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析《鸿门宴》中的人物表现
重析《鸿门宴》中人物表现
摘要:本文抓住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着重分析里面的人物表现。本文把按人物关系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第一组是刘邦对项羽;第二组是张良对范增;第三组是樊哙对项庄;第四组是项伯对曹无伤。通过四组人物的分析,着重分析《鸿门宴》中两军对垒中各自的表现,特别是作为两军对应位置的表现细分,疏理出每组人物表现的细节和差距,最后得出结论:鸿门宴中汉王刘邦之所以取胜,在于小人物起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鸿门宴;小人物
史上最牛的宴席应属鸿门宴,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产生重大影响,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这一场宴席不但改变了刘邦和项羽的命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进程,在鸿门宴上双方斗智斗勇,过程精彩纷呈,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鸿门宴的主角是刘邦和项羽,造成刘邦顺利从鸿门宴脱身的决定因素是项羽没有采纳范增的建议,但如果对《鸿门宴》作进一步分析,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把鸿门宴比作
佩玉也举了三次,暗示项王应该动手,但项王装作没看见,并没有和刘邦撕破脸,还在那里只顾喝酒吃肉,没有半点表示。按当时的实力分析,虽然刘邦赴鸿门宴也带了樊哙等一帮侍卫好手,但毕竟是在项羽的地盘上,就算樊哙再神勇,如果项羽真狠下心来杀掉刘邦,那还是易如反掌。再说说汉方的主要代表刘邦,他在当机立断方面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别人差点杀他脑袋了,他还想着没有和项羽正式告别感到有失礼节。刘邦唯一稍稍胜出方面是能够更能够听取别人建议。虽然对张良的建议有点瞻前顾后,但纳谏方面比楚霸王还是要积极。毛泽东曾经总结道:“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4]
[3]这充分说明了刘邦在容人和虚心听取别的意见上还是强于项羽,这也是最后刘邦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是后话。但综合评价楚汉双方主将在鸿门宴上表现,刘邦只是稍稍胜出,但得分都不算太高,两人基本算是半斤八两。
二、智囊PK:张良对范增——机智多谋
这两名主将旁的顾问都是足智多谋,一边想尽办法为项羽除掉刘邦,一边竭尽全力保护刘邦。分析这组对手的
伏,虽然表面上没有樊哙对阵项庄那样在台面上的惊心动魄,但暗地里你来我往,刀光剑影,整个过程危机四伏,精彩纷呈。综合两人表现旗鼓相当。
分析至此,可以发现,前两组基本上实力相当,平分秋色,没有拉开差距,当然分不出胜负。
三、侍卫比拼:樊哙对项庄——忠勇双全
这是最关键的一组,也是决定胜负的一组。项庄与樊哙相比,在综合素质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先说说项庄,项庄作为项羽的侍卫,虽然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但仅此而已,他只会依范增之前制订的计划舞剑刺杀沛公,但计划因受到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后,完全没有变通,束手无策,最后错失除掉刘邦的最好良机。反观樊哙,优点多多,能力素质非常全面,用现代的话说,可谓“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忠心忠诚、有勇有谋,能文能武”。一是忠心忠诚。刘邦调教有方,不知给樊哙吃了什么药,让樊哙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听说张良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急了,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为了刘邦安危竟然要求与项羽拼命。后回答项羽的问话时又说:“臣死且不避”
[10] [9]
[8]
。这充分反映了樊哙对
[11]刘邦的忠诚和忠心。二是有勇有谋。樊哙到宴席上后,“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擅闯
的项羽虽然对樊哙擅闯宴席怀有警惕,但也对他有惺惺相惜之意。这样的素质全面的人只做一名小小的侍卫,有点屈才了。据史记载樊哙后来因作战勇猛、战功卓著被封为左丞相,甚至娶了吕后的妹妹,死后谥为武侯。经过在第三组的较量,樊哙为汉队赢分不少,此时,胜利的天平已大大向汉队倾斜。
四、卧底较量:项伯对曹无伤——命运迥异 这两人算是古代版的无间道,都是潜伏在对方阵营里的余则成,但所起的作用还是大不一样。作为潜伏在楚方的汉方间谍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地位高,说话份量重,而且能够直接接触主将项羽,不但主动透露作为最高军事机密的项羽的内心想法,同时积极为刘邦出谋划策,甚至在项庄舞剑时“常以身翼蔽沛公”,完完全全是替刘邦在卖命。如果没有项伯的遮挡,刘邦可能当时就丧于项庄的剑下,那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而另一方潜伏在汉王身边的楚方间谍曹无伤,虽然官居左司马一职,但身份地位与对应位置的项庄还是有差距的,他的作用只是给项羽提供了一些军事机密,虽然有一定的军事价值,但只是印证了范增的观点而矣,因范增早料到刘邦有称王的想法,“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可怜曹无伤生不逢时,不但没有捞着好处,反 [16]
[15]
成就了汉代四百年江山。千万别小看小人物,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起眼,但也许他就是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我们可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历史往往留下过他们的影子。小人物指无足轻重的或无甚价值的而且通常是小小的或次要的某人或某物。小人物在词典中的释意: 1.指小型人物塑像。2.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
参考文献:[1]冷金成.读史有学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82
[2]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59:312 [3][12]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59:314 [4]冷金成.读史有学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37 [5][6][15]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59:311 [7][8][9][10][11][13][14]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59:313
Analysis parsing of characters on the "Hongmen Banquet”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ize this historic event of the Hongmen Banquet, analyzed inside the figure.Charac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for analysis, the
第二篇:鸿门宴人物分析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
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
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 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项羽
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而且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进言,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最可笑的是,他竟然很随便地就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这既可说是他的“愚笨”,也可说是他的“天真”与“磊落”。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比地痞出身的刘邦更加讲信义,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项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刚愎自用。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
刘邦
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到了项羽面前。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全面了解项羽的人物形象。
2.通过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去探讨人物形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培养学生自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观念来评价历史人物,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项羽。
导语引入:(1分钟)
一、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
(一)刘邦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已留预习,学生直接说,教师补充)刘邦的语言:
1.为之奈何?
性格:谦虚谨慎,善于用人 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性格:有心机 3.君安与项伯有故?
性格:多疑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性格:善于应变
5.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进,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倍德也。性格:善于言辞
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8.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性格:思虑周全
9.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细节: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性格:机敏过人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性格:有胆识
3.沛公北向坐。
性格:能屈能伸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性格:善于应变
5.乃令张良留谢。
性格:思虑周全
6.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性格:果断 10.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
性格:行事果断
对比:张良对他的忠诚:善于用人
那么作者是怎样刻画刘邦这一人物形象的?(3分钟)
1.细节刻画
2.语言描写(对话、独白)
3.对比
(二)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来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10分钟)
项羽的语言: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性格:轻敌自大 2.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性格:心无城府 3.客何为者?
性格: 4.壮士!赐之卮酒。
性格: 5.赐之彘肩。
6.壮士!能复饮乎?
7.沛公安在细节描写:
1.项羽大怒曰:
性格:草率鲁莽 2.项王、项伯东向坐
性格:轻敌自大 3.项王默然不应
性格:优柔寡断 4.项王未有已应。
性格:寡谋轻信 5.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性格:眼见不远
6.项王许诺
性格:沽名钓誉
对比:不听范增所言:不善用人
二、你认为项羽是怎样的人?(10分钟)
1.重情重义
2.英雄
3.﹍﹍
4.﹍﹍
教师补充:
1.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的?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我们再来看一下刘邦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史记·高祖本纪》中写道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如果卷土重来,结果还未可知。(教师解读)
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教师解读)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教师解读)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出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三、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分钟)
通过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1分钟)
请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张良、樊哙、范增等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要求:立足文本,结合史料,对其中的某一位加以分析,写一篇 600 字的短文《走近秦汉英雄人物——
》
第三篇:《鸿门宴》人物深层解读教学案例
褒刘贬项的背后 ——《鸿门宴》人物深层解读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案例背景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它讲述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在本文的常规教学中,褒刘贬项的倾向是很分明的。大多数读者认为项羽“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而刘邦则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虽然这种评价由来已久,但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经过2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大多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重要句式的翻译,对文中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特征也有了整体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第3个课时我打算从作者的态度入手考量文本,以求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对作品的主题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案例描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鸿门宴》这篇古文。文中刘邦、项羽皆有王者之气,二人都可谓盖世英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在文中非常自大,心里瞧不起刘邦,面对刘邦的俯首称臣,竟然轻易地说出了告密者曹无伤,置别人的性命于不顾,甚至和刘邦及其将领们把酒言欢,刘邦的中途离席他也没有过分追究,惹得范增破口大骂其“竖子”。刘邦的逃离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项羽失败了,败给了他的政治无知。可见文章在抬高刘邦,贬低项羽。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的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这在《史记》中堪称特例。我们知道,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向是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展示厅。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这种似是而非的思想倾向呢?
(学生很茫然,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谈起。)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没有个切入点,赶紧剖析解构)哦,题目大了,是我的疏忽。这么说,首先,文中刘邦是凭借什么化被动为主动的?有什么法宝?
(学生立刻依据课本,讨论热烈)学生发言:
甲:刘邦很聪明,他到达霸上后,并未称王,而是与当地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旧有的苛捐杂税。这一做法深得民心。所以当项伯劝张良逃走时,张良坚决留下,“亡去不义”,还帮刘邦想办法,这多难能可贵啊!
乙:他还虚心接受别人意见。面对张良的客观分析,“沛公默然”。并真心求教,才有了鸿门宴这一故事。张良厉害,而刘邦更厉害,能正确用人。
丙:刘邦能够自降身份,在项羽面前服软。与项羽对话时,自称“臣”,而称项羽“将军”,还说自己不小心先进入关中,无意称王,让项羽放心。
丁:最能忍。鸿门宴的座次明显是在羞辱刘邦,“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他俩都被安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刘邦不动声色,继续宴饮。戊:还有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死忠,比如那个樊哙。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闯进去救他。、、、、老师:大家讨论热烈,一个个都很投入,对此我非常欣赏。大家都很认真,能结合课本谈出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谈到现在都是在说刘邦好,好的不像人了,像神。(学生偷笑)可是,人都是多面的,单一的形象特征是不足以让刘邦具备长久的艺术生命。请大家再读文章,找找刘邦的不足之处或者道德卑劣的地方。
(经过引导,学生仔细研究课本,很快就有人发现一些小线索。)学生发言:
A:刘邦有点小无赖。项伯不忍朋友张良身陷危机之中,“私见张良”,但却被张良利用,刘邦听说可通过项伯传话给项羽化解危机时,立刻巴结讨好,“吾得兄事之”,刚见面就“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并信誓旦旦说守关是“日夜望将军至”,明显是在撒谎嘛。
B:刘邦自私。文中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答曰“鲰生”——前面让他言听计从的人,现在变成了浅陋无知的小人。比变色龙变得还快啊!(底下学生大笑)
C:我也觉得他不讲义气。宴会上刘邦和樊哙一起离席出来,准备回去,却让张良留守:“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有没有考虑过张良的安全呢?拉拢项伯解决危机还是张良出的主意呢!、、、、老师: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全方位能力,能从细节处探究,由表及里,非常难得!看来,作者对刘邦的人物塑造是全面而复杂的,就我个人认为甚至是贬斥多于褒奖。那么,最后为什么刘邦胜利了?(停顿)是命中注定吗?
(学生集体摇头)(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地说,他身边的人都蛮狠的)关键就在这里,(我立刻抓住时机引导)之前大家对张良就分析得很好,张良冷静,自私地利用好友项伯来帮助刘邦,陷项伯于不义,相当圆滑的一个角色。除了张良,樊哙也是。大家都认为樊哙勇猛又机智。(幻灯片显示)周振甫先生在《史记集评》中说,“《萧相国世家云:‘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务之府分之。’然则曹无伤之言,未尽虚妄。谢项羽之玉璧与范增之玉斗,高祖何从得之,可知非毫无所取也。”也就是说,樊哙对项羽那番“义正言辞”的指斥全是谎言,所谓“英雄”行为不过是在张良安排下的一次大胆的冒险!最后还不是和刘邦一起落荒而逃吗!(学生观看,老师从旁解释,学生思考)
老师:相对于刘邦及其身边人的精明,项羽和他身边的人则显得傻气。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点儿证据呢?
(学生快速阅读相关段落,归纳)
甲:项伯很善良。他不想朋友张良有事。可是却反被利用,成了帮凶。
乙:项羽本人也很傻气,刘邦随便几句谦卑的话就让他丢了戒备之心,敌人变朋友,范增几次示意他杀掉刘邦,他都视而不见,樊哙的胡扯他更认为是威武豪迈,大加赞赏。当领袖哪能这样子嘛!(众人点头)丙:项庄也不行,犹犹豫豫的。交给刺杀的人物,一剑过去不就完了吗,在自家的阵营里,还怕什么不成。
丁:范增很聪明,却也错失机会。已经示意项羽不成,就要赶紧自己行动啊,弄个什么项庄舞剑,干脆找一批人过来杀死刘邦就好了啊,后来刘邦出去,他也没有动作,一招不成就放弃了吗?最后刘邦还是跑了。
老师:所以说,项羽和刘邦这两大阵营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刘邦一方,用谎言掩盖事实真相,君臣联手,化被动为主动他们除了自私、贪欲、冒险和诈术外,毫无道德可言;项羽一方,明知对方是自己争夺天下的敌手,此时是斩草除根的绝佳机会,却因为他们心中存有对朋友的情谊和信任,存有对一“义”的敬畏,对“礼”的守让,就令攻守易势。如果我们把刘邦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灵活”“机敏”“善于用人”“善于应变”,把项羽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政治上幼稚、无知”“轻信、无能”,那就真是忘了“天理”“仁义道德”,而这正是作者司马迁最为忧虑、最为痛心疾首的。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司马迁会把项羽例如“本纪”里面了。
同学们,以刘邦为代表的中国很多朝代的开创者们都因其残忍、自私、无耻而获得成功,成为改写历史的先驱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功而忘记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不管你能力大小,智慧高低,做人要道德第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今天,我们的探讨就到这里。我相信,今天的这堂讨论课,大家一定从中获得了全新的阅读感悟,也体会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像今天这样尝试用新的眼光,发散性的思维去理解文章,你将大有收获。案例反思:
这堂课是我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一次实践。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多数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掌握了相对枯燥的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去寻找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还原了人物形象,忠实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让我们自己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以后我将继续深入文本,研究探讨,努力让单调乏味的书本知识变成可亲可感,鲜活的人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语文原来是这样学的!
第四篇:《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3.通过欣赏,充分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精神状况。
4.通过欣赏、感受,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要点:
1.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2.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3.外国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动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教学要点:
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2.欣赏《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油画)列宾(俄罗斯)3.(1)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经过。(2)细节欣赏启示:
(3)明亮的眼睛,思考的表情,可看出他冷静的神情和智慧的头脑。(4)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4.提问:你从人物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有尖刻、嘲弄、等的语言给苏丹回信)你能画面中哪些地方找到这些表情?
5.欣赏《加莱义民》:(1)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经过(2)选介:细节欣赏启示:
(3)严肃地下头,询问自己的灵魂,不迟疑,不恐惧,以长者的坚强鼓励着其他人。(4)双眼平视,若有所思、嘴角抿起,神情坚定,表达了义民坚韧刚毅的品格与悲愤的情感。
6.通过欣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充分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精神状况。
2.通过欣赏、感受,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要点:
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二.学生活动:我能行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中情感。2.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临摹你感兴趣作品局部,或画出深厚中人物的某种情感?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人物的表情画。四.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2.能与同学合作。3.明确自己的任务。五.小结作业自评:
1、能画一个与众不同的表情画。
2、要有色彩和功能。
3、作品独特和发挥自己的个性。六.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第五篇:《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
《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的篇目之一。教材选取了小说的高潮部分,老人捕获了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遭遇了鲨鱼的重重攻击,经过殊死搏斗,带回一架鱼骨。根据小说主要情节,在过去的一线教学中,教学主旨始终强调老人永不服输、敢于搏斗的硬汉精神,以至于学生学完课文对桑地亚哥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当然这种传统理解并非有误,但我们重读文本之后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文末写到“老人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吃了败仗,上床是很舒服的,”“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这些语句明明承认了老人的失败,他并没有保住大马林鱼。这种结局安排也似乎很难仅用硬汉精神去解?,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课文主旨。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利用生态批评理论从鲨鱼形象、老人的心理与课文结尾三个方面具体探求《老人与海》的生态关注和自然意识。
一、鲨鱼形象重析
以往的教学设计常常列举鲨鱼的五次进攻,重点分析老人形象,突出勇敢与坚持的精神品质。老人第一次和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两夜,手受伤;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了点马林鱼,攒了些力气,手上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活活地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体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这种情节过程的梳理,只是为了强调老人在缺乏武器、力量弱小的情况下仍然奋力阻截鲨鱼的一次次攻击,将老人塑造成孤胆英雄,鲨鱼的攻击只是作为老人形象的衬托而存在的。但实际上作者对老人的英勇回击描写较少,对鲨鱼的形态描写和动作攻击着墨更多。这说明教学设计因受到传统的小说解读方法的影响,往往把自然景观作为人物形象的背景和衬托,没有考虑到鲨鱼形象在这篇文章中的主体价值。
区别于传统的解读方法,生态批评理论要求以“生态”为视角,重新审视文本中的自然现象,把自然与人类行为统一在一个完整区域内,考查自然应该是怎样的,让自然重新恢复本来的面目。结合生态批评理论提供的新视角,我们细读文本中的鲨鱼描写选段,分析鲨鱼形象的自然意义:
“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鱼,生来就游得跟海里速度最快的鱼一般快。它周身的一切都美,只除了上下颚。它的背脊像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的,皮是光滑的、漂亮的„„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以至于没有别的任何的对手。”
这里,作者把鲭鱼看成一个漂亮强健的对手,用大段篇幅写它的外貌特征和攻击能力,言语之中多次流露惊叹和称赞。在老人眼里,鲭鲨并不是吃腐烂东西的动物,而是一个漂亮能干、极具威胁的敌人。鲨鱼和老人组成势均力敌的对手关系,象征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博弈。鲨鱼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是美丽崇高的自然物,而不是老人形象的附属品。
二、老人的心理探析
选文有大量篇幅描写桑地亚哥的自言自语和内心独白,以往的教学设计倾向于把老人的犹豫迟疑视作突破自身、战胜困难的例证,从而将主旨回归到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但是细读文本发现,与鲨鱼搏斗虽然体现了老人的坚强勇敢,但行为背后更多是为了自卫。文中说他多次想“这也许是一场梦”,甚至希望自己没有钓到这条鱼。桑地亚哥完全不想再去跟鲨鱼搏斗,鲨鱼的攻击让他心生疲惫,一直怀疑自己能否撑得下去。
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老人对鲨鱼的态度,他不认为打败鲨鱼意味着成功,相反觉得这样做是一桩罪过。文中多次写到,弄死鲨鱼让自己感到很难受,它们强壮又聪明,是美丽和高贵的,什么也不害怕。老人不能赞同自己对鱼的残酷行为,心理上会有一种负罪感。如果老人只把鲨鱼看成凶残的动物,心中绝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实际上反映了老人对鲨鱼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另外在桑地亚哥的自言自语中,有很多与被钓上来的大马林鱼有关。在言语之中,他把它当做孤独的大海上唯一的陪伴,想象它随意地游来游去,跟自己一同战斗的样子。看到大马林鱼被咬得残缺不齐,老人感到十分难受,后悔自己把它钓上来。通过这些独白,我们看出桑地亚哥内心深处不是把大马林鱼当做战利品,而是把它视为精神寄托。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大马林鱼的尊严,老人拼尽全力击败进攻的鲨鱼。虽然奋力搏击的过程体现了老人的勇气和坚强,但是我们要明白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来自于老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三、文本结局重析
在文章结尾,大马林鱼被鲨鱼吞噬成赤条条的白线,只剩黑压压一团的头。老人无可奈何地意识到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吃了败仗,上床是很舒服的,”他想,于是放弃了回击,直接开往港口,什么也不理睬。但以往的教学设计对老人失败的事实和结尾的悲剧意味视而不见,在“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豪言壮语中分析老人的硬汉精神和人格胜利,从而认为《老人与海》是一曲人的颂歌,它颂扬了人的力量、人的尊严、人的勇气。当然,我们并非要否定老人身上的人格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结尾并不是简单歌颂人的伟大,否则,结尾直接安排老人战胜群鲨岂不是更能达到目标。重读结尾,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不只是在讲一个英雄故事,而是通过老人与海的关系,提醒读者重新思考其象征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老人一辈子以捕鱼为生,他既依赖大海,又征服大海。老人与海的这种依赖与斗争关系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一方面,人类依赖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类征服自然,克服恶劣的环境限制,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在文章开头,老人利用武器捕获大马林鱼,象征着人类的胜利。可在结尾,老人被大海打败,好不容易捕获的猎物被鲨鱼吃光,这又说明人类无法真正地征服自然。关于自己失败的原因,老人提高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他不想承认自己是被大海打败,将问题归在运气不好,走得太远。这是老人的回答,我们可以继续思考他为何走那么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近海已经84天一无所获,他必须驶向深海,那里没有人类去大肆捕捞,捕鱼机会更多。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已经超出了合理限度,当人类试图进一步侵入大海时,最后受到自然的惩罚,猎物被大海收回。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来理解老人的失败,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反思。这样的结局提醒我们,人类需要限制自身的物质欲望,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人要学会去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环境。
当我们结合生态批评理论去重读文本,《老人与海》的主旨就不仅是赞扬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它包含的生态主题和自然意识更值得教师去深入挖掘。主旨重析的意义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我们不能再把论述的焦点局限在文本中人物、情节与情感取舍方面,而是要通过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关系,仔细考查鲨鱼形象代表的自然隐喻和老人空手而归的生态启示,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万物的尊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