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5 08: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

14.论友谊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随笔这一文体,品味、把握课文简约隽永的“格言体”风格。过程与方法:研读讨论,诵读品味,迁移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培根的友谊观,体会培根随笔简约隽永的“格言体”风格。学习难点: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丰富内涵。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古代“高山流水”的故事吧。春秋时期有位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他是出色的音乐家,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樵夫钟子期。有一次俞伯牙在江边巧遇钟子期,俞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美哉,巍巍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美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十分投缘,结为兄弟,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并弃官到江边侍奉钟子期的父母,说:“子期即吾,吾即子期。”这个故事说明了知音难觅,友谊珍贵。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名篇佳作不计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培根的随笔《论友谊》。

二、简介随笔这种文体。

随笔(随感):指一种针对生活现象,有感而发,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篇幅短小,题材广泛,意到笔随,自由灵活。

三、请学生谈谈培根及其随笔。

教师补充: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随笔是英国散文随笔的滥觞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思想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大都系劝世箴言式的短文,对世态人情剖析入微,影响颇大。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和深度,它“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培根论人生》是他的著名的随笔集,该书选取了培根26篇写作优美的文章,包括《论真理》、1 《论天性》、《论友谊》等。在书中,他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语言凝练、隽永,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启人深思,发人深省。《培根论人生》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四、学生研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述友谊的,友谊对人有什么作用? 五.培根的随笔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品味文中 简约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六.

1、研讨课文内容(1)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2)本文的论证思路。(3)全文的论证手法。

七.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①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蒋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台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②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③当人把-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④友谊时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时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1.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丁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四.调剂感情(感情)增进智慧(智慧)友谊的作用

健全心灵(品行)提出忠告有益事业(事业)拓展事务(生命)五.学生可能会找出:

1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用两个假设复句分别说明了友谊的奇特作用是能够让人分享快乐、分解忧愁,非常简练而富有哲理。

2、友谊对于人生,真象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巧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友谊对于人生的作用:丰富生活,增强力量。

3、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并且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友谊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用。语言生动优美。

4、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用比较的手法说明了朋友间的思想交流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用。

5、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道出了“思想需要交锋,才能更加锐利敏捷”的道理。

6、一个人自身所发生的理智之光,是往往受到感情、习惯、偏见的影响而不那么明亮的。Δ隐含意义:需要借助朋友的逆耳忠言来克服因感情、习惯、偏见的影响而带来的思想上的偏差。最好的忠告只能来自诚实而公正的友人。

△强调了要选择诚实而公正的友人方能获得最好的忠告。

7、一个好朋友实际上可以使你获得又一次生命。△从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重要作用。

六.(1)中心论点是“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2)作者从各个角度,分层论述。首先,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如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其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心灵健全,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事业进步。这一层意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意识不到,所以放在第二层。再次,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做完的事业,好朋友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这是从一个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使友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层。作为好朋友还可以全然不计较自己的情颜面实事求是地帮你出面主持公道。

(3)全文的论证手法。

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谊的神奇作用。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露,让人的思想显现。

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让人智慧闪现。

作者还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虽然照了镜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个引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得模糊。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引方法。

比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1.引用论证(或“道埋论证”),比喻论证

2.中心论点: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主要分论点:友谊能能够调和人的感情,友谊能够增进人的智慧。

3.“繁华”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丰富,“抄漠”喻指缺失友情的社会。没有友情的社会尽管物质是丰富的,但是精神(或“情感”)是匮乏的。

第二篇: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长春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这种文学样式。

2、了解培根随笔的两个特色:世界书、简约体。

二、教学重点:

体会培根随笔那种居高临下的大气。

三、教学难点:

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设计

培根的随笔很有特色,可以通过熟读来体味立意之深刻,磅礴大气,充满睿智,语言亦简约隽永。在理解课文内容、意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写本文的结构提

纲,进而理清文脉,把握内容,深入理解本文运用喻证法、引证法、例证法

等多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然后进行拓展性训练,用比喻

句或因果论证写两组语言文字来赞叹“友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只有野兽或神灵才不需要友谊,你我不是野兽或不是神灵,自然怕孤独,自然需要友谊。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简介随笔

所谓随笔,是指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为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培根的随笔除了有一般随笔的特色,更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

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二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

(三)、研读新课:

1、研讨课文内容

(1)、作者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里的“繁华”与“

沙漠”似乎极不协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繁华”给人以兴旺热闹感,为动态;“沙漠”给人以孤寂枯燥感,为静态。用

动态描写静态,更加形象生动新颖,更加突出了友情存在的作用。

(2)、朋友的作用在课文中随处可见,你认为其中哪些方面比较重要,为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调剂人的感情,二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

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

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3)、课文中提到友谊的作用有哪些?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友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诸如得到疏导,得到忠告,是人的第二个“我”等等。

但是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也是在品行修养、工作事业上

志同道合的。

讨论明确:

(1)、中心论点是“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

(2)、作者从各个角度,分层论述。

首先,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如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其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心灵健全,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事业进步。这一层意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意识不到,所以放在第二层。

再次,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做完的事业,好朋友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这是从一个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使友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层。作为好朋友还可以全然不计较自己的情颜面实事求是地帮你出面主持公道。

(3)、全文的论证手法。

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谊的神奇作用。

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露,让人的思想显现。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让人智慧闪现。

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虽然照了镜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个引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得模糊。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的引方法。比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2、培根随笔的特点

(1)、世界书。培根的随笔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而作;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了一切时代。培根随笔一是充满智慧,二是在说理中有着一种很强的逻辑说服力量。

(2)、简约。格言警句、广征博引。

(四)、拓展积累

友谊名言

1、先人而后己。——《礼记》

2、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后汉书•宋弘传》

5、居必择乡,游必择士。——《荀子》

6、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诗外传》

7、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程颢

8、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

9、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10、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半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个忧愁。——培根

11、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图

1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得,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变与之化矣。——孔子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

15、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丁谚语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7、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18、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19、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德

20、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罗曼•罗兰

21、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会永远记得。

友谊经典事例

1、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的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2、管鲍之交: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管宁割席: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4、朋友比状元重要: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白敏中在青年时,与疏言洒脱的贺拔甚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王起欣赏白敏中的才学,想取他为状元,但不满意于他与贺的交往。于是派人带信给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于是就拒绝贺的来信,但是事后他又后悔了,就跑出去追贺将事情告诉了他,然后说:“状元有什么了不起,难道比朋友更重要吗!”两人于是开怀畅饮,王起知道后,反而一起录取了他俩。

5、真假朋友:明代学者苏竣在《鸡鸣偶记》中,对真正朋友还是虚假朋友作了区分。他指出,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

6、忘年之交:近代著名文学家、反清志士章太炎与著名爱国者、《革命军》作者邹容,年龄相差16岁,但因志趣相投,两人结成忘年交。邹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国,在上海拜访章太炎,两人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因为鼓动革命,章太炎被逮捕,邹容却为了承担责任,主动投案。后迫害至死,章太炎为其修坟,亲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对亡友的深挚悼念。

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8、最神圣的东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认为:“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的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之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9、生命的一半: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歌德便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帮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地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10、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五)、教学反思:友谊是人与人应当相互的、诚挚的建立在心灵相通相知基础上的友情、情谊。要认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小人之交是利用,君子之交才是能同生死共患难。友谊需要双方的付出,一味的索取最终会导致友谊破裂。友谊不是一味的认同,有时它需要真诚的批评。友谊是双方的互相理解与支持,要同甘苦,共难患!

六、布置作业。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12 出师表导学案 长春版1

12.出师表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该受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10.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11.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12.文中的“先汉”指的是_________,后汉指的是___________。13.“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14.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参考答案

1.略。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3.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

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5.纳谏、法治、用人。

6.“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7.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8.忠心、品德、才能。

9.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10.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11.贞良死节之臣

12.西汉,东汉

13.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14.臧 否;刑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等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10 现代诗歌两首教案 长春版1

4.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境的坚强精神,培养学生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中内涵丰富的意象。培养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3.学习重点

1、理解诗中意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难点

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设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

4、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及朦胧诗

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 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 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 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 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 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 1 译成多 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积累字词

(1)注音: 干瘪(biě)驳船(bó)蜗 行(wō)胚芽(pēi)迷惘(wāng)隧洞(suì)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

a)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b)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4、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其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了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

赏析示例: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5、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不能对调 那样 就破坏了诗歌意境的协调完整。

6、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设计说明:设计开放性话题,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可以认为“鲜花”与“紫葡萄”不相称、不协调,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认为有内在的联系,“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糅合了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作者当时手抄的作品被别人据为己有。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 朗读注意事项:

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

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

二、语句分析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表达什么效果?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三.妙手续写

(1)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教师示例,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2)选写句子: 我是失修的路基,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撑起你沉重而又迟缓的脚步。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荡涤你饱经风霜的苦楚。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萌发你冰封已久的生命力量。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待你在裁判的哨声中飞跑。教学反思:没有介绍作者的其他著名作品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贝多芬传教案 长春版1

17.贝多芬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序”,初步掌握“序”的内容。

2、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理解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再解读课文

2.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截取”的《命运》交响曲。

这种婉转低回、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可能很多同学听出来了,正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

贝多芬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也许意味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也许意味着失聪的双耳,顽强的创作;也许意味着天才临幸,才华横溢。然而,我们同学可知道,贝多芬一生遭遇了多少苦痛与挫折,他又是怎样走过这痛苦而艰难的一生,今天,借着这样一个学习机会,通过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共同走进他的音乐王国,探讨他的精神世界。

二、作者、译者

1、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擅长写传记,代表作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值得强调的是,这位文坛巨匠,与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有过接触,像歌德、巴尔扎克、雨果、斯宾诺莎,但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还当属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他从大学开始接触

贝多芬,直到生命的终了始终在研究贝多芬,可以说,他对于贝多芬是崇拜有加的,因 此,在作品当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鲜血来完成对贝多芬人物的塑造,正像他伟大的作 品《约翰克里斯朵夫》能够帮他得到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其中的人物形象 恰恰有贝多芬的影子。

2、译者:傅雷

凡是著名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应该是世界人民共享的,来了解一下将它带到中国的傅雷先生。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曾留学法国,学习文艺理论及艺术史。翻译的罗曼罗兰和巴尔扎克作品都是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另外,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傅雷家书》也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傅雷曾动情地说:“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最大影响的是贝多芬。”

那么,同学们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世界文坛的大文豪完成这样的作品,接下来的时间,我想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究竟贝多芬身上有怎样的精神魅力?

三、积累字词

1.给下列划线的句子注音 铁砧 汲取 戕害 吹嘘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______,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 ______,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______,内心为之______. A.磨折 锻炼 戕害 碎裂 B.锻炼 磨折 碎裂 戕害 C.戕害 磨折 锻炼 碎裂 D.碎裂 戕害 磨折 锻炼 四.理解文章的内容

1、划分一下层次,把握内容。1)英雄是靠心灵伟大 2)首席给予贝多芬 3)于是我们鼓起信仰

2、理解句子的含义

1)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2)成败有甚么相干?主要是伟大,而非显得伟大。3)啊,人啊,你当自助!

参考答案

1.我认为只有心灵具有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才伟大,才能称为英雄。

2.在时间面前,成败并不重要,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只有具有崇高精神的人才能永存,才是真正的伟大。

3.在困难面前,要经过长时间的顽强的斗争和努力,克服困难。五.介绍序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 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序是著作的判词,又是读者的导向,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著作的情况和价值。

本文提到的许多英雄,贝多芬只是其中的一位。在内容上介绍了传记的创作意图。本文是《名人传》的总序 六.总结

贝多芬可以说是一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勇敢坚强。像贝多芬这样的英雄受了很多困难,仍然乐观,执着,我们还有很么理由夸大我们的痛苦?只有不幸才能成就伟大,在不幸面前,要顽强的斗争,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

七.延伸拓展

每个人都希望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应学会面

对厄运百折不挠。我想这是贝多芬的精神魅力所在,这也正是作者、译者想传达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1.借以上人物事迹和以下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但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精彩。”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培根说:“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的。”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美国盲聋哑女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鼓起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学习贝多芬大无畏的精神。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论友谊学案 长春版1(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教学案[五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教学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 《变色龙》这篇小说作者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片断场面作为素材,经过提炼加工,用极其幽默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2

    九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2 课内精读我练 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

    七年级语文下册3《黄河颂》导学案长春版

    6 黄河颂 【预习指导】 一、预习要求: (一)初读诗歌,积累基础: 1.试读诗歌,圈点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给生字正音,解释词语。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二)有感情再读诗歌,探究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8《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长春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1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1 课时: 2 总课时: 【复习目标】 1、训练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正确拼读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2、辨析常见的多音字; 3、纠正地方方言中不符合汉语......

    一年级语文下册 农贸市场 1教案 长春版

    农贸市场 教材简析:本课是情境识字课,图上描绘的画面十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热闹、繁荣的集市情景。商贩们在热情地叫卖,许多人在精心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画......

    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井 1教案 长春版

    《古井》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重点理解“哺育”和“络绎不绝”的意思。 2.能力目标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门提供泉......

    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至九年级下.1

    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至九年级下 浓 缩 版 对 联 讲 语 堂 文 传 反 播 映 智 生 慧 活 编者单位:长春八十五中学 编者姓名: 何允江 指导者姓名:邵亚杰 七年级上册 一、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