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军行教学案例
《从军行》教学案例
明星小学四年级36班
设计理念:
1、领会诗歌的意境并熟读成诵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2、教学中,采用抓关键字、想象画面、音乐渲染、教师点拨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内化情感,欣赏语言。教学目标:
1、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两首,感受边塞诗的意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边塞诗。
3.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领会诗的意境并熟读成诵。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从军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诗,跟这个地方有关。
1、出示“边塞”二字,生齐读。
师:唐代诗人王维曾到过边塞,并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看看边塞吗?我们来欣赏边塞风光。
2、出示边塞图片,师生欣赏。
师:美吗?它的美,不是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柔美,而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边塞的奇异风光,吸引了王维,也吸引了这位诗人,他是——
3、出示王昌龄图像、名字和简介,生齐读。
师:他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既多又好,被称为——(生读:诗家天子、七绝圣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从军行》。
4、板书课题,生齐读。
5、出示唐朝地图,简介写作背景。
师:在王昌龄生活的唐朝,有两个部落曾多次侵扰唐朝边疆,一个是北部的突厥,一个是西部的吐蕃。为了守住国土,唐军将士奉命出征,与敌人进行战斗。《从军行》写的就是战斗期间 唐军将士们的军队生活。《从军行》共七首,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两首。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境
1、出示两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反复读这两首诗,不理解的地方参考注释,等你读顺口了、读满意了才举手。
2、生自由读两首诗,师巡视。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诗。第一首谁读?第二首呢?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准字音了吗?读出节奏了吗?
3、指名分别读诗,生评价。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情感。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两 首诗的情感。先来读第一首。
三、抓关键字,品思乡之“愁” A、“愁”
1、出示其一,师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诗。
师:我们来合作读,怎么样?我读诗的前四句,你们读后三字; 我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合作的感觉真好!我读诗题,你们读诗句。
2、抓住“愁”字,体会情感。师:浓浓的古诗味儿出来了!同学们,这首诗的情感,特别体现在哪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你知道这无奈的愁是什么愁吗?(思念家乡,还会思念家乡的——?哪些亲人?)身在边塞,心却在家乡啊!谁能读出这无奈的乡愁?
3、指两名读全诗,师评价、点拨。
4、回顾旧知,深入理解征人乡愁,引读全诗。
师: 李白有过这样的乡愁——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孟郊也有过这样的乡愁——慈母手中线,(生:游子身上衣)。在每个远离家乡的人心中,都装着一首写满乡愁的诗。在边塞这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地方,乡愁更多了一份悲壮和苍凉!
因为对于战士来说,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也许一上战场,就再也回不到这座(手势引读:烽火城西百尺楼),再也不能在黄昏(独坐海风秋),再也听不到这(更吹羌笛关山月),于是他忍不住深深叹息(无那金闺万里愁)。B、“独”
1、回顾旧知,体味“独”字。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除了“愁”,还有一个字能表达情感。(独)古人写诗,最讲究一字传神,一字达意。我们学过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细细品味“独”字,你一定能读得更好。男女生来合作读,男生读前三句的写景,女生读最后一句的抒情。
2、男女生合作读,调换顺序再合作读。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整首诗!
3、生齐读全诗。
四、入情入境,悟杀敌之“勇” 师:浓浓乡愁,让人动情。这一首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著名朗诵家方明老师特别喜欢这首诗,想听听方老师的诵读吗?咱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A、倾听录音,学习诵读
1、一听录音,想象画面。
师:方老师读得怎么样?不愧是朗诵家!再听一遍,这一次,可以跟着读。
2、再听录音,模仿跟读。
师:你们能像方老师这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读吗?先自己练练,练好了,我们也来当朗诵家。
3、学生自由练读。
师:小小朗诵家在哪呢?自信地站起来吧!
4、学生展示读。
师:很投入,读诗就要有这样的状态!B、环境恶劣,出征艰苦
师:这里有一句诗写景,哪句?(大漠风尘日色昏)
1、找出写景的诗句,体会环境恶劣、出征艰苦。
师:读完这句,你的感受是?(风沙很大,天气恶劣……)可风沙再大,也阻挡
不了战士们杀敌的脚步!为了守住边疆,他们红旗——(生接读)谁来读前 两句?
2、指两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哪是一支军队在出发呀,简直就是一把利剑在朝敌军刺去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3、生想象两军交战的画面。C、捷报传来,振奋人心
师:是啊,紧接着该有一场恶战了吧?没想到的是,这支军队才出发到半路,就
收到了胜利的捷报。捷报里说了什么?你来读。
1、指名读后两句,了解捷报内容。
师:从这份捷报里,你知道了什么?(活捉了敌军首领……)
2、引入诗句,体会获胜心情。
师:王维有一句边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活捉了首领,打赢了胜仗,怎能不振奋人心呢?谁能把这心情读出来?
3、指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场战斗中,没看到两军交战时的刀光剑影,一个出发场面和一个捷报的场面,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情。这就是王昌龄写诗的高明。谁来读整首诗? D、通读全诗,读出豪情
1、指两名读全诗,师生评价。
2、男女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调换顺序再读。师: 合作读还不过瘾,咱们来比赛读。
3、男女生比赛读,师评价。
师:接着比。咱不比读诗,来比发现。
五、小结诗情,背诵经典
师:现在,你发现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了吗?(第一首写战士的思乡之愁,第二首写战士的沙场豪情)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其一中的战士,那就是(愁)其五中的呢?(勇)
1、引导学生小结诗情,师板书:愁、勇。师:两首边塞诗,两种不同的情感。你更喜欢哪一首?试着背一背。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练习背诵。
3、配乐,学生展示背诗,师评价。
4、配乐集体背古诗。
师:用你们最精彩的诵读,把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吧!
六、拓展学习,积累更多经典
师:再来看看《从军行》中的其他名句。
1、出示《从军行》其三、四中的名句,师引读,小结《从军行》特点。(1)当看到无数将士战死边关,而得不到好好安葬时,王昌龄这样深切地表达同情,女生读——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2)当厚厚的战衣在千百次战斗中被黄沙磨破,战士们无所畏惧,依然发出
这样的豪言壮语,男生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师: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每一首都是精品,每一首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真不愧是边塞名诗。除了《从军行》,他的这首诗也很有名——《出塞》。请个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
2、出示《出塞》,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这首诗悲壮、慷慨,既写了战争的残酷,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后人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称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咱们一起读。
3、出示其他边塞名句,自由读,选背喜欢的诗句。师:读读其他诗人的边塞名句,你喜欢哪句就背哪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写的是边塞的(雪景)。边塞那满树的积雪,多像江南那满树的梨花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人是多么渴望从军、以身报国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为国献身,不顾生死,何等洒脱!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师:发现没有,这些诗人都是(唐朝的)。
4、师小结唐朝边塞诗特点。
师: 据统计,唐代以前的边塞诗,流传下来的不到二百首,而唐朝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唐朝历史悠久,国力强盛,唐朝的边塞诗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刚之美。
边塞是荒凉的寂寞的,战斗是艰苦的残酷的,可唐军将士们依然英勇无畏,精忠报国。此时此刻,这样一首歌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情,一起来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5、出示《精忠报国》,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结束了,可是,我们对古诗的热爱不会结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诵读经典,背诵经典。
第二篇:《从军行》教学反思
《从军行》教学反思
《从军行》教学反思1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代表作品,诗歌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昂扬的战斗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4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学校的其它教师跟我说古诗教学应该在朗读上下功夫,分三步读:
1、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读出古诗的韵味。
3、有感情地朗读。这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何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带领学生感受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带着这种情景初读诗歌,学生们兴致很高。而让学生们能准确而有节奏地读是诗歌的重要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诗歌情感。我采取了多样朗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分小组讨论质疑。我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
《从军行》教学反思2
第一次公开课上古诗,挺纠结怎么上?有老师说,古诗最简单,读通,学生能翻译,再情感朗读就行了。真的简单吗?如果如此,何谈它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呢?
品诗如品茶,无意境、无心情不行。初读《从军行》感觉没什么可教,随着一遍遍深入地读,我觉得给我两课时我也讲不完《从军行》包裹于文字的意境与情怀。
根据小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时取舍、斟酌定位于两点:
一、授课要之于法。
渲染气氛,视频播放,让学生明白学语文重在生活积累:开课抓“行”,让学生知道多音字识记方法“根据词性,记住少的”,“同音在不同词语中意思不同”;在初读中介绍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和七言绝句划分“二二一二”;品诗过程学生掌握“看注释、看图画、查资料、想画面”的方法。这些方法也许一节课学生无法掌握,但我相信他们知道后,只要多实践,一定终身受益。
二、读诗要读情入境。
这首诗表面意思简单,就两层意思:边塞孤寂与艰苦,战士们壮志豪情。前三句都是为第四句服务。光理解表面意思,学生难以入情入境。我就抓“暗”“孤”“百战”“终不还”等词语,在图画再现情景、汉字解读(孤),音乐渲染,品读人物内心,激情朗读中将学生带入诗歌意境,达到心中明意又明情。同时在咬文嚼字中激起学习中国古诗的兴趣。
也许是太想告诉学生这些,也许是教惯了高年级,所以忽视了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定位过高,学生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要是五、六年级学生上可能效果截然不同。
《从军行》教学反思3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如何结合当前疫情,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首先进行学法指导,运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疫情时期年轻的抗疫英雄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生活中默默付出的新时代从军者。带着这种情景进入本课的学习。诗的头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
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课后感觉到了很多地方还存在的不足。比如在讲到“遥望”的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远远地望着,都只能看到玉门关呢?另外对于“暗”字,分析指导得不到我,不仅仅是环境恶劣,也体现将士们内心的孤独、沉重、压抑。同时,在设计让学生理解不击败敌人,决不还的这种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时,可以从“不还”二字反问学生,将士们真的不想回家吗?从而可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等问题。
古诗——中国文化的结晶,我想它得细细品尝,慢慢回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读,多想、多做!做一个有心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军行》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校成为研究高效课堂的试点校,刚刚迈出第一步,我觉得高效课堂的主渠道在课堂,的切入点也在课堂。即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各方面生长。所以,我校把高效课堂定位在“生长课堂”上。在研究中,我们把课堂的价值取向由“教会”转向“促进儿童生长”,把“尊重儿童主体,基于儿童经验,顺应儿童规律,发展儿童潜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原则,尊重儿童,相信儿童,释放儿童,发展儿童,成就儿童。提出了构建“生长课堂”五大标准,结合这五大标准我谈一谈我这节课的授课感受:
1.师生和谐的情感课堂。由于借班上课,这一点一定不如本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
2.自主探究的兴趣课堂。“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与实物直接接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直接经验,体验成功,形成兴趣,实现基于经验和体验的自主建构和精神生长。这节课的设计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的,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自己学,自学解决不了的同桌解决或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才是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节课我就是在学生疑难处指导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精神、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生长。
3.生生合作的有效课堂。这节课就是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学生教学生,变单轨学习为复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个性思考的'自由表达,都能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4.拓展思维的智慧课堂。这节课上我找准学生的应激点和认知差,找准蕴含学生生长的挑战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并据此开展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碰撞,智慧分享。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鼓励创新。同时,积累、拓展学生学过的古诗和与本诗密切相关的古诗。达到以诗解诗的目的。
5.多元评价的差异课堂。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坚持“不同起点不同目标”的原则,特别关注学生各自不同的进步幅度和发展空间,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特别注意挖掘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实施因人而异的多样化的鼓励性评价,如最努力的学生,天天都有进步的学生,最专心的学生,最有见解的学生,最虚心的学生,最认真的学生等,这种多元的积极评价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自信乐观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使教学超越了学科本身,进入了儿童的精神领地。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在探索中,需要各位行走在高效课堂的路上的伙伴们给予帮助。
《从军行》教学反思5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我还播放了歌曲《从军行》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教学反思6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自孩子会说话起,父母就教会他们背诗。在孩子的成长中,古诗总是陪伴孩子左右。古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那么我们一直在开展的古诗教学到了高年段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我想,不仅仅要坚持一如既往的看注释,想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外,更要让孩子也如阅读其他文章一样,学会抓词,抓句,体会文章情感。
因此,在这节古诗教学课中,我旨在通过“暗”、“孤”体会写景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对“暗”字的理解,初读诗句的孩子们想到的一定是浓云遮住的阳光。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让雪山暗了下来,同时,环境的凄凉更应衬托出将士思乡心切。大漠荒凉的环境,远离亲人的孤寂,戍边生活极为艰苦。但凄苦的戍边生活却吓不倒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穿金甲,终不还”就是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写照。
而“穿金甲”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其中“穿”和“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学生学诗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古诗大意。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些问题提问时,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问题的要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准确性。
《从军行》教学反思7
教学《从军行》时,学生反复读了许多遍后,学生还是不会背诵。其中第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学生也不容易全面理解。怎样突破这两个难点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这一句的理解,我想利用多媒体素材,让学生看一些古人战斗的场面,再加上老师栩栩如生的讲述,学生也会很容易理解。可是怎样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它呢?
那一天上网时,无意中搜索到许多首古诗都已被谱上曲子,成为动听的歌曲。于是,眼前豁然一亮。古人有吟诗、诵诗的习惯,我们何不在课堂上来一个唱古诗呢?不管怎样,试试也无妨。于是,把《从军行》这首歌曲下载下来。课堂上,我在讲解完这首诗的意思后,把这首歌曲播放出来,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女高音那恢弘的气势,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听着,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地哼起来。我就鼓励他们大声地唱出来。跟了几遍后,孩子们大都会唱,歌会唱了,歌词记住了,背诵这首古诗也就不难了。
后来,我在其它诗句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看来,古诗是可以唱出来的。
《从军行》教学反思8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谈谈我的收获和不足: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语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所学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积极诵读、理解古诗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于古诗短小精悍,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去想象,想象画面、声音,丰富诗的内涵。所以我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所看到的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此外还通过适当课外资料的补充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比如出示诗句中出现的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等地方的地形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边塞辽阔苍凉的地域特点,感受到了战士们遥望思乡之情。还比如古代战争的残酷,战士生活的痛苦,现在的学生显然很难理解,我通过播放了一段古战场的视频,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学生瞬间被古战场上的战争惨烈、壮观的场景所震撼,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可见利用适当的课程资料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本节课诗意的理解上,学生在上台分享时拿着书将预习时补充的诗意读了下来,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汇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诗句,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诗意的理解也会学的更扎实。
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会多鼓励学生抛开工具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学习真正发生。
第三篇:《从军行》教学设计
《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1、认识3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同学们,中华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伴有战争相随,无论是哪个朝代都留下了战争的刀光剑影,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出示视频课件)2.让学生说感受。
3.这些场面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印迹,描写战争的诗歌也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从军行》。齐读课题。
二、新课讲授:
1、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么?(王昌龄)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
(学生介绍王昌龄,师补充)
2、看来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学习,拿起手中的诗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把诗读通顺。
3、再读诗(出示课件),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4、解诗意。
(1)同学们,古诗中有很多场面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再现当时场景,这是理解古诗意的重要方法。板书:想象
(2)再读诗,结合注释,同桌合作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同学们诗意理解的可真好!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释,查字典等)
(4)查字典是一个很少的方法,出示课件“终”你认为“终”字在本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5、悟诗情 前两行
(1)王昌龄擅长以景喻情,读前两行诗,作者写到了哪几个地方?出示课件,介绍这几个地方并解说。
(2)通过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边塞什么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再读诗的前两行,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当时边塞环境的荒凉,艰苦?(3)此时此刻,守在玉门关的将士们会想些什么?(4)赶紧带着你体会的感情读一读诗的前两行。后两行
(1)王昌龄的借景抒情更加衬托了战士们孤寂的心情,然而他们一旦听见战斗的号角,将会一跃而起,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来,男生,齐读后两行。
(2)闭上眼睛,你都听到了什么?你仿佛都看见了什么?(出示视频)(3)带着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心境,谁再来读一读?
(4)这位同学度的可真是慷慨激昂啊!老师注意你读的时候“穿”字加重的读音,为什么?百战是什么意思?
(5)是啊,战争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塞之荒凉,这七个字概括无疑,面对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会令很多人望而生畏,然而这些将士们却发出了深沉的誓言。齐读最后一行。
(6)他们是不想回家么?那在这里为什么终不还呢?(7)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读出了什么?(坚定)
(8)举其他的不同风格的诗句,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读这三句话,你读出了坚定么?再次回到古诗,你为什么读最后一句的时候,读出了坚定?是通过那个词,哪个字?(终字),像这样的字或词就是“诗眼”,诗眼是诗的灵魂,通过诗眼,我们可以走进诗的情境,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再读诗的最后一行,读出坚定。
(9)不够坚定(生再读),不够豪迈。(生再读)。
(10)就么两行诗,我仿佛看见了身经百战的战士们,读后两行。我仿佛看见了冲锋陷阵的将领,再读。
(11)这是沉甸甸的承诺啊!让我们坚定一个战士的誓言,再有感情的读后两行。
6、整体理解
(1)大漠百战,金甲易穿,生命可抛,但是将士们报效祖国的意志却不会减!让我们再次走进边塞战场,自己练读。
(2)同学们的朗读,真是慷慨激昂啊!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吟诵,再次体会诗人豪迈的情怀。(师起头)
7、生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8、诗歌鉴赏。从这首诗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王昌龄豪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这在他的《从军行》第5首和第6首诗中也有所体现,生自读,体会诗人的情怀。
三、总结
王昌龄还有很多诗都很精彩,希望同学们课余可以欣赏一下他的诗歌。
第四篇:《从军行》教学设计
《从军行》教学设计
白山小学:段雪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字词,结合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的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看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
生2: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谁来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学生回答时老师适当点评,讲解一些写作背景。)
今天学的《从军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很多年,他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他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三、整体通读。
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然后小声跟着读。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一、情境导入。
3、学生齐读古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四、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我们通过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同桌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
2、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请同学们结合图画,再读读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板书“暗”。(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幻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
3、让我们随着诗人来看看第二句,当你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孤城 遥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打动你的心扉?(孤)板书“孤”,(课件出示画面)假如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是啊!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
茫茫的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4、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一幅孤寂、荒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将士对家人的——思念。
5、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到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句图景)“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战事很频繁?——“百战”是指打了一百次吗?不是,在古诗里“百、千、万”都是虚指,表示很多很多。还能从哪个字看出来战事频繁?——“穿”,板书“穿”,在这里穿不是穿衣服袜子的意思,而是——磨破,把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破了,你觉得是什么磨破了战衣?(敌人的刀剑),可见敌军的强悍,战斗的艰苦,还可能是什么磨破的?(黄沙)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可看出战事的频繁,战斗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
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课件出示第四句)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他们决心之大。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他们要保卫国家)是啊!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
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什么样的心?(报国的忠心)
7、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情读读这句诗。好一个博大的心胸,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好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只有这些铁骨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圆?有心中这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昏暗的雪山可怕吗?(不可怕,擦掉“暗”),大漠的孤单可怕吗?(不可怕,擦掉“孤”)敌人的刀剑可怕吗?(不可怕,擦掉“穿”)此刻震撼我们心灵的只有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板书“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就是士兵,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唐朝最可敬的人,请同学们带着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吧!
五、拓展延伸。
1、正是有了这千里黄沙下的累累忠骨,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说些什么?
2、短短28个字,让我们领略了绵延千里的边塞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积极进取精神。这就是王昌龄留给我们的边塞诗,它激励着世代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豪情。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朗诵这首诗吧!
3、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板书设计:
从军行
暗 孤
穿
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五篇:从军行教学设计
《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第六单元第27课古诗两首中的《从军行》。
教材与学情分析
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边塞诗特有的悲壮苍凉,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渲染情境,真正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在读懂诗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中的“孤”、“遥”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破敌之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介绍边塞诗。
告诉学生“边塞”指“边关” “边界”,而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诗中有的展示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有的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2.解释“从军行”
“从军行”即 “从军歌”,是乐府诗题。3.简介作者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白,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称,被称为“七绝圣手”。【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诗初步读懂是这一切的前提,此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情感。并注重了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逐步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同学读。(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在想些什么?(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 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3.感受此诗的艺术技巧。
(1).一、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疆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小结: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4.配乐朗诵,背诵
【设计意图】古诗的用词极其精妙,所以这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雄浑开阔的边塞诗让我们透过历史再次走进了那些弃家入塞,许身报国戍边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2.简介其他的边塞诗人,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收集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此类资料的兴趣。
【设计意图】本环节与新课开始时首尾呼应,以简介边塞诗开头,以继续了解边塞诗结束,前后照应,并自然而然地把对古诗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展示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在丰富学生的积累,也是希望学生在大量的搜集与阅读中对边塞诗有更多的了解,对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有更深入的感悟。
【整体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
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口评.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教师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了他们的感情世界,开启了艺术想象力。
【教学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很好地创设了古诗的教学情境。古诗的意境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对于《 从军行》这首诗来说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的意境更是很不容易,因为这首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非常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这个教学设计中教者先借助简介边塞诗特点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而在学生读古诗时,教者又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去想象一个一个与诗情相符合的场面。把这些雄伟苍茫的图景联成一体,这首诗的意境就跃然纸上了。再加上教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解说,点评,完全能把学生带入到这首诗特有的悲壮与苍凉中。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自然就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篇二:从军行教案
广州市南武中学 备课簿 2篇三:《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3,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3,王昌龄背景介绍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总体感知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 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5,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话表述。
提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2)这首诗在写相思之情有什么特点?
提示:借景抒情,借音乐抒情,3)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提示: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关山月(关塞山川 距离远)
总结: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4)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5)比较分析同一个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比较两首诗同样写“愁”,但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提示:《从军行》(其一)愁中带有苦的意味,因为戍守边疆的环境凄凉,带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情感更深一层。
《闺怨》只是单纯的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心情。6,板书
烽火城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 伤春悲秋(衬托人物心理)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愁 点明主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
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2.小结诗歌内容: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
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四)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引导:现在让我们借助一段动画影片,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1.flasn影片《锦瑟》.学生观后结合诗歌及画面谈谈这首诗的意境。
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五)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锦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篇四:从军行其四教学设计
从军行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158中学小学部 李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利用背景资料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
教学过程:
一.铺垫渲染,引入新课
1、.(1)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谁来读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2)家人在思念着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何感受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曾写过一首饱含深情的《长相思》
指读 感受(3)征人戍边之苦,思念亲人之情,曾让无数诗人动容,宋代诗人范仲淹也曾这样写过——《渔家傲》
读出了什么?将士为什么而白发,为什么而流泪呢?
2、一首《渔家傲》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致深。像这样描写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的诗歌称为边塞诗(课件 指名读)
3、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
学生简介王昌龄 解释诗题 4.小结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奔赴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
二.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请大家认真读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一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 3.师生接读
大家已经读得比较有味道了。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此外,学习古
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查背景资料|、看插图、想象画面)4.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方法,试着理解诗意
三.品悟诗情,体会诗境
1.你从诗中读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雪山)
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雪山指的是祁连山,(课件)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
(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
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
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2.还有什么景物?
一座孤城 玉门关
这孤城正是将士们戍守的营地,与之遥遥相对的玉门关,至今仍留有遗迹。(课件解释说 明)
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和玉门关有关的吗?
羌笛何须—— 你感受到什么?
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那里实在太荒凉,太偏远了。
明月出天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想到这几句诗,再读诗句,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孤)3.引读 *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 *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 “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
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真是—— 4.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 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要打仗的!诗中怎么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哪能看出来战事频繁?
“百战” 真的是一百次吗? 不是,形容多,“百”字在这里只是一个概数,大大小小的仗不计其数。
还从哪能看出来?
“穿” 金属制作的盔甲都磨破了,不可思议啊!是什么磨破了金甲呢?(黄沙:戍
边时间长,长年累月在沙漠里摩爬滚打,金甲都磨破了)
还可能是怎么穿破的?
(敌人的刀剑刺穿的。说明敌人强悍,战斗艰苦)5.师:将士们面对面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更要屡战敌军。很可能就在明天,又有一次战
斗要打响,很可能又有将士被刺穿金甲,伤痕累累,甚至血流成河,也可能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沙场上戛然而止,化为累累白骨。就算这次战斗胜利了,可是敌人没有彻底消灭,边关何时才有宁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呢?是不是有人又要重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凄凉呢?
师:所以李白写道:
“汉下白登道——”
边关将士身处荒凉之地,艰苦战斗,家中的亲人又岂能不在思念他们呢?登楼远望的可能
是他们年迈的双亲,也可能是他们年幼的儿女,更可能是他们那因忧伤而青丝染霜花的妻子啊!家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边关的将士牵肠挂肚,所以张久龄写道:
“自君之出矣——”
师:妻子日渐消瘦,只能托一轮明月寄托相思之情。可是也许今夜将士们尚与亲人共望
明月寄相思,明日便已化为白骨掩蓬蒿的惨烈。战争实在是世间最残酷的事!所以陈陶写道: “誓扫匈奴不顾身——” 6.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那荒凉的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竟然是年轻的妻子梦里想念的亲人啊!我看到大家的心情很沉重,很伤感,很苦闷。大家已经进入了诗境,你是在为戍边将士悲壮的生活而痛心。可是孩子们,请不要这样低靡,边关的将士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齐读后两句——
解释诗句 理解“楼兰”
师:尽管身经百战,尽管金甲易损,戍边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从未消减,所有的豪情,所有
的气势都融进了这两句诗中——
师: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
动他们的铮铮誓言——
7.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报国的忠心)板书
师:(深情地)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8.小结:短短28个字,让们领略了绵亘千里的边塞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王昌龄留给我们的边塞诗。它激励着世代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豪情。让我们一齐来朗诵这首《从军行》(齐读)四.拓展延伸,升华悟情
战争是残酷的,是我们所有的痛恨的事。可是自古以来,天下从未真正太平过。此时此刻,仍有一些国家的人民在经受战火的折磨。
前几天的期中试卷上,曾有这样一道题,问你们对钓鱼岛事件有什么看法?我想听听你们的回答。
(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希望在和平中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但是毛主席曾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肯让步,那中国人也绝不示弱!一旦有一天战火燃起,一旦有一日,我们也踏上战场,我们的耳畔也会响起千百年来爱国将士的豪壮誓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下课篇五: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相关资料及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感悟古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古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2.喜欢阅读古诗。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对吧,你会想到哪首诗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两首诗作者都是谁呀?(王昌龄)你们知道王昌龄以《从军行》为题,一共写了几首诗吗?(7首)看来同学们预习的真不错,以前我们学的是的这组诗的第四首和第五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
二,新课.1.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古诗的世界,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第一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这首诗。2.看来,同学们真的很喜欢这首诗,真是意犹未尽。古人云,学而得法,事半功倍。我们要想深入的理解古诗,还要掌握好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都有哪些好方法呢?
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
3.是呀,一看诗题明对象,你能说说从军行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课件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在乐府诗中常见。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我们学过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就出自汉乐府,告诉我们年华易逝,要有所作为。下学期要即将学习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也是乐府诗,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若渴的情怀。4.现在,我们对诗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还要二看作者知背景,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5.字字落实——解诗意
师:读读这首诗,老师有个小要求“自由读、反复读、读准确、读通顺。”(生自由读)师:大家都很投入。读准确,读通顺了吗?谁先来试试。你没有举手,但是苏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来读读。
生:1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告诉大家哪几个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其他人有补充吗)生:更
羌 闺 学习闺字
师:这叫字字落实啊。再请一位同学,这次要求高了,不光要字字落实,还要一板一眼的。我们一起注意听。
生:2生读。
师:就是这个味道,我们一起读读出古诗的味道来。你们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师生合作读)。
师:再反过来读,记得我是怎么读的吗?(师生再合作读)。
师:孩子们,我们总是那么有默契。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6、津津有味——悟诗眼
师:就是这样,读出味道。以前我们说过,诗言情,你读后有什么感情,用一个词说说。
生:愁绪满怀、失落、孤独、忧愁、凄苦?? 师:这首诗中有哪个字体现这一点了吗?
师:圈上这三个字。(板书愁)就读这三个字。师范读。把这种感情带进去,我们再读一读
师:有那么点意思,我们不妨对比着想想,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会哀愁 吗?那是大气磅礴;读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会有这种凄凉吗?那是生机勃勃;读《从军行 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会是这种孤独吗,那是为什么读《从军行》读出的是忧愁、孤独的呢?我们在此处留个疑问?
下面静静地默读,(1)一边读一边看看插图、借助书下注释,理顺这首诗的大意。不理解的圈出来。
(2)在诗中你都看见了什么?(学生圈划)
师:有好习惯的孩子都会拿出笔圈圈画画。看着大家划的一条条线,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心得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有疑问的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一下。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按照诗的顺序一样一样地说。
生:烽火(板书烽火)师:我们最早学到烽火是在学习长城的时候。孩子们还记得烽火是做什么的吗? 生:书上注释
师:出示图片补充,西周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战争时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个烽火台什么样子呢?用诗中的话回答。
关于烽火的典故:古代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的典故。
生:城西、百尺楼
师:这座远在边塞的烽火台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生:偏僻,寂静
师:你能读出这种孤寂吗? 师:接着说从诗里还看到了什么?
生:黄昏独坐(板书黄昏)师:都说,古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带有“黄昏”这个意象的诗句。,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
驿外②断桥③边,寂寞④开无主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⑥风和雨。
他们都是在写黄昏吗?他们更是通过黄昏,在写(愁呀)
出示幻灯。
同样,王昌龄仅仅是在写黄昏吗?它是通过黄昏太烘托,渲染戍边的战士内心的(愁苦)
那海风秋是什么意思?指的仅仅是要写从青海湖方向吹来的秋风吗?(不
解释:
少年不识愁滋味⑶,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⑷。
而今识尽愁滋味⑸,欲说还休⑹。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看来,古诗词中的秋,多数都是和什么字联系在一起的?是人写海风秋,实际是 生:悲秋(板书海风秋)
师:我们说清晨和春天总是代表了希望,每说到黄昏和秋天总是感觉给人有一种
淡淡的凄凉的感觉。你看看环境的描写作用总是能渲染一种气氛。找同学读一读前两句,把我们的感情融入这幅画面中。
师:黄昏中一位戍边的战士,独自守望远方的烽火台,以备随时有信号传出。从你们的朗读中已经感受到了这位边疆战士的凄凉、孤独、和寂寞。此时作者又听见了什么加深了这种愁绪呢?
生:羌笛的声音。(板书羌笛)
师:出示幻灯:关于羌笛
师:在这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原来是吹奏的正是关山月这首曲子,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游子在叹息。(板书关山月)出示幻灯,音频。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哀愁 凄凉 悲伤 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一句吗?
师:这种离别和思念都是对谁的啊?
生:家中的亲人。
师:读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谁来?
师:师读无那,和你们读的相比哪个对啊?
生:无奈的意思,就读这两个字
师:齐读 无那金闺万里愁
7、历历在目——绘诗境
师:你无奈的是什么?你万里愁的是什么?
师:是呀,黄昏时分人们都已经开始坐在温暖的家中与妻子儿女共进晚餐了。可这位戍边的战士却独自坐在边城的城楼上,四下荒野,多么孤独,守望着西边的烽火台。正值秋天,西风吹来,凉意袭人。多么凄凉。)更何况,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那幽怨、凄苦的笛声触动了戌边将士浓厚的思乡之情。万里之外妻子无可奈何地思念着征人,那是无奈地等待,也是无望的等待,而征人呢?作者没有写他的内心,而是妻子的万里愁,这愁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同学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直到你的眼前不仅仅是文字了,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深秋时节,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