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网络技术虚拟性、开放性、跨文
化性等特点,使学校德育面临更复杂的教育对象和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为网络魅力所吸引,上网成为校园新时尚。
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学生比例占五分之二,百分之九十以上有‘触网’经验,有些学生平均每天在线时间达两小时。
”庞杂多样信息中有健康信息,也有腐朽文化、虚拟信息,对好奇心强的学生的社会行为、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学校德育构成严重干扰。此外德育管理时空不再仅限于校内某一时间、某个现实物理空间,如何面对网络虚拟空间发挥作用、及时对网络信息作出反应、指导学生网上生存等,是德育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教育
一、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了解信息、接触世界的主要渠道和业余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甚至有的学生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金钱花在了网络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现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都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1.网络内容的复杂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网络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不受时空约束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只要找到网址,就可以看到发布在网上的任何内容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例如恐怖、迷信、暴力、凶杀、色情、赌博等。这些内容诱惑和毒害了那些辨别能力差和自控能力弱的学生,破坏了他(她)原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严重的侵蚀,甚至使德育工作者长时间工作的成效在顷刻间毁于一旦。学生对网络中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内容,往往会深信不疑,而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和耐心的教育有时却没有多大的作用,收效甚微。这就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其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网络手段的新颖性,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由于先进的新颖的技术手段,网络具有很多传统的传播手段不具备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推崇,但也给传统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首先,网络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它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吸引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使得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留连忘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减少,相互交流的时间缩短,有时教师都找不到学生到底在什么地方,而有的学生则把时间都花在网吧里,正常的上课有时都难以保证。其次,网络交流具有匿名性,再加上个体的一些信息是虚假的,使得交流对象的身份难以确定。以前,可以通过观察、谈话、谈心、上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从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现在,当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消极的情感和情绪时,教师就很难知道或者根本就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发表意见,找不到教育的对象,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去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开他(她)思想上的疙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延缓了教育的过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影
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3.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冲击了教师的“权威”
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和教师,教师的“权威”性体现得很明显,其主导作用也很突出。而在网络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权威,有时,通过网络,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速度更快,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及网络信息素养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为了应对网络时代影响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使其以自身的优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其次要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上高效率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
2.打造网络德育平台,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除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之外,学校还要努力打造网络德育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和快捷、方便的德育渠道,而且可以利用这一存在于青少年学生身边的传播载体,大大提高德育有效性。
在网络德育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师生之间通过理解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使德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3.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倾注更多人文关怀
德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德育工作者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照的温情,一方面在德育课程中增强人文启迪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完善自我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从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从提升个人修养方面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积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构建积极的心理契约
所谓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彼此期望达到某一目的从而形成的心理协议。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契约理论是一种关系理论,无论何种形式的契约在其本质上都要求契约双方就彼此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达成一定合意。心理契约双方对于给予对方什么以及能否从对方处获得什么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期望。随着这种期望的合适度越高,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明显,契约产生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使契约双方达到满意。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不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被重视,自身的人格是否被尊重,自身的学习效果是否被认可,对这些事情普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些自主性和敏感性正好符合心理契约管理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在学校德育中,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对于调整学生的良好心态,保持固有的期望值,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解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高生.论不确定性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学刊,2006(6).[2]
王晓萍,陈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认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4]
丁祖豪,陈广国.论不确定性.齐鲁学刊,2004(1)
[5]
栗迎春.谈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4).
[6]
孙喜荣.网络成瘾综合症研究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158-160。
[7]陈星博.对当前我国网上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2004(2):52-57.