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时间:2019-05-14 20: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篇: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下面这些做法才是真正会伤害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警惕1:学习和体验的信息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儿童不是一个消极的容器,这边信息输进去,那边原封不动地把信息输出来。恰恰相反,儿童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他们在接收信息之后,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信息。他们输出的信息也不是原封不动的,而是经过了处理,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输出。所以,信息的内容和输入方式要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的信息才能被他们理解,继而以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输出。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要强行输入一些知识。0~2岁的宝宝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探索和了解世界的,千万不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脱离具体的事物去学习。比方说,让这么大的孩子看着卡片“冰”认字,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跟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即使每天念好多遍,通过强化,他们看到这个字就能念出来,也不代表他们能把字和事物联系起来,学习到了这个事物的特性。这种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灌输式”的信息输入方式是我们要警惕的。因为这种方式实际上破坏了孩子探索世界、发现各种规律的积极性,割裂了知识和体验,破坏了他们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最终破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0~2岁的孩子可以玩冰块,他们自己会感觉到凉冰冰、滑溜溜的。父母还可以和他们一起观察冰箱里的冰块、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向他们提一些问题,鼓励他们也提一些问题。让他们具体地学习一个事物,以后他们看到这个字,由于有了事先的体验,有了理解,学习、联系起来会更快,记忆、运用相对也会更好。这些是打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甚至学龄儿童以具体思维为主,他们以动手、亲身体验的具体方式去学习。如果我们只用直接灌输的方式,会破坏孩子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我在网上看到有的父母让学龄前儿童背乘法表。如果他们不理解数与数的关系,即使能把乘法表死记硬背下来,也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或者只能僵化地运用。这和我们想培养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其实,一开始可以慢一些,给孩子时间去发现、理解和思考,不一定要直接让他们背乘法表,可以让他们数实物,先挨个数,接着跳着数,比如2、4、6或者5、10、15„„孩子在这些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数与数的关系和规律,他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五等于五,两个五等于十。即使孩子自己没有发现,以实物操作作为依托,父母再指点一下,他们也能理解。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而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而获得的观察力、思考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如果输入的内容儿童尚不能理解,我们只是把儿童当作消极的容器,信息虽然输入到儿童的大脑,可是儿童不具备分析、整合这些信息的能力,就无法和他们的经历产生连接,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要求他们输出的时候,他们也就无法以自己的方式输出,只能以当初输入的方式输出(这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或者干脆忘记了。

所以,我们时常要提醒自己,在信息输入的过程,有没有允许他们观察、思考、提问、犯错,有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做好了,输入信息才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不要忘记,孩子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源源不断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警惕2:学习的过程不容许儿童试错和探索儿童的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对输入大脑的信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处理、理解,从而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要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儿童的学习往往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如果我们等不及,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去灌输,其实是剥夺了儿童尝试、学习和发现的过程,破坏了儿童独立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现象很普遍。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经常有长辈“指点”:应该这样玩才对!宝宝拼火车轨道时,突然拿起轨道,当作手机,假装给正在上班的爸爸打电话。爷爷说:不对,这是火车轨道,应该放在这里!这样的“指导”在生活中很常见。父母有没有意识到,我们不遗余力地指导反而破坏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成人能以游戏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游戏,耐得住性子,管得住嘴巴,多给他们点儿自己的时间。

有个妈妈给宝宝买了个钓鱼的玩具,18个月的宝宝非常喜欢玩。可是,妈妈发现宝宝经常把鱼竿和鱼钩的方向弄反了,老钓不上鱼,真替他着急,就去帮他把鱼竿转过来。可是,每次妈妈一帮忙,他就再也不玩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当孩子正在专注地游戏,思维不会因为专注而停滞,他正在开动脑筋,思索为什么鱼就是不上钩呢?而妈妈的出现干扰了他正在进行的活动,他当然会不高兴了。所以我们要忍住!在开口之前,看看孩子的状态吧,是专注的还是想寻求帮助了。如果妈妈只是在旁边观察孩子,等他要求自己帮助时才去帮助,孩子就不会不高兴了。如果孩子没有来求助,还是不要急于帮助吧。让孩子专注地尝试一件事,赋予宝贝灵光闪现之前的观察和探索的时间,可能多次尝试以后,他自己就能发现问题了!这种发现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比父母直接教给他强烈得多。以后他再碰到问题,就还会先尝试自己努力解决。这种良性循环会让他们学习得更多,也强化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正是他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最强劲的动力。有了这些动力,才使得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警惕3:追求标准答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我们怎么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可以通过说、书写、画画、搭建某些作品等方式,让他们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以自己的理解方式,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要允许孩子自由表达。不允许孩子以自己的特点自由地输出信息,也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父母和老师不知不觉创造出一种“追求正确答案” “追求唯一标准”的教育氛围。有的妈妈问,孩子本来挺喜欢画画,上了画画课或者看了示范,反而不愿动手画了,怕自己画不好,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比较普遍。周围的成人要省视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父母和老师的一些评价有时候会不自觉创造出一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氛围。如果评价只关注最终结果,跟样本比,跟老师比,跟别的小朋友比,评价孩子画得好还是不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感觉,“我需要达到某种标准,这个标准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好的”。如果有的孩子认为无法达到那样的标准就是失败,那自然就不愿意再画了。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评价,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不要用“好”“正确”等词语去评价,可以具体地评价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闪光点。没有了唯一标准的框框束缚,孩子才会输出各种可能性。

更何况,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最好的或正确的答案,比如艺术的表现,再如自己对一个问题的想法。只有当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他们才不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疑虑:“我想的是不是唯一正确的?”也没有人会嘲笑他们,他们也不会嘲笑别人。没有了这样的后顾之忧,孩子才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相反,让孩子追求条条框框里的答案,当然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讲到创造力,我们通常会提到集中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不同。集中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唯一一个最佳的办法解决问题。通常标准化考试甚至智商测试要求这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针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好几种不同可能的解决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很重要。有时候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初期,利用发散思维,评估各种信息,提出不同可能性,然后组织、整合这些办法,找到一个最佳办法。

当周围的教育气氛偏向鼓励集中思维的时候,像刚才提到的,学校里鼓励孩子去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那么,父母可以做一个缓冲带,多带着孩子做一些体现发散思维的任务,让他们有提出自己想法的勇气和信心,有开放的心态,容纳不同的想法,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这一点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

相信看到这里,父母们已经明白了:学习并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每一个环节,获得充分的包容和鼓励。

一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具备很多特点,比如,他们对万事万物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力,对解决某一问题能倾注很强的专注和热情,并且有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等。父母要从儿童整体发展出发,帮助儿童打好厚实的基础,给予他们充分的包容,培养他们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耐心搭好每一块通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砖块,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孩子。

第二篇: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实现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实现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无限潜能的机会和平台

1.目前教育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教育正在逐步迈向正规化,老师的素质,办学的硬件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1.学生感到学习没有乐趣,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主旋律(这里有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学生们面对题海战术疲倦不堪。而各种各样的试题为了达到“难倒学生”的目的,割裂知识,处处是陷阱,全无知识本真的意义和趣味。所以大量学生逃避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2.学习没有快乐还导致培养出高分低能力的学生。历经中考,高考的层层拼杀,能进入到大学的学生真可谓十分幸运,十分辛苦。可以他们是优秀的学生?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精英?不可否认他们中间有少数优秀人才,但是有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考试”,习惯了老师给他们标准答案,习惯了不去实践就下结论,这都影响到他们的大学学习和毕业后找工作。于是乎目前各个企业抱怨大学生能力差,情商差,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的情况就不难理想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作者认为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仅从教育理念和方法入手,借鉴“做中学”和LEGO教学来探讨该问题。

2.“做中学”和LEGO教学

其背景: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一项名为的“动手做”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1995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教授将其引入法国,取名“动手做”。

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取名为“做中学”的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主要是借鉴法国的“动手做”项目,与法国科学院通力合作实施。

其定义:做中学是“基于动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幼儿园、小学中的应用”。这里有三层含义:首先,“做中学”是面向全体儿童、基于动手的,它强调让孩子动脑动手学科学,强调孩子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其次,“做中学”是探究式的,让孩子带有特定任务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操作;第三,强调的是“学习方法”,“做中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学科学的方法。其实该思想一样适合于大学教学。

其目标: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妙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其基本原则: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一定要采用小班化教学);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采用激励性评价。

LEGO教学是什么?

LEGO教学是依托LEGO器材,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在游戏中自然而快乐的学习过程。LEGO教学在教学目标和原则方面与“做中学”十分接近。但是LEGO教学是依托于LEGO器材,具有十分明确的可操作性,可以认为LEGO教学是用LEGO玩具进行的“做中学”活动。比较它们的实施流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第三篇:什么扼杀孩子想象力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是创造美好卓越人生的原动力。缺乏想象力,人的一生将被桎梏在现实与功利的狭小空间内。尤其孩子,想象力与生俱来,如果父母常在有意无意中向孩子传达成人式思维,用抽象概念和程式化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那他们将失去很多创造神话的机会。

替孩子做事。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阻止孩子探索。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好奇。

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孩子有可能想买一个比房子还大的汽车,想登着梯子爬到月亮上,面对这些离奇想法,有的父母会纠正甚至喝止。其实这时候,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想象,来个“头脑风暴”,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父母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制止孩子特立独行。非要戴着小仙子的翅膀去幼儿园,每时每刻甚至睡觉都要戴着超人眼罩……孩子怪异的装饰和举动,常常招来父母的反对。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只是他们还没玩够。父母以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孩子,可能会压抑他们,影响个性的释放和发展。

害怕孩子受挫。当孩子想把想象付诸实践时,还要有自我激励、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败体验对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励他试试,如果因为怕孩子失败而阻止,那纵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会越来越偏离实际。

过早智力开发。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而许多早期智力开发活动,如背诗、认字、画简笔画等模仿形式,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第四篇:培养孩子创造力

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

◎ 招数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寻求答案。

◎ 招数2:赞美孩子的创造性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这种创造潜能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用心观察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他的创造力。比如,孩子一会儿把扫帚当马骑,一会儿把它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堆雪人,其中有丰富的想象,有“发散思维”,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创造性的表现。

◎ 招数3:教孩子有趣地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一些小困难、小问题,每当这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而要让他自己想想办法。

1.小猫把球掉到了河里,很着急,你帮它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球取上来,办法想得越多越好。

2.水可以做什么用?(洗头、洗衣服、洗水果等属洗涤类的用途,还有饮用、灭火、饲养、发电、做掺和剂、冷却等变通性用途。)

3.家长把一块小积木放进一个不能伸进手去的瓶子里,让孩子在不翻倒瓶子的条件下,想办法把积木从瓶中取出来。孩子想的办法越多,而且比较合理越好。

4.给孩子两个三角形,要求他拼出五种以上的图形

◎ 招数4:根据故事开头编结尾

故事:在一棵大树下,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它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忽然,它抬头一看,树上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小松鼠。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说:“小松鼠你爸爸会闭着眼睛跳下来,你会吗?”小松鼠说:“我当然会啦。”说着,它闭上眼睛往下一跳。狐狸连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小松鼠,刚要往嘴里送,这时„„后来,聪明的小松鼠没有让狐狸吃掉,你知道它想了什么办法吗?

◎ 招数5:在音乐、绘画中表现

1.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同时,要求他为歌曲配上动作,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

2.为歌曲写新词。首先要注意让孩子把基本曲调掌握,启发他思考添新词。

3.让孩子画意愿画,使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给孩子规定一个主题,让孩子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对知识经验的回忆来加工与绘画。比如,要求孩子画小猫,孩子可能画小猫钓鱼,小猫捉老鼠,小猫的一家,小孩抱着小猫,加菲猫,还可能画《宠物小精灵》里的喵喵和猫老大等。

◎ 招数6:在游戏中想象

游戏,特别是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能够发展孩子的创造思维。用积木搭各种建筑物时,孩子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无拘无束地进行建构,在玩商店、邮局、医院、餐厅、幼儿园等游戏中孩子可以在人物和活动情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任意进行创造性想象。◎ >>>>孩子10岁前应该玩的32个游戏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

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

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要求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某些知识,针对问题“聚会思维”;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这就像我们回答“1十1”只能等于2,等于别的就意味着错误。

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

这样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您

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发散性思维要求一题多解,供参考的答案有:

回形针除了可以用来“别住纸张”外,还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可以让回形针利用衬衣口袋,别住“服务员”或“小队长”等标志;

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也可代替领带夹子;

假如有很多回形针的话,可以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链条;

可以把回形针的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同样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缓和指甲缝的脏东西等等;

必要时,可以把整个回形拉直,当作鞋带使用——把它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

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可将它别在纸模型飞机的头部,做重锤用;将许多回形针串联起来,还能做项链,等等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二、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

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影响孩子一生的6种好性格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一)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思想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争论、识字和读书等。

(二)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

(三)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四)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也会关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帮你拿拖鞋,你的鼓励“宝宝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议4-5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

(五)独立精神

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材?

(六)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

第五篇:英语演讲稿-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NO IMAGINATION, NO CREATIVITY

Dear teachers and students: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My name is Liu zi yuan.The title of my spee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下午/晚上好!我叫刘子源。我演讲的题目是创造力和想象力之间的关系。

There is no creativity without imagin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reativ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People could not satisfy with ordinary life.So we need creativity to meet their requirements.We can see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vity from an example.The smart phone—iphon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That was the creativity of The Apple Inc.It is obvious that it will produce a bigger profit than common manufacturing.But, hao can we acquire creativity?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日常生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的意义。苹果智能手机的使用遍及全世界。这就是苹果公司的创新。很显然,这项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利润比起普通的制造业。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创造力?

I think the creativity roots in imagination.Albert Einstein said that imagination is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Because we should creative a thing that is never appeared, we need to image.Use all the things and information around us to think and then go to achieve it.Withou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Wright brothers , human could not complete the flying dreams.Withou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lexander Graham Bell, we could not hear the voice from a distance.If the creativity can make the human progress, imagination will be the road to success.Where the imagination come from? Knowledge ? Experience ? practice? I consider that all of them are indispensable.It is often said that knowledge is power.So we should empower ourselves with knowledge.After that we need to obtain experience form practice.These are the basis, a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m to extend our imagination.我认为创造力扎根于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远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我们要创造一个事物,以前从没有出现过的,因此我们需要想象。利用我们周围所有的事物以及信息去想象,然后去完成它。没有莱特兄弟的想象力,人类就不能实现飞天的梦想;没有贝尔的想象力,我们就不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声音。如果说创造力可以使人进步,那么想象力就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想象力来自哪里?知识?经验?还是实践?我觉得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俗语有云: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然后我们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经验。这些都是基础,我们必须用它们来扩展我们的思维。

A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land.What we need is not only the knowledge of the past, but also is the innovation of a new field.Our thought can not be bound by the old things.We should understand that an excellent nation is always full of creativity.So we must promote our imagination.There is no creativity without imagination.That’s all, thank you!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需要肩负起祖国的未来。我不仅需要旧的知识,而且更要创新新的知识领域。我们的思想不能被旧知识所束缚。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优秀的民族永远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名族,所以我们必须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案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案 大班综合:我画我讲 活动设计意图: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我看见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东方儿童的节目,月亮姐姐一边给小朋友讲故事一边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

    父母情绪失控会严重伤害孩子

    父母情绪失控会严重伤害孩子 (来源:宝宝食谱网) 父母的怒火会给孩子的情绪造成巨大的伤害。父母发火的时候,孩子心中会充满恐惧。孩子对某种状态感到无能为力时,就会有一种挫......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一、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表象 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别人说“苹果”,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具体形象,这个......

    加强幼儿想象力的导向发挥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加强幼儿想象力的导向发挥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浅谈幼儿教育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卢玉珠福建省平和县实验幼儿园福建平和 363700 【摘要】: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象力就是创造力

    语文是培养想象力的天堂 查一些资料,大部分都在说美国是多么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我们国家大多重视的是对于获得知识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

    让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范文大全]

    让小学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 小学美术课中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初探 摘 要: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象力就是创造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和科学家无一不是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著名文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说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的,精彩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8大方法 一、多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反映。孩子的思维,一般随着动作的发展和语言的产生逐渐地萌生、发展,从低级到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