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我们一家刚到北京的时候,住的地方离海淀图书城很近,每当天气特别冷或特别热的时候,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便到图书城的书店里去看书。
先生总去昊海楼找他喜欢的书,我和女儿去得最多的是“希望少儿书店”。那是一个专卖儿童书的书店,门面不大,卖的书却很专业,老板也非常细心,在店里放了一些小凳子,来店里的小朋友可以坐下来读书。女儿那时候不识字,是要我给她讲的。所以,每次一进那个书店,我和女儿就找几本书,然后选一个角落坐下来,我轻声地给她讲,她静静地听。就这样,许多个周末,我们就在书店度过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老板的模样还非常清晰,对于我们这些到他店里“蹭”书看的人,他从来没有微词,临走的时候还会和善地跟我们道别。
那是一段很特别的经历,生活条件虽然恶劣,但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苦,一家人在一起,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而且其乐融融。正是当时的恶劣条件促使我们去书店躲避寒暑,这对于女儿从小就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功不可没。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自身珍贵的资源,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只要努力,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活得很精彩。
后来,女儿上了小学,我们的条件慢慢好转了,也从小平房搬到了清华校园里一个两居室的楼房了,家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不过,周末去书店看书已经成了我家的习惯,时不时地我们还会带女儿去图书城。我们母女去的最多的还是那个少儿书店,她依然还会坐在小凳上看一会她喜欢的书,不过这时的她已经能自己读书,不用妈妈给她讲了,我们每次他会买几本女儿喜欢的书。那个老板依然很和善,临走时还会说:“欢迎再来!”
因为对这个小书店的感情,女儿小学时候所读的书,只要那里能买到,我都从那里买,而且还会推荐朋友去那里。
女儿喜欢到书店看书,因为书店的图书种类更加齐全,书香的氛围更加浓郁。更何况小孩子看的书一般都很薄,女儿一会就能翻完一本,就可以再拿一本接着看,如果专注一点,女儿一上午就就读好几本书。家里买的书再多,也不可能多过书店,而且在书店,每个人都在看书,小孩子很容易就受到感染,因此在书店里看书,许多孩子都会流连忘返。
女儿读四年级时的一个周末,我跟一个朋友要去西单办事,就带着女儿和她的儿子,把两个小家伙放到西单图书大厦的少儿图书区,告诉他们在那里看会儿书,我们办完事再回来找他们。当我们俩办完事到图书大厦找孩子们的时候,看到两个孩子席地而坐,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读。他们的身边,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像他们一样,有的人面前竟然堆了好几本,看样子是要大干一场了。几个工作人员穿梭在孩子们的中间,悉心地整理着这些小家伙们弄乱的书架。
北京的书店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进书店后可以随便看书,看多长时间无所谓,买不买也无所谓。这无疑给孩子们提供了便利,有些家长在假期没时间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到书店,有的孩子一呆就是一天,可以读到不少好书,学到不少知识。
与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相比,书的吸引力可能没有那么强,但是电视和电脑却不能取代书籍。电视节目声画并茂,感受直观,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电视有一个缺陷,就是孩子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很有限。
至于电脑游戏,它的角色设计多采用卡通形象并赋予角色超能力,这些卡通形象因为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很吸引孩子。另外,电脑游戏的过关、升级、奖励等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可是电脑游戏玩多了,一是对孩子的视力影响很大,二是长久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会让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限制。
有的家长朋友觉得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中也有许多知识可供孩子学习,于是在孩子课余时间,让孩子长时间地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有一种说法,把电视或者电脑称为“电子保姆”,我觉得非常贴切,在“电子保姆”的“照顾”下,孩子确实很“乖”,但却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有的孩子看电视多了就会目光呆滞、思维迟钝,而不愿意写作业,也有的孩子网络成瘾,等等。鉴于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的局限性,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适可而止,比如每天给孩子限定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时间到了就要及时制止。
相对来说,读书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外活动方式。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提升写作,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孩子在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换成图画和影像,这种转化实际就是一种再创造。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孩子在专注于一本书的时候,是可以废寝忘食的,而且会对书中情节不自觉地进行记忆。也就是说,整个读书环节,孩子锻炼了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书海无涯,书的种类繁多,知识能量丰富,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能更好地满足好奇心,书店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读书场所。
对于那些工作非常忙碌、无暇照顾孩子的家长来说,与其假期里把孩子锁在家里,让他上网或者看电视,不如把他送到环境好一点的书店。我相信,到了书店,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被吸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引导,不如在这时候让他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将会让他受益终生。
第二篇:激发宝宝想象力亲子游戏
激发宝宝想象力亲子游戏
我们常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激发宝贝的想象力,而最值得提倡的方法就是通过游戏了。今天 为大家带来了激发宝贝想象力的亲子游戏,一起来看看吧!激发宝宝想象力的亲子游戏
1、自制望远镜
准备一张纸,教宝宝将纸卷成圆筒状,当望远镜。然后,教宝宝拿着自制的“望远镜”环视周围的物体。
效果:由于有部分视野被遮住,所以宝宝会对遮挡部位进行想象,这种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
2、按节拍做律动
给宝宝播放童谣的录音,让他随着节拍做律动。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律动,也可以跟随录音哼唱。
效果: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感,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
3、敲水杯
准备几个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后,让宝宝拿筷子去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效果: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声音的强弱关系,提高听觉的敏锐性。
4、剪纸
给宝宝准备一些纸和一把安全剪子,让他随意地剪。开始时,你要先教宝宝拿剪子的正确方法。当宝宝剪出不同形状的时候,可以让他说一说,剪得像什么。
效果:剪纸不仅可以增强宝宝手部的力量,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且,宝宝可以随着纸的形状的不断改变,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所以对想象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认日期和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建立日期和时间的概念。比如,和宝宝说:“今天是6月1日,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昨天,妈妈带宝宝去动物园了;明天,咱们要去看爷爷、奶奶……”
效果:在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宝宝需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
6、看画册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画册,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在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或者讲那些能够联想到的事情。比如,看到画册中的老虎,可以让宝宝说一说,老虎怎么叫,那天去动物园,宝宝看到老虎了吗…… 效果: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看画册,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亲子感情。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亲子游戏 1,家具的对话
每一个家庭中都会有很多家具,桌子椅子沙发床等等。家具有没有自己的感受呢?让孩子来告诉你吧。比如说,当我们把热烫的食物随意的放在桌子上,这时候,桌子就会开始说话,“嘿,大碗,走开。你把我的身体烫痛了。”大碗说,“不是我的错呀,主人忘记拿隔热垫了。”隔热垫说,“我马上就来,我会保护你们的。”让孩子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件家具,父母扮演其它两件家具,进行家具间的对话,把日常生活更形象的表达出来。这个游戏还可以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哦。
2,父母与孩子角色对换
谁说我们只能是父母,谁说孩子只能是孩子。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孩子,孩子也可以是照顾父母的那一个人。玩一玩孩子是父母的游戏吧,让孩子照顾我们一下,他可以体会做父母的心情,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作为孩子的想法。比如说,扮演父母的孩子会学着大人的样子说,“现在你要去做功课,没有做完就不能吃饭。”扮演孩子的父母说模仿孩子平日的习惯说,“可是我想先看电视。”假父母说,“不行,现在是吃饭时间。”假孩子说,“我不想吃,我要看电视。”“那就饿肚子吧。”这样的对话在日常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表演之后,你还会这么和孩子说话吗?孩子还会这么和你说话吗?试试吧。
3,植物的表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树是什么样子,如果我是树会怎么样?和孩子一起玩起这个扮演植物的游戏。我们的手会变成树枝,我们的 毯子会挤到头上变成了树叶,我们要喝水的时候,必须求助他人的帮忙,我们要呆呆的站立不动,除非,有风吹,还要随着风的方向摇摆。让孩子观察树,然后自己找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棵树,做一些树会有的动作,尽情的开发想象力创造出别出心裁的树。
4,小动物的吃饭时间
青蛙是怎么吃饭的,是伸出舌头捕捉食物然后吞下去。蚯蚓是怎么吃饭?扭动着身体咀嚼着垃圾。兔子是怎么吃饭的?一蹦一跳的抓着胡萝卜啃。每一个小动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吃饭。让孩子学学小动物的吃饭方法,想象一下怎么样才能吃得更加的绘声绘色。
5,家中旅行记
小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现在旅行正是旺盛期,小朋友也可以玩玩家中旅行记。自己收拾行李,用凳子等家具组成汽车,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带着我们去旅行。他或许是司机,或许是船长更是旅行者。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手工制作。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做成小手工。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跟孩子玩游戏。比如很简单。把家里的地板标上不同颜色的数字。告诉孩子你要跳到哪个颜色里。
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给孩子安排他能力范围内的一些家务。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经验积累,丰富自己的想法。睡前故事。这个故事,不一定要拿着绘本,或者故事说来讲。家长可以自己凭空编造一个故事。让孩子这样想象那个画面。反过来,也可以让孩子给家长讲故事。
多听孩子说。当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家长要多留心听,时时关注孩子有什么想法。家长可以从旁协助孩子。肯定孩子的想法,哪怕是天马行空。
多孩子出去玩。去亲近大自然,多看,他所看过的风景。都会成为他成长的养分。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多带孩子看看画画,鼓励孩子画画。
第三篇:什么扼杀孩子想象力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是创造美好卓越人生的原动力。缺乏想象力,人的一生将被桎梏在现实与功利的狭小空间内。尤其孩子,想象力与生俱来,如果父母常在有意无意中向孩子传达成人式思维,用抽象概念和程式化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那他们将失去很多创造神话的机会。
替孩子做事。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阻止孩子探索。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好奇。
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孩子有可能想买一个比房子还大的汽车,想登着梯子爬到月亮上,面对这些离奇想法,有的父母会纠正甚至喝止。其实这时候,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想象,来个“头脑风暴”,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父母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制止孩子特立独行。非要戴着小仙子的翅膀去幼儿园,每时每刻甚至睡觉都要戴着超人眼罩……孩子怪异的装饰和举动,常常招来父母的反对。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只是他们还没玩够。父母以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孩子,可能会压抑他们,影响个性的释放和发展。
害怕孩子受挫。当孩子想把想象付诸实践时,还要有自我激励、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败体验对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励他试试,如果因为怕孩子失败而阻止,那纵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会越来越偏离实际。
过早智力开发。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而许多早期智力开发活动,如背诗、认字、画简笔画等模仿形式,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第四篇: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想象力
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想象力
【摘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在绘画方面的想象力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采取在日常活动中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办法,同时让幼儿在故事情节、音乐舞蹈、游戏活动等方面不断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后在绘画活动和评价活动再次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表现和发挥。
【关键词】 想象力绘画幼儿
【正文】
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乱涂乱画,他们以此作为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诸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以往都是“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创新型的教学理念遵从幼儿身心特点的发展,鼓励幼儿在绘画中敢于写实,富于想象,让幼儿敢于表现他们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注重培养幼儿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对培养幼儿以后的艺术表现力,发展智能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经常让幼儿画一些主题画和意愿画,这样幼儿就能无拘无束地不断构思,创造出新的形象。
既然幼儿喜欢自由作画,是不是就能完全将脑中的记忆都跃然纸上呢?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意愿画的教学时,我们还是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乏想象的主题和情节;纯粹“自由”画,对其作品的主题内容难以自圆其说;思维不够大胆,有局限性,或缺乏思考想象的能力,只会模仿他人,没有自我创新意识。
“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是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如何激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成了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时代才不断前进。绘画是锻炼、培养幼儿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在绘画中更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呢?如何激发幼儿记忆中的印象和生活经验呢?
在十年的绘画教学工作中,我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扩大幼儿视野,丰富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探索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想象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
我们知道,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它首先是由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然后动手进行表现。我在绘画教学中,注意丰富幼儿的表象知识,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把平时所看到的最感人的印象画出来。因为,只有让孩子的头脑里储存更多的印象和认识,才能在笔底下有美好的、充满热情的表现。
为了当好幼儿想象力的引导者,我以“生活即课程,一日活动即课程”为基本的教学理念,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比如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那是甜甜的棉花糖啊!”还有
一个小朋友也叫起来:“我喜欢那条长长的白云,可以给妈妈做围巾。”我抬头望去,可不,那团团白云蓬松轻柔,多像一块棉花糖!那流云又宛如丝绸飘飘,真美啊!趁此机会,我又引导幼儿继续观察白云,于是小白兔来了,小绵羊来了,连绵的雪山也出现了„„由此,以后在画风景画的时候,我明显地发现,画中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像小动物,有的随风而动,动感、童趣兼备。
二、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都无可厚非。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草是绿的。这样不但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还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方法很多,我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1)故事接龙,让幼儿续编故事情节,或在幼儿观看趣味的动画片时,有意将画面定格,让幼儿猜一猜、想一想接下来会怎样。如在讲述“七色花”这个童话故事时,我就将故事的结局交给幼儿去完成,让孩子们想想“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会怎么样,然后鼓励他们画下自己故事。幼儿对神奇的“七色花”非常好奇,充分展开想象,画面内容都各有各的特色,有画自己和爸爸妈妈坐火箭上月亮的,有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像鱼一样在海底玩游戏的„„
(2)欣赏音乐和歌曲,在音乐的旋律中展开想象,在优美的歌词中寻找意境。音乐虽然是无形的,但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却可以在音乐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情感宣泄。引导幼儿从音乐中“看到”美好事物,并用画面将“看到”的事物描绘出来,这就需要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旋律,需要老师用表情和语言去引导和帮助幼儿,帮助幼儿在欣赏时“看到”色彩和画面。比如:当我播放一段“蝴蝶找花”的乐曲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春天真美,我好像看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好漂亮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或兴奋愉快,或轻松舒缓,想象力也得到尽情的发挥。
(3)舞蹈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手段之一。通过对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比如:我在教幼儿画“柳树姑娘”这幅水墨画时,就让幼儿先欣赏这首歌曲,然后用优美的舞蹈帮助幼儿“看到”了柳树的柔美,幼儿在挥毫泼墨时,不光色彩明丽,画出来的柳树枝条柔媚,仿佛飘然欲飞的仙女的长发和衣裙。
(4)游戏和玩具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蚂蚁运粮”的游戏中,你瞧,那弓着身子,背着一袋袋“粮食”的小“蚂蚁”是不是在准备过冬的粮食呢!此时,我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回忆起大家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的情景了。
玩具是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它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宝宝不哭,妈妈抱抱,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带你去医院啊„„”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经常开展这样的自主的创新型游戏活动,可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以后的绘画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内容。
三、善于引导和唤醒幼儿的思维和情感
美术活动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完全激发幼儿的绘画创作欲望,能否让幼儿在绘画中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导入过程是关键的一步。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一定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其能投入到
情境之中,让其思绪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或情境表演而展开思维,让故事、儿歌这些语言和表情在幼儿的脑海里形成线条、色彩、情节„„从模糊杂乱变得清晰,从不知所措转变为兴致盎然。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如“匹诺曹上学记”,在我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时,我就有意识地将匹诺曹的模样描述得很仔细,尤其是他的木偶特征和奇怪的鼻子,于是,故事讲完后,老师并未做任何示范,只是让幼儿依靠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来想象着作画。结果在给匹诺曹“画像”时,幼儿表现的形象和情节不拘一格,有新意,有特色,别的老师在观赏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四、允许幼儿的想象力存在差异。
在幼儿绘画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不一样,其实,就算是相同年龄段幼儿的想象也有个别差异。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画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时时关注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个性特点。有些幼儿在老师的稍加点拨下就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但是有的幼儿需要在老师的描述下才能勉强将想象的图象画出来。比如我在一次命题为“海底世界”的绘画教学时,有的幼儿就画了简单的几条鱼;有些幼儿就画了大鱼带着各种鱼类在珊瑚丛中捉迷藏;还有的幼儿画了小朋友在一条大鱼的肚子里玩„„想象力的发挥各有千秋。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对绘画表现得无知的幼儿,有时在画画时根本是在乱涂乱画,为了使幼儿的思维展开,逐步使其脑中的记忆清晰明朗化。此时,我们可以指着其中的一条说它多么像什么!幼儿受到鼓舞后,就会带着丰富的想象去继续涂画。当幼儿在涂画一条条竖线横线时,我们可以把它比作网,这样就可以把幼儿无意识的涂画引导到有意识的绘画中。
其实,幼儿的想象力不是瞬间迸发的,有时一种题材的画可以变换着方式、场景或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来作画,让幼儿进行多次创作,创作要求不断略高,就可以挖掘出记忆深处的经验。这样也不至于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练习多了,不但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尤其是想象力也更趋成熟。比如前段时间我班进行的“秋天的颜色”的绘画,幼儿开始最初创作时,仅仅只会将草地和树叶涂染成黄色,第二次画时就有五彩缤纷的菊花,还有列队的大雁,以及变幻的云彩„„可见,孩子是可以吸取以前创作积累的经验来进行再创作的,换言之,幼儿在再创作时更懂得有目的地去观察去寻找记忆的内容了。
五、正确评价幼儿作品,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每当幼儿画完一幅美术作品老师都要评价,正确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以往的评价方式一般采用教师“一言定夺法”,好坏全在老师一句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方式了。要想了解每个幼儿,我觉得幼儿自评和互评才是真正将幼儿的个性发展放在了首位,同时也可以采取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展出来评价,让每个幼儿都来讲讲自己的作品。评价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能让幼儿乐于听乐于接受,要恰到好处,只要幼儿敢想敢画,那他们画出来的就是好作品,老师要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加以鼓励,让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遇到幼儿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还要巧妙地帮助幼儿“发挥”一下,一方面让幼儿的想象得到再次放飞,另方面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就是从这儿咬了一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利用这个契机将月食的形成过程讲给了孩子们听。
总而言之,我们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情景与条件,一方面不要约束幼儿自由自在的想象力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绘画过程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让画来表现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需帮助幼儿将大胆的想象完美地得以表现,使作品更具特色,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第五篇:浅谈美术课中想象力的激发
浅谈美术课中想象力的激发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绘画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激发想像,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的确,只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空间和条件,我们就可以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任由他们在美术广阔的天空中不断创新,自由飞翔。
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情操与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福桔”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 ”“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 ”(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激发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集中性
我们知道,儿童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种表现”等方法来教学.如画“风”,可以对学生设问:“大风吹来时,会出现什么情景”请每个学生不要忙着回答,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风吹的情景有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画树干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有的画帽子飞了;有的画水起大波浪„„,总之,十个同学有十幅独特的画,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又如,在三册教材中有“拔萝卜”的教材,我首先让学生讲讲拔萝卜的故事,然后分角色让小朋友们来演“拔萝卜”的游戏,学生们非常活跃,我让班里的小胖墩扮演“大萝卜”,一瘦小的男生粘上白胡子演“老大爷”,短发女生包上一块毛巾演“老太太”,另外一些小朋友戴上动物头饰演小花狗,小花猫,大家热情高涨,个个很投入,玩得特别开心.游戏完了,再要求把“拔萝卜”的场面画下来,并加以想象,可以画不同的人或物“拔萝卜”.学生的智慧就在这样的观察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一幅幅作品生动有趣,美极了!有的还画出了“机器人拔萝卜”,有的索性画成了太空基地种成了一个特别特别大的萝卜,好几架太空船正在拔萝卜呢!作品之天真活泼,富有想象,是常人所不能想到的。
依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练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如,在教学中进行“3分钟接力画”等活动,在黑板上画出四个画框,每个框的不同位置画上不规则的形状,告诉学生别小看这不规则的形状,它可能变成一片树叶,一支花,一朵云,继而发展成一幅画.游戏开始时,分四组进行,一位学生将框中形状添画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学生接着画„„,当游戏结束时,由本组同学给画点题,最后,黑板上可出现“课间十分钟”,“秋游”,“春天到了”„„等画面,接着让学生结合所画的画面情景,说一段话,这样将绘画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的能力,让美术与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三、关注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创新火花
我们要让学生画出心中的画,但如果他们心中无画,那何来表现?何来创新?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好奇心,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必需满足其好奇心。而满足好奇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他们亲身的体验。我们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起绘画的“资料库”,让他们有物可画,有感可发。如在教学《创造美的纹理》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物,如木块、粗布、羽毛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的方式感受并发现这些物品的质地和纹理。接着提问:“我们在生活中还发现那些物体的表面有特殊的纹理呢?”学生各抒己见,纷纷罗列生活中见到过有纹理的物品。当学生的思维打开后,我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更多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想到的各种各样的纹理,给学生更多的视觉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生活中原本被人忽视的美。当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我抓住契机,给予技法上的引导,学生就创作出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作品,而且因为脑海中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投射出了他们的个性和丰富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虚幻想象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教材中虚幻想象画的题材很多:如《未来的交通工具》、《未来的家用电器》、《机器人》、《奇思妙想》等,这类虚幻想象画题材最有最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类想象画教学中,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随意表现,创作出独特、新奇的美术作品。可以创作出多功能的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机器人飞着走路、遥控干活、到外星球生活。动植物可以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情感、有自己的生活„„在想象中一切外在的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皆有可能性,幻觉、梦境、神话、传奇、现实、理想在这里都融为一体,使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和广阔的天地。
五、以音乐旋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世间没有一种艺术能够像音乐那样快速地激起人们的情感,给人以浩渺无边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想象去创造一幅幅或“青山绿水” 或“波涛汹涌” 的自然画面。它能让学生在这片 “空白”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能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空间中进行艺术的创造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音乐这个特点来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孩子们都能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启迪,创作出赋予个性的作品。各种艺术之间从来都是密切联系、彼此影响的。唱着一些歌曲,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所描述的情景。如《种玉米》这首歌中“校园地里播种上金玉米,我扛起锄头,你带来镰刀,我来锄地,你来割茅草。锄呀割呀,汗水往下淌,埋下种子撒下希望”。听后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校园劳动的火热场面图。又如《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使人听了脑海中不觉浮现出一只只活泼可爱、色彩明丽的小孔雀。另外,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放一些活泼或轻柔的音乐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相关的音乐,利用听觉让学生大胆的展开联想,感悟色彩的魅力,对培养想象力极其有利。
六、以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故事都特别感兴趣,我利用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融人故事中,学生产生兴趣就会学得轻松投入了。如《故事里的人》这一课作业要求学生用手捏成型的方法,塑造故事里的人物,力求把他们最传神的瞬间表现出来。上课伊始,我先以《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导入,在学生心中塑造了草原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形象。营造故事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及人物特征。提到讲故事学生们讨论纷纷,兴致勃勃地讲起故事来,有的讲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故事、有的讲英雄人物故事、有的讲历史人物故事、还有的讲了爱国人物故事„„最后学生制作的人物雕塑作品形式多样,注意对人物动作和形式的刻画,虽然在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上还不够细致,但是这一课下来,给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展现空间。
七、以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教《我的书包》时,我先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画的是:“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话音刚落,已有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是书包!”由于这则谜语已形象地描述了书包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来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书包的功能及画法。
八、研究教学方法,引导创新思维
作为美术教师,要想上出自己满意的,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效益的课,就必需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出好的教学方法。一堂好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理解并享受学习过程。
首先,备课要细。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学法。同时还要预设问题。如果问题预设得好,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提升效益。所以设计问题时,应结合学生实际,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问,问题要有发散性,层层深入,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一步步思索、探究。切忌不能提出类似于:“你们觉得画得好不好?”“这张画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含糊的问题。在教学《收获的季节》时,虽正逢秋季,当我深情地问到:“同学们,又到秋天,秋天给了你什么美好的感受?”学生并没像我预想的那样兴致盎然,相反的,他们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至有捣蛋的对我说:“老师!这几天降温,我的感觉很冷„„”课后我反思,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城镇,父母又忙于工作,哪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秋天呢?更别说对收获的体验了。再次上这节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听秋风秋雨,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场景?通过忆写秋天的古诗句,问学生想到了什么场景?通过看秋天的作品,问学生看到了哪些秋天的自然景物和色彩?通过想身边的环境,问学生秋天最美的秋景是怎样的。如此的安排,学生仿佛经历了一次秋游,学生思维涌动,课堂氛围骤升。
其次,教法要活。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的课就应该是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有吸引力的课。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活用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先创设一种和课堂内容融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从而令学生获得更为深切的体验,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去创造、去体验,使课堂达到更满意的效果。在执教《信封纸偶》一课时,我就创设了: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朋友,现在就要把这个纸偶朋友介绍给大家这样一个情境,因此在介绍纸偶时,学生从心底就觉得纸偶是他们亲近的朋友,在了解纸偶、创造纸偶、介绍自己的纸偶朋友这些过程中,就更多添了一份友情,在提高上课热情的同时,自然也更好地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把学生从狭小的空间中给解放出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所知、都展现在美丽的画面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