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结构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低结构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郑惠萍
“低结构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多数属于高度结构化的封闭型活动,过程规定多,评价一刀切,远离我们的生活情景,忽视孩子的直接体验。这便不能满足每一个儿童的不同发展需要,激发他们的无限可能。我们试图探索一种开放的、符合幼儿学习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幼儿园教学实践范式,为真正实现幼儿自主学习找到可循之路。
低结构活动是否需要设置目标存在争议,因此我们从设目标和不设目标两种情况进行假设和验证。例如,玩轨道的游戏,在不设置目标的情况下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玩,这时教师无从知晓幼儿怎样的表现是有意义的,也不知道这个活动是不是有价值;而在有目标的游戏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过程具有规定性,这又限制了孩子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孩子便不喜欢玩了。由此我们认为,低结构的活动目标应该是有的,但是它具有隐性、长存、特别化的特点。低结构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容许实际结果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低结构教学介于游戏和教学之间,但偏向游戏。活动过程要注重养成儿童探索能力,培养发现的方法。
我们将相同特征的材料投放在不同的班级中,观察不同教师材料投放的方式:有的教师对玩法有很强的规定,有的不做规定,有的做大致的规定。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如果教师对玩法有较多的限制或者单一的规定,幼儿对材料的玩法兴趣不高,那就变成高结构化的活动。由此可见,活动的结构化程度与活动的主题、目标与过程的规定、环境和材料的开放性有关。
在操作层面上,低结构教学以幼儿发起为主,强调幼儿自主建构,即教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最简单的材料投放,给孩子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充分自主地选择机会,自由探索和发现、表达与表现。
我们的研究以孩子的活动为起点,要看孩子在环境中的表现。相对于慢慢地走,孩子更喜欢奔跑;相对于稳稳坐在桌子上操作,孩子们更喜欢趴在地上依据自己的想法去建构。而一些教师则将自己设置的目标加诸材料,赋予每一种材料操作的规范,那么材料就会变成控制孩子的工具。材料的使用必须要遵从孩子的特点,给孩子充分体验的机会;教师必须考虑怎样的环境才能激发孩子实现想法的意愿,持续而专注地探索,大胆地想象和创造式地表达。
认知理论认为,儿童的智慧来源于动作。儿童通过操作,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在它们的关系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顺应孩子,实现从“环境控制幼儿”到“幼儿主导环境”的转变。低结构活动就是要让孩子充分地表现自己,让教师发现自己,孩子的智慧火花才会像万花筒一样多样地绽放。(作者系上海市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园长)
第二篇:什么扼杀孩子想象力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是创造美好卓越人生的原动力。缺乏想象力,人的一生将被桎梏在现实与功利的狭小空间内。尤其孩子,想象力与生俱来,如果父母常在有意无意中向孩子传达成人式思维,用抽象概念和程式化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那他们将失去很多创造神话的机会。
替孩子做事。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阻止孩子探索。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好奇。
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孩子有可能想买一个比房子还大的汽车,想登着梯子爬到月亮上,面对这些离奇想法,有的父母会纠正甚至喝止。其实这时候,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想象,来个“头脑风暴”,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父母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制止孩子特立独行。非要戴着小仙子的翅膀去幼儿园,每时每刻甚至睡觉都要戴着超人眼罩……孩子怪异的装饰和举动,常常招来父母的反对。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只是他们还没玩够。父母以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孩子,可能会压抑他们,影响个性的释放和发展。
害怕孩子受挫。当孩子想把想象付诸实践时,还要有自我激励、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败体验对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励他试试,如果因为怕孩子失败而阻止,那纵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会越来越偏离实际。
过早智力开发。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而许多早期智力开发活动,如背诗、认字、画简笔画等模仿形式,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一、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表象
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别人说“苹果”,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表象。正是依靠表象的积累,孩子的想象才逐渐发展起来。我们要帮助孩子积累的生活经验正是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过程,孩子表象的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将相关的表象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想象发展的过程。在学前阶段,我们鼓励家长经常要带孩子走向大自然,与社会接触,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机会丰富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更多的表象,为想象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环境,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
除了带孩子外出,在家中也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踊帮助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给孩子合适的图书,和孩子一起分一享故事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想象情节的变化,鼓励孩子想一想结局怎样,都是帮助孩子想象发展的好办法。读故事书时,改变一下读的方法,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给孩子一个吸收和连接已有经验的时间。此外,和孩子一起游戏也是置鼓励孩子想象的大好时机,女孩子爱玩的“扮家家”,男孩子爱玩的搭积木,都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机会。不只是提供玩具,还要和孩子一起玩,在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想象,“你今天给娃娃做什么饭呀?„‘我们上次去动物园,你还记得吗?我们给大象搭一个家吧?”„„
三、给孩予轻松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
孩子将想的说出来也是一个过程,他不但是将生活经验梳理的过程,也是将经验在头脑中组织、整理后表达的过程。我们墨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孩子想的就当成真的说出来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句“瞎说”就将孩子打发掉,而是应该仔细地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想的,还是真的,帮助孩子分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真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地鼓励他:“你想想为什么?”“你想会是什么样呢?”
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引导孩子合理地幻想
幻想是想象的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在学前期和小学初期,孩子的幻想也是在从远离现实的幻想到接近现实的幻想发展的过程。如孩子喜欢“奥运会”吉祥物,就进而幻想,开奥运会的时候,我怎样与奥运会吉祥物见面?这就是一个合理的想象,也就是幻想的过程。还可以引导孩子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是什么样,未来的环境会是什么样?合理的幻想正是创造的开始,也是想象的一个最高境界。
第四篇:呵护孩子想象力游戏
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游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呵护孩子想象力的游戏》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妈妈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小的时候如果大家都注重训练和培养和锻炼的话,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那么有哪些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刺激想...每个妈妈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小的时候如果大家都注重训练和培养和锻炼的话,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那么有哪些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
刺激想象法
特点与目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因某个刺激物的出现而触景生情,诱发想象。比如某个实物的呈现、游戏活动中的动手操作等,都会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从而发展想象力。
关键提示:孩子的想象内容丰富与否,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因此,要带孩子多听、多看、多感受,扩大孩子的生活视野,积累知识经验,为想象打下“物质基础”。
树有翅膀(2 岁半)
航航自从学会说话以后,好像有无穷的潜力和用不完的精力,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以前没说过的新词冒出来,而且想象力也特别丰富,有时连成人都自叹不如。比如,他看到天黑了,就说天要睡觉了;看到石头从斜坡上滚下来,说是石头在滑滑梯;看到霓虹灯不停地闪烁,说是眼睛一闪一闪的;把比较小的苹果叫成“苹果弟弟”......儿子也很喜欢信手涂鸦,不过经常是画不到一分钟就做别的事了。我为了让他能坚持得久一点儿,就陪着他画。有我在旁边,他画画专心多了。
有一天,儿子在空白纸上画了一条竖线,竖线两边飞出两条弯的斜线,像是“小”字。我就问他:“你画的是什么?”我希望他不只是简单地画,还要说出来。
“这个是树,这个是树的翅膀。”
“树有翅膀?”
“是,它要飞!”
“那飞到哪里去呢?”
“飞到太阳上去!”儿子说完又在“小”字的上方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这是太阳!”
“树为什么要飞到太阳上去呢?”
只见儿子歪了歪脑袋,说:“树要去看太阳公公,给它送吃的。”
“送什么吃的呢?”
“送肉粽给它吃!”或许是因为晚饭时儿子吃了肉粽想到的。于是又画了一个没有规则的圆圈代表肉粽。
“妈妈,它是飞机。”他指着刚才的“小”字。
“怎么又成了飞机呢?”
“飞机也要去看太阳公公呀!”长了翅膀的树又变成飞机了,而且还是像火箭一样向上冲!
没想到这样的边问边画,边画边说,竟然坚持了 10 多分钟!
※游戏意义:
两三岁的幼儿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想象更多依赖于感知形象,特别是视觉形象。在游戏活动中,如果没有可玩或可操作的材料,他们是很难展开想象的。动作能帮助孩子去感知眼前的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从看到的事物中产生想象,这就需要父母多启发、多引导。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游戏启示:
幼儿早期的想象是一种自由联想,是无意想象。事先没什么目的和目标,往往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并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孩子开始时只是随意地画,并没有目的,也没有计划,画完可能就完事了。而妈妈的提问、质疑,正是用语言提示去刺激孩子思考,唤醒孩子头脑中的有关表象。于是,孩子根据自己所画的图画,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展开了想象:一会儿想象成小树,一会儿想象成飞机,并且通过妈妈的不断引导,孩子不断添加画面,用想象推动作画,又通过作画展开新的想象。
呵护孩子想象力的小窍门是多提供丰富的刺激
孩子在进行想象活动时,往往是从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过的事物中来寻找想象的形象。所以,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创造一个尽可能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产生各种体验,形成丰富表象。父母可多带孩子外出,比如去郊外、公园、广场等,引导孩子多看、多听、多感受。我们都知道写作源于生活,其实孩子的想象也源于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都可
以为展开想象活动提供广泛的资源。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
孩子的诸多能力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丰富的想象力是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基础和保证。
想象力是指在现实知觉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不少父母都赞叹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想象力,只不过常常被父母忽略了。
心理学家说,想象力是人生的智慧翅膀,它可以使孩子冲出狭窄的生活空间,认识更为广阔的世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经历,增长他们的见识。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强大的智慧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因为孩子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天马行空,激发孩子丰富的创新能力。
但是很多父母会批评孩子异想天开,打击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做是错误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对于问题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思考模式,这正为他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放飞孩子幻想的心,哪怕孩子提出了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也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以此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智力。
而幼儿期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孩子在学龄前形成的想象力,是
他们一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因此,父母更要保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
对于孩子的“胡思乱想”,父母应该同他交流,让他描绘幻想的图景,有哪些人物形象,各是什么衣着神态、举止动作,人物之间关系如何、有没有冲突、如何解决,诸如此类的交流不但可以为孩子原本模糊的幻想世界增加细节的金边儿,也锻炼了他的整理能力,提高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中国孩子想象力为什么倒数第一
中国孩子想象力为什么倒数第一???
前不久,某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测评,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电灯、电话、电脑、电视······影响21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发明,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不得不引起一个号称对人类做伟大贡献的国人关注!
不管高考帮助了多少寒门子弟改变了命运,他都是毁人不倦的罪魁。这是真理,一个最不希望被实践来检验的真理,如果你要反对,你就是找死,就是对民族的未来不负责。
更有甚者,为了干掉万恶的高考,好多新时期的教育家还发明了很多新课,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实际上却沦为了当代孩子的沉重枷锁——掠夺孩子课余时间的各类残酷的兴趣班。
替青少年操碎了心的教育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进行惊天地、泣鬼神的卓绝努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传统的教育制度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腐蚀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至今仍无一人。想到这里,我真为我们的国家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明天感到忧虑,同样为我从事的事业感到责任的重大和意义的深远。传播创意的精髓,让中国刮起一阵创意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