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4 课时3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课时3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2015·河北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解析 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A、B、C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项正确。答案 D 2.(2015·山东泰安模拟)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解析 “科学”即主张通过实验或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理论,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相似,故B项正确;“仁”“三纲五常”和“正君心”的理念均与“科学”的含义无关,故A、C、D项错误。答案 B 3.(2015·江西景德镇调研)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
()
()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解析 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乡约”,侧重于通过外在的约束,而非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觉,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C项错误;无论“以礼化俗”还是“乡约”,强调用普遍的规则(理)来约束人,“义庄”体现了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答案 D 4.(2015·河南开封模拟)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说明理学已经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准则,说明宋代理学实现了世俗化、生活化,故C项正确。A、B、D项观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故A、B、D项错误。答案 C 5.(2015·湖北黄冈模拟)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心之所发便是意”“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可知该哲学家强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B项最符合要求。A项主要描写自然环境清幽,C项主要表达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D项主要表达诗人夜雨候客的闲定心理,都与材料观点不符。答案 B 6.(2012·课标全国,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与“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相关,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答案 D 7.(2015·河南豫北联考)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解析 苏轼强调胸中先有竹意(有人认为这是灵感),再起笔描画。图中则体现出画中有诗,以诗画委婉表意的特点。两个材料都强调画家心中之意,体现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 D 8.(2012·山东文综,1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历史,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等特征是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加强专制和集权的结果,也是宋朝“以文制武”治国策略的体现;“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说明宋朝印刷术革新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综上分析,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呈现的特征。故选C项。答案 C 9.(2015·江苏南京盐城联考)(节选)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以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4)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 第(2)问,据材料二“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及宋代四大发明的史实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及理学影响的史实概括回答。第(4)问,据材料四“通俗艺术较盛„„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及宋代艺术成就的史实回答。答案(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4)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说明:宋词繁荣,风俗画流行、出现话本、瓦子等。
第二篇: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节庆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
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 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 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 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
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 式之一。
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代的词人层出不 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重要的词人:
(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髙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醉江月。
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入云。开创了一代豪 放词人的先河,达到了无事不可人、无意不可言的境界。
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未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3)辛弃疾: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 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三)元曲
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教师可补充介绍 《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四、课堂小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 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 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 冶了情操,纯净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
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完成练习册上本课的题目
第三篇: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饺子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瓦子,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 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节庆活动: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
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重要的词人
(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髙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歧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醉江月。
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人云。开创了一代豪放词人的先锋,达到了无事不可人、无意不可言的境界。
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昨夜雨硫风骤,农睡未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 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3)辛弃疾: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坐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三)元曲
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教师可补充介绍《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四、课堂小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附:板书设计
第四篇: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习题(含答案)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象形文字是下列什么人创造的()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腓尼基人 D.古代埃及人
2.对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①乔达摩•悉达多 ②穆罕默德 ③耶稣 ④丕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与如图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4.下列关于古代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A.佛教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B.伊斯兰教奉《圣经》为经典 C.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D.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 5.公元7世纪创立的伊斯兰教()
A.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B.主张“众生平等” C.宣扬对安拉的崇拜 D.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
6.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7.都诞生于元以 格 /空/ 空格/格空格/空格空格/ /空//格//空/ 空格 格//空/ /空//空//空/ 格/ 空格/格/ /格/ /空/都诞生洲
最后都统治利用空格/ /格/ 空格//格/ 空格/ /格/ /空/ 们的传于各间文化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并称为世界三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A.中国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 9.我们常说的诞节”、公元纪”与列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立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11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佛教诞生地 B.630年,被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2.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该地区的麦加城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______ 改正: ______。
13.阅读下表内容判断。三大宗教 产生时间 佛教 基督教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前后
产生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立者
经典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三藏” 说中的耶稣(“救世主”)《圣经》 穆罕默德(先知)
《古兰经》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______(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______(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______(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______(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______。
14.不管世界各国的字多么不同,伯字不需要翻译们认得。其,阿拉伯数字不是阿伯人首创,是他们将种数传播到了全世界在跨亚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拉伯人将阿拉伯数播到世界各地。______ 阿拉伯字的发者是阿拉人。______
阿拉伯人曾建立了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5.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请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11页
材料三:他曾经说过:“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或是进行贸易,又或是旅行,(宗教名称)亦跟随着他们传播着。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为了“求取真经”,我国唐朝高僧玄奘曾前往何处(宗教的起源地)求取真经?
(2)材料二中的“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创始人”指的是谁?在中古欧洲时期,该宗教在精神和文化领域有何表现?
(3)材料中的“ ”指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历史上,创立者是谁?这一地区的统一和该宗教有何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宗教的经典分别是: 材料一: ______ 材料二: ______ 材料三: ______(5)思考:在阶级社会里,上述的三个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忍受苦难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 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1)以上材料所宣传的教义分别属于哪一种宗教?
(2)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是什么?其经典是什么?4世纪时,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
(3)材料二中的“救世主”是谁?这种宗教产生于哪一地区?这种宗教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种宗教的主张中,相似之处是什么?
17.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鼓吹正义必胜,对帝国境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居民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 B宗教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突破种姓制度的严格界限。材料三 C 宗教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请回答:
(1)A、B、C分别代表哪三个宗教?
(2)列出A、C宗教经典的名称、创立者和创立地点。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C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什么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初中历史试卷第3页,共11页(1)对中国、欧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的分别是什么宗教? 材料四: 下表是某地区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大约数字): 时间 1490年 1570年 1650年 1825年 白人 0 138000 725000 43490000
黑人+混血 0 260000 815000+644000
土著人民 50000000 9700000 9105000
4188888+6252000 8211300(2)材料四表格所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情况?黑人是以怎样的方式移居这一地区的?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王丽、李建、张红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评价。王丽 李建 张红 宗教是统治阶级麻痹人们思想的工具,并使人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它起到的是消极作用
宗教给予人类精神慰藉,能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并促进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它起到的是积极作用
宗教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1)材料一中图
1、图
2、图3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种宗教?其中最早创立的是哪一种宗教?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三大宗教”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共同原因。(3)材料二中,三位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20.一般来说,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他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材料一: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
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2)材料一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他们传播的主要宗教是什么?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哪一民间故事集?
(3)材料三中的这位商人是谁?他在中国什么朝代时入朝为官?当时的皇帝是谁?他
初中历史试卷第4页,共11页 口述的什么书成了西方殖民者开辟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4)有人认为战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答案】
1.D
2.D
3.B
4.C
5.C
6.D
7.B
8.C
9.C
10.C
11.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
故答案为:
12.×;麦加改为耶路撒冷
13.B;B;A;C;A
14.×;√;√
15.《金刚经》;《圣经》;《古兰经》
16.(1)材料一中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的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根据材料二中的救世主和上帝可知这个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根据材料三中的真主安拉可知这个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2)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3)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
(4)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故答案为: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初中历史试卷第5页,共11页(2)伊斯兰教,《古兰经》,基督教.(3)耶稣,巴勒斯坦地区,圣诞节.(4)主张忍耐顺从.
17.(1)根据材料一中“上帝”可知A宗教是基督教.上帝是基督教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根据材料二中“倡导众生平等和种姓制度”可知B宗教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根据材料三中“信仰真主安拉”可知C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2)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3)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答案为:
(1)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2)A:《圣经》,耶稣,巴勒斯坦地区.C:《古兰经》,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3)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8.(1)材料一中宣扬“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是佛教;材料二中宣扬“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的是伊斯兰教;材料三中宣扬“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的是基督教,其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而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对欧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2)材料四中这个地区在1490年没有白人和黑人及混血,都是土著居民,而在此后白人和黑人及混血人口逐渐增加,土著居民却不断减少,据此分析可知这个地区是美洲;美洲是1492年哥伦布远航时发现的,在此之前这里没有白人;黑人是在黑奴贸易中移居美洲的;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佛教和基督教.(2)美洲;“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
19.(1)图1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像,他创立了佛教,图2是创立基督教的耶稣;图3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麦加大清真寺.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最早创立的是佛教.(2)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
初中历史试卷第6页,共11页 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3)材料二中,三位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是王丽、李建.他们没有把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故答案为:
(1)图1:佛教.图2:基督教.图3:伊斯兰教.最早创立的是佛教.
(2)共同原因:三大宗教都叫人忍耐、顺从、忍受苦难等,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所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麻痹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
(3)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王丽、李建.理由:王丽、李建没有把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20.(1)据材料一的经济文化之路--丝绸之路和材料二中的“出征和扩张”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和平交流,材料二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暴力冲突.(2)材料一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的是阿拉伯人,他们在完成阿拉伯统一的过程中创立并传播了伊斯兰教,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天方夜谭》这一民间故事集.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
(3)据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可知,这位商人是马可•波罗,他在元朝元世祖的时候来到中国,回国后根据他的见闻写成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应赞同这种观点.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和平交往;材料二:暴力冲突或者战争.(2)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天方夜谭》.(3)马可•波罗;元世祖;《马可•波罗行纪》.
(4)赞成.比如: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应赞同这种观点.
【解析】
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象形文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初中历史试卷第7页,共11页 ①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②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他们与基督教无关,据此可排除含①②的ABC三个选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相关人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人物. 3.图片中典型的标志是十字架.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据说他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人认为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血洗净了我们的罪,十字架就成了救赎的象征.因而与题干图片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 故选B.
本题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教义、经典以及建筑特色.
4.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奉《古兰经》为经典;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产生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才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只有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宗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5.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 6.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1世纪时产生于巴基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
7.基督诞生于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错误.佛教生于印度;基督教诞生巴勒坦一;伊斯兰诞生阿半的麦.确三大宗教让人忍耐,有利统治者的统,最后都为治所利用.正确.三大宗教向外传播程,同时也是不文化融合过程.正确. 故选.
本题考查的是界三大宗.
题四选都是三项内容,故题可用排除法进选择. 8.A.道诞生于中.
教诞生于巴勒斯地区.
初中历史试卷第8页,共11页 伊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 故选.
本题查的是斯教相关知识,属识题.
本难度般目的主要考学生对四种宗教的掌握,意区分.
9.1世纪时耶稣临人人忍苦难,死后以入“天堂”.这一“救世主”使绝望的人拥有了神寄托,这种信仰稣为“救世的宗教称为基督教,来督教成世界三宗教之一,了纪稣,人们把耶稣出的一年定为公元年,他生的那一天月25日为圣诞,圣诞节是西方重要的日. 故C.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知道“圣诞节”、公元年的. 对基督要从其创立、教义经典、发展几个方面进行.
10.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等都是阿拉伯人通过战争或是贸易传入欧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西方人也将中世纪的科学形象地比作:“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可见阿拉伯人对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古印度人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人的贡献. 注意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
11.本题考查佛教和伊斯兰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12.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的耶路撒冷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圣地,有三教圣城之称,它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该地区重要矛盾之一,不是麦加. 故答案为:
×;改正:麦加改为耶路撒冷. 本题考查的是中东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13.(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故划B.
(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故划B.
(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
(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上表信息没有涉及.故划C.(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
故答案为:(1)B.(2)B.
初中历史试卷第9页,共11页(3)A.(4)C.(5)A.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12世纪初,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传到.1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致此后拉数字传了全世界. 7纪中叶,伯半岛基统一,又经过一百年的发,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三的大帝国. 据所学知,印度人用梵的头表示数字,创造从0到十个数字计数.阿拉伯人会了这法,对它加改.1世纪初,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为“拉伯数字”. ×;;√.
本题要考查了阿伯人的史贡献. 识记伯人的主历史贡献.
15.(1)据图示可知,材料一展示的是佛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并把印度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来,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在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上更是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3)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形成了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形成等.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4)据所学知识,佛教经典《金刚经》,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5)由上述材料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服务于统治的需要,教义有麻痹人民思想的作用,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故答案为:
(1)佛教、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印度(天竺).(2)基督教、耶稣、基督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地区(麦加)、默罕默德、促进了该地区的统一.(4)《金刚经》、《圣经》、《古兰经》.(5)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三大宗教相关内容.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6.(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
初中历史试卷第10页,共11页(2)本题考查的是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和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的宗教.(3)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创立与相关节日.(4)本题考查的是三大宗教教义的相似之处.
本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又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问题跨度大,但联系紧密.
17.(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3)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18.(1)本题考查的是佛教和基督教.(2)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世界三大宗教、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
19.本题以三大宗教的图片与对宗教的评价,综合考查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教义等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与评述事件的方法.
20.(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
(2)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天方夜谭》.(3)本题主要考查马可•波罗.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的交往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初中历史试卷第11页,共11页
第五篇: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教案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主备人: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和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东西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到古代科学家和文学家勤奋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三、教法、学法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来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学生尝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并搜集整理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四、课前准备
教具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相关多媒体课件和挂图、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1、三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什么?
2、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3、佛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4、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经典?
5、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
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录着古代人类生活的两种文字和三大宗教,这一主题还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我们要了解的是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自学指导:
1、“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哪国人?他有哪些成 就和贡献?
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指谁?
3、《荷马史诗》的作者是谁?它写的哪个国家的英雄史诗?分为哪两部分?
4、《俄底浦斯王》的作者是谁?“悲剧之父”是?“喜剧之父”是?
5、《天方夜谭》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社会生活?有哪些故事?
6、著名的建筑有哪些?
先学(学生自学、看书,教师巡视)后教(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1、阿基米德
古希腊
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
3、荷马 古希腊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4、索福克勒斯
埃斯库罗斯
阿里斯托芬。
5、阿拉伯帝国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灯》。
6、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六、小结:
本课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也无必要对《荷马史诗》《天方夜谭》这两个重点内容做过多的补充和拓展,但应当向学生推荐我国已出版的这方面通俗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外去自主阅读学习。
七、板书设计: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一、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和浮力定律、杠杆定律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和《荷马史诗》 2.索福克勒斯和《俄底浦斯王》 3.《天方夜谭》
三、著名建筑
1.麦加大清真寺 2.巴黎圣母院
八、当堂检测:
1.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反映了古代希腊早期社会情况,是研究希腊早起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它是(A)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2.《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古代哪一个地方的早期社会情况(B)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阿拉伯地区 3.下列人物中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的是(B)
A.荷马 B.索福克勒斯 C.阿基米德 D.亚里士多德 4.下列作品中,反映阿拉伯地区社会风貌的是(C)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汉谟拉比法典》 5.下列人物中,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是(D)A.荷马 B.索福克勒斯 C.汉谟拉比 D.阿基米德 6.自古以来许多穆斯林都希望到他的圣地去朝觐,他们朝觐的中心是(A)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7.麦加大清真寺座落在今天的哪个国家境内(D)A.伊朗 B.伊拉克 C.埃及 D.沙特阿拉伯 8.巴黎圣母院是今天哪一个宗教的圣地(B)A.佛教 B.天主教 C.东正教 D.伊斯兰教 9.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B)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
10.“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涉及到的是哪一项成就(A)A.杠杆定律 B.浮力定律 C.螺旋式水车 D.光学中的聚焦原理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