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专题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契机。应该说,在全国范围内新课程的推进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区域内,新课程改革仍是举步维艰,形式化的、浅层的变革比比皆是,成果也花样繁多,但真正走进课堂、深入学校就会发现,穿新鞋走老路、扎扎实实搞应试的现象仍是非常普遍。
对于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校长们不是不懂,学校教育应该改革,必须改革,但目前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正视和重视:
一、学校改革发展的困难及问题
1、教育评价造成学校改革放不开手脚,发展空间受限 这是造成很多学校不敢改、不能改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各地学校间加班加点、争抢生源、大搞“应试军备竞赛”而导致恶性竞争不止的主要原因。
其一,目前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本身就比较片面。现在,中考改革力度不大,学习任务繁重,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以中考成绩为主,甚至是用考试成绩给各校排队,造成学校只能“考什么教什么”,疲于应付;用人的学历化也造成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只看升学率,择校风盛行,更加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不良竞争局面。各方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使得教学成绩、升学率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造成“上下齐抓教学成绩、各方唯分数至上”的局面,甚至这种压力已经深入到小学阶段,各校在激烈竞争、巨大压力下,改革只能是谨小慎微,小步试探,担心一旦放开会影响成绩,进而影响声誉、影响生存;只能是固守大容量灌输、加班加点“榨油”式的应试策略,以付出更多师生的精力和牺牲师生的更多休息时间、挤占学生更多的素质发展空间为代价来应试。由此,出现两种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出现了城市孩子往农村中学送、城市学校学习“县中”经验的做法——当然,这些现象并非不可取,农村学校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城市学校大量借鉴的是农村学校应试的策略,我觉得,这不应视作一种进步。二是,很多地区改革力度较大的学校往往是薄弱学校,失败了也无关紧要,发展了则变成改革成功的典范,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则缺乏这种勇气,是评价带来的压力使然。
其二,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法规失效。在升学率带来的恶性竞争下,校长压力大,教师高度紧张,学生疲惫厌学,家长抱怨不止,学校教育左冲右突仍然困于应试的囚笼,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为改变这种状况,减轻学生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三令五申,就课程开足开全、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不准假期补课等出台过多种文件、做过多次规定,但经常是检查风一过,一切又归于以前,屡屡不见实效。
实际上,校长、教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加班加点搞应试教育。为什么还会形成目前这种局面呢?问题是当有些学校违规搞应试教育时,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有力的制止。于是,其他学校因为怕在中、高考的竞争中落后,纷纷违规、仿效,造成了目前这种不搞“应试教育”反而要承受各种社会压力的不正常现象。主管部门对学校行为的督导、管理不到位,法规执行无力,沦于形式,等于纵容了学校间为升学率恶性竞争的无序行为。因此,现在要靠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来抵制这种应试教育之风不太现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执行力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要从上到下统一抓,起码要在一个地区内统一抓才能奏效。各级督学应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使各校真正做到“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原北京八中校长龚正行)
2、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比较困难,传统的惯性、压力大、满足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使得教师变革和学习动力不足,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3、作为独生子女及“独二代”,家长大量存在不懂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偏差,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不到位,家校教育合力不足;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或者厌学,缺乏良好的习惯和必要的规范,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难度。我校作为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更是给教学和教育管理及学校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
4、学校的改革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高瞻远瞩的科学策划,需要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教训,但在“怎么学?怎么用?怎么改?”等问题上,在如何结合本校实际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上,存在一定困惑,甚至在学习他校经验上具有一定的盲目跟风特点。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学校的改革发展绕不过这些问题,必须正视;但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成为维持现状、停步不前的借口。教育具有前瞻性,我们不能轻视上级和社会的评价,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屈从于片面的评价。我们必须行动,虽然我们无力改变和突破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政策允许的有限空间里,最大限度地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凭借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做些力所能及的改革,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以便适应升学和将来求职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更加关注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在中学“把学生弄伤了”(一位大学教授语)。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二、校本研究引领下的改革发展
校本研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校本研究,是一个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等为一体的科学体系。校本研究,既要明确学校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大势,又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是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必要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方式,更是实现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根本途径。
1、目标引领,制度激励,体现校本管理成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用潜移默化的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巧妙引领和激励师生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文化的影响,而非简单的制度管理。结合我校生源差、基础薄弱的实际,提出了“让我们和学校每天都有新进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让每个老师都成功,每个学生都成才”的目标,制定了“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完善了师德、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完成了校园的改造美化工程,健全了从校园到门厅、走廊再到教室“处处说话,时时育人”的文化氛围;再加上严格的行为规范管理和“爱国—责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科学测定表明: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与经过激励可能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两者之间大约存在着50%的差距。因此,学校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目标管理,让我校教学、德育、宣传等各项工作成绩节节攀高;绩效考核中团体奖励的加大,引领老师们走出封闭、趋向合作;“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放弃一名学生,使得领导、老师的关注重心下移,往往能切中关键问题„„制度的激励作用凸现出来,而不仅是简单的管理作用。“学校十佳教职工”、“学校教学能手”、“学校青年教师素质大赛”、“班主任论坛”、“教学论坛”„„为教师提供了足够展示和提升的平台;“合唱节”、“踢跳节”、“元旦联欢”、“学科竞赛”„„特色活动尽情展现学生靓丽的风采。“发现的管理”,让教师和学生保持着旺盛的干劲和活力。
2、校本教研以问题为主题,以常态作分析,以需求定学习。原有教研活动以知识、进度为主要内容,陈旧、乏味,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化;教师培训多以空洞的理论和展示高素质、高技术的优质课为主,很难与日常教学实际结合,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学行为长期徘徊在传统的低水平状态,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转变思路后,我们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管理,同时推动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
(1)校本教研以教师为主体,形式有“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论坛”(年级组为单位)及“班级研讨”等,内容各有侧重;
(2)教研不再单纯以常规知识研讨为主,而是“以问题为主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理问题,知识的落实问题,教学的管理问题,学生的分层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研讨主题,以各集体的负责人(如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主持,或者由集体内德高望重的骨干教师引领研讨。这种方式既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也强化了教师的问题研究和反思意识,提高了研究能力。为了确保标本教研的有效落实,我们要求分管领导和包挂领导要参加,及时了解下情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3)教师的教研问题不仅来自自我实践反思,也来自同事间互相听课,观察分析的感受。本学期,我校提出更关注教师的常态课(常态课展示活动),以最自然的常态课作为观察分析对象,所有的一线教师都是授课者,也都是听课、评课者,都要有自己的反思或者感想小结,发现课堂教学中最真实、最典型的问题,加以总结和研讨,用以指导教学和改善管理。
(4)领导主动推介给老师的教育理论,老师们不一定认为有用,但如果老师深入研究教学,就会产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主动需求。我校的校本培训内容,除了业务领导根据发现和反映上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领专题学习外,还有推介资源丰富的教育网站(如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网站)、征集教育随笔及校内“金点子”等方式,还有由年级组自己承办“教学论坛”,结合教学实际问题推介学习资源,基本达到以需求定学习,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
3、拓展教育空间,加强家校联合、社校联合,壮大教育合力 现代教育是开放式的大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必须尽可能取得家庭、社会的有力配合,才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拓展教育空间,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优势教育资源的作用的体现,更是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举措。
(1)变通形式,提高家校联合的有效性。我校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我校本着“教育两代人”的原则,重视家长会上与家长的交流——内容上准备丰富的、科学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家教资料进行辅导,或者由家长从不同侧面作家教经验交流;形式上除全体家长会外,还有分层家长会形式——每次几个情况类似的学生和家长一起,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指导和鼓励,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除家长会外,教师与家长平时的联系也因为电话、网络而更加密切,比单纯家访更加便捷。
教育处、团委还会借助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机会,适时发起“为母亲做一件事”、“给父母写一封信”等亲情交流活动,帮助融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为青春期的学生赢得父母必要的关爱指导,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
(2)加强社校联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鉴于目前学业压力大和安全问题考虑,很多学校不能也不敢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学生在社会上的活动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往往接触的是网吧等不良环境,受到社会负面的消极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是多“疏导”,而不是一味去“堵”。我校借助《济南时报》发起的唤起人们关爱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泉城义工”活动,联系报社集体加入了“泉城义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社会服务,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更是增强了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厌学问题探讨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厌学问题探讨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强化学习能力,采取新的评价模式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强化学习新的评价模式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课业日趋繁重,压力与日俱增,学生往往会产生讨厌学习、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学的行为,这种行为统称为“厌学”。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外在环境如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推动作用。
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改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几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多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厌学问题的解决
以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被动接受,掌握的知识都是围绕考试展开的,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用文化课成绩来衡量,由于教师重视学生的成绩,对文化课成绩好的同学投以信任、热情,加上社会一些因素,导致学生自私的心理越来越严重。学生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怕自己学到的知识被他人学会,成绩被他人超过,心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家互不信任,学习上既不合作也不交流,形成知识壁垒。部分同学看到他人文化课成绩好,得到老师关心,同学羡慕,会产生嫉妒心理,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使学生的学不是为了兴趣而出发,带有一定色彩。为了让学生走出误区,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由“厌学”转向“乐学”。
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他们的学习潜力。
笔者所教班级有一个学生因是从外地转来的,基础较差,父母不在身边,上课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课余和他谈话过程中发现他还是很想学习的,只是由于是从外地转来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慢慢的跟不上所在班级的学习进度。但我发现该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而且基础也不错,于是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安排他作为信息技术学习小组的“小辅导老师”。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主动向我询问有关自主招生方面的问题。我及时向他介绍了
自主招生的要求和标准。告诉他自主招生不但要竞赛得奖,还要文化课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行。要求他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向他传授学习方法,并和他的班主任一起制定了针对他的一套学习计划。一年后该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参加市级的信息技术竞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获得了参加省级竞赛的资格,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从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改变和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标,采用演讲、实验表演、调查、讨论、竞赛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多渠道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兴趣。对抽象的自然学科的原理可运用实验、示意图及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来讲解,以弥补缺乏现代教学设施的不足,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座位,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沟通、探讨,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在创设活动中也要注意简便性、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活动所需的材料也要容易取到。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眼观八
方”,对内向胆小的学生多加指导和鼓励。
3.加强学科知识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好氛围。教学未能把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灵活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4.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需加强感情投入,弥补“父母”之爱。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父母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是缺少关爱,遇到挫折无处可诉,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关怀和帮助,师生感情越深,学生逆反心理越小。当学生有轻微的逆反心理时,教师更要讲究教育艺术,融情于教,融理于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心理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环境,因人因时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班会、活动等丰富多彩而又贴近学生心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如果学生明白,老师之所以“贵之严”,完全是因为“爱之深”,那么,他的逆反心理便会随之消除。
5.综合评价学生。教师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要有期望性,随时记录学生的“闪光”言行和点滴进步,用激励的话语使学生找到自尊、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激起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借新课改的东风,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新的评价模式,更好的解决当前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从而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良金.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消除[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3).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及对策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 李荣华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缩短农村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的问题凸现出来。新课程的实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能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农村教师除了自身素质之外,外部性的支持条件诸如学校的教学设备、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以及家长的素质和农村人文环境的缺失,直接制约着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缩短农村教师和新课程改革的距离,我们必须共同关注并采取一些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困境
l.农村教师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来衡量难以达到要求。其队伍组成中有一大批中师生且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有差距;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比例的“民转公”教师和“代课教师”,他们的教龄不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有些地方为了满足初中教学要求,还拔高使用教师,把部分中师生调到初中任教,使有些教师深感力不从心。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角色进行一系列的转变,即使农村教师认识到位,但由于自身素质较低难以为践行“新课程、新课标”提供起码的保证。所以,他们只能望“新”而叹,深感困惑。比如在新教材使用上,在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之间,仿佛出现了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但这对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方法、技能、教育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如,从小学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这对农村教师带来了更大
困难,因为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状况,语、数等长线学科教师普遍超编,而自然、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短线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因此,农村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非常困难。
2.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农村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边缘状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要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硬件的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教学硬件方面普遍存在“跟不上”的现象,许多学校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运用互联网。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理化生实验室和必需的实验用品,教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动手实验;教室缺少音像设备,有限的光盘、磁带等只能成为摆设,利用率很低;教师教育教学资料缺乏;办公环境很差,往往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不少农村学校校舍破破烂烂,课桌凳子都不全。这种境况使农村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边缘状态”。
3.农村学校管理方式落后使农村教师缺乏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农村学校的传统管理更体现一种行政性指令、刚性管理,根本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完全受命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办学的自主性严重缺失。学校内部等级森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泾渭分明。并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领导热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的业务考核以学生成绩为依据,对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教改工作重视不够,只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泛滥。有的学校内心抵制教改,但又碍于形式不得已而为之,于是消极应对。上级领导一走,学校照常“增负”,教学方式依旧,假期照样让教师补课,一切又回到了应试教育“原出发点”。教师在“课改”与“应试”新老两条路上来回奔跑。这样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挫伤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师的创造精神,缺乏亲和力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与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在内在特质上根本相悖。
4.家长的素质和农村人文环境制约着农村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热情
农村学校与农村的社会背景基本上是相脱离的两个世界。学校和农村社会之间很少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学校成为农村社会当中的一座“孤岛”。由于家长自身素质和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淡薄,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也有牢骚和功利性的看法,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成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同时,由于农村学校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特别是目前大学的收费又较高,许多家庭面临较大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投资风险,因此“读书无用沦”的观念正在农村滋生蔓延。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不很得力。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搞新课程改革,只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相情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可是教出的学生,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谁负责?不少家长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异议以及农村社会整个人文环境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功利性使教师对课改踌躇不前、热情大减。
二、农村教师走出困境的对策
1.在尊重、关注农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校本培训”为主
新课改与教师的发展必须是一体的和互动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和发展课程,而且自身也应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重视教师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石。但是那些提供培训机会的组织或机构。在正式培训之前就错误地预设了教师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着不足,而不是将教师固有的经验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根本忽视了教师在面对改革时可能出现的心理体验,忽视了教师的情感需要。更没有对教师的实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结果所提供的培训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相距很远。教师只把改革者所说的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知识形式去了解或接受,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却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变。因此,必须尊重、关注农
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了解他们对新课程的态度、需要和现实状况,并引导他们转变行为方式。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应以“校本培训”为主。让教师自己以新课改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再加上同伴交流、专家引领,从而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使他们尽早地担当起此重任。任何变革的效能都取决于实践者自身动机的强弱,而不是法律或规章制度上的严格。
2.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构建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然而我国的新课改在考虑课程资源时,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课程专家都明显地忽略了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民间课程资源一直是处于缄默课程资源状态,即长期处于一种受压制的境地,长期成为课程资源的“被统治者”。因此,为了使课程改革更接近农村现实,更能反映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了使新课改真正关注农村学生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就应该在农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改革,开发具有本地气息、本土特点的民间课程资源。即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构建农村的课程体系,打破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城乡间用一本书和一张表的格局。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要随时能听到富有农村气息的声音。为此,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让农村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使教师把其生活环境和经历当作宝贵的资源开发,开发教师的经验资源,开发地区差异资源,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让教师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淡化行政管理,实现教师自主管理
作为学校领导,不应只是告诉教师必须做什么,要少一些长官意志,多一些柔性管理。应以人为本,搭建民主平台,创建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要使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以充分的自由权,引导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注重体验、感悟,使他们富有智慧地进行自主管理,鼓励教师树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学校领导还要在尊重教师个人的意愿基础上整合,产生共同的意愿和目标,使教师能够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学校应努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给教师“松绑”,使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和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推动教师自主管理。
4.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是农村教师新课改的外部动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让新课改真正走进农村,就必须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营造一个社会各方面都积极参与推动教育发展的人文环境。为此,各地政府就应该加强新课改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及举办一些文艺演出、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广泛宣传课改的背景和意义,介绍课改的信息和动态,把课改的精神送到千家万户;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和家长理解、关心和支持课改,营造蓬勃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提高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行为规范水平,消除农村社区功利化浓重的倾向,净化环境,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区人文建设,为新课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教师解下枷锁“跳舞”,在没有后顾之忧的背景下进行课改。
总之,农村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尴尬,但是改革意味着创新,农村教师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哪怕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生的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的或必得历尽坎坷的未曾经历的东西。农村教师虽然有苦、有泪但仍然挚爱这个事业。相信农村教师会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农村小学生课程兴趣的调查及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4):27.
[2]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75.
[3]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五篇: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云阳县为例 龙洞九年制学校
曹帮清
[摘 要]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调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经费投入、观念制约、校点分散、师资薄弱、考评体系、科研环境、学生学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困难问题
建议对策 重庆市云阳县位于渝东地区,是长江三峡上游第一县,面积3649平方公里,这里山高壑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全县人口129万,各级各类学校680多所,在校学生23万,教师8000余人。
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搞好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云阳县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区域分布,随机抽样,对红狮中学、小学,双梅小学、龙洞九年制学校等7所农村学校的师资现状主要采用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课程改革困难重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师收入又普遍偏低,所以学校和教师购买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书报杂志都很少,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知之不多,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知道得就更少了。2.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实验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的人数很少。市教育局对实验教师举行全员培训,但暑假参加培训的教师又有相当部分没有到实验年级任教。3.为了减少经费投入,有的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担任好几份工作,结果教师研究教材的时间没有保证,教学的科目又多,研究的对象又是全新的课程,教师的备课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没有备课。所以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和备课,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穿新鞋走老路,最终使课程改革失败。4.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学设备装备不足。这就难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就没有办法将课程改革走在前面的实验区开发出来的优秀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将导致西部农村的县域教育和大城市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更大,在一定范围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没有,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给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农村教育的新“三农”问题(农村家长弃学、农村学生厌学辍学、农村学校面临停学)、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蔓延。使广大西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着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主要原因有: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2003年,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毕业生只能回到老家找乡镇企业或当地的民办中小学任职,每月收人不超过1000元。就业 难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路的难题,这种情况在2003年表现得特别突出,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都不甚理想,这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真是小学毕业愁初中,初中毕业愁高中,高中毕业愁大学,大学毕业愁工作。其四,在上述情况下,许多父母亲便只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去,这样不仅省去了学杂费的负担,还对家庭有所补贴。
我们国家现在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形态,需要大量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校长的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知识观、人才观是应试教育的,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三)农村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某县的1408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383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30~50岁的705人,占教师总数的50.07%;50岁以上的320人,占教师总数的22.73%。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要忙于恋爱结婚,用于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时间较少,加上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积累的经验较少,业务还不很熟悉。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文革”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是从代课教师转成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知识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近一半的教师适应起来非常困难。再者,农村初中某些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欠佳,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不匹配,导致学科教学要达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学历不达标是农村师资的普遍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一方面,惩罚打骂学生的事件仍然不断出现。例如,学生考试少一分打一个耳光,直到打得学生鼻青脸肿。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教师走过去把那位学生的耳朵往上一提,嘴里说“大家看,这里怎么有一头猪呢”,以此来挖苦讽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上等学生的教学,忽视差生和一般学生,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觉得老师偏心,使学生从厌恶教师到厌学,从厌学到辍学。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是教师的失败,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败。农村的课程改革更是难以为继。
(四)学生班额过大,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城镇中学和中心校,教育资源较好,大量的学生涌入,造成班额过大。据调查,城镇中学85%以上的初一学生班额都在65人以上,一般都在70人左右,部分80多人,少数甚至有90多人。90%左右的中心校一年级学生班额都在70人以上,少数也有90多人。班额太大导致师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教学媒体和设备无法使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批改作业上去了,研究教材和备课、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太少。
2.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五)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问题多、困难大
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环境较差。一是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较差;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报酬,积极性较差;三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素质较差;四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缺少实验场所,条件较差;五是少数人干部分人看,多数人既不干也不看,氛围较差。另外,农村学校校点太多又分散,不易进行校本研究。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同伴互助,它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同伴互助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校点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有两个以上。据调查,西部某县12所中心校所辖的村小或教学点,共有36个。这些村小或教学点,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每一个村小或教学点就没有可能进行校本研究,并且他们都远离中心校,步行时间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甚至超过1个小时,所以,要把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搞校本研究较为困难。
(六)教研员量少质低,难以承担繁重的指导任务
在西部农村,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为了保证教学第一线能正常开课,县级教研部门和片区教办,都没有分学段按学科配齐配足教研员。据了解,西部农村的县级教研室,教研员人数多的不足20人,少的10人左右或者只有7、8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业务水平不高社会关系好的照顾对象。在这种环境下,这种教研员队伍,很难承担起课程改革这个艰巨任务。
(七)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在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进行非课程改革教学的情况下,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一下子推翻。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但在现行考试和评价体系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长和教师都徘徊观望,对课程改革实验有很大的约束和抑制作用。
(八)课程偏多、教材内容偏难等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偏“难、繁、旧、多”等方面的问题。在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内容太多太难,在农村甚至教师都没有搞懂,只好满堂灌,作业一大堆,学生应付学习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从开始的好奇、热情而转变为对学习的冷漠与厌恶。据统计,在农村在校生中,用功习的约占1/3,不好好学习的有1/3,左顾右盼的也有1/3。许多人只想混到初中毕业了事。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只占35%左右,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就凤毛麟角了。可以说,应试教育及其脱离生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进,是否能够改变这种处境呢?是否能够贴近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呢?看来,还需要倍加努力。
(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课难度大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西部农村,因为只有少数教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按正规格式写出经验文章、论文、调查报告,所以多数教师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多数教师除了对传统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以外,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知之甚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乡镇初中和小学中心校有少部分装备了少量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村小或教学点都没有装备计算机,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知识也了解不多,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也非常大。
二、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能够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不易的,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提出对基础教育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计划,其中就包括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并以专款的形式直接下达到县。我完全赞成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后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财政体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达的基础教育逐步缩小差距,实施非均衡投资来促使均衡教育的实现。西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小学教育,特别是村小和村级教学点的教育。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校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应以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为动力,学校主动配合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应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2.积极进行职前职后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让教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把生活融于课堂,能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开发和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结合起来。
3.加强布局调整,减少分散校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校点太多又分散,数量有限的优秀教师和有限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分散,通过布局调整减少校点,优秀教师就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投入也可以集中用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把优秀教师和优良的教育环境条件整合成优质教育资源。
4.分流部分学校的富余教师,调整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
5.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逐渐解聘代课教师,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县级教研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都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要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一方面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另一方面,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以及教研科研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让教研员积极参加;第三,县级教研机构要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四,聘请县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兼职教研员,缓解教研员量少质弱的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指导任务的矛盾;第五,聘请师范院校的课改专家当顾问或客座教研员,并定期到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
(四)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由于经费紧缺和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师人数较多,所以,把所有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和加强校本教研,逐渐把学习和研究培养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级教研机构要在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对围绕课程改革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对立项选题进行指导,确保教育科研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开展全县性的说课、评课、上研究课和优质课,通过挑选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通过组织县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怎样备课和上课、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征集遴选和论文评比,通过每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等方式,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对校本教研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和保障措施。
(五)充分发挥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增强全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功能
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大,学校的实验、信息技术教育、文娱体育等设备设施比较完善,优秀教师人数较多,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强,教育教学质量比较高等优点,还有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课程改革按高起点高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使这些学校的大量学生接受了新课程的教育,还能为全县或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把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规划,把它们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把它们作为全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的重点进行建设,使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在全县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镇属学校在片区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它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全县和片区的各个学校,带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文是我校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4—K107)“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乡村的阻力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地理课程改革为例”的子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刘尧,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王真东,等。论校本教研[J]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2).[4] 陈海东,宋军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适用的农村教育——访中国广告协会杨培青女士[J].基础教育参考,2004,(3).[5] 戴继强,等,欧美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做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4,(3).[6] 倪红日,加快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N].经济时报,2003-7-31.[7] 李水山,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农村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2)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在全国推行至今已近三年。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条件、人口素质,教师水平千差万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是否能适应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否有了进行改革的必要准备是关系到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涉及到潢川县300余所中、小学(含村级、私立小学)近20万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7000余名教师,将收集到的情况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看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差异,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应对。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的对策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1、农村基础教育理念陈旧,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尽管新课程改革一度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教育质量理念上,农村中小学重视的是以考试成绩为本的管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教育;课程编排,教师设岗以主科为中心;按照考试科目排课时、定岗位,一些非考试的活动课只能成为应景课、自习课、搭头课;以考试成绩排名衡量学校领导的政绩和教师的业绩。这些陈旧的教育理念,直接制约着广大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法改进等,一句话,陈旧的教育理念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由于受原财政,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流动严重受限,不少地方一方面大量中师生不能分配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然减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大量一线课改教师年龄偏高,学历偏低,难以胜任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都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助于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慢,专业知识面窄,无法促使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导致绝大部分教师缺乏课改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出现了空置现象,难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无法提供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支持
农村教育经费紧缺在我国是一个老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农村教育经费显得更为紧张。眼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出现了许多窘况。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运动场及体育,劳技器材,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往日的面貌,不是书上有多少,教师就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而是给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共同探究的导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并观,不能在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是要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然而,在农村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也没有幻灯机、投影器。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屏障。
4、学生班额过多,不利于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近年来,由于免征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两免一补”,这样,大量外转生和辍学生纷纷回乡返校,这些学生的涌入,加之农村师资力量不足,遂造成班额过多,据统计一般农村小学每班有40-60人,农村中小学每班有80-105人,明显超过新课改的班额编制。新课程改革的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要努力捕捉每个动态生成的良机,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班额过大,在课堂有限的40-45分钟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师生双边活动收放不够明显。教师们疲于应付几十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本无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教师们口里喊着“实施新课程,贯彻新课标”。其实际行为却是“穿新鞋、走老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的确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5、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正逐渐减轻。很多家长都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长期不在家。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一月,而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爷奶或亲朋照顾,致使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点,也使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缺失,学校和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学校召开家长会,学生的家长来的大都是祖父辈,他们年龄大,有的不识字,有的干脆就不参加家长会,致使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困难的对策
1、更新农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要突破以考试成绩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使学校教育成为关注农村学生生命过程的教育,成为能够关注教师幸福,促进教师发展的教育。其次,政府部门要突破以工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农为本的现代教育功能管理理念,从而真正落实国家的农村教育政策,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摒弃传统的“只重考试分数,不重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三是要结合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三年多来的经验与教训,尽快构建起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会慷慨解囊。”以前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这种说法有些机械,要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河流动的活水”。因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培训过程中,除了安排一定的理论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洗脑,换脑”外,还应增加有关基本功的培训内容。如板书的设计,“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普通话训练及音乐常识普及等。对中小学的英语,音乐教师还要增加简单的表演艺术课程,对英语教师要设英语口语,发音等课程。此外,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课教师的现象也应引起课程培训者的重视,要千方百计地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备足人才资源。
3、增加财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如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多媒体教室及微机室配备等。还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努力营造“课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课改氛围。另外,要根据新课程的科目合理设计课时,编制教师,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是要制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法规,明确中央、省、市、县的经费分担责任。二是要在税费改革中,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缺口的教育经费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拨至县乡财政用于基础教育发展。三是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通过统筹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能够切实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4、农村教师要困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挖掘教育资源,努力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
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班额过大,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理由。魏书生说过:“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农村地域广阔,风景秀丽,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开辟第二课堂,既能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实验仪器不足,教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废料,来自制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如利用废旧注射器针管做压强实验,用废置的玻璃瓶做启普发生器,用纯碱与石灰水起反应来制备烧碱等。总之,只要善于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盖棺定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状举,其改革之路必然是困难与机遇并存,压力与挑战同在,但随着调查研究的结束,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困难的对策,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潢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马啟运)参考文献: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彭礼寿:《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办好义务教育》
苏选良:《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教育》及《小学青年教师》等期刊
提要]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农村地区是我国课改最短木板,因此要关注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及出路,提高课改的整体效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主要表现在 :(1)新课改宣传时尚化、形式化;(2)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差,教师学历偏低;(3)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4)农村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面对此状况,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口在于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未就以“城市包围农村”的趋势迅速展开,我国农村课改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总的形势看还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探讨、研究、解决,以促使农村课改健康顺利开展。为此,试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课改的困境
一、宣传偏于时尚化、形式化
对农村教育课改推广宣传工作,各级有关部门是重视抓好的,投入不少人力、财力和时间、多形式地展开宣传活动,收到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分强调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去完成教学任务,渲染课堂上形形式式的活动,导致一些教师思想产生错觉,理解片面化、绝对化。有个小学教师曾说:“新课改不可能在乡村中小学里推行,我们连投影仪都没有,更何况多媒体!”有的则说“新课改就是语文教学一定分小组,小学生必然当小老师;数学教学必定设夺红旗擂台!”甚至个别还认为课改就是乱教。新课改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切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出现负面影响,给课改带来了阻力。
二、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较差,教师学历偏低
这是个较普遍的问题。历年来各级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陆续投入不少资金,学校硬件有了相当改善。但同形势发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短缺,该修缮的校舍,无法及时修缮,谈不上更新设备,哪里还敢侈望添置多媒体。有些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拖欠工资类见不鲜。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有名无实者居多,设备简陋。有的只是几本图书、几个破旧瓶子,情况令人担忧。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虽然购置几台电脑,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电脑室仍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如某乡中心小学有一台投影仪,六台电脑,但由于资金不足,害怕电脑出问题无法维修,竟然关闭电脑室!再加上农村通讯尚未普及,电脑基本没连因特网,电脑只是用来打打字而已。一些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村中小学校甚至连广播电视都没有!陈旧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偏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足,不合格的教师较多。这无疑阻碍的课改的发展。如我市某镇某小学有公办教师六人,民办教师四人,其中一人中师毕业,四人初中毕业,五人大专毕业。虽说是大专毕业水分却很多,文凭是借助函授获得,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敏锐性,无法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更不可能经常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从而导致了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无奈之下,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改中只好“穿新鞋,走老路”、更有甚者“穿新鞋,走弯路”,放弃了传统的优点,却传承不了新的益处。
三、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
受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观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育科研与自己扯开不上边,那是专家的事。而且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根本没有开设《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许多教师缺乏科研的专业知识,据调查,有90%以上的乡村教师不懂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知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形式往往是上级布置了课题,下边的老师就开始空对空的论文“写作”。再加上 农村生活的艰辛、负担重,农村教师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要为家庭操劳,无力顾及教育科研的并不少见。
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过程,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
四、农村 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培训好坏已成为课改的关键。综观目前农村的新课程培训,其形式有这么几种:
(1)集中学习式 它有两种具体做法:一是短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双休日把教师集中辅导站进行培训;二是长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县市学校的课改课的机会集中乡下教师到县市学校听课学习。这种方式受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少,花费多,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化:往往是早上先读文件,下午看两节录像课或听两节课。目前多采用这种形式。(2)专家培训式 即上级派专家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去进行全员培训。这类方式受训人员较多,教师花费少,内容较能切中 农村教育的要害。然而专家毕竟是少数,僧多粥少,忙不过来情况下,许多师范院校的教师就充当了专家,不可否认他们的理论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学教师,然而他们却存在不足一面,很少接触基础教育,讲课内容难免出现空洞、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满堂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化了乡村教师对课改的错误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3)外出学习式 即派部份教师外出省市参观学习。这类方式在时间、财力上花费多,受训人员有限。受自身财力、时间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不太采用这种方式。如此培训很难达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全国80多万中小学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两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新课改已成为当前课改的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应是目前农村课改的切入口。
(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路———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一、学习型学校的建立以教师观念转变为前提
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参与学校运行与创造的各类主体,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淘汰陈旧与落后,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教师是学校最有效的主体。学习型教师是构成学习型学校的最重要的原素。要成为学习型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观念:(1)转变课改即多媒体的观念 过去在宣传推广时不适当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致使在部份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课改即多媒体”“多媒体= 课改”的错误认识。把课改的实施误认为一定要有多媒体的观点成了部分教师研究、学习进取惰性的借口。这些思想障碍不消除,学习型教师难以确立、课改势必难以开展下去。其实媒体的利用只是课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中不能抛弃这种好形式,但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农村落后的教学设备改变过来的,事实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是难等得来,而且老等也不是办法。应该面对现实,立足于本校,扬长避短。农村教育目前缺乏网络资源,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农村中小学的优势。农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这些资源优势使之为课改服务。如教学小学数学时可利用丰富的树林、山川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可利用劳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制造教具享受趣味数学。教学体育即可以借助乡土游戏达到锻炼目的。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2)转变教学即搬用教材的观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可利用的教学参考资源很少,农村教师很自然地把教材视为中心、把教参奉为圣旨,造成自身的教学成了搬运——知识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如此单纯的搬运,使农村教师脱离了“思考”,只需负出苦力就完成教学。教学效果低下。新课改强调创造性使用教材。它既不是对教材的盲从,也不是对教材的简单的增删,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第一篇课文“元宵节”,农村教师在教学时觉得难度较大:虽然南方没有过这一节日的习惯,但县市孩子还可以有许多的机会了解元宵节,如通过电视、电脑及书刊图文并茂地掌握;也可以通过外乡人设在县市的花灯展览会亲身接触;甚至还可以通过出游北方亲自体验元宵节。而农村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生硬地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在教学中既可以调整它在课本中的位置,还可以创新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把元宵节更换成本土风俗民情节“鱼生节”、“观音诞”,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对比之下效果截然不同。而这一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3)转变视农村学生蠢笨之观念 由于来自农村、学历偏低等因素自卑心理作祟,农村教师不仅看不起自已,也看不起学生:直面课改,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对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反应。农村学生 嘛......言外之意,农村学生是比不上城市学生,是蠢笨 的。如此的学生观成了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的理由。新课改强调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农村孩子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他们的视野不广,素质发展不全(尤其缺乏音乐素质),但却绝不是蠢笨 :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实践丰富。而且农村孩子的不足恰恰说明他们的可塑性强,并非意味着他们的IQ低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教。教师的因材施教是以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个性为基础。
二、学习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基本特征
学习型学校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要求主体不断反思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科研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走进新课改,学校必然与科研同行。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营造学校的改革创新氛围,调动教师不断学习,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教育科研的现状,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学习,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底气;其次要重新定位教育科研: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与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不同,它是一种“做中学”式的研究。角色的新定位促成农村教师的新认识。最后要加强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农村 教师常苦恼研究的课题不知从何而来,其实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正是“问题”的深入导致研究的深入。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自已的问题意识和提高自已的定向能力。在课堂上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热点难点争辩、观点碰撞、经验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 —“课题意识”。
三、学习型学校以校本教研培训为核心
学习型学校同时又是全员学习的组织,要求每一个主体不断学习,共同发展。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制于教师的学习。因此全员学习的前提是每一个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部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过程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通过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校本教研培训是直接围绕学校自身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它促进教师成长。它能唤起教师的内部需要,恰好地将教学实践与培训紧密结合,促使教师在解决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问题中不断学习,共同发展。它与以往培训模式不同,强调培训内容与目标的校本性、实践性、高效性。它是在新课改中生发的,是新课改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弥补了目前农村教育新课改培训工作的缺陷,是一条“高效、稳定、长期”的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基础教育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时,应立足于本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师的成长:一是开展“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保证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0.5个工作日的时间作为学校教研时间,并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二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如建立“思(教学反思)、评(课例评析)、讲(校长课改讲坛)”三级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主要形式,辅以“校长课改讲坛”、“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教研方式。
四、上级机构应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市级教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在县市建立“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及“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推动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即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和推荐学习资料,及时传递课改信息。“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学科教研员定点挂钩教研片、学区,下校参与以校为本教研或不定期地下校了解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研,同时帮助学校聘请专家、联系外出学习。“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定期(每月)公布研究专题(讲座专题)或课例点评目录,各校可根据各自的需要“点菜”,由市级教研机构按“点菜”内容下校服务。“三中心”的建立将解决农村资源短缺、师资跟不上课改要求的难题,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成长。五农村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以校为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此外农村学校还应该互相支援,互通有无,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互派教师共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管理学“木桶”理论认为,沿口高低不整齐的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课程改革不仅面向城市学校,同时也面向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就好比高低不同的木板,共同构成“木桶”的整体,为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盛水量”在“加长”的同时,尤其要注意“补短”-------补农村地区的课改之短。重视农村地区的课改,是全面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发展我国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