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读案例:《项链》主题考
【说明】影响阅读的因素很多,从古至今,行之有效的阅读理论也很多。研究相关理论,借鉴相关阅读经验,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项链》别解:金钱对人性的考问
【内容摘要】作为传统课文《项链》,几十年来虽然对其理解渐趋多元化,而最终中西文化的差异成为人们进一步理解的障碍。本文以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角度对嫁妆问题,舞会问题,项链的真假及赔项链等问题的解读理出了金钱对人性的考问的小说主题主线。
【关 键 词】项链
金钱
人性
嫁妆
舞会
最早《项链》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是被用来图解资本主义的腐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项链》的理解渐趋多元化。而最终中西文化的差异成为人们进一步理解的障碍。多年来,我总觉得《项链》一文的主题分析是有一条主线的。值得庆幸的是还真让给找着了。那就是金钱对人性的考问。
因而我认为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本文的分析有几个基本点和关键点:即嫁妆问题,舞会问题,项链的真假及赔项链的问题。
一、嫁妆问题
莫泊桑的《项链》首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难题。
作者为什么在首句中要用一个“也”字呢?读了下文,我们似乎可以理解。那就是作者告诉读者,“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不能结识体面人,不能像其他漂亮姑娘那样,如她的同学佛莱思节夫人嫁给有钱人家,“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这个“也”字,暗含着“美丽动人”就是一个姑娘的不小的人生资本。有这样的资本理应结识并嫁给“体面人”。可她的这一切让没有嫁妆的资产给毁了。
需要补充的是,和中国不同,欧洲姑娘出嫁是必须有嫁妆的,就是婚礼的钱也都是新娘出的。姑娘的嫁妆就是新娘以后的资产。这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就有。高老头能把自己的一切资产甚至生活费用都分给了两个女儿,不是他傻,也不是他受女儿的骗了,因为他想要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走进上流社会。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也写了当李尔王拒绝给三女儿嫁妆的时候对方就解除了婚约,这才有三女儿远嫁法国皇帝的事。
所以玛蒂尔德·卢瓦泽尔对命运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教会学校对她的熏陶,让她对上流社会是想往的。而且她是有一定资本的。因而金钱对于她来说,似乎显得格外的重要。因此说,这是面对金钱的考问,她所做的第一次回答。也可以说是世人最为常见的一种回答。当然是屈服于金钱而又不甘心。
二、舞会问题
可接着读下去,难题就又来了。
丈夫给她弄来了教育部部长的舞会请柬,为了她能顺利地参加舞会,用中国人的话说,动用了近乎一个多月的工资,做一身合适的衣服,又出主意让她借到了项链。夜会的魅力怎么就那么大呢?还有她丈夫怎么那么支持她参加教育部部长的夜会呢?
其实,在安徒生的童话《灰姑娘》里,我们应该记得灰姑娘是怎样参加王子的舞会的。现在不是还有个法国成人舞会。去年十一月是法国成人舞会二十周年纪念。那是全世界名门少女的盛会。那时的灰姑娘都想参加,现在谁又能不想往呢?作品中教育部部长的舞会那就是欧洲上流社会的盛会。本应嫁给却不能嫁给体面人,能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出出风头,也是让人难忘的。好不容易弄到一张请柬,怎么能不精心准备呢?至于丈夫的作为,那是欧洲男人的绅士作派。根本不是像有些人分析的那样,卢瓦泽尔以牺牲妻子的色象做为向上爬的梯子。当然也不能是原来传统的说法,这是玛蒂尔德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在作怪。这些西方文化习俗是我们分析作品的基础,而不是用我们东方的文化习俗来替代。当然,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只是我们在分析外来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到作品的特殊文化背景。这样做至少不会对作品形成误读。也不至于对作品的理解出现不应该的错位情况。
这应该算是面对金钱的考问,她所做的第二次回答。当然是屈服于金钱而又不甘心的一次总暴发。至此,我们只能说,玛蒂尔德·卢
瓦泽尔是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妇女形象。
三、赔项链问题
《项链》一文,虽然对卢瓦泽尔夫妇十年还债的过程没有详尽的描写,可十年后玛蒂尔德·卢瓦泽尔的形象作者还是给了我们:“像是老了。现在,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还有当她面对女朋友时的勇敢和“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这就是“项链”事件及十年的还债生活后站在我们面前的玛蒂尔德·卢瓦泽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她虚伪呢?
说到小说开始对玛蒂尔德痛苦的心理情结叙述,据我所知,在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有描写,在莫泊桑的另一篇小说《首饰》(其实是一篇与《项链》同题的小说)中都有描写。
三个主人公都想要进入上流社会,事实上三个主人公都没有能够进入,但对命运的把握各不相同。《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被金钱击跨,《首饰》中的朗丹夫人被金钱俘虏,我最欣赏的是《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卢瓦泽尔,唯独她作了金钱的主人。
所以,小说关于赔项链方面的叙述是解读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卢瓦泽尔至关重要的因素。也许是因为小说结尾的缘故,人们把关注点总是放在了小说前面玛蒂尔德·卢瓦泽尔对生活的痛苦心结的叙述上
了,而给这部分的重视反而不够。
这应该算是面对金钱的考问,她所做的第三次回答。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而立之年后对生活的认识,这才算是她对生活的真正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想要告诉我们的:摆正人与金钱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说,玛蒂尔德·卢瓦泽尔是位普通而不简单的妇女形象。
四、项链的真假问题
读这篇小说对中国读者而言,如果有的话,哪最大的误区就在这点上。其实,欧洲人买首饰,比如项链如小说中的佛莱思节夫人肯定会买三万六千法郎的,但同时也会配一挂如五百法郎的所谓假项链。平时用的都是那挂假项链。正因为这样,人们在读《首饰》时也就能理解朗丹夫人用一句假的,让丈夫多年来甚至到妻子死了都相信那一箱首饰是假的。而玛蒂尔德·卢瓦泽尔是把借的项链弄丢了,而且当时借的时候,只觉得那挂项链合体,并没有注意所借项链的真假,怎么还,还挂假吗?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在小说结尾,当佛莱思节夫人说项链是一挂假的时,对玛蒂尔德·卢瓦泽尔来说只是终于清楚了项链的真假,而不是说她一直认为项链是一挂真的到现在才知道项链是假的。所以这篇小说的结尾,从玛蒂尔德·卢瓦泽尔的角度来说,我们读者要清楚的是她艰难的选择是在十年前,从我们认识玛蒂尔德·卢瓦泽尔这一形象来说,我们在作者的提醒下从真假项链的反差中从而理解了她的宁可牺牲美貌也要这样还项链的高尚品德,是一位
普普通通又有着高尚品德的妇女形象。至于在教学中盛行的续写现象,那实在是中国读者对《项链》误解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总之,我认为如能注意到这些方面对《项链》一文的解读就会少些误读,从而对培养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少些误导。
第二篇:案例导读
案例导读
案例名称: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穷人》(第2课时)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詹天佑》(第2课时)导读教师:杨德伦(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特级教师)
【导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习惯于以“讲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近10余年来,串问串读与虚、闹、杂、偏之风充斥课堂,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耗时低效的境况。那么怎样冲破这种“魔障”,使阅读教学充分彰显学科特点,更高效呢?在阅读下面两份课例文本或观看这两节课例视频时,教师们可着重关注如下教学要领:
①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②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读书?
③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辅助读书?
④教师是怎样把指导精读与泛读整合为一?
第三篇:《项链》教学案例
《项链》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背景
1、课文内容思考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是高二教材选编的一篇文章。对于高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与经验,小说鉴赏能力已经初步具备,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然而小说中人物玛蒂尔德性格中最主要的一面——“虚荣”却使许多学生困惑,因为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虚荣”在他们看来,并不包含那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我认为阅读这篇文章既要重视研究文章呈现出的共性思想,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崭新的角度开拓更广阔的思想领域,得出属于自已的个性化感悟,从而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2、学习任务思考
本文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3、学生现状和日常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90后的学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的了解增加了,自我意识增强了,张扬个性、看重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他们的特点,对“人生的价值”“高尚的人格”之类却看得较淡,日常教学中教师空洞的说教因为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有距离,所以只是隔鞋搔痒。而本文正是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其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思考的好课例。
4、学习目标确定
上一堂《项链》延伸课。要求学生从“虚荣”谈起。安排写一篇作文:《谈虚荣》。鼓励学生放宽眼界,发现生活中的“虚荣”,加深思考,争取在文章中传达出自己的真切思想。
其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展示自我,亮出自己的思想认识现状;二是让学生通过重新审视玛蒂尔德,进一步认识过分的虚荣的危害性以及玛蒂尔德虚荣背后的纯真、坚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案例实施过程:
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文——《谈虚荣》的中心论点介绍一下,让学生先亮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学生写作实际调查:有的写应该允许自己有虚荣,因为虚荣会让自己有前行的动力;有的写虚荣其实是自尊心的表现,人难道能没有自尊吗?有个男同学写道:我非常羡慕比尔•盖茨。我也要征服世界,扬名四海,来显示自己的价值,难道我这样的虚荣心错了吗?有许多女同学写以前经常会羡慕人家的名牌衣服,发型,发现自己与玛蒂尔德有许多相似之处,发誓以后一定战胜这种可怕的虚荣心理;有的直接说虚荣心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有的同学学完本文后,能够辨证地看待这个话题:虚荣心有危害,但也有积极的一面。
教师总结并引导: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我非常的高兴。我发现同学们不会被老师牵着走,不会受教辅资料的观点束缚。我看到了同学们思维的开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便体现出不同的追求境界,我面前仿佛凸现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峰,然而这些高峰是否都值得我们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攀登呢?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围绕她性格中虚荣的一面,探讨“虚荣”这个话题。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玛蒂尔德的虚荣?造成这种思想的根源在哪里? 方法:分成正反方两组发言。
正方:玛蒂尔德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她费尽心机终于在舞会上一夜成名,于是忘乎所以,这是虚荣心的极端表现。
反方:我们不同意对方同学的看法。我们承认人人都有虚荣心,但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身处恶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最明智的做法是奋起,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环境。
正方:让我们再来看看“丢项链”这个情节。这是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折点——由顺境坠入困境。作者设计这一情节,无疑是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思想的极大讽刺。正是这项链,极度满足了她虚荣的内心,但也是这项链换来了十年的辛酸,真是让人可叹可笑。而更为可笑的是,这项链竟是假的
反方:不对!丢项链的确是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折点,最后的假项链也出人意料,但这种情节安排并非在嘲讽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相反,恰恰是在歌颂她的诚实守信的美德。
反方:再补充一点,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这不能不说是玛蒂尔德的美德所在。玛蒂尔德有着坚强的意志、持久的毅力、吃苦的精神。我想,即使在现今社会,这种“玛蒂尔德” 式的人物也不是很多见的,她身上的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提倡和赞美的。只不过,她生活在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的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她的遭遇是必然的。„„
教师小结点拨:双方同学都能紧扣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反方同学似乎理由更充分些。确实,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不安于现状,但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可喜的是,同学们的作文中展示出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当代青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我们再来看看玛蒂尔德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通大众的追求。
2玛蒂尔德和简爱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似乎都有虚荣心,她们的追求一样吗?
讨论明确: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这就使她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必然要以外表的虚华财富装扮自己以得到暂时心理满足的选择。而简爱相貌平平,她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她所追求的是个性的独立和自由,是自立于社会的获得平等、尊重的权利,惟独没有对物质利益的占有,并且立志一切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而实现。简爱显然比玛蒂尔德的人生追求高远多了。这样的不满和虚荣才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你的追求是什么。(1)有的同学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奋斗。这本质上与玛蒂尔德没有区别,是比较低级的追求,如果方式不当,可能会有不好的结局。(2)有的同学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奋斗。,所追求的利益本质是为了自己,境界虽不高,但也不必过分责难,因为在主观上,虽不可取,但在客观上并非于社会无益,而且许多人在追求个人名利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比如,我们县里的煤老板们,他们开矿是为了个人赚钱,但他们聘用工人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人的经济困难,他们赚钱多了,缴税也多了,还提高了我县的上缴税率,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着更高尚的追求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明确:历史上不满于现状的人也有很多,但他们追求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远的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蔺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近的如: 13岁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理想的周恩来;率领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让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换了新颜、让受奴役的人民做了主人、让落后挨打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毛泽东,他们追求成功不是为自己的私利和荣誉,而是为民族、国家、社会谋利,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丛飞、田世友等感动中国人物,他们虽然拥有一般人不可企及的荣誉利益,但这不是他们捐钱捐肾的宗旨,他们觉悟到的是帮助别人,敬献孝心,是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感动了人民,是人民给予了他们崇高的荣誉。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要选择正当的途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玛蒂尔德的遭遇告诉我们,人应当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结合事例谈谈。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说:“我愿做一滴水。将太阳给我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反射给他人。”这并不是一种作秀。当你看到贵州地区黑糊糊的屋顶,黑糊糊的锅时,你就会真实体会到贫穷的含义;当你看到无知的孩子睁着纯真的眼睛,不知道玻璃为何物,不知道首都在哪里时,你就会感受到知识的重要;当你看到徐本禹站在破房中,捏着粉笔头对着流鼻涕的孩子细心讲解时,你就会看到人格的魅力。我们不是太阳,但我们可以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不是徐本禹,但我们可以从徐本禹的精神中吸收奉献的力量。
人生的道路并非平坦笔直,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成功也有失败。人生中充满了矛盾。面对人生,每个人都会产生和保持带有个性色彩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呢?徐本禹是我们的榜样:人生须认真,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不能游戏人生,否则会被人生所游戏;人生当务实,大学生应以务实的态度对待人生,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将一事无成,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人生应乐观,现实生活并不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此时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如此才能冲破荆棘,战胜困难,达到成功的彼岸;人生要进取,要创造精彩的人生,就必须积极进取。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最后只会落个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结局。要让有限的人生绽放光彩,就应该只争朝夕,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教师总结:过分的虚荣要不得,但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要不断给自己确立新的目标,以激发自己不断奋进。
三、案例解决方法和实际效果
1、采用方法:自己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改正。
当今社会承认表现自我、尊重自我的行为;现代中学生最喜欢自作主张、自我表现,也最容易自以为是;现代教育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现实中,教师空洞的说教也确实尬尴,所以顺乎人心,遵循教育的规律,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解决。
2、效果。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比较中,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四、案例反思和启示:
1、强制教育是最无益的教育。
学生的思想认识确实需要提高,但强扭的瓜不甜。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喜好、特点,加以引导,使其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走向更高的台阶。
2、这是一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实践课。以“虚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这堂课中大部分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问题开动脑筋,调动积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本案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像这堂课这样,阅读文章不要只停留在研究文章的共性思想上,而应该拓宽思维,联系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个性化的感悟。
第四篇:案例式导读
1、美术是一种(A),视觉世人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中的主要感觉。
A.视觉艺术B.行为艺术C.造型艺术D.人文艺术
2、(A)是美术活动的前提,也是美术活动的源泉。
A.想象能力B.观察能力C.创造能力D.模仿能力
3、《美术课标》突出美术课程的(B),改变了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学习训练的这一错误观念,强调了美术课程素质教育的特征。
A.实用性质B.人文性质C.广泛性D.普遍性
4、《美术课标》提出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是:(B),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和注重创新精神。
A.面向部分学生 B.面向全体学生 C.关注优秀学生 D.因材施教
5、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与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 表现、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
A.观察·表现 B.综合·实践C.欣赏·评述D.欣赏·创造
6、《美术课标》强调“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也就是提倡学生在(C)的学习方式中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
A.自由B.分组C.自主、合作、探究D.独立
7、“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阶段3-4年级目标是:(D)
A.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B.以游戏等方式体验不同工具盒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C.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
D.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8、“设计应用”领域的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D)。
A.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B.尝试多种媒材,引发联想,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C.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D.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9、“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第三阶段目标是(A)。
A.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B.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C.欣赏不同时代的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画家和流派。
D.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和认识。
10、(A)是指用绘画、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
A.造型B.设计C.表现D.应用
11、(C)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A.造型B.设计C.表现D.应用
12、(B)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
A.综合与探索B.造型与表现C.设计与应用D.欣赏与评述
13、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并不是以培养大师为终极目标,而是以培养学生的(A)为目的,并且是以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接受和掌握的方式。
A.美术基本素养 B.美术创作素养 C.美术绘画素养 D.美术全面素养
14、(D)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A.教学评价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教学策略
15、《美术课标》认为,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A),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B.质性评价和教学评价
C.表现性评价和自我评价D.良性评价和标准评价
16、“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在《美术课标》中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B)的学习领域。
A.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B.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C.创作意识和应用能力D.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17、“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包括(A)两方面的学习内容。
A.设计和工艺B.创作和实践
C.设计和美化D.创作和表现
18、“设计与应用”领域注重(D)。
A.实用性、功能性B.创造性、实用性
C.独立性、实用性D.自由性、表现性
19、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课标》重点强调了:“以(A)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的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途。”
A.观察B.思考C.想象D.活动
20、第一学段(1-2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为“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用(B)的语言加以描述。”
A.他人B.自己C.老师D.家长
21、第二学段(3-4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从(D)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A.应用B.想象C.创意D.设计
22、第三学段(5-6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是:“(A)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A.理解B.描述C.表演D.掌握
23、第四学段(7-9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B)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
A.了解B.知道C.掌握D.明白
24、《美术课标》中规定第一学段的目标为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C)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A.复杂B.丰富C.简短D.明快
25、《美术课标》规定第二学段目标:“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B)与认识。”
A.思想B.感受C.思维D.认识
26、《美术课标》规定第三学段的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学家。通过(A)、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A.描述B.绘画C.写作D.口述
27、《美术课标》规定第四学段的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B)及流派。”
A.作家B.美术家C.艺术家D.文学家
28、“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A)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A.独特性B.综合性C.完整性D.开放性
29、活动主题由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境想出来。利用各种媒材,采用(A)的方式表现学生自己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表达学生的感受,从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A.造型游戏B.互动游戏C.创作游戏D.情感游戏
30、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C)。
A.演出B.展示C.表演D.表现
第五篇:《项链》教学案例
《项链》教学案例
【案例题旨】
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项链》,自问世一百多年来,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丰富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名著阅读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①理解发现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②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③认识玛蒂尔德形象以及小说的客观警示意义。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积近二十年母语学习和十余年语文专门学习经验,已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经过初中阶段十多篇小说的学习及课外小说阅读的积累,他们对小说常识已经掌握,高二(上)诗歌、散文鉴赏能力的培养,也使他们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与经验。一句话,小说鉴赏能力已经初步具备,解读文本的“语表层”基本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阅读主体对阅读欣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使主体产生阅读活动的过程性需要,让距离去调动学生。从而让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读程度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整篇小说学习以“探究—发现”为基本过程,策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第一课时,围绕学习认识小说的情节结构这一主线,安排三个教学层次:
一、复述故事,识曲折;
二、深究伏应,识合理;
三、假设情节,识必然。
第二课时,学习认识小说三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并认识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主题,分两个层次推进教学:
一、在认识性格与情节关系的基础上,读议1—6节人物心理描写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及其产生根源,从而认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二、讨论主人公性格及其复杂性,认识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根据预习作业,教师请同学分别复述小说情节并逐一由同学进行了评议后,就开始了交谈:课前读课文,小说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说情节的、人物的、启示的„„不管怎么说,一般都能感受到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很自然便转入了对情节安排是否“合理”这一问题的探究。
片段一:
师:小说情节非常曲折,但小说仅有曲折是不够的,或者说仅有出人意料是不够的。一篇优秀小说的情节除了让人觉得“意料之外”,更要能够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我们来研究一下,小说情节的安排哪些地方在“情理之中”。“项链是假的”合乎情理吗?
(学生自读研讨,找“假”的依据)生(1):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她朋友很快地借给了她,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项链有可能是假的。
师:如果是很要好的朋友,爽快地借不是很正常吗? 生(2):她们的关系并不是真好,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说了不满的话,说明关系并不好。师:对,这就比较合理了,关系并不好,却慷慨允诺,就有可能“假”。其他还有吗? 生(3):她们去珠宝店,老板说只卖出装项链的盒子,没卖出项链。这就是说佛来思节夫人有可能为装假项链去买了个盒子。
生(4):当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没有看,说明项链并不重要,就有可能是假的。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片刻冷场)我想问一位女同学,你有项链吗?(生答:有)假如有一挂真项链,一挂假项链放在你面前,你能分辨项链的真假吗?
生(5):我想不能。(师插:为什么?)有些假项链可以做得非常象,非常真,根本看不出来。
师:有项链的同学尚且不能分辨真假,更何况没项链的玛蒂尔德,如何能识别真假呢?因此,没有项链不辨真假,也为项链是“假的”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依据。总结起来:主人公没有项链不识真假;珠宝店老板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她的朋友借时“慷概允诺”,还时“不屑一顾”„„。这些都为项链是假的提供了可能。这些内容,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注意到?(众答:没有)。为什么没注意到呢?
生(6):是只注意大的故事情节而没有意识到这些细节。
师:只注意情节的发展,还有吗?(众思考片刻)还有一点是作家写得非常隐蔽,灰草蛇线不易看清楚。这就是小说中伏笔所起的作用。(打投影片)清代文学评论家毛宗岗说:“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弈者,下一闲著于数十著之前,而其应在数十著之后。文章叙事之法,亦就是已。”例如珠宝店老板的话,开始时我们以为仅仅是交代了项链不是从这个店里买的这个事实,根本不会去想还会有这样的作用,这确是小说的精妙之所在。
经历了一番思考探究,再让学生发现“丢项链”的合理性,自然是小菜一碟。对“合理性”的认识任务已经完成,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研究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片段二:
师:我们能否假设一下,在项链已经丢了,又找不到的情况下,情节如何发展才能使主人公幸免于悲?
生(1):她当时向佛来思节夫人说清楚,即使要赔的话也只需付出五百法郎。
生(2):她丢了项链之后,她不可能知道项链是假的,而且她不可能对朋友说,也不可能对别人说,一个穷人赔也赔不起,所以我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众笑)
生(3):或许这个方法不太道德,但我想可用一串假项链去赔她。(众笑)
生(4):玛蒂尔德拥有美丽动人的外貌,她可以去找一个有钱的男友,用男友的钱去买,去赔项链。(众大笑)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确实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出乎意料的情节构想所产生的愉悦中。
教师又追问:“这几种假设在小说中的玛蒂尔德身上有存在的可能吗?”随着种种设想的一一否定,一个“文学原理”终于被学生发现:小说情节是为人物思想性格所写。只要人物性格没有变,不仅“丢项链”是必然,“赔项链”也是必然。至此,学生对小说情节曲折、合理、必然的认识全部完成。
第二教时,师生共同读议并概括心理描写部分的内容,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与影响后,便转入对小说主人公性格的认识。
片段三: 师: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有没有变化?请大家以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为依据进行理解分析。要能独立思考,并且不给人物贴标签。(生阅读思考)生(1):我认为玛蒂尔德的性格基本没有变,经历了十年辛劳还清债务后,她有时还想起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倾倒的那个夜晚,说明她虚荣心基本没变。
生(2):我认为她的性格变了,因为十年前她梦想过高雅奢华的生活,她从没有想过自己劳动是应该的,但十年的艰辛使她懂得了穷人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她看清楚自己应该干杂事粗活,这对她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转变。
生(3):她的性格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众笑)当初她有很强的虚荣心,觉得自己应当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来失了项链之后,经过偿还债务的奋斗,她整个人回到现实中,说明她变了。但有时她还要回想,那是存在虚荣的一面,她没变。
生(4):课文中写她回忆那个晚上的情形,但这并不能说她性格没有改变。对她这是美好的回忆,只是更清楚地看到人生变幻无常,小说并没有写她还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在这里可以看出,她已经悟出了人生的一点点哲理。(众笑)生(5):我觉得小说并没有很注重关于玛蒂尔德性格前后的变化,小说只是在最后揭示项链至多值五百法郎。小说构思非常精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不同的结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玛蒂尔德性格没有变,她会为此打官司,夺回项链,又开始过奢华生活;如果说她性格变了,她或许会从这个教训里悟到一点点什么人生哲理,她或许会要回项链,但她不会浪费辛苦挣来的钱,她会以自己痛苦的经历来教育人们,不要有过多的虚荣心。小说并没有注重人物性格到底有没有变,它只是说了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想揭示社会的丑陋现象而已。
师:好。我觉得这位同学能独立思考,而且发言的语言组织特别好。先是观点,再分析,再归结,这个思想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论证过程,说得非常好,我们给予掌声鼓励好不好?(掌声)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意见吗?
生(6):小说其实很明白地告诉我们玛蒂尔德性格自始至终没变。
她后来在工作之余还要梦想,还要回想那个舞会,梦想再有这样一个舞会来表现她的高贵与大方,课文写她成了粗壮耐劳的妇女,完全是为遭遇所逼迫,而不是她性格的改变。
生(7):我觉得她的性格前后有了变化。
丢项链去赔时她不愿告诉真相是虚荣心所致;到后来,她在公园里散步时碰上了女友,如果还有虚荣心的话她是不会主动去招呼朋友的,可她不仅上去招呼还告诉了事情的原委,这说明她性格变了。
生(8):我认为玛蒂尔德性格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课文中写道:“当然一定得去。”这也是虚荣心的一个反映,因为还清了才去。而作者为了揭示一个追求享乐,奢华生活的妇女从梦幻里结实地摔了下来,小说最后揭示项链是假的是讽刺她虚荣心的破灭。如果玛蒂尔德性格是改变的话,小说再用这样的结尾,对她未免太残忍了。(众笑)。
生(9):我认为她的性格是变了。文章开头写她是“狂乱的梦想”,后来的是“美丽的回忆”,回忆一个夜晚,而这个晚上的确是她经历过的,所以说她的性格是变了。
生(10):我补充一点,玛蒂尔德说:“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吗!„„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这话能说出口,说明她的性格变了。
唇枪舌战硝烟正浓,时间已经不多,教师不得不煞尾:“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结论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小说人物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师以平等的身份阐述自己的一家之说后,小结道:“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以为只要以小说本身为依据,能自圆其说都应当认可。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现有的答案,给文章贴标签。我们这个年龄,应当不迷信、不盲从,而要根据语言文字独立思考。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是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本文以“项链”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安排本身也是一挂精巧的项链。还有这挂项链在别的贵妇人身上是美丽的装饰品,可在玛蒂尔德身上却成了人生的锁链,这是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客观上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必须不断地跟自身弱点作斗争;否则,将会会出惨重的代价。”
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对人物命运,对小说主题的深深思考之中,小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自我。
【案例后记】
《项链》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两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此其一。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阅读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此其二。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此其三。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观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立人为主旨,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因而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对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认识,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阅读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阅读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阅读。与课外阅读不同,课堂阅读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教”的正确定位在于策动学、引导学、促成学。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阅读,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小说的情节发展是由人物性格所决定的”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传授定论的方式,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事实素材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接受知识的阅读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小说中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在讨论“玛蒂尔德的性格是变还是不变”的问题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见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够思考,善于思考,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拔,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