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联学语文

时间:2019-05-15 08: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对联学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对联学语文》。

第一篇:巧用对联学语文

巧用对联学语文

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强调,“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尝试将对联引入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对联学语文。这种学习方式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读妙联,赏妙联

对联形式短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文辞精炼。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修辞、炼字等很多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我把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妙联发给学生,带领他们读赏妙联。读妙联,朗朗上口,可以感受到平仄相间、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音韵和谐之美。赏妙联,可以品味到对联意境、构思的奇妙,遣词用字的精练,写作技巧的丰富。在语文学习中,带领学生读赏妙联绝对,可以促使学生发现和领略对联之美,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改对联,对对联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对联用语凝练,用字、炼字很讲究,一字之差即见高下。改对联,对对联,不单单是非常有趣的文字游戏,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中,我会在课堂或作业中,给学生提供一些改动过的对联,鼓励学生尝试改写,也会动员学生自己拟出上联,同学之间互相考一考,做一些与对联相关的文字游戏。你出个“雪中送炭”,我对个“锦上添花”,不拘难易,只要能有对对联的意趣就好。尽管学生还不能做到对仗工整、严谨,但他们会努力调动脑海中储存的各种知识,千锤百炼地选择词语,想方设法对出下句,这样,自然而然就提高了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拟横批,写对联

对联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对联的横批更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升华的作用,拟写对联的横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有一次我为学生提供了一副饭店的对联,让他们拟写横批。上联是“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下联是“多吃点少吃点多少吃点”,大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周五晚上就通过手机短信、QQ传给我拟写的横批,还有的同学甚至把家长拟出的横批发给我看。有拟出“谢谢惠顾”“谢谢光临”的,也有拟出“欢迎惠顾”“欢迎光临”的,还有拟出“不厌其饭”“快来吃点”“早晚吃点”的,大家乐在其中。通过比较,大家淘汰了不贴切的横批,留下来的便是比较恰当的“欢迎光临”“快来吃点”“早晚吃点”等横批了。当得知真正的横批是“进来吃点”时,学生们都大赞绝妙。

课标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对联的形式评议人物形象,以加深对人物特点的把握。以拟写对联的形式将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感悟与评价表达出来,是一件既有娱乐性又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我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拟写对联,评议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学生拟出了不少精彩的对联:“读书人偷窃受辱,饮酒客调侃作乐”“有意卖弄遭鄙夷时时忍讥讽,无奈偷窃受嘲笑常常隐辛酸”“迂腐清高老书生,冷漠麻木众酒客”“孔乙己苦读半生屡试不第,众酒客落井下石冷漠无情”……这些对联,虽然感悟深浅不一,但都达到了结合文本、化繁为简、要点突出、形式正确的要求,很让人欣慰。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度地运用对联,既有趣又实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程富有活力,又有助于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

编辑

于萍

第二篇:对联学习题

1.在古代汉语字典中“日”的解释有:1.每天,天天。2.白天。3.太阳。根据语境判断下列句子的意思:

A日新月异B 吾日三省吾身。C隐天蔽日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下列诗句写了哪些传统节日?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C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下列各项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中老人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B小玲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10岁,弟弟应当属鼠。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礼仪这么问:“令尊贵姓?” 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4.北京历经了几天的雾霾后,终于迎来了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清晨,面对难得的秋景,身心愉快的小明不觉会吟诵的诗句是: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旨诗情到碧霄。D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自己不重视。C想拯救国民。D生活条件太差。6.选正确的一项:

A春节贴对联放爆竹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清明节放风筝踏青扫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D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合适的下联是: 用“翻”,“绿”,“竹”,“风”,“中”组合成下联: 8.下列对联表现皮影艺术的是: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B车水马龙光树影,衣冠人物皮成形。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D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9.下列对联和书法无关的是: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

10.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合适做下联的是: A立冬冬日人觉寒。B立春春日客游春。C小雪雪中客游春。D谷雨雨后禾享雨。

11.从下面的对联中找出一组适合过春节的对联: A与福同圆中国梦。B花开并蒂姻缘美。C邀春共住小康家。D福如东海水长流。E鸟飞比翼恩爱长。F寿比南山桦不老。

12.上联:蓝天丽日,九州午里秀。A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B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C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D大地春回,草原锦乡天。13.选合适的一项:

上联:气备()与()鬼神合其德。下联:教垂()继()文武作之师。A万世尧舜禹汤四时天地日月 B四时尧舜禹汤万世天地日月 C四时天地日月万世尧舜禹汤 D万世天地日月四时尧舜禹汤

今天默写的读读写写部分重抄一遍:

选6个词造句:

第三篇:巧用“对话”教语文

巧用“对话”教语文

——探究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关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语文素养的评价。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课程标准”中做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那么怎样用活这三个要素,值得研究的话题很多,其中,也许可以从“对话”寻找突破口。那么,这里所说的对话是指什么呢?也许老师们会提出这样一些质疑。

“对话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面对面地谈话吗?”

“对话有什么新鲜!我们过去的教学就是用的谈话法,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 其实,这儿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首先,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学生的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法”截然不同。过去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但骨子里教师仍然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教师的提问是有“底牌”的,学生的回答不过是猜测教师的“底牌”而已,最后还是要由教师一锤定音。

这种对话还应当是互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

这种对话还应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说到对话式的教学,我不由得想起了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他教授弟子经常采用的就是对话式。他对弟子实施教育,一无固定的课堂,二无固定的教材。或在田头,或在街道,因地制宜,随机施教。他往往让弟子们先去体验,然后再通过与弟子的对话,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有所领悟。

有这么一个故事,颇能代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走进麦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直到苏格拉底大喝一声:“你们已经到头了!”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问:“究竟地里有没有一穗是最大的呢?”弟子们说:“肯定有。”苏格拉底点了点头:“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若有所悟:人的一生不也是在麦地里行走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呀。

这种教学,就是在今天也仍然闪耀着民主作风与对话精神的光芒,值得我们借鉴。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这种对话式的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牵引式”、“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建构。打个比方,后者好像是一种工业生产的方式,是按照图纸去生产一模一样的机器。而前者则类似农业生产的方式,农民并不制造禾苗,只是为禾苗的生长提供条件,如按时播种,并适时灌溉、施肥、捉虫等,从而促使禾苗茁壮成长。与此相适应,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由此看来,所谓对话教学,不是看是否采取了对话的形式,主要是看是否体现了“对话”的精神与原则。

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呢?

我以为关键在于调整好阅读教学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教师先通过钻研文本,把文本的内容全弄明白了,诸如可以分成几段,各段的段落大意该怎么概括,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钻研所得写成教案,在课堂上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贯彻自己的教案,将自己的钻研所得灌输给学生。文本学生是懂了,但不是读懂的,而是听懂的。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渠道不畅。(具体表现在学生读书的时间甚少。过去我曾就此做过调查,平均起来每节课学生用于读书的时间仅5~6分钟。)教师用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不能称为“对话”,只能算是“传话”。

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不是单方面的灌输。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我们应当以这样的理念来调整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很有见地的。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小,其阅读活动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教师好像一个“婚姻介绍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要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作为介绍人,应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该避让的就要避让,不要过多地居间聒噪,喋喋不休。只有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介绍人才出面帮助疏通

具体地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组织与调控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即组织与调控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随机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化解阅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疑难。

——适时的示范与点拨。

——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适时组织合作性学习,通过心灵的碰撞,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即时的评价与激励。实施对话教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是开放的,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二是正确地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此种教学模式,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不必包办代替。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是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三是处理好预设与开放的关系。

老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则很难在学生中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份。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星,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最为丰厚的回报。

第四篇:语文探究 对联

奇妙的对联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设想: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温故知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巧言部》有《陆陈谑语》说:陆文量同陈启东饮酒,陆见陈头发少,于是出一对句开玩笑说“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可施”(谐音:无髻可施)面对如此高水平的玩笑,陈启东也随机应变,反戏之曰:“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须,谐音双关),真是妙对。“陆大赏叹”,又开玩笑说“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陈启东先致歉“有犯幸公勿罪!”接下来对曰“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出题)” 双方“相与抚掌竟曰”。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看练习一,并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

(1)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朱熹撰朱姓宗祠通用联,此联采用南宋·朱熹题白鹿书院联。)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3)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昆明翠湖海心亭对联.上联出自《醉翁亭记》,下联出自《月下独酌》(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四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

3.妙联撷趣。A.趣联:

(1)海水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落;

浮云长zhǎng,长chá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消。

(2).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3)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B.名人联话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林则徐小时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送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引起哄堂大笑,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尴尬。谁知,林则徐脱口而出:“望子成龙”。满场为之惊叹不已。林则徐的下联既解了父亲的窘迫,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材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C.讽刺:

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占京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只好屈膝求和。议和会上,众洋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其中有个洋人代表公然提出上联要求答对:“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能战。”清政府的代表明白这是向他们挑战示威,但敢怒不敢言。正在这时,有个年轻小吏跃而起,昂然答道:“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并拿。”面对这文字严密、话语犀利的言词,挑衅者想顾愕然。

清末常熟人翁同和,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人李鸿章不和。李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被任为全权大臣,等于过去的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

D.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原对:池洗莲藕,根根太白李长庚。

新联:花开菊坛,郁郁婉华梅兰芳。古对:灯把敖广,缕缕赵云赵子龙。

古对:雪笼青山,片片香山白乐天。新联:鹰啸长空,凛凛岳飞岳鹏举。

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对联作法。

要注意对仗、平仄、词性等规律。注意逻辑。

练一练:

① 天——(地)风——(雪)海——(山)新——(旧)南北——(东西)千山——(万水)千山秀——(万水清)

庆贺——(恭喜)枝头——(花丛)

②上联:处处风光好。(家家喜气浓)(下联可以是多元的)

上联:鸟儿枝头落,(蝴蝶花中飞)

上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2.根据情景,撰写对联。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写于十年**)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讽某些腐败者)

五、布置作业

1. 搜集名联

2. 熟读背诵一些名联

附: 名联欣赏

1.陆小曼挽徐志摩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促永诀,夫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茫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此联读之催人泪下。

2.北京陶然亭联

喜得故园桑落酒

陶然共醉菊花杯

作者佚名。亭名取自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

3.扬州二十四桥头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作者江湘岚,生平不详。

这幅对联正是用了杜牧的诗意,描写扬州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4李清照故居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此联为郭沫若题。

5.湖北黄冈东坡故居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此联为张之洞题

作者赞赏苏轼才华独绝,同时为苏轼多次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和痛惜。

6.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为文天祥题。

第五篇:巧用学乐云 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学乐云”优化课堂教学

一、利用学乐云教学,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乐云课件教学,用图形、音像,文字声音,以及电脑动画等多种形式,能刺激小学生的每一个感官,是每一名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求欲望。在教学年、月、日时,小学生对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也就是常说的 “四年一闰”这一知识点不能理解,教师在讲解时也很费劲,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中巧妙地通过“学乐云”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一播放,随着缓慢而有吸引力的话语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一周是365天5时48分46秒,一年是365天,而每年余下的5时48分46秒,四年积累成一天,一般都加在二月份里,这一年就叫闰年,学生通过观看学乐云画面,感到十分惊奇,不由自主的观看、聆听,考虑、探索,课堂井然有序,教学效果极佳。

二、利用“学乐云”,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新生事物的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乐云”“动”的特点,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变学生“说”为“学乐云”演,从而有效的解决低年级数学课堂的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利用“学乐云”教学,能使学生从形体、颜色、图形状态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辨认出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加深学生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再如教学“圆的认识”中巧用“学乐云”中的“荡秋千”形成“由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由课件动画展示画图的整个过程,使小学生很容易掌握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并知道相互间的联系和关系。

三、巧用“学乐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而这种抽象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学乐云教学能形象逼真地在现知识的产生、形成。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认识图形中,巧用“学乐云”演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立体图形,如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比划一下、找一找模型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体验数学。利用“学乐云”在屏幕上出现,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与课本上的知识衔接,先想一想,思考一下,利用”学乐云”再现验证,接着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注重从实际背景中抽象数学模型,从现实生活中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乐云演示,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的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定向观念和推理能力,是学生能有课件上的图想象出实物,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立体图形,再由立体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巧用“学乐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教师在利用学乐云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就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元、角、分”这一单元时,可利用“学乐云”创设“模拟商店”学生通过观察后,让学生当售货员与顾客进行仿真练习,由于学乐云课件具有回放功能,因此,这种练习可以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不断强化,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课本上发生的知识过程,解释概念,是教师少费“口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教学“认识位置”时,利用学乐云课件演示一遍,通过学乐云上的信息,学生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这些方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再练习时,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然后组织学生二人结伴游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就能正确的学会上下、前后、左右,利用学乐云能使知识的理解更为详细,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新知识的巩固更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五、巧用“学乐云”能提高师生素质

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教师运用学乐云来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师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上传课件的过程,就是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过程,课件可以保存在自己的账号中,随时使用随时修改,不断地加入教材中的知识以及课本以外的新知识,通过手机上传学校中的新鲜事,进行创新教育,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在自己搜集材料中,教师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每一个画面,图像的美感,动感以及整体的协调性,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乐云的充分利用,不仅使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还能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

当然了,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学乐云在教学中的地位,他虽有众多的优点,但他也是教学服务的一种工具,并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更不能代替教师的讲授,因此,每一位教师有自身的教学特点,且学生的情况也不一致,本着拓展学生思维,扩展学生的视野,化抽象为具体,正确处理学乐云教学软件与备课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地利用学乐云教学,开发学生潜能,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载巧用对联学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对联学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学对联》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学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历史悠久,学习对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次综合实践......

    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

    巧用电子白板 促进语文教学

    巧用电子白板 促进语文教学蒸湘区长湖小学 周海姣摘要: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大发展、大升级与大融合,电化教育也呈现出的日新月异与五彩缤纷的应用层次。从幻灯片式的投影教学......

    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被广大教师引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摘要:数学家苏步青曾指出:“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科目,对学习其他科目有着重要作用。同......

    两学一做对联标语

    上联:学党章学精神诚心为人民服务; 下联:争合格争先进实意替国家分忧。 上联:立党为公反腐倡廉党兴旺; 下联:爱民勤政惩奸扬善民富强。 上联:党风端正民常乐; 下联:国法严明众永......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对联

    春到山乡处处喜,喜临农家院院春。 东风吹暖英雄门第,喜报映红光荣人家。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提高医疗质量,增进人民健康。 燕舞莺歌喜迎大地,桃欢李笑春满校园。......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联

    对联 书山--(学海) 细雨--(和风) 花好--(月圆) 虎啸--(龙吟) 天文--(地理) 海角--(天涯) 水帘洞-火焰山独角兽-比目鱼 龙井茶-虎丘泉 龙井茶-- 铁观音 刀子嘴——豆腐心 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