历两个主要阶段。相比“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里维尔项目把注意力集中在口头传播在人际网络扩散式信息质量的问题。

3.里维尔项目在讯息失真的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再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以后非常流行的另外一系列研究。

4.里维尔项目的精确性和理论建构,目前的大众传播尚无法超过。

十九、不足与问题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294.html

火星人入侵:广播使美国陷入恐慌

一、总项目名称

火星人入侵地球

二、效果主体

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

三、效果受体

广播剧听众

四、研究背景

20世纪30年代末,广播成为了大众传播和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读报的人数开始下降,收音机的拥有量急剧上升。收音机对美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的悲惨情景,即使到了1938年,仍然让人记忆犹新。不详的预兆和战争阴影给经济恐慌雪上加霜。

为了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广播公司发明了一项新的报道技巧——“现场”报道,广播在向紧张和新闻饥渴的人们传播信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主办委托方

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室(Office of Radio Research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六、出资方

普通教育董事会(General Education Board)

七、立项时间

1938年10月

八、结项时间

九、历时时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题:找出导致人们把广播剧作为新闻加以接受的心理条件和社会情绪。

2.分项1:受恐慌影响的范围(即有多少听众和有多少人受到惊吓)

3.分项2:为什么这个节目使人们产生恐慌,而其他离奇的广播剧则没有

4.分项3:为什么这个广播剧让一些人感到害怕,而另一些人则没有

十一、研究方法

个人访谈、科学调查、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和对邮件的分析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新泽西附近(普林斯顿地区)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1.个人访谈:调查从广播剧播出一周后开始,跨度4个星期,一共调查了135个人,选取的人中有107人受到了很大惊吓,而其余28人则没有,后一部分人被作为比较的基础。

2.抽样调查:

1)由CBS在事件一周后对全国收听过该节目的920人进行的一个专门调查。

2)有美国舆论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ion,AIPO)在广播剧播出后6周对全国几千名成人的调查。

3.报纸的叙述和信件:

1)广播剧播出后3周全国报纸上刊登的12500篇报道。

2)CBS收到的信件、《空中水银剧场》自己收到的信件以及联邦通信委员会收到的信件。

十四、研究操作

1.分项1:

1)听众的数量:抽样,包括小型社区和没有电话的家庭。

2)有多少人受到惊吓:美国舆论研究所的提问:“在收听时,您认为这个节目使一个广播剧还是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

2.分项2:不详

3.分项3:

十五、研究发现

1.分项1

1)听众的数量:

约900万成年人(加上儿童,数量将达1200万)

2)有多少人受到惊吓:

170万听众把它当成新闻报道,有120万受到新闻的刺激(更保守的估计认为有100万)。

节目的收听率越高,恐慌面就可能更广,当然这还取决于他们是否听到了节目开头的说明。

2.分项2:节目的独特之处

1)这个节目在戏剧效果方面的绝佳表现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2)广播是一个公认的获得重要信息的工具。

3)“专家”的使用增强了其可信度。

4)使用真实的地名,也增加了节目的熟悉感和指涉性。

5)许多听众后来才转台过来。

3.分项3:为什么有些人受到了惊吓而有些人则没有。受到广播惊吓的人都具有很高的易受影响性(highly suggestible);反之,具有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

1)对广播内容本身进行内在证据检察的人(他们成功地进行了内部检查)。

2)将广播剧与其他信息相互参照检查,发现这是一个戏剧的人(他们成功进行了外部检查)。

3)曾试着将节目与其他来源的信息向对照,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坚持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他们的外部检查并不成功)。很难说清楚

4)没有试过检查广播内容和这一事件的人。麻木。

十六、研究结论

1.至少有600万人听了这个节目,并且在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总的惊吓或者惊慌失措

2.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广播节目使许多听众受到了惊吓,而另一些类似“离奇”的广告节目却没有。因为:

1)美国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广播的信任。它成为了他们首要的新闻来源,公众认为广播会用来发布重要的声明。

2)所处的历史时期。这个节目播出时,美国正在长期的经济危机中挣扎,并且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另一场大战的威胁。

3)节目高超的表演技巧——特别是独创性地运用了“现场报道”方式和“专家”访问。

4)转台的时间太晚。错过了开头的声明,没有听见后面的节目是哦根据《世界大战》,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3.有很多原因造成有些人惊慌失措而有的人则稳如泰山。

1)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很有可能发现,这是一个广播剧而不是一个新闻报道。

2)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容易相信侵略是真的。

3)不安全感、病态性恐惧、缺乏自信和宿命论等人格因素也非常重要,那些明显具有上述特征的人更容易相信入侵确有其事。

4)个人对广播内容的接受,还受到特殊的收听情境的影响。例如,一个被惊慌失措的朋友通知收听的人就与因其他原因而收听者的收听条件(期待)有所不同。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哈德利•坎垂尔(Hadley Cantril)

十八、积极意义

1)这是第一个对大众媒介引起的恐慌行为进行的研究。他们的调查的框架和发现都对现代媒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2)对恐慌的研究室对魔弹论最早的挑战之一,它还开创了强调选择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3)它再次确认了公众对大众媒介的看法,再一次毫无争议的证明了广播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十九、不足与问题

1)它的理论意义不仅局限于其关注的特殊现象:研究者们并没有想提出一个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他们的兴趣只限于与恐慌行为相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2)就方法而言,这一研究没有使用新的技术。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火星人入侵》(Invasion of Mars)

哈德利•坎垂尔(Hadley Cantril)执笔,哈泽尔•哥迪特和赫塔•赫佐格(Hazel Gaudet and Herts Hezeog)协助撰写

http://dolcedoll.blogbus.com/logs/77696292.html

传播与说服:寻找魔力要素

一、总项目名称

耶鲁研究计划

二、效果主体

人际传播

三、效果受体

大众

四、研究背景

1.二战结束。霍夫兰在战时士兵说服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说服系统理论,返回耶鲁,开始新的研究计划。他们使用的理论框架是“学习模型”(learning model),即新态度是一个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刺激-反应模型。

2.意见和态度的区别:

意见:广泛的诠释、期望和评估,包括对他人意图的信念,对未来事件的期盼和对行动结果的评量。

态度:人们对人、事、物的明显反应。

3.意见:可有言语表达

态度:无意识的

4.态度的改变通常源于意见的改变。因此,要改变态度可以先改变意见。

五、主办委托方

耶鲁研究项目组

六、出资方

洛克菲勒基金会

七、立项时间

1946年

八、结项时间

1961年

九、历时时间

15年

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

1.总项目主题:受众态度和意见的改变

2.分项1:

传播者(信源)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不同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信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受众

1)对讯息内容的感知和评价

2)意见和态度改变的程度

3.分项2: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4.分项3:受众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对象的群体归属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对象的个性因素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十一、研究方法

控制实验法

十二、项目开展地点

不详

十三、样本情况描述

1.对传播者的研究:122个大学生

2.对传播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恐惧诉求):康涅狄格州一所高中高年级全班的学生,50人

3.对传播方式的研究:大学生

4.对群体归属感的研究:新英格兰-大型工业社区中的12队童子军进行实验

5.对个性因素中治理水平的研究:78名男性大学生

“动机因素”:16名曾接受心理治疗的对象的详细临床诊断书和所有78名男性大学生

十四、研究操作

1.分项1:采取事前、事后、事后一个月的问卷测量。

实验刺激:通过问卷选出公认的高可信度戏院和低可信度信源,4个主题的4篇文章,阅读完后立即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2.分项2:

恐惧诉求:(1)确认有效激起恐惧或威胁感的内容(2)这些内容如何促进或阻碍传播的效果

实验对象:康乃狄克州的高中学生

实验方法: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侧

实验步骤:

1)随机分成三组,接受相同的口腔卫生演讲

2)分别接受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演说

强度-龋齿和牙周病可能会导致癌症和视盲

中度-最多提到不注意卫生会导致压痛和蛀牙

轻度-很少提到不注意牙齿卫生的后果

3)前测后侧

a)前后受试者对龋齿的感受

b)演说后立即的情绪反应

c)每位受试者在听演说一星期之前和之后世纪的牙齿卫生预防行为

3.分项3:受众特征中团体的影响

实验对象:新英格兰地区某一工业城的童子军

步骤:

回答一份有观众是团体的程度和对野外知识的看法

一周后,听取演讲,批评童子军应该学习都市知识而不是野外知识

回答对野外知识的看法

回答对野外知识的看法(保密、告知)

十五、研究发现

1.“休眠效果”:高可信度信源比低可信度源更容易改变受众意见。但是4周之后,再次测量,发现信源高低产生的效果差异消失了,其低信源的负效果逐渐消失,而对其所持观点的接受程度上升,其观点产生了延迟的正效果。这说明:传播进行时,信源的效果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源效果的消失速度比内容效果的消失速度快得多

2.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目标对象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3.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4.传播者可信性的一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为受众总是倾向于将传播者与讯息分离。不过只要再次提醒受众传播着的身份,这些可信性的影响又可以得到恢复。总之,大部分意见的改变都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十六、研究结论

1.信源的可信性是产生即时的意见改变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意见的改变都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2.讯息的内容和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效果。在内容上,恐惧引发的焦虑感会干扰受众对传播的接受。在结构上,除非受众智力水平较高并且非常成熟,传播者一般应明确陈述其结论。

3.群体归属感很强的人,很难接受那些与组织规律相悖的传播。受众的个性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主动参与传播者会比被动参与者更容易改变意见。

十七、项目研究负责人

霍夫兰(Carl Hovland)领导,约30位社会科学家参与研究

十八、积极意义

耶鲁研究历史长,成果多,是有史以来首次系统科学地进行说服研究,大规模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影响深远。对否定早期的“魔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可信度、免疫力恐惧诉求、休眠效果等,都是引导后世研究的起点。

十九、不足与问题

研究者的初衷是希望找出说服的基本法则。他们希望掌握了这些魔力的要素,能使得受众改变意见、态度。但是最终的答案恐怕是不能。理论只是了解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传播者的特性;学会了怎么使得对象对反宣传的“免疫”。只认识到了主动参与比被动接受更能有效地改变意见。但研究者仍无法知道如何永久性地改变意见和态度,甚至做不到将意见长时间的延续。

二十、研究成果形式

《传播与说服》

第五篇: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教学设计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及学生分析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一专题是在前面认识了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等定性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间的转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质变化观,使学生对物质变化建立基本的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在宏观、微观、定性、定量方面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复习后,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间的关系有更明确的认识;进一步归纳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的定量关系和普遍规律;从化学的视角深入理解微观粒子的个数和质量与宏观物质的质量间的联系,建立微粒观。并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从元素及物质两方面形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观念。然后练习运用数学比例模型,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种质量关系进行定量计算。

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会用原子、分子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变化和现象,并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尤其掌握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会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能熟练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学变化中的定量问题,且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并能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其中,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根据情景分析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方法,会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解决简单的化学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运用模型及动画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微观模型与宏观物质的关系发现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之间联系的思维方式及习惯。通过实际情境,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科学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课标要求

本主题主要包括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等内容。

本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的探究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

四、学习活动设计:

本专题的学习需要在实验室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需要提供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需要多媒体及电子白板等电教资源。

活动一:观察演示实验:纸燃烧。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并说明判断依据。分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发现并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二:【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

1、作出猜想及说明猜想的依据。

2、根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

3、交流、评价、完善实验方案。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5、分析实验中反应前后所称物质,划掉变化前后质量没有改变的物质,从而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活动三:【微观探索】化学反应为什么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水分解实验的微观过程,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活动四:【学以致用】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实验事实的解释和物质质量的计算。

1、“水直接变成含碳元素的高价燃油,经济收入惊人,专利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假如你看到这则广告你是否会相信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2、实验1:氧化汞分解实验2:镁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两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谈谈你的看法。活动五:【盘点收获】

总结本节课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质与应用。活动六:【目标检测】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测目标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设计

活动二中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的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操作的规范及实验报告的评价。

活动三中通过微观模型分析质量守恒的实质的过程。活动四中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与完整。目标检测中的目标达成度。实验探究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权重)

【10,8】

(8,6]

需要改进(6,0]

生互评

师评

参与态度(10

分)

积极的探究态度,主动参与探究的各种环节。交流时积极发言。

态度比较积极,能参与大部分的探究活动环节。活动较认真发言较积极。

态度一般,不积极参与活动,不积极交流发言。

方案及装置设计(10

分)

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装置的设计简单实用。

方案及装置设计较为全面合理,有稍许需要完善的地方。

方案及装置设计有问题,需要重新更改。

交流发言

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且积极评价别人的观点,且见解正确。

较积极参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次数较多。

参与讨论交流的发言不够积极主动。观点有错误。

(成果展示)(10 分)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探究报告书写规范正确。

探究结论正确,但探究报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探究结论及分析不完全正确,探究报告书写不完整规范。

总分和评语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教学设计 王芳

下载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述乱停车治理研究

    论述:北京乱停车治理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停车需求快速增长,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停......

    转基因大豆制品半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转基因大豆制品半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2004年总种植面积8100万公顷,增长率为20%。估计2010年将达到1.5亿公顷,并将有多达30个国家的1500万农民种植生物技术作......

    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如何定性探讨与研究

    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如何定性 [案情] 被告人王某(男,32岁)于2006年11月21日,驾驶夏利小车从汕头返回漳浦途中,由于技术不熟练,目测不准,采取措施不当,汽车右侧后视镜将骑自行车靠......

    卫生服务研究 第7章 定性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研究第七章 定性研究方法 第七章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定性研究以问题开始,不管什么形式,最终目......

    RCT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RCT的主要优缺点  1.优点:  (1)组间可比性好  (2)防止选择性偏倚好  (3)研究对象的诊断确切  (4)盲法衡量和分析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  (5)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 2......

    论述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论述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字数:2567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3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鉴赏与研究

    1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 答: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鉴赏和探究,应从......

    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研究

    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研究 摘 要 经过百年的历史,篮球在比赛项目、训练方法、技术特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演变,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篮球竞技比赛中,竞争的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