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教学即治学”的心境捕捉灵魂
以“教学即治学”的心境捕捉灵魂
【关键词】演教学灵魂,治学,太平天国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08-0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太平天国的史事往往显得云遮雾绕、欲说还休。从2012年起,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将“天国”的历史客观真实地告诉学生,使他们透过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激思悟理。经过多次实践、反思、调整,我们不仅借助这个特例从史学角度感受到了些许理论与方法,而且也从“教学即治学”的心境出发,试图从实践层面去诠释对于历史灵魂追问的途径与实施的方法,意在沉心静悟,提升教学的境界。
诚如李惠军老师所言,“好的历史课要有灵魂,灵魂是历史课堂智慧的精髓,只有在这个灵魂的驱使下,历史才有深度力量,才有神韵风采”。我们在《太平天国运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揣摩,感受至深。2012年,我们开始准备本课时,对教学需要“灵魂”的认知是模糊的,只是凭着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感觉在设计一节课。比如,郭敏老师在寻找本课的相关史学著作时,只是批量涉猎、层叠堆砌,收集了一大批著作和论文,可是却不知为何而找?找来何用?由于缺乏明确的阅读指向,只好草草翻阅,其结果自然是不得要领、“不求甚解”了。后来,我们感觉到必须要把问题聚焦到一个“点”上,围绕这个“点”运筹谋划、确定取舍。实际上,就是找到这节课的“灵魂”。
我们常常反躬自问:究竟怎样才能使教学灵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象?就太平天国的史事而言,暂不论其长久以来基于意识形态的评价问题,单就其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地缘发端、“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天国诸王的身世背景到军事战争的成败、中外交往的得失、天国理想与时代现实的冲突等诸多内容,要想在一节课内传道解惑已属难得,还要感染学生、发人深省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来,只有追问灵魂、去芜存菁方能有所突破。
于是我们共同精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和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等论著,重新沉浸到那段史海中,让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深处和细处去体察、咀嚼和感受,在广阔的空间和久远的时段中打开“心界”,从而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认。我们也读了大量的史学论文,尝试用史家的视角和最新的学术成果来认知这段历史。我们发现,史学家对于那个时代早有精辟的论述:“‘师夷’是鸦片战争前后30年间探求世界、巩固国防和重新认识西方的产物„„全面考量那时‘师夷’的主张和实践,包含‘师长技’、‘采西学’、‘拜上帝’三个不同层面。‘长技’较多在军事方面,‘西学’集中体现在科技领域,‘拜上帝’则借宗教以改朝换代。”①由此,我们豁然开朗,纷繁芜杂的史料不再遮蔽我们的眼睛,中外学者各执一词的历史评述也不再令我们茫然无措。
在史学论著中涵泳体察,不仅打开了我们的视阈,而且使我们穿越时空,回归历史。我们好像在和那个年代人物对话,洪秀全、杨秀清、洪仁■、曾国藩、李鸿章、戈登„„这一个个鲜活人物的音容笑貌恰在眼前,我们是在和他们共同经历那个时代的悲喜沉浮以及他们的种种选择。我们感觉到,教材文本不再生涩,历史概念不再抽象。要想将一段历史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动情、动心,老师对于那段历史的心灵体验必然是丰富的、灵动的。没有对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性的理解,没有对于广西地区贫穷、落后、愚昧的感知,没有对于洪秀全等人窘迫生活境遇的体认,我们怎么能理解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巨大声势呢?脱离了对于天国各阶层的分析,忽视了当时中外势力的纵横捭阖,又怎能理解天国的大起大落和最终的悲剧下场呢?当我们去追问,太平天国对于时局的冲击和对历史的久远影响,这样宏大的主题如何能够对高中生产生震撼时,其实我们是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理解这个广阔的历史舞台以及纵横其间的诸多过客?
实则,“教学灵魂”就是读史、悟史后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追问“教学灵魂”引导我们打开视野,深入思考。试图去捕捉“教学灵魂”的过程,恰恰就是涵泳体察、熟读精思、捕捉创意的过程。有鉴于此,经过反复的揣摩、商讨,这节课的教学灵魂逐渐明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实为“借教立国”。这场运动虽未能摆脱“其兴也渤、其亡也忽”的悲剧宿命,却客观上给中国的现代化“打”出了可以施展的新格局。
李惠军老师指出:“教学灵魂”是一节历史课的“神来之笔”和“点睛之笔”。在灵魂统摄下,变多种资源为诠释灵魂的有机素材,使历史演绎、教学流程、学习体验在一个主轴或一条主线下得以顺畅流淌,彰显灵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达成三维目标的过程。①通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对于李老师的话深表认同。青年教师郭敏在最初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中,对于教材文本、史学材料、历史图片、动画视频等相关素材的整合理解不深,所以整个课堂的环节设计显得“神散形散”。究其根本,关键在于没有想到要以“灵魂”统合素材,使所有的教学资源为一个主题来服务。郭敏老师看了很多史料,却无法使一节课“立”起来。后来,我们逐渐体会到只有先确立一个“灵魂”,围绕它来架设一节课的结构,才能使整节课“立”起来。
于是,在追问、捕捉“教学灵魂”之后,我们重新设计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和兴衰历程,知道曾国藩的“湘军”与“借师助剿”,理解天国骤兴速亡的原因及其对时代重大影响;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时人笔记、民谣、史学著作等),学会多角度地收集、整合、分析史料的方法;从太平天国迅速成功,又旋即失败的兴衰过程中,体验底层知识分子和农民借助西方宗教冲击传统,却无法挣脱历史传统的悲剧性,领悟在“千年变局”的时代,只有理性探索才能给中国指明现代化的方向。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们有选择性地收集、整合、辨析、运用了很多教学素材和资源。其中,有传统的史学名著,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等通史类著作和罗尔纲的《罗尔纲集》、王庆成的《太平天国的历史与思想》等专著,也有通俗类的读物,如陶短房的《这个天国不太平》、周武的《太平天国史迹真相》和大量的史学论文和研究报告,还有凤凰卫视拍摄的《太平天国》纪录片和相关影像资料。这些素材固然内容颇丰,但是只要在“教学灵魂”的统摄下来进行筛选、考辨,那么找出来的材料一定能为主题服务,这些材料也会显得精当到位。
在这些素材的有效支撑下,本课的结构已然成型。由此,我们确立了这节课的“支点”“视点”和“难点”。所谓“支点”,指的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全课的重心所在。那就是通过对太平天国“其成也渤、其亡也忽”的原因揭示,来叙事说理,告诉学生何谓天国、天国何为,其兴亡成败的教训何在。所谓“视点”,指的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怎样来看待这个时代、这段历史。这个时代要强调的是“天朝的危机”和“千年大变局”,这段历史要讲明的是鸦片战争后,少数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在懵懂中摸索,无意中肩负着探求世界、巩固国防和重新认识西方的时代使命。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洪秀全的“师夷宗教以称帝”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时人面对“千年大变局”时的认知和探索。所谓“难点”,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限于知识结构难于理解的地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太平天国的时代影响,即洪秀全等人借助西方宗教建立的太平天国,代表着中国底层知识分子和农民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探索和尝试。由于其本身的阶级特性,最终难以摆脱传统农民运动必然失败的历史宿命。他们的探索也是有意义,这场运动不但猛烈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还更迭了时人的思想,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打”出了全新的格局。
在“灵魂”统摄下的教学结构使整节课“立”了起来。由此生发出去的历史叙事流畅自然、教学流程略无凝滞、学习体验愉悦深邃。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在近代中国具有震撼性的农民运动,其内容之丰富、评价之多元,令人感叹,要想在一节课内将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讲清讲透,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两年来,我们不断打磨这节课,力争使这节课在“教学灵魂”的指引下产生一种感动人心的震撼效果。我们追寻的是流畅自然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的情节呈现、精炼到位的课堂语言和充满哲思的课后思考。郭敏老师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曾经试用了多种版本的开场白,力求在教学伊始就打动学生,将学生引入到那个时代中去,经讨论,最终选用了这样的导入:
1850年秋天,愁云惨淡,重病卧床的晚清重臣林则徐忽然接到了来自京城的紧急诏书,命他火速赶往广西地区镇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拜上帝会”运动。这位向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65岁老人决定星夜赶路,为皇帝分忧。但是由于常年的操劳外加旅途艰辛,仅仅17天后,林则徐就在赶往广西的途中病逝了。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怀着对清朝命运深深地忧虑与世长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素未谋面的对手,一个科场失意的落第书生,竟然也在用另一种视角“开眼看世界”,他就是借助西方宗教动员广大民众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仅两年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如同急风暴雨一般横扫半个中国,影响波及16省,数十万农民风闻影从,令朝野侧目,国际震惊。真可谓“其兴也渤”。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为何来得如此迅速呢?让我们一起来考察这段历史。
这个导入实际上是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来设计的,将鸦片战争后的晚清代表人物林则徐与洪秀全做了对比,体现的是“天朝危机”下时人的思考和探索,两者合起来恰恰就是“天朝人”在看世界。这个导入很自然地将新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起来,并且打通教材,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去。
此后,为了进一步围绕“灵魂”叙事析理,我们又精心设计几个环节:
1.“天国”代“天朝”,筑梦天堂
首先从社会矛盾、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等因素介绍了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洪秀全及其创设的“拜上帝会”。通过几段精当史料的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太平天国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的新意和成效,指出:太平天国的迅速成功与洪秀全的“借教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借教立国”将广大小农凝聚在一起,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动员,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宗教热情,从而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成功。
2.改朝不换制,天国梦碎
太平天国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打下了半壁江山,令朝野侧目,国际震惊,远在欧洲的马克思也对其抱有希望。但是我们从四个角度举出大量例子与学生进行了分析:绝对平均、流于空想;神权专制、等级森严;战略失误、被动防御;争权逐利、信仰崩溃。从而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洪秀全的“借教立国”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神权统治带来的等级森严、争权夺利、迅速腐化。虚幻的天国一旦落到实处,神权与皇权结合到了一起,不但没能体现基督宗教的现代性因素,反而导致了天国的迅速衰落。
3.千年大变局,借法图强
我们用略带凝重的语言讲了天国的悲剧下场,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给时代和历史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864年,湘军用地雷轰开了天京的城墙,焚烧天王府的熊熊火光,映衬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悲壮结局。对洪秀全和他的追随者而言,挟风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缔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堂”,这是天国的喜剧;而兄弟相争、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熊熊火焰中归于幻灭,这是天国的悲剧。那么,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给历史带来怎样的回响呢?随后,我们从政治体制、经济格局、思维理念等方面和学生一起解读史实、归纳史识。比如,正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打击使得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满族官员难堪大任,汉人官员得以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政治格局的改变,为洋务运动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再如,中国首位耶鲁毕业生容闳一针见血地指出:“天假此役破坏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惊觉,而有新国家之想。”其实,鸦片战争后只有林则徐、魏源等极少数人“开眼开世界”,但是太平天国革新了时人的理念,使朝野上下不少有识之士从与世隔绝、夜郎自大的迷梦中惊醒,由此形成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新潮流。另外,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天朝上国”的意识形态和种种保守思想,使中国人从华夷之辨的传统王朝思维过渡到了现代国家的观念中来,产生了“新国家”的认识。又如,从香港回来的洪仁■撰写的《资政新篇》,体现了很多资本主义的主张,虽然由于天国的体制和战时的环境无法实现,但是却给曾国藩等洋务派提供了极大的借鉴,促使洋务派逐步开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经过详尽的分析,我们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太平天国的时代启示:太平天国运动带给时代丰富的启示,也客观上给中国的现代化“打”出了可以施展的新格局。
本课的结尾,我们用精心设计的哲理性话语对那个特定的时代、那场疾风骤雨一般的运动及其留给后世的回响做了归纳:
鸦片战争后的国人,正经历着探求世界、巩固国防、重新认识西方的艰辛历程。当时的中国,在外力的强势冲击下,国门洞开、内忧外患。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解体,却没有建立一种替代它的新秩序。中国人背负着传统的重负,却对西方世界的本质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探求一条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洪秀全等人借助西方宗教建立的太平天国,代表着底层民众面对“千年大变局”的探索和抗争。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但是他们的探索也未尝没有意义,因为正是这场势如风雷的农民运动,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统治、更迭了时人的思想,使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从“万世升平”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师长技、采西学”,理性地看待中国的时局,从而主动地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
言有尽,意无穷。这节课后,有学生找到我们,说这节课是亦庄亦谐,回味无穷。假如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对于本课的反复磨砺是不枉费工夫的。
这节课的设计、磨砺和反思告了一个段落,但是我们对于历史教学的思索却远未停止。追问、捕捉“教学灵魂”看似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却考验着我们的史学底蕴和教学技艺。我们通过历时两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到这样的道理:要上出一节神韵与哲思兼备,满含着治史的严谨与悟史灵动的“好”课,当以“教学即治学”的心境,怀着对过往历史的脉脉温情,去备课、磨课、上课、悟课,争取做一个带有学术气息的教师。
【作者简介】杨国纬,男,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编写。
郭敏,男,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
第二篇:教学即生活
教学即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深刻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教学;设置生活情境感悟教学;借鉴生活素材体验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拓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学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思想迄今为止仍然在教育界闪亮,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启示斐然。
一、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教学
社会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陶行知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活的知识,没有以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教育的场所。“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的倡导者,他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理解文章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感受语文的趣味和作用。漫步街头,各种广告词比比皆是,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层出不穷。当我和孩子们一起走上街头,挨个检查各个广告词,让人愕然。山地车的广告是“骑”乐无穷 ;眼镜的广告是一“明”惊人 ;驱蚊器的广告是默默无“蚊”;网吧的广告是一“网”情深 ;钢琴的广告是“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热水器的广告是随心所“浴” „„孩子通过搜集、纠正,对词语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加深了印象。
教学需要趣味,陶行知对此有专门论断指出“乐”的重要性。“大凡人做一件事情,要是没有兴味,简直可以说是不会有结果的;相反,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教学中,我会和孩子一起做动作帮助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一年级刚刚接触汉字,学到“高”、“低”、“上”、“下”、“前”、“后”等词语,我就用不同的手势、动作告诉孩子这些词表示的意思,孩子和我一起做起来,解放了他们的手脚,也不会因为没趣而去做小动作,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乌鸦喝水》,为了理解“渐渐”一词,我特意在教学中,让孩子演示,做好原先瓶子里的水的记号,再一颗一颗的往瓶子里放石子,孩子亲眼目睹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情景,不禁赞叹乌鸦的聪明,还有位孩子感叹道:“我们已把石子准备好了,而乌鸦还要一颗一颗得叼,多困难呀?”这样的感叹发自孩子的内心,这正是兴趣所激发出来的。
二、设置生活情境感悟教学
设置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行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必须。每次口语交际训练,我都会设计生活情境。在教学《学会做客》时,我课前布置了教室环境,把教室布置成家的样子,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样比 1 较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进行交际训练,每位孩子都积极参与,主动尝试,得到了提升。
设置生活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的作用不可低估。陶行知就说过:“先生的作用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老师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告知学生,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要授之以渔。一年级孩子就如一张白纸,教学时我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尤其在辨析同音字、形近字时,我总是让孩子寻找方法记忆。如“吃”的右半部分是“乞”,但在学“吃”之前,孩子刚学过“气”,我便提醒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区别。刚开始无人举手,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时,我手指“吃”的有半部分说:“瞧,吃东西要从喉咙咽下去,这不正像喉咙吗?”马上有孩子举手回答:“我们吃东西不能卡住,否则会很难受,所以不能加一横。”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多么形象的记忆呀,以后我们班孩子几乎没有人写错。
情境教学重在体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体验课文的美,感受美的存在,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让学生体验到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懂得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学充满情趣。
三、借鉴生活素材体验教学
许多生活中的素材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材料。教学中我注意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教一年级时,我让孩子每天和父母交流在学校的见闻,每节语文课开始,我先请两位孩子说说自己经历的事情,起先,只有一两句到后来的滔滔不绝。有的倾诉父母离异,想念妈妈之情;有的表达妈妈陪同她学习音乐(钢琴)的感激之情,更多的是感激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久而久之,孩子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训练了孩子的口语表达,也为孩子的后来的写作积累了素材。
学习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等于没学。课堂学习,我力图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课堂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如二年语文《鸟岛》一课,文中描述了鸟岛那鸟儿种类众多,热闹非凡的景象,激发起孩子爱护鸟类的情感。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走进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鸟岛的鸟儿众多之后,让孩子当导游,介绍鸟岛的景观,孩子们兴趣盎然,都乐于体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鸟儿。为它们建设美好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农村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但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素材往往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注目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野,那金黄的稻浪映入眼帘,也能深切感受到农民们劳动时的繁忙情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再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接触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从而积累鲜活的习作素材,成就习作的精彩。
四、开展课外实践拓展教学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语文教学有着宽广的界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 2 校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课件,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针对小学语文的多层次、多维度教学目标,我采取了通过课外实践拓展教学,也拓展了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语文学习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实践,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六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学生说话、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如一年级下册《识字5》是围绕夏天事物的词串。夏天的气候,花草、动物、水果。孩子学习完词串,了解事物之后,我又让孩子走进公园,欣赏更多的夏天的花草;再去水果店,品尝更多的夏天的水果。孩子的视野更宽了,思维更广了。
陶行知指出: “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写话教学,将之作为写话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三八”妇女节,我让孩子亲自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感受。孩子们有的为妈妈倒了杯水,有的帮妈妈捶背,有的为妈妈洗脚„„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外实践这种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这种语文活动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于生活,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由多种渠道组成的教学形式,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有更大的帮助。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使得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语文技能的熟练和个性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作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之路宽广。
第三篇:主题班会讲稿——静以修身、勤以治学
静以修身
一、找手表的故事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
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那么多大人费了那么大的劲没有寻到手表,小孩子没费多大的事却轻易地找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其实也十分简单,仅静心而已。那么多人寻找手表,心急火燎的,慌里慌张,根本就静不下心来,怎么可能达到目的?那个小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一个人去找,也没有什么人委托他,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任务,思想上没有什么压力,自然心态平和,能细心观察,冷静思考,终于没有费多大的劲就如愿以偿了。
听了故事,大家觉得讲得是一个什么主题?
二、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诸葛亮的《诫子书》当中的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篇流传千古的《诫书子》(节选)的译文如下:“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从这篇《诫子书》大家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那些高风亮节和慈父心怀?
勤以治学
一、首先我们来读一首古诗
劝
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手方悔读书迟。
大家可知这篇文章作者是谁?诗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
二、古人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读几则古人勤学的故事
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凿壁偷光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类似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等。大家想想看还有那些?
二、海伦·凯勒的故事
有一本书,大家可能看过。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听了这几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
三、古往中外勤以治学的名言也有很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大家可以踊跃发言,告诉我们更多的励志名言。
第四篇:以爱育爱塑造灵魂范文
以爱育爱塑造灵魂
榆林市第七小学吴建军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要做好班主任亦非易事。但教育是有规律的,只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做到以爱育爱、率先垂范、奖罚分明、民主和谐就可以为师了。关键词:以爱育爱率先垂范奖罚分明民主和谐正文: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几年,我从镇川到牛家梁再到七小,既带过高中又带过初中,现在又做了小学班主任,深知其间个中滋味。现将这些年的的点滴经验梳理,但愿能成文,以资借鉴。
以爱育爱身先士卒
爱是博大的,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记得我班里有一个叫陈×的学生,很自卑,学习也不太积极,在班上经常萎靡不振。但是我对她的关爱改变了她。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1
我去教室查早读,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学生竟然眼含泪水、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慢慢观察,并从其室友得知她家里很贫穷,爸爸已经去世,母亲又出车祸受伤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她压力很大。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假装不知情询问她的家境。开始她还不愿意说,慢慢的她不由自主的透露出一些情况。我就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愿意帮助她。下午我就组织一些学生和班干部去医院看望她母亲。他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以后好好学习吧!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从此,她拾起零碎的心情,努力的学习、开心的生活,好像明显变了一个人,不但自信起来了,而且学习也直线上升。我想,这就是爱心感化的结果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一周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每一次学校安排的劳动及其他的活动,我都与学生一起努力完成。特别是在创卫期间,搞卫生是头等大事,每次我都加入到学生队伍中,担当起表率的作用。记得刚到七小我接了一个新班,由于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进教室都看到教室的地面上纸片乱飞,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以后在教室转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弯腰把它拾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箱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面的纸片,时间长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的卫生也好起来了。并且他们还把这种习惯带到校园里,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约法三章奖罚分明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应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应多制定积极的行为规范,从正面引导,传递正能量;而不是制定这不准那不准,引发学生抵触,甚至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就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学期一次的模范班集体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自主管理和谐民主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
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美的,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还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灵魂”塑造“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我将不断地锤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第五篇:捕捉精彩瞬间教学设计
《捕捉精彩瞬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摄影作品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光、色彩等知识。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教学重难点:
1、拍摄过程中要解决的构图问题。
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
2、导语:
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摄影就是用相机捕捉精彩的瞬间。(展示课题《捕捉精彩瞬间》)
3、相机的拿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二、摄影与光:摄影离不开光,没有光就没有摄影。
请学生联系课本中第7页正面光、侧光和逆光的图片,了解光对画面的影响。
三、探究活动一:
1、展示不当的构图,师生共同探讨。
小结:角度不当、画面分割、头顶灯杆等。
2、构图法则及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请学生回答构图问题。
四、构图的要点
1、不同画幅形式的构图。
2、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3、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4、把握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
5、人物和景物的关系。
6、适当加入一些视觉元素,让大景物不再单调。
7、注意色彩的和谐,画面会更精彩。
8、主观安排画面,让作品更有力量。
9、利用方向性的线条引向主体。
10、利用不同的对比来突出主体。
五、探究活动二:作品分析
1、展示解海龙的作品:《大眼睛》
思考1: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教师小结)
思考2:请为这幅作品命名。(小结: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法制渗透:通过这幅肖像渗透与肖像权有关的法律。
2、展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巴黎穆夫塔尔街》
思考:分析作品中哪个是主体?是怎样突出主体的?(教师小结)
3、展示金云钟的作品:《幸福》
这是一幅网络上的图片,一名年近六旬、身穿橙色马甲的男清洁工,趁着休息的空隙跟坐在腿上的孙女逗乐。老人的慈祥,孩子的纯真,由于包含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的触动了每一位观者,让人感同身受。
思考:请为这幅作品命名。(教师小结)
六、讨论并回答:
1、选出你认为好的作品,说出理由。
2、选出你认为不好的作品,说出理由。
3、取景练习。
七、展示教师摄影作品
八、布置课后练习
小结:请学生小结,教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