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国学润泽课堂 以文化濡染灵魂讲座
以国学润泽课堂 以文化濡染灵魂
孙 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行:
大家节日快乐!
非常荣幸再一次接受群主邀请,在属于我们的语文世界里与在座的各位教育界同仁进行交流。“前度孙郎今又来”,上次交流。承蒙各位老师错爱,大家对我的讲座反响还不错,在此孙俊表示由衷感谢!
这次呢,我想从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一个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角度,跟各位老师交流一下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国学教育的点滴体会,“以国学润泽课堂,以文化濡染灵魂”,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向各位老师展示一件衣裳。各位老师做好准备了,我要在大家面前更衣了!(穿着汉服)向老师们提出个问题,大家知道我穿着的是什么衣服吗?(提问老师,引出汉服)
这是“汉服”,也称 “汉装”,是我们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服装,汉服就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起到明末清初“剃发易服”止,汉服已走过了悠悠四千多年的历史。
老师们可能会问到,一个语文老师怎么研究起服装来了?汉服和国学教育有什么关系?
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几年前,我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曹操《短歌行》时,有同学提到这样一个问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子衿”是什么?我告诉他,课下注释注得很清楚啊,“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有学生又问到,老师,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古代读书人的服装到底是什么样子?刚才还振振有词的我一时无言以对。
教过这首诗的老师都知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青衿”,指汉民族服饰。“佩”,指男子腰中佩玉的绶(丝)带。至于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我还真是一无所知。我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浸润,长大后教授着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都不了解,是不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当一个小学生问父亲孔子为什么穿着和服的时候,我们会不禁感叹比起我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多么的匮乏!
于是我开始关注汉服,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注意到我们的汉服绝不仅仅是一件御寒裹体的衣服,她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她和我们的语言文字一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老师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又自称为“华夏民族”吗?“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左传正义疏》中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体内流淌的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血液。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袭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我们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倍感责任重大。除了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原因,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现状的忧虑。
我们的不少学生被问起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夸夸其谈,如数家珍;而要问到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不仅不能正确说出具体日期,对这些节日的习俗、由来更是一问三不知,更不必说七夕节寒食节上巳节等这些节日了。实际上“洋风洋气”盛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痴迷于日韩国的漫画欧美电影,对京剧、曲艺等民族文化却不感兴趣;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成为心中最爱,而对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却不愿多加了解。洋装品牌张口就来,民族服装却一无所知。民族文化的缺失症,正在成为青年学生的通病。造成现代青少年“西化”以及民族文化被“淡忘”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尊重、沿袭传统民族文化的环境,导致缺乏批判接受能力、模仿力又极强的孩子被“西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不断的被消解。尤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一轮的西方文化热,使得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生存危机。在学校里,西方文化以英语为工具来进行渗透,英语在现今的中国已成为强势语言,为了学习那门在高考中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为的抬到的神圣地位的英语,一届届的莘莘学子可谓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我们可以把母语把普通话念得南腔北调,但我们必须把外语读得纯正流利;我们可以在语文作文中错字连篇辞不达意,但英语写作我们必须流畅通顺文才斐然,我们头脑中“原装进口”了西方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把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一边。有人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式微归罪于语文老师,说什么“误尽苍生是语文”,我觉得是不公平的。但我们确实需要反思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承认,工具性是语文的一个重要属性,但它只是一种载体,是一种“表”的成分。我觉得当前的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过于重视,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仅仅成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台,一切为了应试,为了应试的一切。语文课上的技术主义泛滥,语文教师似乎已经学会并正在积极学习用数学思维来解读课文内涵,用分子结构来索解文章的隐含意义。语文课的评价也必须按照数学这样的数字化的理科评价标准。“文无定法、诗无达诂”的古训只能被搁置一边了。这样就把好端端的语文学科阉割肢解了。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已成了硬贴在语文课上的膏药。语文课应该在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良知,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进而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而这一切,似乎只是一个乌托邦,现在的语文课堂,也许是最让学生们黯然神伤的地方。我经常在反思,我教语文,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学会了什么?(展示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林亨泰《二倍距离》)
我们再来看一看台湾地区国文教育现状。关于这个问题,在成都全国会议时,我曾经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林于弘多次探讨。我们的语文课,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之为“国文”课,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语文”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多种理解,“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我总结为“三不像”,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方向上的迷茫,与“语文”概念没有廓清不无关系。而“国文”,堂堂一国之文,它本身就暗含着对自己母语的一种自觉的体认,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高中生的必修课,而该教材的全部内容就是“四书”――以《论语》、《孟子》为主,《大学》、《中庸》为辅。在高中3年里,学生都要持之以恒地诵读“四书”的经典篇章。想像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年,坐在教室里摇头晃脑地背诵孔孟之道,试想一下,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他出来后,其胸襟气度、情怀志趣、精神修养是怎样的呢?其言行举止、立身处世跟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们会成为一身酸腐气的“孔乙己”,因为教材在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十分注意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展示台湾国文考试试题)
同是学习“母语”,但我们似乎在人的塑造上,在培养在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目标,在文化的传承上我们与香港台湾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学中开展国学教育的确很有必要。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在国学教育方面,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们能否还给学生一个瑰丽的世界,在语文学习中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愫?让孩子们能为一朵花的初绽而驻足流连,能对灿烂的星空心怀敬畏,能为生活中的弱者掬同情泪,能对社会的不足保持愤慨。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润泽与濡染,让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让他们在与古人的“对话”中,领略古人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卓越的智慧。培养他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弃取糟粕。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漂泊者,要让孩子们在任何环境中永远守住精神家园的月亮。
积淀国学底蕴,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一直是我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依照上述设想,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激趣”见于语文课堂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美文数不胜数。怎样让学生触摸国学的脉搏,感染国学的魅力,领悟国学的人文美?我在国学教学中的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国学。
(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在传统的教育中,“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似乎不这样,就不能传承经典,就不能学习文化,而这种模式本身有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在国学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诵之有情,才会真正的发挥国学教学的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食”解东坡》这一课就是我的一种探索。此外我还引入了许多流行元素,丰富课堂教学。读过岳飞的《满江红》的人,大都被岳飞那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染,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诗词中所饱含的情感,我在给同学多媒体展示有关历史背景的同时,通过视频为同学播放了屠洪纲演唱的歌曲《精忠报国》,通过引入流行歌曲与诗词的吟诵赏析相结合,国学诗文嫁接流行歌曲,再次地激发了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在许多诗词教学上,我都采用了“古词新韵”的活动,用流行歌曲推广古诗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展示)《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王菲 《水调歌头》邓丽君《在水一方》、《但愿人长久 》毛宁《涛声依旧》廖百威《白云深处》李进《巴山夜雨》毛宁《大浪淘沙》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王力宏《花田错》孙浩的《中华民谣》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江涛《愚公移山》周杰伦《青花瓷》陈瑞《白狐》等等。
(二)分门别类的研究让学习变得更专业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骨,画魂,音容,文气,诗节,浩如烟海,如何让学生拿到国学入门钥匙,恰当的切入角度非常重要。
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予特定的意象之中。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菊、竹、梅、兰”作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君子,往往象征着纯洁,孤高,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而古诗词中“月”以其独特的形象,往往能使人们产生一些特别的情感,如思乡之情、怀古之情、感叹人生苦短及抒发广阔胸怀之情,等等。这些特定的意象寄予了作者特定的情感,也表现出古诗词中特定的文化,因此引领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兴趣。我曾经组织过以上述意象为主题的各种专题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搜集成果进行展示,诗文展开背诵比赛,对不同诗句的不同主旨的探究,使得同学们对中华诗词典型意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类似的专题探究和分类整理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以“文人与酒”“食解东坡”“我说纳兰容若”“画眉艺术”等等。一旦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那么,这些看似复杂的分类整理对学生来说也似乎变得轻松容易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学的教学同样如此。
“熏习”见于日常管理
(一)提升文化素养,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是塑造灵魂的精神圣地,环境的育人功能要求我们在校园环境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给校园景观赋予文化内涵,突出科学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
一是让班级环境设施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教室正中墙上,挂有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两边陈列着孔子的语录。走廊墙壁,布置有名人名言的装饰。学生置身于班级的每一处角落,都置身于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中,仿佛与先贤对话交流。
班训的拟定,也很能体现文化内涵。在制订班训的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同学们欣赏我们中国许多重点大学校训。(多媒体展示)
校训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校训文化的源泉。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就出自《易经》。再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代表了中国古代哲人对“大学”(宇宙人生规律的大学问)的深刻认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所师范大学的校训都是从“学”与“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展示了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的特色。透过这样的校训,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到一个学校的品格、追求和特色,而且可以领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基本精神。
参考大学校训,我要求学生从经典名句中搜集筛选资料,制订出既能凝聚全班学生斗志,又具有文化底蕴的班训。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最终确定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班训。考虑到“现代中国人”培养要求,我们的班级格言确定为“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应班级同学邀请,我书写了《鹰狼宣言》(多媒体展示)
飞禽走兽,鹰狼称奇。鹰击长空,狼嚎旷野,逞个体之凌厉,显团队之可惧。傲视群雄,一飞冲天,鹰姿万众瞩目;齐心协力,围攻合击,狼魂无与伦比。我五班人,英才荟集,个性飞扬,风骚独领,堪称鹰类;和衷共济,众志成城,足为狼气。振翅三载,磨牙千日,相携相伴,互勉互励:壮志在胸,天地纵横,演绎个体精彩,创造团队奇迹!
二是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我们提出“三美入室”的寝室文化建设目标,即“把美带进寝室,把美带上床头,把美带入梦乡”。在整洁卫生、室员和谐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自己动手,装点寝室文化。学生自己书法、装饰名人名言挂在寝室的墙上和床头。班级组建之初,我们在全班学生寝室推行给寝室取室名、制订格言活动,由寝室全体室友共同讨论,为自己的寝室取一个雅致的室名,制订一条本室成员共同遵守的格言。如女生510室室名是“静修轩”,格言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男生523室室名是“慕翔阁”,格言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班级统一为各寝室成员照“全家福”,并和室名和格言一起制作成寝室形象牌,学生进出寝室,都会重温室名和格言,对学生立德立志时时提醒。
校园文化如水滴石穿,似绳锯木断,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精神立校,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孕育教育智慧,生发教育理想,提升教育品格,濡染师生灵魂。
(二)改善言行举止,承袭礼仪规范
“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首先就要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懂“礼”。“礼”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形式。世代相袭的礼仪规范着中国人的举止言行。在全球化进程中学校教育更应该把懂礼貌、有礼仪、讲文明作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追求。比如《礼记·玉藻》中写道:“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九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要学习并熟悉的关于人格修养的基本规则。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九容,用它教育后人,强调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我就引导学生按“九容”要求去做,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积日常行为习惯的涓涓细流,汇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大海。
“践行”见于专题活动 中华优秀文化、中华美德珍藏于各类典籍之中,也体现在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开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特色的各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非常注重开展富有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我们班级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和讲座,向同学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从服饰文化到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主讲者有的时候是我,有时邀请家长和附近高校教授担任,有时由班级在某一领域学有专长的学生讲授。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讲解这些传统佳节的来源、节日风俗以及节日期间拜访的礼仪和蕴含的意义,搭建各种平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此外,我还经常把学生带入大学和图书馆(大连图书馆有个“白云书院”,周六周日举办专家讲座,我们班级也是常客),倾听专家教授讲座。
推进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心中的爱,点燃爱的火花。我们在班级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给妈妈洗一次脚,替妈妈做一次家务,为妈妈送一束花,和妈妈聊一次天,陪妈妈逛一次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妈妈反映,孩子第一次做家务了,让她幸福不已;孩子第一次给她送了花,让她感激万分;孩子第一次给家人做了饭,让她非常感动等等。
2006年,我们班级成立“汉文化研习社—风雅汉服社”,开展各种汉服复兴活动。我们和各大高校传统文化社团配合,自发或应邀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汉服表演。现在我们学校的“风雅汉服社”汉服汉礼表演,新浪网、半岛晨报、大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开展十八岁成人教育活动。学生进入十八岁的年龄,正式进入成人的行列。举行汉服成人礼,蕴借着汉民族温情、浪漫的人文内涵,通过让孩子穿上表示三种不同身份的衣服,戴上三种不同等级的冠帽,来象征着这个孩子一步步走向成人的仪程,让学生领会成人自立的含义,同时在行礼过程中穿插父母、师长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完美地将服章之美、家庭之温情,寓于礼仪当中,培养了孩子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国学教育中,我有过艰难的跋涉,有过不懈的探索,有过痛苦的反思,也有过欣慰的收获。总结我这几年的国学教育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国学教育不是逐潮流,赶时尚,不能只凭一时兴趣,要稳步实施,坚持不懈。“春萌之草,只见其绿,不见其长”。我进行国学教育已十多年,坚持“以国学润泽课堂,以文化濡染灵魂”,如今仍执着、快乐地做着这件事,内容涉猎越来越广泛,学习形式越来越丰富。相信越是持之以恒,学生身上越是能看到更多外显的效果。
二是要对国学的内涵开展深入的研究,对国学经典进行仔细筛选和系统整理,根据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授之以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要改变零散化、碎片化、随意性强的教学方式,以此达至既健全又系统,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为此,国学教育必须精编教材,这样的教材编撰工作,可以由各地各校根据情况自行开展。
三是国学教育必须体现时代性,使其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并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让孩子们在扬弃和继承中学习、创新。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做到中学与西学并重,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
多年来,我一直以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养学生优秀品德为目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坚持“以国学润泽课堂,以文化濡染灵魂”,“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让每一名学生骨子里渗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思想,坚守着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国学经典的土壤,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培养造就出“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胸襟旷达,志趣高远”的一代新人。为民族文化的延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第二篇: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修改稿
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徐伟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贯穿了我们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数学4格漫画,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数学文化展板,让孩子们了解了除了语文外,数学也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五六年级的魔方达人比赛,更是点燃了学生对于首届数学文化节前所未有的激情。孩子们一颗颗怀揣对数学学习美好向往的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回馈,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数学文化真正的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渗入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营造追寻“数学文化”的氛围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课本,苏教版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等知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学生了解到祖冲之、刘徽等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经典的著作,了解到圆周率等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例如:三年级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我们可利用课后的“你知道吗?”向同学们展示计时方法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从钟表知道时间,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时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后来是用日晷、沙漏等计时工具,让学生体验到这个演变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
再如: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学习后,课后安排的“你知道吗?”例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及古今中外许多的著名建筑,像故宫、黄鹤楼、印度泰姬陵、巴黎埃菲尔铁塔,看一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我们能感受到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四年级下册学完乘法分配律,课后的“你知道吗?”介绍了欧洲人采用“双倍法”计算乘法,显示了国外数学家在探究方面的智慧及精神。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学习先人的精神,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由此可见,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独立观察
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的文化属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法则、记忆、运算、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忽略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以及数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语言的内涵品质来关注数学文化,通过教学内容的行进适时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来提升课堂文化。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听课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圆的认识》一课,快要下课时,授课老师做了如下安排。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以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等等。)师:感觉怎么样?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师: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圆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餐桌做成圆形,预示着家人、朋友团团圆圆,新郎新娘结婚时人们总是送上祝福的话:婚姻圆满。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许多家里的亲人会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那圆圆的月饼,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这一切都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圆有着必然的联系„„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不竭的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地美丽、动人起来。
又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教学,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出示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的国旗图案以及一些平时见到的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一下平时熟悉的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二设计想象练习,老师给出图形的一半,学生猜另一半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图案。如奔驰汽车的标志、奥运五环图案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图形的对称美、整齐美尽在其中,而且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有效地沟通了课堂与生活。
数学本身内含着数学文化的特性,数学文化不需要从数学之外去寻找。数学课堂应该反映数学的个性,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如果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显。
三、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教材注重数学综合活动的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归纳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数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游戏竞赛活动。如:举行数学24点比赛(二年级),玩七巧板(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抢答赛、数学手抄报展评(高年级)。
2、讲述故事。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六年级),讲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四年级),讲刘徽与《九章算术》(五年级),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的情感。
3、智力活动。如“找规律,用规律”活动,速算与巧算活动,数学百宝箱、趣味数学题、一题多解活动,数图形、变图形活动、取卡片活动(例如下面的题目)等等,比如有9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学1,2,3,4,5,6,7,8,9。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卡片,每人取1张,谁取的卡片中最先有3张卡片上所标的数之和是15,谁就是赢家。如果甲先取,应该怎样取?乙再取时,又该怎样取呢?他们的策略分别是什么?
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等等都大有补益。
4、动手操作。从一年级开始便有做一做、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5、实践应用。苏教版教材有很多的综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实际测量、做小营业员、校园的绿化、调查访问周围家庭的生活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渗透重在日积月累
当然,数学更多的价值观念应该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当中。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引导学生感受踏实、严谨的数学作风;教学“交换律”、“正反比例”时,适时给学生渗透些“变与不变”的观念等。如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规定性知识,直接告知未尝不可。然而,倘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如果将长方体12条棱中擦掉1条,你还能想像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擦掉2条、3条„„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像出长方体的大小?当学生在经历尝试、探索、操作、优化等数学活动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三条棱时,规定性的数学常识“长、宽、高”在这一刻被“活化”了,并被学生生动、深刻地予以建构。我以为,像这样的“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量,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显然更大。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对称图形》一课,课至结尾,老师激情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伴随着老师激情地描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学生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
渗透重在日积月累,如果在日常、朴素的数学内容中都挖掘并渗透上一点数学文化,那么,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道不正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吗?
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当我们的数学课不再仅将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而努力演绎数学文化的厚重与缤纷,用信息传递数学文化的睿智与豁达,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学生才会进一步热爱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给予我们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人类的思考品质,拓展人类的视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增进人的本质力量。数学的文化特征不仅仅只在于数学的历史性和美学价值,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
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是“真”、“善”、“美”的完美集合!因而,我们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并借助日常的数学教育实践,使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努力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第三篇:以爱育爱塑造灵魂范文
以爱育爱塑造灵魂
榆林市第七小学吴建军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要做好班主任亦非易事。但教育是有规律的,只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做到以爱育爱、率先垂范、奖罚分明、民主和谐就可以为师了。关键词:以爱育爱率先垂范奖罚分明民主和谐正文: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几年,我从镇川到牛家梁再到七小,既带过高中又带过初中,现在又做了小学班主任,深知其间个中滋味。现将这些年的的点滴经验梳理,但愿能成文,以资借鉴。
以爱育爱身先士卒
爱是博大的,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记得我班里有一个叫陈×的学生,很自卑,学习也不太积极,在班上经常萎靡不振。但是我对她的关爱改变了她。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1
我去教室查早读,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学生竟然眼含泪水、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慢慢观察,并从其室友得知她家里很贫穷,爸爸已经去世,母亲又出车祸受伤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她压力很大。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假装不知情询问她的家境。开始她还不愿意说,慢慢的她不由自主的透露出一些情况。我就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愿意帮助她。下午我就组织一些学生和班干部去医院看望她母亲。他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以后好好学习吧!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从此,她拾起零碎的心情,努力的学习、开心的生活,好像明显变了一个人,不但自信起来了,而且学习也直线上升。我想,这就是爱心感化的结果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一周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每一次学校安排的劳动及其他的活动,我都与学生一起努力完成。特别是在创卫期间,搞卫生是头等大事,每次我都加入到学生队伍中,担当起表率的作用。记得刚到七小我接了一个新班,由于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进教室都看到教室的地面上纸片乱飞,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以后在教室转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弯腰把它拾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箱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面的纸片,时间长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的卫生也好起来了。并且他们还把这种习惯带到校园里,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约法三章奖罚分明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应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应多制定积极的行为规范,从正面引导,传递正能量;而不是制定这不准那不准,引发学生抵触,甚至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就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学期一次的模范班集体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自主管理和谐民主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
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美的,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还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灵魂”塑造“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我将不断地锤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第四篇:用文化滋润课堂 以智慧提升品质
用文化滋润课堂
以智慧提升品质 ——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研究
执笔:薛法根、娄小明
文化就像空气,你虽浸润其中,却往往难以体察,而又须臾不可或缺。一方文化养育了一方人,滋润着他们的心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一方文化孕育了一方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提升了教育的品位。丝绸文化是我校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土壤,自觉汲取丝绸文化的精神品质,积极融入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校园生活质量和学科教学品质,有利于我们自由、滋润地成长。
一、学科教学的文化启示
《文心雕龙》曰:“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盛泽的丝绸经济生活孕育了盛泽的丝绸文化,盛泽的丝绸文化化育了盛泽人的精神和品格。千百年来,盛泽先民在从事蚕桑劳作、开创丝绸行业的进程中,凝聚了 “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精神品格,四者之间相互促成,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丝绸文化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开启和陶铸了盛泽先民的文化心智。丝绸文化之所以那样旖旎,富有摄人心魄的魅力,就在于具有仁爱、尚智、精细、坚韧和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以及神秘性和想象力。
作为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校
教育,应该建基于采桑织绸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植根于这种特殊的丝绸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才能顺应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并积极触发学生血液中沉睡着的文化基因,激活他们内心孕伏着的仁爱、尚智、精细、坚韧和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消解当代时尚文化中的消极影响,融合周边文化的健康因子,保持、生发他们内在的丝绸文化精神品质,促进他们健康、自由、充分的生命成长。
作为学科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融合丝绸文化内容,以丰富课堂学习生活,更要的是融合丝绸文化精神与品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品位,使师生获得智慧的成长。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需要以“仁爱”为底色,“尚智”为核心,“精细”为特质,“坚韧”为保障。
学科教学呼唤“仁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的缺失将使课堂失去教学的生命意义。教师应该像蚕桑先民一样,对孩子怀着敬畏、圣洁之心,虔诚地布施甘霖。这样充盈着“仁爱”光辉的课堂教学,就有了期待,有了温暖,有了宽容,有了尊重,有了保护……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儿童”意识,充满了文化的关怀。
学科教学需要“智慧”生成: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情意的熏陶,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儿童内心“尚智”的本质追求,创造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锻炼思维品质,使儿童得以智慧地发展。
学科教学讲究“精细”运作: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培育心灵的科学与艺术,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儿童心灵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教学,需要教师谨慎地运用科学的方法与艺术的手段,“精耕细作”。教学的无数个细节中,透露的正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慧心。
学科教学崇尚“坚韧”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是一项需要倾尽一生精力的工作,“教人六年,为人想六十年”,“用一生备一课”,我们需要用坚韧之心去守望自己的理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困难是学习品质的试金石,你攀登的困难有多大,获得的智慧就有多大,这就是“坚韧”的教学价值。“坚”,是信念的坚守;“韧”,是百折不挠的勇气,对坚韧的追索是教学智慧的行为。
如此,我们就能创造一种具有丝绸文化特质的卓越的教育,而丝绸文化“仁爱、尚智、精细、坚韧”的文化基因,又能通过这种教育,造就一大批社会人才。
二、学科课堂的人文关怀
课程内容、文化精神,都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影响,而主阵地是学科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质量;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高质量地实施学科课程、高效能地传承丝绸文化精神,需要建设高品质的学科课堂教学:用文化滋润课堂生活,以智慧提升教学品质。
1.让文化滋润课堂,滋养学生,提升学科教学品位。课堂教学是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提升师生的文化教育质量。这种文化的浸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协调,将丝绸文化和学科文化中的目标、思维、体态、范规、行为等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二是文化的创新,将丝绸文化整合到学科文化中去,或者用学科文化去改造丝绸文化,产生新的校本文化。三是模式的建构,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构架新的行为体系,产生新的评价制度,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使丝绸文化生活方式与学科教学方式结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丝绸文化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渗透丝绸文化核心要素,在教学方式上顺应丝绸文化精神品质,在教学反馈上符合丝绸文化规律要求,在教学环境上展示丝绸文化本质内涵。一方面使学科课堂教学彰显出各自的特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科教学都烙上丝绸文化的底色,突出文化的整体效益。
2.让教学触发智慧潜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智慧提升教学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也可能有些知识没有学到,但他必须是一个聪明的人”,而“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这句话揭示了智慧教育的本质联系——知识与生命的共同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丝绸文化比学科文化的时空范畴更加广泛,将两者整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的功效,而其中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得以显现。用学生的认识结构去比照教学结构才是一种智慧的教学,用学生的个性发展去评价课程体系才是一种智慧的课程,用学生的身心发展去衡量师生交流才是一种智慧的交往,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活力得以加强,生命潜能得以发挥,让个性鼓起生命的风帆,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生活,让学生、教学、知识获得共同生长,这才是一种智慧的教学。
三、教学策略的文化生成
在“文化课堂、智慧教学”的学科教学理念观照下,我们积极变革教学行为,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形成教学特色。
1.从“书本教学”回归“生活教学”,重构课堂生活。
丝绸文化的核心就是基于人的存在、为了人的发展,便于人的操作的“仁爱”品质。“仁者爱人”,一种“仁爱”理念关照下的课堂必然是以人为本的课堂,人的一切生活要素就是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但是曾几何时,对文本的过分追求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宰。如果我们的学科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科书本知识的教学,而与儿童鲜活的生活隔离开来,就会使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儿童便将课堂学习排除在自己喜爱的生活之外。教师只有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儿童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找回自己的生活乐趣,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2.从“结论性教学”回归“情境性教学”,生成教学智慧。智慧是灵动的、发展的,是思维敞开之境的澄明。知识是智慧的成果,智慧是知识的关照,“对智慧的最大尊敬就是运用它”,实践的智慧只有在知识的运用中才能成立。因此只有将知识还原成过程,设置成情境,以一种有机的组织形式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作为标本,才能传承人的智慧。对智慧的学科教学必然需要传授结论性的核心知识,那种只求过程体验不注重梳理归纳结论的教学是片面的,会带来教学的散漫与无目的。但同样的知识结论,是教师直接讲授的,还是儿童主动获得的,所代表的教学有天壤之别。丝绸文化的精神就是“尚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有了问题情境就有了理智的挑战,儿童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此才能实现让儿童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并生成教与学的智慧。
3.从“记忆型教学”回归“思维型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学习的过程需要“坚韧”品质的终身相随,它是思维的长途跋涉,而不仅仅立足于文本知识的简单获得。如果将教学仅仅定位于知识的记忆,而忽视思维的内化;仅仅满足于认知的简单,忽视困难带来的愉悦,那么这样的教学不是智慧的教学。学习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教学应该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在儿童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给予适时的训练,激活记忆潜能。但学习不能只有记忆,而没有思维,尤其是儿童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纯粹的记忆型学习泯灭的是儿童生命智慧的无限潜能,使学习由刻苦变成了痛苦。“思维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对知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对坚韧的学习态度保持一种兴趣。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自身的深度思维获得属于自己的见解、产生自己的思想,获得学习思维所带来的内在愉悦感,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体会学习的力量,砥砺坚韧的学习意志。具有思维品质的教学才是高品质与高质量的。
4.从“批量化教学”回归“个性化教学”,促进风格形成。教学是一项精细的劳动,这个班的教学不同于那个班的教学,昨天的方法无法适用于今天的课程,教学的情境性、偶然性、湍流性需要教师有一颗细腻的心,根据教学的现实(师生、环境、课程)作出个性化的探索。教学是应该面向全体同学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为人才的批量生产而服务的。但是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仅仅是作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操作,那么其结果可能是大量不合格人才的出现。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自身的教学特长,创编有效的教学素材,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获得个性化完善,课堂文化产生个性化魅力。
当然,四种教学策略与四种文化理念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渗透、交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学科智慧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是对规范的突破与超越,创新与规范是辨证统一、相互融合的,缺少规范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缺少创新的规范也不是真正的规范。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研究为我们树立了一种规范,更加唤起了我们创新的欲望:如何突破学科的视野,来唤醒人生命的本质;如何突破课堂的时空,去走入思维的自由之境;如何去创新丝绸文化,回归智慧的解放……这都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大智慧、整体智慧、动态智慧的智慧教育。
薛法根,男,1968年生,江苏省吴江市桃源人。本科学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近十年来,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十杰”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1998年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小语人物。
自1988年从教以来,潜心研究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等100多篇论文。
第五篇:聚焦课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讲座稿)
聚焦课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讲座稿)
福清市城关小学
陈玮
聚焦2008年,历史永远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书写下抗震救灾的英雄史诗;为了实现百年奥运的梦想,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成功地举办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浩瀚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漫步的身影„„
聚焦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燎燃于黄河两岸,塞北江南,感受到老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好多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 “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
1、教学“似曾相识”——太多雷同,缺失“标”度
看看第7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课吧,不管什么年级,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不管学生事先是否熟读了课文,几乎所有的课的设计和实施都似曾相识,好像一张脸克隆出来的,又仿佛同一个师傅指导出来的。第一课时的设计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个环节:教师板书课题,让孩子们跟着看教师板书或者书空。(据说,这是为了体现重视书写?其实,很多课题,不是生字,为何教师不能课前就板好?要示范板书,难道只有一种板书方法?)
第二个环节:齐读课题,于是大家把课题读得震天响(课题都必须读吗?)
第三个环节: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说: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这样的公开课上,孩子们早就读过很多遍了,有的还能背诵课文了,还需要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需要这样走过场地读一遍?)
第四个环节:„„
太多的雷同,太多的相似,多得不想枚举!为何有那么多的雷同?朔本追源,还是在于缺失“标”度。
2、言语随意平淡——浮泛浅表,缺失“深”度
周振甫先生在《立体的懂》一文中曾如此阐述:“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把一部书全部读熟了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的多了渐渐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离文本渐行渐远”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老师的课堂上,有的是学生的胡思乱想,信口开河和在分组讨论中童言无忌、嘻嘻哈哈。而没有了老师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指导,声情并茂的感染调动也更无影踪。诚然众鸟乱飞,天马行空,课堂活是活了,但乱也乱了。有些老师课下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甚至学习内容,视讲解传授为洪水猛兽,要知道“自主学习”决不是“如来神掌”,一出万事休啊!一堂之中,看似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哗躁有余。
3、过度熏陶感染——沙上建塔,缺失“厚”度
课堂教学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再朗读。有些朗读没有在理解文本上下足力气,学生的情感没能被触动。而老师又一再要求有感情地读或老师单方面地煽情、煽情、再煽情,于是学生学会了没有感情的“感情朗读”。实际上,这种拿腔捏调、矫揉造作的“朗读”,是朗读的异化,它带来的只能是对文本意蕴的破坏,不值得提倡。
4、“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失“效”度
有的课上,随便着老师一声令下:“自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学习”,教室中“噼里啪啦”一阵桌椅板凳的喧哗之后,便出现了个别小组“人丁兴旺生意荣”与个别学生“门前冷落车马稀”共存的现象。前者由于空间所限,十几位学生里三层外三层“聚义”一处:外围的学生踮脚伸脖,压肩叠背,竖耳难听清;处于核心的几具学生则头抵一处,气喘吁吁,开口难成言,乍看让人以为不是课堂,而是美式橄榄球场。而后者则是个别平时就个性内向孤僻的学生,此时更是孤雁单飞,无奈做起了“壁花”。教师却视而不见,对此听之任之。
5、过度运用媒体——乱花迷眼,缺失“适”度
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现代化的活力,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得当,无异于如虎添翼,这是事实。然而当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往往过分看重课件的优势,将课文作不必要的动画图解并补充上许多与课文有点联系的材料,作事无巨细的尽数罗列。这种滥用课件,会导致语文课堂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以“读图”代替了“读文”,以“课件”代替了“文本”,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这种“过犹不及”非常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和改革。
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中说得好:“平淡为真。返于自然,归于纯净。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平淡致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靡,不求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录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把与目标不益或虽有益或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即是把“根”抓住,还语文教学以“本真”。
一、留住语文的“根”——落实语文本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方法。教学中,通过讲解、朗读和背诵等形式,深入指导,强化训练,学生才能得以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美的语言便会脱口而出。“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备课先备“读”,讲读多练“读”,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取“金”。
1、创设朗读情境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朗读包含了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但由于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开篇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园中有热闹非凡的买卖街,优美的田园风光,还有诗情画意的蓬莱瑶台,有如人间仙境一般!然而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让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化为一片焦土。”接着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有了深刻的体验。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课中“至此,圆明园的一切都没有了。”老师引领学生说话。“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语气缓慢而沉重)„„(师总结)正是“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再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回头细细品读全文。采用老师引读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然后老师缓慢地擦黑板,所有的都擦去,稍留痕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留给你的是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中得到升华,深刻理解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损失!”学生的朗读指导自然水到渠成。
2、倡导个性朗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老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小珊迪》一课,老师紧扣文中“他不是那种人”的断定,引领学生一起同情作者之同情、感动作者之感动、悲伤作者之悲伤、崇敬作者之崇敬。使读者和文本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师:(出示句子:“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自由朗读)
生:我最想强调“诚恳”这个词语。我觉得小珊迪是个非常诚实的孩子,他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却一定要把零钱找还给那位叔叔(该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时强调了“诚恳”)。
生:我最想强调的是“信任”。我觉得小珊迪用自己的死来告诉人们,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信任”)。
生:我觉得“断定”这个词语必须强调。断定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事实证明,小珊迪的确不是那种人。他是那样诚实,那样守信(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断定”)。
生:我要特别强调“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临死前说的话,足以证明他不是那种人!(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不是那种人”)。
3、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才算“有感情”地读?我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以王自文老师设计的《古诗两首》片断为例。
师:“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1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泪”字。遗民之泪,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悲惨和绝望,洒向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洒向了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一个“泪”字,上承金兵蹂躏百姓之残暴、下启遗民苦盼王师之悲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见有感情地朗读,应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建立在熟读、深思、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可谓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增强朗读评价
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朗读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那种一味地“你读得真好”,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因此,老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求实、求活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是很“活”的,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是学生思维的活跃。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是很有功夫的。何处点拨,何时点拨,如何点拨,都有讲究。在学习《第一场雪》“雪后”一段时,支玉恒老师用富有激励性的口气说:“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个学生读得尚好,支老师颇为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她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呢?”一个孩子读得反而不如前者。支老师又非常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雪地边上,这位同学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都开怀地笑了。情绪激励,作出评价,取点好、时机好、方法好。恰如其分的评价需要老师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极强的分析判断力和敏捷的思维力,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那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更大,不过,只要老师经常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也会较快地掌握评价的尺度。
其实,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
二、留住语文的“真”——扎实课堂教学
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不断内化各种技能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独立的广泛运用生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句话,着力点要放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1、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1)揣摩词句,感知语言材料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作为语文学科首先想到的是运用语言。世上还有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吗?没有。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有学生质疑:“我有一点和巴金爷爷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写文章应该注意前后照应,课文前面讲榕树长得很茂盛,叶子密得不留一点儿缝隙,而后面写到画眉鸟的时候,作者用了两个“飞”字,我觉得欠妥,不能突出叶子密的特点。如果改成“钻”字,就会更恰当些。教师调整预设,以学定教,顺势而导:“你真了不起,这一点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这个‘飞’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同样,结论是多元的,理由也是多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而又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一个“飞”字,改出了许多智慧之花。如挤、冲、闪、探。教师对比作了充分肯定。姑且不论这个词有无修改的必要,学生这种创新精神却是十分珍贵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林莘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为人民服务》一文时,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透过文字去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师:除了引用名言,毛主席还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对比的方法。师: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死”可以换什么词?
生:献身、牺牲、就义、阵亡、捐躯。师:这一句中还有一个“死”字,两处死的意思一样吗?第二个“死”字可以换什么词?
生:见阎王、毙命、下地狱、上西天、该死、丧命。
师:是啊,两处“死”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真是“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潜心吟咏,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鉴赏品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第7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时,就是这样引领学生揣摩词句、积累语言的:
师:同学们读书姿势好,声音也好,哪一句写石猴?
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师:有同感的举手,一起来读读。(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这样的句子,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石猴活蹦乱跳 生:在采果子 生:左走走,右走走
师:请好好读这句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生读)
师:发现了三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句子:与狼虫为伴„„)生:四个字的排比句。师: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前面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师:这些动物是—— 生:亲戚朋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老师应该清楚:要想真正掌握包括语言素养在内的全面精深的教学素养,达到珠圆玉润、流转自如的境界,唯有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这虽然需要不懈的努力,但却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幸福所在。(2)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以窦桂梅老师《落叶》一课为例。在课堂上,随着文字孩子们成了落叶纷飞中的小虫、蚂蚁、小鱼、燕子。他们飞,他们藏,他们乘船顺流而下,他们结伴嬉戏玩耍——在一种近乎迷幻的氛围里,他们忘乎所以,身外的一切不复存在。只有课文,只有落叶,只有窦老师带他们由白纸黑字出发而到达的童话境界。就这么飞着读,就这么游着念。听课老师无法记录了。他们笑着,沉醉着,和孩子一样,如怕冷的生灵迷恋太阳——原来,语文可以如此灿烂、美丽和芬芳!
“喂——你是谁?”“我是小鱼。”“小鱼,小鱼,你好哇!”“落叶姑姑,你好呀,我喜欢你!”“那你就来吧!”于是,这个男孩,这条幸福的小鱼,旁若无人地划动双臂,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游到了台上。美丽的“落叶”随孩子游动的节奏,于想象的风中翩然起舞——小鱼儿则如一粒有灵性的音符,依顺心中美妙的旋律,环绕着她,兜兜转转,摇摇曳曳。
没有音乐,可是所有人都在心灵深处都响起了至为和谐的乐声——这是天籁之音。是造物主曾经赋予了我们每个人,而我们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令它失落、沉寂的自然之音、人性之音。窦老师将它拨响了。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3)调动记忆,积累语言材料
师:“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主席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这叫引经据典。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距现在有两千多年了。主席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这么古老、久远的话?
生:因为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了,说明主席说的话也是对的。生:因为司马迁说的话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师:经典是古老的智慧,是被历史考验,被大家认可的。经典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最具有说服力。(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司马迁的话)
师:除了司马迁的这句话,还可以引用什么经典名言?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里没有千人一面的简单描述,没有大同小异的机械模仿,而是学生自由地调动自己心中的语言储备,调动自己心中的生活积累,大胆地展示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独特感受的结果。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4)练习迁移,形成语言能力
一是迁移语言形式。我十分有幸到华师大一睹孙建锋名师的风采,孙老师的《白鹭》一课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酣畅淋漓的诗,一首高不可攀的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老师紧紧扣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一关键句,让学生在诵读、想象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体会情感。
白鹭的哪里最精巧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传神地写出了白鹭恰到好处的美。那么,郭沫若先生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呢?孙老师出示了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通过两段话的对比,让学生来谈谈感想。学生很聪明,有的回答“郭沫若先生是借鉴了古人的名句并且进行了仿写”。孙老师出示了《登徒子好色赋》真是恰到好处。让学生知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9 头活水来”。接下来又让学生以“孙老师的上衣”为例也来仿写句子,学生学以致用,兴趣十足。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个性感悟,运用个性言语,学习文本言语形式,进行迁移运用。在学习了《花钟》第一节言语表达的多样性,同样是写“开”可以用不同言语表达方式。老师可以出示另外各种花开的时间,形状图等,让学生充分学习言语表达的多样性。
生1:晚上十点左右,叶花蝴蝶抬起高傲的头,手拿黄色的花,仿佛一位骄傲的公主。晚上,十一点左右,仙人球花穿上了白纱裙;
生2:下午一点,凤凰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
生3:晚上十点左右,叶花蝴蝶穿上黄色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晚上,十一点左右,仙人球花穿上了白礼服,款款走来。
生4:凤凰花在下午一点涨红了笑脸。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对着镜子忙梳妆。生5:晚上十点左右,高贵的叶花蝴蝶吐出黄色的花蕊。晚上,十一点左右,洁白的仙人球花探出了小脑袋,四处张望。
生6:下午一点,凤凰花在映红了整个城市。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伸着懒腰,起床了。
二是内化运用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结合学生个性认识,让学生内化运用文本言语,使消极言语变为积极言语。如:学习了《鲸》《蟋蟀的住宅》,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写一篇小童话;学习《长城》《九寨沟》之后,让学生融情假设自己是个导游,写一段导游词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播放视频,穿插“画外音”: 正是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伴随着周恩来走过光辉的一生,使他成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怀念的好总理。他离世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离世时,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中华民族正在复兴:神舟上天、嫦娥奔月、举办奥运会„„但是这还不够,中华民族还要更兴旺、发达、强大,而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身上。而后引领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与希望!你想为而读书!写一两句话。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文本主旨进行延伸与补充,进行丰盈与升华,产生新的信息,使得原有认识更加“有血有肉”,这是主体向文本的流动,这是主体与文本的交融。安排写的练习,留给学生充分静思默想的机会,留给学生直抒胸臆的空间,使学生可以“ 我手写我心”。
“本真”语文,是有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是充满凸现语文个性的语文,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是目标简单、课课有得的语文,是去掉华丽、追求实效的语文。
2、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以选文里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举一反三”;由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又复归于选文的“一”,如此的往复。
如《牛郎织女》一课,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四大民间爱情故事读书报告单。学生们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中的人物、故事梗概、表现主题和故事中的感人情节,从中感悟到虽然这些故事的人物不同,情节发展不同,故事结局不同,但是它们都表达了同样的主题——追求真挚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别具匠心,我用小小的一张读书报告单,简明扼要而又形象生动的把民间故事的创作特点展示在了学生眼前,不,应该说是心中!
如在《匆匆》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引入几段课外的阅读文本,分别是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普希金的一朵小花》,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郁达夫等人的评论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孩子的阅读视野,通过相关文本输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提升他们的感悟。但是每一个引入文本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一直倡导将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价值导向。这一课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时光匆匆,一去不返,觉得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让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而且认识到正因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才更应该珍惜生命,也更应该享受生命,如此才不枉在世界上走这一遭。所以,引入普希金的诗歌。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引入,则是为了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他们的人生感悟进行提升。
三、留住语文的“诗意”——漫步诗意之旅
在白纸与黑字之间驰骋,在书香与心灵之间漫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也读韩军的《新语文》。开始思考: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语言与掌握语言的人是怎样关系?“母语是对后代的精神哺育”,是“民族之根”。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一切的思想都是诗”。就这样,一个梦在你我的心中悄然萌芽——要让语文学习成为诗意之旅。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是语文课堂的智慧。
1、诗意语文——追求自由对话的语文。
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以上次我参加市青秀比武执教的《慈母情深》教学小片断为例:当学生赏读“慢镜头”句子: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动情地范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之后,问:“你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瘦弱的背,弯曲的背,饱经风霜的背”老师又问:“然而我记忆中母亲的背不是这样子的,记忆中母亲的背-”一个学生接到:“健康的,挺拔的。”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问“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一张脸,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疲惫不堪的脸”“我记忆中母亲的脸不是这样的脸,而是
”“光洁鲜亮的脸,红润细腻的脸”“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问“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动情地说道:“充满血丝的眼、黯淡无光的眼。我记忆中母亲的眼不是这样的,而是炯炯有神的眼,水灵灵的眼。”
把学生灵动、流淌真情实感的语言连在一起,一首诗不就“应运而生”?母亲的背是瘦弱的背,弯曲的背,饱经风霜的背;我记忆中母亲的背不是这样子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是健康的,挺拔的。母亲的脸是布满皱纹的脸、疲惫不堪的脸;我记忆中母亲的脸不是这样的脸,而是光洁鲜亮的脸,红润细腻的脸;母亲的眼是充满血丝的眼、黯淡无光的眼,我记忆中母亲的眼不是这样的,而是炯炯有神的眼,水灵灵的眼。母亲呀,你挺拔的背、你红润的脸,你炯炯有神的眼,到哪里去了?被繁忙的工作夺去了?还是被岁月消磨了?语句如诗一般美,如诗一般感人,有诗的优雅,有诗的智慧。
上《猫》一课时,对“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 读,赋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生1: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2: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3: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学生发言非常精彩: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蹭出了友谊;蹭出了顽皮;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乖巧;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信赖的亲人。
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
2、诗意语文——追求唤醒意会的语文。
诗意的境界,总是与朦朦胧胧、似知非知的境界有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例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以王玲湘老师执教《搭石》一课教学片断为例: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 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一男生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 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
(指课件文字)——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引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引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古语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诗意语文,崇尚学生自己的“得意”、“会意”和“悟性”。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完全是个性解放、怡情悦性的阅读。诗意语文,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才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
3、诗意语文——追求精神契合的语文。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千里出山泉”,目的是留给观赏者遐想的空间。写文章也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不含而不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借助原有表象进行新的改造、组合,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徐复观先生说过:“真正好的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 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
以《小音乐家扬科》教学片段为例。(出示字幕)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它也在为扬科鸣不平!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对扬科说:„„
生1:醒来吧!扬科!你睁开眼睛看一看身边的美丽景色!听听你喜欢的音乐声!
生2:扬科!不要走!你的命运不该这样!回来吧!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生3:扬科!你虽然离开这个惨无人道的社会,但你为了音乐而献身的精神,会鼓舞着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们!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问谁)(问什么):„„
生1: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监工:你怎么能随便抽打扬科,他只是在听音乐,你的童年难道没有喜欢的事物吗?
生2: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管家:你知道吗?你的不分青红皂白,葬送了一个孩子的性命!你不愧疚吗?你不自责吗?
生3: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更夫:你这个刽子手!在你的手上扼杀了一位具有音乐天赋的生命!你知道扬科的妈妈会有多伤心吗?
生4: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社会:为什么社会如此不公?穷人的孩子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向人们呼唤:„„ 生: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
由此可见,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老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诗意语文——追求实现自我的语文。
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一种高峰体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高峰体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更是一种高峰体验。诗意语文,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在 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诗意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习惯的养成。因为知识、能力、习惯毕竟是外在于生命的东西,是人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工具。诗意语文,更为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言语得到发展、视野得以拓宽、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如果说“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那么“情感”便是语文学习的生命。言语学习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情感的震撼。有了丰富情感,才可能会有丰妙的言语;有了丰妙的言语,就能更好的展现丰富的情感。一句话,还语文以“本真”,让言语和情感产生共振,让两者携手走向丰妙,应成为我们语文老师不断的追求!
正如季羡林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一样。不完美,才是真实的讲座!于是想起了奥运会上,两度与金牌擦肩而过的埃得蒙森说:“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也想起了颇有哲理的一句诗:“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它们存在着。”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看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