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 名师总结复习要点 考试 必过
2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
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 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
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 题
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物质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①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②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唯心主义
5、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 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简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相关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目的性(选择性2主动创造性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性4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
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性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8、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9、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技术手段3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把思想付诸于实践。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11、简述认识中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及其实现的条件。
第一次飞跃就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就是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的条件a、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b、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第二次飞跃条件a、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b、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c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被群众所掌握
1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条件一方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5、简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认识问题。
16、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 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②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7、简述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这在主观范围内无法解决 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而只有寻找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或“纽带”—— 社会实践
2、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
18、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又称绝对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又称相对性是指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不能完全证实也不能完全驳倒当时提出的各种理论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9、简述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2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1分但科学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人们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当中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分 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
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3分)
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4、价值规律的作用 1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5、简述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26、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1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分)
27、简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28、简述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原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不可能把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9、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30、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
A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B对非垄断和中小资本家的部分利润的获取
C对别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海外财富的掠夺D通过国家政权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国民收入再分配E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
31、简述利润及其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2、简述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直接经营企业2.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资本 3.国家调节和控制下的垄断资本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4、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35、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三个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6、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37、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方法。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38、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1分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 1阶级消灭、国家消亡。2战争不复存在 3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三大差别”归于消灭。4社会与自然达成了和谐。5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分
39、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1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2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体力、智力、才能、工作能力、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都得到发展.(3)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40、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也称“两个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的前提条件 “两个必然”是“两个决不会”的必然结果。
二、论述题
1、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学习和成才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做好量的积累工作。那些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形而上学或者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2、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人类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真理这是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每一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二者相互依、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不断转化为绝对真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和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成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3、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当前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耳钉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无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 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5分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5分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分
5、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结合中国的环境问题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问题 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生活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拜托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7、论述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忙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有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8、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
1、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3、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化。辩证看待科技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5分 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由于对科技应用不当等原因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全球问题等消极后果。5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于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
第二篇:马原要点总结(复习必备!!!)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物质决定意识。①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社会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的发展。③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简答题中不需要具体分析,如果问到物质是如何决定意识,就需要具体分析。)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①这种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意识能动作用的性质:先进正确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推动事物发展;错误落后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事物具有内在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要树立开放的思想。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认识事物。
三、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绝对对立起来,双方相辅相成。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在事物的矛盾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①力求共生、双赢。②尊重差别,求同存异。③建造工业共生体系。
四、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此题目单独列出,仍然需要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定义)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的斗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方法论意义:保持竞争、居安思危;理解培练假想敌。(要使中华民族强大,就要以开放的胸怀勇敢迎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在斗争中壮大自己。)
五、重点论与两点论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重点论是一种有重点地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复杂事物的时候,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3、两点论是一种全面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事物矛盾时,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统筹兼顾,照顾一般,全面分析问题。
4、重点论与两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等量齐观,主次不分。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只顾重点,忽视
一般。辩证法要求将重点论和两点论辩证统一起来,既要讲重点论,又要讲两点论。
5、在工作中,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
六、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1、量变是事物的数量的增减或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显著变化。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突破事物的度,二是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突破事物的度,二是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这种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后批准并实施了多种经济技术开发特区,体现了局部性部分质变原理的具体运用。)
七、辩证否定观。
1、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①肯定因素是决定当前事物的性质,维持事物存在,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因素。②否定因素是同事物性质相反,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③辩证否定指事物的否定的自我否定,是扬弃,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积极的成份,从而新旧事物又联系起来了。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否定又肯定。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①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切忌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防止绝对化。②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时,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③在对待外国的东西时,应采取批判学习的态度。
八、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变化发展的实践不断给人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的发展又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或手段。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从事认识活动不是猎奇,也不是纯粹的雅兴,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是靠主观自封,而必须依靠社会实践的客观结果来决定,因此,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九、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
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有限性的特点。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
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强制性)。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非强制性)。③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不适合经济基础或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十一、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主动地、有组织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某些方面或环节进行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进行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
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古今中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更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是 “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出行方式、购物方式、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快捷方便。③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①科学技术应用的消极后果:生态问题、社会和伦理问题。②导致消极后果的原因:一是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如技术手段,具体制度等。二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如资本主义私有制,把追求剩余价值作为第一目标,导致对其他因素的忽视。
十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长期奋斗中,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就形成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十四、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包括消极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②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④消极作用: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阻碍技术的进步。
十五、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规律。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4、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结果:社会两极分化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导致的社会失业。
十六、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私人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私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②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成为实质上的隶属。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①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②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③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新变化: ①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维护竞争秩序发挥重要作用。②经济危机形态发生变化: 破坏性减弱,失业率降低,企业破产数减少;周期长度缩短,四个阶段间的差别减弱;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国家行政机构权限不断加强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③公民权利扩大④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⑤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推动力。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是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④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变化,并不意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简答题只需说出哪些方面有变化即可,不需要说出具体变化)
十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十八、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观条件制约)
十九、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二十、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3、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①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②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第三篇: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哲学史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是: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途。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生体现。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就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有因果联系主要看两事物间是否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进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实现。
4、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导形式。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到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外部的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从认识的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具有相对性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真理: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对客观事物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的特点。
价值:客体反映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是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3、真理侧重于客体性原则,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一致,相吻合。价值侧重主体性原则,强调客体与主体的一致。
<2>联系:
都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条件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和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货币是长期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石;实践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四,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的所必需的劳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但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能创造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资本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资本家购买的资本从物质上看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连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 2 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会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
4、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5、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采取的政策和建议: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二、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要遭遇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风险。所以,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篇:马原复习答案总结
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
第一部分:单选题
10个
每个1分
10分 第二部分:多选题
10个
每个2分
20分 第三部分:辨析题
4个
每个5分
20分 第四部分:简答题
5个
5选4 每个7分
28分 第五部分:论述题
2个
2选1 每个10分
10分 第六部分:材料题
1个
每个10分
12分 绪论部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质变量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意识能动性
实践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真理与有用性问题
真理与谬误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影响
经济学部分: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价值规律的表现与作用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工资问题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经济危机
金融寡头
科社部分: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近五年的考研试题中马原部分!
马克思基本原理参考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1)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什么意义上说哲学基本问题:①是哲学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②是人类认识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③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其一,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时物质,不仅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错误。客观实在性和根本属性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的两个不同术语,具有不同的意义。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就物质和意识相比较而言,意识是主观的,物质是客观的,这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就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坚持唯物论;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是坚持辩证法。因此,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混同为物质的根本属性。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两种属性。
首先,它们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矛盾的共性,无条件的、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的个性,有条件的、相对性,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 与个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有机统一。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纯粹特殊性,也没有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
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量变与质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6.否定之否定定律
(1)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指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指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辨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
7.意识能动性定义:意识的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可以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8.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科学实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③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实际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首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的现象。其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从它的产生、发展、检验标准到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确的认识。
9.真理与有用:真理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10.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符合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因素。(1分)
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2分)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渗透力度直接 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2分)
(2)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①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②它日益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③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这一命题是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①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③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自己补充):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另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应以及自然条件等.1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可以作为社会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
1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积极作用: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消极作用:
一、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6.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①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 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付出的费用(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生理需要,而且还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即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的源泉。
17.劳动力工资问题: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
金融资本是“银行支配而国家应用的资本”
答:错误。金融资本是垄断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命题的错误没有指出垄断这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没有指出进入资本的垄断实质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成。
错误。(1分)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分)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分)
1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两者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形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是不变资本,它在生产中只是转移和再现原有的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是可变资本,它在生产中能创造剩余价值。(3分)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原有价值转移和再现,价值量没有变化,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使原有价值增值,产生剩余价值
两者划分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和源泉,这种区分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19.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购买阶段: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阶段:制造出新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售卖阶段:售出新商品,收回货币。(3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1)货币资本,它的职能就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2)生产资本,它的职能就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3)商品资本,它的职能就是把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出售,转化为货币,收回预付的产业资本,并实现剩余价值。(4分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同时并存,三种职能形式时间上继起。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资本在运动中增值。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资本的周转时间, 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答: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M=m'〃v〃n。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3分)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M'=M/v=m'〃n。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3分)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但这是相对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然阶段。
21.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 “个人联合”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2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分)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1分)
A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 m 的高低 ②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 ③ 资本周转快慢 ④ 不变资本的节省
B.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论述题多年考到)
答:(1)资本循环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保持继起。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7分)
(2)撇开资本主义性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经营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保持继起。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衔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8分)
第五篇:马原考试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变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论述(全部)---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最后,实践是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2.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简单---开、、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时间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3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3是贯穿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一把钥匙。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性,揭示的是事物的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客观与主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7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首先,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性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积极性的伟大作用,最后,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催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力的影响,改变了其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具有两重性。10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12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属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 14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他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动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2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3跨国公司的发展,后果:1积极地: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以便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消极的: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2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面临全球化的冲击4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1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新变化的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改良主义政党的改革促进。新变化的实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这种新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为它没有改变:(1)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7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意识形态中据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18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功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构成要素:实体因素------劳动者、生产资料。渗透性因素---科技、信息、教育。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