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二班总结 马原复习重点带答案资料
马原题型:
一、单选,共30题30分(注:专科生做1-22题,本科生全做);
二、多选,共10题20分(注:专科生做1-6题,本科生全做);
三、简答,共4题24分(注:专科生本科生全做,其中第4题专科生做第(2)题,本科生二选一);
四、辨析,共1题6分(注:专科生做第2题,本科生二选一);
五、判断题,共8题16分(注:专科生必做题,本科生不做);
六、论述题,共2题20分(本科生专科生都做)
马原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三个基本组成部分?P2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分别是?P7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的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P8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是?P15 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章
1、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P24 客观实在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于?P32 物质性
4、时间的特点?空间的特点?P33 时间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特点三维性。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P25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 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7、意识的本质是?P28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30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4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0、发展的实质?P46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7 对立统一关系。
1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P40 斗争性和同一性。
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51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呢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P58 实践的观点
2、实践是指?P59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P62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P69 一,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二,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论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的辩证关系概括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高兴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5、真理的本质属性是?P74 客观性
6、价值的特性。P84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P1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P104 生产方式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P08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P103 生产资料所有制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P115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6、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是?(政治上层建筑)、核心是?(国家政权)。P116
7、国家的起源?P116(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P117(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8、国体是指?政体是指?P117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9、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分别是?P12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0、改革和革命根源于?P132P33(社会基本矛盾)
1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34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我国应该加强前瞻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构筑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比如工业污染,转基因食品安全,互联网存在垃圾信息等。还有一种和社会制度有关,如世界霸权主义利用现代武器入侵别国。
三,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先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P144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五,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第六,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1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是?P145 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1.生产商品的二重性? P15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货币的职能。P155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表现形式是?P155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P155-157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作用:一,自觉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5.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P167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二重性。P174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7.剩余价值的源泉。(注意区分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P175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P176(注意总结共同点)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共同点: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C.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9.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P181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10.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资本依次执行的三种职能形式。P183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P18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 第五章
1、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和在政治领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什么形式实现的。P205 经济:参与制
政治:同政府的‘个人联合’
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P209 一,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四,宏观调节。五,微观规制。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P221-225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社会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二篇:马原复习重点
马原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三.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人类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武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实践
1.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征: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a.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设和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在改造自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b.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特殊性的3中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二者相互区别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八.量变与质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第二章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二.感性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b.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b.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b.具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四.价值观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认识世界好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4.认识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应的能动性。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3.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a.生产了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经济基础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则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对生产力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第四章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二.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a.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b.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作用:1.自在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第三篇:马原复习答案总结
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
第一部分:单选题
10个
每个1分
10分 第二部分:多选题
10个
每个2分
20分 第三部分:辨析题
4个
每个5分
20分 第四部分:简答题
5个
5选4 每个7分
28分 第五部分:论述题
2个
2选1 每个10分
10分 第六部分:材料题
1个
每个10分
12分 绪论部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质变量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意识能动性
实践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真理与有用性问题
真理与谬误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影响
经济学部分: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价值规律的表现与作用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工资问题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经济危机
金融寡头
科社部分: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近五年的考研试题中马原部分!
马克思基本原理参考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1)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什么意义上说哲学基本问题:①是哲学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②是人类认识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③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其一,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时物质,不仅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错误。客观实在性和根本属性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的两个不同术语,具有不同的意义。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就物质和意识相比较而言,意识是主观的,物质是客观的,这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就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坚持唯物论;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是坚持辩证法。因此,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混同为物质的根本属性。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两种属性。
首先,它们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矛盾的共性,无条件的、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的个性,有条件的、相对性,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 与个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有机统一。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纯粹特殊性,也没有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
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量变与质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6.否定之否定定律
(1)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指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指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辨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
7.意识能动性定义:意识的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可以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8.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科学实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③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实际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首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的现象。其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从它的产生、发展、检验标准到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确的认识。
9.真理与有用:真理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10.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符合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因素。(1分)
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2分)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渗透力度直接 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2分)
(2)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①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②它日益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③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这一命题是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①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③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自己补充):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另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应以及自然条件等.1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可以作为社会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
1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积极作用: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消极作用:
一、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6.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①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 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付出的费用(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生理需要,而且还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即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的源泉。
17.劳动力工资问题: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
金融资本是“银行支配而国家应用的资本”
答:错误。金融资本是垄断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命题的错误没有指出垄断这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没有指出进入资本的垄断实质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成。
错误。(1分)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分)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分)
1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两者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形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是不变资本,它在生产中只是转移和再现原有的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是可变资本,它在生产中能创造剩余价值。(3分)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原有价值转移和再现,价值量没有变化,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使原有价值增值,产生剩余价值
两者划分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和源泉,这种区分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19.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购买阶段: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阶段:制造出新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售卖阶段:售出新商品,收回货币。(3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1)货币资本,它的职能就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2)生产资本,它的职能就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3)商品资本,它的职能就是把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出售,转化为货币,收回预付的产业资本,并实现剩余价值。(4分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同时并存,三种职能形式时间上继起。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资本在运动中增值。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资本的周转时间, 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答: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M=m'〃v〃n。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3分)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M'=M/v=m'〃n。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3分)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但这是相对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然阶段。
21.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 “个人联合”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2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分)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1分)
A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 m 的高低 ②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 ③ 资本周转快慢 ④ 不变资本的节省
B.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论述题多年考到)
答:(1)资本循环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保持继起。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7分)
(2)撇开资本主义性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经营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保持继起。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衔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8分)
第四篇:马原重点总结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第五篇:南邮马原复习重点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运动 规律: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通常用c:v表示
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召开十大,决定实行发展以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措施有用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大力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并以租让,租凭等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
一、试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产生的生产过剩危机暴露了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3,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四、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五、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3,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这就是诠释了矛盾的特殊性。4,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六、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七、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八、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结合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3,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九、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十、怎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联系实际,论述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上层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十一、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2,在私有制商品的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3,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4,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5,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商品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十三、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四、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1,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2,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十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十六、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1,垄断没有消除生产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十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十八、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
十九、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变化在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主要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二十、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二
十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二
十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6,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