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髓-经典语句

时间:2019-05-15 08:3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精髓-经典语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精髓-经典语句》。

第一篇:国学精髓-经典语句

国学精髓——应用性智慧的经典语句!

一、关于境界:

1.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2.万丈红尘千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3.人生三境界:纵横捭阂,合纵连横,无中生有。

4.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人的价值,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得道的过程。

7.我命由我不由天。

8.用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

二、关于心态:

1.学乐、法喜、禅喜、随喜。

2.境由心造,修心才能开智。

3.放松是成长的开始。

三、关于沟通:

1.文字语言传达信息,有声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2.君子贯乎道者有三;动容貌,斯远暴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矣。

3.人际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

4.成不了大事的人,要么朋友不够多,要么朋友的质量不够好。

5.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6.高品质的沟通,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在情绪上。

7.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8.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9.你沟通的品质会影响你生活的品质,从而影响你生命的品质。

四、关于领导者:

1.领导者要学会破冰――涣然冰释。

2.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3.有贤推举,方显圣;能人帮衬,方为王。

4.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决策能力。

五、关于喜悦心:

1.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

2.有深爱,心生和气;有和气,心生愉色;有愉色,心生婉容。

3.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

4.当韩国人开始爱笑的时候,也是韩国人下一次经济腾飞的到来――韩国总统

5.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

6.喜悦心来源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

六、关于思考:

思考力,是万力之源。

七、关于包容:

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八、关于改变:

1.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改变的力量。

2.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关键是――变态。(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状态)。

3.改变自己命不好,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命好的人跟他交朋友。

九、关于学习: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2.子曰:“朝闻道,夕死则已。”

3.最愚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学习了根本不需要学的东西,出色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干的事儿。

4.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干坏事,没有时间去说别人的坏话,忙于成长自己,没有时间去苛责别人的人。

5.通常人都会在感性的时候做决定,再找理性的理由去支持这个决定。

十、关于管理:

1.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不做计划的人,就是准备计划失败的人;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帮别人实现目标的人。

2.很多事情,不是在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计划前没有行动。

3.角色就是人格。

4.得其时,当其位。

5.时间管理包括;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6.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其他都是成本。

7.企业最大的成本是那些没有训练好的员工。

8.注意力就是关注事实。

十一、企业文化

1.最实用的企业文化,是为人处事的文化;最高级的团队文,是精神的文化。

2.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企业文化最佳的法门。

第二篇:国学精髓教你如何做人

国学精髓教你如何做人

诚信的智慧:坦诚相待,与人为善真诚对于人,可以说是立身之本。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不可能独来独往。真诚可以减少双方猜忌的机会,降低彼此误解的几率;真诚使双方都不必费心费力“算计”对方,容易集中重点,讨论问题并达成共识;真诚的人表里如一,待人处世自然容易与人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真诚者绝于人群。交往从来都是对等的,人心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真诚,别人对你必定真诚;你对别人欺诈,别人对你必定欺诈。“人察无徒”,真诚待人,不但赢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一个人圆滑、虚伪可得一时,但不可得一世。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霸,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有勾心斗角,各种利害冲突使人不可能不发生磨擦。有君子,就有小人,有温情,就有冷漠。与人交往贵在以心交心,你真诚待人,别人才会真诚待你。对方心有成见,你肝胆相照的真诚也能使对方畅所欲言。助人的智慧:送人玫瑰,手有馀香中国有句古话:“小才不知有缘,不懂用缘;中才知有缘,但不善用缘;只有大才,知缘而且善用缘。”这话句生动说明了助人是多么重要,有人缘才会有财缘。谚语说:“送人玫瑰,手有馀香。”刘安说:“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论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能予人以快乐者,自己会获得快乐。这个世界真的太需要温暖。对一个身陷绝境的穷人来说,一块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块铜板干一番事业,开创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一个迷途难返的浪子来说,一次促膝谈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重建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他悬崖勒马之后闯出自己美好的天地。不要小看对失意者随口说一句温馨的话语,对将倒者从旁轻轻伸出扶助的双手,对无望者赋予一个真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支持、宽慰。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人越多,别人越感激你,对你的回报也就越大,人生就越有价值。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低调的智慧: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项峰,就必须低头弯腰做好准备工作。低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度。刘备一生有“三低”,也正是“三低”成就了他的蜀汉王国。一低:桃园结义。与他在桃园结义的人,一个是酒贩屠户张飞,另一个是在逃的杀人犯关羽。而刘备肯与他们结为异性兄弟。这一“低”,刘备有了两门虎将,如虎添翼。二低:三顾茅庐。为一个未出茅庐的后生小子,前后三次登门拜访。不说身份地位,只论年龄,刘备差不多可以称得上长辈,可他一点都不觉得丢脸。这一低,得了个千古名相。三低:礼遇张松。张松本来是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可曹操自从破了马超之后,志得意满,数日不见张松,见面就要问罪。而刘备派赵云、关羽迎候于境外,自己亲迎于境内,宴饮三日,泪别长亭,甚至要为他牵马相送,张松深受感动,终于把本打算送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这一低,为蜀汉王国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基础。沉默的智慧:沉默是金,闷声发财《荀子·非十二子》:“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一个人是否明理,不在于说不说话,话说得多或少;而在于言语是否得当,是否恰到好处。说话时正是该说的时侯,且说得恰如其分,这是明理;沉默时恰好是不应该说的时候,这也是明理。这几句可用于说明言谈必须得当。一个人为人处事要懂的在一些情况下必须保持沉默,劝告别人正逢对方一意孤行、大发雷霆,从而无法理性思考的时候,应该停止劝说,保持沉默。对方气势咄咄逼人,言语挑衅,若针锋相对必然激化矛盾,这个时候也要保持沉默。当说出真理于事无补,反而会有祸患时,不能说假话,因为那样违背自己的良知,这种情况下只能保持沉默。比如文革时,全民疯狂,若说真话就会有杀身之祸,说假话就是和坏人同流合污,保持沉默是最佳的选择。得体的智慧:方圆兼修,能方能圆为人得体要刚柔并举。刚表现为临危不惧,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一身正气。柔表现为心平气和、沉着冷静,和颜悦色,和气待人。刚与柔,相辅相成,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刚到好处为硬而不脆、威而不逼。柔到好处为春风化雨,感化人心。为人得体要方圆兼修。方指一个人为人处世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指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方为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为处世之道,是妥当处世的锦囊。把“方”和“圆”结合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为人得体要软硬兼施。做人要七分温和,三分锐气。太硬了,激人过分,狗急跳墙,弄不好两败倶伤;太软了,“马善被人骑”,甚至让别人得寸进尺,无得有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软不硬,或硬中有软,软中有硬,这是为人处世的分寸之一。为人得体要有弹性。在办具体事的时候,运用弹性语言,可以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尽量留有余地。办一件事,如果直截了当办不成的话,不妨转个弯儿,换一个思路,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目标。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是很现实的,人心更是难测的。当你的聪明外观、锋芒毕露时,则遭人妒忌。那又何必呢?年轻人做事往往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可是一有点成绩就难免对人对事指指点点,自以为是,不安分的因子总在脑子里跳舞,心也飞了,总想逞一时之能,总认为别人不行。有了阅历以后,人静了下来,不断地反思,其实还是心里明白、表面不置可否的好,也许藏起来得才是货,露出来得未必是宝。凡事保持适当糊涂,有时可以化剑拔弩张为平心静气,化狂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化扑朔迷离为悄无声息,守拙是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做人学问。守拙安分,能够在平静中修练自己,并寻求机会,能够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宏图伟业,能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口讷的智慧:不逞利口,不论人短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究其因,无非爱逞利齿,爱论人长短、搬弄是非。而最冤枉的是那些人,本无心之语,被人道听途说、断章取义,致千古之恨。所以,如果从一开始就慎言,不是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吗?为人处世,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之戒。人处世,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之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话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活动中,爱与期待的力量,远远要比强制命令与讥讽挖苦、伤害打击要有效得多。做人最忌背后说人是非,有些问题不妨当面与人交流,既使态度激烈,也能得到别人原谅,若是背后说人,必然会被人看轻。隐忍的智慧:知雄守雌,以退为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伸能屈之人。没有谁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所以得意时固然值得扬眉吐气,失意时却不能一味消沉,应积蓄力量,以伺东山再起。这时候的隐忍,才算把人生百味都尝尽。失意时的忍,是知雄守雌,以退为进。“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忍一时委屈,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忍耐刚强直率性格的对手,与他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明代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求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路行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之安乐法。”洪应明是从明哲保身、全身远祸的角度谈退让的必要性的。一个人涉身外世,只一味争夺,不知退让,是不具备成就大事的基本条件的。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或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只在经历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具有成大事的气度。“能伸能屈 ”是立志成业的精髓要义,是包罗万象的大哲理、大智慧。包容的智慧:以和为贵,宽容大度糊涂是一种肚量,是眼里揉得进沙子,是以和为贵的宽容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当你包容别人时,也就为了自己积累了人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包容,谋事易成。《易经》告诉我们,和而不同,表示大同之中有小异,必须互相尊重,不能勉强求其一同。合中有分表示必须尊重个性差异,以保持世界的多样化,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和为贵,合为先,是世界大同的总原则。宽容就是一种和而不同,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别人的需求。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包容可以使我们真正放下心中的烦恼和不平衡的情绪,让我们在失意之余有机会喘一口气,恢复体力。包容是一种心理平衡。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对于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以及没有意义的琐事,我们就应及时地忘掉,别放在心上,以免伤害自己。只有既往不咎的人,才能脱下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若您对佛、道、儒、易、医、兵、书、礼、乐等文化知识感兴趣,特邀请您订阅微信号zatan5,与我一起读书研学!显诸仁,藏诸用。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号:cangzhuyong(藏诸用)】

第三篇: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国学经典的书籍: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千字文 孟子全译 史记三家注 九家旧晋书辑本 敦煌变文集新书

百家姓 老子校释 世说新语笺疏 太平经合校 管子轻重篇新诠

幼学琼林 列子集释 新语校注 龙文鞭影 八家后汉书辑注

论衡校释 孙子兵法论正 明夷待访录 裴注三国志 文心雕龙注

古文观止 曾国藩文集 菜根谭 传习录 文心雕龙考异

增广贤文 曾国藩家书 金人铭 众家编年体晋史 文心雕龙义证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中国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百川归海,相互触摄,绵延至今的历史产物。她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以后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构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华思想文化。

被称为国学经典的儒家著作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现代社会中,“文明”二字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与文明交谈,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可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且做文明的学生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需要大家确定目标: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吵闹,不随地吐痰;用我们的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用我们轻轻的脚步,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我们常常在做一个学生中有文明的时候,也有不文明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个个同学都是这样的话,那,不是乱套了吗?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文明学生,我们要怎么样来做好文明学生呢?

我们要尊敬老师,看见老师不能走另一条道路,看见老师要打招呼,不能顶撞老师,我们不能破坏学校的一草一木,也就是要爱护公共财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了很美丽,有的女同学去摘放在头上好看。我们应该保护好花草树木,因为它们能净化空气,让我们能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下学习。

不能出口成脏,讲话不要讲脏话,不要随便骂人,就拿今天来讲,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今天中午吃饭时不知谁在课桌上吃饭撒了几粒饭放在他课桌上,他一进教室从在课桌上就骂起来:“这是哪个畜牲把饭撒在我的桌上,快点来扫去。”正好,有一个端饭的同学走了进来说:“这饭不是别人撒的,是你自己在分饭的时候不小心丢在上面的,怎么现在怪起别人来了。”同学们,这就是不文明的行为。

不能随地吐痰,有人会说难道不吐痰了吗?不是的,痰有很多细菌,会把细菌带到别人身上,我有一个好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是我们左老师告诉我的,我们每天都带点卫生纸来,把痰吐在卫生纸上,然后扔到垃圾筒里去。

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人。尤其是对于我们大慈岩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推来推去,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围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师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第四篇:学习国学经典,传承文化精髓

学习国学经典,传承文化精髓

这个周末,我看了«国学小名士»,非常精彩!它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还让我收获了很多益处。

首先,两个大学生出场了,进行了激烈、精彩的辩论,最让我吃惊的是,还有一个小学生的出场!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出他比我大。开始出题了: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请解释一下这个句子。那个小学生举手了,评委叫了他,只见他毫不犹豫地说:”有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去做‘恶’的事情,但作为有良知的人,内心深处……”说完后,观众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听后,也非常吃惊,心想: “他和我一样大,还这样厉害,肯定是从小就开始学习,认真练习,真让人羡慕!”

看完这个片段,让我回想到了小时候,刚上学的我。妈妈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也给我报了个国文班,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古诗词很枯燥,而且非常不容易懂,还没有一点意思。妈妈看我没有心思去学,只好退了钱,再也没去学。长大一点后,我才明白:古诗词不是一些枯燥不易懂的句子,而是一些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传统美德的句子。妈妈说,这些古诗词不仅能让我们懂得丰富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还能引导我们做一个非常有涵养,有品德的人。

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趁我年龄还小,赶快去报个国文班吧。

第五篇:国学各家经典语句

儒家经典81句 道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2.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系辞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 ▪

末治者,否(fǒu)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8.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

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孟子

10.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bèi)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 ▪

悖而出。~大学

1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shàn)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

1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大学 13.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1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6.挟(xié)泰山以超北海,语(yù)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wànɡ),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ɡ)者,未▪ ▪

之有也。~孟子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9.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 2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2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22.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2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4.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25.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2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论语 27.子曰:义而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

▪ ▪

28.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2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3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3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

3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39.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

40.凡事豫(预)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41.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

4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4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6.子曰:众恶(wù)之,必察焉;众好(hào)之,必察焉。~论语

47.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48.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5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52.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wéi)已(yǐ)。

~孟子

53.子曰:夫(f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 ▪

54.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55.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56.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

57.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lì),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大学

58.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5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ɡǒnɡ)之。~论语

61.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

62.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 ▪

63.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6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65.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

66.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 6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68.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

69.夫(f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

7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7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72.子曰:舜其大智也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 ▪

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 7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7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7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7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79.谦谦君子,有终,吉。~周易·系辞 80.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81.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孝经

▪ ▪

墨家經典63句

1.兼相爱,交相利。2.万事莫贵于义。

3.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5.择务而从事。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7.爱人者,非为用己者,不若爱马者。

8.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9.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10.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11.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2.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13.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14.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15.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16.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17.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 ▪

义,故交相非也。

18.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

19.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20.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21.义不同者有党;薄者有争,厚者有乱。

22.同言谈,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23.同动作,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矣。24.同视听,助己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25.同思虑,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26.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

27.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28.特上不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29.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比从上之政下。30.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31.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32.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

33.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 ▪

34.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是故上下情请为通。35.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

36.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37.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8.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39.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40.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

41.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42.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

43.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44.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45.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钧其分职。46.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47.强本节用,俭节则昌,淫佚则亡。48.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49.凡足以奉给民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50.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 ▪

51.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5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5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4.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5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56.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5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5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5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60.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61.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6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合其志功而观焉。63.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 ▪

法家经典63句

掌权用势————法家的领导驾驭艺术

1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大体)

2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功名)

3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功名)

4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谿,材非长也,位高也。(功名)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燥。(喻老)

分职督事————法家的授权管控之法

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扬权)7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故智力敌而群物胜。(八经)

8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 ▪

故明主治吏不治民。(外储说右下)

9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扬权)10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扬权)

情理并茂————法家的沟通协调技巧

11凡说之难: 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说难)

12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难)13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说难)

14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摩,然后极骋智辩焉。(说难)

15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难言)

16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初见秦)兼听独断————法家的决策执行手段

17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说林下)18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

19有幸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 ▪

20一听则愚智不分,责下则人臣不参。21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22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

23缓心而无成,柔菇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24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八经)

安危存亡————法家的企业风险管控

25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亡征)

26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安危)

27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安危)

2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事断于法————法家的制度流程梳理

29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有度)

▪ ▪

30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度)

31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有度)

32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问辩)33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夫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饰邪)

34天下太上之士,不可以赏劝也;天下太下之士,不可以刑禁也。然为太上士不设赏,为太下士不设刑,则治国用民之道失矣。(忠孝)因情治下————法家的奖惩激励秘籍

35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饰邪)

36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心度)37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内储说七术)

38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 ▪

出十空者,民不守。(饬令)

39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外储说左上)40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外储说左下)

41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用人)为我所用————法家的选拔人才之术

42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扬权)

43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有度)44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饰邪)45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有度)

46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库府不得私贷于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爱臣)张弛有度————法家的驾驭下属技巧

47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 ▪

夷、盗跖不乱。(用人)

4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外储说左上)

49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显学)

50人主虽使人,必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难二)

51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用人)

52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用人)

53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主道)

明察秋毫————法家的团队建设之道

54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有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有不能胜。(观行)55夫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制分)

56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故明▪ ▪

主审公私之分,审利害之地,奸乃无所乘。(八经)57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主道)58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追求绩效————法家的考察监督之法 59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主道)

60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主道)

61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主道)

62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说疑)

63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备内)

▪ ▪

兵家经典68句 道

1重视竞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竞争力判断模型: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3用势重要性: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4竞争的本质:兵者,诡道也。

5慎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6价值观统一: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7用人原则: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8用人五德模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9建立共同愿景:上下同欲者胜。10适宜回报: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 ▪

11尊重与教育: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12三个管理误区: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13旗鼓之号: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14令文齐武: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15与众相得: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16爱教治兵: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17齐勇如一: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18死而后生: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19愚兵投险: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20上屋抽梯: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21无政之令: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 ▪

22知彼知己: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23天知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24自知: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25闻知: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26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27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28推知: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29推知: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30信息处理: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

31信息比较: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32知胜之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3六地: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34六败: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35五变: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36五利: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7先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38易胜: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

39形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40借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41任势: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42势胜: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43全胜模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44全胜: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5论取胜: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46取胜: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47众寡: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

48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49虚实模型: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50防守模型: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51抢占市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52出兵:用兵之法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53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攻防:令半渡而击之利

55十二诡道模型: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 ▪

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56论证: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57致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58利害: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59速胜:故兵贵胜,不贵久。

60五火模型: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61治气: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62结论:

▪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 ▪

63谋划: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64利害: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65思变: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66夺其所爱: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67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8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下载国学精髓-经典语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精髓-经典语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服成人礼 扬国学精髓(合集5篇)

    汉服成人礼扬国学精髓 为弘扬汉文化,传播国学知识,传承古典文化思想,由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办、国学社承办的“汉服成人礼”活动于10月31日下午3点在民博广场隆重举行。文学与新闻......

    易学与国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体

    http://www.xiexiebang.com 易学与国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体 传统的中国文化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易学和国学。如果说易学是命,那么国学就是理。......

    人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句

    人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大营子中学 温宗师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

    通过集中收听《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到受益匪浅。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传承国学精髓,提高自我修养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传承国学精髓,提高自我修养 假期中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利用下午的空闲时间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第三期的总决赛。 在这一期的“国学小名士”中,淄博队、......

    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自已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下面就有关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一下介绍,使我们都能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且保护这些好的东西......

    邓小平理论精髓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邓小平理论是在反对本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