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5篇

时间:2019-05-15 08:4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篇: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辅导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1、了解: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 诗界革命:黄遵宪(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环境,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②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③ 文界革命:梁启超(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报章体”)④ 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主要成就是涌现了四大谴责小说)

2、识记:《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

3、了解:新文化运动。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4、识记: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① 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② 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③ 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④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⑤ 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

5、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文学革命的初步成绩:

① 鲁迅的《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 ② 郭沫若的新诗,开一代诗风;

③ 《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 ④ 《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 ⑤ 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

白话文运动的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也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6、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① 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② 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推崇白话小说;

③ 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的重视,把“言之有物”放在第一条。

历史意义:胡适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的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了解: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的主要内容。①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② 《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③ 《谈新诗》:主张“诗体的大解放”

8、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① 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⑴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⑵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⑶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②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要求“赤裸裸地抒情写世”。

③ 从政治革命、伦理道德革命角度论述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必然性。

历史意义:对推进文学革命发生重大影响,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将和急先锋。

9、识记: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0、分析评价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提出新文学是“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他把“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从理论上反对违反人性的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把违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旧文学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

影响:周作人的 “人的文学”的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

11、胡适: “活的文学”:文字工具的革新; “人的文学”:文学内容的革新。

12、了解:周作人《平民文学》的主要内容。

提出“普遍”和“真挚”的原则,强调平民文学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

13、识记:1918年5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

14、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① 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的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的写实文学。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中提出建设“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的号召;胡适文章涉及内容之处,宣扬的主要也是现实主义思想;李大钊要求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提倡的是为人生的以真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

② 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他对于文学和诗的见解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特质。在创作方面,《女神》中破旧创新的精神,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歌唱,天马行空式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真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充分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鲜明特色。

③ 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

现代主义文学只有部分的引进和介绍,并被一些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吸收其某些因素于创作中,还没有产生纯粹的现代派作品。

15、识记:林纾(琴南)——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

16、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

成就: ① 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②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③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

历史意义:

① 文学是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②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③ 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的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的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7、了解:文学革命的某些偏颇:

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

2、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1921——1927)

1、识记。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成立时间:1921年1月。成立地点:北京

主要成员: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庐隐、老舍等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

2、简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的提倡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主张:文学研究会是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在其《宣言》中,提出三点: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第三点中说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进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提倡: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新文学创作必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

贡献: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识记:创造社。成立时间:1921年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

4、简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① 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② 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③ 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的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5、识记:新月社。成立时间:1923年

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胡适、陈西滢、梁实秋等 主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 新月诗派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 新月派小说家:沈从文、凌叔华等

6、简评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的提倡对新诗发展的作用。

对提高新诗艺术性和新诗形式的探索,有积极意义。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纠正新诗发展的这种偏向和提高新诗艺术性是有积极作用的,是对新诗形式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7、识记:语丝社。成立时间:1924年

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废名)、孙伏园等 主要刊物:《语丝》周刊

8、简评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

① 在《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② 《语丝》撰稿人虽多,但固定的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是现代散文大家,他们拓展了散文的文体,既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又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及”的基本特色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繁荣了新文学的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9、了解:以下社团的主要特点。

① 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成员:鲁迅、韦素园、台静农)

② 莽原社: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成员:鲁迅、高长虹)③ 浅草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④ 沉钟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

⑤ 弥洒社: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作用(胡山源)⑥ 狂飚社:“虚无的反抗”(高长虹)

⑦ 湖畔诗社:“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11、识记:辛亥革命前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留日学生组成)改编《黑奴吁天录》

12、了解:新剧(文明戏)从繁荣到衰落的原因。① 新剧商品化,内容庸俗低劣,迎合小市民趣味;

② 演出的都是幕表戏,即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没有完整的剧本,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这使话剧艺术和演技很难提高。

13、识记: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提出了“爱美的”口号(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14、识记: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二阶段: ① 民众戏剧社 ② 上海戏剧协社 ③ 南国社

15、识记:南国社。

① 主要成员:田汉 ② 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16、识记:上海戏剧协社。主要成员:欧阳予倩、洪深

17、了解:新文学社团的涌现,锻炼了大批新文学作者,促进了新文学创作的发展,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及其他各种流派自由创造、百花竞艳的局面。

18、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①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② 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③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 ④ 还出现了初期革命文学思潮。

19、简析1921——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①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

② 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③ 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④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介绍。20、简析1921——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①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②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③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

④ 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以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正适合青年知识分子的要求。

21、简析1921——1927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① 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或运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某一些作品。

② 纯粹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的,是李金发和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③ 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数量。

22、识记:1923~1924年间,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文学倡导,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

23、简评初期革命文学倡导的主要主张及其意义与偏颇: 主张:① 提倡革命的文学。② 为创作革命文学,强调作家要有革命的实际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感情,要求革命文学家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到劳动群众中去。

意义:有助于密切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劳动群众的联系。

偏颇:① 对非革命“工具”的文学简单否定,尤其是共产党人作家蒋光慈对叶绍钧、冰心、俞平伯的作品以“市侩”的评价一概否定。

② 对文学的艺术特征重视不够。

24、识记:在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思想上的差异和分歧:

① 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② 20年代前期:“整理国故”之争(胡适)。鲁迅、茅盾、郭沫若撰文批评

③ 20年代中期: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派。在女师大**中,非难学生运动,鲁迅及《语丝》展开论战

25、识记: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

① 主要活动时间: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 ② 代表作家: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 ③ 主要刊物:《礼拜六》——故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 ④ 代表作:《玉犁魂》(徐枕亚)⑤ 主流:言情小说 ⑥ 坏的支流:黑幕小说

⑦ 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进行批判、抨击。

26、简评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近现代一个颇有社会影响的文学流派。其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小说创作为主,主流是言情小说,其内容多为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的小说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些都是坏的支流。

27、识记:封建复古主义思潮。

学衡派:① 主要成员:吴宓、梅光迪、胡先啸 ② 刊物:《学衡》 甲寅派:① 主要人物:章士钊 ② 刊物:《甲寅》

28、了解:封建复古派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要观点。

学衡派:反对言文合一,称文学革命者“浅陋”。

甲寅派:举古书为例,赞美文言,非难白话,攻击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27——1937)

1、了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① 国民党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

② 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

③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识记: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创造社:主要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 太阳社:主要人物:蒋光慈、钱杏邨

3、识记: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

4、简评: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观点:①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② 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③ 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错误:① 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

② 在文艺思想上,夸大文学的作用;

③ 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

5、简评: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① 批评他们夸大文艺的作用,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的力量;

② 从文艺的广义的宣传功能上,肯定文艺的宣传作用,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③ 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批评革命文学不敢暴露黑暗,艺术上拙劣到连报章记事都不如的倾向。

④ 从生活和实践的角度,批评那些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滓的自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意义:鲁迅的这些观点,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是对革命文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特别是强调革命文学要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强调“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对革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简评: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性质:革命文学论争是左翼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

收获:① 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理论错误;

② 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

③ 鲁迅用马克思主义解剖自己,使他进一步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④ 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⑤ 使创造社、太阳社逐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鲁迅的态度有所改变,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7、识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① 成立时间:1930年3月2日;地点:上海

② 性质:站在无产阶级的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的保守的因素,而发展被压迫的进步的要素,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③ 主要刊物:《北斗》、《萌芽》等 ④ 解散的时间:1936年

8、识记:中国现代的戏剧运动,这时期也从“爱美的”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

9、识记:1930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

10、识记:中国诗歌会。① 成立时间:1932年,或30年代初期;

② 性质:自觉地与无产阶级革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③ 主要成员:穆木天、蒲风等 ④ 会刊:《新诗歌》

11、简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

① 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从作家和社会斗争实际、作家和革命、作家和大众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此作了深刻论述。

② 分别阐述了“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战线应该扩大”“应该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同时,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等四个重要课题。

意义:这篇讲演,是左联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斗争策略思想和文艺方向的纲领性的指导文献,是鲁迅对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12、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和贡献。

① 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文艺与革命的联系,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在险恶的环境中曲折滋长;

③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④ 左联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时期曾进行三次规模很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⑤ 理论批评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

⑥ 对革命文学初期创作中的错误倾向,特别是“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进行了批评、清算,贡献了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精神。

⑦ 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13、简评:左联的错误及缺失。

由于受到当时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的影响等原因,左联也存在着错误缺点。① 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

② 在理论上,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 ③

在组织上,则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14、识记: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 左翼作家:洪灵菲、潘谟华、应修人

15、了解:两个口号的论争提出的历史背景。① “国防文学”的口号

②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两个口号的论争的背景:党中央根据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6、了解:鲁迅在论争中的主要意见。

① 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下统一起来的主张; ②

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下联合起来;

③ 在文学问题上我们仍可以互相批判,革命文学的领导责任要“更加重”,“更放大”。

17、了解: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性质: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收获:显示了在抗日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的广泛团结,为过渡到下一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

§

4、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1937——1949)

1、识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① 成立时间:1938年;成立地点:武汉

② 性质: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艺术家。③ 会刊:《抗战文艺》 ④ 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2、识记: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① 主持:郭沫若 ② 成立时间:1938年 ③ 成立地点:武汉

④ 抗日文艺宣传活运蓬勃开展

3、了解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口的涌现及其内容、形式特点、历史作用和缺点。

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口的涌现,是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重要特点。这些作品以抗战的内容和通俗多样的形式,起到了宣传群众的作用。由于这一时期作家对抗战现实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抗战文学也有着热情多于理智、内容空泛和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4、识记:武汉失守后,郭沫若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

5、了解:“孤岛文学”

① 含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② 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鲁迅风”的争论,出版《鲁迅风》。③ 戏剧:于伶反映现实的戏剧《长夜行》,阿英的南民史剧《碧血花》等。

6、识记:抗战文学思潮的两个重要特点。① 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

⑴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⑵ 抗战中期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② 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仍有存在。

7、识记:民族形式的论争。

① 起因:毛泽东提出关于“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两个问题。

② 主要观点: 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对“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加以否定。葛一虹:肯定新文艺,对旧形式全盘否定

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

茅盾:吸收过去优秀传统,学习外国古典文艺和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的典范,继续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其新鲜活泼的质素。

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

8、识记:“七月诗派”

① 胡风主编:《七月》刊物;

② 特色: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

③ 形成:艾青、田间为首,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冀访、邹荻帆等一批青年诗人,形成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9、了解: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十分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

10、识记: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无名氏。

11、识记:“九叶诗派”——现代主义诗歌流派 ① 形成时间:40年代的国统区

② 主要成员: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

12、了解:九叶诗派的主要特点。

① 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 ②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12、了解陈铨、林同济等的战国策派对时代的错误看法。

虽然也主张和宣传“抗战”,但他们却错误地称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抹煞了德日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正义性的根本区别。林同济错误地提倡反理性的“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13、了解:战国策派代表作:陈铨《野玫瑰》的主要内容。把国民党间牒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14、了解:当时文学主流和梁实秋的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梁实秋: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他的态度、意见,难免有文学“与抗战无关”之嫌,在文学与关系到民族生存的抗战的关系问题上,是不无偏颇之处的。

§

6、解放区文学的兴起及影响

1、识记:延安文艺座谈会。

时间:1942年5月。

历史背景: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工农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学习提高,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缺点,发扬优良传统。

2、分析评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主要内容:

① 《讲话》紧紧围绕着“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何去服务”两个问题展开,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② 《讲话》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③ 《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改造思想,获取无限生动丰富的艺术源泉,继承和借鉴古代和外国优秀的文学遗产,这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④ 《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向工农兵普及”等原则,并强调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⑤ 《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些提法是不确切的。但由于当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斗争形势,因而文学为政治服务和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的作用。

意义:《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这一完整的思想,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内容。

3、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新面貌。① 作家深入群众斗争生活;

② 新秧歌运动等群众文艺活动的蓬勃开展,《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的涌现; ③ 创作的丰收和新的主题和题材、新的人物、民族新形式的出现和语言的大众化。

4、分析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

① 现实主义成为解放区唯一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没有丝毫地位,浪漫主义也只是作为因素附丽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作品,必须渗透以革命的精神;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基础。解放区的文学创作,现实主义地再现了工农群众从奴录成为主人的历史性变化,显示出深刻扎实的现实主义特色。象征、暗示等现代主义手法,几乎绝迹于解放区文学。

② 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

题材多为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工农兵及其干部成为作品的主人公,形式多为工农兵所便于接受的民间形式和中国文学的传统手法和形式,语言的大众化。

不足的是,文学的路子既有扩大,也有缩小;文学思潮、艺术方面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开放性;为政治服务的片面理解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策的粗劣作品。

5、了解: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的内容和思想缺失及对王实味处理的严重错误。王实味在《政治家•艺术家》中,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王实味主张文艺着重暴露革命队伍内的“黑暗”,革命干部和革命战士身上的“黑暗”,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错误的。《野百合花》在暴露延安黑暗方面,也确有以偏概全之处,给人以一团漆黑之感,这是不符合延安实际状况的。

因此,对王实味的思想批判是必要的。但是,把王实味作为托派反革命分子、国民党特务斗争、处置,最后错误处决,则是严重混淆了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界线,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6、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国统区文艺运动的影响。① 《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宣传介绍;

② 革命文艺运动努力和人民大众结合并汇入人民民主运动的洪流; ③ 暴露国统区黑间的作品和讽刺作品的大量涌现。

7、识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时间:1949年7月。地点:北平。这是一个大团结大会师的盛会,一个继往开来的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将要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时期。

第二篇:十七年当代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十七年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的基本阐释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1、1985年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提出:

“二十世纪文学”——打通现代与当代(整体性)

2、1988年《上海文学》——重写文学史——陈思和,洪子诚,王庆生等人《中国当代文学》

二、文学史的问题:

1、“当代不宜写史”——王瑶

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文学观念

3、“文学史,首先是历史,然后才是文学”(当代学人的观念)

三、涵义及特性:当代文学概念最早提出在50年代后期,它特指1949年以后到现在的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动机是给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命名。

中国新文学的整体性问题:

中国传统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A、历史的传承

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杂糅

C、“现代转型”——当代文学的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的划分:

第一阶段:1949——1966(“十七”年文学)

第二阶段:1966——1976(“文革”文学)

第三阶段:1976——1989(新时期或80年代文学)

第四阶段:1990——2000(90年代文学)

特性:中国当代文学阶段行特征

1、文学与政治:

强调政治功利到社会功利

“文学为工农兵服务”(十七年时期)——“为政治服务”(主要是在“文革”时期)到——“为社会主义服务”

“两结合”“一元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体性。

四、当代文学的形成——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形成40年代的文学界:

A:政治变革带来文学的转折,出现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学特征。

B:自由主义作家的命运:

C:左翼文学对文学的规范: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第一次文代会)

第二节、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 :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1、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b.庸俗化、机械化地理解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2、中心议题

①总结经验教训,以创作问题为中心议题,鼓励作家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确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提出进一步学习掌握社会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

三、频繁的批判运动

一、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的焦点:

A: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B: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C: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否定,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批判内容:

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论《红楼梦》。

2、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不免流于烦琐

三、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

胡风文艺思想:

(1):主观战斗精神: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来源于“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来源于“作家的献身的意志和仁爱的胸怀”。

(2):“写真实论”:真实的生活写照——不断揭示民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真实的体验传达——高扬“主观战斗精神”。

(3):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可以弥补作家世界观上的缺陷。

(4)关于民族形式问题:强调吸收外来文艺和外来形式。

三、胡风集团冤案

——参见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四: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

1957年春,中共开展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

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形势陡然一变,中共发动了反右派运动。

6月18日,公开发表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从1957年的6月至9月,中国作协党组连续举行了25次扩大会议,从丁玲、陈企霞对1954年检查《文艺报》不满的所谓“反党”行为开始,进而指责冯雪峰1936年从延安到上海后与鲁迅、胡风的合作,“造成了革命文艺事业的分裂 ”,进而延及诗界的艾青、美术界的江丰,戏剧界的吴祖光等一批党内的老艺术家,都被打成反党分子,右派分子。

这场斗争以周扬的题为《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作结。

《文艺报》1958年第二期开辟专栏,对1942年在延安批判过的一批文章(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以及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进行“再批判”

五、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批示(1963——1964)

(一)、批示出台的背景:

1:毛对政治形式的错误估计,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

2:文艺再次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突破口,提出写“十三年“的口号,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急剧地向左转。

(二)、毛泽东的两个批示:

63年的批示:1963年12月12日,毛在一份关于柯庆施在上海搞故事会活动的汇报材料上批示:

1、“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认输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

2、“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

3、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64年的批示: 1964年6月27日,毛在《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所属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草稿上批示: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

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

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象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4、1963——1966的一系列大批判:

A:“有鬼无害论”:这是繁星(廖沫沙)为《李慧娘》“作护法”的一篇短文 中提出。

B:是“时代精神汇合论”——(周谷城在《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 中提出)

C:“中间人物论”和“现实主义深化论”。

六、“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

1966年2月2日至20日,江青在上海纠合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于4月10日由中央批发全国。《纪要》内容:

一、文艺黑线论:理论黑、作品黑、队伍黑。

黑八论:“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中间人物论”、“反题材决定”论、“反火药味”论,“离经叛道”论和“时代精神回合”论。

作品黑:“十几年来,真正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为工农兵服务的好的或者基本好的作品也有,但是不多;不少是中间状态的作品,还有一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

队伍黑:“我们的许多文艺工作者,是受资产阶级的教育培养起来的,在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的过程中,有的人又经不起敌人的迫害叛变了,或者经不起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烂掉了”,或者“在全国解放后,进了大城市,许多同志没有抵挡住资产阶级思想对我们文艺队伍的侵蚀,因而有的在前进中掉队了。”

革命“样板戏”: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二、唯心主义理论(p20,p21)

“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英雄人物

“三陪衬”: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反面人物要反衬正面人物;

所有正面人物之中,一般人物要烘托、陪衬英雄人物;

在所有英雄人物之中,非主要人物要烘托、陪衬主要英雄人物。

“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到。”

四、文艺政策的调整一、五十年代:“双百方针”:

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如何贯彻“双百”方针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二、“双百”方针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其代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2、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体现这一突破的作品,有巴人的《况钟的笔》、秦似的《比大和比小》

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李威仑的《爱情》、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刘绍棠的《西苑草》等。

三、六十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1、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强调要“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要改变动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五字登科”的作法。

2、广州会议: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陈毅也于3月6日作了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进步和作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讲话标志着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酝酿着一个重大转变。

3、大连会议: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邵荃麟主持会议。会议的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上的单一化。邵荃麟在总结发言中,对文艺现状进行了分析,正式提出了“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

文学理论论争

1、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写真实”——“主观唯心主义”——“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深化”(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对中国现实主义的影响)

2、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人情、人性是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右派”(反修斗争)

3、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新的人物”——“各种模范、英雄人物”——“热情歌颂表扬”——“重点必须放在工农兵身上”——“中间人物”

第三篇:40年代文学思潮

40年代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第一节

国统区、沦陷区的文学思潮与论争:40年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是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文学。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成了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与此相对应,文学形成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孤岛文学”。尽管就其主流来说,每一种文学都自觉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传统,反对外族侵略,歌颂爱国主义是其主旋律,但由于具体存在的环境不同,每一种文学还是具有鲜明的特点的。国统区文学延续了30年代文学反帝反封建的主要特征,又特别融入了暴露国统区黑暗现实,讽刺和鞭挞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假团结真分裂的现实内容,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如茅盾的《腐蚀》、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宋之的的话剧《雾重庆》、巴金的《第四病室》、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除此之外,继续关注知识分子生活,表现他们对于人生的困惑和探索,也是抗战深入发展后国统区文学的一个主要主题和题材。如夏衍的《法西斯细菌》、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钱钟书的《围城》等。解放区文学在继承“五四”“为人生”的文学、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的基础上,着重反映和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在坚持“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浓郁的大众化、民族化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贺敬之等的《白毛女》等,为建国后的文艺发展探索了道路。沦陷区的“孤岛文学”由于地处特殊的环境,各方政治势力统治较弱,主体上呈自由发展趋势,各种文学思潮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但由于进步的爱国的文艺人士居多,进步文艺活动相当活跃,出现了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明末遗恨》等优秀剧作。

尽管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会合了起来,形成了广泛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但由于40年代的民族解放战争带来的历史大变动、大转折,文艺思潮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文学论争比以往表现得更为频繁和激烈。更为主要的是,由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残酷激烈,文艺论争少了二三十年代的平和,多了四十年代特有的火药味、血腥味。有些文艺论争,甚至流露出了超越文学范畴的不良倾向。

一、“与抗战无关论”1938年12月,梁实秋面对抗战以来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依然坚持“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坚持认为文艺仍然是超阶级的、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的立场,提出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主张。他的主张得到了坚持文艺应远离政治的“京派”作家沈从文的应和。对此文艺界许多作家、批评家提出了批评意见。如罗荪指出,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因为生活并非如此。但目的不是使文艺脱离政治、脱离现实,恰恰是为了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梁实秋:《“与抗战无关”》,1938、12、6《中央日报》;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罗荪:《再论“与抗战无关”》;张天翼:《论“无关”抗战的题材》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战国策”派是指抗战时期在西南一带以昆明为主心,形成的一个由教授、学者、作家组成的融政治、哲学、历史、文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团。它不是一个纯文学或以文学为主的社团。代表人物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在昆明创办《战国策》杂志,在重庆创办《大公报·战国》副刊,以此得名。“战国策”派崇尚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标举“战果”历史观,声称当时是“‘争于力’的战国时代的重复”。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着重宣扬以反理性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强调“心灵”表现,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这一派中只有陈铨是个作家,写有《野玫瑰》等剧作。“战国策”派的理论和创作受到了来自进步文化界的批判。汉夫:《“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欧阳凡海:《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等

三、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讨论1940年左右展开,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新文学是“以欧化东洋化的移植性形式代替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畸形发展形式”。反对一方是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民间形式”吗?》中认为,全盘肯定新文学,完全否定民间形式中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郭沫若、胡风等人也参与其中。郭沫若的文章是《“民族形式”商兑》,胡风的文章是《论民族形式》。其中,郭沫若的观点比较中肯,他认为中国新文艺是各种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的讨论,直到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才渐趋明朗。

四、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是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论争,也是一场没有把问题搞清楚、甚至是越搞越复杂的论争。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国统区后,从而引发了这场论争。论争的焦点人物和中心问题是胡风和他倡导的“主观战斗精神”。胡风(1902——1985),湖北蕲春人。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诗人、编辑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30年加入“左联”,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文艺理论家,他写了一系列的文艺理论文章和著作,阐述自己对于文艺问题的认识。他针对3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公式主义概念化倾向,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教条主义和庸俗的客观主义是导致出现这些缺陷的重要原因。他们扼杀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造精神,忽略了创作中主体性因素的发扬,致使作家本人不能用真实的爱憎感情去观察并反映生活,对生活只是做机械式地反映。为此,他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的观点,强调并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应该说,尽管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在理论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还不是很系统很成熟,但毕竟为深化现实主义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由于在客观上,它和毛泽东所倡导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提法相悖,从而导致了何其芳、林默涵等人的批判。他们认为胡风将“主观”提到了文艺创作中的决定性位置,背离了辨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陷入了唯心论的陷阱。他们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因素,是作家的思想认识,是理性分析,不应当把体验、感觉之类的感性的作用夸大到比思想认识还重要的地步,更不能离开阶级分析谈主观精神问题。论争一方面促使胡风更加系统地深入思考,并且吸收某些对立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写出了《论现实主义的路》(1948)等专著,对现实主义进行了独创性的理论阐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误解,为建国后全面清算他的思想打下了不良基础。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文艺运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区的文艺运动开始于1936年。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从此拉开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序幕。解放区文学又以1942年5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虽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文艺运动,但由于党当时的主要精力在于领导全民族抗战,无暇顾及文艺领域,所以文艺界的民主气氛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1942年5月以后,由于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了大一统的文艺思想,致使文艺的民主空气空前紧张起来。虽然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许多个方面有独创性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经典表现,对许多重大文艺问题有深刻精辟的论述,但由于成了唯一的指导思想,而且逐渐被僵固化、神圣化,致使文艺创作的题材和主题日趋单调起来,影响了文学的繁荣发展。

1、1942年5月之前,以延安为主的解放区文艺界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工作。1936年11月,刚到陕北的丁玲组建了解放区第一个文学团体——中国文艺协会,领导起了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1937年底,以成仿吾、周扬等为负责人,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担负起了组织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迅速投入到抗日文艺运动方面的重任。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倡议下,成立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面发展革命文艺,毛泽东为“鲁艺”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1938年9月,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正式成立,1939年5月,改名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文抗”)2)出版文艺刊物,扩大文艺影响。解放区出版了许多刊物,如《文艺突击》、《大众文艺》、《谷雨》、《草叶》、《诗刊》、《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等。其中,鲁艺的《草叶》和延安“文协”的《谷雨》最为出名。但它们之间有宗派现象,像两个“堡垒”,互不往来。3)贯彻“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精神,街头诗、秧歌剧比较红火。

2、前期延安文艺界的民主气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思想比较自由。一部分作家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用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察世界,探索社会,从而发现了延安、根据地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的或者说黑暗的现象。创作比较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基本上没有约束,写出后还能发表。丁玲主编的《解放日笔》文艺副刊是主要阵地。1942年,延安由此爆发了一场关于“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论争。论争由1942年春天发表在《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的一系列杂文展开,主要有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硬骨头与软骨病》,丁玲的《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等。由于这些杂文写的都是延安的黑暗现象,所以时称以“暴露”为主的“杂文运动”。“杂文运动”出现后,引起了延安文艺界一些左翼人士及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著文或发表讲话批判这些文章,由此引发了文学创作中“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意识以及上述杂文,成了众矢之的,1942年之所以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统一文艺界的思想认识,不能不说与这场论争有密切的关系。在这场论争(斗争)中,王实味、丁玲比较惹人注目。王实味(1906——1947),河南潢川人。当时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在翻译马列著作经典方面卓有成就。在《野百合花》中,他把整个延安夸大成“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世界,有着“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从“首长”、“大人物”、“重要负责者”到“小头子”、“科长”和“主任” “到处乌鸦一般黑”,显然不符合事实。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是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在座谈会期间毛泽东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重要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总体而言,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延安文艺界的整风。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阵线在全世界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与此相适应,日本为了把中国变为它支援和扩大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一方面继续加紧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诱降活动,另一方面则集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全部伪军对解放区连续“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而蒋介石反动政权为了消灭共产党,竟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采取了“防共、限共、溶共”的反动政策,从消极抗日转向积极反共,连续派遣大军进攻、包围和封锁解放区,致使解放区的经济、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我党在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这两年内处于极端因难的地位。”(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同时在思想上,由于王明思想在党内影响很深,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自由主义,致使我们党在思想上还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因此,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统一思想,保护党的清洁的面貌和健全的肌体,我们党于1941年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成立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整风,凝聚了民心,凝聚了战斗力,初步形成了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智慧——毛泽东思想。在整风中,毛泽东连续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著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经过: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2日开始的,到5月23日结束。参加会议的约有七、八十人。座谈会之前,毛泽东同志找文艺界的许多同志谈话,详细询问了文艺方面的许多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曾说:我们过去忙于打仗,现在文艺问题摆到我们面前来了,我们要研究文艺问题,过一阵我们还要研究边区经济问题呢!(刘白羽:《红太阳颂》,《人民日报》,1976、12、25)据统计,座谈会全体会议一共召开了三次。第一次是在5月2日,毛泽东首先作了“引言”讲话,说明了开会的目的、要求,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动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部分内容后来就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引言”部分。第二次是在5月8日(一说5月16日),毛泽东出席大会讨论,主要听取大家发表意见,并把要点和问题记下来。虽然有时也简短地插几句话,把讨论引向深入,但没有作长篇发言。第三次是5月23日下午,先是大会发言,再是朱德同志讲话,最后由毛泽东作总结讲话。他从“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两个中心问题,分五个方面,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从而诞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结论”部分的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整理发表了“引言”和“结论”两部分,最终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承载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立论文献。从此后,每年的5月23日,就成了《讲话》的诞生纪念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与历史局限:毛泽东的《讲话》,对许多文艺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是“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且影响最大的论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毛泽东的个人的理论发现,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在总结“五四”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史上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更深刻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思想史和文艺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讲话》发表后,无论是在解放区时期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具有无可怀疑的权威性。《讲话》试图解决这样一个新的课题,即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有条件推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作出适合本阶级需要的新型的文艺。只有理解《讲话》,方能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讲话》的理论辐射远远超出了文艺运动的范围,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讲话》的发表,还标志着“工农兵文学观”的形成和正式确立。二三十年代,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革命文学观和大众文学观的概念,以抵制和否定自由主义文学观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毛泽东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和深化了革命文学观和大众文学观,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大的调整。“工农兵文学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分肯定劳动人民在人类文化和文艺创造中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主人翁地位,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文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功利色彩,即“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一切围绕人民的利益进行文艺创作。“工农兵文学观”的实践使得文学创作在主题思想和文学形式、艺术风格上趋于一致化、单一化,共性大于个性,民族性大与现代性,有利于集合起全民族的力量,进行抗战。所以这种“工农兵文学观”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和民族矛盾尖锐对立的时代环境中,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作用,40年代各解放区群众文艺运动的繁荣和成功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必须予以肯定。但也应该看到,这次文学观念的大调整,也由于客观环境的局限造成了一些明显的问题,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当时毛泽东不可能考虑到共产党统一全中国,变成执政党以后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条件变化了以后,应该如何看待文艺、领导文艺、如何对待文艺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导致在建国以后本来只适合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某些结论被任意引申推广,造成了文艺创作上的严重偏颇。现代人们反思《讲话》,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二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三是过度强调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启蒙精神,中断了中国文学同世界文学的交流,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四是知识分子改造问题。

《讲话》的主要内容:1)《讲话》的核心问题,是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个根本问题。毛泽东从当时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中抓住这个问题作为解决文艺问题的钥匙,显示了毛泽东敏锐的洞察力。他说:“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毛泽东从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说明: “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一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出发点。1938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就曾说:新文化应具有 “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说,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当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确定以后,如何为群众、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成了文艺的又一个根本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著名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认为,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是文艺家们实现为工农兵服务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将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才有可能实现为人民大众服务。而要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必须与工农兵群众长期结合,这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唯一途径。为此,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还说:“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关于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那套著名的公式:“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毛泽东针对当时已经明确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又特别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对于广大的工农兵,首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相对于提高,“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可以说,这些一针见血的精辟论述,不仅对于文艺工作,就是对其他工作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从“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这个根本问题出发,科学地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明确地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是《讲话》在我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突出贡献。《讲话》的重大历史功绩,还在于它紧密结合文艺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从作家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源泉两个方面科学地解决了文艺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文艺与传统的关系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毛泽东提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说:“作为观念形式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由此,他进一步推论说,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才能创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毛泽东虽然指出文艺源于生活,但他更认为文艺“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4)关于文艺与传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要借鉴和吸收一切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同时说明它们是“流”而不是“源”。他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或外国人。”进而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扬弃”的理论原则。5)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讲话》全面阐述了它们之间紧密而又辩证的关系,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与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既总结、肯定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的光荣战斗传统,也澄清了文艺界存在着的某些糊涂观念。主要是批判了“二元论”和“机械反映论”,提出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论”。他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庸俗化,文艺为政治服务狭隘化,他又特意指出:“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文艺应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但是这个“一定革命时期”,应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所规定的革命任务”,应是这个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总任务。为了使文艺更好地为政治服务,毛泽东在阐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时,十分尊重文艺的特殊规律。他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如果以为政治上正确就可以不遵循艺术规律,那是一种极端幼稚糊涂因而也极端有害的想法。“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相联系,毛泽东还详细阐释了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两个标准”的问题。他认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但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绝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艺术标准。把“政治标准第一”当做“政治标准唯一”,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6)《讲话》还对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作了明确的、完整的阐述,“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但是我们的批评又是坚持原则立场的,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 总之,《讲话》是一篇光辉的理论文献,在当时,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深化文艺问题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讲话》发表后,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在国统区,都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讲话》的热潮。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作家纷纷走出窑洞,走出象牙之塔,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战斗第一线,去塑造描写工农兵英雄人物,出现了一些闪耀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光辉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方向”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的《白毛女》等,都是十分优秀的。

第四篇: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对周总理的歌颂和怀念。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末日的到来,也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①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主要作品: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等。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 《腊月·正月》等

(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①需不需要现代派;②现代派好不好;③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等。

1、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3、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先锋小说: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新写实小说: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 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二)文学论争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著,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它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四、9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潮

一、90年代的文学环境:

1、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

2、文化体制的改革:

①削减“专业作家”的人数

②版税制度的全面实施

③社会、个人资本对书刊出版的注入

④经济集团活动的方式影响规范文学的取向

3、“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

①以大众娱乐节目和电视连续剧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的蓬勃发展。

②时尚、消闲性报纸杂志和书籍的大量涌现。

③网络的迅猛发展。

二、文学界的分化:

90年代规模、影响较大的文化论争:

1、1993——1995年间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 2、90年代中后期逐步呈现的“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的分岐。

90年代作家的“存在方式”的复杂情形:

①“自由撰稿人” ②作家下海

③重返文坛

④“兼职诗人” ⑤“亚文学”写作

⑥作家与市场营销身份“合二为一”

⑦作家进入高校成为教授 三、九十年代的重要文学现象:

1、新写实小说:

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

在1989年第3期该刊的“卷首语”中,编者对什么是新写实小说作了比较正式的说明:“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2、新体验小说:

⑴概述

1993年9月25日《北京文学》编辑部邀请陈建功、赵大年、母国政、刘庆邦、许谋清、王祥夫等中青年作家召开座谈会,决意联合发起“新体验小说”创作大联展。1993年11月9日《北京文学》又邀请在京的毕淑敏、徐小斌、刘毅然、齐庚林、王愈奇等10位青年作家举行组稿会。以后《北京文学》从1994年第1期起,开始接连推出“新体验小说”,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代表作品:

毕淑敏的《预约死亡》

陈建功的《半日追踪》

⑵新体验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亲历性:新体验小说的创作基点。②现时性:新体验小说的叙事方式。③体验性:新体验小说的情感内涵。④平易性:新体验小说的审美风范。

3、新市民小说:

⑴概述

1994年底,《上海文学》和《佛山文艺》刊出了“‘新市民小说联展’征文暨评奖启事”。启事中说:“城市正在成为九十年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一个新有有别于计划体制时代的市民阶层随之悄然崛起,并且开始扮演城市的主要角色。在世俗化的改革奔小康的利益角逐之中,个人的生命力空前勃动,然而它又是极其原本与粗始化的。城市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之一,它最终将会给古老的中华文明带来什么,现在尚难完全把握,但是它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人文命题,处于城市社会生活的现实背景之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期刊,也必将对这一命题加以自己的演绎和阐释。”启事宣告将从1995年起发起和举办“新市民小说”的旗号,刊载了新市民小说作品。邱华栋,凡一平,胡丹娃,何顿,张欣,姜丰等。

⑵新市民小说基本内容:

①市民社会的奋斗与挣扎。②市民社会的性爱与欲望。③市民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4、新生代小说:

⑴概述

九十年代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平民人生的倾向,使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八十年代不同的意蕴。一些年轻的小说家脱颖而出登上文坛,成为九十年代令人关注的文学现象,朱文、韩东、鲁羊、徐坤、刁斗、李冯、王彪、述平、邱华栋、毕飞宇、刘继明……以对自我人生与心态的录写与描绘,以对他们这代人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状态的深刻体验和生动叙写,成为九十年代文坛的一种景观。

由于他们大都出生于六十年代,出现于九十年代的文坛,他们被人们称为“晚生代作家”,或叫做“文革后作家”,或称为“六十年代出生作家”,或叫做“新生代作家”。

⑵新生代小说的基本内容:

①创作大都高举起欲望的旗帜,在对欲望的张扬与描述中突出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生活形态与人生观念。

②细致地描绘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种种心理心态。

③新生代作家在创作中常常努力描述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奋斗与挣扎。

⑶新生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①面对当下人生碎片的写实。②书写个人的自我感受与体验。③关注世俗生活的本色叙事方式。④对于文学形式的关注与探索。

5、“现实主义冲击波”:

⑴概述

指的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而进入一个新阶段。他们积极关注我们社会当下的生活,关注社会下层百姓的窘困处境,关注社会改革途中的曲折与艰难,也关注现实生活中种种不良的倾向和风气,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地写出社会转型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引起文坛的瞩目,因此被人称为“现实主义回归潮”、“现实主义冲击波”、“现实主义的回归”、“新社会问题小说”、“新现实主义”等。

⑵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转型期广阔的现实生活。②关注改革实施的艰难。

③突出地提示出揭示官场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表现了作家的忧虑与思考。

第五篇: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发生

现代主义是现代性高度发达的产物,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性出于起步阶段,现代主义并没有发生的环境和土壤,它的产生主要是外源性地移植西方现代主义的结果,这也决定了其幼弱、畸形乃至必然夭折的命运。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主义不过是在中国现代性发生之初的一次趋时尚新的表演,无法准确把握现代主义审美的核心内质。

现代主义的兴起始终与现代都市的繁荣相伴随,李欧梵指出,“没有巴黎、柏林、伦敦、布拉格和纽约,就不可能有现代主义作品的产生”。因为,正是都市对理性、效率和自我利益的强调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主义的诞生便是出于对以都市生活形态为核心的异化生存方式的厌弃和抵制。在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中,上海的都市化所带来的不是人对于现代生存形态的焦虑和恐惧,而是价值体系出于混乱时期的中国人对于现代生存方式的盲目迷恋和好奇。施蛰存坦言: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所谓的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技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这种生活所给与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得到的感情相同吗?”

从上述话语中,我们看不到施蛰存对于现代生活的厌弃,相反,是新奇甚至着迷。因而,《现代》杂志倡导现代主义,重心放在了确认人的感受能力与现代生活形态之间的新的对应关系上,与现代性之间形成了一种顺应关系,而非对抗和反思。

中国现代主义的基本形态: 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阶段(20年代中期以前):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李金发学习波德莱尔和魏尔伦,诗风怪异、晦涩,隐约触及到了象征主义的精神实质;而穆木天和王独清师法瓦格拉和瓦雷里,二者看重象征主义在语言精细化方面的努力,致力于形式方面的“纯诗”的实验。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象征主义重心在形式和语言层面的实验,无意于对现代性进行反抗和抵制。

弃妇

(李金发)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倘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落花

(穆木天)

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 薄淡的浮纱,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 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 幽径 石块 沉沙。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腕虚虚的落下。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 啊!不 要惊醒了她!

啊!不要惊醒了她,不要惊醒了落花!任她孤独的飘荡!飘荡,飘荡,飘荡在 我们的心头,眼里,歌唱着,到处是人生 的故家。

啊,到底哪里是人生的故家?啊,寂寂的听 着落花,妹妹 你愿意罢 我们永久的透着朦胧 的浮纱,细细的深尝着白色的落花深深的坠下,你弱弱的倾依着我的胳膊,细细的听歌唱 着她,“不要忘了山巅,水涯,到处是你们的故 乡,到处你们是落花。”

月光(王独清)

月儿,你像向著海面展笑,在海面上画出了银色的装饰一条。

这装饰画得真是奇巧,简直是造下了,造下了一条长桥。风是这样的轻轻,轻轻,把海面吻起了颤抖的叹息。

月儿,你底长桥便像是有了弹性,忽高忽低地只在闪个不停。

哦,月儿,我愿踏在你这条桥上,就让海底叹息把我围在中央,我好一步一步地踏著光明前往,好走向,走向那辽远的,人不知道的地方……

残烛

(冯乃超)追求柔魅的死底陶醉 飞蛾扑向残烛的焰心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迫寻过去的褪色欢忻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我愿效灯蛾的无智 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

烛心的情热尽管燃 丝丝的泪绳任它缠 当我的身心疲瘁后

空台残柱缭绕着迷离的梦烟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梦幻的圆晕罩着金光的疲怠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第二阶段 30年代前期

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初步尝试不同,以《现代》《新诗》等杂志为主要阵地的“现代派”诗人将目光转向中国古典诗歌资源的重新开掘,将象征主义本土化了。他们致力于捕捉那种飘忽不定的复杂感觉,但忽略了象征主义在精神层面上的诉求。代表人物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梁宗岱等。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休 洗 红

何其芳 寂寞的砧声撒满寒塘,澄清的古波如被捣而轻颤。我慵慵的手臂欲垂下了。能从这金碧里拾起什么呢?

春的踪迹,欢笑的影子,在罗衣的退色里无声偷逝。频浣洗于日光与风雨,粉红的梦不一样浅退吗?

我杵我石,冷的秋光来了。它的足濯在冰样的水里,而又践履着板桥上的白霜。我的影子照得打寒噤了。

朦胧

林庚

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 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 春天如水的幽明 遂有一切之倒影

薄暮朦胧处

两排绿树下的路上

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 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 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第三阶段 4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中国新诗派的使人们真正触摸到了现代主义的核心脉搏,以诗性审美的方式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性发展为人类及个体生命所带来的灾难和困窘。他们并不无条件地认为个体服从于建立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而是自觉抵制国家理性、政治理性,把民族生存看作人类整体生存境遇的缩影,从而他们对现实景观的审视和追问具有了形而上的取向。代表作家穆旦 杜运燮 辛笛 陈敬容 郑敏 王佐良 唐祈 唐湜 袁可嘉等。

城市的舞

穆旦

为什么?为什么?然而我们已跳进这城市的回旋的舞,它高速度的昏眩,街中心的郁热。无数车辆都怂恿我们动,无尽的噪音,请我们参加,手拉着手的巨厦教我们鞠躬:

呵,钢筋铁骨的神,我们不过是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虫。

把我们这样切,那样切,等一会就磨成同一颜色的细粉,死去了不同意的个体,和泥土里的生命;

阳光水分和智慧已不再能够滋养,使我们生长的

是写字间或服装上的努力,是一步挨一步的名义和头衔,想着一条大街的思想,或者它灿烂整齐的空洞。

哪里是眼泪和微笑?工程师、企业家和钢铁水泥的文明 一手展开至高的愿望,我们以藐小、匆忙、挣扎来服从 许多重要而完备的欺骗,和高楼指挥的“动”的帝国。

不正常的是大家的轨道,生活向死追赶,虽然“静止”有时候高呼: 为什么?为什么?然而我们已跳进这城市的回旋的舞。

辛迪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严肃的时辰

唐祈 我看见: 许多男人,深夜里低声哭泣。

许多温驯的 女人,突然 变成疯狂。

早晨,阴暗的 垃圾堆旁,我将饿狗赶开,拾起新生的婴孩。

沉思里:

他们向我走来。

严重的时刻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

新感觉派旨在以文学的方式更新人们的“现代”感受样式,而并不是在自觉地抵制现代性所造成的人的感觉经验的丧失或人性的异化。刘呐鸥在给戴望舒的信中写道:

“我要faire des romances,我要梦,可是不能了。电车太噪闹了,本来是苍青色的天空,被工厂的炭烟不得黑濛濛了,云雀的声音也听不见了。缪塞们,拿着断弦的琴,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那么现代的生活里没有美的吗?有的,不过形式换了罢。我们没有Romances,没有古城里吹着海角的声音,可是我们却有thrill,Carnal intoxication,就是战栗和肉的沉醉。”

新感觉派钟情于细腻地捕捉十里洋场中纸醉金迷的感性诱惑和刺激,并沉迷那种色情质的感性狂欢中,对于消费时代人的情感的匮乏以及现代人的孤独隔膜并不感兴趣:

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 saxophone 正伸长了脖子,张着大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嚷。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飘动的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跟,鞋跟,鞋跟,鞋跟。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伸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椅子却是零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英腿蛋的气味,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我爱那个穿黑的,细腰肢高个儿的。”话从我的嘴里流出去,玫瑰色的混合酒从麦秆里流到我嘴里来,可是我的眼光却流向坐在我前面的那个舞娘了。

她鬓脚上有一朵白的康纳馨,回过脑袋来时,我看见一张高鼻子的长脸,大眼珠子,斜眉毛,眉尖躲在康纳馨底下,长睫毛,嘴唇软得发腻,耳朵下挂着两串宝塔形的耳坠子,直垂到肩上——西班牙风呢!可是我并不是爱那些东西,我是爱她坐在那儿时,托着下巴,靠在几上的倦态,和鬓脚那儿的那朵憔悴的花,因为自个儿也是躺在生活的激流上喘息着的人。——穆时英《黑牡丹》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在这中间最精细又最敏捷的可算是那白衣的仆欧的动作,他们活泼泼地,正像穿花的蛱蝶一样,由这一边飞到那一边,由那一边又飞到别的一边,而且一点也不露着粗鲁的样子。——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相比之下,施蛰存超越了对新奇感受的描绘,试图深入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力。从他的小说中可以见到弗洛伊德的东西。代表作有《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等等。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性:

1、外源性:对域外现代主义的引介和模仿

2、实验性:文学创新意识的形成

正是现代派诗艺使诗人们摆脱了各种感伤情调而力求知性和感性的融合,更加自觉地运用象征和联想,使幻境与实境相互渗透,增强了诗篇内容的厚度和密度,在结构艺术和形象营造上都有了新创造,又通过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巅合,适当的欧化句法,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韧性和弹性。——袁可嘉

3、含混性:对域外现实主义的误读与偏离

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被激烈拒绝和否定的文学流派。茅盾从阶级观点定位现代主义:“属于‘现代派’的作家和艺术家都是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憎恨资产阶级,一方面又看不起人民大众;他们主观上以为他们的作品起到了破坏资产阶级的庸俗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作用,可是实际上,却起了消解人民的革命意志的作用。”这种定位,使现代主义基本被屏蔽在社会主义的文化现实之外,直到文革结束以后,现代主义才获得发生发展的可能。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前期,传播和认识阶段。

这一阶段启蒙主义文学是主流,但现代主义的因素也开始出现,如朦胧诗的技法、王蒙等人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在思想理论领域,现代主义逐渐获得了合法性。人们或者将现代主义和阶级剥离、与时代联姻,或者将技巧与意识形态剥离,努力为现代主义争取发展的空间。

二、先锋文学的兴起

先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批判和抗议传统社会主义及意识形态的压抑,争取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仍然具有浓重的启蒙立场。不过,在艺术手法和风格,先锋文学的现代主义意味很浓,而且也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反抗,表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

在这一阶段,关于现代主义的争论再次兴起,主题不是要不要现代派,而是我们有没有真正的现代派。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派只局限于技巧层面,缺少西方现代派那种深沉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提升;有人则声称执迷于把西方现代派作为“正宗”是落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中国化的现代派当然也是现代主义的。其实,中国新时期的现代派本身比较复杂,有些的确仅限于技巧层面的炫奇,称为“伪现代派”并不过分;有些作品则达到了技巧和思想层面的完美统一,尽管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取径可能有所偏差,仍然是成功的现代主义作品。

三、现代主义高潮的消退和延续

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兴起,80年代后期兴起的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开始退潮,带有后现代倾向的新历史写作、欲望化写作兴起。当然,仍有部分作家仍在进行现代主义的写作。

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 残雪《苍老的浮云》 苏童《1934年的逃亡》《米》 余华《古典爱情》《世事如烟》 莫言《丰乳肥臀》 格非《褐色鸟群》《迷舟》

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 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

关于“知识分子写作”

1987年诗人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在当年的“青春诗会”上明确提出了知识分子写作的概念。这批诗人主张诗歌要坚持知识分子批判精神和文化责任感,在一种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现实中建构诗意。知识分子写作是一种智性写作、精英写作,讲究诗歌的专业性和词语修辞,大量吸收西方思想和语言资源,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摒弃了各种意识形态幻觉,始终坚持个人立场但又不放弃责任感。欧阳江河认为知识分子写作是抗议的主题被耗尽,群众写作时代过去之后,一种有语境与语言策略的考虑、寻求阶段性活力的诗歌实践。

与“知识分子写作”相关联的命题是“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指向的并非某一年龄或时段,而是某种写作心境和态度,在这种心境下的写作不仅依靠激情和才华,而且更加依靠“对激情的控制”,依靠“综合的有效才能”、“理性所包含的知识”和“写作积累的经验”。

傍晚穿过广场(节选)欧阳江河

我不知道一个过去年代的广场 从何而始,从何而终 有的人用一小时穿过广场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还要在夕光中走出多远 才能停住脚步?

还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闭上眼睛?

当高速行驶的汽车打开刺目的车灯 那些曾在一个明媚早晨穿过广场的人 我从汽车的后视镜看见过他们一闪即逝 的面孔

傍晚他们乘车离去

一个无人离去的地方不是广场 一个无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离去的重新归来 倒下的却永远倒下了 一种叫做石头的东西 迅速地堆积、屹立

不象骨头的生长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也不象骨头那么软弱 ……

生活的另一面

西川

我注定在某年某月的某个时辰 离开这个世界

因此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譬如恋爱,写诗,去西部流浪 我一走出那座老式钢琴似的屋子 就不明白地在C弦上摔了一跤 掌声和咒语于背后蝗虫般飞来 有一对酒窝变成美丽的陷井 我实在搞不清网与生活 究竟有何区别

我不流泪不等于没有眼泪

我整了整行李试图从哲人的书本上 寻找警句或方向

直到一条河自历史深处汹涌而来

灯塔与许多人的灵魂均漂在水上 我的灵魂也漂在水上

最后的营地

王家新

世界存在,或不存在

这就是一切,绝壁耸起,峡谷 内溯,一个退守到这里的人 不能不被阴沉的精神点燃

所有的道路都已走过,所有的日子 倾斜向这个夜晚

生,还是死,这就是一切 冬日里只剩下几点不化的积雪 坚硬、灿烂,这黑暗意志中 最冰冷的

在死亡的闪耀中,这是最后的 蔑视。高贵。尊严

星光升起,峡谷回溯,一个穿过了 所有港口、迷失和时间打击的人 最终来到这里

此时、此地。一,或众多 在词语间抵达、安顿,可以活 可以吃石头

而一生沧桑,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及高高掠过这石头王国的鹰 是他承受孤独的保证

没有别的,这是最后的营地,无以安慰 亦无需安慰

那些在一生中时隐时现的,错动石头 将形成为一首诗

或是彰显出更大的神秘

现在,当群山如潮涌来,他可以燃起 这最高的烛火了

或是吹灭它,放弃 一切 沉默即是最终的完成

八九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一、当下的、个人化的生存体验中领悟历史和生存的意义。

二、对现实的激烈反叛,多以隐晦病态的意象揭示社会人生的真相。

三、展示人性之恶、世界之丑

四、荒诞意识

五、颓废主义

艺术特色

一、意识流的引用

二、象征、隐喻、梦幻、反讽手法的运用

三、叙述方式的更新

下载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汉语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数: 24 大纲执笔人:刘梦琴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一门研究“五四”文学革命......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及主要的文艺思潮。 教学重点、难点:抗战时期文艺的特点,国统区的、上海“沦陷区”的文艺运......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 2016-03-30 09:57:41 来源: 作者: 7天论文网【大 中 小】 浏览:2次 评论:0条 摘要: 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的关系而论,1985 年前后是转折......

    启蒙语境中的解放区文学思潮

    启蒙语境中的解放区文学思潮 中文 解放区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启蒙作为贯穿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重要特征之一,深深地影响着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形成和......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教学目标: 了解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并对一些重要而有争议的理论问题有所认知。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

    华师16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线作业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 ) . 《龙须沟》 . 《关汉卿》 . 《胆剑......

    16秋华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 ) A. 《龙须沟》 B.......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小编推荐)

    第一节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它曾经一度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 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 具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